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器官之间有联系吗

器官之间有联系吗

器官之间有联系吗
器官之间有联系吗

第1章第1节(第5课时)

器官之间有联系吗

上海市普陀区梅陇中学翁方波

一、设计思路

学习人体的主要系统,是全面认识人体的组成、体验人体是统一整体的基础。学生学习了“细胞”、“组织”和“器官”这三个层次后,会逐渐认识到人体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特征,也能从中体验到人体结构的有序性,并逐渐构建起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如何处理好器官——系统的过渡,引出系统的概念?”、“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八大系统组成的主动性”、“如何让学生懂得不同的器官系统虽然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完整的人体中,这些器官系统的活动才具有生命活力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运用八年级学生在《科学》学科中已习得的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和人体主要系统的知识和分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上节课,人体主要器官及所在部位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器官进行分类后归纳得出系统的概念,并使我们知道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是由其低级层次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而形成的。通过“器官之间有联系吗”的讨论,使学生能初步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说明系统如何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器官的功能给器官进行分类,学生能在器官的层面上说出系统的概念,指出人体的八大系统。

2.通过讨论,学生能表述人体八大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初步认识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关系,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感受到生命体的结构有序和高度协调。

3.通过对“系统如何构成”的共同学习探究活动,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根据器官的功能给器官进行分类,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说出系统的概念,指出人体的八大系统。

2.通过讨论,学生能描述人体八大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初步认识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关系,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感受到生命体的结构有序和高度协调。

难点:

1.通过讨论,学生能描述人体八大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初步认识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关系,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感受到生命体的结构有序和高度协调。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主要组织器官小型模式图(每组一份)

人体泌尿系统贴图套材(每组一份)人体骨骼模型

第九章 各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各类营养物质间的互相关系 1. 氨基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协同、转化与替代、拮抗作用。 2. 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拮抗、转化和替代的关系。 3.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注:本题考畜群营养中的指标的掌握。P148 4. 饲料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动物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 分。 5.进入动物组织中的氨基酸通过协同作用,构成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 6.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7.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等关系。 8.饲料中补加硫酸盐可减轻动物硒酸盐中毒症,但对亚硒酸盐和硒的有机物中毒无效。 9.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白质。 10.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 11. 随着饲粮粗纤维水平的升高,其有机物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 12. 维生素D对维持动物体内的钙、磷元素平衡起重要作用。 13. 补饲锰盐可治疗雏鸡__滑腱症_ ,但饲粮中必须含有足够的 _尼克酸__。 14.动物种类和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和环境温度等是影响饲粮能量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15.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16. 饲料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粗蛋白水平 17. 动物体内三大有机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利用依赖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18.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作用。 19. CU 盐可促进维生素C氧化的作用。 20. 饲料中三大有机物质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21. 畜禽营养中两大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白质 22. 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和拮抗作用。 23. 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营养指标是能量、蛋白质 25.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有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 26. __维生素D 对维持动物体内的Ca、P平衡起重要作用。 27. 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等 28. 饲料中各种氨基酸存在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关系。 29.动物饲料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30. 料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31. 饲料中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动物饲粮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32. 硒是动物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与维生素E 在动物体内抗氧化作用方面有协同作用;某些氨基酸与维生素之间也有协同关系,例如蛋氨酸与VA的协同关系。 33. 高赖氨酸饲粮引起雏鸡的生长势减弱,只有提高__精氨酸__的供给量才能消除。 34.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与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生长测试

2018-2019七年级生物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棉农常将棉花“摘心”来提高棉花的产量,你认为棉花的“心”应该是指棉花的()A.心脏B.顶芽C.侧芽D.生长点 2.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树”。一棵未修剪的银杏树有5个侧枝,这棵树共有多少个顶芽() A.5个B.6个C.4个D.7个 3.枝芽中芽轴的作用是() A.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B.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C.不断伸长发育成茎D.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 4.古诗中有许多与花有关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桃花,是由桃树枝条上的()发育成的 A.顶芽B.侧芽C.花芽D.叶芽 5.对如图所示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B.枝条d的不断伸长,依赖于2细胞的不断分裂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 D.芽c的长势弱于芽a的长势,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 6.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A.形成层不断产生新细胞B.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 C.芽轴伸展D.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7.如图所示为我们经常见到的植物株形,图甲为树木自然生长的形状,但植物经人工处理后会长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A.浇大量的水B.施大量的化肥C.摘去了顶芽D.摘去了侧芽 8.植物幼根的生长依靠() A.分生区、成熟区B.根冠、伸长区C.成熟区、伸长区D.分生区、伸长区 9.下列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是() A.松树B.高粮C.桃树D.柳树 10.在农业、林业和园林艺术等生产实践中,对各种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进行整枝、打杈、造型,目的是() ①促进或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②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③提高果树、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④提高园林花卉的观赏价值。 A.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1.按着生位置不同,可将芽分为() A.顶芽和侧芽B.花芽和混合芽C.叶芽和花芽D.顶芽和叶芽 1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时,浇水越多越好B.植物生长时,施肥越多越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学目标】 1.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3.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4.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5.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胚芽进一步发育为叶和茎,胚根发育为根,那它们是如何发生和生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板书:营养器官的生长) 二、新课讲授 1.植物的营养器官 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板书:营养器官:根、茎、叶) 讲解:根从地里面吸收水分、养料等通过茎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位,而叶片里面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有茎运输到各个部位,供植物体利用。它们都与营养物质有关--吸收、运输、制造,所以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2.根的发生和生长 那这些器官是怎样由小长大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板书:根的发生和生长) 我们看到:根的发生和生长始于种子的萌发。萌发种子的胚,总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渐形成根系。(板书:根系)(画书)

我们来看大豆的根系。(ppt出示大豆的直根系)大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枝的侧根形成了直根系。(板书:直根系)(画书) 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萝卜等。 (2)须根系 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根系,例如小麦。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一直向下,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这样的根系像一把胡须,称之为须根系。(板书:须根系)(画书) 须根系的植物有草、甘蔗、禾苗、小麦、玉米等。 (3)根系分布规律 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壤中分布的方式也不相同。除此之外,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我们课堂上没有条件,不能出去考察,所以在这里我告诉你们根系的分布规律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板书: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举例进一步讲解、细化,然后出相关练习题)同学们叶可以在回家的时候多观察观察路边、田边的植物根系。 (4)根尖的结构 阅读本课“活动--观察根尖的结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板书:根尖的结构)我们看到根尖纵切面结构图,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部分的这一段。根尖从下到上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根冠的作用是保护分生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部分新细胞体积增大并向下伸长,成为伸长区的细胞。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画书)显著延长的伸长区细胞开始分化,其中的某些细胞形成输导组织,表皮细胞向外侧延伸成纤细的根毛,从而发育为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部位。(画书) 3.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随着胚根的生长,胚芽叶从土壤中伸出来,很快地展开它的第一片和第二片真叶,胚芽顶端叶随即伸长而成为主茎。此后,在主茎生长的同时,又会陆续生出新叶和侧枝。(板书: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精)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根、茎转位过程。 2.掌握根吸收水分途径,有机物质吸收、运输途径。 3.掌握变态的概念。各种变态的类型及代表植物。 4.掌握同源器官、同功器官概念。 【教学重点】 1.根吸收水分途径,有机物质吸收、运输途径。 2.根、茎转位过程。 3.变态类型。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宪省、贺学礼主编.《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曹仪植主编.《植物分子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根、茎、叶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根与茎维管组织发生转变的部位称为过渡区。过渡区通常在下胚轴中发生,一般较短。过渡区的结构只有在初生结构中才能看得清楚。 叶迹:从茎的维管柱斜出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的这段维管束。 叶隙:叶迹从茎的维管束上分出后向外弯曲,在茎中维管束上的叶迹上方形成的由薄壁组织填充的空档。 同理:枝迹、枝隙。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相关性 生长相关性:植物体各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在生理功能上和形态结构上存在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关系。 根条比率:植物根系和枝叶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定比例关系。收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共同控制。 顶端优势: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实质是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密切相关。 第三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营养器官由于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所发生的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 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变态的发生往往受到环境、激素、营养条件的影响。 一、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生长在地下,肥大,富含薄壁组织,适于储藏大量营养物质,常具有三生结构。 1.肉质直根 ?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来,上部由下胚轴发育而成,无侧根;下部由主根发育而成,具有数列侧根。 ?三生结构:有些部位的木薄壁细胞可以恢复分裂能力转变成副形成层,由副形成层活动产生的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共同构成三生结构。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word学案二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 长》word学案二 年级:七科目:生物主备老师:严小勇课型:新授审批:学习目的 1、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状特点。 3、明白得叶芽的各部分与枝条的各部分之间的发育关系。 重点 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明白得根尖和芽的变化动态。 学习方法 讨论法, 探究活动法。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根的发生和生长: 1、胚根向地下根系 生长系 2、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等因素的阻碍 自主学习 活动1、观看根尖的结构 讨论:1.培养根尖需要满足哪些差不多条件? 2.你会用什么方法观测根尖生长速度?你有什么方法测知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3.根毛是由哪部分细胞形成的?根毛的数量.形状和结构有什么特点?可能与根的哪种功能相适应? 4.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的哪部分?这部分细胞来自哪里? 活动2:解剖观看芽的结构 讨论:1.依照你对芽的观看,尝试说明芽是枝条的雏形. 2.你所解剖和观看的芽是否与叶芽的形状结构完全相同? 活动3: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 胚芽发育而成:。 叶芽的结构:。 茎的生长、长长、长粗:。 叶的生长:。 小结:

课堂自测: 1.下列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根和花 B.茎和叶 C.果实和种子 D.根、茎和叶 2.标志着植物体进入营养器官生长时期的是( ) A.种子的萌发 B.幼苗的生长 C.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D.开花和结果3.根的要紧功能是( ) A.固定植物体并吸取水分和无机盐 B.进行呼吸和繁育 C.贮藏营养物质和支持植物体 D.制造营养物质和分泌黏液物质 4.种子的胚根发育成( ) A.主根 B.侧根 C.不定根 D.根系 5.须根系的特点是( ) A.主根和侧根有明显区别 B.无主根,由侧根组成 C.由无明显区别的主根和侧根组成 D.主根不发达,要紧由不定根组成 6.根系的分布特点是( ) A.植物的根系一样向下分布,又细又长 B.根系要紧在土壤浅层分布 C.根系的分布范畴一样等于地上部分树幅的范畴 D.根系的分布范畴一样都大于地上部分树幅的范畴 7.根系具有( ) A.浅层生长的特性 B.向水和向肥生长的特性C.不受任何阻碍 D.无法判定8.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是( ) A.根冠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成熟区 9.根尖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最要紧部位是( ) A.伸长区 B.根冠 C.成熟区 D.分生区 10.根尖中具有导管的区域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1.植物的枝条及其绿叶差不多上由下列哪项发育成的( ) A.幼根 B.芽 C.胚乳 D.子叶 12.今后发育成枝叶的芽是( ) A.花芽 B.叶芽 C.混合芽 D.幼根 13.既能发育成枝、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做( ) A.顶芽 B.花芽 C.叶芽 D.混合芽 14.叶芽的生长点的作用是( ) A.长出侧芽 B.长出幼叶 C.使芽轴不断伸长 D.发育成茎 15.茎是由( )发育来的。 A.叶原基 B.芽原基 C.芽轴 D.幼叶 学习反思:

植物学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论述题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 响 1基本概念 (1)过渡区:根与茎维管组织发生转变的区域称为过渡区。 (2)叶迹:进入叶的维管束,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这一段维管束称为叶迹。 (3)叶隙:在叶迹上方,留下空隙,由薄壁组织填充,这个区域称为叶隙。 (4)枝迹:茎维管束的分枝,通过皮层进入枝的这段维管束,称为枝迹。 (5)枝隙:枝迹伸出后,在它的上方留下空隙,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 (6)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的代谢活动引起的植物吸水现象。 (7)根压:靠根系的生理活动吸水并使液流由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8)吐水:完整的植物在土壊水分充足、土温较高、空气湿度大的早晨,从叶尖或叶边缘排水孔吐出水珠的现象? (9)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10)被动吸水: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引起的根系吸水称为被动吸水。 (11)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12)源:制造、输出有机物的部位或器官。 (13)库: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器官。 (14)根冠比:某时期内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1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分枝,通常主茎顶芽生长很快,而侧枝和侧芽生长很慢,这种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16)同功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形态学上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宫。例如茎剌、叶剌和皮刺。 (17)同源器官:外形与功能郁有差别,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营养器官,称为同源器官。例如茎刺、茎卷须和根状茎。 2根、茎、叶中的维管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解: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虽髙度分工,但又密切联系,不仅根、茎、叶的皮组织系统、基本组织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它们的维管组织系统也是互相联系的。根和茎的维管束,通过根、茎过渡区的转变,由根中的辐射维管束转变为茎中的并生外韧维管束,使根和茎中的维管束联系起来。茎和枝条以及叶中的维管束通过茎中形成的维管束分枝,形成枝迹和叶迹,从而使茎和枝条、叶片相连。 3植物对水分是如何吸收、运输和利用的?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6.2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学教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6.2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课题第六章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课型新授课课时26 教育 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 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和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 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解释根的结构是如何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 能相适应的. 4、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5、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6、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能力方面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思想教育树立.渗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 关键显微镜的观察 教法探究活动法教具显微镜,根尖等. 教学过程师生 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导入实验; 活动:观察根尖的结构 目的要求: 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 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 观察,;思考问题 这一活动难度不大,学生能 观察到根毛的数量及分布 情况.

活动.观察根尖结构: 讨论: 1.培养根尖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2.你会用什么方法观测根尖生长速度?你 有什么办法测知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3.根毛是由哪部分细胞形成的?根毛的数量.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点?可能与根的哪种功能相适应? 4.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的哪部分?这部分细胞来自哪里? 活动:解剖观察芽的结构 讨论: 1.根据你对芽的观察,尝试说明芽是枝条的雏形. 2.你所解剖和观察的芽是否与叶芽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 根的发生和生长: 直根系 胚根向地下根系 生长须根系 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观察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为:学生观察 教师指导工作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展示挂图 区别比较 学生自学 展示挂图 结合实验活动学 习 虽然学生已多次使用显微镜观 察,但要想在显微镜下找出根尖 各部分结构及其特点还是稍有 难度的.

植物学 第八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

第八章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 以上各节分别阐述了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一般规律。然后,必须明确一株植物的各营养器官在结构及功能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充分体现着植物的整体性及生长相关性。 一、根、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 在种子植物体中,维管组织在植物体内成为复杂而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构成植物体的骨干,形成维管系统。 1. 根、茎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 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一端发育为主根,另一端发育为主茎,二者之间通过下胚轴连接。所以根与茎是一连续的植物体轴。然而,虽然根茎的初生维管组织是连续的,但其发生及结构特点却是不同的(根的初生维管组织是间隔排列,外始式木质部,茎的初生维管组织却是相对排列,内始式木质部。因此,在根茎的交界处,维管组织必须从一种形式逐步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这种使维管组织从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区域,特称为转变区(过渡区)。在此区域,表皮、皮层、中柱鞘及次生维管组织都是直接相连续的。 轴变区一般发生在下胚轴的一定部位,在这里,由于维管组织要从根部的初生维管组织转变为茎的初生维管组织,所以中柱的范围相当扩大,而且维管束按某种形式分叉、转位或合并。一般,根据维管束的变化情况,可将转变区分为四种类型:挂图P157 P127 属A种:如棉花 B种:南瓜、菜豆、早金莲、槭树 C种:苜蓿 D种:知母 然而,事实上,很多植物转变区的结构远比上述复杂,而且变异也多。如向日葵的根茎转变区,根中为四原型中柱,但茎却为六原型的结构。 但不论怎样,通过转变区,使根茎中的维管组织相连。 2. 茎、叶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 叶、茎的维管束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且以一定的规律相连接。 叶着生在茎的节上,茎维管束在节中分枝,进入叶柄,而后进入叶片并反复分枝形成各级叶脉。 茎中,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即木质部在内方,韧皮部在外方,二者并生,相对排列;当维管束进入叶后,叶脉中维管束则表现为木质部位于腹面(即靠近上表面),韧皮部位于背面(即靠近下表面),二者也为并生,相对排列。由引可见,茎、叶间的维管组织并未发生如根、茎间维管组织结构上的转位。 进入叶的维管束,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这一段叫叶迹。每一叶的叶迹数目,从一个至多个,但每一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数目。 由于维管束的分枝,在茎中叶迹的上方出现一个由薄壁细胞所填充的区域,称为叶隙。 枝的维管束,同样是从主干的维管束分枝而来的。主茎维管束分枝穿过皮层进入枝的部分叫枝迹。每一枝的枝迹一般为两个,也有一个的。 在枝迹的上方,也同样再现为薄壁细胞填充的区域,叫枝隙。 由上可见,植物体内维管组织,从根通过过渡区与茎相连,再通过枝迹和叶迹与所有枝、叶中的维管束相连,构成了完整的维管系统。从而保证了植物生活中所需水分、矿质元素及有机物质的输导和转移。 二、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1. 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导及蒸腾 水分在植物的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维系着植物的生命,保证着植物的生长。

6.2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6-2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解释植物体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2.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大豆等直根系的形成与小麦等须 根系的形成。 3.描述由胚芽发育为幼苗过程中茎、叶的形态变化。 4.解释枝条、节、节间、顶芽、侧芽、叶芽(或枝芽)。 能力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剖和观察芽的结构,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根的结构。 2.芽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理解根尖与芽的变化动态。 四、教学准备: 1.提前组织学生观察根尖和芽的结构,形成感性直观的认识。 2.教学授课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众所周知,植物体拥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你回忆这些器官中哪些是营养器官、哪些是生殖器官? 你是怎样区分的,为什么要将其中的一些归到营养器官这一类中去?

(二)新课学习 1.营养器官: 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吸收、运输和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称它们为营养器官。 2.根的分化与生长 【引】:那么植物的根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请你回想,种子在萌发时,哪部分会形成根呢? ①直根系 【图片展示】:这是双子叶植物形成的根,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生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以后,在主根周围陆续生出许多侧根,每条侧根还会发出细小的侧根,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支的侧根形成直根系。 【强调】: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②须根系: 【引】:那么单子叶植物形成的根又是怎样的呢?以小麦种子为例进行学习。 【简介】:小麦种子的胚根穿出种皮后向下伸长,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地生出许多不定根,这样的根系像一把胡须,称之为须根系。 【强调】:须根系的植物并不是没有主根,只是不明显,几乎所有的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图片展示】:对比直根系和须根系。 ③根系的分布规律: 【过渡】: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形态不同,在土壤中分布的方式也不相同。此外,根系的分布还受到环境中水、肥料等因素的应吸纳个,你知道有什么分布规律吗? 向地性:根系一般都是向下生长。

10.24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

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 一.填空题 1.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长出的根称为不定根。 2. ___________导管和___________导管出现较早, 通常在器官延伸生长还在进行时就已经出现。 3.根的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成熟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侧根起源于___________。 5.茎和根在外部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凯氏带是在根的内皮层部位, 环绕在细胞的________壁和________壁上, 具有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的带状增厚, 成一整圈的结构。 7.水稻根系类型属于__________根系,大豆、棉花等属于__________根系。 8.凯氏带分布在内皮层细胞的__________壁和__________壁上。从根的横切面看成______________状。 9.根毛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 10.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__________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 11.根的最前端数毫米的部分称__________。它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2.某种双子叶植物根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已开始活动,请绘出此时根横切面的结构图。 13.绘图:(1) 蚕豆根初生结构, (2) 棉茎初生结构。 14.制作一片质量高的洋葱根尖压片,要掌握哪些要领? 15.按组织原学说,根尖分生组织原始细胞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双子叶植物茎最初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根最初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在___________。它们的木栓形成层最后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__________分裂,向内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本质部的__________方,向外产生__________,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__________方。 18.根的维管束是初生木质部与动生韧皮部各自成束___________,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向是由___________; 而茎的维管束多是初生木质部分与初生韧皮部成___________, 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向是由___________。 19.有未标记的两种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是根的初生构造,哪是茎的初生构造? 20.根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系的类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次生分生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前者活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活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给双子叶植物幼根和幼茎横切面简图,注明各部分,并阐述其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24.根的表皮与茎叶的表皮有不同之处,根部表皮形成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组织;而茎叶的表皮属于__________组织,它们的外面常有__________等。 25.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6.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________, 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称为________。 27.植物向高生长主要是_____________的活动结果,而加粗生长主要是由于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优选精品欢迎下载 七上生物知识点 1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14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上皮组织—分泌、保护肌肉组织—舒张和收缩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递兴奋结缔组织—支持、保护、营养、连接 1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0植物的六大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 21植物的组织和功能 1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第二节课型新授课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 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和识别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 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解释根的结构是如何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相适应的、能力方面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思想教育树立、渗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结构与功能及生长变化规律、难点理解根尖的变化动态、关键显微镜的观察、教法探究活动法教具显微镜,根尖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复习:植物的营养器官有哪些?导入: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根的发生和生长、活动:观察根尖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习培养幼根和观察根尖结构的基本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理解其发育中的变化、3、说出根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材料器具:幼根,萌发的绿豆,放大镜,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培养和观察植物的幼根⑴将少许脱脂棉平铺在培养皿底部,浸满清水⑵散数粒种子盖好,温暖,光照,长根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的回忆以前有关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问题这一活动难度不大,学生能观察到根毛的数量及分布情况、⑶取健壮的幼根放在载玻片上(保湿),用放大镜观

察根毛2、观察根尖结构:⑴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纵切片,对照根尖纵切面结构图,辨认根尖结构的各个部分⑵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特征,思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到如何、讨论:1、培养根尖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2、你会用什么方法观测根尖生长速度?你有什么办法测知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3、根毛是由哪部分细胞形成的?根毛的数量、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点?可能与根的哪种功能相适应?4、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的哪部分?这部分细胞来自哪里?小结:1:根的分类2:根尖的结构及其各自的特点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工作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虽然学生已多次使用显微镜观察,但要想在显微镜下找出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特点还是稍有难度的、第二时第六章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二)课型新授课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 1、学习解剖观察叶芽的方法,识别叶芽的结构; 2、理解叶芽的各部分与枝条的各部分之间的发育关系、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想教育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点1,了解(根尖与)芽的结构与功能2,理解芽的生长变化规律难点理解芽的变化动态关键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法活动法教具实验用具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复习:种子的哪个结构形成幼苗的茎和叶?导入新课:幼苗是怎么生长成成熟的植株?要解开这个问题,我们了解叶芽叶芽的结构:活动:解剖观察芽的结构目的要求: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6章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营养器官的概念,并说明根、茎、叶的一般功能; 描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形态特征; 解释环境中水、肥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规律。 2、能力目标:提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参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根系分布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难点:1. 观察根尖的结构,解释根尖的发育; 2.概念图的使用和制作。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概念图为核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以概念图为导游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观察根尖显微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利用概念图教学,使知识内化,形成网络结构;学生探究活动,掌握知识。观察实物或图片,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 Ⅰ.导入课题: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那么植物营养物质有哪些?如何获得?(学生思考,进而导出营养器官及功能。) Ⅱ.新课

展示根的概念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每一站。 (一)根的发生和生长 1.回忆种子萌发过程什么部位先突破种皮,形成什么结构?它有什么作用? 2.观察小麦和大豆的根,它们有何不同?正常根的种类有哪些? 讨论:根据主根和侧根的分布,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外,还有什么作用?现在泥石流现象大家常常听说,它与植物减少有何关系?你该怎么做? (进行环保教育) 展示部分概念图: 大 豆 的 直 根 系小 麦 的 须 根 系

3.探究 演示学生课外实验:取大小、 烧杯种植。第一组正常种植,浇水、 施肥均匀;第二组植物水平倒放,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三组植物一侧保持水的供应,另一侧保持相对干燥,其它与第一组均相同;第四组一侧施肥,其它其它与第一组 均相同。一段时间后,供上课使用。 学生观察四组装置的植物根,比较有何不同,并讨论分析原因。理论联系实际,在农业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观察根尖各部分结构,理解根生长发育过程、根发育变化 1.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取材、压片)、显微镜使用。(可用永久装片代替) 2.结合观察结果完成表格

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与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 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就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营养就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就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就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就是脂类,其 功能就是维持细胞结构与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就是蛋白质,其功能就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就是维生素,其功能就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就是矿物质,其功能就是建造与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就是水,其功能就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就是饮料、汤;七就是膳食纤维,其功能就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与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就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性,并供给热能,缺乏时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循环血容量减少、贫血、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创伤与骨折不易愈合、病后恢复迟缓,严重缺乏时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脂肪可供给热能,构成组织脂肪及储存脂肪,供给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 生素的吸收。但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性脂肪中含饱与脂肪酸较多(鱼类除外),植物油含多不饱与脂肪酸较多(棕榈油、椰子油除外),饱与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量增高,多不饱与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所以膳食中饱与脂肪酸与多不饱与脂肪酸的比例(S/P)以1∶1为宜,这样既照顾到必需脂肪酸的供应,又可预防一些与脂肪营养有关的疾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的发生。碳水化合物就是热能的食物来源,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可保证正常量的血糖、肝糖原与肌糖原,以维持大脑活动、肝脏解毒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