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18分)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4、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

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对)

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是对的。(对)

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对) 5、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

因。(错)

4、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

的。(对)

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错)

三、单项选择题(18分)

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B )。A、学习的时间 B、自由支配的时间

C、思考的时间

D、玩耍的时间

2、第十七条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A )。

A、教会学生观察

B、教会学生学习

C、教会学生思考

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

B、费尔巴哈

C、巴甫里克

D、彼嘉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A)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

B、词语学习

C、句子学

习 D、思考问题

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 A )。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

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 B )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

B、使用草稿本

C、复习

D、学会阅读

三、简答题(28分)

1、“两套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书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2、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是什么?

答三条就行。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 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 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 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 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 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3、在《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要分别做哪两两件事?

1、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2、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1)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即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身体的发展)相结合。(2)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

(3)劳动的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4)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6)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 (7)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8)儿童劳动的量力性。 (9)劳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10)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 (11)生产劳动的普及性。

(12)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13)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财富是与他个人参加共同的劳动有依赖关系的。

四、论述题:(18分)

1、《给教师的建议》中第42条提出“怎样学习别的老师的经验”,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是要确定向谁学习的问题。

其次是向他人学习什么。

还要进行自己反省等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卷(二)

一、填空题:(20分)

1、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是由于他们(充分的阅读),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2、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

3、“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4、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要(走进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5、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二、选择题:(15分)

1、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在(B )里学习的年代,是儿童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身体的、审美的发展中整整的一个发展时期,

A、中学

B、小学

C、幼儿园

D、高级学院

2、在低年级( C)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植物之不可少一样。

A.思考 B、游戏 C、观察 D、练习

3、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那么首先要了解的是学生的(A )。

A、健康

B、受过怎样的教育

C、家庭情况

D、智力

三、判断题:(20分)

1、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所以我们可以放任自流。(错)

2、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对)

3阅读是正是达到让学生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对)

4、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些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游

戏(. 错)

四、简答题:(45分)

1、低效率的课堂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教师要有个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另外,教师还应兼具有真善美的人类精神气质。

2、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那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呢?

答案:(基本围绕这一条来谈)

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的过程中分离出来。那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怎样进行评定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答案: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每一个评分都要有份量。从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当学生对知识比较模糊的时候,不予评分。避免提要求学生准确无误的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这类的问题

4、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那么的圣洁,不可侵犯。那我们要怎样去爱护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呢?

答案:

1、关心学生的个的尊严感。

2、从来不给小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3、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

4、要让儿童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试卷(三)

一、填空题(20分)

1、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国)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的瑰宝。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一本书,目的是为了切实地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教育专著。

4、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上课的准备呢?这就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二、选择题(8分)

1、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4 )素养是教师最为重要的教育素养。

①脑力劳动素养②心理③知识④语言

2、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智力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学会(1 )

①阅读②思考③努力④知识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 3 )的王国。

①努力学习②心情放松③积极思考④快乐生活

4、苏霍姆林斯基不厌其烦地重复:( 1 )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

①关心儿童的健康②关心儿童的学习③关注儿童的心理

三、简答题(40分)

1、有些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可是到了三、四年级以后,却觉得学习越来越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做呢?

1、①给学生自由的时间,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②克服知识与能力的脱节问题,让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③培养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精神生活比昨天更丰富。

2、关于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有许多有益的做法,请简要地说一说。

①教师的学科知识要丰富。②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与思考,避免死记硬背。③把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的教育素养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答:坚定的教育信念、丰富的学科知识、高超的课堂讲授技巧、教师的语言艺术。懂得研究儿童心理的各种方法、

4、做一年级的老师很不容易,苏霍姆林斯基给马上要教一年级的老师提了哪些有益的建议呢?

、①在学生入学前,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②学生上学前,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明了家庭关系及家庭的智力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四、论述题(32分)

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联系自己的教育生活来谈一谈对你的启示。(10分)

、围绕“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做一个好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观点,再例举自己的读书情况。

2、后进生是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这么“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去面对呢?请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想法。(10分)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要用惊奇与赞叹与对待后进的学生,要教会他们思考与阅读”。围绕此观点举例说明。

3、目前,学生的负担过重是个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一定给你很多的启发,请谈一谈你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12分)

3、围绕“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的观点来例举自己如何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卷(四)

一、填空(10*3’=30分)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

3、在《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文中,作者认为:“知识——这就意味着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到让“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4、两套教学大纲”指:第一指学生必须熟记和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指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来源。

5、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生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9*3’=27分)

1、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和我们新教育实验中共同提法的是让学生不停的(C)。

A思考 B、劳动 C、课外阅读 D、观察

2、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B)。

A、学生教室

B、学生阅览室

C、教师办公室

D、学校图书室

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A)。

A、巴甫里克

B、费尔巴哈

C、罗曼

D、彼嘉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是( A )。

A、关心儿童的健康

B、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C、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D、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5、怎样才算了解儿童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首先得了解(A)。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教育,首先是(C )。

A、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

D、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A )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

A、画图

B、写字

C、劳动

D、读书

8、小学的主要任务是( A )。

A、教会儿童学习

B、教给学生知识

C、培养记忆力

D、发展学生的智力

9、( C)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A、学习方法

B、学习技巧

C、学习愿望

D、学习能力

三、简答题(27分)

1、苏霍姆林期基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包括哪几个方面?(7分)

答:1、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

2、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对具体的学生实施个别的影响,用某一件事引起他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激发他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得到表现。

3、我们认为,只有教学是在集体和个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背景下进行的条件下,才可能有完美的智育。

4、我们深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能获得智力的财富,就能享受完美满的智力生活的幸福。

5、我们深信,少年时期的智育和教学,完全不同于童年期。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7分)

1、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生活道路上站住脚。

2、让每一个学习困难儿童感到自己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成为他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

3、让学习困难儿童有权享受人生的幸福/

4、让学习困难儿童学会思考,让书籍成为他欢乐的源泉。

3、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和谐教育”指什么?(6分)

答: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4、教师的教育素养有哪些?(7分)

答:1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2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刻的认识3教师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4教师要读书5教师要会研究儿童的方法6教师要具备心理学知识7教师要有语言修养艺术

四、论述题(15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多次提出让学生阅读书籍,请结合我们学校的新教育实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到读书对学生的成长和智育的重要。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卷(五)

一、填空题(22分)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在《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文中,作者认为:“知识——这就意味着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到让“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业上不落伍,首先应当教会儿童熟练的读和写

4、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

5、-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6、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学生阅览室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关心儿童的健康

8、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画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

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10、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二、判断题(18分)

1、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对)

2 、苏霍姆林斯基说:早在一年级就出现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中、高年级更会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个别对待。(对)

3、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思考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错)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后进生的工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对)

5、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对)

6、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错)

二、简答题(30分)

1、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和谐教育”指什么?

答:1、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答:1、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生活道路上站住脚。

2、让每一个学习困难儿童感到自己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成为他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

3、让学习困难儿童有权享受人生的幸福/

4、让学习困难儿童学会思考,让书籍成为他欢乐的源泉

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1、让儿童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

2、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

3、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

4、不断保持儿童跟家长的精神交往。

三、论述题(30)

1、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注意力-----这是教师对儿童的思维施加的一种非常精细而微妙的作用。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2。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最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谈谈你如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给教师的建议》检测题(六)

一、填空题:

1、知识既是目的,也是_手段_。

2、教师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在教学过程中完善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

4、教育日记是人在日常工作中的随笔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5、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

6、教师切不可认为背熟了规则就是懂得了规则。

7、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原因。

8、在课堂上,教师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9、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10、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

11、教师要研究少年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具体情况向他们推荐科普读物。

12、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和高度的语言修养。

二、简答题:

1、怎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答: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

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我们要动用智育的一整套手段来创造这种状态。

2、在制定课的结构时,我们应遵循哪些规则:

答:(1)把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跟第一次感知知识和知识的发展、深化、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2)运用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不仅是使知识得到深化和发忣的最重要的、主要的途径,而且也是检查和考核知识的最重要的、主要的途径。(3)掌握知识过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18分)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4、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 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对) 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是对的。(对) 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对) 5、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 因。(错) 4、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 的。(对) 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错) 三、单项选择题(18分) 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B )。A、学习的时间 B、自由支配的时间 C、思考的时间 D、玩耍的时间 2、第十七条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A )。 A、教会学生观察 B、教会学生学习 C、教会学生思考 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 B、费尔巴哈 C、巴甫里克 D、彼嘉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A)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 B、词语学习 C、句子学 习 D、思考问题 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 A )。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 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 B )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 B、使用草稿本 C、复习 D、学会阅读 三、简答题(28分) 1、“两套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书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与教学反思 古田六中程柳彬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联当代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1、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像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给教师的建议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18分) 1、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围。 4、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 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对) 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是对的。(对) 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对) 4、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因(错) 5、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对) 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错) 三、单项选择题(18分) 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B )。 A、学习的时间 B、自由支配的时间 C、思考的时间 D、玩耍的时间 2、第十七条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A ) A、教会学生观察 B、教会学生学习 C、教会学生思考 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3、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 B、费尔巴哈 C、巴甫里克 D、彼嘉 4、霍姆林斯基认为( A)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 B、词语学习 C、句子学习 D、思考问题 5、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 A )。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 B )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 B、使用草稿本 C、复习 D、学会阅读 四、简答题(28分) 1、“两套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书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2、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是什么?(答三条就行) ①.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②.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③.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④.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⑤.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⑥.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⑦.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⑧.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⑨.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⑩.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容简要地记录下来。(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3、在《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一文中,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要分别做哪两两件事? 1、要教给学生一定围的知识; 2、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4篇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4篇 按照县班主任培训的活动要求,再次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一篇一篇充满爱的教育故事让我心中不时涌动着热潮。他睿智的语言,闪光的思想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 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条建议《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分析了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帅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截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常提不断的。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可看看我们周围: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一张试卷,既有几乎满分的优秀学生,又有成绩在个位数的学困生。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学生折腾得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3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3篇孙艳红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 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

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能说这样做的人,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凝视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居于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苏粗姆林斯墓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人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其实.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原有的教学图式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关于情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便是情感教学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用那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僧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墓共教育了137个最难教的孩子,最终使他们都转变了过来。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他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或优势。他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

给教师的建议试题1

1、教师怎样做才能使教育教学技巧得到提高? A.每天坚持不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 B.多读学术著作,使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成为科学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 C.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 D.教师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那些障碍。 2、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知识”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 B.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C.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 D.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3、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 A. 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B.尽量使你的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内容背熟并能流畅的回答。 C.尽量引导学生意识到疑问的存在,使他们感到激动。 D.对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 4、如果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或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就要给学生打出 实际的不及格分数,以提醒他,激发他努力向上的愿望。”这种说法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5、“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 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6、怎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 A. 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B.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 C.要长期给他们补课,经常“拉一把”。 D.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7、怎样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A..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 动和成就。 B.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事实和现象之间的接合点,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 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C.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 D.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 8、怎样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1) 向他指出对一件事情着迷时不要忘记功课。 (2) 把他跟吸引人的事务隔离开来,不许他接触。 (3) 尽量做的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 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4) 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 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 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1)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一: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通过参加这次学校读书活动,我再次温习了一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虽然相隔的时代迥异,但大师思想的精华却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将此次读书心得汇报如下,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学生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成绩不能使我们满意,没有达到我们想要他达到的合格或者优秀,——也许,他也曾努力过,或者至少尝试过。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同一知识,有些学生是接近然后达到,有些是达到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时间就能达到,有些则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与忍耐:对不同的儿童来说,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感悟:这句话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有多少时候是在进行着集体性的无效劳动,有多少学生自始至终地在那里进行着无效劳动,又有多少学生终于厌倦了这种无效劳动而不再“劳动”,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里!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感悟:“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认为:读书不能只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甚至不能只读与教学教育有关的书,教育者应该把视野放得异常开阔,有必要把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文学、最新科技理论著作纳入自己的必读书目中。 3、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

《给教师的建议》(81-90条)辅导练习

《给教师的建议》(81-90条)辅导练习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 1、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满与和谐,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是道德。 2、培养愿望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人的生活中,满足物质需要与形成、发展、满足精神需要之间,能否建立起明智的和谐。 3、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儿童形成这种愿望。 4、儿童思维的出发点和源头是鲜明的形象。 5、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选择题(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 1、智力财富和( B )——这是我们手中借以造就人的最重要的工具。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体育运动 D、手工实践 2、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这个领域就是( C ) A、智力发展 B、身体发展 C、道德发展 D、和谐发展 3、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ACD ) A、需要跟家庭保持经常的联系 B、完全取消家庭作业 C、尽量做到使孩子们多参加户外活动 D、消除“氧饥饿”的状态,建立合理的变换空气的制度 4、真正的自我教育是( C ) A、不断地学习,追求更好的成绩 B、主动地阅读大量的书籍 C、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 D、不断地反省自己,离优秀还有多大差距 5、开办“家长学校”,主要目的在于(B ) A、融洽家校之间的关系 B、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 C、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陪着孩子一起学习 D、将学校较重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 6、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力量是( B ) A、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B、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C、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一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二 书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这样地抱怨。试想: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课题研究。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时间。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这个时间问题,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书。确实,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原来,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因此,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所以,读书吧,老师们!-------《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三 读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29条<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 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签于此,感觉自己在平时“预习知识”这一环节上,相对来说把握得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浅谈点滴:在讲新课之前,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大体弄清楚教材中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知识跟已学的哪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教材上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样的。对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毫不夸张地说,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以前也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真正去阅读过,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曾几次水开了又凉了,凉了,又开了,也不记得去倒;曾几次小鸟停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也不能唤醒我;曾几次音乐停了也没有感觉到……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得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阅读的机会。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本文转载自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

几十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教育日记,但总是不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早上要带学生训练,晚上还要训练……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这几天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教师只有懂得一些课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暑假放假之际,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是单纯的谈理论,而是每一条中谈论的问题都结合生动的实际事例,有益于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假期里的品读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令几乎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于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很熟悉。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都要熟悉,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称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在他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显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费佳是他教过五年的一位“差生”。他健忘,对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迟钝。在同一班级里,类似于费佳的学生还有不少。苏霍姆林斯基特地为这些学生编了有200道应用题的习题集。其中不少题是从民间搜集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差生”做这类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只要求他们感兴趣,愿意动脑筋。他们

自学摘录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呼唤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1、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批注:教师不是监工,也不是包工头,更不是奴隶主,我们不可以对孩子过于苛刻,要把自己置于朋友的角色,首先要爱孩子,教育不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爱心与教育相结合。) 2、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批注:教师的教学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简单的生产工人生产简单的统一的产品,应该发展学生的个性。人与生俱来有八种成功的潜能,我们不可以以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 3、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4、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1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教师越读书,在课堂上会觉得越轻松,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一月不读书,学生知道;一学期不读书,同事知道。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势在必行。) 5、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贺兰一小张彩艳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深受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喜爱。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全面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益于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假期里的品读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毫不夸张地说,《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震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觉得自己二十几年的书教得是那么失败。 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写教育日记,但总是不了了之。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总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得宽广,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不是光专注于自己所备课的教材内容上,因为那样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前别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闻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每一条谈一具咨询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不少基本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知道了许多鲜亮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我的体味。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调皮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柔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别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别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爱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书中提到那个咨询题算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妨碍数学教学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别轻松但是欢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制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别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但是惟独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别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干成为欢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具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也就会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考虑者的愿望。”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说,假如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具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算是一具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觉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究制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算是最清楚,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挑选适当的教学办法,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干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干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猎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存,基本上经过观看实践而的别到的,没有观看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别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制造性,因此故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看、去考虑,逐步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进展学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制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干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猎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关系紧密,故意识的制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热爱学习与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所以,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办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办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办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能够增添学习兴趣。 三、教育叙事 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如此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为必要在五班寻,本来数量就别多,何况质量也别高。”情况的经过是如此的,本学期初的一具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仔细自学,惟独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凝视着另一具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们同学的周围,发觉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能够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别愿意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判的。”我走到说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观看同学们的自学事情。可刘××同学却坐别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师的批判。看了几次后,发觉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教室后面,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别该写这首诗,别该在课堂上看纸条,

给教师的建议五篇精选

给教师的建议五篇精选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给教师的 第1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禁思想豁然开朗,更感叹他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让 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对我们来说,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像与我们面对面交谈,针对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 书。”我庆幸自己拥有它,犹如一杯浓茶,品一口浓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我想他会一直是我教学中的良师,工作上的挚友。下面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几点: 第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

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阅读。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 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惟有在阅读各种文件或书籍报刊中练习。”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不待教师教,自己能读。 第五十三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 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回顾我们的教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学 技能的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和真理权威的传授者和代言人,他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员。在现代社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什么、怎么学和什么时候学方面,应该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教师或外界的过分干预,会使学生的内在的快乐、冲动、情感产生混乱,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由此可见,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