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

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 .非政府组织

B .非营利

组织 C .政府主体

D .社会公众

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

型。

A .克朗

B .史密斯

C .西

蒙 D .拉斯韦尔

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

题。

A .公共利益

B .政策方法

论 C .政策过程 D .公共问

4.(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

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

策。 A.渐进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无为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A.头脑风暴法 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D 、 ●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 、公事公办 B .积极介入 C .退避三舍 D .不闻不问 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 .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 .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 .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C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A.个别 B.联系 C.交叉 D.个体

G . ● 1、公共政策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 .奖励性 B .惩罚性 C .温和性 D .权威性 3、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 4、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D )。

A .社会问题

B .公共利益

C .公共事务

D .公共问题

5、公共利益是公众( B )的资

源和条件。

A .共同拥有

B .共享

C .独享

D .共同创造

6、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A )。

A .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B .对社会进行管理

C .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 .塑

造公共价值观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A )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

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

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

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定性或定量

B 、定性

C 、

定量 D 、系统分析

●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 、整体性 B 、超前性 C 、层次性 D 、系统性

9.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 C )。 A .组织 B.个人 C .组织或个人 D.组织或机构 10.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D ) A.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B.是从属关系 C.是隶属关系 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 11.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A )水平。 A.民主化 B.现代化 C.民族化 D.合理性 12.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 ( D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A.科学 B.民主 C.现代 D.竞争 1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 A )”的

双重特征。

A.公共性

B.现实性

C.科

学性 D.超前性

1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

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

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

特点, ( B )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

重要特征。

A.典型性

B.管理性

C.纪实

性 D.真实性

15.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

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

( A )。

A.法制化

B.制度化

C.长期

化 D.现代化

1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

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

( C ),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

性社会问题。

A.普遍性

B.共同性

C.不可

分性 D.典型性

17.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 D )所共享

的资源与条件。

A.集体

B.社会

C.国家

D.其

他社会成员

J、

●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

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

系 D. 制度

2、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

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

导者 D. 外脑

3、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

结构中立法、司法、( C )权力的分

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4.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D )的一种

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

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A.渐进思维

B.顺序决策思

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 A )的又一种修正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6.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 A )系统。

A.计算机

B.科学

C.分析

D.政治

K、

●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

把系统作为研究对

象,一般公认以

( A )提出“一

般系统论”的概念

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蒙 C.克

朗 D.戴维

?伊斯顿

●R、

●1、人们把分析政策执

行过程中的失效现

象所描述的曲线称

为(C )。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2、人们把对政策接

受的反应,分为三

个不同的层次:服

从、认同与( D )。

A.响应 B.深

入C.反映D.内化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A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B.拥护

C.赞同

D.质疑

4.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 D )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守。

A.权威性

B.合理性

C.正当性

D.合法性

S、

●1、史密斯认为, 政策

执行中有(A )个

基本要素是必须认

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2、思维就是有意识

的头脑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性关

系所作的反映,而

思维方法则是指人

们依据事物的客观

规律而形成的思维

规则和手段。( B )

A.自觉性、客

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

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

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

与主观性

●3.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D )。

A.地位 B.权重 C.影响 D.活动程序

4.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 A )问题。

A.公共

B.集体

C.跨区域

D.群体

W、

●1、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

定是:( D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

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

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

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

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

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

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

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

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

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

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 A ),在进

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

析活动。

A.科学化

B.民主化

C.现代

化 D.整体化

X、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

——公众为(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

统治者 D.伙伴

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 )

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

司 C.麦克纳马拉 D.贝塔

朗菲

3、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

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Y.

●1、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

者追求 (C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

C、

完美主义 D 、实用主义

2.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

策者追求( A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B.重新设

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

C.理想主义类型

D.哲学

思辨类型

Z、

●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 D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

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2、"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

学家( C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

斯韦尔 D.史密斯

3.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

选方案之间互相( D )。

A. 补充

B. 协调

C. 一致

D. 排斥

4.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

参与者对它的( C )。

A. 基本掌握

B.选择

C.

共识 D.互动

5.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

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 )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

6、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 C )判断。

A. 利益

B. 事实

C. 价值

D. 可行性

7、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 )因素和

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 理智

B. 理性

C. 情感

D.有限理性8、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A )所做的判断。

A. 效果

B. 方案

C. 结果

D. 结论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 )

A.创造性思维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C )政策理念。

A.基础型B.理性型 C.发展型 D.综合型11. 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 B )的身上。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各部门 C.全国政协 D. 中国社科院

12. 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这属于执行政策的( D )型

A.滞后

B.结构

C.抵触

D.折扣

●二、多项选择题●1、( AC )的评价标

准需要在各类人员

通过协商、平衡利

益关系中产生。

A.客观B.适度

C.全面D.有效

●A、

●1、按照性质的不同,

可以将公共决策划

分为(AC )

A.非程序化决

策B.战略决

策C.程序化

决策D.策略

决策

●2、按照人们决策时对

自然状态规律的认

识和重点掌握程

度,通常可将公共

决策分为

(BCD)。

A.随机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C、

●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

行政策的态度分

析,政策执行问题

有如下几种

(.ABCDE )。

A.折扣型

B.结构型C.滞

后型D.抵触型

E.僵化型

2、从不同角度进行

分类,公共政策评

价可以分为

(ACD )。

A.正式评价和

非正式评价

B.整体评价和局部

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

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3、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

评价的态度会( BD )。

A.参与B.支持C.阻挠

D.反对

4、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

( ABCD ) 。

A.顿悟B.灵感C.判断

D.直觉

D.

●1、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ABC)。

A.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

B.

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

C.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D.提高了决策问题的质量

●2.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

包括(ABC )。

A.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

决策之间的矛盾

B.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

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

C.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

论之间的矛盾

D.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官僚

体制之间的矛盾

F、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BCDE )。

A.效率优位观念B.科学民主观念

C.公平优位观念D.创新超前观念

E.人本观念

G.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

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

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 )。

A.分配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3、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 ABCD )。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4、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BCD )。 A.社会名流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

5、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ABCD )。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E.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6、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 )等子系统。

A. 监控

B. 智囊

C. 决断

D. 信息

7、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组成内容有(ABCD )。

A.建议B.信息C.分析D.规范

8、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ABCD )。

A、潜在效果

B、直接效果

C、附带效果

D、象征性效果

9、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CD )。

A.权威性B.可行性C.公共性D.管理性

10、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ABC )。

A.完全公共政策案例B.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C.实时公共政策案例D.风险型公共政策案例

11、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 )。

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D.价值分析

12、.公共政策突出了“公共”二字,这意味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行为特征,应充分体现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

(ABD )的角色。:

A.代表者

B.

维护者 C.增进者

D.倡导者

13、公共政策对利

益的分配过程大致

经历以下环节:

(ABCD)

A.利益选择

B.

利益综合 C.利益

分配 D.利益落实。

14、.公共政策主体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

能力的强弱,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政

策主体(ACD )。

A.自身观念的

影响程度 B.自

身观念的模范程度

C.行为的规范

程度 D.行为

的模范程度

15. 公共政策系统

由(ABD )及监控

系统构成。

A.信息系统

B.

智囊系统 C.分

析系统 D. 决断

系统

16. 管理理论认为

主要负责政策执行

的行政机构会受到

( ABCD )。

A.其合法委任

权的影响 B.与

之相关的利益集团

的影响

C.政策系统中

立法机关干预的影

响 D.特定的政

治环境中其它各种

因素的影响

17. 公共政策评价

是依据一定的标准

和程序,对公共政

策的(ABCD )进

行判断的一种政治

行为。

A.效益

B.效率

C.效果

D.价值

18. 公共政策评价

与一般的评价活动

的区别是(ABC)。

A.公共政策要

从公众的、宏观的、

系统的高度来进行

评价

B.公共政策的

评价应放到一个比

较长的时代和社会

背景下进行。

C.公共政策的

评价要考虑社会公

共利益是否得到科

学有效地分配和落

D.公共政策的

评价要从实际出发

19.公共政策评价

标准包括:(ABC)

A. 绩效

B.效

率 C. 充分性 D.

科学性

20. 公共政策案例

分析的要素主要包

括(ABC )。

A.弄清公共政

策案例分析的目的

B.选准公共政策案

例分析的角度

C确定公共政

策案例分析的立足

点 D. 明确公共

政策案例分析的出

发点

21. 公共责任是指

社会成员对参与公

共生活的(ABC ),

也是指他们对其行

为结果承担责任的

程度。

A.使命感

B.责任心

C.自觉性

D.荣誉感

22.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

题,这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AB )

A.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

B.公

共机构的特性 C.公共政策的特点

D.公共政策的转型

23. 公共机构的特性是( BCD )。

A.公共机构历史悠久

B.公共

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

C.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

能力 D.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24.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包括

(ABCD )公共政策科学化.

A.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

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

B.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

求;

C.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

地位

D.公共政策民主化

J、

1、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

作用( ABCD )。

A.界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

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 选择政策

方案

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

径通常有(BCD )。

A. 妥协

B.说服

C.强制

D.

交换

3、决策支持系统由(BD)提出。

A.贝塔朗菲B.斯科特

C.克朗D.基恩

4. 集体决策模式指决策机构的全部

成员(ABC)。

A. 拥有同等决策权力

B. 共

同决策C. 共同负责D. 共同进退

5. 结合中国的实际,可将公共决策

的参与团体划分如下(BCD)。

A.社会团体

B. 职业团体

C. 群

众团体 D.工作团体

6. 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是指

(ABD )。

A. 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

B. 明确决策方案的运用期限

C. 明确决策方案的制定者

D. 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

7. 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包括

(ABCD )。

A.效益标准

B.方案协调性标

准 C.方案适应性标准 D.方案力

度标准

L、

●1、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

面,它们是( BD ) 。

A.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D.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N、

●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

( ABCD )。

A. 多要素原则

B. 多方案原

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 排斥性

原则

●Q、

●1.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

A. 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

有效协调 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 目标具体明确

S、

●1、史密斯认为,(ABCD )是政策执

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环境因素B.执行机构C.目标群体D.理想化的政策

2. 史密斯认为,( ABCD )都是政策执

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

C.

目标群体D.环境因素

T、

●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 ABCD ) 。

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

家的共同智慧,产

生专家智能互补效

应;

2. 通常情况下,下

列利益群体和个

体,容易从公共政

策中获得利益:

( ABC )

A.与政府主观

偏好一致或基本一

致者 B.最能代

表社会生产力发展

方向者

C.普遍获益的

社会多数者 D.

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W、

●1、外部监控体系是由

( BCD )等组成。

A. 政党

B.

人民群众 C. 新

闻舆论 D. 社会团

2、为促进知识经济

的发展,各国政府

需要调整的公共政

策主要包括

(ABDE)。

A.产业政策B.教育政策C.科

技政策D.财政

政策E.金融政策

X、

●1、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E )。

A.社会组织层级化B.社会组织扁平化C.政策信息公开化D.民主参与大众化E.社会主体知识化

2、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CDE )。

A.知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公共政策创新B.公共政策无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

C.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D.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

E.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公共政策的执行

●3. 系统理论认为政

策执行过程的分

析,可以理解为

(ABC)。

A.外界环境对

政策系统进行物

质、能量、信息的

输入 B.系统产

生了政策输出

C.由政策结果

和反馈提供了政策

的评价与再输入过

程 D.政策的系

统化

4. 现代意义上的

公共政策评价的产

生与发展可归结于

以下因素:(ABCD )。

A.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

B.政府外部动力

C.政府内部动力

D.技术手段的完备

5. 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所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 )。

A.整体性

B.综合性

C.最优化

D.可行性

6. 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这体现了系统方法的(BCD )。

A.可行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有序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7. 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 ABCD ) 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标。

A.政策性指标

B.技术性指标

C.经济性指标

D.社会性指标8.系统分析流程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

A.系统研究 B.系统设计 C.系统属性量化 D.系统评价

9. 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ABCD )。

●A.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 B.具有

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C.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

理性因素的问题

D.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

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

加以权衡的问题

Y、

●1、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

度的内容包括(CD )。

A.全国性公共问题B.国际性公共问题

C.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2、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未来基本走向(BCD )。

A.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B.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3.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

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

(ABD )等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

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

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A.早期失效

B.偶然失效

C.

晚期失效 D.耗损失效

4.一般说来,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

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之上:

(ABC )。

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的认识 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

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D.对公共文化的认识

Z.

●1、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2、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 )。

A. 双重优化

B.非零起点

C.

回溯分析D.心理效应

3、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交叉性B.动态性C.突发性D.多样性

4.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

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

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

全面和更合理。

5、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ABE )

的公共决策体制。

A.多者博弈决策体制B.民主参与决策体制C.集权式决策体制

D.精英决策体制

E.网络化决策体制

6、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

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

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E.多变化

7. 在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

最基本、最核心的是(AB )。

A.党

B.政府

C. 其他公共机

构D.准公共机构

8.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共政策

主体必须转变公共政策理念。这些理

念包括(ABCD )。 A.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伙伴而不是对立者

B.公共政策的

出发点应是解决公

共问题、保证公共

利益的最大化

C.支持、鼓励

准政策主体的发展

D.要具有前瞻

性,注重“预防”而

非“治疗”,重点掌

握政策主动权

9. 政策环境的优

化和改善。主要包

括(BCD )

A. 对市场机

制有充分的认识和

把握

B. 提倡公共

道德,强调公共责

任,使社会逐渐形

成良好的公共文化

氛围

C. 加强公共

政策程序化、公开

化的法制建设

D. 最大限度

地吸纳公民参与,

推进公共管理的社

会化

10. 中国地方各级

政府在国务院的统

一领导下,负责管

理地方的( ABC )等

各个方面的工作

A. 政治

B. 经

济 C. 社会D.外交

11. 追踪决策的特

征包括(ABCD )。

A.回溯分析

B.非零起点

C.双重

优化 D.心理效

12. 正式评价指事

先制定完整的评价

方案,并按( A )和内

容执行,并由确定

的评价者进行的评

价。

A.规定的程序

B.规定的顺序

C.

随机的顺序 D.

预定的形式

13. 知识经济的发

展要求各国政府实

现政策创新。通过

( ABCD ),促进知识

经济的快速、持续、

健康发展。

A.公共政策理

念 B.公共政策

体制 C.公共政

策过程 D.公共

政策内容的变革与

调整

●三、判断题

B、

●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

基本过程就是让决

策者逐项地对每一

个选择方案极尽挑

剔之能事,使它失

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他成功了,那

么放弃它们就不再

成为痛苦的事,于

是最好的决定就产

生出来了。(对)

2、扁平式组织削减

了内部层级,强调

信息共享,重视横

向联系与协作,重

视权力分散、自我

管理和民主管理,

强调人力资源开

发。扁平的学习型

组织是公共组织的

变革趋势。(对

C、

●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

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

标应当是公平优位。(对)

D、

●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

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

议程的时间。(错)

●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

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

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

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

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错

●F、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

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

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

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

价。(对)

●2.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

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有权干

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错)

3.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

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

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

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

做出评价。(对)

G.

●公共政策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

务所制定的政策。(错)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

失去权威性。(对)

3、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和政

策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环境。

(错)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

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

不包括有效性、对称性。(对)

5、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

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

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

人。(错)

●6、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

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

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

7、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

政策,就意味着一定要对这些利益关

系进行调控。(对

8、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

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

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

督和控制的机构。(错)

9、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

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

在决策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

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

决策。(对)

10、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

的生命周期。(对)

11、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

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

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

程中的活动程序。(错)

12、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领

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

述和记录。(错)

1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

括(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

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

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

足点。(对)

14、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

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

与他们对其个人行为结果承担责任

的程度无关。(错)

15、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

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

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

性社会问题。(对)

16.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

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

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

行为准则。(对)

17. 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

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对)

18. 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错)

19.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错)

20.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德尔菲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错)

21.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如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对)

●J、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

措施是决策方案的

核心内容,要尽量

做到明确、具体,

要明确提出方案的

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并告

知执行者不得随意

机动。(错)

2、决策方案性质的

界定是指明确决策

方案的适用对象,

运用期限以及该方

案着重解决的问题

等。(对)

3、交易理论认为政

策执行是一个政治

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

制定的政策目标与

方案是较为理想的

结果,而在实际中

是行不通的。(对)

4、绩效是公共政策

评价的主要标准之

一。绩效包括公共

政策推动的结果,

但不包括民众心目

中认定的满意程

度。(错)

5、剧烈变革思维是

1948年由兰德公司

的研究人员首先发

明的。这种思维方

法最初用于军事策

略问题的预测,后

来逐渐用于其他领

域。(错)

6.决策支持系统是

指辅助决策工作的

一种计算机系统。

(对)

7. 交易理论认为

政策执行是一个政

治上讨价还价的过

程。依据某种价值

标准制定的政策目

标与方案是较为理

想的结果,而在实

际中是行不通的。

(对)

8、决策权力可以定

义为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

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

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

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对)

R、

●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

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

刻地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错)

2、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

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

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

实现。这些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

精髓。(对)

3. 任何一项政策不可能一劳永逸。

政府要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制定出

与之相适应的新政策或调整已有的

政策。(对)

S、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

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

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

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

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

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

决的问题。(对)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中国的

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和发

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

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对)

3、顺序决策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

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

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

变实现的,主张走一步看一步。(错)

4、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

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

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对)

T、

●头脑风暴法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

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

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

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

决策。(错) 2、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是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之一。( 对 ) W 、 ● 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错) 2、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对 ) X 、 ● 心理效应在追踪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是追踪决策的特征之一。(对)

2、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

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对)

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制定是一个反

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错)

4、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

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对)

5、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

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

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

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

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对)

6. 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

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 对 )

● 7. 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

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

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

靠的依据。( 对 ) Y 、

● 因果理论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

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

力。(对)

● 由于公共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宜放到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错)

3. 因果理论大致

包括两类内容:(1)

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

地;(2)把政策中

的潜在因果假设分

为两个因素:贯彻

影响力和技术能

力。( 对 )

4. 演化理论认为

在提出政策问题、

制定政策目标、拟

定政策方案过程

中,都存在着许多

不确定性和模糊

性,多重目标实际

上会产生矛盾与冲

突。因而在实际执

行中,会对原有目

标不断地重新设

计。政策制定是反

复的形成、执行、

再形成的演化过

程。( 对 )

5. 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对 ) Z 、 ● 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是结果的真正决定者,

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政策。(对) 2、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独

立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

政策体系有一种天

然的整合能力和机

制。(错)

3、中国国务院下属

的各个部门是辅助

国务院行使职权

的,不独立行使重

要的行政决策权力

和领导权力。(错)

4、中国的职业团体

不属于公共决策的

参与团体。(错)

5、组织理论认为政

策执行都需要组

织,没有组织就没

有执行。 (对)

6、在运用思维方法

时,决策者一方面

要注重理性选择的

关键性作用,同时

还要不断地发觉灵感和注重直觉。(对)

7、在公共决策中,决策者必须首先具有职业行为的思维方法,将决策过程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来对待。(对) 8、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

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对)

9、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只要坚持使用系统分析法就可以解决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错) ●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对) 11、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是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 对 ) 12、中国的国家权力由人民代表大会之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享。(对) 13. 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但不包括行政机构的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代 ● 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错 )

14. 在各个国家中,议会的政策数量

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

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

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 错 )

15. 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

组织,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

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并不影响该组织

执行政策的能力。( 错 )

2020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二、多选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AB)的导向。 A.行为B.观念C.条件D.文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BCD ) A规制功能 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4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ABC )。 A.核心主体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社会公众 D.政党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DE)1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

能力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E.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 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 )等子系统。 A. 信息 B. 智囊 C. 决断 D. 监控 8. 外部监控体系是由(ACD)等组成。 A.人民群众 B.政党 C.新闻舆论 D. 社会团体 9、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A.选择政策方案 B.确定政策目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界定政策问题 10.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具体明确 B.目标有效协调 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1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ABCD)。 A.多方案原则 B.排斥性原则 C.多要素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1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ABC)。 A.交换 B.说服 C.强制 D.妥协 1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ABCD) A.回溯分析 B.非零起点 C.双重优化 D.心理效应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 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简答题: D: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39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2 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49 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53 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57 G:公共政策:基本特征27、主要功能28、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29、 问题构建的步骤53、 终止的影响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碍、策略 73 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45 公共利益区别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74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50 L:利益的特点74 N: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29 R: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43 如何理解全球化46 S: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障碍54 W: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27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39 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X: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39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41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45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53 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方式59 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74 Y: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去向的因素有哪些43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50 Z: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40 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40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2 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45 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征49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58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5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64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64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65 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65 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65 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72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A.政府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B.惩罚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C.拉斯韦尔 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C.政府主体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B. 个人负责制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C. 行政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D. 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C. 共识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C.正常状态 14、()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B.史密斯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浴盆模型16、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 C. 价值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B. 理性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A. 效果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 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C.灵感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 是: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 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 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5、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 象,一般公认以()提出“一般系统论” 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26、“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 的。B.兰德公司 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A.社会组织层级 化 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 树立()政策理念。C.发展型 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公 共问题 31、()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 利益 32、公共利益是公众()的资源和条件。 B.共享 33、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及时有 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34.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 追求( )类型的决策。C、完美主义 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的方 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 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 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 研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3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系统性 37.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 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 决定作用的()。 C.组织或个人 38.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 异。他们之间()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 系,也非从属关系。 39. 中国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 上是体现在()的身上。 B. 国务 院各部门 40.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 同层次:(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41.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 对政策()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 的每一个成员,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 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守。 D.合法性 42.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 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 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C.交叉 43. 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 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 执行,这属于执行政策的()型 D. 折扣 44.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 ()水平。 A.民主化 45.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 成浓厚的(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 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D.竞争 46.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 追求(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47.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的一种改进 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 用的思维方式。D.完全理性思维 48.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主张走 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的又一种 修正。A.完全理性思维 49.()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 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B.顺序 决策思维 50. (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 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 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 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 维方式进行决策。 C.剧烈变革思维 51()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 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 和策略。A.头脑风暴法 52.()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 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 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C.德尔菲法 5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 具有“决策”和“( )”的双重特征。A. 公共性 54. (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 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D.简单矩阵法 55. (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 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 其变的做法。C.无为思维 56. (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 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 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 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 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B.巴拉姆驴子思 维法 57.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 种()系统。A.计算机 58.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在进行决 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 A.科学化 59.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 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 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 D.活动程序 60.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 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 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 ( )是公 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B.管理性 61.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 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A.法制 化 6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 - 1 -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新版 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新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章~第四章之后 考核任务形式 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00分) 考核要求 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网上考试平台,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40分) 4.每个小组学习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字数不少于1000字。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一、案例: 今年6月1日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作为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安吉县在“中国第一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又获得了“美丽乡村”这一全国性金字招牌。 2005年,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美丽乡村”成为安吉发展的一条主脉络。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08年,安吉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2014年,安吉进一步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洁河、净水、绿坡、青山、清洁生产、城乡治污、城市畅通的连线成片工程,确保山青、水净、气洁、土沃、景美。 现在,安吉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实现12个乡镇全覆盖。走进安吉农村,村村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一山三吃”(吃生态农业、吃生态工业和吃生态旅游)让安吉人收获了富足。 “一山三吃”,带给安吉的变化是巨大的。2014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22倍和6.41倍;2014年,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62元,高出浙江省的19373元,而2005年的这一数据只是7000元 出头。 依托绿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2014年,安吉有18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建,总投资17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四成多。 二、个人的讨论提纲 1、什么是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任务3)

案例: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 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20 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 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 [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孙志刚事件具有明显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这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述: 首先,它是一个政策过程研究的理想案例,原因在于;前面回放的孙志刚事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了至少几个月的时间跨度!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主体登场!不同的主体承担了不同的活动" 其次,这一过程在结构上具有明晰性,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府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的性质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这一事件的

主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分子,又是一个地方事件,直接的责任人没有高官,无关国家机密,等等,这些性质保证了它的信息的扩散性"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由于这四个原因决定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地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P4)"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个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0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2018年《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 A.利益B.权力C.公共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 )的分配。 A.强制性B.权威性C.限制性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 ) 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BD )的导向。 A.文化B.观念C.条件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D.主观引导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4、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企业 B. 政府 C. 社会组织 D. 个人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权力 B. 权威 C. 公共 D. 利益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限制性 B. 强制性 C. 利益性 D. 权威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社会需求 B. 公共权力 C. 集体利益

D. 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系统性 B. 层次性 C. 超前性 D. 整体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倾斜性 B. 合法性 C. 系统性 D. 权威性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 史密斯 B. 伊斯顿 C. 西蒙 D. 拉斯韦尔 9.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 伍德罗·威尔逊 B. 米歇尔·哈蒙 C. 罗伯特·达尔 D. 药师寺泰藏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选择 B. 综合 C. 分配 D. 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案例 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 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 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

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 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 (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 二、小组讨论提纲 1、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救助。 2、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要有条件界定。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 4.(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完全理性思维 B.顺序决策思维 C.无为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 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A.头脑风暴法 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 D、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C )作用上。这种作用常常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A.个别 B.联系 C.交叉 D.个体 G. 1、公共政策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 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 权者 4、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 ( D )。 A.社会问题 B.公 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问题 5、公共利益是公众 ( B )的资源和条件。 A.共同拥有 B.共享C.独享 D.共同创造 6、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 A )。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 问题 B.对社会进行管理 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塑造公共价值观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 ( A )的方法,对公共政策 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 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 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 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 究方法。 A、定性或定量 B、定性 C、定量 D、系统分析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 括( D )。 A、整体性 B、超前性 C、 层次性 D、系统性 9.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 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 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 定作用的( C )。 A.组织 B.个人 C.组织或个人 D.组织或 机构 10.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 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 (D ) A.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B.是从属关系 C.是隶属 关系 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 系,也非从属关系。 11.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 策的科学化和(A )水平。 A.民主化 B.现代化 C. 民族化 D.合理性 12. 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 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 ( D )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 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 率。 A.科学 B.民主 C.现 代 D.竞争 13.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 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 和“( A )”的双重特征。 A.公共性 B.现实性 C.科学性 D.超前性 1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 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 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 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 点, ( B )是公共政策案例 的另一重要特征。 A.典型性 B.管理性 C.纪实性 D.真实性 15.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 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 化、民主化和( A )。 A.法制化 B.制度化 C.长期化 D.现代化 1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 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 广泛影响,具有( C ),与 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 社会问题。 A.普遍性 B.共同性 C.不可分性 D.典型性 17. 公共利益是个人与( D ) 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A.集体 B.社会 C.国 家 D.其他社会成员 J、 1、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 是( A ),因为政治权力是 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2、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 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3、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 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 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 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4. 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 D ) 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 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 的思维方式。 A.渐进思维 B.顺序 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 5.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 决策者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 A )的又一 种修正 A.完全理性思维 B. 顺序决策思维 C.剧烈变 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 维 6.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 决策工作的一种( A )系统。 A.计算机 B.科学 C.分 析 D.政治 K、 1、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 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 ( A )提出“一般系统 论”的概念为标志。 A.贝塔朗菲 B.西 蒙 C.克朗 D.戴维?伊斯顿 R、 1、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 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 称为(C )。 A.对策模型 B.互 动模型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 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服从、认同与( D )。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 A )、认同与内化。 A.服从 B.拥护 C.赞同 D.质疑 4. 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 ( D )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 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 守。 A.权威性 B.合理性 C.正当性 D.合法性 S、 1、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 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2、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 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B )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 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 间接性与主观性 3.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 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 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D )。 A.地位 B.权重 C.影响 D.活动程序 4.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 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 A ) 问题。 A.公共 B.集体 C.跨区域 D.群体 W、 1、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D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 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 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 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 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 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2.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 A ),在进行决策之前, 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 A.科学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整体化 X、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2、“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B )提出并使用 的。 A.美国国防部 B.兰德公司 C.麦克 纳马拉 D.贝塔朗菲 3、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A )。 A.社会组织层级化B.社会主体知识化 C.政策信息公开化 D.民主参与大众化 Y. 1、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C )类型的决策。 A、理性思维 B、理想主义 C、完美主义 D 、 实用主义 2.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A ) 的决策。 A.完美主义类型 B.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 和替换现有系统的 C.理想主义类型 D.哲学思辨类型 Z、 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即 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2018年电大 2018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自测题 王援朝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 补充 B. 协调 C. 一致 D. 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 B.选择 C. 共识 D.互动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 14、()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16、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五 C.二D.三 1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 A. 利益 B. 事实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 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简答题:D: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39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2 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49 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53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57 G:公共政策:基本特征27、主要功能28、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29、 问题构建的步骤53、 终止的影响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碍、策略 7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45 公共利益区别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74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50 L:利益的特点74 N: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29 R: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43 如何理解全球化46 S: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障碍54 W: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27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39 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X: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39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41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45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53 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方式59 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74 Y: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去向的因素有哪些43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50 Z: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40 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40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2 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45 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征49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58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5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64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64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65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65 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65 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72 政策评估研究演进的划分阶段72 论述题:

电大形本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 C.个人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 C.温和性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 C.系统性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 C.拉斯韦尔D.史密斯 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被管理者B.对立者 C.被统治者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 补充 B. 协调 C. 一致 D. 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 B.选择 C. 共识 D.互动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 A.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 14、()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 C.西蒙D.拉斯韦尔

2018春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3

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i?公共政策评佔是对(A )所进行的研究。 A.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 C.政策方案D,公共政策执行 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评佔调查 B.评佔实施 C ?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 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 A.评佔准备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 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 A.公共政策评佔讣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 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 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 6?公共政策的宏观U标是( A.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 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D?行政操作可行性 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 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A.政策制定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 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评佔准备 B.评佔实施 C.评估总结D?评估计划 5?评佔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采集评佔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 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 三.判断题 1、美国政治学家P -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 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答案:X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答案^ V 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答案:V 4、政策影响是指U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答案:X 5、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答案:X 6、公共政策评佔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答案:X 第十章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 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8.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1.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183; 课程代码:00510; 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B.德瑞 2.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B)。B.重视理性 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B.小论证 4.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D)。D.财产 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 A.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 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6.头脑风暴法需要遵循的原则有(ABCD)。 A.人员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 B.保持开放性 C.适时把握讨论的度 D.确保结果的整合 7.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ABCDE)。 A.系统性 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E.稳定性与突发性 8.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D)。 A.效果 B.目标 C.价值 D.方案 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 A.公共利益 B.正常利益 C.超常利益 D.失常利益 1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BCD)。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 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 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 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三、名词解释 11.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镜框,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12.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13.多数规则:所谓多数规则(majority tule),就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则。 14.公共政策终止: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