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决问题(连乘)公开课教案新

解决问题(连乘)公开课教案新

解决问题(连乘)公开课教案新
解决问题(连乘)公开课教案新

解决问题一(乘法两步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P99例1以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极力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习用

两步求一共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受数学知识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世锦赛的图标)对,今年在我们南宁将举行“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作为一名南宁人,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生:我感到无比光荣、骄傲)老师也感到非常骄傲,同时,我们埌西小学为了响应这次世锦赛,还特意举办了艺术体操比赛呢!

二、新课

1、引出主题图

看,这是二年级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年级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四年级的同学。(出示课件)这些同学她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在运动场上表演,那场面真壮观!

2、提出问题

现在大家根据这幅图画,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一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生2:2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生3: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生4: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3、收集信息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师:要知道每个方阵有多少人,我们有什么样的办法呢?你们看,每个方阵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我们可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又有几人?(让生一起跟师数一数)

现在你们能再说一边吗?(生说师板书:每个方阵有6行,每行有10人)

3.独立试做。

师:现在数学信息找到了,让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贯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

生其读,师贴题目在黑板板书: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贴在黑板)

我们一起来看这里一共有几个数学信息?(生:3个)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课堂练习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按以下要求做:(1)安静独立思考,想一想有几种方法解决,把方法写在本子上;(2)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交流汇报。

好了,都完成了吗?谁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边说边在PPT上指画,师边听边在黑板板书。(孩子完成展示后师请)其他同学对照,看看还有不同做法吗?有则再请到黑板展示说一说并在PPT上动手比划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好了,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个方阵一共的人数,那么这三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看?

生1:第一种方法是先算的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的三个方阵的人数;

生2:第二种方法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

生3:第三种方法算出这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

师:嗯,你们说得太好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不过刚刚我发现有同学这样写:10×8×3=240(人)这样写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算的?

生:这个算式也是先算10×8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再算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他跟上面的那种方法思路是一样的呀?

生:第一种。只要同学们,明确了解题思路,都能用综合算式表示。今后我们列式时可以列分布算式,也可以用综合算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者几种方法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1:他们都是乘法的算式;生2:他们都有两步计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用乘法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揭示课题——解决问题(连乘)),解决这样的问题要弄清楚题意,知道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过渡语: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那以后要是你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会解决吗?(生:会)

三、实践演练

好,大家有信心吗?今天我们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几个需要帮助的人,老师相信大家都是热心肠的小朋友,那让我们出发看看要帮助谁吧!

练习1.

(一)

师:先来看看,首先需要帮忙的是谁?

生:张阿姨

师:张阿姨她是卖鸡蛋的,这会张阿姨在进货呢,你看张阿姨在想什么呢?

生齐读出来: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师:哦,那张阿姨的这个问题你们能帮她解决吗?

生:能

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她呀?

生:有

师:那怎么解决?

生:计算

师:可是这里没有直接告诉你有什么数学信息啊,怎么计算啊?

生:看图找信息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啊?

(生:要是知道有多少盒鸡蛋,每盒有多少个鸡蛋几好了)

(先独立思考,再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写好后和同桌说一说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1:每盒鸡蛋有6行,每行有5个,一共有8盒,我是先算一盒鸡蛋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再算8盒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算式是6×5×8=240(个)

过渡语:现在我们顺利帮助张阿姨数鸡蛋了,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来看

练习2、明辨是非(请你判断这几个小朋友算的对不对,对的在括号后面打“勾”,错得打“叉”)

PPT出示图片

他已经游了多少米?

明明:25×3=75(米)()

红红:25×2=50(米)()

聪聪:25×2×3=150(米)()

先让生齐读题,读完后问生:这个题目有没有难理解的地方?或者在这里你有没有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要注意“来回”这两个字

师:那来回表示什么意思?

生:“来”表示从起点到终点一次,“回”指的是从终点到起点一次,一个“来回”就是有2个25米

师:那还可以怎么算?能不能先算他3次“来“的,再算3次”回“的,最后再算3来”来回一起“的?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太厉害了,不仅帮助他们判断自己做题目的对错,还教会了两个做错的小朋友!

我们再看,还有人需要帮助!

练习3(补充问题)

明明的写字本每页有10行,每行可以写8个字问题,

()(这道题后面的一句话被墨迹盖住了,现在你能根据算式10×8×3把它补充完整吗?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学会了用两步乘法去解决问题,要先读题弄清楚题意,分析好数量之间的关系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五、板书设计。

用两步乘法计算的解决问题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10×8=80(人) ②10×3=30(人) ③8×3=24(行)

80×3=240(人) 30×8=240(人) 24×10=240(人)

10×8×3=240(人) 10×3×8=240(人) 8×3×10=240(人)

解决连乘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连乘问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解决连乘问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法:分析法、归纳法、练习法 学法:思考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认真听、仔细想、解决下面的问题: 我每天读12页,20天能读多少页? 12×20=280(页) 答:二(1)班一共有48页。 2.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阅读与理解 ↓

分析与解答 ↓ 回顾与反思 3.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出示目标(1分) 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自学指导(10分钟) 课件出示第52页例3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阅读与理解: 1、知道了每箱有12个,还知道卖出5箱,每个45元。 2、问题是“一共卖了多少钱”。 3、怎样分析与解答呢? 分析与解答: 教师板书: 可以先求一箱卖了多少钱,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1)每箱卖了多少钱? 45×12=540(元) (2)一共卖了多少钱? 540×5=2700(元) 45×12×5=2700(元)

也可以先求出5箱共有多少个,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12×5=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45×60=2700(元) 12×5×4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钱。 四、质疑探究(6分) 回顾与反思: 知道了卖出的`保温壶的数量和每个保温壶的价钱,就可以求出卖的总钱数。 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卖了2700元。 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 五、当堂训练(18分钟) (一)课堂检测 做一做。 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方法一: (1)每间教室装多少块玻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3、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出示一打彩纸)老师这儿有一打彩纸,拿出一张对折,再对折,这样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能折成一只千纸鹤。你想了解什么?几种颜色?(5种)每种颜色多少张?(50张)

2、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能折多少只千纸鹤? 师:你打算送给谁?不是身边的人?(玉树灾区的小朋友) (播放:爱的奉献) 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把爱传递下去进行一场爱的接力赛。 板书:你的爱心+我的爱心+他的爱心+……=爱在人间 一个人的爱心×13亿×365天=爱的海洋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连乘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请你静静地独立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2、小组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用数学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3、想好了,请你动笔写一写。 4、教师巡视,选取典例板书,预设有以下几种列式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4×5=20(个) 50×20=1000(个) (2)4×5×50=1000(个) (3)5×50=250(张) 250×4=1000(个) 对第3种方法学生的单位名称可能会出现错误。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设计及反思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初步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成功,促动学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准确分析数量关系,能解决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主题,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体育运动吗?都喜欢哪些运动? 生:足球、篮球、跳绳、跑步等。 师:很好,其实在很多体育活动里也都蕴藏着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几道这样的题目,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二、探索研究,分析问题。 师:课件演示课本第99页的例一情景图。 师:通过观察这副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我知道有这样的3的队伍;一行有10人;有这样的8行。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个方阵多少人?(指名口答) 生2:一共有多少人?…… 师:(例举问题2)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师:下面小组内交流,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列式计算,看能用几种方法解决?

三、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 生: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重点说算理,其他小组实行补充。) 师:课件演示问题的不同解决过程。 四、点拨升华,巩固算理。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出了3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3种方法。(引导多说算理) 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生:(第一种的比较多) 师点拨:对呀,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先求、、、、、、再求、、、、、或者先求、、、、再求、、、、、、、。但是我们在考虑方法多样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选择一种比较简单易懂的好方法。 五、演练拓展,发散学生思维。 1、口答题。 2、完整习题:跑道每圈400米,我每天跑两圈,一个星期一共跑了多少米?(课件出示) 让学生独立解答,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吗?(引导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完整习题:(游泳的图片)游泳池长25米,他已经游了3个来回,他游完200米的全程了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算式。 做完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4、完整习题:出示99页的做一做情景图,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 六、总结经验,畅谈收获。 师: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得到了那些启发? 指名说自己的收获。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案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这学期学校组织的活动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啊? 生:春游! 师:老师也是。这节课,就跟随老师一起重游柯岩。瞧,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已经排好队了,你能帮老师清点下人数吗?(课件出示一个方阵) 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数的。 出示: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请学生找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 (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2)小组合作交流解法。 2、汇报交流。 教师边听边板书。 板书: 解法一:8×10=80(人) 80×3=240(人) 问:你是怎样想的? 80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看图理解:8表示什么?10呢?“每个方阵有8行”和“每行有10人”这两个条件的直接联系吗?根据这2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知道了一个方阵有多少人,就可以求出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一个方阵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解法二:8×3=24(行), 24×10=240(人) 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多媒体辅助。8表示什么?10呢? 教师接着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法三:10×3=30(行), 30×8=240(人)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依据。 同学们,你也能像他说得一样棒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3.小结反思。 师:那我们能把这2条算式,写成一条综合算式吗?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预设:答案相同,都用乘法计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连乘解决问题”)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感知一般连乘应用题的特征,会口述解题思路,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运用直观策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条件、问题关系的思考,提高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学会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温故”才能“知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投影出示) 用划出已知条件,用划出问题,然后列式计算。 二年级一班有9个小组,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 向雅安地震募捐平均每人捐款5元,全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师:噢!也就是先划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默读题目,会做吗?(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如何找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交流答案后,教师可问学生:还有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问,解决问题不是至少要有两个已知条件,第二个问题怎么只有一个已知条件?如果学生问不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设计意图:这里的“复习”用作铺垫,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 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因为接下来要学习的连乘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白其中两个条件的组合,可以寻求中间问题,从而解决最后的. . 都给学生搭了一个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习心理方面,台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动态出示信息图,整理条件和问题(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绿色生态园吗?看生态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朵。漂亮吧!还有红色的。三种颜色的花同样多,件出示信息图)有粉色的、黄色的,(有的会发现每行有这里面还藏着数学信息呢!你能说说还有哪些数学信息吗?行。)(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形成板书:三种颜盆,还有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

《用xx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考以旧引新发现问题 师:今天,来测测大家的眼力,看谁最先猜出来一共有多少人?〔封闭、限定性问题〕〔教师先帖出一排4人的图片(导引),再出示一个方阵〕 生:一共有20人。〔预设〕(你是乱猜的,还是有一定定方法) 师:还有谁猜出这个结果了? 生:我,我……〔学生纷纷举手〕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猜出是20人,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半开放性问题〕生 1:这个方阵有5行,每行有4人…… 〔学生评价,师生小结: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大家的眼力很棒,算的能力也很强。〕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测眼力的游戏,敢不敢?(生:敢!)刚才这个是一个方阵,现在可不是了,你发现了吗?……〔出示并完成教材中的完整主题图〕〔封闭性问题情境〕预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适度开放]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 师:刚才已经知道了,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 生:每个方阵有5行,每行4人。(预设) 师:每个方阵有5行,每行4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板书文字信息)现在你们能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吗?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开始吧!(师巡视,选择学生板演) 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再与同桌或小组交流,看看你们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师:好,都完成了吗?指名汇报生报师板书(可能生会一边说想法一边说算式)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 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提出问题。 〔预设〕: 师:生 1很有想像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4乘3等于12人,有5行,再乘5,就等于60人。 师:还有什么疑问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生 2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4乘3等于12人,有5行,再乘5就等于60人。 师: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我有一个疑问,可以问吗?就是这种方法里的4×5是什么意思呢?

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 《功能关系—传送带模型的构建》 华容一中胡昌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规律 2、理解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功能分析方法及过程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内能的原因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 模型的迁移运用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高考动向: 我们研究过运动学的问题,也研究过功与能的有关问题,这两类问题在高考中都很难绕过一个基本模型——传送带。近几年有关传送带考题也是频频出现。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受力和运动分析,二是功能分析。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第二类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复习引入里的有关问题。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传送带随轮以恒定的速率1v 顺时针转动(01>v ),物体从左端以速度2v 滑上传送带,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试分析下列问题: 情况 答案 问题 12v v < 12v v > 12v v = 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 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怎样运动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研究下面的三个问题: 探究1:一水平传送带两轮之间距离为10m ,以1v =4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质量为1kg 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小物体轻轻的无初速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设传送带速率不受影响,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 取10m/s2) (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f ; (2)系统产生的内能Q ; (3)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 F 。 2v 1v v 2 v 1 v

2019年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连乘应用题)教案

2019年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连乘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P99 例1 (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每天早晨,我们学校的同学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做早操。有位叫玲玲 小朋友的学校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我们一起看,他们列成了整齐的方阵,正在展示他们的风采。这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你能解决什么问题?8×10=80(人)2、接着出示P99例1情境图:3个这样的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3个这样的方阵你怎样理解?(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有三个方阵) 80×3=240(人) 3、去图剩文字: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把你的算式写在你的课堂本上。 2、学生自己认真思考,独立解答这个数学问题。指名学生演板(师巡视指 导:能想出一种方法的太棒了,如果能想出两种三种就更厉害了!)。 3、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交流: 每一种方法出示后让学生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方法一:10×8=80(人)表示什么?(表示1个方阵有多少人?) 80×3=240(人)表示什么?(表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综合算式:10×8×3=240(人) 方法二:10×3=30(人)表示什么?(表示3个方阵一横排有多少人?)30×8=240(人)表示什么?(表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综合算式:10×3×8=240(人) 方法三:8×3=24(人)表示什么?(表示3个方阵一竖排有多少人?)24×10=240(人)表示什么?(表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综合算式:8×3×10=240(人)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及练习二十三部分习题。 【设计理念】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亮点】 注重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初步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基础上的又一次循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分

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最终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 只有分析学生的基础,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更好有效地实施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中也只注重学生列出算式,不注重学生讲出解题思路。在学习用连乘解决问题时,寻找中间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间量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时,我围绕这一难点组织教学,安排活动,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突出了连乘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多说多想,最终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连乘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最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寻找中间问题。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信息 1、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引导观察。 师:在11月份,我们广东省迎来了4年一次的亚运会。为迎接亚运会,一群小朋友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亚运会加油呢。看,他们做操做得多认真啊。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备课教案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52页例3和“做一做”,第54~55页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卖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 45×12=540(元) (2)一共卖了多少钱?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12×5=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45×12×5=12×5×45= (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 列式为:12×5=60(个) 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式为:60×4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 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

公开课教案(40分钟配套教案)

课前预习内容(上一次课结束时分发给每位学生) 一、预习对话台词,特别是要查黑体单词的准确读音: A :Hello, This is Berman Hotel. May I help you? 你好,伯曼酒店我可以帮你吗? B:I want to reserve(book)a twin room. 我想订个标准间。 A: Certainly, You need the room for how many nights, Sir? 可以。你订几晚呢,先生? B: Three nights. From Friday to Sunday. 3 晚,从星期五到星期天。 A : OK, I can get one for you. 好的,还有房。 B:What is the price per night? 每晚多少钱? A: 128 RMB. 128元 B:Well, it sounds good. 好,听起来不错。 A: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your name please, Sir? 请把你的名字告诉我好吗,先生? B: Wang Jie 王杰 A: 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please, Sir? 请问,你的名字怎样拼写的呢? B: Wang, W-A-N-G, Jie J-I-E. 王,W-A-N-G, 杰,J-I-E. A: Thank you.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Mr. Wang. 谢谢。我们期待见到你,王先生。 B: See you soon. 很快见 A: See you. 再见。 二、观看视频,学习台词,模仿对话。 1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 【篇一: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因为你快乐,所以 我也快乐】 【篇二:幼儿园中班优质课教案】 小熊学刷牙(中班) 教学目的: ⒈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⒉教幼儿学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刷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准备: ⒈听过故事《小熊拔牙》; ⒉小熊头饰一个,并请一位老师扮演小熊; ⒊牙齿模型一副;幼儿人手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只杯子; ⒋录音机,磁带《刷牙歌》。 教学过程: ⒈开始部分。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熊拔牙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 请来了那只可爱的小熊。(小熊出场) (小熊的出现活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有了很大兴趣。) 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 ⒉基本部分。 ⑴引导幼儿讨论不保护牙齿的害处。 (加深幼儿对不保护牙齿害处的认识。幼儿听过故事《小熊拔牙》,都知道一些不保护牙齿的害处,对幼儿的回答,老师加以概括。) 老师:小熊因为不注意保护牙齿,牙齿被拔掉了。你能告诉我不保 护牙齿还有哪些害处? ①幼儿讨论,交流。 ②老师小结:牙齿如果生病了,会影响我们吃东西。牙疼得不想睡觉,不想吃饭,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牙齿拔光后说话不清楚, 而且也不好看。小熊:我现在知道要保护自己的牙齿了。不乱吃零

食,每天早上和睡觉前坚持刷牙,牙齿就会很健康。可是,我不会刷牙怎么办呢? ⑵幼儿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老师:小朋友会刷牙吗?你来教教小熊你是怎么刷牙的? (小熊到小朋友中间去) 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幼儿各抒已见。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幼儿知道刷牙的方法,但不知如何表达。老师请幼儿用动作示范,老师以语言引导。) ⑶老师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肯定幼儿的回答,老师加以补充。) ①刷牙是先要做什么? 醒幼儿在刷牙是要做一些准备。 老师: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着,我们开始刷牙。 ②老师利用模型,边示范,边讲解。 (利用模型讲解更为直观) 老师: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 ③组织幼儿徒手练习。 ④幼儿小结刷牙方法。 (练习的基础上再通过语言小结,加深印象。) ⑷集体练习刷牙。 ①老师强调刷牙方法; a.做好刷牙前的准备; b.刷牙要按一定的规律。 ②放音乐,集体练习刷牙。 (音乐活跃气氛,更增添幼儿兴趣。) ⒊结束部分。 ⑴小熊小结刷牙方法。 老师:小朋友的牙齿都刷得很干净。小熊,你有没有学会刷牙的方法呢?小熊:学会了。 老师:那你给小朋友讲讲吧。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列出综合算式。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3.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理清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认识我吗?喜欢数学吗?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李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 大家都逛过超市吧,我们一起去看看超市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几幅超市画面,定格一张。4个信息,每盒有4个蛋挞,有6盒蛋挞,每个

蛋挞3元,每个面包5元。)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每盒有4个蛋挞,有6盒蛋挞, ? 1、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同意吗?怎样解答?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回答,因为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或者学生说,因为每盒有4个蛋挞,求6盒蛋挞,用乘法计算就是一共有多少个? 孩子们真能干!继续 师: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买一盒蛋挞多少钱?那必须得知道哪些信息?同意吗?可不可以补充有6盒蛋挞,每个面包5元这两个信息?为什么呢?(解决问题时要选择与问题相关联的、有用的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把信息补充完整出示,(每盒有4个蛋挞,每个蛋挞3元) 那么我们补充的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学生答:因为是求4个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因为每个的钱乘以个数就能够得到总的价钱。是的,每个的价钱是物品的单价,个数是数量,一共的钱就是总价,我们通常用单价乘数量就可以得到总价。 师:同学们,你们真能干,已经能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授。 师:回忆一下,解决问题一般分哪几个步骤呢?(学生回答,师贴板书, 3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师:接下来我们就按这个步骤来解决超市中售卖保温壶的问题吧。(课件出示题目)。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还具备了一定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只不过解决问题的工具还局限在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内,所以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很广泛,但学生心里已经存在种种疑问,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适时给予启发,就能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能让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运用乘法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到目前磨了两次,为了这堂课,我确实没少找信息,刚确定题目的时候,张老师就给我思路,让我借助图形的几何直观来辅助教学。一开始我打算让学生自己画点子图,后面发现这非常难,首先要让孩子有这样的需求,其次还得有这样的习惯,最后还必须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画法。基于以上考虑及时间的因素,最后决定采用老师提供点子图,让学生自己想自己画。 这样基本的活动及框架也就初步定了下来。接着我开始翻找无数的资料,什么期刊,教学实录,视频,等等,无数次的把之前的想法推翻,重建,再推翻重建。最后在上周进行第一次试上。 第一次在3班,可能因为在他们班上课的互动不够,课堂非常死,沉闷,只有一对一的形式,缺乏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后面的课完全无力,几乎上不下去。也暴露了一些教学设置上的问题。1、由于图太小太杂,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读图,获取信息,建议不要一开始就出示3个方阵,可一一呈现,第一次让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的信

息;2、请学生上来汇报,环节设置不明确,让学生上去讲就让他讲,我们不要再让其他孩子说而把他晾边上。建议这个环节可以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有几种不一样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方法最多。 3、练习的设置没有梯度,基础题太少,提高题太难了。建议只保留其中一个,并改一下题目,减小题目难度。 今天是第二次磨课,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改。也由于是在自己班级上,自己更能放得开,在互动方面会比第一节课更好。但问题也很明显。1、语调太平,不管学生多么激动的情绪,我都是平平的,压下去。缺乏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太僵硬。建议在今后的课堂里多多改进。 2、由于分不清什么是行什么是列,我在课堂上让学生牵着跑。建议行和列应该在课前复习或者让他们区分,可以利用班级桌椅的排列来让他们熟知。 3、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让他直接回答,,并让他说说想法,从横着看和从竖着看。 4、在总结多种方法后,应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择优。 5、练习题量太少,应多加一题,再出示提高题。 其中非常感谢陈庆艳老师,张丽岩老师,张彩虹老师,陈雪花忍受我这么枯燥平淡无聊的课,多次去听,并点评。实在是太感谢了!正是他们的多次提宝贵意见,我才能一次一次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着手改进。真的很幸运,遇到他们!谢谢!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第1课时 总序号:第 节 教学内容 课本40-41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难点: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调整补充意图 课前口算: 41×20= 61×30= 1×80= 2×40= 50×20= 640÷8= 40÷7= 280÷7= 350÷7= 20÷6=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三年级数学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教学文案

三年级数学连乘解决问题说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这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由()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说课活动中参考,并期待广大数学教师踊跃为我们供稿。该篇说课稿内容如下: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解决问题。将传统的数学内容“应用题”表述为“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有价值的知识观带来的重大变化。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简单更换,而是价值观的现代转型,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连乘解决问题”,它位于人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为第二

课时学习连除解决问题和今后的综合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复杂了,如何指导学生从复杂(隐藏)的数学信息中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以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有不用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这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分别是:(一)创设情境,话题引入,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解决问题课,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问题解决”从原来的计算、概念、应用题到现在新课程的“处处渗透”,从有形到无形,从典型问题到生活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从旧知引新知,勾起学生的利用乘法解放问题的回忆。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入手,通过让学生根据两个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复习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接着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信息完成问题,进而揭示,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寻找两个与问题有直接联系的,有用的信息。 2、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模型。 在探究新知之前,让学生复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从而强调阅读也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个三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学生头脑里形成模型。 3、以境促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己根据卖保温壶的情景,自己动脑去分析解答。想一想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4、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 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先应用综合法,根据从已知信息出发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算式说说想的过程,有条理地分析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初步掌握连乘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中穿插微课,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了学生从已知信息出发进行分析解答。然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案》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 二、教学课题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三、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关于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

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课标》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由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紧密联系实际,展示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问。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五一节就要到了,五一的前一天是什么日子?4月30日,我校将举行春季运动会,我们的体育老师正在为运动会做准备,现在他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出示题目例1) 【百度搜索】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450678.html,/view/f00ab3d6b14e852458fb57df.html (二)学习新课 例1:运动会开幕式上准备安排3个方阵表演,每个方阵8行,每行10人,一共需要多少人? 1、小组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组长做好纪录。 2、小组汇报,派代表到前面讲解,其他补充,师板演。

【K12学习】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怎样修改病句》 教者:才子盼佳人指导老师:佳人等才子 复习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能独立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查找病句的病因 教学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规范语言。 像这种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我们就称之为病句”。 二、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1、改病句的类型: 知道了什么是病句,还应该学会为他们治病,怎么为他们治病呢?如何才能药到病除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再次回顾复习下怎样修改病句 老师这边有两位病人,请同学们来当回医生,说说应该怎样为这两位病人治病。 通过对这两位病人的确诊,我们知道要治好病人的病,必须经过哪些环节呀?1、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病句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板书病因 成分缺失: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啰嗦、累赘。 不合事理:即句中的意思不符合事实,不合逻辑。 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事物归为了一类。 关联词错误:即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或使用错误。

连乘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胜利友爱小学段洪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综合算式解决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2.通过合作与交流,熟悉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路,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解题策略。 二、教学过程 (一)口算听算10题以32×3为例学生说口算过程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跟生活相关。出示超市的图片。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超市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探究 展示: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阅读读与理解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每箱12个要从图中找到)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你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提醒:找信息不管要从题目中读,也要从图形中找。 ②分析与解答 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请独立解决问题。 同位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学生上黑板实物展台讲解。 预设1:先求5箱有多少个,再求5箱多少元。 列式为5×12=60(元)60×45=2700(元), 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12×45; 预设2:先求一箱多少元,再求5箱多少元。

列式为45×12=540(元)540×5=2700(元), 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45×12×5; a、观察对比,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为什么这道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结果相同,都是用连乘乘法解决的。(板书) 还有都运用了相同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单价×数量=总价) b、刚才我们是从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什么?和其他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什么?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其实这种方法是小学阶段我们解决应用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我把它总结成看信息,想问题。(板书:看想) ③回顾与反思 我们解决了问题,那么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呢?对,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现在我们从问题出发,来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不知道的要怎么求?这种方法也是我们解决应用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我把它总结出看问题,想信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我们学习了用连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认真分析,理清思路,就能解决更多的其他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小结:看来不管是用每个保温壶的价钱×总个数,还是用每箱的价钱×总箱数,最终都是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来求的。 解决问题时,既可以从信息出发,还可以从问题入手,寻找相关联的信息,进行解决。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 (2)跑道每圈长400米,小红每天跑2圈。她一个星期跑多少米? 五、堂堂清练习 课本第54页第2题,第4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