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到实处,“止”于有效(余高刘亚萍 华婷)

“用”到实处,“止”于有效(余高刘亚萍 华婷)

——历史教学中“例证材料”的选取与应用

余杭高级中学刘亚萍华婷

[摘要]

近年来,历史教学中对例证材料的应用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支撑。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选取出基于问题解决的有效例证,对于例证材料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例证材料的概念、来源与运用三个层面进行了探索与总结。以实现对例证材料教学从茫然困惑到有想法有探究的转变,从而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例证材料建构主义有效性

一、厘清“例证材料”之本源

1.“例证材料”概念的提出

历史学是一门材料的科学。众所周知,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而言,有价值的历史材料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资源。根据表现形式可将历史材料大致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三种;根据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可将历史材料分为“原始材料”和“间接材料”两种。总之,标准不用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例证,即事例论证,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结论进行分析、说明、解释和论证的过程,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主编李琴89页吉林大学出版社)例证材料可选取于历史文献、报刊杂志、新闻时政、各类实物等。例证材料的运用既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又能化抽象为具象,再从具象到规律总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例证材料”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我们肯定看过工地上的脚手架。工人们正是凭借它,平稳有序地完成一系列高空作业的工作。而教学不也是给学生提供“脚手架”的过程吗?这个脚手架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供给他们具有一定认知难度的学习课题和学习材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并最终内化为自己新的经验。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地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从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建构新知识的过程。(韩永昌总编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89页)那么,历史教学中例证材料的运用就是搭建脚手架工程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二、寻找例证材料的来源

1.充分运用教科书中已有的例证材料

“例证材料”是历史教科书编写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素材,这些“例证材料”在教科书中随处可见。如汉武帝的频繁换相,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哥伦布传》片段,炮击金门和《苏报》案等,这对于提高历史教科书的可读性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能够通过问题设计将教科书里的材料用于帮助学生化解知识难点,深化知识理解,对于教学而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高考试题中撷取例证材料

“例证材料”也是问题设计的重要资源,从一些故事性的材料中选择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已是目前试题设计的载体之一。在高考试题中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新材料,命题专家希望以新情境、新材料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些试卷中出现的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广东卷中的《醒世恒言》与《金瓶梅》,海南卷中的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全国文综卷中范小方的《戴季陶传》、马戛尔尼来华、丰岛海战等。基于此,例证材料在教学中被广泛重视和使用。而且教师通过从高考试题中撷取例证材料,可以就从哪里找例证,找怎样的例证,及如何设问提供思路。

3.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例证材料

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例证材料应该从各种历史专著中去获得。中国历史是一个文献的大国,古籍之浩淼让教师们望而却步。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能从比较普及的历史专著中找到一些典型的史料用于历史教学参考就非常值得肯定了。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白钢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钟叔河的《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等。

4.从网络资源中寻找例证材料

大量的网络资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材料。只要在百度输入历史人物的姓名,关于这个人物的生平、主要活动、人物评价等一应俱全的全都可以在线获得。各种大部头的历史专著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学术资料更是随时更新。但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每个人既是读者又可以是作者,所以,我们对材料的真伪与准确性要充分鉴别。

5.从我们的生活中选取例证材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例证材料可以供我们课堂教学使用。例如,期刊中的史料,影视、家庭收藏、地方名胜古迹、民俗传说、新闻时事等。同时,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身边发生的人和事,都可以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例如,讲授“人文主义”这一概念时,学生很难从感性认识上体验,容易产生认知困难。而本人在本课教学中抓住了课前与学生之间的一段偶发事件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事件回顾:王老师随机到高一(6)班听课,这

时还是下课时间,同学们都在打闹嬉戏,而王老师找了一张椅子就坐下来了。我发现,最后一个学生的位置上没有凳子,这个学生上完厕所回来后就一直站在那里。我询问原因,原来是听课老师坐了这位同学的凳子。我建议到隔壁班借一只凳子,但他坚持不肯,他说“这节课我想站着听!”。我平时对这个学生有些了解,个性上比较执拗。经过几句劝慰后,我尊重了他的想法。当本课讲解到“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时,我就列举了这个例子。我想,无论站着听课或是坐着听课,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了学生个人意愿,是否使学生得到尊重和理解。当堂运用后,对于帮助学生解读人文主义含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见,上课也需要灵感和智慧,而最好的素材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不是历史本身不够鲜活,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

三、探索例证材料的选取和运用

(一)影响选取例证材料的因素

1.依据学生的发展要求来选取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是新教材的重要特征。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历史传承,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将课程内容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等出发,选用学生容易观察、便于想象的例子,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的例子可感性强,易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是有些老师为此求新求异,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用一些“来路不明”的材料吸引学生眼球,结果被学生发现错误百出。既无教学效果,而且把材料教学推向了反面。例如,某老师在讲授西周为何采用分封制时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西周是一个地大人多的时代。当时的西周方圆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一千万之多。这一点让欧洲人无法想象。比如斯巴达这个城邦,据记载有约九千户,就算每户五口人,也就区区四万五千人。所以,城邦林立的欧洲跟西周根本没法比。那么,西周统治者面对这么大个国家怎么统治呢?老师提出该材料的目的是用于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这个材料对比在课堂上非常吸引学生,但同时也有学生也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因为老师没有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仅凭一口之词。然而,当课堂出现不同的声音时,老师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显然,老师自身本就没有切实考证过。结果,学生哗然一片。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增强辨析和选用史料的能力。史料有真伪、偏全、粗精之分,教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只有在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才能选用分析。

2.依据课标、指导意见和教材来选取

课标在学习目标上要求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等。而指导意见则比较具象地用行为动词来表示识记、理解、

情感三个能力层次。如了解、简述、概述、说明、分析、评价、体会、认识等。再结合例证教学的实践,我们需要将学习目标细化。如解读能力:能判断出史料的属性;能概括出史料中的有效信息;能提炼出史料的历史主题或核心观点等。理解能力:能结合有关的知识和特定的历史语境,分析例证材料中的事件出现的背景或产生的主要原因,领会所举例证的主要观点和意图等。当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材的依托,而例证材料也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依据教师对材料用途的定位来选取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利用例证材料时过于功利,并没有真正在行动上重视例证史料的作用,忽视了例证材料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的多种功能。具体表现在:

(1)把例证材料仅仅当成兴趣激发的工具。诚然,史料包括遗迹、文献资料、图片影像资料、新闻时事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觉得相当有兴趣。然而只是“新鲜”、“好玩”的例证材料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2)把例证材料往往放在衔接环节当引线,引出问题后便再无下文。这样的例证史料不过是教学内容外在的附加品,通常是装饰性的,材料的角色地位是附属于课文内容之下,仅仅是起到点缀作用。

(3)例证材料与教学问题设计相脱节,严重影响例证材料的效能。它还表明教师处理史料的能力水平相对较低。

(二)选取例证材料的原则及运用

1. 选取的“例证材料”应目标明确。

选用“例证材料”时,需紧密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或以理解知识为目的,或以培养能力、方法为目的,或以培育情感态度为目的。不可无目的地随意选用,更不能滥用。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借助“孟姜女的传说”进行分析说明;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辛亥革命的影响,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并讨论《阿Q正传》中的故事情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美国内战前夕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可以在课前请学生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相关情节。在抗日战争史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课标中“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情感目标,可以选用“石牌保卫战”的故事。石牌保卫战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被西方军事家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尤其是,故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中可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下面的材料:章东磐:《石牌保卫战》(《读者》2011年第2期)略

2.选取的“例证材料”应可靠、科学

例证材料是根据一定的可靠证据构建而成的,例证必须以科学性为基本准

则。因此,教师所举事例,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也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远古的还是近现代的,都要确有其人其事,并且不能过分夸大或过分贬抑。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云天雾地,把野史、演义甚至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的内容作为材料给学生分析、思考,其结果就是误导学生,又如何能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和认知方法。比如图一是在讲授新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经常会用到的一幅图片。图片是在叙述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的场景。然而,把图一和图二放在一起会发现,站在周恩来身后那个高大的翻译——冀朝铸不见了,变成了一小块空白。(图片二是若干年后尼克松的女儿朱丽特给冀朝铸寄来的美国记者所拍的照片。)如果对所选择的材料不慎重,不加考证,就会用违背历史真相的“图片一”来表现当时的历史。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对“被抹去的人物——冀朝铸”图片的进一步解读,还可以挖掘出所反映的“文革”时代主题的价值,也是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重要契机。(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56页)

3.

选取的“例证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历史学习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基于史学证据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例证材料”如果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就会对学生的阅读分析和逻辑推理产生误导。而典型的“例证材料”,往往能反映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用到实处便可化难为易。比如,在学习“朱元璋强化专制”这一历史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呈现下面的例证材料:(朱元璋监视宋濂)宋濂为人诚谨,朱元璋曾夸他“跟随朕19年,不曾说过一句假话,议论别人一句短长,十几年如一日,何止是君子,简直可以说是圣贤了!”但朱元璋仍派特务监视他。有一天,宋濂同家人饮酒,朱元璋派特务暗中打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昨天是否喝酒了,座上客人是谁,吃了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作答。朱元璋笑着说,答的都对,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皇帝对“君子”“圣贤”般的重臣,仍然监视得那么严密、细致,朱元璋的君主专制强化到何等地步,就可想而知了。

4.选取的“例证材料”应与问题设计相结合

运用“例证材料”时要设计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或倾听故事,以提高学生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设计问题时可考虑从以图一图二

下角度入手:(1)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该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或聚焦什么历史主题?(3)运用有关史学原理、史学知识、史学方法对故事中的现象、行为或观点做出解释、分析和评价。

比如,“英法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由龚半伦为引导。半伦名橙,自珍子。为人好大言,放荡不羁,窘于京师,辗转至上海,为英领事纪室。及英兵北犯,龚为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驱圆明园,而大内得免于难者,说者谓龚半伦之赐也。此种传说,至今故老多能道其详。而咸丰十年八月癸亥之谕,亦曰,该夷去国万里,原为流通货物而来,全由刁恶汉奸,百端唆使,以至如此决裂。则汉奸唆使之词,出于文宗诏谕,当有所指。”——陈文波《圆明园残毁考》

这则史料虽然不易读,但仍足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撼。龚橙乃龚自珍之子,怎么会是汉奸?引导学生带着设计的问题来阅读这个例证材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1.龚为向导,引英法军直驱圆明园,说明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2.该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龚橙对这一事件应负什么责任?对龚橙应如何评价?4.龚自珍是否应对其子的行为负责(龚自珍逝世于1841年)?我们是否要改变已有的对龚自珍的看法?

同时,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要准确理解材料的本意,避免失真,也不应不恰当地挖掘所谓的深层信息。慎重使用材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每一个论点,都必须有相应的材料支持。在对材料进行解读时,既要有正确的理解,又要避免在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得出大的结论,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5.选取的“例证材料”应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

例证材料应具备自身的特点。有鲜活、具体的历史人物。可能是社会精英,也可能是一般群众;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特别指向材料主题的发展过程和细节;所反映的历史个案往往可以得出一些普遍性的认识和结论。总之,“例证材料”本身呈现的不是一个宏大的、充满教条的历史叙事,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读性较强的例证故事。比如,在讲授《人民教育事业发展》一课时,可用实物例证法,解决“依法治教”这一知识点。拿出本人的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证,通过讲述自己依法获得教师资格的相关程序,用以说明教育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生动直观而且让学生的认知有据可依。

6.应用与选取例证材料应适时、适度

例证材料的切入点通常选择在或难点与重点、或有争议的地方、或能引申出理论性和规律性的地方、或有现实意义的地方等。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历史的课时量少,材料选择和问题设置不可能对每个知识点一一展开,而应该适时、适度,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

如导入式举例其目的是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兴趣,举例过多则会偏离主题,画蛇添足。过度使用例证不仅不能有效完成教学基本内容,影响教学节奏,而且会给学生带来认知困难、造成更多压力。比如,有教师在上《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一课时,除了大量播放影视资料外,还用了三组文字材料,每组材料文字都在500-1000字之间,多是文言文,还在每组材料下分别设置了三个问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可能完成如此之多的阅读和思考呢?因此,适度很重要。所举事例要言简意赅,讲课不能没有例子,也不能一下子举许多例子,更不能跑题万里,胡诌八扯。比如讲到明朝的黑暗政治,素材极多,就需要有所选择,适度表达。

四、总结与反思

目前,例证材料早已被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广泛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并就从哪里选择例证材料、如何选择例证材料、如何使用例证材料已经形成诸多共识。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也进一步提升了对例证教学法原则和运用方法的认识,积累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例证素材,使课堂教学呈现更精彩,也更有效。然而,在运用例证材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历史教学目的和基本任务相违背的情况仍大量存在。比如例证材料的可靠性不足,不注意例证材料的科学性;例证材料虽然鲜活,却与教学内容缺少相关性或针对性;或者苦于例证材料枯燥无趣、晦涩难懂、素材太少等。

这就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例证能力。教师想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如地举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搜集。能有意识地将各种文献、书籍、报纸、杂志、视频等有用的例证材料记录下来,并进行分辨和筛选。平时积累的多,就要分类整理,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认真推敲、比较,抓住核心和精华部分,去掉次要的对课堂意义不大的部分,教学举例时就能够使针对性更强。总之,例证材料的运用贵在“精”、“准”,贵在运用的时机恰到好处,运用的程度恰如其分,唯有如此,方可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效。

参考书目:

1.《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主编李琴89页吉林大学出版社

2. 《心理学》韩永昌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89页

3. 《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56页

4.《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赵亚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