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

1.试述我国当前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合作技能、集体自加工);当前中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素理解不深入,使得合作学习找不到突破口。(2)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3)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掌握等。

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是需要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习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教师就要研究并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相关的教学策略。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就是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从而达到有效合作学习。

2.根据你所掌握的心理学原理,试述在教育中如何正确认识惩罚教育以及惩罚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或制裁,是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采取的手段。教育者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必要的时候,也使用惩罚。

在教育中正确地使用惩罚首先要划清正义与权威角色、群体领域与个人领域、过错行为与糟糕结果、故意行为与非故意行为、非遵从行为与故意违规行为等的界线。在教育中执行惩罚要做好奠定情感基础、选择惩罚种类、控制惩罚量度等方面的工作。惩罚中应坚持慎罚、指向过错、及时与坚定、一视同仁保持关爱等原则,还要从过错行为和过错动机的消减水平两个方面来评估惩罚使用的效果。

惩罚教育对维护教育秩序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第一,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社会基本规范和执行原则。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系统,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必然会使用惩罚来维护规范的严肃性,以有效地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运行。因为通过惩罚可以清晰地向学生传递行为对错的信息,从而有效地维系纪律和秩序的权威。为了让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和管理社会,我们还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惩罚,并以令人信服的、进步和健康的惩罚方式,为学生在未来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惩罚,并以恰当的方式使用惩罚,做出良好的范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

为创建一个健康而进步的未来社会发挥其积极的导引功能。因此,惩罚既是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第二,恰当的惩罚有利于促进和调控学生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用实验的方式,在微观层次上解释了惩罚在强化和纠正人的特定行为方面的作用。如果人们做出某种行为后导致了惩罚,人们就倾向于回避这种行为。第三,惩罚的教育功能都是有限的。惩罚一般只能阻止或遏制不良行为,但不能消除行为。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惩罚的价值和功能。

3. 试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及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所扮演的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积极建构的过程,教师是重要的外部指导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过程既有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也有对原有经验的改组;不但要建构新的意义,而且还要能在新的情境下能够灵活地建构指导各种活动的图式。归纳起来,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除了具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外,还应该具有应用的要素,即灵活建构各种图式。

新课程下的学生角色

(一)知识的建构者

新课程中强调: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可见,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

(二)自主学习者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进而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三)知识探究者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意思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指出,知识是多元化的,不是绝对确定的、永恒性的,而是“猜测性的、可证伪的”知识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具有个别性,而不仅是普遍性,知识还应当有情景性,因此学生对多元化的知识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而不是全盘接受式的学习。

建构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柱之一,为新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保障。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新课程中的知识的建构者、自主学习者和知识的探究者,建构主义在此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 试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

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机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重要影响人物:母亲

艾里克森认为信任感是一个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对人信任,有安全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重要影响人物:父亲

儿童具有双重渴望:既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同时也渴望父母能放手让自己做主。这一阶段发展顺利者能按社会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两个基本任务: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重要影响人物:家庭成员

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者监护者如果允许儿童跑动、蹦跳等,那么儿童的主动性将增强。对儿童的主动探索进行严厉惩罚的父母会让儿童对自己天性中的强烈需求感到内疚。即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如果前三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那么这一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因素了。重要影响人物:邻居和学校师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在青少期,“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重要影响人物:同伙和小团体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20~ 24岁 )

这一时期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走向社会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友爱关系,获得爱的品质在这一时期,个体往往十分关注镜像自我、注重印象管理、关注自身

的前途和发展。发展顺利者与人相处有亲密感;发。展障碍者与社会疏离,感到寂寞孤独。重要影响人物:朋友、恋人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 60岁)

繁殖就是“对养育和指导下一代有兴趣”,通常人们通过抚养自己的孩子获得普遍关注。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热爱家庭、关心社会,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缺少生活意义。重要影响人物:一起工作和分担家务的人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 ~死亡 )

人生的主要活动已基本结束,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在家中安度晚年。健康的老人能适应生活的这一新阶段,当回忆往事时,能安然地面对过去的胜利与失望。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圆满的、有意义的,因而不惧怕死亡,这样的老人具有自我整合感,形成“智慧”的积极品质。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悔恨旧事,失望、沮丧。智慧是面临死亡时对生命的一种超然态度。重要影响人物:整个人类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1、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2、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

理论贡献:

1、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作了发展和修正,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

2、提出生命循环概念。生命循环把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发展危机是每个阶段的特征性标准。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3、不强调性本能的作用,重点是个体的社会经验。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代表着他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基于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理论对教学的作用

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教育和训练,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每一关键时期,更好地塑造孩子健康、成功的性格。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

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

(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

(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6. 试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目标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而言的,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诸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它与智力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根据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因素逐一作以简单分析。

1.动机。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学习动机分为求知动机、成功动机和获得奖励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生就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就能够取得学习的成功,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需要看到,学习动机其强烈程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度,如果动机过于强烈,就有可能为学生的学习产生过大的压力,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教育时,必须要适度。

2.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普遍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来说,兴趣非常重要。学生的偏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系。对一个学生来说,如果对一门课程感兴趣,往往就会投入很大精力,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则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史绍熙所研究指出的,“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兴趣和爱好就像是一位无形的老师,他会指引人们去探求真理,激励奋发学习,

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相反,一个对自己的学业和事业毫无兴趣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所以,对一个学生来说,形成对每一门功课的兴趣并认真学习,非常重要。

3.情感。情感是个体内心对事物所持态度的外在反映,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对促进或阻滞学生的智力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人把情感概括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比较全面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或某一门课程,是“喜、爱、欲”,还是“怒、哀、惧、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必然是不相同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唤起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良的情感体验,则会使学生因为紧张、害怕、恐惧等对智力活动产生阻碍,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努力使学生有好的情感体验。

4.意志。意志作为个体向着目标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能否成功的保证。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就是意志在起作用,那些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学习的学生,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往往是学生意志不够坚强的外在表现,这样的学生很难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总会出现一些不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学生意志坚强,能够战胜困难,就会对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5.性格。性格作为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起到补偿作用。良好的性格特征,如积极主动、自制力强、好胜自信、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持之以恒、沉着稳定等,可以改变学习动机,稳定学习情绪,增进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克服困难障碍,排除干扰因素,改善各种智力因素品质,调节心理活动,进行自我监督和反馈,协调其他非智力因素,共同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质量。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性格,促进教学的开展。

心理学家把智力因素(感知觉、注意、想象等)以外的心理品质,诸如兴趣、意志、情感等统称为非智力因素。综合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教学的实际,我认为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

1.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对各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导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自然的学习动机,在积极的情感中轻松、愉快的学习,以此鼓舞他们为达到目的而努力。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我们首先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

2.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在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较强的约束力,为实现目的表现出不懈的进取精神;遇到困难有一种知难而上,勇于克服的勇气,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心。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表现出人们对事物的好恶倾向性,其包含的因素有激情、心境、应激等。这方面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

生有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和激情,对学习、生活环境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心境,对突发事件和挫折有应对能力,对老师、同学、亲人等怀有一种爱心,对高尚的道德行为有一种美的心理感受.

4.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心上的表现。一个人常常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调整自己对有关事物的态度、言语和行动,它反映出一个人品行的高低,素质的优劣以及他的追求。我们在教育中应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一个优秀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索养。有了正确的道德观.才会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是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动力,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需要,也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5.习惯。习惯是长期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卫生习惯等。在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习惯品质,即心理上有自觉的学习要求,行为中有文明的举止,生活规律.衣着俭仆,并能保持个人、集体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习惯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重视养成习惯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当今人才起码应具备的素质之一_

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非智力因素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实践,注意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对非智力因素的科学研究目前尚处在实践、探索阶段,传统教育理论的很多方面已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当一方面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教学的实际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作进行认真的实践。另一方面应从理论上进行认真的总结。国家教育对此项工作已引起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已设计出了可行性培养方案,加强了对这项工作宏观上的理论指导,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借鉴,避免这项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

2、在教学过程中抓好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方面又应注愈以下几点:

(1) 注意兴趣本身的品质特征。兴趣的品质特征主要有可塑性、迁移性、广泛性、效应性等。可塑性决定我们要积极诱导、激发,而不要横加强迫;迁移性、广泛性决定我们要努力保持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抑制不良的倾向;效应性决定我们在教育中既要充分发挥兴趣的作用,但也不能为兴趣而唯兴趣,以次代主。

(2) 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语言除了应达到准确、标准、清晰、流畅的基本要求,还要力求具有睿智、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这样的语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位生物老师在讲鸟羽时.间: “人装上鸟羽会不会飞翔?”这个问题本身即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又问: “人为什么不会飞?”经过热烈讨论,老师指出人不能飞是因为人没有具备鸟类发达的胸肌。再问: “人如果有了发达的胸肌,就可以飞翔吗?”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老师最后总结说:“人不能飞翔,因为人没有附着胸肌的龙骨突。所以即使有强壮的胸肌,也不具备鸟类飞行的根本生理条件。”学生们恍然大悟.这种讲解就表现出启发、诱导的语言特色,问题始终调动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热情,教师能寓教于乐.学生能寓学于乐.

(3 )注意情景教学、电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情景教学主要是带学生走出课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这是调动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历史教师可结合我省文物古迹较多的特点,带学生参观展览馆、博物馆等;地理教师可带学生参观天文台、气象局;生物教师可带学生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使学生们在社会和大自然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这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

电化教育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有独到之处,它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有声,深奥的事情变明了,过去的事情再显现,这是提高兴趣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比如结合红军长征六十周年,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资料片、故事片,不仅可提高兴趣,而且还可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4 )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良好的智力因素,其想象、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教师要注意发挥他们这种心理素质的优势,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例如有位英语教师让学生们续做“皇帝的新装。”学生们争相发言,有的说: “皇帝在游行大典上丢了脸,回来后一病不起,命归西天。”有的讲:“皇帝回来,气急败坏,抓住骗子并绞死他们。”有的说: “皇帝回来,闭门思过,从此不讲穿戴,专心社稷,成为一名好皇帝……”。学生们在想象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莫不感到成功的快慰。再如讲《瞎子摸象》这一课,老师有意让学生们用英语表演“争吵”一段,学生们纷纷争着当“瞎子”,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学生们的表现欲若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就会使他们学习的热情更高,兴趣更浓。

(5 )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这里所谓良好的习惯,一是指学习习惯,二是指卫生习惯。对于前者,除了大家熟知的应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外。还应注意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如在劳技课上,可让学生们设计校徽、会标、运动会的吉祥物、英文名片等,这样从小就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对于后者,有一件事情曾经给了我们很大的震动。去年春天,日本一些中学生来到我校,与我校同学联欢。会后,日本学生均拿出塑料袋将操场上的废弃物装起来扔进清洁桶内,而我校学生面对废弃物竟无动于衷。这件“小事”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劳动卫生习惯,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事后,我们紧紧抓住这一事例,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卫生观念的教育,并且付诸实践,从“小事”抓起,注意班集体卫生,校园环境卫生的清扫及维护,坚持定期检查,并将此作为个人、班级量化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作法对养成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十分有利。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会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我们在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应该继续努力,以使这项工作更科学、更完善.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二、材料与综合分析题

2. 材料: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

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请说明一张简单的表格为什么会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出现奇迹,该现象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启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表明,对人加以积极的评价,并以积极的期望,他会受到鼓舞,变得自信,从而更加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爱迪生上小学,仅仅三个月就被开除了,理由是“弱智”,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会是傻瓜,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读书”。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育他。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

由于教师的积极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你很有才华”的期望,学生一方面感到教师的信任,产生一种鼓舞作用,会加倍努力;另一方面,学生在期望中坚信了自己的才华,找回了自信,更加热情地投入学习。这样,学生取得叹为观止的成绩,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教师对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期望,更能呈现出点石成金的效果。因为低年级学生和成年人相比,更注重他人的评价。

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及社会阅历方面的限制,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强。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不是依靠自评,而是借助他评。教师是学生眼中的偶像,是完美真理的化身。学生判断自我,几乎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说“能行”,那么他坚信自己“肯定能行”。另外,学生独立性差,需要借助教师这棵大树作靠山,尤其是班中的弱势学生,更盼望教师的肯定,提升在同伴中的地位。因此,教师给与学生积极的期望,他们就找到了依靠的大山,并且会信心百倍地去奋斗,即使没有完成好,也决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教师“说我行”。

教育启示:

1、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才能。教师应该坚信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精英”。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坚信每一位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能力,坚信他们迟早会迸发出成功的火花。教师只有坚信学生的能力,才能将积蓄的期望随时投给每一位学生。教师越是坚信,就越能向学生提出更多、更高的期望。

我班有一位姓汤的学生,小学时成绩就很差,被学校列入“弱智”,不计入考试成绩。但我对他没有放弃,而是坚信他决不是一个弱智,经常对他说“在某些方面,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有一次,我发现他带来一辆自制的玩具汽车,就请他到办公室来,并和他一起驾驶他的“宝贝”。我问他谁做的,他说随便做的。我顺势摸着他的头说:“在我班里没有几个

能做得这样好,我发现你真的很行”。从此,他找回了自信,我不断地给他补习功课,每取得一点进步,我都用期望的目光鼓励他。初中毕业时,他如愿考上了一所技工学校。

2、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切忌滥用职权,居高临下地戴着“变色镜”看待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管理学生的感情基础,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才能传递给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期望。

某校有位教师,她的班上有位女生,考试成绩很差。在农村,如果是弱智,那个家庭可以照顾生“二胎”。家长秘密和那位教师“沟通”后,就带着孩子到某妇女儿童保健医院的智商测试室测智商,并让孩子在测智商时装傻,一定要拿一张弱智证明书回来。于是,当医生问狗有几条腿时,她说不知道;问她一斤有多少两,她说是一百两。测验结果,她的智商只有46。这样,父母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该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不纳入班级的成绩。从此以后,那位小学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弱智,到小学毕业时,语数外三门总分只有43 分。教育中不以教育、感化和挽救学生,而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必然导致学生变得更坏。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尊重他们,给以积极的期望,使学生向进步的方向转化,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3. 材料:“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详细分析教育的实质应该是什么?该材料对你以后的教育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教育的本质,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就针对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而言,教育就是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

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促进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要求教师能尊重学生个体,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学习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我也是教师,但感觉教育很难做,尤其是在现有的考试选拔制度环境下,有时候我们的教育理想不得不屈从于社会大环境的制约。

“差生”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不求上进,思想不求进步, 品德不求提高的学生。差生的出现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现代大众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网络游戏更是对孩子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使他们甚至逃课也毫不在乎, 为了追求暂时的刺激而不惜丢掉自己的学业和人的道德底线。中学生还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 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特别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而学习本身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一部分中学生因缺少过硬的心理品质而逐步成为差生。

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差生的转变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找优点, 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动机; 播种师爱, 以情动人, 激发学生潜能;宽严相济, 因势利导;家校联合, 坚定信念。下面我就逐一展开分析论述:

1、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去搜寻差生身上细微的进步,给他们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 并适时进行表扬和赞美,会使他们逐渐地拥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并进而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动机。

2、爱,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美妙的情感, 特别是师爱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因为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青少年同样拥有爱的需要和权利, 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希望和热爱,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能, 尽自己的力量促进他们的发展, 那么, 学生就会表现出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和进步。

3、既然是差生, 就不可避免地会经常犯错误。对待这些学生要有足够的宽容的态度, 毕竟他们已经听够了太多的批评与训斥。这也就是说,不是不给你改过的机会, 允许你犯错误,也允许你改正错误, 这对后进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4、学校是转化差生的主要阵地, 但对于差生的转化, 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经常和学校沟通联系, 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家校联合, 坚定信念。

最后,我们一定要坚信差生是可以转化的,他们往往是能够进步的。魏书生就把后进生理解为后进步的学生,意即现在还没有进步而已, 将来肯定会进步的, 而且从进步的幅度看,他们往往是进步最快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何尝不应该具有这样的思想呢?

4. 材料:赛场

三个孩子在赛跑中倒地,三位母亲的反应却迥异:一个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孩子,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为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推测一下三个孩子到达终点的心情,并详细分析三位母亲的不同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独立人格可能造成的影响?该材料对你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启示?

5. 材料: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他把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后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分析破窗效应对教育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启示?如果你以后从事教师职业,你将如何有效避免出现教育领域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著名理论,但对于学校教育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破窗”的影响是非常隐蔽的,但后果又是非常可怕的。“破窗效应”的核心是把握“及时修复”,也就是要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在这个理论中如果我们把窗户换做学生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把表现差的学生的那些“破漏窗户”及时又耐心地去修理好就会使学生“有序”的发展呢?我想是的。一扇窗户的打破对于学生教育以及班级管理来说,就好比学生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不良的思想动态。虽说有些不良的行为,不良的思想动态微不足道,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最终问题会越来越多,甚至危害到学生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波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破窗效应”在学生教育中给我的启发是:必须及时耐心的去帮助学生改正他们身上的每一点小错误,这样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样的,对一个集体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及时制止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否则就会出现更多的人受到暗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受其启示,我认为做好以下两方面可有效避免出现教育领域的破窗效应,对教育好学生以及管理好班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尽量预防出现第一块“破窗”。如同我国的中医倡导的“上工治未病”是一个原理。“破窗效应”应验的前提是先有人打坏了一块玻璃之后才产生一系列的结果,这就提示我们如果在打坏这块玻璃前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第一块玻璃被打破,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以教育家陶行知三颗糖为例面对参与斗殴的闹事学生他将第一颗糖奖励其守信(陶行知自己故意迟到),第二颗糖表扬其正义感(闹事学生是为女生打抱不平)使闹事学生有些动容并自责这第三颗糖顺水推舟赞许其知错改错。显然,陶行知用言行维护学困生的自尊使其爱心得以回归使其心灵世界得以净化。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有效地预防了这些学生今后再去参与类似的违纪违法行为这将影响这些学生的整个一生。其次要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破窗效应”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威尔逊和凯琳在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它的必要前提那就是“没有及时修复”。也就是说只有在“破窗”

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时候,“破窗效应”才会应验。如果对于这样的“破窗”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就去修理好,出现一扇,修理一扇把问题隐患和苗头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问题就不会扩大化更不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可怕后果。“破窗效应”给我们的思考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这意味着只要把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心中的那些“破漏的窗户”及时的修理好,就会使学生“有序”的发展。发现了第一块“破窗”老师要高度警觉并及时妥善修补。那么具体该如何“修补”呢?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修补”就算了,应根据损坏的程度、损坏的性质及损坏后的影响等来确定是“简修”还是“大修”。对于性质不严重不存在主观故意,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等的损坏那简单修复即可。如有同学感冒了没出早操真的是肚子问题要上厕所或上课睡觉真的是因为吃了感冒药等问题那就没必要过于紧张,适当教育即可。但如果是诸如学生躲在厕所抽烟或者爬墙外出及有同学认为上课无意义趴在桌上睡觉等类似问题,则是性质恶劣、危害大、影响面广的大问题,则需要“大修”。如何“大修”呢?其实不能只看到事件的本身,除对当事人教育外还应有意识地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化”,深挖事件的根源,并联系班内存在的隐性问题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通过这样做,除教育了事件本人外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对防止同类或类似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泌须及时耐心的去帮助学生改正他们身上的每一点小错误,一定会看到良好的效果。同样的对一个集体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及时制止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否则就会出现更多的人受到暗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破窗效应”提醒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氛围,特别是学困生的教育,当学困生取得点滴进步,要及时地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些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学生也应如此,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也可能出现一些反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要坚定一个信念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不然则会出现可怕的“破窗效应”,那就真的晚也。同样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及时将不干净的教室、宿舍等贴上警示牌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警示营造出一个舒适有序的学习氛围和以守纪守规为荣的班级风气。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教育者我们若想得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就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效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争气,而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也是我

们的教育思想有问题。人天生具有攀比性和从众性性,一件好事能促使人们见贤思齐,在班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样一件坏事得不到及时的制止与纠正,会带来不良的社会效果,在班级中带来恶例的影响,对学生个人来说,可能影响一生。所以要用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来破除破窗效应。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二、辨析题。 46.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详见考研暑期强化班讲义P3和P73)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 (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 (4)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 (6)数:是指计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利益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六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作为历史材料,其价值无可比拟。而对中华民族性的影响,更为深刻。《六经》完全成书,并被立于学官,是在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

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2012-2017

2012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教育制度 2、教学 3、德育方法 4、白板说 5、学习 6、元认知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人的发展的含义 2、简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4、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 三、论述题(20*4=80) 1、联系教学实践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 2、论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3、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4、论述创造性心理结构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措施。 2014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教学评估的种类 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简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4、简述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4=80) 1、根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谈谈目前中小学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如何改革。 2、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4、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要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如何实施。 2015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教学组织形式 2、课程方案 3、骑士教育 4、自我效能 5、有意义学习 6、动机 二、简答题(10*4=40) 1、简述文化知识对人的发展价值。 2、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3、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4、教书韩愈论述教师问题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 1、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什么?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应怎样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 2、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按照终身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 改革? 3、论述书院教育特点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借鉴。 4、创造性的认知品质包含哪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有哪些? 2016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社会本位论 2、“产婆术”教学法 3、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 5、班级上课制 6、结构主义教育 二、简答题(10*4=40) 1、简述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3、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20*4=80) 1、教师专业素养包含哪些内容?结合教师专业素养,谈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 2、联系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 3、论述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2016年333教育综合各校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 1、学习动力 2、流体智力 3、经学教育 4、苏湖教法 5、实科中学 6、初级学院运动 7、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8、简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1、论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3、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素养 14、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性质的认知。 上海师范大学 一、名词解释 1、负强化 2、学校教育制度 3、稷下学宫 4、课程设计 5、苏格拉底教育法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 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 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三、分析题 1、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 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3、结合实例论述传授/接受学习的主要过程 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 1.学制 2.培养目标 3.道德教育 4.教师 二、简答 1.教学与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三、论述

1.学校教育对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简答古代蒙学的种类特点 二、论述五育并举及现代意义 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国防教育法》 二、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 1、精加工策略 2、同化 二、论述 观察学习的过程应用 华南师范大学 一、名词 1、广义教育 2、教育目的 3、教学 4、德育 5、学习动机 6、知识 二、简答 1、现代教育特点 2、班主任素质 3、科举影响 4、洛克白板说 三、分析 1、处理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2、陶行知生活教育 3、杜威教育影响 4、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 一、名解 1、教育目的 2、讲授法 3、道尔顿制 4、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教育任务 2、培养班集体方法 3、恽代英教育思想 4、学习动机强化理论 三、论述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过程;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2、生活教育 3、贝尔兰卡特制 4、知识表征 5、自我提高驱动力 6、恩物 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 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 3、课程的多样性 4、启发性教学原则 三、论述题4道,每题20分 1、试论孔子思想 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 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 教师期待效应 简答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分类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论述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学生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走向 3、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4、当代教师素养的构成 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 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化2、“三纲领八条目” 3、“稷下学宫” 二、简答题1、教育的政治功能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3、德育的功能 三、论述题1当今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例举,并就其中一例说明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独立性,以及两者的关系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方法 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 二、简答 1. 简述德育途径 2.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 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 杜威教育思想

各个学校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4、《理想国》 5、三舍法 6、终生教育 二、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分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试说明理论建设的任务?即原则 和要求 三、论述题 1、职业教育的三要旨及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2、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大意是一名研究生为了摆脱父母控制,去超市偷东西并留了地址,然后去警察局自首。被罚款两千和拘留十五天,试用有关学生成长教育理论来进行分析

2014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种类 2.学生学习的特点 3结构主义教育观点 4个人本位论观点 三论述 1.论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 2.德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的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启示 4.论述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方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

2.教学 3.学科中心课程论 4.元认知 5.学制 6.多元智力理论 二、简答题。 1.请说明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课程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试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 1.结合乌鸦喝水的例子(好像是这样子的)试列举4种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实施过程。 2.结合当前中国的教育现实,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3.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简要评述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教育学原理) 1 学校教育 2 美育 3遗传素质 4因材施教 5 课的结构 6 实习作业法 二、简答(40分) 1 建构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教育心理学) 2 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教育学原理) 3 百日维新教育改革内容。(中国教育史) 4 智者派教育实践与教育改革的主张。(外国教育史) 三、论述(80分) 1 试论述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教育心理学) 2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在工作中如何实施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教育学原理) 3 《学记》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中国教育史) 4 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根源。(外国教育史)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教育学原理) 1 教育学 2 教学 3 课程 4 德育 5 教育目的 6 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40分) 1 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教育学原理) 2 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 3 简述希腊文化的传播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外国教育史) 4 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条件。(教育心理学) 三、论述(80分) 1 联系实际论述教育应如何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客观霍规律。(教育学原理) 2 试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外国教育史) 3 试述蔡元培完全之人格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 4 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启示。(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0分)(教育学原理) 1 教育 2 教学方法 3 陶冶 4 课程标准 5 体育 6 教学原则 二、简答(40分) 1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育学原理) 2 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 3 斯巴达的教育特点。(外国教育史) 4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措施。(教育心理学) 三、论述(80分) 1 举例论述榜样法。(教育学原理) 2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史) 3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 4 斯宾塞的教育科学化。(外国教育史)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狭义的教育 2、课程 3、德育 4、教科书 5、教学手段 6、讨论法 二、简答(40分) 1、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作用 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3、卢梭的自由主义教育 4、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时应当平时看”的政策说明什么 三、论述(80分) 1、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3、第斯惠多的教育心理化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癸卯学制》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教学过程 3.赫尔巴特 4.《国防教育法》 5.三舍法 6.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主要的德育原则 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 4.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3.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参考答案】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美育也是我们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部分。 2.【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特点;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3.【参考答案】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开拓者,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即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他首倡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是第一位把心理学作

史上最全333教育综合真题集,15考研教育专硕

史上最全333教育综合真题集,2015 考研教育专硕 2014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2、苏湖教法3、进步主义教育4、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5、最近发展区6、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二、简答题1、德育的基本途径2、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3、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2、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观点3、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4、教育的社会功能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333回忆一、名词解析1、京师大学堂2、三舍法3、美国《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4、洛克的白板说5、心理健康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

点2、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3、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观点4、教学的任务三、论述题1、蔡元培的基本思想2、根据材料分析杜威的教育思想3、德育原则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4、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 2.生活教育 3.贝尔兰卡特制 4.知识表征 5.自我提高驱动力 6.恩物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 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 3.课程的多样性 4.启发性教学原则三、论述题4道,每题20分 1.试论孔子思想 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 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北京师范大学2011

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 2.中体西用3.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策略 5.苏格拉底法 6.道尔顿制二、简答: 1.试评“环境决定论” 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3.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三、分析: 1.蔡元培的“思想自”“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2.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指在教学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时间观的教育 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4.杜威教育思想2014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 1.贝尔-兰开斯特制 2.城市学校 3.自我效能感 4.有意义学习 5.现代教育制度 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 1.《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2.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 3.评述《国防

2016年333教育综合真题汇总(共24所)

一、浙江师范大学 1、学习动力 2、流体智力 3、经学教育 4、苏湖教法 5、实科中学 6、初级学院运动 7、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8、简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1、论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3、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素养 14、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性质的认知。 二、上海师范大学 一、名词解释 1、负强化 2、学校教育制度 3、稷下学宫 4、课程设计 5、苏格拉底教育法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 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 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三、分析题 1、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 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3、结合实例论述传授/接受学习的主要过程 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 三、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 1.学制 2.培养目标 3.道德教育 4.教师 二、简答 1.教学与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三、论述 1.学校教育对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简答古代蒙学的种类特点 二、论述五育并举及现代意义 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国防教育法》 二、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 1、精加工策略 2、同化 二、论述 观察学习的过程应用 四、华南师范大学 一、名词 1、广义教育 2、教育目的 3、教学 4、德育 5、学习动机 6、知识

二、简答 1、现代教育特点 2、班主任素质 3、科举影响 4、洛克白板说 三、分析 1、处理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2、陶行知生活教育 3、杜威教育影响 4、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 五、华中师范大学 一、名解 1、教育目的 2、讲授法 3、道尔顿制 4、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教育任务 2、培养班集体方法 3、恽代英教育思想 4、学习动机强化理论

东北师大2010-2015年教育综合333真题

2010年教育综合333真题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因材施教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地位作用。 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作用。 3、简要回答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论语》 2、蔡元培 二、试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理想国》 2、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 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二、论述题 1、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2011年教育综合333真题 教育学原理 1、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 4、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 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有教无类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苏格拉底法 4、《初等教育法》 二、论述题 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概括化理论 2、努力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 1、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2012年教育综合333真题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 2、课程标准 二、简答 1、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 三、论述题 1、全面发展教育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2、教学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中外教育史 一、名字解释 1、学而优则仕 2、生活教育 3、苏格拉底法 4、《学令制》 二、论述题 1、试论孔子的德育理论及现代价值。 2、评述终身教育思潮。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流体智力 2、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2、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2013年教育综合333真题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 2、活动课程 3、班级授课制 4、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二、简答题

东北师大历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东北师大历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 2.活动课程 3.班级授课制 4.教学直观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中的体现,其中体现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2.简述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有人说“一两遗传胜过万吨黄金”,这种说法对么?说明你的道理。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学记 2.中华职业教育社 二、论述题 1.试论述孔子教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题 1.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二、论述题 1.试论述杜威的课程与教材论的相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论述题 1.某地某学校根据学生入学前的智商高低来分快慢班。试论述你的想法,并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教育原理 1、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 3、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4、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各育之间的关系

二.中外教育史 1、学而优则仕 2、苏格拉底法 3、生活教育 4、《学制令》 5、孔子的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6、评述终身教育思潮 三.教育心理学 1、流体智力 2、先行组织者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4、简述归因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原理 1. 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分) 2. 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分) 3. 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10分) 4. 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一例做深入剖析(20分)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有教无类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苏格拉底法 4.《初等教育法》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概括化理论 2.努力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计20分) 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心理 一、简答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二、论述题 1.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经验-333教育综合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硕)考研备考-育明考研 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招生情况(育明考研)2016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招生目录 院系专业 招生人数/推免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040101教育学原理 18人/11人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22人/13人040103教育史 11人/6人040104比较教育学 19人/11人040105学前教育学 13人/9人040106高等教育学 14人/8人040107成人教育学 2人/1人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6人/4人040109特殊教育学 11人/6人0401Z1教师教育 16人/10人0401Z2远程教育 7人/4人045116心理健康教育(专硕) 25人/12人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专硕) 25人/17人045118学前教育(专硕) 25人/12人047101教育经济与管理 30人/17人078401教育技术学 26人/13人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人/3人 北师考研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企鹅: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硕)考研分析(育明教育)

育明杜老师解析: 1、科学与技术教育(专硕)不设研究方向,公开招考8人,比较受考生欢迎的专业,只招收本科所学专业为理学、工学、农学或者医学学科门类下设专业的考生。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报录比在10:1(竞争较激烈) 3、初试总分:100分政治+100分英语+150分333教育综合+150分890科学教育概论=500分 复试总分: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 笔试90分为及格分,外语+面试150分为及格分,复试240分为及格分,未达到以上及格线的,不予录取。 录取方式:初试总分+复试总分,分专业从高分往低分依次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单独排序。 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考研资料、考研真题、考研辅导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辅导第一品牌,育明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近年来北师教育学部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三、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硕)考研分数线(育明教育) 年份政治英语教育综合科学教育概论总分 201545459090315 201650509090315 复试总分:笔试150分+外语口试5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分400分。 笔试90分为及格分,外语+面试150分为及格分,复试240分为及格分,未达到以上及格线

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1

3青岛大学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 1、元认知 2、班级授课制 3、课程标准 4、学制 5、形成性评价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政治社会化又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2、简述世纪之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大概记一下六方面关键词) 答:(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上面六方面:包括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考试评价,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变,从根本上说,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3、简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规律 答: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辨证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1)教师主导者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吸的发挥。(3)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学生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作用。体现在(1)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2)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对立性、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5、简述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特殊性 答: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6、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江苏大学2015-2017教育综合333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及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发表思想、交流成果等活动,以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方法的学习方式。 2、绅士教育: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绅士,并从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对绅士教育进行了论述。洛克认为绅士应该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新型资产阶级的“事业家”。绅士应该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学识四种道德品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道德内化: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的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 4、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系统只是对刺激连续体中的一段发生反应,产生感觉。 5、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整体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6、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对应的一类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陷。 7、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 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 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 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 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高更 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8、发展关键期:有机体早期生 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 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 掌握某一技能的最佳时期。个体 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 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 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 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发生。 9、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 在教学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 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或“产婆术”,由讥讽、助产、 归纳、定义四部分组成。这是一 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 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 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 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 考,判断和寻求正确答案。 10、洛克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 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和经验主 义的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 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 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上的, 白板说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理 论基础。 11、教育目的:广义教育目的就 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指教育 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应教育在 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 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 的教育目的一般指国家对培养 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 规格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 都必须遵守的总要求。 1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们 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 为的后果而间接的产生学习,班 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他 的实验是儿童通过别人对待充 气娃娃的态度而习得行为,人类 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 得的。这个学习的过程受注意、 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 程的影响。 13、教学效能感:心理学上把人 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 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 低往往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 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 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 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 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 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 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14、《莫雷尔法案》:美国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还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进 行了延伸和渗透,1862年,美国 颁布了《莫雷尔法案》,该法规 定,按各州国会,参议院和众议 院的名额,拨给每人3万英亩的 土地,各州以土地所得收入开设 农业和工艺学院,这些赠地学院 后来大都发展成为州立大学,位 美国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莫雷 尔法案》是美国第一部职业教育 法,它开创了高等教学领域开展 职业教育的先例,这部法令对美 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奠 基作用。 15、三舍法:北宋王安石改革太 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主要内容 是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 三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 起来的严格考试制度,不仅对宋 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16、课程标准:在一定的课程理 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 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版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分别是(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3)操作程序或步骤;(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两端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4、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与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5、朱子读书法 朱熹酷爱读书,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333教育综合2010年-2013年真题汇集(按学校)

2013福师大教育综合333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 朱子读书法,全人生指导,先行组织者,形式训练说,产婆术,导生制 二,简答 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学生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4,教学评价的分类 三,论述 1,学校德育的特征,举例说明教师如何运用“奖惩”这一德育方法 2,评述清末新政时期的“庚子兴学” 3,需要层次理论及对教育的意义 4,中世纪大学的特征及意义 2013年西南教育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教学 3.苏格拉底教学法 4.中世纪大学 5.缺失 6.恩物 二、简答 1.教师劳动特点 2.洋务运动特点 3.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 4.需求层次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论教学订价的GIPP 2.试论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4.论述创造性的培养 四川师大2013年教育学综合(333)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教育,合作学习,教学相长,苏格拉底法,多元智力,学习动机 简述: 1.孔丘的教学思想 2.几种代表性的教育起源理论 3.影响创造性学习的因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 论述题: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基础教育改革目标 3.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和杜威的关系 点评:很大的一个感想,就是要立足333考纲解析,但是也要结合311的考纲解析。比如教育起源那个题,如果只看333考纲解析就无从下手,还好,我看了311的考纲解析,算是写出来了。 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内在价值 2、直线课程 二、简答题 1、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的素质要求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什么?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二部分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漫话》 2、习明纳 3、“六艺” 4、科学教育思潮 二、简答题 1、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 2、简要评论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意义 三、论述题 什么是环境教育,结合实际谈谈环境教育的意义。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 概念学习是什么,举例说明。 二、论述题 华莱士的“创造四阶段”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013苏州大学学科语文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家 2.双轨制 3.稷下学宫 4.爱弥儿 5.恩物 6.倒摄抑制 7.心智技能 8.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简单题 1.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点模糊) 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特征?(有点模糊) 5.简述一下创造(还是创新)型心理结构的特征?(有点模糊) 三、论述题 1.根据教育过程的性质,阐述一下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根据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论述下孔子“庶,富,教。”的思想。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回忆 一,名词解析 京师大学堂,三舍法,美国《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洛克的白板说,心里健康,学习动机二,简答题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观点 教学的任务 三,论述题 蔡元培的基本思想 根据材料分析杜威的教育思想 德育原则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

1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一.教育原理 1、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 3、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4、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各育之间的关系 二.中外教育史 1、学而优则仕 2、苏格拉底法 3、生活教育 4、《学制令》 5、孔子的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6、评述终身教育思潮 三.教育心理学 1、流体智力 2、先行组织者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4、简述归因理论 2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1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试述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3试述全纳教育的观念与主要议题4论述要素主义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3青岛大学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1、元认知 2、班级授课制 3、课程标准 4、学制 5、形成性评价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4分 2、简述世纪之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6分 3、简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规律6分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6分 5、简述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特殊性6分 6、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4分 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15分 2、概述教师的职业素养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18分 五、作文本题50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许多家长重视早期教育甚至为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想方设法选择名校名师的重要依据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请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4西南大学2012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狭义的教育苏格拉底法朱子读书法学校管理学习策略 二、问答题 1、简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简述学校心里健康教育通过那些主要途径获得 三、论述题 1、评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 3、对夸美纽斯的适应自然原则进行评述 4、评述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 5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学 3.京师大学堂 4.苏格拉底方法 5.五育并举 6.德育过程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原则 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3.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4.问题的类型并举例说明三论述 1.结合课程改革 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2.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3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分析优点和局限性。 4.结合韦纳的三个维度 对考试成功和考试失败进行归因分析 要涉及后续行 6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3分组教学;4讲授法;5陶冶;6技能 二简答题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2培养集体的方法3教师劳动的特点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三论述题1、人的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学意义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