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概述部分

学习《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概述部分

学习《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概述部分
学习《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概述部分

学习《指南》概述部分有感

《指南》是什么?

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因为只有学习才有发展

什么是幼儿的学习呢?

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物质世界的过程

《指南》研制的目的是什么

在说明的第二条中明确的表述了“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质、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

《指南》的作用?

从直接意义上说,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帮助他们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从于此相关的各方面来看,指南还具有诸多广阔的和深远的作用(1)更好地落实《儿童权利公约》,促进学前教育公平(2)促进《纲要》的深入贯彻,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因为指南能帮助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更有助于落实纲要的精神。(3)帮助教师发展专业素质,提高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专业能力(4)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5)引导全社会正确的认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指南》的结构框架与内容

分为说明和正文两部分,正文中每个领域前的开始部分很重要,第一段阐述了为什么要有这个领域,第二段阐述了教育重点放在了什么地方,第三段特别要注意的有哪些。每个领域下面又有子领域,子领域下面有目标和教育建议,目标是每个年龄段末期达到的,目标下面带方框部分的表述是“各个年龄段的典型表现”所以要正确理解目标意在导向而不在检测;而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意在“观察、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向目标希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去评量好与不好。

贯彻《指南》时注意的问题

(1)正确看待和理解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其在各个年龄段的表现,再次强调他有评价功能,但一定不要把它当做测查工具。

(2)尊重发展的个体差异

(3)关注孩子全面学习与发展。不要关注某一方面或一条一条的去练习

(4)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

(5)注意教育的整合性。分领域表述目标不等于分领域去实践,整合意味着学习内容与儿童经验之间、与学习情境之间、与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6)将《纲要》与《指南》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笔记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概述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从狭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围,不同于常识所称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特征。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类型(完整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凝聚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等,对不同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社区环境方面,邻里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社会支持体系等是较为重要的环境变量。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例如,通过对儿童早期依恋现象的探讨,提出有助于儿童形成安全依恋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学龄初期儿童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探讨,可以提出培养儿童注意力集中、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从而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三、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2010.06.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建华:各位老师,今晚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章容进行必要的举例,便于大家组织课程期末复习。 伍康:请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期末复习方向是什么?谢谢! 建华:伍老师:你好! 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较明确的课程复习容,我将对课程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前四章的已挂在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中,今晚将对后面的章节进行梳理。 建华:不知学生对已前这种复习方法感觉如何?以前是以综合练习的方法揭示各个知识点的。 伍康:老师,对不起,刚才没看到你的回复。收到。 邓红红:老师,晚上好! 我觉得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容易理解和接受! 伍康:同意邓老师的看法。另外,想请教老师在备课中有没好的或查找资料的方法推荐呢?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2010春试题类型介绍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邓红红:老师,能否简要说一下答题思路!谢谢! 建华:简答题简要回答述性知识点即可,论述题除阐明观点外,还需要对此做必要的解释,分析题之类的需要根据材料容按要求回答,阐明观点,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等。详细说明也可参见前几期的说明。 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1.考核的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实证研究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理解:关键期的概念;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各种题型举要: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打印版

<目录> 【简答题】 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人物)p8 2.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p10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含义+优缺点)p30 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p55 5.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p62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86 7.儿童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有何特点p132---新的内容(7.儿童话语发展特点p133) 8.简述“单词句”(含义+特点)p135 9.句子的理解策略有什么P138 10.语言获得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Piaget)p146 11.良好的情绪或健康的情绪的特征p173--新的内容 12.情绪发展的总趋势p182 13.影响怯生的因素(定义+影响因素)p183 14.玛西娅的同一性发展理论p221 15.性别恒常性(性别一致性)发展要经历的三阶段p225 16.什么是依恋(定义+类型)p243 17.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252 18.缪勒和白莱纳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为三阶段(同伴的作用)p256 19.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p274 20.儿童观察力发展的大致趋势p75(老师补充的) 21.思维(认识)的起源发展p78 22.儿童话语发展的特点p123(老师补充的) 【论述】 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对教育的启发)p8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含义+优缺点)p30 3.“视崖”实验(目的+结果+结论)p76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评价p93)p86 5.论述皮亚杰对人类思维的起源、结构和机制的看法,以及你对该理论的评价。(老师补充的) 6.语言获得理论(有什么+代表人物+观点)p144 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p196 8.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p197 9.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p200 10.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p202 11.论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p274 12.柯尔伯格(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名称+特点)p277 【简答题】 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人物)p8 这场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 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 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2)共同决定论: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的影响。 斯腾——遗传与环境的“辐合论”; 鲁克森伯格——遗传与环境的作用论; 格塞尔——成熟优势论。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该理论主要来自于双生子研究。 3)相互作用论:在共同决定论的基础上,一些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了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的关系,提出了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有: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和苏联的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 2.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p10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含义+优缺点)p30 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时间短、取样大;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时间短,不易受时代变迁而带来的影响。 --缺点:由于被试的取样是来自不同年龄点的不同个体,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2)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以探究某个心理特质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规律或特点。 --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尤其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 --缺点:被试的代表性问题。由于纵向研究历经的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不可能像横向研究那样数量大;被试的流失影响取样的代表性;可能使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长期的纵向研究还可能受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 3)聚合交叉设计:结合横向和纵向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组群进行多次观察或测量。 --优点:能够区分年龄效应,组群效应和测量时间效应,确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填空 1.园艺植物一般是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和观赏植物; 2.园艺植物从生长周期来分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 3.我国园艺生产发展历史很悠久,素有‘园林之母’之称. 4.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是我国葡萄和瓜的栽培最早的地方. 5.园艺学主要分为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和园林工程等学科.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园艺学? 园艺学: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和经营的技术学科。 2.园艺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 一、园艺生产的作用: (1)人类必需营养物质的来源 (2)园艺产品的营养医疗保健功能 (3)花卉及园艺植物的美化环境的功能 (4)园艺活动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园艺生产的意义: (1)、园艺是农业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2)、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3)、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一、填空 1.蔷薇科的果树有苹果、李、梨、桃等 2.枣属于鼠李科.无花果属于桑科.草莓属于蔷薇科. 3.仁果类果树有: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 4.核果类果树有:桃、杏、李、梅、樱桃等 5.坚果类果树有: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 6.浆果类果树有: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 7.果树按照叶的生长期可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 8.果树按照生态学分类可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和寒带果树 9.果树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 10.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芜菁、油菜、花椰菜、青花菜)油菜、瓢儿菜、辣根、罗汉菜等等 11.茄科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 12.葫芦科有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佛手瓜等 13.伞形科有芹菜、胡萝卜、芫荽等 14..百合科有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石刁柏、金针菜、百合等 15.蔬菜按食用部分的分类根、茎、叶、花、果等五类. 16.根莱类有萝卜、胡萝卜、根芥菜(大头莱)、芜菁、芜菁甘蓝等 17.茎菜类有块茎类(马铃薯、菊芋)、根状茎类(藕、姜)、球茎类(慈菇、芋)、鳞茎类如:葱、大蒜. 18.花菜类有白菜花(花椰菜)、青菜花、金针菜,朝鲜蓟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说课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我是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教师:范黑龙。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素质水平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的专职教师。他们应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他们既能胜任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又能结合幼儿园实际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或其他管理工作。 课程性质 为了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的作用 1.学生通过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为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2.激发学生对幼儿的兴趣和感情,以此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为具有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道德打下基础。 3.本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心理学依据,奠定理论基础。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目标、内容、方法。 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儿童心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敢于表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课程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先修课程为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后续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学前儿童文学》等,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的提供了心理依据和知识储备。 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中,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wanghul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18797.html, whl555@https://www.wendangku.net/doc/021118797.html, 绪论 一、填空 1.园艺植物一般是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和观赏植物; 2.园艺植物从生长周期来分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 3.我国园艺生产发展历史很悠久,素有‘园林之母’之称. 4.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是我国葡萄和瓜的栽培最早的地方. 5.园艺学主要分为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和园林工程等学科.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园艺学? 园艺学: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和经营的技术学科。 2.园艺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 一、园艺生产的作用: (1)人类必需营养物质的来源 (2)园艺产品的营养医疗保健功能 (3)花卉及园艺植物的美化环境的功能 (4)园艺活动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园艺生产的意义: (1)、园艺是农业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2)、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3)、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一、填空 1.蔷薇科的果树有苹果、李、梨、桃等 2.枣属于鼠李科.无花果属于桑科.草莓属于蔷薇科. 3.仁果类果树有: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 4.核果类果树有:桃、杏、李、梅、樱桃等 5.坚果类果树有: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 6.浆果类果树有: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 7.果树按照叶的生长期可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 8.果树按照生态学分类可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和寒带果树 9.果树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 10.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芜菁、油菜、花椰菜、青花菜)油菜、瓢儿菜、辣根、罗汉菜等等 11.茄科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 12.葫芦科有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佛手瓜等 13.伞形科有芹菜、胡萝卜、芫荽等 14..百合科有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石刁柏、金针菜、百合等 15.蔬菜按食用部分的分类根、茎、叶、花、果等五类. 16.根莱类有萝卜、胡萝卜、根芥菜(大头莱)、芜菁、芜菁甘蓝等 17.茎菜类有块茎类(马铃薯、菊芋)、根状茎类(藕、姜)、球茎类(慈菇、芋)、鳞茎类如:葱、

园艺专业园艺学概论试题

园艺专业园艺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授粉 2.配合力 3.扦插育苗 4.软化栽培 5.农产品比价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黄瓜是科植物。 2.观赏植物按照原产地分类,郁金香是气候型植物。 3.菌根是指根与真菌的共生体,又分为和。 4.根据子叶是否出土,可将幼苗分为和两种类型。 5.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的相互连接,仅薄壁细胞愈合,或接穗在砧木组织中生根,不能算是嫁接成活。 6.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枝称为。 7.授粉的方式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 8.一年生叶菜类、观叶类植物是需水的关键时期。 9.抑制和延缓果实的产生是延长果实贮藏寿命的重要措施。 10.花坛根据季节划分为早春花坛、夏季花坛、秋季花坛、冬季花坛和。 11.正方形定植是株距与行距的定植方式。 12.施肥时期,主要分为两类:底肥和。 13.在黄瓜生产中,常用处理来促进雌花分化。 14.大量乔灌木在较大的地块上生长在一起的配置称为。 15,产地市场又称。 三、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20分) 1.由受精胚珠发育而成是( ) A.种皮 B.胚乳 C.种子 D.胚 2.植物一朵花中仅一个雌蕊,形成一个果实,叫( ) A.单果 B.聚合果 C.复果 D.聚花果 3.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照植物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生育期会( ) A.缩短 B.延长 C.不变 D.不确定 4.材料一般具有特长性状,但由于有较严重的缺点而不能马上得到利用的植物资源是( )

A.本地品种资源 B.外地品种资源 C.野生植物资源 D.人工创造的植物资源 5.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杂交方式是( ) A.单交 B.回交 C.添加杂交 D.合成杂交 6.一般来说,落叶树木的扦插是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鳞茎、球茎、块茎和根茎类植物常采用繁殖方式是( ) A.嫁接 B.分株 C.扦插 D.压条 8.草坪三面封闭,一面临水,临水的一面完全开放,这是( ) A.封闭式草坪 B.开朗式草坪 C.半封闭性草坪 D.半开朗性草坪 9.它是产地市场的消纳场所,又是最终消费市场的来源地,这类市场是( ) A.产地市场 B.聚散市场 C.转载市场 D.期货市场 10.芽变既有形态特征的变异,也有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这就是( ) A.芽变的多样性 B.芽变的重演性 C.芽变的嵌合性 D.芽变的局限性 四、简答题(共50分) 1.园艺生产与粮食、棉花生产相比较有什么特点?(4分) 2.简述花芽分化的类型。(5分) 3.远缘杂交的作用是什么?(5分) 4.影响扦插育苗成活的内外部因素是什么?(6分) 5.简述连作的优缺点。(6分) 6.简要说明温室栽培的种类及茬口安排的原则。(5分) 7.气调贮藏有哪些气体调节方法?(6分) 8.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从形式上可分为哪几种布局?(4分) 9.市场经营观有哪几种?(5分) 10.简要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程序。(4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关键期, 2.依恋 3.最近发展区 4.道德感 5.观察法 6.思维: 7.意志 8.性格、心理特征 9.能力 10.社会行为 11.攻击性 12.情绪 13.深度知觉 14.想象 15.同化 答案 1.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3.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智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4.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5.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7.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11.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泛指违背、破坏、触犯、损坏等行为的性质,但攻击性行为未必是反社会行为的。 12. 情绪: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14.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5. 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解答题 1.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有哪些特点?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2.简述说明婴幼儿依恋的四个阶段。 答: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那几方面?

(整理)园艺学概论综合练习1答案.

《园艺学概论》综合练习1答案一、填空题 1.园林之母 2.果树蔬菜 3.昆明 4.茄 5.百合 6.十字花 7.蔷薇 8.葫芦 9.芭蕉 10.仁 11.核 12.一 13.温 14.中国 15.地中海 16.沙漠 17.叶菜 18.果菜 19.胚 20.供给胚发育所需的养分 21.主根 22.内生菌根外生菌根

23.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结果 24.叶面积指数(LAI) 25.雌花雄花 26.乙烯利 27.常异花授粉 28.单性结实 29.被迫休眠 30.根冠内的细胞不断分裂 31.利于 32.形成层的活动不断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33.长 34.多年生 35.混合选择法单株选择法 36.系谱法混合法 37.良种繁育 38.保护地 39. 7:3 或5:5 40.无性 41.人工促进后熟、打破休眠 42.点播 43.插穗的生长具有极性,根条总是在其形态顶端长芽,茎条总是在形态下端生根44.叶插根插 45.嫩枝插 46.维管束

47.越高 48.芽 49.离体 50.连作 51.宽窄行 52.大于 53.间伐(疏除) 54.有机 55.费工 56.有机质 57.黄化 58.立体农业(立体种植) 59.相等 60.追肥 61.根外施肥 62.幼果膨大和继续开花坐果63.叶面积大量增长之前64.沤根 65.开心形 二、名词解释 1.园艺 主要指园艺生产的农业技术。2.园艺业

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果树、蔬菜、西甜瓜(西瓜和甜瓜)以及观赏植物的生产。现代的园艺生产,既是土地上的农业,又是脱离开土地的形象艺术。 3.园艺学 是研究和阐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是园艺生产的理论基础。园艺学覆盖了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育种、采后等学科的知识。 4.园艺学概论 或称初级园艺学,是园艺学的入门知识。 5.光周期 是指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数。 6.芽的异质性 由于枝条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条件的不同,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在长势及,其特性上的表现有明显的差异。 7.顶端优势 是指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下部侧芽发育的现象。 8.叶幕 是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9.花芽分化 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形态标志。 10.授粉 也称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传到柱头上的过程。 11.生命周期 是指从生到死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12.隔年结果 在果树生产上一年产量高,另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就叫隔年结果或叫大小年。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作者:————————————————————————————————日期: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5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果树根据果实形状分为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和柑果类。其中仁果类果树代表树种有苹果、梨、山楂、木瓜等;核果类代表树种有桃、杏、李等;坚果类代表树种有板栗、核桃、榛子等;浆果类代表树种有葡萄、柿、草莓、猕猴桃等。 2、园艺植物中决定生物遗传性,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称为种质。凡携带有不同种质的各种栽培植物及其近缘种和野生种统称为植物种植资源。以植物种为单位的群体内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种质库。在植物形态、生物特性方面以及产品的经济要求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并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类型群体称为品种。 3、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保存方式有种植、贮藏、试管保存。 4、果树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方法有外部性状鉴定法、发芽试验及化学染色法 等。实生育苗中种子的播种方式有两种即大田直播和苗床播种;播种方法有点 播、条播和撒播;其中点播适于大粒果树种子,如核桃、板栗、桃、银杏等;条播适于小粒果树种子,如海棠、君迁子、石榴、酸枣等;散播适于小粒种子,缺点是苗木密度大,幼苗生长细弱,管理不便。 5、常用的苗木繁育方法有实生繁育、嫁接繁育、营养繁育等。 6、园艺植物常用的嫁接方法有 T型芽接、双舌接、腹接、靠 接、劈接等。 7、果园整形修剪管理中,常用的树形有主干疏层形、自然开心形、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等。 8、苹果生产上常用栽培品种有富士、金帅、金冠、国光等;葡萄常用栽培品种有巨峰、红提等;桃树常用品种有油桃、蟠桃、寿桃、碧桃等;枣树常用栽培品种有金丝小枣、酸 枣、冬枣、大枣、骏枣等。 9、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把药剂防治作为辅助手段。 10、设施栽培有防护栽培和促成栽培两类。防护指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克服或避免自然灾害中冻害、霜害、风害、鸟害以及病虫害等不良影响,如防虫网、防鸟网、防雨、防风、防早霜等设施。促成是在一种特定的设施条件下,采用人工调节措施,改变生产的局部环境,提前打破休眠、开花结果的栽培方式。适合温室大棚栽培的果树树种有樱桃、草莓、葡萄、桃、杏等。 11、将各种结果树以及山石、构件等材料,经艺术加工,合理布局,将大自然的景色形象地浓缩到咫尺盆中的一种艺术称为果树盆景。其三要素是盆、景和几(架)。 12、常见的园艺加工产品有干制品、腌渍品、糖制品和果菜汁等。 13、园艺产品的加工方式主要有干制、糖制、酿酒、腌制、罐藏、果菜汁和速冻等。 14、园艺设施包括温室、大棚、风障、遮阴板、塑料薄膜棚、温床、阳畦等。 15、园艺植物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是核心。

(完整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儿童期及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材料,我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的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满一岁),婴儿期(从一岁到三岁),学龄前期(从三岁到六七岁),学龄初期(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 其他理论说法: 1、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0~1岁 其中可分为: 新生儿期 0~1月 婴儿早期:1~6月 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 1~3岁 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 3~6岁 其中有可分为: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5岁 幼儿晚期 5~6、7岁 4、学龄期 6、7岁~18岁 其中又可分为: 学龄初期 6、7~11、12岁 学龄中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或青年期 14、15~17、18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定义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注意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儿童心理上虽然有差异,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也表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代表的是各年龄儿童的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强调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本章所谈及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区别于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和他的生活的实际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 为什么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呢?主要在于它受下列因素所制约,而这些因素,从本质上没有改变。 ①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顺序和阶段。 ②人类知识经验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都需要经历相应的时间。 ③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

专科《园艺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2)

专科《园艺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 2132) _2026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园艺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2) 2026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园艺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3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20分)1.小粒种子常用的播种法( )。 A.撒播B.点播C.穴播D.条播2.现代化果园多应用的土壤管理方法是( )。 A.清耕法B.生草法C.覆盖法D.免耕法3.尿素可以用来叶面喷肥,植物吸收效率较高,在果树生产上,可以使用较高浓度的时期是( )。 A.春季萌芽时B.夏季叶面积最大时C.晚秋叶片老龄时D.花期4.园艺产品的气调贮藏,除适当提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外,主要还有( )。 A.降低02浓度B.提高02浓度C.增加空气流通量D.减少空气流通量5.当园艺产品供大于求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A.价格提高B.价格下降C.价格不变D.产量增加6.植物一朵花中仅一个雌蕊,形成一个果实,这种果实叫( )。 A.单果B.聚合果C.复果D.聚花果7.在黄瓜生产中,促进雌花分化常用的药剂为( )。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利8.果树上的6月落果是指( )。 A.第一次落果B.第二次落果C.第三次落果D.第四次落果9.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杂交方式是( )。 A.单交B.回交C.添加杂交D.合成杂交10.由于隔离不

够造成的天然杂交属于( )。 A.机械混杂B.生物学混杂C.自然变异D.不正确的选择和留种方式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1.园艺业: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果树、蔬菜、西甜瓜(西瓜和甜瓜)以及观赏植物的生产。现代的园艺生产,既是土地上的农业,又是脱离开土地的形象艺术。 12.芽的异质性:由于枝条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条件的不同,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在长势及其特性上的表现差异。 13.杂种优势:杂交种品种(F1)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优于双亲或某一亲本的现象叫杂种优势。 14.软化栽培:是将某一生长发育阶段的园艺植物(主要是蔬菜作物)栽培在黑暗和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使之产出柔软、脆嫩、风味独特的黄化产品,又称黄化栽培。 15.果实衰老:是指一个果实已进入个体发育的最后阶段,果肉组织开始分解,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崩溃以至整个器官死亡的过程。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6.香蕉是芭蕉科植物。 17. 果树栽培学上,按生态适应性分类,苹果、桃、梨等是温带果树。 18. 在黄瓜生产中,常用乙烯利处理来促进雌花分化。 19.杂交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有两种,即系谱法和混合法。 20.扦插时不能倒插,是由于插穗的生长具有极性,根条总是在其形态顶端长芽,茎条总是在形态下端生根。 21. 施肥时期,主要分为底肥和追肥。 22. 一年生叶菜类、观叶类植物需水的关键时期是叶面积大量增长之前。 23. 蔬菜栽植畦的方向,春季设置风障的应顺风方向。 24. 抑制和延缓果实乙烯的产生是延长果实贮藏寿命的重要措施。

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真题_园艺学概论2013--2014年

青岛农业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科目代码:902 科目名称:园艺学概论)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纸填写考生姓名、报考单位和考生编号。 2、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其它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 一、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 短截 2. 茎源根系 3. 芽的早熟性 4. 杂种优势 5. 温室效应 6. 接穗 7. 层积处理 8. 压条繁殖 9. 物候期 10. 设施园艺 二、判断题(3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果实套袋既可提高产量又可提高品质。() 2. 大白菜“干烧心”是由于缺硼引起的。() 3. 短日照是洋葱鳞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4. 苹果和桃的花芽都是混合花芽。() 5. 白菜、甘蓝和萝卜属于长日照植物。() 6. 无花果果实属于聚合果()。 7. 园艺种植园覆草,有利无弊。() 8. 赤霉素(GA)能促进苹果的花芽分化。() 9. 根菜类的肉质根是由根部发育膨大而成的。() 10. 水果和蔬菜属于酸性食物。() 11. 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喜光树种,抗涝不抗旱。() 12. 多效唑(PP333)属于植物生长抑制剂。( ) 13. 葡萄的芽分为主芽和副芽。() 14. 高温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 15. 大葱以嫩叶和肥大的假茎为产品() 第1页(共2页) 三、填空(30分,每空1分) 1. 园艺植物的休眠可分为和类型。 2. 园艺产品常用的贮藏方法有,,, 和。 3. 果实主要含有,和等色素。 4.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的常用方法有, 和。 5. 属于绿体春化型的蔬菜为,, 和。 6. 马铃薯的茎有,,和四种。 7. 葡萄的架式主要有和两种。

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 (1)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涵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行为模式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它是发展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分支学科。 (一)儿童期的年龄界定 年龄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前苏联心理学界曾把发展心理学称为年龄心理学。人们一般从4个角度去衡量一个人的年龄大小:①实际年龄,也称时序年龄或自然年龄,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天然周期来衡量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生命历程,即一个人出生后实际存活时间的久暂。②生理年龄,这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标识大多数同龄人达到某一实际年龄时,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或退化的程度。青年中期末(约22岁)体质和体能的发展水平达到一生中的巅峰状态。③心理年龄,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标识大多数同龄人达到某一实际年龄时心理水平的高低。关于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已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普遍接受。个体的心理发展几乎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之中,人只有在临终之前才会出现短暂的普遍的心理衰降。卡特尔认为流动智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在青少年期就达到一生的巅峰;而结晶智力,如言语能力、判断力、专业知识技能等,在成年后仍不断发展。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两种智力兼用,因而从总体上看,成年人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化,智慧总是在不断发展着;情感、意志和个性也将随着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④社会年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标识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定的时距内,在某个社会实践领域中的社会适应的程度有多高。一定的社会文化对其社会成员的角色身份所应具备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要求和期望,个体的行为方式逐渐符合社会对其角色身份的期望的过程,即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同个体在某一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中的资历有一定的关系,如学龄、工龄、教龄、职龄、党龄、军龄、婚龄等等,都是按特定的社会生活实践来界定的社会年龄。多种的具有相应社会功能的社会年龄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一幅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大致图景。一个人对事业的使命感和工作业绩,及其人际关系的协调水平,是衡量其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 实际年龄通常简称年龄,人们习惯于以年龄为时间标尺来衡量某一年龄或某一年龄区间的大多数人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发展方面所能达到的真实水平。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只有同这个参照标准(即年龄常模)相比较,才能显示出他的发育或发展水平是超前或是滞后,还是属于常态水平。不同的个体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同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成熟也并不同步。然而,对于儿童期的年龄界定,必须考虑大多数的儿童在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化的发展方面的一般状况,对他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进行综合考察。儿童年龄越小,生理发育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趋于减弱;然而,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基础,并且二者日益紧密地融汇在一起,因此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也可以合称心理社会年龄。一个多世纪以来,儿童的生理成熟的前倾化趋势明显,男女两性的性成熟期均逐代提前到来。另一方面随着个体的高学历化,社会成熟的年龄又不断后延。同时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又有性别上的差异,因此儿童期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大多数心理学家的意见,狭义的儿童期是0~12岁,广义的儿童期是0~18岁,儿童期终结的实际年龄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本书是研究广义的儿童期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是毕生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二)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括内隐的意识特征。儿童心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发生发展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使主体的行为模式趋于结构化,表现“主体→客体→真理”的认知模式,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须脱离自我中心状态,面向客体,运用结构化的动作格式系统去整合客体,并服从于客体运动的规律,才能认识客观真理。动作格式并不是对动作的知觉,而是动作本身的概括化,不同的格式可以整合为一个动作格式系统,还可以迁移到不同的客体上去,并能内化为认识结构的组成元素。譬如,当1岁左右的婴儿伸手拿不到毯子上的玩具时,偶然间拉动了毯子的一角,他通过观察发现,毯子动,毯子上面的玩具也跟着动,于是他就学会了用拉动毯子这个手段,去达到获取玩具这个目的,手段和目的之间是协调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