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_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

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_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

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_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
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_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

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

———

关于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朱璇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THE PIONEERS OF THE FRAGILE ECO-TOURISM AREA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co-tourists and Backpacker Tourists

ZHU Xuan

(School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China's eco-tourism is weak in its construction of both market and attractions.Only by attracting

strictly self-disciplined eco-tourists can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tourism attractions be avoided.The current concept of eco-tourist mostly blurred the essence of the group and expanded its connota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eco-tourist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ims to define the most suitable eco-tourists for the fragile ecotourism areas in China.In the light of literature analysis,field work and second hand surveys which were jointly conducted by ISTC (International Student Travel Confederation)and ATLAS (the Association for Tourism and Leisure Education )in 2003,the autho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onceptions,motives and behaviors of the eco-tourists and backpacker tourists respectively.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strict eco-tourists and general eco-tourists by definition.The concept of general eco-tourist is widely used because it is statistically easy for researchers.But only strict eco-tourist can reflect the nature of eco-tourism.The author adopts the concept of strict eco-tourist,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es of the article.From the motivation comparison,the author finds both eco-tourists and backpacker tourists pursuing authenticity and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conserving the nature reserves as well as preserving the social integrity of the culturally vulnerable area.In terms of behaviors,issues such as the duration of destination stay,tourist expenditure,activity preference,environmental behavior,facility choice,seasonal selection,group pattern and local interaction are studied between the eco-tourist and the backpacke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300310.html,pared with the mass tourists,the two groups of tourists both stay longer in destinations,spend more money on the ground level,prefer physically intensive activities,protect the environment consciously,advocate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use inexpensive accommodations and endure more non-comfort in service facilities but tolerate less congestion.Therefore,they choose low seasons to take their trips and keep their groups as small as possible.They absorb much more tourism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us create golden opportunities for the local empowerment.They transform the local community ideologically more than economically.In conclusion,the author induces that backpacker tourists are natural eco-tourists.Under current situation when most Chinese don't have very strong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backpacker tourists will have demonstration effect for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forthcoming mass tourists.Hence,backpacker tourists should be the pioneer tourists of the fragile eco-tourism areas in China and benefit the undeveloped places from the grassroots.

Key words:eco-tourism;fragile eco-tourism area;eco-tourist;backpacker tourist

文章编号:1003-2398(2008)06-0113-05

基金项目:上海市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科研项目(CLA601LW004)

作者信息:朱璇(1975-),女,上海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背包旅游和扶贫旅游。收稿日期:2007-04-06;修订日期:2007-11-06

HUMAN GEOGRAPHY Vol.23.No.62008/12

1

113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提要:中国的生态旅游当前仍处在市场培养和自身建设薄弱的阶段,只有依靠严格自律的真正生态旅游者,才能避免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恶化。目前对生态旅游者的概念含混不清,大多扩大了生态旅游者的内涵,有悖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本文从对生态旅游者的研究出发,找寻中国生态脆弱区发展生态旅游最适合的人群。在文献分析、二手调查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背包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论证了两者的高度契合,推导出背包旅游者应当是中国当前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者;背包旅游者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生态旅游自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伊始,对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歇。我国从1999年开展“生态环境旅游年”主题活动以来,对于生态旅游的种种辨析也始终是一热点。应该说,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只占到全球旅游市场份额的3%—7%,还远未成熟[1]。即使是在国外,也只有大众化的自然旅游,没有大众化的生态旅游[2]。生态旅游只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路径和思维观。

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是互为因果的一对主客体,目前生态旅游的泛化甚至庸俗化[3],和生态旅游者概念界定的模糊直接相关。国际生态旅游学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IES )认为,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负责任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环境的保护在福利上使当地居民受益[4,5]。在众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中,它较完整地从生态旅游者的动机、行为和贡献上去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当然,生态旅游者不是天生的。西方生态游客群的出现是环境教育普及、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结果,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坚持不懈的环境教育[2]。而在中国的城市人口尚处于大力提倡“不吐痰”

、“不乱扔垃圾”、“不乱刻画”的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怎能走向大众化?打着生态旅游旗号的非生态旅游者的入侵,只能使生态脆弱区陷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厄运。截至1998年前,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的被保护对象遭到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1]。许多景区景点因而走向衰落和消亡。

中国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空间上务必严格限制允许进入的不同级别的旅游区域;在时间上则需循序渐进,随着国内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和生态脆弱区自身环境教育的充分而逐步扩大。在市场培养和自身建设尚处薄弱的阶段,生态旅游区应首先向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开放。只有充分理解生态意义、能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的生态旅游者才能避免这些生态脆弱区的生灵涂炭和环境恶化。那么,谁是严格的生态旅游者?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现有对生态旅游者的研究,尝试找寻适合中国的生态脆弱区当下发展生态旅游最适合的

人群。

2研究方法和路径

2.1文献检索、回顾和分析

作者从对中国生态旅游者的现有研究入手,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优秀论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和筛选出以“生态旅游者”为主题的学术文章共20篇。在Science Direct 数据库中检索出以“ecotourist ”为题名、关键词或摘要内容的文章19篇。这些文章中较多见针对特定生态旅游目的地中生态旅游者的个案研究,国内如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6]、云南省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7]、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9,10]和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2]等,国外的案例则有多米尼加[11]、哥斯达黎加[12]、泰国[13]等。少数学者从客源地出发,根据客源人群的生态特征做了数量化的调查,如钟洁等以云南大学为例,对中国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研究和调查[14],Deborah 等对台湾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分析[15];也有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生态旅游者的特征进行归纳比较[16,17]。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者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从一个非常有力的视角去审视生态旅游者带给当地居民的利益[3,18]。但诚如王群等[19]指出的,目前绝大部分生态旅游者统计是以生态旅游区为基点的,虽具有统计上的可操作性,但却扩大了生态旅游者的内涵,有悖于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他们提出应根据旅游地和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旅游行为是否具有生态性,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判断。2.2规划实践、田野调查和假设提出

作者在参加与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20]、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21]和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22]等有关的规划过程中,一直关注于环境敏感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实施。同时,作者自2000年来,在贵州、新疆等多个区域进行过实地调研,尤其对云南的田野调查最为细致,共3次历时3个多月,分别沿昆明—大理—丽江—中甸—德钦,昆明—建水—元阳和景洪—勐腊—临沧—保山—腾冲—盈江—瑞丽—潞西三线进行沿途开发或未开发生态景点(区)的考察。在参与观察者的方式下,了解去生态目的地旅游的旅游者的本质及其差别,观察名曰“生态旅游”的景点(区)实际旅游的发生过程和实行情况。参与观察者的身份使调查者更容易进行不同情境下,对旅游者在自然状态下行为的考察和与不同价值观的沟通。在不断增加新的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作者3次深入中甸虎跳峡地区进行了深度调研和重点访谈,被调查者包括参与和非参与旅游的农民、景区公司负责人和基层员工、政府和相关部门人员,以了解一些参与观察无法获得的资料。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法也贯穿着调研活动的始终。在这些调查的基础上[22-24],作者发现背包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者所界定的动机和行为存在着惊人的耦合,为“背包旅游者是脆弱生态旅游区先遣军”这一假设的提出提供了初步依据。

2.3二手数据再收集和比较研究的展开

假设的证实或证伪首先涉及背包旅游者数据采集和资料的整理,然后将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对比,进行

HUMAN GEOGRAPHY

Vol.23.No.62008/12

2114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推理论证。对于生态旅游者的研究,国外部分作者主要借助了北美生态旅游市场的资料,国内部分则参考上述国内生态旅游地的部分实证研究成果。鉴于系统的背包旅游者统计数据的缺乏,作者求助于世界学生旅行联盟(ISTC)和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组织(ATLAS),获得了翔实的调查报告[25]。这两个国际组织联合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青年自助旅行者调研,调查群体覆盖了加拿大、英国、南非、香港等四大洲在内8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名背包旅行者。作者对背包旅游者的连续研究和资料积累[22-24,26-27],也为这两大群体的深入比较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3生态旅游者和背包旅游者的比较研究

3.1概念界定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论述,可将生态旅游者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游客。这类界定具有统计上的可操作性,但只是对旅游者行为现象的部分概括,不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狭义的生态旅游者仅指到生态旅游区的、对环保与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那部分游客。狭义生态旅游者尽管不便于统计分析,但是反映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同时也涉及到了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28]。本文采纳狭义生态旅游者的概念,比照IES对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者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负责任的旅游的人群,他们在不破坏原生环境的基础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这一概念是本文立论的基点。

背包旅游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背包旅游者追求冒险新奇和特例独行,行程较具弹性并大多远离常规路线,是非制度化非大众化的一种旅游形式[23,26]。

3.2动机比较

Eagles[29]根据3组调查的结果,详细分析了加拿大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他们有比大众旅游者强烈得多的社会动机,更注重体力消耗活动,喜好结交具有相同兴趣的游人,并在可能的时间能尽量多地体验。他们最钟情的目的地是原野地区、江河湖海、山岳溪涧等原生态地区。Barton[30]通过对203名新西兰生态旅游者的动机调查发现,追寻学习大自然和独一无二的户外环境,亲近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也是决定性因素。Ballentine等[31]对到访肯尼亚的120名加拿大生态游客进行的问卷,得出他们的两类动机:社会动机(通过旅游学习自然)和景点吸引力动机(参观原始的野生区域)。对中国生态旅游者的实证研究中,李燕琴等[6]对北京百花山的生态旅游者的统计口径较为科学。他们根据游客的环境态度NEP(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得分和每年去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的旅游次数不同,将生态旅游者划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经常的生态旅游者和偶尔的生态旅游者,其中严格的生态旅游者最符合IES描述的生态旅游者内涵。调查结果显示这类生态旅游者在“时间允许,看尽可能多的东西”以及“在大自然中学习”两方面的学习性动机强度最高。张海霞等[9]对于陕西太白山的调查也显示比较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是“徒步探险”和“游览自然风

光”。这都揭示出国内外生态旅游者动机上的一致性。

Richards等[25]通过ISTC所做调查,发现背包旅游者位于前三位的动机是探险(83%)、追求刺激(74%)和求知(69%)。尽管他们也有放松型的游憩需求,但背包客更多强调感受,希望在旅行中“尽可能多地体验”。为此,他们不惜深入目的地的边缘地区和边远乡村,潜入原始地区观察野生动植物,甚至把自己把扮成当地人的模样以感受这种真实[26]。可见,背包旅游者对探险、自然和学习的追求,比生态旅游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与当地人接触和为当地文化作出贡献也是背包者的重要动机[25]。因此,执着于原真性的背包旅游者不仅与生态旅游者一样重视自然生态区原样的维护,也更注重文化敏感区人文生态完整性的保持。

3.3行为比较

3.3.1停留时间和旅游花费

Wight[32]对北美生态旅游者的调查结果是,他们旅行时间的差别很大,主要随目的地的差异性和从事活动的不同而变化。如到尼泊尔的游客平均停留9.3晚,徒步者则为25.8晚。生态旅游者比大众旅游者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而有经验的生态旅游者比一般生态旅游者的实际消费更高[32]。来自武夷山[8]和太白山[9]的数据也显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长,消费大。

背包旅游者单次旅行的时间长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所有被调查者最近一次背包旅行的平均时间是63.5天[25]。所以尽管背包旅游者的预算非常紧张(日均少于20美元),但他们超长时间的旅行仍让他们的旅游消费总额独占鳌头,远远超过日均消费最高的高端旅游消费市场。在对相同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支出调查中,背包旅游者的花费达2200美元,远远高于一般旅游者1470美元的消费总额。而Wight[32]得到的数据是:专门去美国蒙太拿州从事背包活动(户外徒步和露营)的旅游者的日均消费是92.61美元,停留8.2天,而不从事野外活动的旅游者每天花费64.44美元,仅停留3.66天。

中国的背包旅游者相比西方的背包旅游者,也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门槛的旅游者加入背包队伍,他们虽然行程时间缩短,但支付能力更强[23]。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社会开放度和容忍度的增加,中国越来越多地出现长期背包旅游者。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分别在虎跳峡、泸沽湖和腾冲和顺镇了解到4位在当地停留时间超过半年的背包客。因此,即便仅仅从经济贡献上衡量,背包旅游者也符合“使当地居民在福利上受益”这一生态旅游者的标准,而且旅游总支出非常可观,是经济脆弱的生态旅游区应当着力争取的客源。

3.3.2旅游活动偏好和环境保护行为

调查[33]显示徒步是北美生态旅游者最爱好的活动(60%),其次分别为漂流(37%)、独木舟(21%)、自行车(21%)、皮划艇(18%)、骑马(15%)和观察野生动物(14%)。选择在武夷山登山的游客达25%,野营23%,徒步18%,垂钓12%[8]。在张海霞等[9]的研究中已经把到太白山的背包客等同于比较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他们多选择从设施条件较差的南坡上山,徒步穿越,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他

HUMAN GEOGRAPHY Vol.23.No.62008/121115

朱璇: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

们不仅学习各种媒体所提供的自然知识,而且会不顾条件的恶劣,进人那些相对未被侵扰的区域,与大自然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生态旅游者都偏爱能量消耗大的活动项目,希望在旅行中有体力上的挑战。

与探险的动机相联,西方背包者认为背包旅行是“一生仅此一次”的体验,因此从事的活动是多样化的。一方面,类似“在沙滩上放松”这样完全被动的活动受到他们的青睐;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多主动参与极限运动和刺激性强的活动。相比其他旅游者,背包族更多参加荒野徒步和观察野生生物与自然[25]。慵懒和积极活动的交替出现与他们行程时间长有关:他们喜好参加体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但漫长的旅行也需要大量的中途休整和“寻找生命意义”的闲散时间。中国的长期背包旅游者和他们的活动特征类似,而更多从事短期背包游的背包客则从事着登山、露营、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溯溪等活动。在户外活动中他们深切体会到环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会自发地参加或组织俱乐部成员进行捡拾垃圾等活动,或溯溪山野路线[34]

,或攀登雪域高峰。作者

在实地中多次了解到户外运动社组织登山爱好者志愿环保的行动,地点涉及珠峰、乔格里峰等知名山峰。百花山的调查[6]也显示严格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管理倾向得分最高,他们更具有环境伦理意识,也更赞成景区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因此,背包旅游者在活动的选择上和生态旅游者具有一致性:他们喜好在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领略原始的自然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及传统文化。他们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深恶痛绝,提倡并自觉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真正关心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的人群。3.3.3基础设施选择

生态旅游者行为的替代性强,即旅游者容易接受旅游要素的改变,这意味着他们对旅游设施的依赖性弱[35]。北美的生态旅游者的住宿方式是许多不同类型的组合,其中最多的方式是木屋(66%)、旅馆(60%)、露营(58%)、B&B (Bed and Breakfast ,家庭式旅馆,55%)、饭店或汽车旅馆(41%)、农场(40%)。大多数人不需要奢侈的服务或设施,在两次不同的调查中,要求最基本设施(水电、淋浴、厕所)和中等设施的比例分别为44%和56%[33]。到百花山的严格生态旅游者对“比较廉价的住处”最有兴趣,并普遍认为廉价的住处比“享受美食的高档饭店”更重要。他们对旅游舒适度要求很低,一般不会为了自身的方便而要求修筑公路、索道等交通设施。即使有便捷的交通设施,他们一般也不愿使用,因为这将减少与大自然的近距离接触[6]

国际背包旅游者住宿选择最多地是亲友处(42%),其次是青年旅馆[25]。这和90年代国外青年旅馆的大发展有关,这使得背包者很容易在传统的背包目的地找到适合的旅店。值得一提的是,26岁以上的背包客在住宿设施上的舒适性要求稍高,选择饭店的比例明显偏多。国内的青年旅馆远未达到规模化和网络化,所以国内背包客的住宿也是各种廉价方式的组合,包括农家旅馆、中低档饭店和青年旅馆等,在特定的户外活动地则会自带帐篷、睡袋露营。与国外背包客相同,年轻的背包旅游者偏好费用低廉的服务设施[14],年龄

偏大的则更偏向中档住宿。但这种倾向不是绝对的,为了看到更美的景致,他们愿意牺牲更多的舒适性,即风景的原始性和奇特性与背包客要求的舒适性成反比。作者在虎跳峡徒步路线调研[24]中发现,中外背包客普遍对当地农家旅馆设施表示满意。

跟背包者参与的活动密切关联的是,其希望通过艰难的跋涉到达目的地,厌恶景区道路直达腹地,丛林探险或溪降攀岩的方式使得他们不需凭借道路便可深入景区,这既有利于生态脆弱地域的保护,也有利于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少的地区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因此,背包旅游者设施的强替代性降低了老少边穷的生态脆弱地区进入旅游业的门槛,是这些地区发展旅游的先锋旅游者。3.3.4出游时间和结伴方式

各项调查表明,生态旅游者出游时间安排相对随意,但能够忍受拥挤度的极限值较大众旅游者要低,因此淡季和小规模出游的特征比较明显。

背包旅游者对国际局势和国际犯罪具有低敏感性,受突发事件影响小,其特例独行和追求自在的传统使他们往往选择淡季出游,以避开旅游高峰[23]。他们不屑于与普通旅游者为伍,却热心于结交旅途中志同道合的旅伴,体现出小众化和另类的特点。背包旅游者作为小众型的生态旅游者,是对环境和文化冲击最小的旅游者,是广泛适应于脆弱生态区的旅游者。

3.3.5与当地社区的交往

衡量生态旅游的标准之一是看它能否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生态旅游者必须吸引社区参与,为当地人民的赋权(Empowerment )创造机会[18]。

背包旅游者吃当地食物,购土家制品,乘当地公交。他们能够调整自己去适应当地的产品,有的甚至排斥使用外来产品或服务。由于背包旅游者更多地使用当地的资源、产品、服务和技能,能吸收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使得旅游业漏损减少,乘数效益扩大,利益直接分配到基层社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更直接[23]。

在与当地社区的社会交往上,背包旅游者追求最真切的旅游体验,希望从最基层去了解当地,与当地居民有着较多的交流。来自中国经典徒步路线之一—虎跳峡徒步路线的调查[24]表明,背包客在与社区人民频繁的交流中,带动了当地社区居民思想的开放与旅游接待观念的树立。社区居民通过模仿和学习,行为举止、卫生习惯、语言水平和文化理解力等都得到改善和提高。来自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调查[24,36-38]都发现,背包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较多人性化而较少商业化。他们尊重并乐于学习当地文化,能提升当地人民对原著文化的自豪感,保护着当地文化和民风民俗。他们不仅使当地社区在经济上受益,更重要的是使社区在观念上受益,使社区居民理解并推动着真正生态旅游的实施。

4结论

综上所述,背包旅游者在动机和行为两方面表现出与生态旅游者的高度契合,是天然的生态旅游者。在我国目前国

HUMAN GEOGRAPHY

Vol.23.No.62008/12

2116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民的生态意识仍较薄弱的阶段,在生态敏感区优先发展背包旅游,可以最小程度地损害当地环境和文化,而最大程度地发展社区福利。背包旅游者应当是中国脆弱生态区的先遣旅游者,他们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对当地社区和后来的旅游者具有示范效应,他们先进的生态理念也将促进这些地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地。

参考文献

[1]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9,(8):43-49.

[2]连玉銮,石应平.关于小众型生态旅游及其适应性的思考[J].社会

科学研究,2005,(3):189-193.

[3]刘雪梅,保继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

形[J].生态学杂志,2005,24(3):348-353.

[4]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

态学杂志,2005,24(2):228-232.

[5]张海霞,张旭亮.文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探析—图瓦人村

寨旅游开发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6,(2):93-96.

[6]李燕琴,蔡运龙.北京市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以百

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6):873-863.

[7]肖朝霞,杨桂华.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香格里

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4,(1):67-71.

[8]吴章文,胡零云.生态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研究—以武夷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6):42-48.

[9]张海霞,赵振斌.基于行为与态度的生态旅游市场构成研究—以太

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5,(5):34-38.

[10]黎洁.我国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

森林公园为例[J].经济地理,2005,(5):720-723.

[11]Weaver D.Alternative to Mass Tourism in Dominic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3):414-432.

[12]Menkhaus S,Lober D.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and the Valua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in Costa Ric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47(1):1-10.

[13]Hvenegaard G,Dearden P.Ecotourism versus Tourism in A Thai

National Park[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3):700-720.

[14]钟洁,杨桂华.中国大学生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分析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J].旅游学刊,2005,(1):53-57.

[15]Kerstetter D,Hou J-S,Lin C-H.Profiling Taiwanese Ecotourists

Using a Behavioral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4): 491-498.

[16]李东和.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分析[J].旅游学刊,1999,(1):56-61.

[17]钟林生,石强.论生态旅游者的保护性旅游行为[J].中南林学院学

报,2000,(2):62-65.

[18]Scheyvens R.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245-249.[19]王群,陆林,章锦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者统计探讨[J].中

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72-76.

[20]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张家界旅游农业观光园规划[Z].1998.

[21]严国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案例研究—承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2]朱璇.背包客心中所企盼的神农架[A].汪宇明,庄志民,Alan

Lew.山岳型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的理论创新与实践[C].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67-282.

[23]朱璇.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

[J].旅游科学,2005,(3):38-43.

[24]朱璇.PPT与背包旅游—以滇西北为例[J].人文地理,2006,21(3):

62-66.

[25]Richards G,Wilson J.New Horizons in Independent Youth and

Student Travel[R].Amsterdam:International Student Travel Confederation(ISTC),2003.

[26]朱璇.漂泊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J].旅游学刊,

2007,(2):89-96.

[27]朱璇.漂移的文化群—关于背包旅游影响的述评[J].中国人口·资

源·环境,2007,(2):188-191.

[28]钟林生,肖笃宁.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

2000,20(5):841-848.

[29]Eagles P.The Travel Motivations of Canadian Ecotourist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3-7.

[30]Barton R.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Experiencing Ecotourism in New Zealand[D].Dunedin:Dept.of Tourism,University of Otago,1994.1-12.

[31]Ballantine L,Eagles P.Defining Canadian Ecotourist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4,2(4):210-214.

[32]Wight P.North American Ecotourists:Market Profile and Trip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6,34:2-10. [33]Wight P.North American Ecotourism Markets:Motivations,

Preferences,and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6, 35:3-10.

[34]虫子.400驴友为山野“洗脸”[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300310.html,/?

action_viewnews_itemid_6640.html,2006-11-10.

[35]杨波.生态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系,

2005.25.

[36]Pryer M.The Traveller as a Destination Pioneer[J].Progres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1997,3:225-237.

[37]Wilson D.Paradoxes of Tourism in Go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1):52-75.

[38]Zurick D.Adventure Travel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in the

Peripheral Economy of Nepal[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2,82(4):608-629.

HUMAN GEOGRAPHY Vol.23.No.62008/121117

朱璇: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六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生态旅游概述 一、填空题 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高层次性、参与性 2、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少而精原则、保护原则、原则、原则 3、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将其分为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资源 三、单项选择题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生态旅游B文化旅游C参与性旅游D修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年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四、多项选择题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D维护生态平衡 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五、判断正误 1、()生态旅游以其对旅游资源无破坏、对环境无影响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关注,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2、()生态旅游要求不准触及的形式保护环境和资源 3、()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旅游方式的不同,而是旅游方式的不同。 4、()生态旅游资源和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完全重合。 六、问答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据统计,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

25%-30%,根据本届所学知识分析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 2、严格管理双赢 3、自然人文 二、名词解释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和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四、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五、判断正误 1、错 2、错 3、错 4、错 六、问答题 生态旅游在短时间内兴起,并迅速成为全世界旅游的热点,并非偶然,而是事出有因,但归纳起来有三点:

6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具有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高层次性、参与性的特点。 3、发展生态旅游应遵循的原则有:少而精的原则、保护原则、严格管理原则、双赢原则。5、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 6、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决策的基础上。 7、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个要素。 8、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是近20年的事,它是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 9、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通过的《全球旅游道德规范》 第三条明确规定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0、生态旅游提供给旅游者的必须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基本上是以大自然为目标的旅游产品,它包括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高质生态旅游产品、和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个部分。 11、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措施是决定性的因素。 1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 14、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保护环境 、崇尚自然”为宗旨的全球性绿色浪潮在旅游业中的反映。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生态旅游是在经济 B 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A、发达 B、欠发达 C、特别发达 D、 2、“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 B 年,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再反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的旅游。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3.1980年加拿大学者(B)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A.贺兹特 B.克劳德·莫林 c.菲利普·科特勒 D.塞勃罗斯‘拉斯柯瑞 4、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旅游以每年 B 的发展速度发展。 A、10-20% B、10-30% C、30-40% D、20-30% 5、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是 B 的不同。 A、旅游对象 B、旅游方式 C、旅游者 D 旅游结果 6、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是B。 A、次生态 B、原生态 C、泛生态 D、广生态7.1999年,我国政府以举办( B )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向海内外旅游者展示了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宣传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青岛 B.昆明 C.三亚 D.厦门 8.世界环境日是在每年的( B )。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日 9、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从理论上阐述了 B是人类解决环境与发展间矛盾的根本原则。 A、发展经济 B、可持续发展 C、提高人们素质 D、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10、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 B急剧膨胀、繁荣背后的危机日益暴露的现实下提出来的,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A、经济 B、旅游业 C、交通业 D、饭店业 11、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 A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不仅形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做出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论以及建议措施。 A、1989 B、1990 C、1992 D、1999 12.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具有(C)的特征。 A.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B.低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c.高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D.高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13.(A)是旅游经济的细胞。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14、下列生态旅游产品中,属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的是 B 。 A、乡村旅游 B、冰川探险旅游 C、森林旅游 D、海洋旅游 15、下列属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是B。 A、岩溶景观 B、民族风情 C、古生物化石 D、峡谷地貌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ACD)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绿色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 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 D.维护生态平衡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3.下列关于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无论是参与生态旅游的人数,还是生态旅游收入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 B.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为发达国家及原始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区 C.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 D.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多数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BCD)。

旅游者的行为

复习 导入 教学内容1、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怎样形成的? 3、一般旅游动机包括哪些类型? 4、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可以作为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如何做好旅游的研究,我们首先对旅游者进行研究。 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 常见的旅游类型划分如下: 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家庭旅游、散客旅游。 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费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等。 按消费水平划分,有经济型旅游、大众型旅游、豪华型旅游。 按旅游方式划分,有飞机旅游、火车旅游、汽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划分,有观光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等。 二、旅游者的基本类型 按主导动机将旅游者划分为九大基本类型,即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度假保健型旅游者;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宗

教型旅游者;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商务/会务型旅游者;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一)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是指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通过旅游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和休息。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类型,也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主要的旅游类型。 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到知名度高的地方旅游。 2.旅游者处在不断流动当中,在旅游地逗留时间不长,而且重复观光旅游者少。 3.在旅游地消费量不大,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因是基本形式,往往同其它旅游类型结合会产生综合效果。 4.由于旅游景观和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因而观光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 5.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为世界旅游的主体。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主要是为了改换环境,调剂生活,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松弛和愉快,除此之外,并不要求达到某种专门目的,故而男女皆可,老少咸宜,而且不受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参加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愿望。旅游者是观赏者,又是被观赏者。旅游者在娱乐中身心得到恢复,获得陶冶和享受,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新的旅游方式。 2.旅游灵活性较大,如遇天气变化、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价格等问题时,可以临时改变计划,取消旅游或改去他处。 3.由于娱乐消遣旅游项目内容多,一般停留时间较长,少则1~2天,多则4~5天或更长,旅游者消费量相当可观。 4.多是自费旅游,对价格比较敏感,要求物有所值。 (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主要是为避寒避暑、寻求幽雅清静的生活环境、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而外出旅游,以达到消除疲劳、减少疾病、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去环境质量高的地方,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好和远离噪音的地方。 2.以中高档消费水平的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在接待中要注意这一特点。

第六章-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纲要】 第一节生态旅游 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生态旅游的概念 (1)生态旅游的兴起 ①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②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是当代世界旅游业的转折点 (2)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一词的由来 (4)生态旅游的不同定义 ①广义的生态旅游 ②狭义的生态旅游 (5)生态旅游的最基本内涵 ①生态旅游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②生态旅游必须促进环境的保护 ③生态旅游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的旅游 (6)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 2.生态旅游的特点 (1)天然性 (2)保护性 (3)知识性 (4)高层次性 (5)参与性 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1.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旅游方式

2.生态旅游的原则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3.生态旅游资源 (1)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属性) ①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A.含义 B.分类 ②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A.含义 B.分类 第二节国际比较与生态旅游 一、生态的区分 1.生态的概念: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生态的类型 (1)原生态: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 (2)次生态:受到人类活动较大影响但又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3)泛生态 ①狭义的含义 ②广义的含义 二、中外生态旅游现状比较 1.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2)推行生态旅游的主要为发达国家及原始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区 (3)生态旅游的客源地和接待地 ①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 ②接待地:多数为大量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集中于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部分国

第六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概论第六章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的旅游活动是、、、。 2、生态旅游是由加拿大学者提出来的。 3、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 4、生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5、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是、、、。 6、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为宗旨。 7、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8、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年月在召开的大会上提出来的。 9、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三者的统一。 10、可持续发展强调是第一位。 二、选择题(22分) 1、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2、世界环境日是()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日 3、旅游经济的细胞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4、下列属于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的是() A、农业生态 B、森林公园 C、风景名胜区 D、历史文化遗产 5、下列属于我国已开发的典型生态价值的生态旅游区是() A、泰山 B、黄山 C、长江三峡 D、庐山 6、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生态旅游 B、文化旅游 C、参与性旅游 D、休养保健旅游 7、1980年加拿大学者()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A、贺兹特 B、克捞德。莫林 C、菲利普。科特勒 D、塞勃罗斯。拉斯柯瑞 8、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占全球商品和服务生产的7%,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 A、6%-7% B、10%-15% C、15%-20% D、25%-30% 9、1999年,我国政府以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向海内外旅游者展示了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宣传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青岛 B、昆明 C、三亚 D、厦门

旅游心理学第六章旅游者个性特点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顺序号7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授课方法课堂讲授授课 第五章旅游者的个性特点 章节名称 教学目的了解旅游者性格特点,更好为旅游服务 教学 四种气质类型 重点与难点 更正、补充、 删节内容 使用教具课堂讲授 课外作业P40 1、2、3、4 课后笔记

检查意见 签字

第一节气质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中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每个人个别的最一般的特征,是他的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不要评价别人没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和特点(书上) 1类型 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类型。他认为,精神活动的根本力量是生命力,这种活动的力量如果趋向于事物,便形成外倾性人格,若是趋向于主观自身,便形成内倾型人格。外倾型人格心情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内倾型人格反应迟缓、沉静、孤僻、适应困难。不过极端外倾和内倾型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处于内外倾之间。 日本学者大川竹二根据血型把人的气质特征划分为四种类型: A型气质的人,内倾保守、温和、老实稳重、多疑、怕羞、顺从、依赖他人、情感易冲动。 B型气质的人,外倾积极、感觉灵敏、镇静、不怕羞、喜交往、好管闲事。 AB型气质的人:兼有A、B型的特征。

O型气质的人,对己对人都是积极的,坚强、好胜、霸道、不听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不愿吃亏。 艾森克的人格四格模型 提问: 1、由上面的研究可以知道,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且每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其稳定的特点。哪一类气质好,哪一类气质差呢?(书上) 2、讨论:你是什么气质类型的人,并说说为什么? 一个班级里往往汇集了四种气质的人,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学习、班级工作和课余活动一定会搞得更好。同时,各种气质的大学生要注意自己气质的不足之处,胆汁质的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耐心,多血质的大学生警惕急躁,抑郁质的大学生要力争主动工作,粘液质的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等。 补充资料:成熟人格六要素 人,必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同学间、同事间、夫妻间、朋友间、与上司、与远亲、与近邻、与路人,每个场合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都不同,除了要充分洞察现实环境之外,没有成熟失格,是很难适应这些复杂多歧、瞬息万变的环境的。 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G·W·阿尔波特(1897-1967),运用现象

第六章旅游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第六章旅游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含义。 2.熟悉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3.掌握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4.学会可持续的角度看待旅游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课时分配 本章共3个任务,本章安排3课时。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了解世界旅游业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难点 理解旅游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五、知识点梳理 (一)旅游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旅游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所以,就其所主张的社会发展观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的是代际公平分配,以使当代及未来人类的需要都能够有条件得到满足;就其经济观而言,强调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自然系统这一基础之上;就其生态环境观而言,强调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够切实得以保护,等等。 (2)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直接目标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现维护旅游环境质量与保证游客旅游质量之间的均衡。 (3)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该地的旅游承载力。 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其中主要包括:

①旅游设施用地的承载力;指适合用于建造旅游设施的土地数量以及这些旅游设施的最大综合接待能力。 ②物质环境承载力;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旅游环境的对外吸引力出现下降的前提下,所能接待来访游客的最大数量。 ③生态环境承载力;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体系发生不可接受的变化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来访游客的最大数量。 ④社会承载力;亦称社会心理承载力,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社会公众的生活和活动受到不可接受的影响这一前提下,所能接待来访游客的最大数量。 (二)未来旅游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1)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继续快于全球经济的增长。 (2)世界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增长比较平稳,没有大的波动,总体增长趋势也基本保持平稳 (3)世界旅游业抗拒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4)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较快 2.世界旅游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1)欧洲旅游业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2)美洲旅游业保持平衡发展 (3)亚太地区旅游业开始崛起 (4)非洲旅游业迅速崛起 (5)中东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 3.旅游者的需求将向多样化、高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社会人口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妇女中的就业人数亦在不断地扩大;成年人中单身者的比例将会扩大,无子女夫妇的比重也将增加;受教育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闲暇时间变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将增加。另外随着社会进步,劳动者退休的年龄也将会提前,这一切都会大大增加人生中的自由时间。 (3)人们旅游观念变化的趋势 (4)旅游需求本身的变化趋势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一、生态旅游者的定义 生态旅游者是旅游者生态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是生态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者既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传统旅游者,不注重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学习,只追求较低层次的旅游体验;也不同于环保提倡者那样过分关注环境保护,而忽略了旅游本身和其所带来的旅游体验。而目前,在所有的生态旅游者定义中,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生态旅游者必定是具有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演绎到生态旅游区消费生态旅游产品,同时主动与当地居民交流,对服务要求低,学习当地文化,并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旅游者。 二生态旅游者的特点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地球在呼唤绿色,人类在渴求绿色。作为生命象征的绿色,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珍贵。 旅游作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前卫生活方式,现在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搞活、利国富民的新兴产业已经被官、企、民认同,旅游开发汹涌成潮,排浪推进。 然而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旅游主题,是发展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旅游新品。当前,正值全省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之际,如何正确处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 一、生态旅游概念与真正内涵 世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并不排斥经济收益,但这一收益除了用于生态保护外,首先考虑的是当地居民受益,其目的也是为了有利于当地生态的保护;二是生态旅游尊重目的地原有生态的完整性,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是独具特色的可持续旅游。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时,我们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到旅游的经营理念中去。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我国虽然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

旅游概论教案——第六章

教案设计 课题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生态旅游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态旅游资源。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能力目标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 中思考相关 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 入,形象地开 展所学课程同学们,你们在过去的旅游过程中有没有发 现景区的问题呢?晓东是个细心的同学,他 把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信给当 地政府,你如何评价晓东的做法呢?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 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晓东有必要写这封电子邮件吗?为什 么? 2、怎么样写,阅信人会更容易接受? 3、晓东说的这个地方的旅游业滑坡的症结 在哪里? 4、“发展”和“环保”,哪方面须优先? 分析教材 中的导入 案例,根 据问题让 学生以小 组的形式 展开讨 论,同时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问题,积 极回答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对学生思考 能力的考核 同时看看学 生对生态旅 游的认识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 狭义和广义 两个方面解 释生态旅游 的概念 在探讨中加 强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理 解 生态旅游以期对旅游资源破坏程度轻、 对环境影响小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著中, 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 发展的潮流。无论是从旅游资源保护角度出 发,还是从顺应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 发展生态旅游都将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保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概 念和特点。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狭义: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 识有强烈兴趣或较多的了解的人们,到偏 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 的专项旅游。 广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 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 态及相关知识。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天然性。 2、保护性。 3、知识性。 4、高层次性。 5、参与性。 那么,学习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我们还需要对生态旅游了解些什么呢? 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 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 旅游方式。 (二)生态旅游的原则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区分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10' 5' 10'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时间

论大学生作为生态旅游者具有的权益和责任

论大学生作为生态旅游者具有的权益和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文化等高度繁荣,人类社会也开始进入一个物质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年代,旅游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恶化。而早期的传统旅游业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当人们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家园的重要性时,一个全新的旅游业诞生了,这便是生态旅游。而作为生态旅游活动主体——生态旅游者,其作用地位首当其冲,更应自觉保护环境,做合格的负责任的生态旅游者。大学生休闲时间较多,求知求新欲强烈,消费较自由,受教育程度较高,逐渐成为生态旅游者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大学生做一名生态旅游者,改变传统观念,适应生态旅游发展,成为当下的必须。同时,大学生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应明确自身享有的权益与负有的责任。由于大学生生态旅游者的权益和责任充分体现了生态旅游的特点要求,应该对其给予足够重视。 一、大学生生态旅游者的权益 生态旅游者的权益,它是指生态旅游者在购买了生态旅游产品和接受旅游服务时享有的基本权益。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多数只能感受到,而不可触摸得到,如优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文化气息、亲切友好的服务。上述这些在消费过程中能给旅游者留下美好的回忆,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但也可能留下遗憾、悔恨甚至伤害。这种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不像自行车之类的商品那样可以凭保单得到物质补偿;另外,生态旅游者的活动往往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随时都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和某种危机感,因此,他们需要某种必要的保证,以维护自身的权益。所以,要十分重视生态旅游者的权益。生态旅游者的基本权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大学生生态旅游者在购买生态旅游产品时,有自主选择,按自己兴趣购买或者不购买、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并且有权进行鉴别、比较和挑选。对于进行虚假广告宣传或某些强制交易行为的旅游经营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的权益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生态旅游经营者的活动不能侵犯生态旅游者的上述权利,同时生态旅游经营者所提供的生态旅游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比如,为防止旅游者传染上疾病,须安装令人满意的卫生服务设施及供水系统;对自然区域的危险项目要进行定期检查,如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如泥石流、塌方等)、毒藤、残枝和黄蜂;建立完善的保安措施体系,安装有效的防火装置。大学生生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遭受的人身、财产损失,只要同生态旅游旅游管理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由于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缺陷造成的,就有权要求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赔偿。大学生生态旅游者要懂得维护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受保护权益,在签订旅游合同时,要注意旅游安全保险的具体内容。 (三)获得质价相符的商品与服务的权益 大学生生态旅游者对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要求有质量保障,同时也要求价格合理、公平,购买的生态旅游旅游产品和服务要与其价格相符。例如,一条包价销

旅游者的行为

复习导入 教学容1、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怎样形成的? 3、一般旅游动机包括哪些类型? 4、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燃机的出现可以作为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如何做好旅游的研究,我们首先对旅游者进行研究。 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 常见的旅游类型划分如下: 按地域围划分,有国际旅游、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家庭旅游、散客旅游。 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费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等。 按消费水平划分,有经济型旅游、大众型旅游、豪华型旅游。 按旅游方式划分,有飞机旅游、火车旅游、汽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划分,有观光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旅游等。 二、旅游者的基本类型 按主导动机将旅游者划分为九大基本类型,即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度假保健型旅游者;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型旅游者;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商务/会

务型旅游者;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一)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是指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通过旅游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和休息。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类型,也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主要的旅游类型。 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到知名度高的地方旅游。 2.旅游者处在不断流动当中,在旅游地逗留时间不长,而且重复观光旅游者少。 3.在旅游地消费量不大,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因是基本形式,往往同其它旅游类型结合会产生综合效果。 4.由于旅游景观和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因而观光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 5.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仍为世界旅游的主体。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主要是为了改换环境,调剂生活,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松弛和愉快,除此之外,并不要求达到某种专门目的,故而男女皆可,老少咸宜,而且不受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参加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愿望。旅游者是观赏者,又是被观赏者。旅游者在娱乐中身心得到恢复,获得冶和享受,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新的旅游方式。 2.旅游灵活性较大,如遇天气变化、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价格等问题时,可以临时改变计划,取消旅游或改去他处。 3.由于娱乐消遣旅游项目容多,一般停留时间较长,少则1~2天,多则4~5天或更长,旅游者消费量相当可观。 4.多是自费旅游,对价格比较敏感,要求物有所值。 (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主要是为避寒避暑、寻求幽雅清静的生活环境、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而外出旅游,以达到消除疲劳、减少疾病、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去环境质量高的地方,即气候温和、充足、空气清新、水质好和远离噪音的地方。 2.以中高档消费水平的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在接待中要注意这一特点。 3.基本是近距离旅游者。休闲度假者不愿把钱花在路上,而

第六章 个性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6章个性与旅游消费行为 1、选择: 1、一个安乐小康型的旅游者可能在朋友的影响下玩刺激性的项目,这体现了旅游者个性的(B) A差异性 B稳定性 C可塑性 D可变性 2、重大事件以及环境的突变都可能对一个人的个性改变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体现了旅游者个性的(C) A差异性 B稳定性 C可塑性 D可变性 3、个性特质为乐群、独力、紧张、怀疑的人一般会选择哪种旅游行为类型(C) A度假旅游 B国内旅游 C乘火车旅游 D冬季旅游 4、下列哪项不属于追新猎奇型旅游者的特点(D) A喜欢人迹罕至的旅游地 B活动量大 C喜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晤、交流 D喜欢乘车前往旅游地 5、根据VALS2方法划分,下列哪一个属于拥有丰富资源,地位取向;成功、事业性、重视意志和稳定甚于风险和自我发现;注重形象,崇尚地位和权威;受过大学教育(B) A实现者 B成就者 C体验者 D制造者 6、 “封闭性”消费者总的特点是(A) A静 B动 C平衡 D活 2、填空: 1、影响个体特征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2、消费者的个性结构有三个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3、个性特质有三种:基本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3、按照生活方式的开放和封闭程度来分,可以划分出封闭型、半封闭型和开放型三种。 4、 VALS2将自我取向分为三种:原则导向、身份导向、行为导向。

3、名词解释: 个性: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综合。 4、简答: 1、个性的特征: 答:(1)差异性(2)稳定性(3)可塑性 2、儿童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特点: 答:(1)不稳定性(2)独立性不强(3)好奇心比较大 3、青年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特点: 答:(1)注重科学追求时尚(2)强调个性和自我表现 (3)消费欲望强烈,冲动性购买行为比较多 4、中年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特点: 答:(1)旅游消费行为比较理智(2)旅游消费的计划性(3)价格敏感性比较强 5、老年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特点: 答:(1)求实性消费明显(2)怀旧心理强烈(3)对旅游服务期望较高 6、旅游消费者个性研究对旅游经营者的意义: 答:(1)对市场调查的意义: 市场调查是获得测量旅游者个性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 旅游企业还可以利用调查来检验其为某一特定旅游者群制作的广告和宣传材料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2)对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 将不同的人按一定标准分为具有相似需求、欲望、希望和愿望的群体,以便与旅游企业寻找到合适的目标市场 旅游企业应根据人们不同的个性特质、自我意识以及生活方式来分析和细分化市场,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外在便利条件,选择适当的旅游细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提纲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提纲 1.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当今世界旅游业的转折点是( ). 2..()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3..什么叫生态旅游?(广义和狭义) 4..生态旅游三种最基本的内涵式什么? (1) (2) (3) 5.四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的是(),其次是()()()。 6.生态旅游作为在()指导下,以()()()为目的的一种绿色消费方式,深受人们关注。 7..生态旅游最早可追溯到()年,()倡导生态旅游。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家的()。正式确认是()在()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 8..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最大区别不是()的不同,而是()的不同。 9.生态旅游是在观赏()的同时又对()进行()的一种绿色的旅游形式。 10..生态旅游的特点是()( )( )( )( ) 11..生态旅游的天然性是指()和()的原始自燃性。 12..生态旅游将()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13..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 (2) (3) 14.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1) (2) (3) (4) 15.什么叫生态旅游资源? 16.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既有()之处,又有()之处。 17.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分为()() 18.什么叫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19..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 )( ) 20.什么叫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21.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 22.举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23.什么叫生态?生态三种类型:()()() 24..对原生态利用的原则是(),次生态的目标是() 25..什么叫泛生态? 26..世界旅游增长最快的是(),年增长率是() 2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是()和()。

生态旅游习题

单选选择题(40分) 1、对于传统旅游而言,旅游者的主要目标是() A、追求享受 B、追求刺激 C、追求物美价廉 D、追求知识 2、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提高旅游地的()。 A、可观赏性 B、可进入性 C、可创收性 D、可持续发展性 3、“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年,由学者由学者贺兹特提出。 A、1955 B 、1965 C、 1975 D、 1985 4、第一个给生态旅游做出定义的时间是()年,首次把“生态旅游”用英文组合成“Ecotourism”。 A 、1953 B、 1963 C 、1973 D、 1983 5、“生态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质量的提高,即指的是()质量的提高。 A、经历、资源和生活 B、活动、资源和收入 C、经历、景区和生活 D、活动、景区和收入 6、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指把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并使生态旅游等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A、旅游吸引物 B、旅游商品 C、旅游产品 D、旅游景区 7、“生态旅游的内涵”中的“生活的质量”指的是()。 A、旅游者生活质量提高 B、旅游经营者生活质量提高 C、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D、旅游从业人员生活质量提高 8、对于传统旅游而言,()是旅游开发商的追求的最终目标 A、利润最大化 B、创旅游品牌 C、使游客满意 D、为社会做贡献 9、对于传统旅游而言,调节供需的杠杆和游客与旅游点建立联系的纽带()。 A、服务 B、产品 C、价格 D 、广告 10、目前全世界倡导森林旅游,森林中空气负离子浓度高,可以杀灭有害菌,消除病菌,具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 A、癫痫 B、胃溃疡 C、肝炎 D、气管炎 11、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界客观存在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一定的(),使之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能够吸引生态旅游者来旅游的一种过程。 A、经济活动 B、技术活动 C、经济技术活动 D、技术改造活动 12、我国武夷山景区采用“宜小不宜大、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隐不宜显、宜淡不宜艳”的做法体现了景区开发的()。 A、永续利用原则 B、保护性开发原则 C、特色原则 D、协调性原则 13、以下符合生态旅游开发永续利用原则的是()。 A、禁止使用私人交通工具 B、大力发展各类旅游设施的扩建 C、调整旅游旺季的旅游流量 D、对市民收取垃圾处理费 14、以下不属于森林生态功能的是()。 A、吸碳吐氧 B、阻风吸尘 C 、降低噪声 D、提供建材 15、以下不属于体育旅游范畴的是()。 A、上山滑雪 B、山间旅游 C、游泳 D、果园观光

旅游者的行为

复习 导入 教学内容课堂总结课后作业1、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2、什么就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就是怎样形成的? 3、一般旅游动机包括哪些类型? 4、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可以作为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如何做好旅游的研究,我们首先对旅游者进行研究。 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 常见的旅游类型划分如下: 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家庭旅游、散客旅游。 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费旅游、社会旅游、奖励旅游等。按消费水平划分,有经济型旅游、大众型旅游、豪华型旅游。 按旅游方式划分,有飞机旅游、火车旅游、汽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划分,有观光旅游、娱乐消遣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等。 二、旅游者的基本类型 按主导动机将旅游者划分为九大基本类型,即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度假保健型旅游者;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宗教型旅游者;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商务/会务型旅游者;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一)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就是指到异国她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通过旅游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与休息。这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类型,也就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主要的旅游类型。 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到知名度高的地方旅游。 2、旅游者处在不断流动当中,在旅游地逗留时间不长,而且重复观光旅游者少。 3、在旅游地消费量不大,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因就是基本形式,往往同其它旅游类型结合会产生综合效果。 4、由于旅游景观与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因而观光旅游淡旺季十分明显。 5、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为世界旅游的主体。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主要就是为了改换环境,调剂生活,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松弛与愉快,除此之外,并不要求达到某种专门目的,故而男女皆可,老少咸宜,而且不受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参加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愿望。旅游者就是观赏者,又就是被观赏者。旅游者在娱乐中身心得到恢复,获得陶冶与享受,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新的旅游方式。 2、旅游灵活性较大,如遇天气变化、不安全因素、产品质量、价格等问题时,可以临时改变计划,取消旅游或改去她处。 3、由于娱乐消遣旅游项目内容多,一般停留时间较长,少则1~2天,多则4~5天或更长,旅游者消费量相当可观。 4、多就是自费旅游,对价格比较敏感,要求物有所值。 (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主要就是为避寒避暑、寻求幽雅清静的生活环境、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而外出旅游,以达到消除疲劳、减少疾病、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的特点: 1、旅游者喜欢去环境质量高的地方,即气候温与、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好与远离噪音的地方。 2、以中高档消费水平的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多以家庭为单位出游。在接待中要注意这一特点。 3、基本就是近距离旅游者。休闲度假者不愿把钱花在路上,而寻找临近胜地去度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