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_刘佑生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_刘佑生

创新能力,就要不断地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同样要实施“青蓝工程”,同样要选拔管理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管理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使管理多一份理性、多一些科学,提高一点管理的“技术含量”,增强其创新能力。

(六)管理方式及手段创新

(1)实行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达是进入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为高校管理获取、存储和传播、检索管理有关信息提供了各种方便、快捷的途径。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要求管理者在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转变观念而采取全新的管理模式,即以信息化管理方式取代传统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将信息作为管理的要素之一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将信息的生产、获取、加工、传递、服务等作为组织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并强化提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服务的职能。当前,各新建本科院校已建成的校园网为管理方式及手段的创新创造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当然,仅有硬件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将管理信息的内容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便于信息查寻、交流、共享。

(2)实行管理民主化。实行民主管理不仅是管理思想创新的内容,也是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互信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水准、不同地域环境的人们构建了相互平等交流的平台。在高校管理活动中,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并参与决策。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及其现状

我国长期缺乏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一些大学生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生命常常显得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轻生厌世。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逐年增多,自杀的人数呈明显增长已经凸显生命教育的必要。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我国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自杀死亡率为74.4%。2006年大学生自杀仍显上升趋势,截止至4月20日,湖南省教育工委通报了省内15起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大学生自杀5人。教育专家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恋爱和学业困难问题,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因学业问题而自杀的,占总数的29.8%,分别居自杀原因的第一、第二位。同时,家庭原因、就业压力和人际冲突也占据了一定比例,真正由于心理疾病而自杀的并不多见。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疏导和干预,然而仍然未能有效地控制大学生自杀现象上升的势头。大学生自杀现象突出,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大学生对生命的存在和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经受不起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另一方面,学校长期忽视了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生命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因此,各高等学校除了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有必要把生命教育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开展专门的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的奇迹和人生的辉煌。

二、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教育,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自杀的突出问题,学校领导应积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发现和寻找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不足,对大学生自杀和轻生现象,积极主动地开展生命教育;应克服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性和心理干预的不足,积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命存在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念,使学生懂得重视和珍爱生命。

其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大学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辅导员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生命的态度和看法。因此,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思想道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刘佑生①陈俊豪②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①副校长、副教授②治安系讲师)

高等教育研究

95

2006年第10期上半月刊当代教育论坛

德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使之具有过硬的政治、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能够解答大学生关于人生的困惑和疑问,能够与大学生共同探讨人生的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理想。

最后,高等学校应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要把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要把大学生生命教育跟哲学教学、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要把生命教育跟社会实践环节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要把生命教育跟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研、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青春生命活力的舞台和人际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大学生享受人生的快乐和满足,促进对生命的热爱;

要把生命教育跟关心和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结合起来,体现党、国家和学校领导对大学生生命及其生命价值的珍视和关爱,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人间的温暖,激发生命的热情。具体来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1.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生命是价值的本源,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就无从谈起。生命是价值的基础,一切客体价值都是生命价值的外衍、对象化。中国的先哲给人及其生命在宇宙中以很高的地位。如《老子?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四大之中,人居其一,远高于物。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所谓“人命关天”更为世人所熟知。西方国家更加强调人的生命的意义,重视人类生存的权利,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基本权利放在至高重要的地位。心理学家马斯洛1955年提出的层次需要理论,把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作为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两种需求主要是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可见,人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位于最高的地位,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我们要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从而自觉地珍爱生命。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中的困境和挫折。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理想目标高远。然而,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悲观者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轻生厌世的道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力图塑造完美的自我,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差距,遇到一点挫折便认为自己“无能”、是失败者,那么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一个不能正确面对困境和挫折的人是很难走向成功的,也很难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解除人生困惑,教育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困境,

凡事向积极的方向思考。同时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足常乐的心态。

有些大学生常常感叹“身旁没有风景”,从而不满现状。我们应教育学生知足常乐,善于发现身边的美;

教育学生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盼;让学生明白只要正确地认识困难和挫折,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自身的耐挫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生命才会更加坚强。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关于生命教育中的自我认识,仍然可以将马斯洛人性需求理论作为教育出发点,人的基本需求,由低至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爱与被爱及归宿感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一个人在其最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关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和公平等,积极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尊、自爱和自我实现。然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就会产生挫败感和痛苦感。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识的需求的迫切时期,满怀抱负和志向,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成就脱节,即“现实自我”

与“理想自我”差距过大,就容易自我否定,产生自卑和失望,导致适应生活和社会困难。因此,应该引导大学生积极评价自己,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培养大学生自知、自爱、自信、自尊,积极悦纳自己的人生态度。

4.教育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大学校园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由于文化、生活习惯、知识背景的差异和个人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的不同,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摩擦和疏离,产生沟通和交往困难。人际冲突是大学生对人和生命存在感到迷茫和困惑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如果不能与同学有效沟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就很容易产生交往心理障碍和心理压抑,造成人际交往的困难,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影响生命潜能的发挥。实际上,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会与人交往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大学生活中绝大部分知识的获得和思想的形成也主要来源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大学生的成材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沟通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教育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亦是教师教育的必要内容。

5.培养学生自信心。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自信是生命的力量。”自信是对生命的尊重和肯定,生命教育中应当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教育和培养。自信的建立,必须首先做到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做到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须沉稳而坚定地把自我表达出,不退缩也不委曲自己,掌握自主性,勇往直前,这样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余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自我之角色、能力、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9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