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教学要点

1、了解《国语》

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

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和而不同”的思想

2、语言言简意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

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无论那个国家、民族,还是集团、个人,都受此冲突和危机的影响,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如何化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已是各国政府、民间、有识之士思考的重要课题。假如

人类对这些冲突和危机漠不关心,就会将人类导向毁灭。作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标志的和合思想,能为化解冲突和危机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合理的指导思想、有效的操作设想和有益的方法启迪,因此,“和合学”是为着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危机,为着建构一个和谐的、安宁的、幸福的人类社会。

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互联网普及化,把世界联成一片。这不一定就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以及种族之间冲突,有可能使不同文明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冲突加剧,譬如说,市场配额的不均等,利润瓜分不公平,生息领地有争议,宗教信仰有分歧,这一切价值冲突都根源于势不两立的选择。因此,文明冲突与文明融合成为世界范围所关注的课题。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定,以2001年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

化解人类冲突与危机,建构和谐世界的基本理念

如何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依据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特别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之间的交往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主体卓越的洞见,作为化解人类冲突与危机,建构和谐世界的基本理念:

一是和实生物的和生理念。《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周易·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便是和生。如何和实生物?“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多样元素融突、和合、杂和生物。土金木水火作为他与他者关系,是互相平衡、平等的,他与他者之间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互尊互重,互补互济,自然万物才能和乐生长。和生的要旨是天人都协调地和乐生长。和生并不否定现实的竞争、斗争、冲突,但不是将其导向消灭和死亡,而是导向融突而和谐、和合,在新生命的基础上和生和荣。

二是和而不同的和处理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在自然、社会、人己、心灵、各文明都是生命体的情境下,它们之间如何相处,是天天斗争、战争、恐怖、紧张,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和谐相处:就国际社会而言,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近千个民族,6600种语言,各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字语言、审美情趣殊异,而构成多极世界。在此多极世界中不能搞“同而不和”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中心主义,推行同的价值观、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否则就诉诸于战争暴力,而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大批无辜生命遭杀戮。以暴力对付暴力,以恐怖对付恐怖,就很难根绝恐怖。国际社会只有遵循“和而不同”的和处原则,国际社会才是安全的、和平的、合作的、发展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三是己立立人的和立理念。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立而立人,由己及人。自己成功立业,站得住,也要别人、别国站得住,并以仁、义、礼、智、信,恭、宽、敬、敏、惠作为仁统摄下的化解冲突的指导原则和规范道德危机的行为规则。这种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经孟子、荀子、董仲舒、宋明理学家的发挥,成为中国古代治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间冲突和危机的主导的理论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深层动力,以及内在的凝聚力、感召力与外在向心力、认同力的活水。

四是中和乐道的和达理念。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达有通达、显达、发达之义。己达达人,与他者共同通达、发达。自然、社会、人己、心灵、他文明,既然自己

通达、发展,亦使他者通达、发达。不要以己达而压制、制裁人达。当今世界无论是自然、社会、人己,还是心灵、文明等,都存在通达与不通达,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分,这种差距的壮大必然造成各个层面的失衡,使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加剧,造成社会动乱,不能持续发达、己达而人达,共同发达、共同繁荣,人类才能在和谐的、平衡的发达中,享受和达的幸福生活。中和心理是一种健康的、平和的心理,是以天地万物本我一体的博大胸怀,化解心理的种种痛苦、烦恼。乐道既是使人心若谷,无所忧愁,而达到精神上、心理上的和乐愉悦的心境,以使社会、世界和谐。

五是文明和合的和爱理念。和爱是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孔子讲:“泛爱众”。墨子讲“兼相爱”。《礼记·礼运》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乾称篇》)的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才会对自然、社会、他人、他心灵、他文明赋以爱心,才会使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在爱心的指导下得以落实和施行。

21世纪,文明冲突既不是发展趋势,也不是必经之路,人类需要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其前景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文明和合。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种种的差分,但人类要求和平、幸福的愿望是共同的,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共同的,他没有国界、民族、种族的区分。因此,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祈求,它将对世界具有启蒙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哲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曾经考虑过,是很深刻的大哲理。不过,那时主要是从矛盾论角度看的。今日忽然又想到,和、同之辨,很可能早期与人们的血缘关系有关。以前说到这个问题时,都是拿“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这句话作为古代基本认识。但是,也许那句话主要是人类学意义,在哲学意义上或者政治制度史方面的论述,说不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句话也包含这个意思,甚至可能更本质些。此语首见于《国语.卷十六.郑语》中郑桓公问史伯关于周朝即将有祸而打算逃亡的对话中。郑国史伯首先提出的这个“和、同”观念。

二、有关《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但并不是自始至终有系统的记述,而是有重点地记载若干重大事件。如《吴语》《越语》只记述了吴越两国争霸的经过。

《国语》与《左传》不同,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记言的文笔又略较《左传》浅显。既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又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某种思想。

《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后人据此认为《国语》和《左传》同出自左丘明之手。其实,《国语》和《左传》两书在编写体例、思想倾向、内容详略、语言风格、文笔特色等方面,都存在很大

差异。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三、有关郑桓公和史伯

1、郑桓公介绍:

公名友,厉王少子,宣王母弟。为周司徒,封於郑。从平王东迁,建国於新郑。传十三世幽公,为韩所灭。

周宣王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自己的异母兄弟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姬友,史称郑桓公,又因为郑国是三等诸侯国,国君为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宫涅即位,因为郑桓公是他的亲叔叔,就封他为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却说周幽王为人粗暴残酷,喜怒无常,每天沉溺于声色,不理朝政,并闹出“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的荒唐故事。郑桓公见周幽王一意孤行,国家他日必将陡起祸患,自己只好另作打算,早思退路。一日,他把掌管王室书籍的太史伯请到府上,问:“老大夫见多识广,侍奉过好几位天子,依您看这周室的江山还长得了吗?”太史伯长叹一声:“当今天子残害忠良,宠信小人,周室恐有累卵之险!”郑桓公点点头,又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大夫您为我筹划,怎样才能躲过这场灾祸呢?”太史伯沉吟片刻,说:“司徒不如趁早离开这是非之地,找一个安身之所。”郑桓公忙问:“老大夫您看到哪里去比较合适呢?”太史伯说:“依我看,只有洛阳东面,黄河和济河的南面可以居住。这个地方,临近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和郐国(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这两国国君都是贪财好利之辈,百姓们不归附他们。您身为朝廷司徒,又是天子叔父,朝野上下都很爱戴您,只要您张口向他们借地,他们不敢不给。日子一长,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成为您的子民啊!”郑桓公说:“虢郐之地,地面平缓,是四战之地,子孙恐怕不易安身,到江南一带怎么样?”太史伯说:“以往祝融曾经作帝喾高辛氏的火正之官,功劳很大,然而他的子孙在周代都没有很兴盛的部族,只有楚国还有兴起的可能。周衰,楚必兴;楚国兴起,对郑国不利。”郑桓公说:“那么我到西方怎么样?”太史伯说:“那一带的人贪财好利,性好争斗,不能久居。”郑桓公又问:“周代衰落,哪国又将兴起呢?”太史伯说:“可能会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齐国姜姓,是太公望的后裔,太公望曾经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秦国,是伯翳的后裔,伯翳曾辅佐舜帝怀柔百物;楚国的先辈祝融曾创下盖世功勋。而唐叔虞到晋地,地势险奇雄壮,又治理得井井有条,也肯定会兴盛。”郑桓公说:“老大夫对天下大事真是了若指掌呀!”就暗地开始筹划东迁事宜。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郑桓公派长子掘突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的亲叔父,位高权重,哪敢得罪!又贪图礼品丰厚,好处多多,两君一合计,各献五座城池:鄢、补、历、华、丹、田柔、蔽、苑、函、依。郑桓公闻讯大喜,即将郑国东迁,由长子掘突执掌国政

2、史伯介绍

中国西周末期思想家。生卒年不可考,一说史伯即。西周将亡之际,他同郑桓公谈论西周末年的政局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指出西周行将灭亡,原因是周王“去和而取同”,即去以直言进谏的正人而信与自己苟同的小人。史伯第一次区别了“和”与“同”(见)的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没有生气了。史伯的这个思想带有和朴素辩证法因

四、分析课文

1、预习课文,注意字音字形

2、依据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3、重点字词解释

其、殆、裨、支、方、专

4、重点句子翻译

(1)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3)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五、课堂小结

先秦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和同之辨,通过区分“和”与“同”,推崇“和”而贬损“同”。一次是周太史史伯与郑桓公对话时提出的。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说明“和”就如无行中的土与金木水火相杂而成百物。必须以非己的“他”为基础,与众多或单一的“他”构成一种多样统一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可见,“和”是一种多样统一的理想状态,“同”则是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它不可能产生新质。

第二次是齐国晏婴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提出的。《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是晏婴以“味”与“声”为例,与史伯思路一致,但谈的更深入。“和”是多种因素的复杂调和和有机调节,而“同”则是一味和单调,是不可取的。

《国语.郑语》中说:“夫和实生万物,同则不继。”这就告诉我们,“和”中包含着“不同”,即包含着差异。“和”与“同”又是不同的,“同”是个体之间的雷同、混同,是恶的无限;而“和”内部是多元化的,整体上是生动活泼的,体现着一种创新精神,所以生生不息。反过来说,在“和”中有价值的个体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不同”之处,如果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那就没有在“和”中参与的资格或者意义。如果“和”的整体均由同样的元素或个体构成,那就难以为继。那么,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为了做和谐社会的真君子,我们就应当将“和而不同”的重点放在“不同”上,以便找到自己在和谐社会中的正确定位,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六、资料卡片

桓公说:“周朝将会衰败吗?”史伯回答说:“差不多一定要衰败了。《尚书·泰誓》上说:‘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必定会遵从。’现在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讨厌贤明正直的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同的错误说法。其实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万物。因此调配五种滋味以适合人的口味,强健四肢来保卫身体,调和六种音律使它动听悦耳,端正七窍来为心服务,协调身体的八个部分使人完整,设置九脏以树立纯正的德行,合成十种等级来训导百官。于是产生了千种品位,具备了上万方法,计算成亿的事物,经营万亿的财物,取得万兆的收入,采取无数的行动。所以君王拥有九州辽阔的土地,取得收入来供养万民,用忠信来教化和使用他们,使他们协和安乐如一家人。这样的话,就是和谐的顶点了。于是先王从异姓的家族中聘娶王后,向四方各地求取财货,选择敢于直谏的人来做官吏,处理众多的事情,努力做到和谐而不是同一。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周幽王却要抛弃这种和谐的法则,而专门喜欢同一。上天夺取了他的聪明,要想不衰败,可能吗?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教学要点 1、了解《国语》 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 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和而不同”的思想 2、语言言简意赅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 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无论那个国家、民族,还是集团、个人,都受此冲突和危机的影响,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如何化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已是各国政府、民间、有识之士思考的重要课题。假如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樊迟、仲弓问仁》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二、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9.doc

[专升本类试卷]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49 一、单项选择题 1 《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 (A)心理 (B)环境 (C)对话 (D)战争 2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 (A)《春秋》 (B)《国语》 (C)《左传》 (D)《尚书》 3 在诸子散文中语言简短而比较整齐,部分整章用韵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4 《楚辞·九歌》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5 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 ) (A)贾谊 (B)董仲舒 (C)王充 (D)陆贾 6 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7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 (A)《赤壁赋》 (B)《赋篇》 (C)《李夫人赋》 (D)《归田赋》 8 在李白的近体诗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 (A)歌行 (B)乐府 (C)绝句 (D)律诗 9 陶靖节的原名为( ) (A)陶元亮 (B)陶彭泽 (C)陶渊明 (D)陶潜 10 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佛家 11 下列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 (A)《聊斋志异》 (B)《孽海花》 (C)《儒林外史》 (D)《金瓶梅》 12 《闲情记趣》的作者是( ) (A)吴伟业 (B)顾炎武 (C)沈复 (D)袁枚 13 张洁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 (A)《方舟》

(B)《祖母绿》 (C)《沉重的翅膀》 (D)《爱,是不能忘记》 14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是( ) (A)汪曾祺 (B)朱光潜 (C)启功 (D)余秋雨 15 《二月兰》的作者是( ) (A)张洁 (B)季羡林 (C)陈启佑 (D)从维熙 16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演说的题目是( ) (A)《我有一个梦想》

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2017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大学语文》 (1)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8)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8) 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11) 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14) 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17) 广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20) 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23) 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26) 参考答案 (29) 2010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29) 2011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0) 2012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1) 2013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2) 2014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3) 2015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4) 2016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6)

2017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大学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不同的用法。 识别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语、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将其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4.了解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修辞格及其用法。 5.理解现代文中的疑难词语,掌握现代文中的语法知识。 二、文学基本知识 1.了解教材中作者的姓名、字号、朝代或国别、代表作与作品集名称、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及其他重要贡献。 2.识记指定篇目中的名句。 3.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古今各类文体知识。 4.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5.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知识。 三、阅读 阅读材料选自课内或者课外的文段。 1.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 2.分析作品的结构、体裁特征及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3.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文章的语言及审美风格。

构建和谐社会二三言-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二三言|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我国西周时代就有和谐的观念,在《国语郑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郑桓公问当时的思想家史伯“周其弊乎”时,史伯指出弊在“去何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不同的事物和元素相组合、相均衡、相统一,才能兴盛发展,如果全部是同一元素,事物就不能发展甚至废弃。史伯向郑桓公说到: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记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极。故王者居九赅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在史伯看来,万物是各种元素的组合,香甜是五味的和谐,音乐是六律的和谐,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杂五材、合十数”的结果,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最初就与君主统治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为“和谐成其政”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受到普遍重视并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一种认识观发展成为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价值目标,并逐渐形成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社会结构和谐的观念系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维护国家稳定的过程中,都提出过类似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和概念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立了公民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第二,建立合作主义的政治框架。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阶级、

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非常激烈,但是到了20世纪中期,在体制内通过谈判和沟通,逐步缓解了矛盾,实现了社会的和解和利益的冲突,即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和解、合作甚至成为社会伙伴。第三,强化公民社会,允许公民自愿组织起来,以进入市场应对市场的风险,允许公民以组织形式进入国家的公共政治,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我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以及西方现代成功的经验,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值得很好地研究和借鉴。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应该有三个重要基础:即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首先,社会贫富分化不能太严重。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如果一个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严重,甚至仇视,和谐就无从谈起,甚至会出现动荡的局面。二是要有政治基础,就是要有一套调节利益冲突的机制和社会管理控制体系,能够让不同利益阶层有正当表达利益的渠道,并把他们的诉求和意愿能够整合成综合的意见,在国家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来。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协调机制,形式与内容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社会和谐。三是要有思想基础。即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要有凝聚力。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其思想基础是建立在三纲五常的基础上,每个人强调自己的责任而不是自己的权利,虽然这样也可以保持和谐,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思想基础。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历朝历代的“盛世”,就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但这样的和谐社会都是“传统的和谐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有两个重大区别:一是前者往往以牺牲个人利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 (王树基执笔) 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 客观原因何在? 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具,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 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 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 也好,都需要:1.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 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 (1)抑扬互用,蓄势待发,在波澜起伏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本文一开始即用抑法。冯谖因“贫乏不能自存”愿为孟尝君食客,但一“无好”,二“无能”,被“笑而受之”,是抑;左右“贱之”,“食以草具”,是抑;“无鱼”、“无车”、“无以为家”,左右皆“笑之”、“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进得门来已是三抑。冯谖自荐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本来已到扬处,可孟尝君又“不悦”,竟出言“先生休矣”,可谓抑到了极处了。常言道,物极必反。此后,当孟尝君亲身体验到了“市义”之益时,文章才顿时扬了起来,且一发而不可收。从接连不断的“抑”,我们看到了冯谖的老辣与练达;从此后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扬”,我们又领略了冯谖的远见、谋略与胆识。文章正是在先抑后扬,抑扬互用之中,造成了起伏波澜,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2)精心组织情节,推动人物性格发展。随着情节的发展,冯谖的形象由隐而显,最后活现于读者眼前。全文故事情节分三折写来,即弹铗而歌、焚券市义和复凿二窟。三折戏顺次展开,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 一.《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二.创作背景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