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工作实务(小抄)

社会工作实务(小抄)

社会工作实务(小抄)
社会工作实务(小抄)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考点1: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通用过程模式所涵盖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用于帮助个人,也可用于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故此,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就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过程模式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因此,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组织起助人思想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2、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在分析案主问题和提供服务方案时的基本理论依据。社会工作实务涉及的理论依据,教材中提到了4个方面:(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例如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知识”,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

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2)系统理论。系统

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

论视角,重点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系统论的视角来

统筹分析案主的问题及处境,并能从系统论的视

角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方案。具体知识点要求掌握

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形成社会工作的系统视

角:一方面,考生要掌握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

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每个子系统

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踪复杂的网络。另

一方面,考生要养成社会工作的系统分析视角。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

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

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系统理论

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

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

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

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3)生态系

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常用的一

个理论,考生要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

点、核心概念,以及在该理论的视角下社会工作

实务的介入方式和实务方法。(4)优势视角

和增能理论。优势视角可增能理论实际上是社会

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论视角。该视角认为个

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

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

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3、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社会工

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工作实务提

供了基本的分析视角和依据,在具体的分析方式

方面,社会工作者尚需要熟练运用内外影响力范

式、社会功能范式和生命周期范式等来分析案主

的情境及其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

服务方案。

4、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是社会

工作实务过程中的主要分析元素,也是社会工作

实务的主要切入点,因此需要给予重点掌握。社

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具体包括:

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

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

会问题的关系。

考点2: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做是一个有计划、有

步骤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实务过程是一个有弹

性的、各阶段有时交叉重叠的、持续的过程,是

一个系统的程序。其具体的特点有:1、强调

助人是一个过程社会工作帮助个人和社会系

统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需要

经过一个操作实施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达

到改变的目的。2、运用综合方法通用过程

模式在理论取向上采取综合的立场,从各种知识

和方法中选取最好和最适当的加以综合运用。这

些知识和方法经过了实践检验,确实可信。3、

工作过程阶段化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

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例如,介入是

在有了计划和签订服务协议之后进行的行动。通

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区分为不同阶段并不意

味着助人过程是截然分开的、各自独立的。相反,

分解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助人过程中不同

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阶段可

以交叉和重叠。4、工作任务阶段化在通用

过程模式中,助人的每一阶段对服务对象都是重

要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具体任务,社会工作者

完成每一项任务也都需要专门的技巧。一个阶段

的任务完成不好,会影响到完成下一个阶段任务

的完成。5、整合的价值观通用过程模式整

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在每一阶段的工作

中都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

象的接纳。同时,通用过程模式还强调社会工作

的伦理守则,强调对服务对象负责,让服务对象

参与持续的、定期的评估和总结。整合的社会工

作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专业责任的履行。

考点3: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在社

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通

常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助人过程各阶段

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通用过程模式假定,社

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有面对面的接触,服务对

象参与所有工作阶段。这在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

个案工作中表现比较明显。然而,就社会工作多

样的工作场所来说,也会有与个案工作不同的地

方。例如,在青少年服务中心或居委会的社区工

作中,社会工作者要先评估社区的需要然后才策

划工作方案,再接着寻求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

即先有评估后有建立关系和接案的工作。在某些

危急情况下,例如发现儿童有可能被虐待时,社

会工作者首先要保护儿童,将其带离危险的环

境,即进行直接的介入。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助

人过程还会在某一阶段被简化。例如,在接案后

就结案,或者将服务对象转介给另一个机构。

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尽管通用过程模

式的各阶段有先后顺序,但这并不是说必须完成

一个阶段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事实上,在助

人过程没有结束前,哪一个阶段都不会真正结束。这是因为,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工作时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修正原来的计划。所以说,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社会工作者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跟进。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通用过程模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不可能解决助人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它更像是一张地图,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引导;它只能作为助人过程中的路标,而不能将其看作是全部真实立体的助人场景。社会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的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工作方法,调整工作过程。

考点4: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通用过程模式强调运用各种系统资源,通过对其进行组合、调适,发挥和调动它们的潜力,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从而达到改变人与系统的目标。根据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过程,通常将通用过程模式分成了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等4个基本系统,这4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基本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知识点汇总表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考点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是

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

基础和起点。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3种情况:主动求助

的、他人转介的、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

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服务对象真正接受机构服务之前,他们都还

是“潜在的服务对象”。考生在这里要具体分析

这3类服务对象: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

务对象、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

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考生需要理解的是:初次

求助的服务对象和求助多次或者有过多途径求

助经历的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需要

采取的技巧和介入的策略应有所不同。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

象”

现有服务对象,是指服务对象前来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

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潜

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

协助和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

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考点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接案是一个有结构的操作过程,遵循一定的

步骤并使用专业的方法技巧,包括:准备、面谈、

收集资料和记录。考生需要掌握的各步骤的内容

及技巧如下:

1、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2)拟定面谈提纲。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

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

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

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对机构和社会

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

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2、面谈

(1)面谈的目的。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

务对象之间一个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

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

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2)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需

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帮助

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④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

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面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

倾听。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3、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个人资

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

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亲

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

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

4、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界定并确认服务

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

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

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最终达到服务协议;同

时确定服务对象要解决的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

序,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一些对服务对象有严重

影响的问题。

5、建立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

对象之间态度与情感的互动,目的在于帮助服务

对象与环境之间达到更适应的合作关系。建立专

业关系的技巧包括:(1)同感。(2)诚恳。(3)

温暖与尊重。(4)积极主动。

6、决定工作进程

在接案阶段,一般有如下几种可能:

(1)终结服务。这里要理解终结服务的具

体情形。

(2)转介其他服务。转介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转介。

(3)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的内容包括: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服务协议的形式可以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在这里,考生不仅要记住接案的4 个步骤指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每一个步骤中所嵌套的小知识点。比如,接案准备阶段的第一项工作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考生仅仅掌握到此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掌握服务对象的3个来源分别是:主动求助;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结识到的服务对象。

考点3: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常见的接案不成功的影响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5、社会文化因素

6、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考点4: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社会工作者在接案时应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

构的工作范围。

在这4个方面中,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和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最为重要,是考试的重点。

考生要清楚地知道在哪些情况下是需要紧急介

入的。《教材》中给出了4种情况:自杀、性暴

力、离家出走、虐待。那么,从这4种情况以此

类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接案时社会工作

者评估服务对象的处境危险或危急时,均可以实

施紧急介入行动,以保证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在接案时同样重要,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科学与高效。社会工作做

的是人的工作,情绪情感方面的沟通工作是开启

后续辅导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决定问题

的优先次序上,社会工作者要把握住3点:第一,

先易后难;第二,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第三,

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决定先后顺序。其

中,第一点先易后难最为重要。考生在复习的时

候要结合实际工作来理解什么是先易后难,哪些

工作属于易,哪些工作属于难。而且,在与服务

对象共同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往

往是由服务对象来决定和选择的。考试的时候考

生在设计服务方案或者在提出介入策略时,就要

注意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先后顺序了。

考点5: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

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

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1、预估的目的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

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预估的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

征。

(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

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

(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

3、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4、预估的原则

主要包括个别化、合作、避免片面、避免简

单归因、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等原则。

考生在掌握本知识点的时候要把握住2点:

一是掌握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何;二是要结合

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三章“人

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内容辅助理解,了解服务

对象当前的问题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往往是他与

周围环境的互动方面出现了问题。在预估问题的

时候社会工作者要有一个系统的视野,综合全面

地评价服务对象个人及其环境的状况。只有这

样,社会工作者预估的问题才会是客观的、为后

续的服务计划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考点6:预估的基本步骤

预估是由系统有序的程序组成的,是一个不

断循环往复、向前推进的过程。其基本步骤包括:

1、收集资料

(1)个人资料的收集。包括年龄、学历、

职业等基本资料;看待问题的主观经验;解决问

题的动机;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

(2)环境资料的收集。服务对象的环境资

料包括家庭、亲属、邻居、学校、工作单位以及

可以得到的其他资源的系统。

(3)交互作用。服务对象的问题可能出在

他(他们)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上,所以,收集

资料的第三个领域是服务对象与其环境间的交

互作用方面。

(4)收集资料的方法。

①询问。询问主要有3种方式:会谈、角色

扮演、问卷。

②咨询。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务

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③观察。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

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

的实地感受,使所收集的资料更丰富和准确。观

察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

④家访。家访是社会工作收集资料时常用的

方法。在家访中,社会工作者有机会观察服务对

象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与其家庭和相关社

区系统的互动形态,观察和了解到很多在机构会

谈中不能发现的东西。

⑤利用已有资料。这主要是利用机构已有的

服务对象资料、机构转介资料、工作报告、调查

研究报告,以及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

策的资料等。

2、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

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

(1)排列次序。即按顺序和重要性对资料进行排序,将其排列成为在时间上有先后次序的、在逻辑上有因果联系或者有其自身脉络的事件图。

(2)发现。即识别资料间的关系或形态,发现资料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将零散的资料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有完整的了解。

(3)识别。识别是指将那些形成问题或者可以缓解问题的因素找出来,进而确定事件各因素间的关系和形态,确定导致问题的原因。

(4)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即是将所获得的有关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料、直觉及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对需要与问题的认识,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概念性的认识,去解释问题。

3、认定问题

(1)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范围、原因、严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

2)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其社会系统的情况。

(4)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

(5)描述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

(6)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

4、撰写预估报告

(1)撰写预估报告应注意的事项:?确定报

告的目的和读者。?确定报告应使用的资料。?将

资料组织成为有意义的不同部分。④将事实与判

断分开。⑤语言简洁精练。

(2)预估报告的结构

?第一部分:资料和事实。这部分主要是对

问题的呈现,包括问题的时间及涉及的人和系

统,以及服务对象和问题的背景:家庭背景、教

育背景和学业、就业历史等。

?第二部分:专业判断。这部分要阐述如下

内容:对资料的理解;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

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对问题原因的理解和解

释;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改变的益处。预估的基

本步骤与过程分为四大步。

请考生注意,预估阶段的工作对于我们分析

问题,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非常重要。掌握预估

方法,找准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链接有关资

源,是我们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功。社会工

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考题不管是否出现这个字

眼,但是考试和实务的时候,了解服务对象的情

况,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我们开展所有服务

的前提。建议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

参考案例进行理解。

考点7:预估的主要方法

社会历史报告、家庭图、社会生态图加社会

网络表等方法具有简明和直观的特点,是进行预

估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

请考生注意,《教材》上提到的张敏社会历

史报告信息表非常具体地阐述了社会历史报告

方法的运用,请考生要详细阅读,掌握这种方法。

2、家庭结构图描述方法及运用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家庭结构图的绘

制方法,首先是了解家庭结构图的基本图形结

构,其次是要懂得绘图的图示,以及不同的符号

所代表的特殊含义。这一类的题型通常是通过对

案例中的家庭成员关系进行分析,绘制结构图,

再从其中分析问题、需求、资源、支持状况等,

制定介入策略。

3、社会生态系统图方法

《教材》第48页中孟健的案例有助于我们

熟悉了解生态系统图的绘制和功能。请考生注

意,结合教材的案例熟悉此方法,并且能够对其

他的案例尝试用此图进行预估、分析。

4、社会网络分析

考生需要掌握社会支持网络评估表的制作。

方法是:首先由服务对象找出他们支持网络的成

员,然后将支持网络成员和他们提供的支持按其

所回应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再由服务对象描述

他们如何看待所获得的这些支持。

考点8:服务计划的构成

一份完整的服务计划由6个部分构成:

(1)目的与目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3)介入策略。

(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撰写服务计划书是所有社会工作者开展社

会工作实务最基本的技巧。在这里,特别需要提

醒考生注意:

(1)目的与目标的区分。目的是总体介入

工作要达到的方向,目标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

换言之,实现了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就能达到总

体的目的。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主要指的是个人、

家庭、小组/群体、组织、社区。这也是表明服务

对象常常不是孤立的,是处在一定环境中,受周

围其他环境的影响的。因此,在分析问题提出介

入策略时,也要注意服务对象及其周围系统之间

的关系。

(3)介入的策略。介入的策略包括直接介

入和间接介入,如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

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介入的行动包括:危

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4)关于协同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

要理解不同系统的协作。(5)社会工作者与服

务对象的角色。澄清角色与义务。

(6)具体工作程序和时间表。有助于服务

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

考点9: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主要是提醒考生在考

试的时候,制订服务策略需要把握如下几点: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通常情况下,在考试中直接考原则的可能

性不是很大。原则是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准则,不

是写出来或者说出来,而是要在实际助人过程中

做出来的,体现在考试中就是看你的介入策略的

考虑是否以服务对象为本,是否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在上述制订服务计划的5个原则中,前两个原则更为重要。服务对象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是否参与、参与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辅导的效果。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工作计划的制订常常是拍脑袋、想当然,缺乏科学细致的调查研究,更缺乏计划制订过程中的服务对象参与。因此,导致我们的许多工作投入多、收效微,服务对象不满意。

考点10: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项服务计划的制订要在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包括目的和目标的设定、构建行动计划以及签订服务协议。

1、设定目的和目标

制订服务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认定问题的基础上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工作的目的和目标。

(1)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测量的。它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通过努力期望最终达到的总目标。

(2)设定工作目标。目标设定包括如下程序和工作:①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②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③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目标选择包括两个步骤:筛选目标和定义目标。④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⑤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构建行动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介入方法和介入系统的过程,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也是决策行动的过程。

(1)选择介入系统。社会工作的介入系统即是前述的关注对象,同时也包括为帮助和协助

关注对象解决问题而需要介入的其他社会系统,

包括宏观社会系统。社会工作的介入系统可以分

为直接介入系统和间接介入系统两类,社会工作

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介入的系统。

(2)选择行动内容。社会工作介入行动是

实现目标的手段。行动可以分为如下不同类型:

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和专

业咨询。

考点11:服务协议的形式

社会工作的协议可以是书面协议,也可以是

口头协议。书面协议要列明各项工作目标及双方

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协议对于改变过程是有积

极帮助的。所以,一般来说最好是能够订立书面

协议,使其起到督促双方的作用。

考点12: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1、签

订服务协议的过程

社会工作协议是与服务对象在从接案到共

同讨论问题、构建行动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协商产

生的,因此协议的过程从接案时就已经开始了。

随着助人过程的发展、协议的内容越来越具体,

直到形成具体、可操作的协议。

2、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

(1)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2)与服务对象讨论对问题的看法。

(3)描述介入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4)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

略。

(5)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考点13:介入的特点

介入也称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执行和改

变,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介入阶

段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

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

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

的重要环节。介入具有以下特点:

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

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考点14:介入的分类

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两类,即直接介入

(也称为社会工作的直接实践)和间接介入(也

称为社会工作的间接实践)。

这个知识点的核心任务是掌握每种介入的

关注对象。直接介入的关注对角是个人、家庭及

其互动关系;间接介入的关注对象是与个人、家

庭互动的社会系统;综合介入是前两者的综合。

考点15: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介入行动的原则有6个: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

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其中,原则1-5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

而第6条原则是需要深入琢磨的。众所周知,社

会工作的助人工作很多时候是非营利的,其间的

各种花费通常由政府来承担。但是,这并不意味

着社会工作的助人工作不需要考虑成本。恰恰相

反,正是由于是花纳税人的钱,社会工作才更应

该科学合理规划,做好预算,在介入行动的选择

中要量力而行,优先考虑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少的

行动,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有效的改变

结果。

考点16: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直接介入行动和策略是与服务对象系统一

起行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任务和环境的

需要,减少由社会功能问题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考生要注意,直接介入策略主要包括促使服务对

象运用现有资源、危机介入、运用活动和调解服

务等。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一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

达到改变的目标。二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

外部资源。运用外部资源的目的是将服务对象系

统与资源系统联结起来以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

功能。

2、进行危机介入

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

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

机。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

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危机介

入的技巧包括:

(1)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

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

(2)帮助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

予支持,以防精神崩溃。

(3)介入目标要现实,要瞄准服务对象当

前的需要。

(4)担任教导角色,当服务对象功能逐步

恢复时就可以结束介入行动。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时,要考虑介入目标是否与活动相符;活动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资源和设备是否与活动相配合。

4、调解行动

调解行动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系统一起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带来改变的介入策略。调解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消除冲突,满足共同需要。进行调解介入时,社会工作者要做到:一是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二是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三是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运用影响力

为有效帮助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运用诱导、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等各种能够影响服务对象改变的力量。

考点17: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是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

1、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争取社区资源时,常用的方法是让社区内有影响力的人物参与。

2、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在一个地区内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常常不止一个机构或者组织,但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助人计划。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掌握下列原则:(1)团结不同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实现共同目标。

(2)了解各方的不同观点,协助建立共同目标。

(3)识别各专业的长处和差别,划分职责。

(4)与各方沟通情况,为有效协调打下基

础。

(5)协调前广泛收集资料,提高协调效率,

减少协调成本。

3、制订计划创新资源

当发现社会有新的需要但却缺乏有效服务

资源时,社会工作者就要考虑筹划发展新资源。

发展创新服务和资源时要留意:1)控制规模,

使之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

(2)争取机构和社区的支持。

(3)设立必要的组织以承担工作。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依计划的性质而定。

4、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的工作也称环境介入、环境改变

术,其目的在于改变服务对象周围的环境,以促

成服务对象的改变,达到服务的目标。这里考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环境介入中的“环境”一词

意指围绕着服务对象的整个外部世界。

考点18:评估的目的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

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

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和目标的过程。评估的主要目

的有4个: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

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

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考点19:评估的作用

1、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2、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

业成长。

3、巩固改变成果。

4、社会问责。

通过评估社会工作能够向服务对象作出交

代、进行社会交代、专业问责。

考点20:评估的类型

社会工作评估有不同的策略,因评估目的不

同也有不同类型,比较常用的有过程评估和结果

评估两种。

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对

社会工作介入进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阶段分

别作出评估。

2、结果评估

结果是指介入行动最终完成的形态,包括目

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

考点21: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进行评估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类,即质性方法

和量化方法。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在于找出问

题,总结经验。所以,选择评估方法的原则应是

简单、可行和实用。

1、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

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

效果进行测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

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基线测量

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

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

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

的变化。具体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2)进

行介入期测量。(3)分析和比较。

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通常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情

况:没有进展(0分);极少实现(1分);部分

实现(2分);大体上实现(3分);全部实现(4

分)。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

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

行动成功的百分比。

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这种评估方法是对介入目标的评估,包括:

(1)目标核对表。(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4、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这种评估方法包括:(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

量。(2)差别影响评分。

考点22:结案的类型

结案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根据双方工

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而采取的行动。结案的

类型包括:目标实现的结案;因服务对象不愿继

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存在不能实

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社会工作者和

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考点23: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助人过

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主要任务包括总结工作、

巩固已有改变、解除工作关系、做好结案记录。

其中,巩固已有改变可以采取回顾工作过程、强

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的

策略来进行。

考点24: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结案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意味着服务对象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工作的结束和另一种新生活经验的开始。服务对象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两极情感反应,即一方面对即将结案而产生的与社会工作者的分离,及由此产生的失落、难过、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充满兴奋、成就感和对未来的希望等正面的情绪。

对此,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在结案期服务对象可能会有的负面反应,并在结案阶段审慎处理它们,采取步骤与方法让服务对象适应和接受结案即将到来的事实。具体方法包括:

(1)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

(4)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考点1:儿童的需要及问题

1、儿童的需要

儿童的需求包括生存的需要、爱的需要、学

习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社会化的需要、被保护

的需要6个方面。

2、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儿童可分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5

岁)、学龄期(6-14岁)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不

同的任务与资源,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1)婴儿期(0-1岁)面临着如何避免疾病

困扰以及保障生命安全等,主要是生理层面的问

题。

(2)幼儿期(1-5岁)除了生理发育方面的

问题外,可能会有分离焦虑,会出现恐惧:害怕

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

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

一些个体开始表现出行为及心理偏差。例如,过

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

(3)学龄期(6-14岁)可能会出现学习性

问题,如厌学、焦虑等。幼儿期的行为问题,在

学龄期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会出现未成年人犯

罪等。

主要概括为环境对儿童的伤害和儿童自身

发育障碍这两个方面。

考点2: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儿童社会工作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上,

在当前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根据儿童的生理、

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

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

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力及

自助服务活动。从定义能推出,儿童社会工作具

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

(1)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立足于社会经

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

(2)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

象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3)儿童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需要充分运

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方法及技巧。

(4)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服务

活动。

考点3: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儿童生物学。(2)儿童心理学。(3)

儿童教育学。(4)儿童社会学。(5)儿童文化学。

2、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广阔,可以将其内容分

为宏观儿童社会工作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两个

层面。

(1)宏观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面向全社会的、

宏观性的社会工作。

①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②促进对儿童的养

育;③推动儿童教育事业;④创造儿童快乐成长

的环境;⑤加强儿童卫生保健;⑥开展儿童家庭

服务;⑦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⑧提供儿童的信

息与资讯。

(2)微观儿童社会工作是直接为儿童及其

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的社会工作。

①一般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是对一般儿童提

供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托儿、康乐等方面的

服务;

②特殊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是对残障儿童、问

题儿童及特殊身世(孤儿、弃儿、受虐)儿童提

供救助、教育、医疗及机构照料、家庭补助、寄

养和收养等方面的服务。

(3)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包括家

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

(4)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包括

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

织、以及政府及相关的部门等。

考点4: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不仅包括一般意

义上的儿童个案辅导方法、儿童小组工作、儿童

社区工作方法等,还包括机构儿童、受虐儿童的

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等。

1、儿童辅导

儿童辅导是指专业人员利用科学的知识和

方法,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

问题的办法,并且运用各种机会促使儿童在生

活、学业、感情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以

及潜能发挥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采

取直接辅导的方法,帮助儿童调整心理情绪状

态,纠正偏差行为,激以儿童潜能,帮助儿童正

常发展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外在环境,向

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善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

进儿童的改变及成长。

儿童辅导包括行为治疗法、当事人中心治疗

法、社会技巧训练等。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

龄特点,可以运用游戏治疗模式进行儿童辅导。

常用的游戏治疗模式包括想像互动游戏治疗和

沙盘游戏治疗。

2、儿童小组工作

儿童小组工作就是指一种通过小组过程及

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使小组中的儿童能够获得小组经验、产生行为改变和恢复正常功能,以及与他人和周围环境达成有效的调适,最终促进个人及小组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儿童小组工作可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增强儿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主要的儿童教育小组为亲子教育服务。

3、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是对受虐儿童的辅导,它优先考虑的是儿童的安全,进而协助儿童沟通及表达他们的感觉。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须与家庭、学校、医院、司法部门、公安部门、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机构以及社区有关力量或社会资源密切配合起来,对受虐儿童予以积极的介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介入保护儿童权益的同时,还要对儿童的隐私予以特别的保护。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考点1:青少年的需要与问题

了解青少年的需要与问题是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第一步。具体实务工作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因此,对于考生而言,这部分内容是考试中方案设计与案例分析类题目所需要的基础。青少年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任何对于他们特点的概括都似乎过于简单,因此唯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该群体的表现与行为才能更好地理解该群体。考生必须耐心学习与用心记忆该群体的特征,与其他群体有效区别开来,以便分析时不至于张冠李戴。

青少年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独

立(人格、经济、价值观)、认同(性别、自我)、

社会角色(家庭、婚姻、职业)与社会关系。即

青少年在此人生阶段需要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

发展独立的价值观与经济能力,并通过社会角色

的学习拓展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积

累与沉淀,为将来的独立生活奠定所必需的社会

基础。

青少年的问题自然与该阶段的发展特点密

切相关。如:自我认同问题(性别角色混乱、同

一性危机等。考试对于青少年角色定位不清及同

一性危机等知识点等的考查非常重视,需要考生

对这部分内容予以更多的关注,很多考生对于同

一性危机把握不够,其实同一性的感觉就是一种

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

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

有自身的存在,危机的表现就是角色混乱)、社

会支持网络发展不良(没有建立健康的朋辈关

系、过度依赖父母、角色模式定位不清等),或

者独立动力不足(经济独立能力差、生涯规划缺

失)等。

考点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由于青少年所处人生阶段具有独特性,即过

渡性、快速发展性等,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在面

对这一群体时必须更多关注介入的立场、方法、

思路与宗旨,唯有此才能够更好地协助该群体顺

利度过该人生阶段。其特点主要包括: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

心基础

所有社会工作服务实务所涉及的各类服务

对象都需要社会工作价值观作为其核心基础,但

是该价值观对于青少年工作来说表现得更为强

烈、迫切。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

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性、过渡性、群体性等特

点而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中的小组游戏、技术

训练、角色扮演、集体活动等都具有明显成效。

3、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

的基本介入焦点

社会工作者需要以系统的视角来检视案主,

以“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剖析青少年成长与发

展的现象与问题,并能够有效地介入。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

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对于青少年而言,其问题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社会适应不良”,也就是其价值理念、行为方

式、发展路径等与社会、家庭、学校的期待不一

致,从而造成青少年与家庭、学校及社会互动的

紧张。而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就界定为增强案主

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增强案主适应社会情境的能

力,达成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另外,社会工作者在面对青少年案主时,一

般持“抗逆力”的基本观点,“抗逆力”事实上

是优势视角下理解案主与环境互动的一个重要

概念,此概念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来说尤为重

要。

2010年中级实务第五题就是要求利用抗逆

力相关知识对于该班级学员进行相关内容设计。

本题相当开放,基本没有提出特别要求,整个答

题设计完全取决于考生对于抗逆力概念的理解。

青少年的抗逆力也就是保护性因素分为两

个部分,内在保护性因素和外在保护性因素。前

者是个体自身具有的能够应对危机情景,减少问

题行为,自我克服压力的心理能力与人格特质。

后者则指个体以外的环境中所具有的促进个体

调适,积极应对以适应环境的条件与资源,主要

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社区等。

因此,本题的设计就是将内外部要素融合进

入抗逆力六条内容予以说明就可以了。具体而

言,包括:促进亲社会联结、建立清晰和稳定的

边界、提供关怀和支持(如上三条都是从外在保

护性因素入手,也就是动员家庭、学校及朋辈群

体力量给予此类青少年更多支持与鼓励)、制定

和表达高的期望、教授生活技能、提供机会和促

进参与等(后三者则力图激活青少年内在保护性

因素,期待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确立

更高的道德标准及行为要求,同时鼓励其更多以

积极心态参与社会生活)。

考点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该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类:发展性、

预防性及补救性。其中发展性的社会工作主要关

注:青少年群体潜能的发挥与发展的促进,具体

内容主要集中于思想道德发展、心理认知辅导、

就业能力拓展、生涯发展、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

辅导等;预防性的社会工作主要集中于对于一些

潜在的可能会阻碍青少年社会功能发挥的条件

进行控制,其主要着力点更多是在青少年相关群

体与社会功能载体中,如青少年父母亲职教育、

社区环境改善、社会政策完善等;而补救性的社

会工作则是指协助青少年恢复处于崩溃边缘的

社会功能,具体包括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与犯罪

青少年矫正等,还包括弱势青少年保障等。

其中青少年思想道德与心理认知发展最能够表现出该年龄阶段的特征。

而生涯发展与就学就业辅导则是在道德与心理认知辅导的基础之上为将来的独立生活所进行的进一步的准备,其目的是培养案主的工作技能,进行生涯规划,端正职业观,提升学习技能,培养就业意识等。

行为偏差与矫正辅导则是针对已经出现了问题的青少年所进行的补救性的社会工作,以力图尽可能恢复、增强案主的社会功能。具体手法包括:社会技巧训练、角色模范、支持性关系建立及补救性教育等。

2009年实务题第五题青少年危机干预分析,危机干预的目标是防止过激行为,同时还要避免由于经历危机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创伤和损害。在目睹了同学遇难之后,幸存的中学生们感受到巨大的惶恐与无助,他们表现出了极度的悲伤与慌乱。具体操作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帮助其宣泄悲伤情绪,防止其过激行为,待其稍微平静之后,利用其人际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其恢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考点4: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个案、小组与社区,但是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与实施则与青少年发展理论密切相关。

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再来探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个案方法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以积极主动及多样性的方式去接触案主,同时在接触过程中给予案主的独立性以足够的尊重,从而激发案主的主体意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基本程序与《教材》第二章所提及的社会工作通用过程

一致,不同之处只在于接触案主的方式、案主需

求类型、介入过程中对于案主的价值观与态度等

必须更为充分考虑到该群体的特征。

小组工作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该群体可以借助小组获

得其所需要的安全的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朋辈支

持、学习模范、社会网络等。

社区青少年工作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即调

动社区资源使之为青少年服务,或者组织青少年

参与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

除此之外,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还包

括一些专项服务。比如就业辅导及网瘾戒除等;

另一种则是通过团康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整体提

升的历奇训练等。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考点1:老年人的需要及问题

1、老年人的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

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

排和一条龙照顾等

2老年人的问题 ①疾病与医疗问题②家庭照

顾问题③宜居环境问题④代际隔阂问题⑤社会

隔离问题

考点2: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老年社会工作的

特点: 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

和行为;②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③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④老年

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考点3: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主要内容:健

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

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

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

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

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

务。

2、老年人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处理的方式:

帮助老人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等

最常见的4个认知和情绪问题

3、老年人精神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理解老

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人在精神上如何

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4、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老年伴侣工作、

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

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临终关怀、丧亲问题、酗酒问题、自杀等

考点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老年个人

与家庭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缅怀往事疗法、人生

回顾疗法、验证疗法。2、老年人小组工作方

法有现实辨识小组和动机激发小组。3、老年社

区照顾工作方法主要分为医疗性照顾和社会性

照顾两部分。4、老年机构照顾工作方法有三

个实务模式,分别称为爱登选择模式、住房与服

务模式和以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为

基础建立的模式。

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考点1:妇女的需要及问题

1、妇女的需要

妇女的需要主要包括:妇女生殖健康的需

要;妇女的权益和妇女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性

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2、妇女的问题

针对女性的需求和角色责任,妇女的主要问

题包括:妇女的婚姻与家庭问题;针对妇女的暴

力问题;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留守妇女和流动

妇女问题;妇女就业问题;妇女的贫困化问题;

妇女参政率低及妇女教育资源普遍不足等问题。

妇女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变迁中资源分配不

公甚至剥夺、性别歧视等直接相关,考生在这里

要结合女女性不同时期的生命任务和社会所赋

予的角色任务要求,结合具体的案例去认真理解

妇女的需要。如一位白领女性,同时也是一名母

亲,她在家务劳动的分担、职业压力的舒缓、双

重角色的矛盾调适就成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这对我们在面对不同案例的时候,能够准确地找

到服务对象的问题,提出合适的介入策略有重要

意义。

考点2: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要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这里主要是从妇女的需要和问题的差异性

角度去理解,结合下一考点提到的不同女性群体

的介入内容,去看女性的多种需求,结合社会工

作“个别化”的原则就不难理解了。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和尊重服务

对象的意愿,在这里,同样需要妇女的参与。

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不同文化和背景下成长的女性,有其自身独

特的需求和问题。这里需要结合人类行为和社会

环境的关系来看问题,理解妇女问题不仅仅是个

人问题,跟周围环境也有密切关系。

4、“个人的即政治的”

妇女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政策和制度的保障,需要社会的关注。

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社会工作的通用理论、模式和过程适合所有国家、所有领域的服务,但是作为妇女工作的独特性,需要本土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要结合本土文化和政策等。

考点3: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为妇女服务,解决妇女面临的实际困难;关注妇女的发展,解决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的权益和发展问题;倡导和促进性别平等和公正的机制建设。

1、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

(1)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与工作策略。

第一,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主要包括夫妻关系的调适、婆媳关系的调适、亲子关系的建立3个方面。

第二,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包括:尊重和接纳现实中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重新调整家庭权力,避免家庭暴力、冲突与资源分配不均;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社会应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的负担。第三,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使用策略。“家庭为本”服务的信念是:协助家庭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和提高家庭的自主能力。“妇女为本”强调以人格平等为原则的现代家庭关系,在重视个人的要求的同时,维持家庭关系的协调,但不能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而忽视或者牺牲个人的需求。

考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需要掌握性

别视角的有关理论,理解家庭为本、妇女为本的

核心理念,需要有性别平等的敏感度及关注妇女

的经验,关心家庭中女性是否受到来自文化、社

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外在影响,以及这些影

响是否给妇女造成了压迫和家庭中的不平等地

位。在设计介入策略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家庭整

体利益和妇女利益两者的兼顾,把重点放在教育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如何自我增权,如何争取自我

更人性化的生活,以及如何尊重女性独特的个性

和权利,而不仅仅成为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2)对单亲母亲家庭的介入。单亲母亲家

庭常常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亲子关系和孩子教

育、单亲母亲贫困化、就业、再婚困难、社会对

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偏见使得她们的生存环境恶

劣、缺乏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保障等。

考生要注意,从理念上和实际工作中,均要

树立这样的观点:①单亲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

是正常的家庭形式。②单亲母亲的问题不是单亲

母亲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福利不足、社会歧视

观念等导致的问题。③认识到单亲母亲在应对问

题时的能力和智慧,而不要认为她们是可怜的弱

者。

在应考和实际工作中,都要注意,解决单亲

家庭的问题,除了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和联络资

源,解决现实的就业、孩子入学等问题之外,需

要把同类问题的单亲母亲组成支持小组,促进互

帮互助,减低孤独,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更

需要建立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福利保障措

施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3)干预针对妇女的暴力。针对妇女的暴

力行为是指对妇女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

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

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

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暴力的范围包

括婚姻暴力、拐卖妇女、性暴力、性骚扰和性服

务等。

(4)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考生

在理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主要是从流动妇女、

留守妇女的需求和可能面临的问题角度去介入。

(5)维护妇女的生殖健康。妇女生殖健康

问题主要包括妇女获得与性、生殖有关的信息及

服务极少,各种危害和疾病的发生率极高;妇女

缺乏生殖健康方面和自身权利的意识。

(6)推动妇女参政。

(7)改善妇女贫困状况。

2、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考生

主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具体内容。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社会性

别意识运用于妇女社会工作要注意的问题。在这

里,我们重点要掌握的是社会性别的主要观点,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内容和途径。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的具体策略和实施途径。考生要把这些知识作为

开展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介入视角。

考点4: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性别分析方法

(1)性别角色分工分析。考生在这里主要

是在掌握社会性别的有关理论的前提下,理解性

别角色分工的内容,掌握妇女承担生育、生产和

社区管理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对妇女的活动和

发展空间的限制。考生在设计介入策略的时候要

充分考虑妇女的这些角色,在时间、地点、服务

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考虑。(2)性别需要分析。

考生在这里特别要注意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

性别需求是基础,而满足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是

改善妇女生存条件,实现妇女更多权利的重要保

障。(3)大树图。主要是通过将案例中的问题列

为树干,树根代表成因,树梢代表结果,绘制成

一棵大树。直观地帮助考生理解问题是如何产生

会导致怎样的结果。(4)性别分类资料收集的方

法。

2、妇女赋权的方法

赋权是指:“一个人感觉有一种自我控

制的能力、尊重自己、内心充满自信,并且相信

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的过程。在这里考生要理

解,单是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样不足以

解决服务的问题,必须增强女性的能力。对于这

一知识点,考生要理解具体的干预目标和掌握具

体的方法。

3、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这一知识点主要要求掌握具体的操作

步骤和掌握相关的核心技巧,能够将这些实际运

用到考试和日常的实务工作中。(1)建立关系。

考生要注意,跟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接案

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开展服务的有效手(2)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3)挖掘自

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4)

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5)社区层

面:①宣传与教育的方法。②参与式学习的方法。

③倡导。(6)资源联结。很多妇女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自身资源不足或者如何挖掘运用资源能力匮乏而导致。考生在这里需要注意要解决妇女的问题,就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挖掘利用和连接问题。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考点1: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基本需求残疾人的主要困难:分为城镇和农村两部分。城镇包括: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婚姻难、就医难、社会交往难、心理障碍等。农村包括:交通不便、体力劳动困难、医疗困难、社会服务难等。残疾人的基本需求: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就业政策倾斜、康复与医疗救助、伤残抚恤、社会保险、特殊教育、文化生活照顾、改善社会环境等。

考点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社会保障,在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与健全人一样共享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

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

考点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其二是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此外,还要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和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与创造性。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1)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学习《残疾人保障法》和了解残疾人社会组织(包括中国

残疾人联合会和其他社会组织)。(2)开展政

策咨询工作。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

害,在机构里和社区中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是社

会工作的重要内容。2、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

量包括帮助残疾人克服物理性障碍、建立和谐

的人际关系、为残疾人配置特殊的辅助用具和积

极组织残疾人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1)

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交

流的无障碍。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是为残疾人提

供必要的居住、出行、工作和平等参与社会的基

本保障。(2)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3)

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以提高残

疾人的社会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考点4: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残疾人社会工作

和其他社会工作一样,要充分利用个案工作、小

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主要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

掌握和提高工作技巧。

从残疾人本身和残疾人家庭的特点来说,有以下

几种工作方法或模式。(另附)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

考点1: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1、矫正对象面

临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

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

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

缘地位。2、服务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

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

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在本考点

中,考生不仅要记忆矫正对象面临的三个问题和

他们的三种需要,更重要的是要能根据案例分析

出案主面临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问题,具有哪一

种或哪几种需求,以便拟订服务计划。比如,案

主服刑15年后释放出狱,此时案主年届50,父

母已去世,妻子带着孩子改嫁并中断联系,亲朋

都与其划清了界限,案主四下寻找工作都因其年

龄太大、“有前科”、缺乏工作技能而失败。在此

案例中,案主面临的问题有不被民众同情,缺乏

物质、社会保障等资源,在生活、就业、住房、

社会交往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其服务需求

则包含了获得心理辅导、行为纠正及就业培训等

再社会化服务;参与就业;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

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维持基本生

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等。具体到服务方案的设计,

包括为案主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新适应社会

生活,帮助案主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考点2: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矫正社会工作既

有社会工作的共性,如注重专业知识、强调专业

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等;又有其个性特征,

即:福利性、特殊性、系统性、专业性。这4个

特性分别从工作的性质(福利性)、工作的服务

对象(特殊的社会困难群体——违法或犯罪者)、

工作所依托的体系(整个司法矫正体系,包括审

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刑释等各个环节)、对

服务提供方的要求(社会矫正工作者作为整个团

队中的专业人员,要根据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和具

体情况熟练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等方式实施

专业服务)这4个方面进行归纳。对本考点的

考核强调在对4个特点进行理解记忆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要意识到矫正对象是社会的困难群体,

需要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的价值理念,采用个案

辅导、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有针对

性地为他们提供包括审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

刑满释放等各个环节的帮助。这种意识作为考查

要点体现在考生对案主的态度、答题的思路以及

拟定实施策略的过程中。

考点3: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本考点根据

矫正对象的类别,把矫正社会工作分为司法判决

前的社会工作、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社区矫

正中的社会工作和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4种。

本考点的注意事项是:识别案主属于哪种类型的

矫正对象,并根据其特点选用相应的社会工作介

入实施策略。

考点4: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首先矫正社

会工作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其考核主要通过

考生答题时表现出的对矫正对象的关心、尊重而

不是唾弃、抛弃,相信矫正对象的潜能入其可塑

性等方面反映出来。其次,行为主义理论、认

知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以及“社会——心

理”视角5个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

角,考生不仅要理解这5个理论与视角的含义,

最重要的是要能应用它们对案主的问题进行陈

述和分析。另外,矫正社会工作所遵循的接纳、

可塑性、个别化等价值理念主要也是反映在考生

答题时的倾向和态度中。本考点中最后也是最

重要的一个考查要素,就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

方法。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这一目标

来讲,介绍了行为治疗方法和理性情绪治疗模

式,建议考生掌握这两种方法,并在方案设计题

型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来矫正案主的偏差行

为和消除案主的非理性信念。从改善社会环境这

一目标来讲,采用了“社会——心理”视角,对

案主生活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开展社区教

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为案主的问题解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还介绍了个案管理的模式,建议考生把它作为复习的重点。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接纳矫正对象。(2)掌握5个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应用它们分析案主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指导服务方案的拟订。(3)内化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4)掌握行为治疗方法。(5)掌握理性情绪治疗模式。2、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社会——心理”视角。3、行为治疗方法治疗的策略与技巧;增强物的使用;强化程序。4、理性情绪治疗模式(1)ABC理论。(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4种);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8种)。5、个案管理(1)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2)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3)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4)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注意事项:结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分析案主问题的成因并选择恰当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第九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考点1: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一)服务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5个方面:治疗康复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社会尊重需要。

1、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4个方面:健康维护的需要;婚姻家庭的需要;社会参与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

2、复员退伍军人安

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2个方面:就业权

益的保障需要;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3、

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5个方面:军队

情结;社会尊重;健康维护;居家养老;社会参

与。(二)服务对象的问题1、优抚医院社

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生活适应困难,

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2)心理障

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残导致的障碍。(3)生

活保障问题。(4)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

困惑。(5)社会隔离,缺乏社交网络,身心

非常孤单。2、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老化问题。(2)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

量受损。(3)心理失衡。(4)社会地位下降。

(5)社会隔离。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

作服务对象的问题(1)就业难。(2)隐性失业。

(3)延迟上岗。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

问题(1)角色失调。(2)地位下移。(3)心

理失衡。考点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

点(一)什么是优抚安置工作1、优待。优待

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对优抚对象从政治上、经济上

给予的优厚待遇。2、抚恤。一般是指国家对

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

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3、安置。仅指对退役

军人、军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军队无军籍退休

退职职工的安置。(二)什么是优抚安置社会

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

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

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

象,协助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

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

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

适应和福祉的活动。按照不同的服务载体分

类,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优抚医院社会工

作、光荣院社会工作、烈士褒扬社会工作、军供

社会工作、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和军休社

会工作。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1)

政治性。(2)政策性。(3)协调性。(4)特殊性。

(5)矛盾性。

考点3: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优

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1、4个总体内容(1)

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的问题。(1)协助处

置服务对象及家庭的问题。(2)协助增强服务

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3)协助处理服务对

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4)出院跟进服务。2、

3个特例内容(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

作。(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3)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二)光荣

院社会工作的内容1、做好服务对象人住前的

评估和准备工作。2、协助服务对象适应光荣院

的新生活。3、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心理辅导。

4、通过策划、组织一些简单易学的活动,增进

服务对象群体之间的交流。5、协助服务对象

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6、鼓励服务

对象参与力所能及的院舍活动。7、引导服务对

象正确看待死亡。8、利用社区或社会资源为

服务对象服务。9、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

进行督导。10、促进光荣院专业服务的发展和

专业质量的提高。11、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决策。

(三)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1、引导讲解

员,引导参观群众,加强阵地宣传,开展群体性

的心理辅导。2、策划有针对性的宣传纪念活

动。3、协助烈士遗物史料的收集。4、协调烈

属与陵园的纠纷。5、协助做好前来扫墓的烈

属及亲朋的精神抚慰工作。6、协助完善解说词,

针对不同人群凸显宣传教育重点。7、推动志愿

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8、推动相关政策

完善,协助做好宣传解释。(四)军供社会工

作的内容1、及时发现过往部队中存在的生理、

心理问题,配合部队做好预防、解决和转介。2、

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完成好军供保障

任务。3、协调组建工作人员的支援网络,加强

工作人员的心理辅导及沟通技巧,协助工作人员

进行压力释放、情绪疏导和问题解决。4、开

展研究工作,提供军供站管理和发展方面的政策

建议。(五)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

容1、协助服务对象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顺

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2、协助服务对象

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社

会支持网络。3、加强协调沟通,推进政府主

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安置格局形成。4、

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倾听心声、舒缓情绪、提供

慰藉。5、协助搭建信息咨询平台。6、积极推

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六)军休社会工作

的内容1、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转换,做好

心理关怀和精神服务。2、协助军休干部适应军

休服务管理机构里的新生活。3、协助军休干部

认识老龄化的过程,适应晚年生活。4、协助军

休干部发挥自身政治、经验、智力优势,力所能

及地服务社会。5、协助整合社会资源。6、

协助依法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7、协助推

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8、协助做好工作

人员的情绪疏导和压力释放工作。9、培训工作人员,促进专业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10、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考点4: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方法1、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2、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法——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3、危机干预方法——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4、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支持性小组。(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不同领域需掌握的个性方法1、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的介入重点(1)直接面对死亡和濒临死亡的现实,了解临终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心理反应。(2)了解、满足并体恤服务对象对归属与爱的需要。(3)失禁问题的处理。(4)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5)疏于照顾问题。(6)建立专门小组。2、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1)压力预防与减压。(2)构建支持网络。3、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技巧(1)接收安置。(2)服务管理。

第十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考点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1、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体现在贫困对象致困原因的多重性和困境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提供的救助类型也相应不一样。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是持续的。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要向对象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心理辅导、精神慰藉、行为矫正等援助,从而提升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由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

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所以在实施救助的过程

中强调融合运用。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社

会救助的体系比较复杂,相关的各类政策非常

多。在救助过程中,要熟悉各类政策,并在政策

的范围和许可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规范

服务。

考点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救

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以反贫困为主的基

本生活救助、各类专项救助、灾害救助和流浪乞

讨人员救助等。1、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

救助基本生活救助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五保”供养为

主的救助形式。(1)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

定、实施与评估。(2)社区层面社会救助的

内容: 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一是提供物

质帮助;二是提供就业机会。②整合社会资源,

动员社会力量:一是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二是

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三是联合社会组织的力

量。2、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

教育救助:促进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动员社会力

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分层分类给予

救助,通过“奖、贷、助、补、减”等措施直接

支持在校学生;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

(2)医疗救助:寻找与社会救助的结合点;参

与救助政策的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3)

住房救助:帮助申请住房救助;参与住房救助的

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3、灾害

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灾害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转移群众,保护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灾民衣、

食、水、住、医等基本生活问题;安抚灾民情绪,

进行心理疏导。(2)灾后社区重建:协调社

区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

序;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4、流浪乞讨

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救助政策的修订。

(2)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3)流浪乞讨

人员的个别化服务。 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

和全天候救助。②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

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4)流浪儿童。

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②根据儿

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一是从物

质救助到教育救助;二是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

与社会;三是安置与跟踪服务。

考点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社会救

助社会工作方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符合社会救

助政策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标准;二是社会工作专

业方法和技巧的选择性使用。1、基本生活救

助的工作方法(1)针对困难居民的个案工作。

在运用个案工作方法服务于困难居民时,主要有

以下几个阶段: 全面接触困难居民,深入了解

其问题和需求。②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

式。③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④及时评

估工作过程和效果。⑤总结并结束工作。(2)

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在贫困

救助中的功能:一是改善生活环境,借助团体的

动力和过程,帮助贫困者改善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环境;二是提高自身认识,通过教育、娱乐和经

验分享,提高贫困者对自身状况的认识;三是增

强适应能力,通过学习和不同经验的分享,丰富

和扩大经验和见识,学习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技

巧,发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

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小组类型和

不同的工作计划、活动内容,协助小组成员了解

自身的问题,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3)

社区工作。 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基本

原则: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根据社区的实

际情况制定救助和发展的目标;注重救助对象的

参与和互助。②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

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等。

在进行社区层面的救助时,一般采用多种模式综

合运用的方法。③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改善

社区环境;发展社会网络;促进能力建设。2、

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开展专

项社会救助中的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

时,要根据各个专项救助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

地选择社会工作方法。下面以教育救助为例,探

讨如何选择专业的工作方法。(1)开展工作

前,首先进行调查,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2)根据“奖、贷、助、补、减”等救助政策,

开启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进行救助。

(3)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4)开展不同形

式的小组活动。3、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1)

灾害预防。(2)灾害救助。(3)灾后重建。4、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1)外展服务。

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有系统的服务模式,它是社

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出现多和活动频

繁的地方,与他们保持紧密接触,通过提供辅导、

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

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

影响的工作。针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更要注意

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机构服务。思

想转化;行为矫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贫

困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比较多地会运用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而灾后救助领域则可能更多地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

第十一章家庭社会工作

考点1: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1、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考点2: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3、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主要包括: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抗逆力和生态系统理论4个重要理论和概念。针对家庭抗逆力,首先要掌握其基本的假设,即家庭成员在逆境中并不一定必然成为“问题”,任何家庭在“问题”面前都拥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克服逆境的过程寻求新的发展。其次是掌握美国著名的家庭抗逆力研究专家瓦希的观点,即家庭抗逆力分为3个方面和9个因素。生态系统理论强调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4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在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方面,一是要牢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即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二是要进一步了解每一项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哪些服务内容;三是能够根据案例呈现的内容,判断出是属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哪项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制订服务方案。

考点3: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2、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3、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知识点汇总表(另附)

第十二章学校社会工作

考点1: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学校社会工作的

特点主要有4点: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实

践性。

考点2: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针对学生

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1)学业发展与生涯

规划的需要。(2)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3)

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的需要。(4)情绪觉察与

情绪管理的需要。2、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

社会工作(1)针对学业困境学生。2)针对人

际关系困境学生。(3)针对家庭生活困境学生。

(4)针对心理状况困境学生。(5)针对特殊

行为群体学生。3、结合家庭与社区的力量,

开展学校社会工作(1)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

况。(2)搭建学校与社区沟通的桥梁。

考点3: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1、抗逆力的

理论与方法(1)抗逆力的理论来源。(2)抗逆

力方法的基本原则。(3)抗逆力方法的基本步

骤。(4)培养学生抗逆力的策略。2、个案管

理方法的组织与运用(1)个案管理的定义。(2)

个案管理的适用对象。(3)个案管理的过程。

(4)个案管理者的角色。3、团体辅导方法的

组织与运用(1)团体辅导方法的基本程序。(2)

团体辅导方法的实际运作。

第十三章社区社会工作

考点1: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1、社区社会工作

的目标(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2)

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3)挖掘社区

资源,满足社区需求。2、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

(1)以社区为对象。(2)重点解决社区居民

所面临的集体性问题。(3)采用宏观结构的视

角分析和介入问题。(4)强调社区参与,关注

人的发展。(5)重视社区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考点2: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社区服务。

2、社区就业。

3、社区治安。

4、人民调解。

5、

社区卫生。6、社区教育。

考点3: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社区社会

工作的过程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包括:社区分

析、政策分析、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策划、

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执行、社区服务(活动)

方案的评估五个步骤。2、社区社会工作的主

要方法资源连接、推动居民参与、居民能力建

设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第十四章医务社会工作

考点1: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医疗卫生体系

相融合、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以病人为

中心”的理念、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考点2: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医院社会工

作的主要内容(1)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2)

危机介入。(3)对病人的心理社会评估。(4)

介入服务:疏导病人心理,调节医疗关系;帮助

病人申请金钱、物质等方面的公共援助;为绝症

病人提供临终关怀;悲伤辅导。(5)根据不同科

室病人情况提供服务:内科社会工作服务;外科

社会工作服务;妇产科社会工作服务;小儿科社

会工作服务。(6)康复评估:心理评估;社

会评估。(7)出院安排:出院解释;帮助病

人制订出院计划;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

机构;病人的家庭护理安排。(8)外展服务:

社区医疗照顾;慢性病及严重疾病的家庭照顾。

(9)教育、培训、发展服务。公共卫生社会

工作偏重于卫生行政和公共卫生设施内的社会

工作实施,其内容更多地与社会工作行政及管理

相联系。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涉及领域跨度较

大,微观层面主要是个人与家庭问题的咨询帮

助,社区层面包括卫生保健宣传和社区卫生保健

工作的开展,宏观层面涉及各种卫生法规的制定

或修订、各项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

施和预防传染病流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可见,与医院社会工作偏重微观实务的特点相比

较,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更偏重于社会和社区层面

的社会工作服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是另外一

类重要的医务社会工作,需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

用过程以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特点出发去掌

握相关内容。在收集和分析服务对象个人资料的

基础上,需了解此类实务工作的重点在于心理辅

导和个案工作。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工作强调的

系统视角去看待精神健康问题患者,从而掌握精

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另一工作重点,即在社区层面

进行的相关工作,包括帮助精神健康问题患者回

归社会、参与社区的心理卫生推广工作(包括学

校)以及从事相关的防治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

等。

社会工作行政知识点

1,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2,社会工作行政的中心含义是什么?是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3,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是什么? 1.服务范围的有限性2. 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3. 服务手段的专业性4. 服务实施的层次性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盈利性说明了社会工作行政服务的宗旨是什么?宗旨是最大限度,最为合理的使国家社会政策能在社会弱势群体身上得到贯彻、落实。 5,社会工作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的构成因素有哪些?1.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团体和下属从事各类福利服务的机构2.有公认的职业守则和保证守则被执行的审核和证照制度3.有专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和实用的系列训练课程4. 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职业权利保障。6,社会工作的运作程序主要包括哪些环节?组织、计划、执行、评估7,社会工作行政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 2. 整体性原则 3.专业责任的原则 4. 法制原则,即依法管理的原则 5.协调原则 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8,专业责任的原则说明 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什么?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的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9,“动态的组织行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梅,罗,赫,麦,巴,西10,“体统的组织过程”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卢,伍,劳,菲,豪11,1887年,以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为标志,人类开始关注公共行政活动及其在国家和管理中的意义。12,1911年,以泰罗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为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13,1933年,以艾顿.梅奥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文为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兴起。14,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动态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 职权与知识结合2.集权与分权的权衡3. 组织与地位的弹性15,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设计的权变原则有哪些? 1. 工作任务、技术特性和组织结构的关系2. 环境和组织结构16,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名义,实际归属及其运用17,第三部门中的公益性组织具有哪些功能?1.社会服务功能2.社会沟通功能 3.监督管理功能 4. 市场调节功能18,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构成方式和特点是什么?1.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专业化2.社会工作行政 人员的职业化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机构多元化4.政府对社会福利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19,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从属于政治体制改革。20,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政府社会工作行政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政府行政职权的重新界定和调整,其中行政权力的划分决定行政职能的配置。21,社会福利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哪些?(论述)1.来源于国家年度财政预算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它是我国社会福利经费来源地主要渠道2.来源于地方各级各部门自筹的预算外费用,这部分费用由地方部门和单位用于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民众福利3.来源于社会志愿捐赠,如发售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救灾募捐,专项国际救助。4.来源于社会福利机构通过生产经营所获取的收入。国家为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免除部分税收和部分费用。5.来源于社会统筹保险收入。22,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是什么?(论述)1.形成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即要形成政府机关,中介组织,服务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层次。2.转变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观念。把我国传统的价值如“官本位,无限政府,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的思想进行改革。 3.调整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职能和范围。从繁杂的社会福利微观管理与直接服务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提高,从而 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4.规范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为。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好互动,提高政府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水平。 23,领导是一种影响力量,即领导者依靠权力或人格去指导下属实现组织目标——领导中心说24,领导是影响他人使其合作无间,共同趋向于他们所期望的目标和活动力量——互动说25,领导活动的焦点在于实现一个符合群体需要的公共目标——目标说 26,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社会工作机构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是对组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负责者,是实现组织领导活动的关键。27,行政领导的几种产生方式? 1.选举制——选举产生2.任命制——任命产生3.考任制——考试择优选择4.聘任制——聘用28,履行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的职责是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涵义的实质和核心,作为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机构的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的,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29,强制性方式和激励方式强制性方式—有权威性、非执行性不可的命令和批评来完成组织的计划和目标;激励方式—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和需求30,社会工作行政决策区别于其他决策的特征是什么? 1.权威性2.广泛性3.政治性31,西蒙的决策程序论是什么?西蒙认为,组织中人的协作有着共同的模式,协作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32,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是什么?是一个不断修改、调整以往政策的过程。33,德罗尔的综合决策理论是什么?德罗尔坦言,这一模型是对理性政策模型和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的综合,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关于二者合理性的延伸和有机的结合。34,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组织体系包含哪些?包含信息体系,智囊体系,决策体系和执行系统的密切配合和合作。35,什么是信息系统?包括着所有从事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及贮存信息的人员体系和工作体系,是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组织体系的基础。36,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分别是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决策软技术的组织保证。决策系统是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核心主体,是拥有行政决策权的领导集体或个人。37,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类型:1.依据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主体地位不同,可分为哪些?分为:组织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2.依据决策条件和结果不同,可为哪些?可分为:确定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3.按照使用的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可分为哪些?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38,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就是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达成行政决策目标而进行的筹划活动及所制定的实施步骤及方法。39,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基础是决策,决策为计划提供行动目标是计划的核心部分,从程序删该说,决策在先,计划在后。40,按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制定的程序先后来分类,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可分为哪些?可分为:策略性计划和管理性计划41,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消除不确定性及变化2.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集中人们对目标的思考3. 社会工作行政计划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4. 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为人们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42,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所进行的全部行政活动及整个过程。43,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论述) 1.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机构,高素质的人员,健全建立工作制度,制定正确的决策,只有通过行政实施才能得到体现: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其所占据的时空范围,远远超过行政决策的投入:一旦参与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直接影响社会政策的贯彻,进而使人们对社会政策本身的正确性产生怀疑。2.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决策目标的实践检验过程。社会工作行政的决策目标规划过程中,最后还需通过实施,在实践镇南关得到检验。3. 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政策是评估、判断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效果既是社会政策落实的标志,又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中诸因素与环节效能的综合反映。没有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社会福利的资源将无法传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社会福利制度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将成为一纸空谈,社会福利制度本身也将失去存在的实际意义。44,社会工作行政的沟通类型有哪些?正是沟通和非正式沟通45,沟通的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符号方面的障碍2. 认识和理解上的障碍3.组织和地位上的障碍4.空间距离的障碍5.信息量负荷过重的障碍46,社会工作行政沟通的改善方法有哪些? 1. 创造适宜的沟通气氛2.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3.控制信息的流量4. 组织架构的设置应有利于沟通的需要5. 沟通技术的现代化47,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控制?社会工作行政控制——指社会工作机构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48.,什么是微观效率?微观效率——即具体社会工作行政机构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比率。49,什么是配置效率?配置效率是指各项投入是否达到最佳组合或最佳比例,例如多种投入要素未调整到最佳比例,由此引起的无效率称为配置无效率。50,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一般意义。(论述)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从宏观角度看:1.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有助于社会福利管理体制的转变2. 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绩效的提高3.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能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赢得民众对社会的信任和支持;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1.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2.有助于改善服务的品质3. 有助于机构获得财政支持4. 有助于个人绩效的提高53,社会工作领域或财务行政的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涉及自己的募集,预算的编制,会计和审核,实施及监督等,其中预算管理是全部财务行政的中心环节。54,财主审计通常以国家为主体。55,政府审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审计分析,审计检查,审计调整,审计报告55,审计检查和审计调整。56,人事行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简答) 1. 力求“人与事”的最优结合,不同性质的人做不同的事 2.量才录用,任人唯贤,实行公开竞争 3.考,训,用三结合,即举即用,边训边用, 定期考核4.有奖有惩,赏罚分明57,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论述)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它把人视为“第一资源”。

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试题二 第一题 赵婷6岁时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又各自再婚后把赵婷留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仅靠着退休金生活。赵婷读到初中后就辍学了,因为她不想再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增加负担。辍学后的赵婷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一些服装设计方面的书籍,很少与爷爷奶奶交流,更不愿与其他人接触,她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大家会看不起她。赵婷的爷爷奶奶担心这样下去,赵婷会得自闭症,所以找到社区社会工作者张霞寻求帮助。 【问题】 1.赵婷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张霞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第二题 老姜是一家工厂的工人,近期工厂进行改革,精减人员,老姜下岗了。老姜的妻子在制药厂工作,就在老姜下岗后不久,妻子因为所在的制药厂破产也面临着失业。妻子的身体有残疾,很难再找到工作,女儿正在外地读大学,费用很高,家庭生活越来越困难。老姜也曾尝试去找过工作,但他的要求较高,希望能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收入还要高,而老姜又没什么专业技能,所以总是碰壁。找不到工作的老姜,情绪越来越坏,经常和妻子吵架,在外地读书的女儿知道家里的情况后,很担心,但又无能为力。 老姜觉得自己的家庭情况符合享受城市低保的条件,于是到社区去申请低保,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老姜家庭的具体情况,老姜对此非常不理解,觉得工作人员在有意为难他,对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恶劣。 社会工作者李阳了解到老姜的家庭情况后,认为老姜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帮助其申请了城市低保。同时,李阳多次与老姜进行沟通,帮助他一起分析自身条件和面临的就业压力及家庭生活情况,让他降低就业要求。经过李阳的努力,老姜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李阳的帮助下在一家酒店做保洁工作,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老姜的家庭经济状况慢慢好转。同时,李阳还帮老姜的妻子联系了社区的康复机构,定期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指导康复。一年后,老姜退出了低保,还特意到居委会表示感谢。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姜解决了哪些问题?

社会工作行政

1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特征: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服务职能的非营利性;服务手段的专业性;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3社会工作行政的环节:组织,计划,执行(决策、领导、人事、督导、激励、协调、控制、财务管理),评估。 4社会工作行政的原则:社会工作价值的原则,整体性的原则,专业责任的原则,法制原则、即依法管理原则,协调的原则,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的原则。 5社会工作行政的产生来自于:民间机构之间协调服务的需要;政府行政责任的建立和发展行政能力的需求;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的兴起; 6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实施社会政策;进行有效管理;总结经验,修正政策。 7研究社会工作行政学的①目的:建立有种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大力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②意义:有社会福利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我国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社会公行政的研究,以有力推进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改革;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促使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工作行政学的研究; 8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按特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一个随环境变化的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适应的开放性群体。 9社会工作组织的设计原则:①传统原则:目标任务原则;分工协作原则;有效管理跨度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权责对等的原则;精简与效率的原则;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 ②动态设计的原则:职权与知识的结合;集权与分权的权衡;组织与地位的弹性。③权变原则。 10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结构:纵向结构:行政幅度: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数目。横向结构:又称行政组织的部门化,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同级行政机构之间和结构内各同级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相互合作与协调的关系模式。 11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类型:政府机关;服务机构(在政府机关的领导下,各级政府负责分管社会福利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社会中介组织。※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①首长制:社会工作行政机关权力交由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委员制: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②分级制: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分职制③集权制: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制的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分权制: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 12社会环境:①一般社会环境是指对包括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的宏观社会因素之和---文化、技术、教育、政治、法制、人口、社会结构。特定的社会环境:从一般社会环境中分出来的,对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运行直接起作用的的具体因素的综合。※组织气候:组织成员的个性、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一致的一种变化过程。 1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在特定的情境的相互作用体系中,作用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成功的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特征:社会性,约束性,独立性,综合性,工具性,政治性。 14公共权力的完整运作过程:权力的产生,权力的分配,权力控制,权力作用。 15第三部门的界定:是指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它能够很好的适应利益多

2013年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3年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工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相反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提供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1、本案例中社工小王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 答:本案例中矫正对象李某择业观存在偏差,他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而社工小王简单地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尽管多次为李某提供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小王的服务目标与李某的就业目标不一致,服务目标存在简单归因。 2、对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做出具体的修改? 答:1、首先要帮助李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先就业再择业。 2、帮助李某多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新动向,新需求,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3、李某已经25岁了,却还依靠父母生活,社工小王可以从他父母方面入手,依靠其家庭,来督促李某尽快就业,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题(案例分析) 社工在社区调研中,发现该社区部分低保家庭中,有些因病致贫,家庭照顾负担较重;有些虽有较强的就业动机,但因缺乏技能,找不到工作;有些则产生了福利依赖思想,缺乏就业动机;有些眼高手低无法顺利就业。 同时,社工还发现社区存在大量资源,例如,该社区位于中心城区,社区内有不

社会工作行政(本)模拟测试(四)答案

社会工作行政(本)模拟训练(四)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 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行政是指社会服务机构为达成使命,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社会服务的一系列程序,它包含了从目标预设到结果实现的动态的可持续的行政过程和管理方法。 2.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就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者依法行使社会工作行政权力,全面履行策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人员配备等主要管理职能,并积极有效地激励其下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3. 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一般是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对机构未来的发展作出预估后制定的工作方针,它设定了机构的整体目标和方向,其实现期限一般是在未来的3?5年。 4. 社会服务评估社会服务评估是针对社会服务而进行的评估,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服务项目的设计、策划、实施和效果等方面的测度、诊断和评价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升社会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 分,共10 分) 1. “机构行政”价值的核心内容是(C )选择一项: A. 规范机构的规章制度 B. 以案主的最佳利益为优先考虑 C. 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D. 工作过程中诚实守信 2. 某养老机构设立了专门的研究部门,令其协助机构的领导者,这属于(D )组织结构。 选择一项: A. 直线式 B. 跨专业 C. 问题解决型 D. 直线参谋式 3. 某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发现有些员工对机构的发展不闻不问。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以下激励措施中,机构管理者应首选(B )。选择一项: A. 调动员工岗位 B. 积极促进员工参与机构决策 C. 协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D. 拓展员工的工作内容 4. 下列不属于社会服务机构方案策划阶段的是(B )。选择一项:

社会工作行政(87)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行政》 (测试时间6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道题,共30分) (1) 对于那些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志愿服务,机构要通过()的方式来甄选。 人员招募 广泛征召 志愿招募 (2) 组织的规模和()也会对机构组织设计产生影响 制度 生命周期 领导层 (3) ()属于事前评估。 方案评估和结果评估 结果评估 需求评估和结果评估 (4)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筹资时非常重视企业捐赠的动机。下列企业捐赠动机中属于“公共关系”的是()。 合理避税 造福员工 争取新客户 (5) 某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发现有些员工不关心机构发展,为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上下级的沟通。下列激励措施中,机构管理者应首选的是()。 设计职位内容 轮换工作岗位 扩展工作内容 (6) 某社会服务机构根据本机构往年对志愿者的需求状况,在新的年度开始时编制了志愿者招募计划书,对年度志愿者招募人数、招募计划、招募来源等做出详细方案,以满足不同时间段本机构对志愿者的人力资源需求。机构的这种做法是运用了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功能。 领导 控制 组织 (7) 在监督主体当中()是唯一具有法律权威的。

媒体 第三方 行业协会 (8) 规范治理结构是社会服务机构向社会证明其组织诚信的重要指标,而社会服务机构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是()。 服务是否遵循组织的使命和宗旨 服务和信息是否透明 经费是否合理地运用于服务项目 (9) 影响力是领导的()条件,没有影响力,领导也就不再存在。 重要 基础 必要 (10) 所谓()是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总会发生一些偏差,并将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控制错觉 代表性偏差 前提性假设偏差 (11)

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单选题] 小红最近与同学发生了争吵,觉得委屈,找班主任哭诉。班主任将小 红转介给社会工作者小王。小王在与小红接触中初步了解小红的情况。小红同意让小王帮助她。上述小王所做的工作属于()阶段的任务。 A.接案 B.预估 C.介入 D.计划 2[单选题] 王女士觉得儿子小强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母子经常争吵。王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秦,希望小秦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此时,小强属于()。 A.现有服务对象 B.潜在服务对象 C.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D.转介的服务对象 3[单选题] 在几次会谈中,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抱怨丈夫不关心自己,下班回家只顾上网。就此,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提问是()。 A.“觉得丈夫有问题,是吗?” B.“你是否觉得自己也有过错?” C.“你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是吗?” D.“你能说说丈夫不关心你的具体表现吗?” 4[单选题] 王女士近来情绪波动很大,严重影响了生活。情绪低落时,王女士觉得生活没意义,不愿与他人交往;情绪平稳时,王女士能够像平时那样生活。对此,社会工作者应制定的服务目标是()。 A.防止王女士情绪进一步低落 B.帮助王女士发现生活中的积极方面 C.鼓励王女士主动与他人交往 D.延长王女士情绪平稳的时间 5[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与服务对象小郑最后几次会谈中都提到过结案的事,但在最后一次面谈中,小郑请求小王继续提供服务。对此,小王应采取的做法是()。 A.转移小郑的注意力 B.委婉拒绝小郑的要求 C.了解小郑的感受 D.指出小郑请求的不合理性 6[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调查中发现,许多年轻家长在育儿方面有困扰,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避免对孩子发脾气。针对这些问题,小王应为这些家长提供的服务是()。

社会工作行政(材料题)

社会工作行政(材料题)

北京市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组织架构上服务中心设有理事会、理事长、顾问团、总干事以及下设的办公室、策划部等九个部门。2010年服务中心为某社区开展了一项独居老人的项目,在整个项目中,机构领导者采用了团队式结构,并运用团体决策使机构成员能够积极为项目开展及顺利进行献计献策,项目不仅为独居老人提供了应有服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而且增强了机构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结合上述案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中,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采用了哪种类型的组织结构?P107(25分)答:上述案例材料中的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采用了亨利?明兹伯格的组织过程。亨利?明兹伯格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新组织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组织可分为五个部分:技术幕僚单位、高层管理单位、中层管理单位、作业核心单位、行政支援幕僚单位。技术幕僚单位是由分析者组成,他们通过影响他人的工作的方式为组织服务。他们中有对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的工作者;

项共同任务或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但是因差异性可能带来冲突,磨合时间较长,影响绩效。在社会服务机构的团队式结构中,机构成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他们都可以参与到机构的运作及决策中。团队成员之间具有充分的信任和沟通,并且将自己的发展融入团队的事业中。同时,对于社会服务机构的成员来讲,团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型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积极的冲突,这种冲突通过创新方式解决,并促进团队的展。但是问题解决型团队与跨专业团队也具有差异。问题解决型团队是由同一部门的员工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临时组成的,问题解决后团队就解散:而跨专业团队是由不同部门的员工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组成的,一般会长期存在。 3、独居老人的目中机构领导者运用了团体决策,试比较团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答:团体决策的优点较为明显,主要体现为:①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在决策的过程中,团队参与会产生更多的经验,为决策提供基础。②易于产生较多的替代方案。团体决策不仅会提供较多

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题

这个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上情下达 B. 下情上达 C. 与同事协调 D. 向公众交代 E. 对自己负责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四章第二节组织的行政运作。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与同事协调, 向公众交代 2 3.社会服务机构中,志愿者与机构正式聘用的员工相比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工作动机 B. 管理方式 C. 服务对象 D. 服务时间 E. 对机构的认同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十二章第三节志愿者管理。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工作动机, 管理方式, 服务时间, 对机构的认同 2 4.社会服务机构中,团体决策的优点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较多替代方案

B. 方案的可接受程度高 C. 责任明确 D. 快速省时 E. 信息较完整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第三章第二节决策类型与模式。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较多替代方案, 方案的可接受程度高, 信息较完整 3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 1.简述决策的不同类型。 答:依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决策的类型会有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 (1)依据理性的程度,可以把决策分为直觉决策、判断决策和问题解决式的决策;(2.5分) (2)依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决策分为例行式决策与非例行式决策;(2.5分) (3)依据决策参与的人数,可以把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与团体决策;(2.5分) (4)依据社会服务机构工作者的角色,可分为咨询式决策、协商式决策、协助性决策和权威式决策;(2.5分) 2.简述职位权力和人格权力的区别。 答:(1)职位权力,是指从组织体系中特定职位中衍生出来的权力,会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化。人格权力,是指一个领导者因其自身的特殊禀赋而不是其特定职位而获得的影响力。(4分) (2)从来源上看:职位权力来源于法定职位,而人格权力来源于个人魅力。(1分)

2017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7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最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由邻居陪同前来求助得李奶奶,李奶奶说自己得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前几天因脑梗住院治疗。她每天要去医院送饭,昨天在回家途中扭伤脚踝,行走困难。经过沟通,小王与李奶奶定了需要小王协助解决得具体困难,小王所做得就是社会工作者通用过程中()阶段得工作。 A、接案 B、签订协议 C、预估 D、制定方案 答案:A 2、刘先生失业后,一家人依靠“低保金”生活,为鼓励刘先生一家,社会工作者小候做了下列工作,与刘先生与刘太太进行了面谈,询问她们失业后得生活情况,倾听她们对目前生活处境得感受,了解刘先生与刘太太得教育背景,专长与再就业经历,向居委会与刘先生得邻居了解其与邻里得关系。这些就是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阶段应完成得任务。 A、结案 B、预估 C、计划 D、介入 答案:B 3、小李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咨询,说自己最近谈了女朋友,很满意,但女朋友嫌她生活散漫,没有上进心,闲暇时间不就是与朋友打

牌,就就是喝酒。有时还上班迟到,提出要与她分手。小李很珍惜这段感情,表示自己很想该,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因而很苦恼。为了增强小李解决问题得动机与意愿,社会工作者适宜得提问就是() A、“您得担心到底就是什么?” B、“您对改变做好准备了吗?” C、“您觉得自己得问题就是什么?” D、“您打算做些什么来改变目前得状况?” 答案:B 4、李奶奶与儿媳因为孙子得教育问题经常争吵,婆媳关系紧张,李奶奶对此很苦恼,希望得到社会工作者小王得帮助。为了了解李奶奶得问题与需要,帮助李奶奶识别与善用环境中得积极因素,小王应做得就是() A、了解李奶奶得背景资料 B、明确李奶奶得问题所在 C、了解李奶奶曾经得到得帮助 D、分析李奶奶问题得成因 答案:C 5、社会工作者小王完成了小秦得个案服务并顺利结案,计划接下来得3个月内定期对小秦进行电话回访,小王得上述工作安排属于() A、跟进服务 B、成效评估 C、情绪安抚 D、服务咨询 答案:A

社会工作行政 复习资料

1、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社会工作行政可被视为一种机构工作人员将机构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 2、五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正在发展成为方法:研究和行政。 3、行政的五个主要环节: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 4、甘特图 甘特图内在思想简单,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它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5、X理论与Y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X理论:领导者运用权威独裁、保持严密控制的工作环境下,对于人性和人类行为的假设: ●一般人天生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 ●因为人天生不喜欢工作,所以必须被强迫、控制、指挥、威胁和惩罚从而努力工作 去实现组织目标 ●一般人喜欢被控制,尽可能的逃避责任,且喜欢正式的指导,他们没有很大的雄心, 首先追求安全感。 Y理论 ●强调工作气氛和情景,工人们民主参与,以及强调工人们的权利和建议得到鼓励和 支持的环境。 ●工作中的物质或精神付出就同休息和玩耍一样自然 ●外界的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有效方式,工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目的可 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约束。 ●承若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报酬与他们的成就联系起来。这些报酬的最主要的方面—也 就是对自我和自我需要的满足—可以转化为实现组织目标的直接生产力。 ●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学习接受责任,而且也会追求责任。 ●许多人具有相当高的创新能力去解决组织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整个组织中,涉 及面很广,而不是狭窄的。 ●在现代工业化的条件下,员工的才智并没有充分发挥。

6、1977年,专业期刊《社会工作行政》首次发行,标志着行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 ●接纳 ●民主参与与机构政策和程序的构建建构 ●开放性的沟通 ●崔克尔提出的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 8、社会工作行政者的专业态度 ●尊重每一个独立的员工个体 ●认识到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并以此为前提对待自己 ●为每一个员工的发展营造一个物理环境和情感环境 ●知道价值的重要性 ●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有开放的胸襟 ●认识到机构的利益要比任何工作者、包括行政者更重要 9、如何决定稀少资源的分配 ●正义分配的四原则 ●平等原则—结果平等、程序平等、机会平等 ●需要原则—分配资源者决定谁的需要最大 ●补偿原则—对曾经遭遇不公平对待的给予补偿和优先的考虑 ●贡献多寡原则—依据服务接受者已有或可能的贡献来分配 10、社会工作行政推行要件 ●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行政的范围因具体的国情有所差异,但评价一国的社会工作行政 体制是否健全,还是有一定的准则可以遵循。 ●完备的政策立法 ●健全的组织 ●充足的经费

社会工作实务历年试题

社会工作实务历年试题

2014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较多。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长,甚至出现有的家庭两代都申请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不理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在家。 问题:

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家中。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 第三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走访中发现许多中小学生的父母平时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骂孩子,孩子觉得很委屈,不再愿意与父母沟通。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组织了“有效沟通”为主题的儿童小组活动。活动进行几节之后,社会工作者发现成效甚微,决定将原来仅为儿童开展的小组工作调整为父母与子女双方都需要参加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小组目标更改为增强父母聆听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子女表达能力,提升自我价值;增进双方理解,改善亲子关系等。问题: 1.与原小组计划相比,调整后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有哪些优点?

社会工作行政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社会服务机构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组织,主要依赖员工的能力,如知识和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员工可以说是机构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机构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社会工作机构经常面临员工的高流动率、低成就感,甚至经常有疲乏耗竭之现象。对员工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可激发其潜能,并增进其对组织的参与感;对组织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可以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凝聚力,以对付福利服务民营化所带来的竞争,而成为竞争制胜的利器,对接受服务的对象而言,也能因此而享受品质的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一般过程 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把人力当作一种财富而加以投资,使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和态度符合组织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策略方法,目的就是有系统地发展所有人力的获取、运用和维护的管理活动,并达到组织和个人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四项功能:人员的获得、人员的装备、人员的激励以及人员的维护等。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常会混同使用,然而二者有其不同之处。人事管理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从招聘、训练、酬劳大量从事战时生产的新工人中产生。通过所谓人事管理,主要是一些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的,杂七杂八的技巧。其中一部分是档案员的工作。另一部分是管家的工作、一部分是社会事业工作者的工作。有位学者曾尖锐的指出:人事管理是把所有并不与人的工作有关的事和所有并不与管理有关的事纠集在一起,称之为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的八项活动或步骤如果得到妥善的实施,可以使组织配备到能干的高绩效的员工,这些人将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良好的绩效水平。

《社会工作行政》要点整理

社工本科《社会工作行政》复习大纲 社会工作行政(名词) 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中心含义为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社会工作行政特征 1.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 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社会工作行政运作程序的环节(多选)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的原则 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专业责任的原则4)法制原则 5)协调的原则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功能(多选)1)实施社会政策2)进行有效管理3)总结经验,修订政策 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行政学的目的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大大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服务,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名词)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中,所采取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和基本制度与方法的统称 第一章社会工作行政组织 组织的基本要素(多选):人员、目标、结构、制度、行为、环境等。 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多选):1)物质要素2)精神(形式)要素3)环境要素4)目的要素 组织成员极其职位构成了行政组织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 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如社团协会、民间营利性组织)。 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科学管理成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潮和组织管理方式。 韦伯所划分的三种权威(选):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的权威。 1933年,艾顿.梅奥发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标志行为主义管理理论兴起。(单选)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选):1)传统原则2)动态设计原则3)权变原则。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结构包括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是(单选)组织实施管理的基础 行政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指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所能直接、有效控制的下级结构或人员的数目。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类型(选):1)政府机关2)服务机构3)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单选):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名义、实际归属及其运用。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选):1)首长制与委员制2)分级制与分职制3)集权制与分权制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组织环境1)社会环境(一般/特定社会环境)2)团体社会环境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气候具有如下特征的组织可被视为第三部门的一部分: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第三部门,又称社会中介组织 是指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 第三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政府职能的转变2)体制因素3)经济主体的需要4)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第三部门中的公益性组织具有的功能:1)社会服务功能2)社会沟通功能3)监督管理功能 第三部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简答) 1)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2)对公益性机构缺乏法律的规范3)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欠佳。

2018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答案 1. [案例分析题]社会工作者小罗在对李爷爷家进行评估时发现李爷爷家房屋老旧,物品摆放杂乱室内照明不足,李爷爷和老伴王奶奶以前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李爷爷的儿子每周会来探望一次,李爷爷二人的退休工资可以满足日常开销。前段时间李爷爷因不慎跌倒导致骨折,生活暂时不能自理,全靠王奶奶照顾,李爷爷担心不能康复情绪十分低落。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小罗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动员志愿者骨干定期探望李爷爷,邀请医护人员一同进行深入评估,制定上门照顾和康复计划,介绍王奶奶加入照顾互助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对李爷爷家进行居家安全改造。此外为更好的回应此类服务对象的需要,小罗总结服务经验,对机构的服务流程提供了改正建议。 1.小罗对李爷爷家进行了那些基础性评估 2.在本案例中,小罗运用了哪些间接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对李爷爷家进行的基础性评估 ⑴个人资料评估,共6分 ①生理,李爷爷身体骨折,生活不能自理 ②心理,受病情影响,情绪低落 ③经济,经济状况良好 ⑵环境资料评估,共6分 ①居住环境,房屋老旧、居住条件差 ②家庭氛围,亲子关系融洽,有常规的亲子互动 ③社会环境,社区互动多,参与感高 2.间接介入策略,共8分 ⑴连接社区志愿者定期探访,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李爷爷情绪问题 ⑵连接医疗资源,为李爷爷提供上门服务,改善李爷爷身体疾病状况 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居家安全改造,改善李爷爷住房条件 ⑷为王奶奶提供小组服务,增强王奶奶支持建设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评估过程和介入过程,答题时要注重以教材知识点为分析思路,注重和案例的结合。 2.[案例分析题]为了加强社区治理,某社区针对高空抛物的问题。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主任、志愿者一同出海报进行宣传,同时对部分居民进行入户的宣传和劝解,但效果甚微。社会工作者改变工作策略召开社区协商会议听取居民的意见,有居民提到家长听学生的话,学生听老师的话,可以和学校合作。于是社会工作者从周围学校学生入手,动员老师在校内、班内开展杜绝高空抛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该问题的危害,并演练相关的情形状况,由学生向家长宣传杜绝高空抛物,通过这些努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1.社会工作者在调整工作策略前后的行动系统分别是什么?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针对目标系统采取了哪些策略? 答题要点: 1.策略调整前后的行动系统,共8分 ⑴调整前:社区居委会主任、志愿者 ⑵调整后:老师、学生 2.针对目标系统采取的介入策略 ⑴开展社区板报宣传活动、开展社区居民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户宣传和劝解。

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讲社会工作行政过程——决策与计划 资源来自:管理员上传日期:2016/1/28 浏览次数:2551 决策 重点问题 1.决策的含义 2.决策过程的理解 3.决策类型与模式 4.决策方法与技巧 5.机构行政决策中的挑战 难点问题 1.决策的理解 2.决策过程的顺序的理解 3.决策类型中团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的比较 4.可行性方案选择模型的标准 难点问题解析 1.决策的理解:决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过程。 2.决策过程的顺序的理解:问题与情境的界定;问题或事实的分析;目标的确定与设定;方案的准备于分析;最佳方案的选择与替代方案的预期;选择方案的执行;决策有效性的评估与总结。

4.可行性方案选择模型的标准: 效率——指资源的投入和服务的产出比率; 效能——指方案达至目标的程度; 可行性——指实施这一方案达至成功的程度; 重要性——指方案是否唯一达至目标而必须推行的程度; 公平——指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给予有需要的个人或团体的程度; 次生结果——指社会将会获得或损失范围的程度,而这范围并未在方案要达至的目标上列明。 计划 重点知识 1.社会服务机构行政计划的含义与价值 2.计划的特征 3.计划类型 4.机构行政机构编制的结构与过程 5.行政计划的阻力与障碍 难点知识 1.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特征的理解 3.计划的类型中长期计划的理解 4.社会服务机构如何编制计划 5.编制计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6.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价值和意义 难点解析 1.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含义:社会服务机构确定行政决策目标或社会服务目标,并评估其实现目标最佳方式的过程。 2.计划的特征的理解:目标性;层次性;基础性;预测性;有效性评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