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_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_张萍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_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_张萍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_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_张萍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_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_张萍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第62卷第2期2007年2月

Vol.62,No.2Feb.,2007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

———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

张萍1,2,3,张柏1,PeterM.Atkinson4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

4.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Southampton,SouthamptonSO171BJ,UK)

摘要:在定量化和空间化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模型框架。该模型框架是通过人口空间分布表面,集成了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人口预测矩阵模型和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在动态的,随机的模拟环境中将城市化与传染病传播结合起来。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研究区,对南安普顿市的“郊区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动态模拟,场景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个模拟预测年期(2001年、2011年、2021年和2031年)的平均传染病例数没有太大的变化,“郊区化”对传染病的传播没有太大影响。但是,“郊区化”中的城市局部的家庭迁移和全市的年轻年龄组的迁移可能会通过在同年份减少平均传染病例数而影响传染病的传播。

关键词:城市化;传染病传播;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人口预测矩阵模型;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英国

1引言

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人口最多的地区,2004年人口达810万人。而在2001年,英国已有近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http://www.statistics.gov.uk/),城市化水平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4.7%[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向外扩展,人口发生流动,城市人口增长。然而,快速而有时未规划好的城市增长常常伴随着贫困,环境恶化和超出服务能力的人口需求。这种持续的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移动将改变全球疾病和死亡的模式[2]。换句话说,城市增长和人口动态变化对公共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国外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城市化和公共健康的关系[3-6],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农村城市化、流动人口和流行病的关系做了调查研究[7-10],但是,他们都是定性的研究,很少有人定量地研究该问题。主要原因是系统地收集和使用城市人口健康数据很少见或几乎不存在[6]。正是由于很难获得有关城市人口健康数据,因此本文在模拟的基础上采用集成模型框架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城市化的概念在各个学者间有所不同[11]。这里,它被定义为一个复杂的由某地点的自然条件和交通路线的可达性所控制的过程[12];它会引起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转化[11]。象传染病或火灾的蔓延一样,土地利用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边缘可以持续地延伸到空闲的农地[13]。一个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总体土地开发数量将取决于当地的人口统计因子,如人口增长和城市对外部新增长的吸引力等[14]。

本文以英国的南安普顿市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开发,居民住宅类型、居住人口的安

收稿日期:2006-10-13;修订日期:2006-11-30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03822089)[Foundation:FundfromTheChinaScholarship

Council,No.2003822089]

作者简介:张萍(1972-),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地理建模、空间分析研究。E-mail:gracezp2004@yahoo.com.cn

157-170页

62卷

地理学报置和人口增长,动态模拟了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特别是,应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城市化和传染病传播;应用人口预测矩阵模型模拟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动态变化。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定量和空间的角度探讨城市化如何影响传染病的传播。

虽然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理论提取和经验政策约束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15],但是这并不影响大量的文献记载元胞自动机模拟城市增长[13-31]。本质上讲,元胞自动机是一个动态的模型,它适合表现城市增长的特点[32]。传统的城市平衡模型在处理空间细节上有很大的困难,它不可能解决一个在局部层次的时空交互作用的微分方程的复杂集合。相比之下,元胞自动机是离散的系统,它能通过地学计算解决该问题[25]。元胞自动机模拟城市增长不仅能把城市看作是一个把基本的土地地块开发成各种各样土地利用类型的自组织系统,还能揭示复杂的由一系列简单的局部转换规则形成的全球模式。实际上,城市增长不可能由这样简单的规则所支配,但是,元胞自动机依然是一个有用的模型[15]。元胞自动机的优势在于它的启发式的,清晰的和灵活的规则,以及对未来空间形态的可视化,使元胞自动机有潜力与决策过程相联系[33]。

元胞自动机是基于一个栅格结构,但它又不必局限于这种网格结构,因为它可以开发成任意空间结构,这点与传统的城市模型很接近,进而为未来混合元胞自动机中加入许多有用的模型结构开辟了道路[33]。然而,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验证仍旧是个挑战,因为迄今为止,大部分元胞自动机模型采用视觉对比来确定模拟结果的正确性[26]。尽管如此,元胞自动机的模型验证已有很大提高,如采用了不规则的细胞空间,矢量和多维表示,及一系列将元胞自动机作为一个多样的转换规则定义的工具扩展到理论建模中的尝试[33]。元胞自动机的验证应基于模拟结果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对一的对应或一个相关性的度量[34]。

有关传染病传播的模型也很多,大部分是应用微分方程,基于相同混合的假设(如著名的SIR模型:S—易感的,I—传染的,R—治愈的)[35-40]。尽管SIR模型是一个经典的传染病传播的数学模型,它仍然假设人口总数是常数(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如人口死亡,人口移动等都被忽略)[41],而且各个人之间的易感性的变化也不计。而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能处理这些问题和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的局部特点,以及复杂边界和初始条件[41]。它处理的是非线性、动态的时空变化的组织系统(通常称为“森林—火”模型),是一种抓住了本质的动态交互作用的简化模型。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在特定的生物系统里的广泛应用已经说明它能够解决观察到的动态现象,特别是在传染病研究领域[42]。严格地说,它是通过距离效应来处理动态问题,因为增长和衰败都是以空间扩散的方式进行[43],这与传染病传播的特征一致;它是一个易于理解,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模拟传染病传播的模型[42]。因此,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被一些学者用来模拟传染病[44]。但是,它在模拟传染病传播所需要的社会联系网络方面仍很薄弱,因为它要求每个状态的变化必须是邻近的,而不允许非邻近的行为[43]。

2研究方法

2.1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

本文采用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是吴和马丁的模型[15]。该模型可写成如下形式:

Vijt+1=f(Vijt

,T)

(1)

式中:Vijt+1

和Vijt

分别是在时间t+1和t的城市格网中位于(i,j)的土地利用类型;T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规则集合。

实际上,公式(1)可以理解为是土地开发潜力评估与随机开发影响因素相结合的土地开发可能性。在二元土地利用类型情况下,公式(1)里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除了保护地区

158

2期张萍等: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

以外的空闲地和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24]。所以,Vijt

可以量化为如下形式:

Vijt

1,如果位于(i,j)是空闲地,0,否则!

(2)

土地开发潜力评估通过如下方程得到:

Rijt=P0VijtLij

(3)

式中:Rijt

是改变的土地开发可能性;P0是最初的土地开发可能性表面;Vijt

记录的是土地利用类型(不可开发利用的和空闲的);Lijt

是以典型的3×3邻居模式度量的局部增长强度:

Lijt

=1

i=i+1

i=i-1

"S

ij

t(4)

式中:Sijt

是一个标记,如果到时间t为止,位于(i,j)的土地已经被开发,则Sijt

等于1。最初的土地开发可能性表面P0是由对交通路线和人口居住中心的易达性得到的;它是一种代表土地开发潜力的经验性的易达性表面[15]。

代表土地开发可能性的表面Rijt

随着与具有最大开发潜力可能性Rmaxt

的理想开发地的距离增加而减小。理想开发地的位置随着程序的循环进行而变化,因为每次循环都要重新计算土地开发潜力可能性值。土地开发的可能性通过如下方程得到:

Pijt=Rijt

exp[!(

Rijt

Rmax

-1)](5)

式中:Pijt

是指在时间t位于(i,j)的土地开发的可能性;

"是管理和控制位置选择的严格

性和随机性的离差参数。#的值越大,位置选择过程越严格[24]。默认的$值设为5.0。

为了将地区人口合并到一个模拟场景中,需要将Pijt

按地区重新分组。对每个地区,根据地区的总和,将Rijt

标准化成Pijrt

Pijrt=Pijt

"P

ij

t(6)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新的土地开发通过加强凝聚效应而增加缓冲区或邻近区的土地开发吸引力,但是刚刚被开发的空闲地不可能马上再次开发。

蒙特卡罗过程用来模拟土地开发的非确定性操作,即生成一个可能性值在0和1之间的随机数字格网。如果某个网格的土地开发可能性值大于随机数字,那么这个网格的土地就被开发;否则保持不变。一个地区通常当作一个开发地点,蒙特卡罗过程要乘以与城市人口增长数目一致的所需要的土地开发数量。通过这个随机模拟过程选出开发地点,于是时间t推移到t+1。2.2人口预测矩阵模型

本文的人口预测矩阵模型可以写成:

N(t+1)=f(B,M)

(7)式中:N是在时间(t+1)的人口矩阵,B是人口统计预测矩阵,M是人口移动预测矩阵。B可以通过以下过程获得。

如果每个区域的人口用一个年龄级分类的人口矩阵模型来描述[45],那么在时间t+1任何年龄级的人口除了第一年龄级外,都必须是前一个年龄级在时间t的生存者,则有:

ni(t+1)=Pi-1ni-1(t)i=2,3,…

(8)式中:Pi-1是年龄级i-1人口生存的可能性。

159

62卷

地理学报第一年龄级的人口不能是前一个年龄级在t-1的生存者;他们必须来于在时间间隔(t,t+1)的再生产,从而有如下公式:

n1(t+1)=F1n1(t)+F2n2(t)+…

(9)式中:Fi是决定第一年龄级人口数目的生育系数,即每个在时间t的年龄级i在时间t+1的新生婴儿数[45]。

公式(8)和(9)可以写成如下的矩阵形式:

n1n2n3...ns

!""""""""#$%

%%%%

%

%%&

(t+1)=F1

F2

F3...FsP100...00P20...0.

....................00

...

Ps-1

!""""""""

#$%%%%%%%%&0n1

n2n3

...ns!""""""""#$%%%%%%%%&

(t)(10)

或更简洁地

N(t+1)=BN(t)

(11)

矩阵B是一个特殊的按年龄分类的人口预测矩阵,通常称为莱斯利矩阵[45]。模拟人口统计和人口移动的人口预测矩阵应该写成:

N(t+1)=F1F2F3...FsP100...00P20...0.

....................0

...

Ps-1

!""""

""""#$

%%%

%%%%

%&0N(t)+M100...0

M2

0...000M3...0........

.............0

...

Ms!""""""""#$%%%

%%%%%&N(t)(12)

式中:Ms是土地斑块s的人口移动率。这里的土地斑块定义为一个开放的人口可以生存的生活环境[46];一个网格可以作为一个土地斑块。2.3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

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可以写成:

Ci,jt+1=f(Ci,jt

,T)

(13)

式中:Ci,jt+1

、Ci,jt

分别是在t+1、t位于(i,j)网格的传染性状态;T是转换规则的集合:

T={Pi,jt

,INFi,jt

,IMFi,jt

(14)

式中:INFi,jt

是一个有传染性的标记,IMFi,jt

是一个有免疫性的标记[41]。INFi,jt

的值表示位于(i,j)的人群在时间t是否被传染。如果INFi,jt

的值等于1,位于(i,j)的网格的人群被传染;等于0,则位于(i,j)网格的人没有被传染。IMFi,jt

的值表示位于(i,j)的网格的人群对传染病是否有免疫性。有免疫性的人群经过免疫期后,会丧失免疫性,又变成对传染病有易感性的人群。相应地,IMFi,jt

的值从1变成0。Pi,jt表示在时间t位于(i,j)网格的人群被传染的人口比例:

Pi,jt=Si,jt/Wi,j

(15)

式中:Si,jt

是位于(i,j)网格的人群中被传染的人数,Wi,jt

是位于(i,j)网格的总人口数。

160

2期

张萍等: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

Pi,jt

可以取0和1之间任意值。显然,当INFi,jt

等于0时,Pi,jt

等于0。

在时间t的易感性状态向时间t+1的传染性状态的转换由下列公式得到:

Pi,jt+1=Pi,jt+kf(Pi-1,jt,Pi,j-1t,Pi,j+1t,Pi+1,jt)+lf(Pi-1,j-1t,Pi-1,j+1t,Pi+1,j-1t,Pi+1,j+1t

(16)式中:k和l是位于(i,j)网格的人群的传染性效应的权重。由于时间t+1位于(i,j)网格人群的状态是由时间t的邻近8个网格人群的状态决定的,所以将最近的邻近网格(也就是与位于(i,j)网格有公共边的网格)与对角线上的邻近网格分别重组[41]。最近的邻近网格传染性效应乘以k,对角线上的邻近网格传染性效应乘以l。假设位于(i,j)网格的人群被最近的邻近网格传染的速度比被对角线上的邻近网格传染的速度快,因为位于(i,j)

网格的人群与最近的邻近网格人群的联系更多一些。

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中的每个网格开始时都是易感性状态,它是否变成传染性状态取决于邻近网格的状态。如果它被传染,则在整个传染期里都将保持被传染的状态;过了传染期,它变成有免疫性的状态,在整个免疫期里它保持有免疫性的状态;过了免疫期,它又变成易感性状态。

蒙特卡罗过程用来模拟传染源地点选择的非确定性操作。它是将每个网格的年龄组的疾病易感风险可能性与居住密度组成的被传染的可能性与一个随机生成的格网值相比较,只有大于随机格网的可能性值,该网格人群才能被传染;否则该网格人群不被传染。3应用实例

3.1研究区域概况

南安普顿市是英国南部

的一个重要城市和港口(图1),位于Test河和Itchen河组成的南安普顿水域的头部。据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它的城市人口为21.7万人。南安普顿市的城市化处于“郊区化”阶段,表现为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边缘,而城市内部“丢失”人口[12]。据预测,英格兰的家庭数目将从1996年的2020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2400万人,增加380万人[47]。整个英格兰家庭数目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东南部,东部和西南部[47]。南安普顿市正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存在相当大的土地开发压力的住宅增长较快的地区。因此,模拟南安普顿市的“郊区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是非常有研究意义的。3.2数据来源

2001年邮政编码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是该研究的主要数据源。邮政编码数据包括每个邮政编码单元的每个信件递送点的住宅信件数和商业信件数,通过区分住宅信件数和商业信件数可以将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混合用地(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在一起)区分出来[48]。在英国,人口普查数据提供的人口社会经济信息比其他任何社会经济数据都详细[49]。而且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在收集时就以与邮政地理一致为目标,同时保持以输出区域(OA)为控制等级的人口,地区形状和社会组成[50]。人口普查数据对登记的用户是开

城市

非城市

图1南安普顿市研究区

Fig.1Studyarea:Southamptonwards

161

62卷

地理学报

放的http://census.ac.uk/casweb/。由马丁[51]首次提出的“变量核”人口空间分布方法用来对以年龄组分类的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再分布。

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以输出区域(OA)为最小单位,通常包括150户、300居民。但是,人口移动数据是以比输出区域(OA)高一级的行政区(Ward)为最小单位。为了使人口移动数据和以年龄组分类的人口数据一致,将人口移动数据按每个输出区域(OA)的人口数在每个行政区(Ward)人口数的比例再分配。

3.3土地开发和人口分布相连接

住宅类型分布表面将土地开发和住宅、人口分配联系起来。如果一个网格在模拟中成功地被选做土地开发的地点,那么将它邻近(5×5)网格的住宅类型值相加,再除以25,得到的是这个网格的住宅类型的估计值。根据不同的住宅类型有不同的平均居住密度,将人口配置到新建的住宅中。

3.4人口预测矩阵模型各元素的实现

这里用一般生育率实现人口预测矩阵模型里的生育率:

GFR=(c

f×1000)×1

(17)

式中:c是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f是每个输出区域(OA)的15-44岁妇女的数量。因为得不到南安普顿市每年的婴儿出生数,这里用5岁以下儿童总数除以5,得到每年的婴儿出生数。每个年龄组人口的生存率由下列公式得到:

SP=1-MR(18)式中:MR是每个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

每个行政区(Ward)的人口移动预测矩阵M采用以城市为控制单元的英国国内净人口移动率作为人口移动率,19个年龄组(0-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以上)和设为5年的预测时间间隔。

3.5人口预测矩阵模型的参数调整

多于20年的人口预测是不确定的预测,特别是对小区域来说[52]。要提高小区域人口预测的准确率,很大可能不是更高层次的分解,而是在预测过程中加入其他因素,如期望的人口结构变化,潜在的人口增长约束和邻近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等[52]。这样,对于南安普顿市每个行政区(Ward)的建成区的人口预测矩阵模型的生育率和人口移动率就要进行调整,因为用于行政管理的行政区(Ward)边界的变化这里是不考虑的。

以下矩阵B(公式19)是行政区(Ward)Bargate的人口统计预测矩阵:

以下矩阵M(公式20)是行政区(Ward)Bargate的人口移动预测矩阵:(19)

162

2期张萍等: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公式(20)里的0.3176由以下公式得到:

MW=1-p×1.48%m

×100%

(21)式中:p是南安普顿市2001年的城市总人口,m是南安普顿市2001年人口移动总数,MW表示南安普顿市建成区的人口移动,1.48%是据1991年和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南

安普顿市人口增长率。3.6三个模型的集成

通过人口空间分布表面将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和人口预测矩阵模型连接在一起。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将“褐色用地”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住宅类型和居住人口数得到更新;而人口预测矩阵模型将城市建成区的以行政区(Ward)为单元的各年龄组人口数得到更新。更新的“褐色用地”和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分布表面与更新的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分布表面结合在一起,并一起输入到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中,完成“郊区化”过程中的传染病传播的模拟。

4模拟结果分析

这里考虑了四种住宅类型:独立式住宅、半独立式住宅、连排式住宅和楼房公寓。据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它们的平均居住密度分别为2.55、2.74、2.67、1.98人/住宅。在市中心或离市中心比较近的地区,新建住宅密度为100个/hm2;不在市中心或离市中心比较远,离交通路线很近或较近的地区,新建住宅密度为50个/hm2;离交通路线较远的地区,新建住宅密度为35个/hm2(CityofSouthamptonLocalPlanReview,2005)。

本文以流感为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的应用病例,传染期设为5天,传播率为0.01。不同的年龄组对传染病有不同的被传染的风险可能性,居住密度与传染病传播也有关系。0-4岁年龄组和65岁以上年龄组的被传染的风险可能性设为0.01,其他年龄组的被传染的风险可能性设为0.0001(http://www.la.utexas.edu/lab/software/lib/simex/Tutorial.html)。k和l的值分别设为0.44和0.04[41]。4.1南安普顿市的“郊区化”分析

2001年至2031年,南安普顿市缓慢向外延伸,大约40%的新开发用地在“褐色用地”[53],60%的新开发用地在城市边缘(图2)。这与英国城市发展“压紧”政策[54]相一致,既保持城市增长,又鼓励城市内部重建和新生。除了保护地区外,南安普顿市的城市增长是自由的;城市周边的新开发地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老区紧密相连,这是新开发地区通过土地开发的凝聚效应而提高其周围邻近地区的土地开发吸引力;“褐色用地”上的新开发地区是零星而分散的。

(20)

163

62卷

地理学报图22001 ̄2031年南安普顿市土地利用类型Fig.2LanduseclassesinSouthamptonin2001-2031

图32001 ̄2031年南安普顿市人口分布

Fig.3PopulationdistributioninSouthamptonin2001-2031

保护地区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混合用地

城市周边新开发用地

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混合用地保护地

褐色用地的新开发用地

混合用地保护地

褐色用地的新开发用地

城市周边新开发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城市周边新开发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混合用地保护地

褐色用地的新开发用地

164

2期张萍等: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2001年的人口居住区集中在南安普顿市的中心和东北部;但在2011年、2021年和2031年,随着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居住区的出现,城市内部的人口居住区变的分散(图3)。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可能迁移到城市周边地区,只有少部分人居住在城市内部。

居住密度采用的是平均每个网格每个住宅的居住人口数(100m×100m),用来表示南安普顿市的人口居住的总体分布情况(图4)。从2001年到2011年,平均每个网格每个住宅的居住人口数为3的网格数减少,而平均每个网格每个住宅的居住人口数为2或4的网格数增加,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口居住地发生分散,小部分发生集聚;从2011年到2021年,平均每个网格每个住宅的居住人口数为2或3的网格数增加,而平均每个网格每个住宅的居住人口数为4的网格数减少,这主要意味着稠密的人口居住地发生分散。从2021年到2031年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南安普顿市的人口居住地分布从2001年到2031年呈现出“离心式”和“集聚式”并存的趋势,但以“离心式”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褐色用地”和城市周边地区只有新建住宅类型、数目和居住人口总数,没有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因为在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拟中由于缺乏相应的依据而没有对这些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模拟。而30-44岁和45-59岁年龄组代表了“褐色用地”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大多数,所以从2001年到2031年30-44岁和45-59岁年龄组所占的平均百分比发生了下降。另外,南安普顿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呈现出波状变化(图5),波峰2001年在年龄组30-34岁、2011年在40-44岁、2021年在50-54岁、2031年在60-64岁。15-29岁年龄组的大多数是在校学生,所以该年龄组的年龄分布呈稳定状态。

4.2“郊区化”过程中的传染病传播分析

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中的传染源地点是随机选取的,也就是说,每个网格的人群都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随着居住密度和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按照所期望的传染病空间传播模式,传染病通过4个或8个邻近网格象“森林—火”一样很快向外传播。最近的邻近网格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比对角线上的邻近网格要大。传染病传播的空间范围取决于传染期的长短。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不但能预测一个城市里哪里会成为传染源,而且还能预测传染病发生后的可能空间传播路径,从而对控制传染病传播

图42001 ̄2031年南安普顿市人口居住密度

Fig.4ResidentialdensityinSouthamptonin2001-2031

á

?áá?ááá

??áá?ááá??áá?ááá??áá

??????èá?

?????èé? á?á

?áá

?ááá

??áá?ááá??áá?ááá??áá

??????èá??????èé? á?á

?áá

?ááá

??áá?ááá??áá?ááá

??áá?ááá

??????èá?

?????èé? á?(a)2001年

(b)2011年

(d)2031年(c)2021年网格数

网格数

网格数

网格数平均居住人口数/住宅/网格平均居住人口数/住宅

网格平均居住人口数/住宅/网格平均居住人口数/住宅/网格

165

62卷

地理学报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

四条分别代表2001年、2011年、2021年和2031年的平均传染病例数的曲线几乎具有相同的形状(图6),都是在前4天平均传染病病例数增加的非常快,然后缓慢增长。而且这四条曲线互相之间离的非常近;代表2001年的曲线增长速度最快,代表2021年的曲线增长速度最慢。尽管代表2001年、2011年、2021年和2031年的平均传染病例数的曲线在数值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别较小。

5场景模拟和分析

第一个场景设置为2011年的传染病发生在

位于南安普顿市西北部的一个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行政区Coxford(图1),它的65岁以上人口数在2001年为1789人,2011年预测为2428人,增加了35.72%。该场景分别在两个假设条件下运行:一是2011年Coxford没有家庭迁移(图7中的没有家庭迁移)另一个是Coxford里的所有属于0-14岁和30-49岁年龄组的家庭在2011年全都迁出Coxford。这个场景模拟的目的是定量分析“郊区化”中的家庭迁移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有趣的是:除了头两天外,没有家庭迁移的平均传染病例数比有家庭迁移的平均传染病例数稍多一些(图7)。所有属于0-14岁和30-49岁年龄组的家庭在2011年全都迁出Coxford后,Coxford剩余的家庭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里将15-29岁年龄组归为在校学生,未成家),人口居住密度和家庭数目都发生下降,使得家庭迁移后的平均传染病例数低于没有家庭

图52001 ̄2031年南安普顿市人口年龄结构

Fig.5AgestructureinSouthamptonin2001-2031

图62001 ̄2031年南安普顿市平均传染病例数

Fig.6Averagenumberofinfectioncases

inSouthamptonin2001-2031

天数

平均传染病例数

á

?

?

???á????á???á????á????á????á????á???èá?è?éá?é? á? ?

áá?á?????

?èé?á??á

24681012140-4

10-14

20-24

30-34

40-44

50-54

60-64

70-74

80-84

90

%

(a) 2001

á

?

?

???á????á???á????á????á????á????á???èá?è?éá?é? á? ?

á

á?á????? ?èé ?á?á

2

4681012140-4

10-14

20-24

30-34

40-44

50-54

60-64

70-74

80-84

90

%

(c) 2021

166

2期张萍等: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迁移的。这个模拟场景的结果可能揭示了家庭迁移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那就是:虽然65岁以上人口被传染的风险可能性比较大,家庭迁移后的65岁以上的家庭所占的比例增大,但是家庭迁移后的下降的人口居住密度和家庭数目可能对同年份的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更大,使得同年份的平均传染病例数在家庭迁移后可能要降低。

另一场景是回答如果20 ̄24岁年龄组的年轻

人在2011年为了学习或工作全部迁出南安普顿

市,传染病的传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意思的是:20 ̄24岁年龄组迁出后的平均传染病例数比

未迁出时的平均传染病例数要少一些(图8)。南

安普顿市的人口居住密度在20 ̄24岁年龄组迁出

后变低,因为20 ̄24岁年龄组的大部分居住在11人/住宅/网格或10人/住宅/网格的学生公寓区;全市的人口总数减少,人口的年龄结构变老。该模拟场景的结果可能揭示了年轻年龄组的迁移对同年份的传染病传播的影响。那就是:年轻年龄组迁移后的下降的人口居住密度和人口总数可能对同年份的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比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更大,它使得同年份的平均传染病例数在年轻年龄组迁移后可能要降低。

6讨论

这里所用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在模

拟南安普顿市的土地开发时在吴和马丁的模型[15]

基础上,增加了模拟“褐色用地”上的土地开发

部分,使模拟结果更贴近现实。还有很多方法改进和提高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详细的有关城市规划限制和其他相关数据肯定对此有帮助。

这里采用的基于组的、随机的和动态的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在与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和人口预测矩阵模型的集成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它只考虑了影响传染风险可能性的两个因素:居住密度和人口年龄组。它能显示每天被传染的病例数,但是不能显示哪个年龄组是传染的,哪个年龄组是易感的,哪个年龄组是治愈的或是有免疫力的,更不能显示每个年龄组里有多少人被传染了。所以,为了详细表示传染病的传播对不同年龄人的影响,今后的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需要增加的重要一环是不同年龄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网,特别是社会联系受人口年龄分布的变化程度有多大[55]。

另外,这里所用的元胞自动机传染病模型同样受严格的元胞自动机的形式限制,即对传染病传播的非邻近行为不能灵活处理。元胞自动机在城市系统的转换规则最终反映的是各种各样人类Agent的行为[43],而且在元胞自动机内部对Agent的模拟似乎更可行。比如,一个家庭可以做为一个人口移动的Agent。在今后的元胞自动机内部对Agent的模拟不仅能够解决非邻近行为,而且能方便地结合人类的行为和社会联系。

7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个集成元胞自动机土地开发模型、人口预测矩阵模型和元胞自动机传

平均传染病例数

天数没有家庭迁移有家庭迁移图7场景1的平均传染病例数Fig.7Averagenumberofinfectioncasesinscenario120-24岁年龄组没迁出20-24岁年龄组迁出

天数平均传染病例数

图8场景2的平均传染病例数Fig.8Averagenumberofinfectioncasesinscenario2

167

168

62卷

地理学报

染病模型来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探讨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模型框架原型。因为大多数的城市化和传染病传播是非线性和动态的,转换规则和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很难通过平衡或分析的方法发现,本文提出的集成模型框架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工具。它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其他非动态模拟模型很难识别的城市化和传染病传播关系的信息,它的魅力在于相对清晰的、直接的模型结构和动态的、局部定义行为的空间模式。

模型框架的构建结合了南安普顿市的数据,初步的模拟结果表现出一些有趣的、空间的和定量的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尽管不同年份里的南安普顿市的人口居住密度和人口年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4个模拟预测年期(2001年、2011年、2021年和2031年)的平均传染病例数的差别很小。场景模拟也是一个能够提供清楚而深度地理解“郊区化”过程中的城市局部的家庭迁移和全市的年轻年龄组的迁移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非常有用的工具。模拟结果显示:城市局部的家庭迁移可能会在同年份降低平均传染病例数,全市年轻年龄组人口的迁移可能也会在同年份降低平均传染病例数。简而言之,尽管南安普顿市在“郊区化”过程中发生了土地开发、人口增长和人口再分布,但是“郊区化”对传染病传播还是没有太大影响。然而,“郊区化”中的城市局部的家庭迁移和全市年轻年龄组的迁移可能都会在同年份通过减少平均传染病例数而影响传染病的传播。

除此之外,该初步的模型框架还能回答一些what-if问题,并能应用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传染病传播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该模型框架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传染病传播控制方面更能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XuXueqiang,ZhouYixing,NingYuemin.UrbanGeography.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1997.76-7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6-77.]

[2]HaySI,GuerraCA,TatemAIetal.Urbanization,malariatransmissionanddiseaseburdeninAfrica.NatureReviews,2005,3:81-90.

[3]MutatkarPK.Publichealthproblemsofurbanization.Soc.Sci.Med.,1995,41(7):977-981.

[4]Wang'ombeJK.Publichealthcrisesofcitiesindevelopingcountries.Soc.Sci.Med.,1995,41(6):857-862.

[5]HarphamT.Urbanisationandhealthintransition.Lancet(supplIII),1997,349:11-13.

[6]MooreM,GouldP,KearyBS.Globalurbanizationandimpactonhealth.InternationalJournalofHygieneandEnvironmentalHealth,2003,206:269-278.

[7]PanYue,FuHongpeng.EpidemiolgicalcharacteristicsunderthestateofFloatingUrbanization.ChinaJournalPublicHealth,2005,21(12):1502-1503.[潘越,付鸿鹏."浮动城市化"状态下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502-1503.]

[8]LiGe.Theimpactofruralurbanizingondiabetesforelderpeople.ModernRehabilitation,2004,8(21):4178-4179.[李舸.农村城市化对老年糖尿病流行病学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178-4179.]

[9]XueJuying,LüYaning,SunHongzhua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diarrheaincidenceafterruralurbanized.ChineseClinicalNewMedicine,2005,5(4):353-354.[薛菊英,吕亚宁,孙红专.农村城市化后"菌痢"发病情况调查分析.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4):353-354.]

[10]ChenLiling,ShaoMengchi,CaiPing.Investigationoninfectiousdiseaseincidenceinfloatingpopulationduringtheperiod1994-1999inSuzhouCity.ChineseJournalofEpidemiology,2001,22(1):71-72.[陈立凌,邵梦篪,蔡平.苏州市1994 ̄1999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1):71-72.]

[11]WeberC,PuissantA.Urbanizationpressureandmodelingofurbangrowth:exampleoftheTunismetropolitanarea.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03,86:341-352.

[12]AntropM.LandscapechangeandtheurbanizationprocessinEurope.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4,67:9-26.[13]WuF.Simulatingurbanencroachmentonrurallandwithfuzzy-logic-controlledcellularautomataina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1998,53:293-308.

[14]BattyM,XieY,SunZ.Thedynamicsofurbansprawl.CASAPaper15,1999.

[15]WuF,MartinD.UrbanexpansionsimulationofSoutheastEnglandusingpopulationsurfacemodelingandcellularautomata.EnvironmentandPlanningA,2002,34:1855-1876.

[16]LiuXiaoping,LiXia,AiBinetal.Multi-agentsystemsforsimulatingandplanninglandusedevelopment.ActaGeographicaSinica,2006,61(10):1101-1112.[刘小平,黎夏,艾彬等.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地理学报,2006,61(10):1101-1112.]

[17]HeChunyang,ChenJin,ShiPeijunetal.CityexpansionmodelofmetropolitanareainChina.ActaGeographicaSinica,2003,58(2):294-304.[何春阳,陈晋,史培军等.大都市区域市扩展模型——

—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地

1692期张萍等: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

理学报,2003,58(2):294-304.]

[18]LiXia,YehAG-O.Neural-network-basedCellularAutomataforrealisticandidealizedurbansimulation.ActaGeographicaSinica,2002,57(2):159-166.[黎夏,叶嘉安.基于神经网络的单元自动机CA及真实和优化的城市模拟.地理学报,2002,57(2):159-166.]

[19]ZhouChenghu,SunZhanli,XieYichun.Geo-CellularAutomata.Beijing:SciencePress,1999.78-116.[周成虎,孙战利,谢一春.地理元胞自动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8-116.]

[20]HeChunyang,ChenJin,ShiPeijunetal.StudyonthespatialdynamiccitymodelbasedonCA(CellularAutomata)model.AdvanceinEarthSciences,2002,17(2):188-196.[何春阳,陈晋,史培军等.基于CA的城市空间动态模型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7(2):188-196.]

[21]BattyM,CouclelisH,EichenM.Urbansystemsascellularautomata.EnvironmentandPlanningB,1997,24:159-164.[22]BattyM,XieY.Possibleurbanautomata.EnvironmentandPlanningB,1997,24:175-192.

[23]BattyM,XieY,SunZ.ModelingurbandynamicsthroughGIS-basedcellularautomata.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1999,23:205-233.

[24]WuF.SimLand:AprototypetosimulatelandconversionthroughtheintegratedGISandCAwithAHP-derivedtransitionrules.Int.J.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1998,12(1):63-82.

[25]WuF.Aparameterizedurbancellularmodelcombingspontaneousandself-organisinggrowth.In:AtkinsonP,MartinDed.Geocomputation:InnovationinGIS7.London:Taylor&Francis,2000.73-85.

[26]WuF.Calibrationofstochasticcellularautomata:theapplicationtorural-urbanlandconversions.Int.J.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2,16(8):795-818.

[27]ClarkeKC,GaydosLJ.Loose-couplingacellularautomatamodelandGIS:long-termurbangrowthpredictionforSanFranciscoandWashington/Baltimore.Int.J.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1998,12(7):699-714.

[28]YehAGO,LiX.Urbansimulationusingneuralnetworksandcellularautomataforlanduseplanning.SymposiumonGeospatialTheory,ProcessingandApplications,Ottawa,2002.

[29]LiuY,RhinnS.Modellingurbandevelopmentwithcellularautomataincorporatingfuzzy-setapproaches.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2003,27:637-658.

[30]XieY,BattyM.Integratedurbanevolutionarymodeling.CASAPaper68,2003.

[31]AlmeidaC,BattyM,MonteiroAetal.Stochasticcellularautomatamodelingofurbanlandusedynamics:empiricaldevelopmentandestimation.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2003,27:481-509.

[32]WebsterCJ,WuF.Regulation,land-usemix,andurbanperformance.Part2:Simulation.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9,31:1529-1545.

[33]WuF.Introduction—urbansimulation.In:AtkinsonPM,FoodyGM,DarbySEetal.(ed.),GeoDynamics.London:CRCPress,2005.205-214.

[34]BattyM.Urbanevolutiononthedesktop:simulationwiththeuseofextendedcellularautomata.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6,30:1943-1967.

[35]LiYinglu,LeiLei,MaRunnian.Analysisofdiscrete-timeepidemicmodel.JournalofAirForceEngineeri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6,7(3):85-88.[李颖路,雷磊,马润年.一类离散的传染病模型分析.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3):85-88.]

[36]AhmedE,AgizaHN.Onmodelingepidemics.Includinglatency,incubationandvariablesusceptibility.PhysicaA,1998,253:347-352.

[37]HanLitao,MaZhi'en,LiWeihua.Epidemicmodelwithadditionaldiseasedeathrates.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2000,34(9):54-57.[韩丽涛,马知恩,李伟华.一类疾病额外死亡率存在的传染病模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34(9):54-57.]

[38]LiJianquan,ZhangJuan,MaZhi'en.Globalanalysisofsomeepidemicmodelswithgeneralcontactrateandconstantimmigration.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2004,25(4):359-367.[李健全,张娟,马知恩.一类带有一般接触率和常数输入的流行病模型的全局分析.应用数学和力学,2004,25(4):359-367.]

[39]XuJie,ZhouYicang.Hepatitisepidemicmodelswithproportionalandpulsevaccination.JournalofBiomathematics,2004,19(2):149-155.[徐洁,周义仓.具有比例和脉冲接种的乙肝流行病模型.生物数学学报,2004,19(2):149-155.]

[40]ChenJunjie,PanGuowei.Adynamicmodelfordiseaseswithnonpermanentimmunityinavariablesizepopulation.JournalofBiomathematics,2003,18(4):401-405.[陈军杰,潘国卫.一个具暂时免疫且总人数可变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生物数学学报,2003,18(4):401-405.]

[41]SirakoulisGCH,KarafyllidisI,ThanailakisA.Acellularautomatonmodelfortheeffectsofpopulationmovementandvaccinationonepidemicpropagation.EcologicalModelling,2000,133:209-223.

[42]RhodesCJ,AndersonRM.Dynamicsinalatticeepidemicmodel.PhysicsLettersA,1996,210:183-188.

[43]O'SullivanD,TorrensPM.Cellularmodelsofurbansystems.CASAPaper22,2000.

[44]RousseauG,GiorginiB,LiviRetal.Dynamicalphasesinacellularautomatonmodelforepidemicpropagation.PhysicaD,1997,103:554-563.

[45]CaswellH.MatrixPopulationModels:Construction,AnalysisandInterpretation.SinauerAssociates,Inc.Sunderland,Massachusetts,1989.

170

62卷

地理学报

[46]KrivanV.Effectsofoptimalantipredatorbehaviorofpreyonpredator-preydynamics:theroleofrefuges.TheoreticalPopulationBiology,1998,53:131-142.

[47]PacioneM.Wherewillthepeoplego?—assessingthenewsettlementoptionfortheUnitedKingdom.ProgressinPlanning,2004,62:73-129.

[48]HarrisR,LongleyP.Newdataandapproachesforurbananalysis:modellingresidentialdensities.TransactionsinGIS,2000,4(3):217-234.

[49]MartinD.Census2001:makingthebestofzonalgeographies.PresentedattheTheCensusofPopulation:2000andBeyond,UniversityofManchester,22-23June2000.

[50]MartinD,DorlingD,MitchellR.Linkingcensusesthroughtime:Problemsandsolutions.Area,2002,34(1):82-91.[51]MartinD.Mappingpopulationdatafromzonecentroidlocations.TransactionsoftheInstituteofBritishGeographersNS,1989,14:90-97.

[52]SmithSK.Furtherthoughtsonsimplicityandcomplexityinpopulationprojectionmodels.InternationalJournalofForecasting,1997,13:557-565.

[53]BoottRH.London'sbrownfieldresourcepilotproject:theWandleValley.CASAPaper14,1999.

[54]BrehenyM.Urbancompaction:feasibleandacceptable?Cities,1997,14(4):209-217.

[55]ManfrediP,WilliamsJR.Realisticpopulationdynamicsinepidemiologicalmodels:theimpactofpopulationdeclineonthedynamicsofchildhoodinfectiousdiseaseMeaslesinItalyasanexample.MathematicalBiosciences,2004,192:153-175.

ModellingFrameworkonUrbanization'sEffect

ontheInfectiousDiseaseTransmission:

ACaseStudyonSouthamptonofUK

ZHANGPing1,2,3,ZHANGBai1,PeterM.ATKINSON4

(1.NortheastInstituteofGeographyandAgriculturalEcology,CAS,Changchun130012,China;

2.GraduateSchool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39,China;

3.Geo-ExplorationScience&TechnologyCollege,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China;

4.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Southampton,SouthamptonSO171BJ,UK)

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amodellingframeworktomodeltheeffectofurbanizationonthetransmissionofinfectiousdisease,whichintegratesaCAlandusedevelopmentmodel,populationprojectionmatrixmodelandCAepidemicmodelbypopulationsurfacemodelling,allowingtoanalyzeitssimulationresultsinaquantitativeandspatialway.Itscreativefeatureiscombiningurbanization,populationprojectioninage-structurewithinfectiousdiseasetransmissioninadynamic,stochasticmodellingenvironment,soitcanshedlightonprovid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izationandinfectiousdiseasetransmission,whichcouldnotberealizedbyequilibriumoranalyticalmethods.Acasestudyispresentedinvolvingmodellinginfluenzatransmissioninadynamicallyevolvingcity,Southampton,UK.Preliminaryresultsshowthattheaveragenumberofinfectioncasesinyears(2001,2011,2021and2031)hasnobigdifferencefromeachotherandsuburbanizationhasverylittleimpactontheinfectiondiseasetransmission.Moreover,simulationscenarioisausefulwaytoexploretheeffectsoffamilies'movementsinpartofthecityandage-group20-24movingoutofSouthamptononinfectiousdiseasetransmissionhere.Itsresultshavethepossibilitytoreflectthatboththefamilies'movementsinpartofthecityandage-group20-24movingoutofSouthamptoncaninfluencetheinfectiousdiseasetransmissionbydecreasingtheaveragenumberofinfectioncasesinthesameyear.

Keywords:urbanization;infectiousdiseasetransmission;CAlandusedevelopmentmodel;populationprojectionmatrixmodel;CAepidemicmodel;UK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目录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支持观点总结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城镇化发展模式具体分析 四、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和比重提高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就地城市化。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迁移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通常是人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城区扩大或新设城市带来的人口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广义概念,除包括人口城市化以外,还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应该说,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城市化的这些丰富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衍生出来的。 2.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不同支持观点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过笔者的总结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 观点1:小城镇发展论。认为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众多的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那么多新城市。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国家已负担不起,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观点2:中小城市战略论。认为农村城市化有远见的选择是,依托现有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城镇。这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病”在我国重演。 观点3:大中小城市并举论。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当发展小城市。理由是:(1)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病”,可以通过社会自身发展而得到治理。由城市化滞后的“农村病”是一种“停滞病”,它不仅难治,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害怕“城市病”而不敢发展特大、大中城市。(2)全面发展大中小城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__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试课程: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考核类型:A 卷 考试方式:闭卷出卷教师: XXX 考试专业:英语考试班级:英语xx班 I.Multiple choice (30 points, 1 point for each) select from the four choices of each item the on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1._____,a typical example of old English poetry ,is regarded today as 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Anglo-Saxons. A.The Canterbury Tales B.The Ballad of Robin Hood C.The Song of Beowulf D.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inght 2._____is the most common foot in English poetry. A.The anapest B.The trochee C.The iamb D.The dactyl 3.The Renaissance is actually a movement stimulated by a se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such an event? A.The rediscovery of ancient Roman and Greek culture. B.England’s domestic rest C.New discovery in geography and astrology D.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and the economic expansion 4._____is the most successful religious allego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The Pilgrims Progress B.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 C.The Life and Death of Mr.Badman D.The Holy War 5.Generally, the Renaissance refers to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4th and mid-17th centuries, its essence is _____. A.science B.philosophy C.arts D.humanism 6.“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Shakespeare, Sonnets18)What does“this”refer to ? A.Lover. B.Time. C.Summer. D.Poetry. 7.“O prince, O chief of my throned powers, /That led th’ embattled seraphim to war/Under thy conduct, and in dreadful deeds/Fearless, endangered Heaven’s perpetual king”In the third line of the above passage quoted from Milton’s Paradise Los t, the phrase“thy conduct”refers to _____conduct. A.God’s B.Satan’s C.Adam’s D.Eve’s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年为41.3%。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1、英国和美国哪个城市化更早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美国直到19世纪初才开始城市化进程。 2、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美国独立后不久,首先在东北部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首先发展于此,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经济呈推进性向西部发展。近几十年南部经济迅猛增长。与经济分区推进相对应的是,美国城市化也由东北部向中西部扩展,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趋势。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19世纪20一30年代之前,这时期是美国城市化的起始阶段,发展很慢。特点是以沿岸城市化发展为主。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本地区的繁荣,推动了城市化的起步。1790年全国城市化率为5.1%,东北部区为8.1%。到1830年全国为8.8%,东北部区为14.2%。 第二阶段从19世纪20一3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个阶段美国城市网迅速向西扩展,一批城市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中心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是与中西部的开发、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面的改革紧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华南农业大学英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题

华南农业大学xx文学史期末考试题 (下)注:本文档主要用作题型参考,非100%原题。 考试范围:启蒙运动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类型1:作品来源。(约10-15道题) 1.” Some village-Hampden, that with dauntless breast. The littletyrant of hisfields withstood, Some mute inglorious Milton here mayrest. SomeCromwell,guiltless of his country's blood.” is from ( )A.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B. The Cloud C. Bright Star D. Elegy 2. “But now your brow is beld, John. Your locks are lik e the snaw;But bless ingson your frosty pow…” is from ( ) A. John Anderson, My Jo B.A Red, Red Rose C. Tintern Abbey D. When We two parted 3.” I am assured by our merchants, that a boy or a girl beforetwelve years old isno saleable commodity, and even when they come tothis age, they will not yieldabove three pounds, or three pounds andhalf a crown at most, on the exchange.” isfrom ( ) A. Gulliver’s Travel B. Robinson Crusoe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模拟试题二) Ⅰ. Multiple Choice(1′×20=20分) 1.______can be justly termed England’s national epic. A. The Canterbury Tales B.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C. The Song of Beowulf D. The Romance of the Rose 2. Among of the following dramas, which is one of Shakespeare’s four tragedies? A.Macbeth B.As You Like it C. Twelfth Night 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3. _______ is called as “ father of English novels” A. William Shakespeare B. Christopher Marlowe C. Daniel Defoe D.John Donne 4. It was ____who made blank verse the principal vehicle of expression in drama. A. Thomas Wyatt B. William Shakespeare C. Edmund Spenser D. Christopher Marlowe 5. Absoulute monarchy in England reached its summit during the reign of ____, especially Britain’s sea power was established. A.James I B. Henry VIII C. Queen Elizabeth D. Charles I 6. Hamlet, the most popular of Shakespeare's plays for readers and theater audiences, tells about the story of Hamlet, Prince of _______, and son of the dead king, who seeks revenge for his father’s death. A. England B. Norway C. Scotland D. Denmark 7. Which comment on John Donne is wrong? A. He is the leading figure of metaphysical poetry. B. His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by mysticism and peculiar conceit. C. John Donne’s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regularity among irregularity D. He never show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ove. 8. Robinson Crosue can be termed as____. A. a self-dependent person B. a person with colonial mind C. an adventuous person D. all of the above 9. Robert Burns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_____. A. Sentimentalism B. Pre-Romanticism C. Romanticism D. English Renaissance 10. William Blake’s ____ paint a world of misery, poverty, disease, war and repression with a melancholy tone. A.Poetical Sketches B. The Book of Thel C. Songs of Experience D. Songs of Innocence 11. The notorious “Peterloo Massacre” happened in _____. A.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B. English Renaissance C. period of Restoration D. Neo-classical period 12. Lyrical Ballads are made by ____. A. Wordsworth and Shelley B. Wordsworth and Southey C.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D. Shelley and Byron 13. According to____,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which originates in emotion and recollected in tranquillity.

城市化进程,发展历史

1.城市化 城市化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最主流的事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在未来的30年中,城市化将是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主流。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刚达到6.1亿人,城市化率约47%,每年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在未来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达到75%左右,中国将会出现巨大的人口变迁过程,即将有6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以城市化进程度量房地产业的未来。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消化新增住宅供应的大半。以南京为例,根据建委统计,在2000-2005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25万,每年增长25万人,按照人居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每年城市人口增加的增量需求为750万,基本等同于每年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平均值。新增城市人口也为住房投资的转让和租金实现提供保障。南京市2020年人口要超过千万,基本上仍将持续每年增长20-30万人。 从城市化的数量来看,其是分阶段的,30%以下是城市化低水平时期(我国2000年前),30%以上是快速增长期,50%以上是平稳增长期,70%以上才是成熟期,而郑州是2011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郑州的城市化进程是41%,还有30—40年的黄金发展期。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

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二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2014-2015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期末试题B

····································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密························封························线································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姓名考试科目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1)】B卷闭卷共 5 页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姓名考试科目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1)】B卷闭卷共 5 页 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密························封························线································

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英国城市化进程简介

英国城市化文献综述 城市化定义:经济学家侧重于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而人口学家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时间:1851年 一、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纪晓岚 (一)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1.英国的农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的特点:实现了农业商品化;完成了圈地运动。 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它的农牧业生产很早就卷入了国内外市场,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商品化农业开始发展起来,到16世纪中期,大部分庄园土地已被出租合并到地主手中,转向了面向市场的生产。这就使农业生产较早地越过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英国农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摧毁了农村,小生产的传统,先改为大规模的畜牧业,后改为大规模的农业。创造条件使大量资本投入农业生产,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第二,圈地运动使部分土地贵族变成了资产阶级,使农民成为第一代工人,英国农村面貌大加改观,土地贵族将大片土地租给大农场,成为资本主义企业,而耕种的人已不再是农民,而是农业资本家雇佣的农业工人。农民阶层分化,自耕农消失,大多数流入城市成为工人,或是移居国外。 两者联系:正是由于圈地运动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行动,才有可能将粮食、牧草种植和养羊全部投入商品化生产。 评价:第一,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由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结构的过程;第二,认为西方国家的发展破坏了和改造了农业社会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动力;第三,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压榨和剥夺农业部门,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政治干预去压榨农村,这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工业化不能以对农业的破坏和剥夺来实现,而是要以农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化的基础条件。 2.英国的商业革命 英国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是商业革命。16世纪是西方经济的重大转变时期,资本主义取得了新的动力,封建制度趋没落,商业资本骤然得到机遇,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活动的范围顿然扩大,从原来的地中海周围扩展到大西洋以至东、西半球各地,变化过程: 1远洋航船的建造以及枪炮的配备和航海业的发展,开辟了一阔的商业与殖民地范围; 2贸易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 3海外贸易发展,政府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4全国性市场形成,民族国家兴起,行会被取消; 5货币经济占了支配地位; 6近代信用经济建立,其中包括价格革命。 英国商业革命的后果是形成了商业资本家,即主要从事贩运商贸、奴隶贩卖、海上掠夺、海外开矿等。16-18世纪,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一个国家拥有金钱越多,这个国家便越富。以前认为商人是低人一等的,可这一时期社会对经商的看法大大改变,认为发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学院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和数字媒体/专业方向教学3+1合作项目班招生计划 为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我院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3+1合作项目,提高学生升学成功率,根据原项目计划,中英3+1项目班将于9月后单独上课,为此学院长期聘请了英国温彻斯特艺术学院教授在随后的2年时间内担任专业实践课,并强化英语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学习的衔接,了解英国艺术学院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并达到去国外学习的英语水平,顺利升入南安普敦大学艺术学院本科最后一年的学习。 一、项目报名须知 1.本班将招收30名学生,专业为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和数字媒体专业方向,该班设在学院视觉传达系,由视觉传达系统一管理、组织实施。 2.学生未来2年的课程将由中国--英国教师共同任教;学生通过在我院3年的学习,达到对方入学要求后进入英国温彻斯特艺术学院学习1年攻读本科学位,对于专业成绩不能达到要求者,可以转到英国学校学习2年攻读本科。通过其考核标准,获平面艺术学士学位(本科)证书。 3.本班学生如最终因种种原因不能进入英国学习,但能通过我院专科考核标准的,可获苏州工艺美院视觉传达系“专科毕业证书”。 4.本项目班招生对象为本院09级学生,不限系科和专业。凡留学愿望强烈,英语良好,具有相当经济承受能力,性格乐观,善于沟通,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二.中英3+1项目班的学费说明 1.项目班学生作为我院注册的正式学生,原学费不变。但仍需增加特聘英国教授每学期150左右课时(4学期约600课时)和每周10课时(3个学期)的英语强化和最后雅思冲刺的授课费。 2.学生转到英国学习的费用与本院无关,目前在英一年的学费和生活等费用大约20万人民币。 三、报名办法 1.视觉传达系的09级学生直接到本系办公室报名。 2.其他系的09级学生到国际合作交流处(A02-301)报名。 注:09级在入学时已报名参加项目班的同学请重新登记报名。 四、报名截止日期 2010年7月1日 四、咨询电话 视觉传达系:66507136 国际合作交流处:6650807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陈斌超 (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甘肃省庆阳市邮编:745000)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较快,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放过热,城市化区域不平衡,城镇贫困人口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农民工、留守儿童、老人不断增加,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如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协调区域间的发展;解决城市贫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等。 关键词:城市化;面临问题;措施 “城市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导致了城市化,城市化也反过来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得到了许多好处:经济成果喜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繁荣……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中,许多问题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显现出来了。 1 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发过热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以前(即1978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人口基数过大,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是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作者:李强:清华大学教授 近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质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它涉及到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之一。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例如,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 更进一步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suburbanization)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ex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遍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然而,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化的困境之一在于,长期积蓄的矛盾,使得今日城市化的步伐举步维艰。解放以前,由于战争、外患内乱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滞后了。解放以后,由于反城市化战略、二元分割的户籍政策,使得城市化长期停滞、甚至一度出现倒退。由于

英国文学史测试题(全)汇编

英国文学史 1.The statement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open well-known essays by_________. Francis Bacon Samuel Johnson Alexander Pope Jonathan Swift [参考答案] Francis Bacon 2.When he died, Chaucer was buried in __________ the Poet's Corner. Westminster Abbey Normandy Canterbury Southwark [参考答案] Westminster Abbey 3.Among the great Middle English poets, Geoffrey Chaucer is known for his production of . Piers Plowman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Confessio Amantis The Canterbury Tales [参考答案] The Canterbury Tales 4.The first mention of Robin Hood in literature is in Langland's _________. The Legend of Good Woman The Vison of Piers the Plowman Boewulf Fables [参考答案] The Vison of Piers the Plowman 5.Which literary genra does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belong to? epic romance novel prose [参考答案] romance 6.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Anglo-Norman Period was also a combination of ____ and Saxon elements. Latin Greek English French [参考答案] French 7.In the 14th century, the two most important writers are_____ and Chaucer Caedmon Cynewulf Langland Shakespeare [参考答案] Langland 8.Who is the monster half-human who had mingled thirty warriors in The Song of Beowulf? Hrothgat Heorot Grendel Beowulf [参考答案] Grendel 9.The most important work of_____is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s,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best monument of the old English prose. Alfred the Great Caedmon Cynewulf Venerable Bede [参考答案] Alfred the Great 10.The epic, The Song of Beowulf,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_____. monks romanticists sentimentalists pagan [参考答案] pagan ing line of 11.The sentence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is the beginn one of Shakespeare’s. comedies tragedies histories sonnets [参考答案] sonnet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