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1)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1)沪科版

第一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节内容是由较多的生物学概念以及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些概念较抽象,但任何思维无论多抽象,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通过原来具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进行学习。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观察量,以足够的实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新的概念,并通过运用来深化掌握概念。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高中《生命科学》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后,进一步学习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变化。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最普遍的是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地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本节学习内容与“生物体中的化合物”密切相关,同时又为学习本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过程;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新陈代谢的过程。

3、教材组织和呈现方式

本节内容抽象且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教师可结合生物体中的化合物相关知识,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实例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新陈代谢中化学反应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什么是生命。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章已学过生物体中的化合物以及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知识,在化学学科中已学过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对生物体中化学反应概念的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化学学科中合成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与生命科学学科中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地方。高一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陈代谢的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方法与过程】

1、通过生化反应实例,感受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的物质更新和能量转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世界是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形成生命世界永

恒变化与发展的观点。

五、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向学生展示图片,演示反应过程,给学生一个较为具体、形象的了解,便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知识点汇总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注: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 成物表示,其化学反 应速率都取正值,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2)表达式: c v t = (3)常用单位:浓度常用:1 mol L- ?,时间常用:s,min 化学反应速率:1 (min) mol L- ??或1 () mol L s- ?? /(min) mol L?或/() mol L s? (4)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几点说明 ①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 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的化学 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是不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 哪种物质为基准。 ③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 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对于反应 aA+bB==cC+dD 有V(A)︰V(B)︰V(C)︰V(D)=a︰b︰c︰d ④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决定作用):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外界条件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2只试管,各加入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用水浴加热其中1支试管水浴加热产生气 泡快 加热能加快反应 速率 实验二:取2只试管,各加入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往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加入二氧化锰粉 末产生气泡快 使用催化剂能加 快反应速率 实验三:取2只试管,各加入5 mL 2%、6%、12%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几滴0.2 mol·L -1氯化铁溶液浓度大的产生气 泡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 度能加快反应速 率

第四章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一、本章教材分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能量维持,生物体必须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不断地驱动生物体内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以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通常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在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等生物体静态组成后,本章通过几组基本的生命化学反应过程,展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各类生物体细胞获得能量的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认识生命,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并能与自身生活需要相联系。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四个主题。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其中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最常见的。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使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平稳而有序。光合作用时地球上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合成糖类的过程,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提供能量,是生物圈能量流的起点。细胞通过氧化分解,从化合物中获得能量,这些能量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部分由A TP传递给生命活动需能部位,保证生命活动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具体体现,它们使生物体与外界实现了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转换,同时也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整个章节的内容着眼于普遍存在于生命世界的新陈代谢过程,诠释了生物体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上的“动态”规律。这一章的学习将让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分子水平上得到深化,从而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还为以后进一步认识生命活动信息流本质和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基础意义。 以本章内容为载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生化实验技能,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感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将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世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形成生命世界永恒变化与发展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建构生命本质的观念,认同并欣赏生命的“巧然天成”,形成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爱。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形成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并将使他们在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分析推理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二、课题: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4章的基础,以具体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类型与特征,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 TP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ADP相互转变的特性,A 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催化效率高、转移性高。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是通过酶调节控制的,为此酶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酶的应用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高中学生对酶的名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了酶的专一性与酶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材中的“小金鱼”、“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为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素材,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一、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管:物质运输的管道 类型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 动脉从心脏→全身厚大小快静脉从全身→心脏较薄小大(有静脉瓣)慢 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最 小的静脉 极薄(仅一层上皮 细胞) 极小(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通过) 极慢 2、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 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它养料和废物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蛋白质)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 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 易与氧分离)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最少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较多止血、凝血 血细胞结构图 3、心脏——物质运输的动力 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2)结构: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主动脉 肺肺动脉 肺肺静脉 心脏结构图 3)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4、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 2→组织细 1)过程 胞,CO 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 2→血液,CO 2→肺泡)→肺静脉→左心 房 血液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动脉血 静脉血 2)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 肺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 3)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概念 存在的血管 存在于心脏(左动右静)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肺静脉、其他动脉 心脏左侧:左心房、左心室 静脉血 含氧少,颜色暗红 肺动脉、其他静脉 心脏右侧:右心房、右心室 流动脉血 流静脉血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全身毛细组织O 上下腔 CO 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 血管网 细胞 2营养物质静脉 肺动脉 细血管网肺静脉 CO 2 O 2 肺泡 2废物 左心室右心室

高中生物教学随笔(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中学生物是一门结合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中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在其中掺插形象思维。正是为了适应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开始拓展逻辑思维。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把一句话或某些段落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用各种符号标出。鉴于高考要求,仅仅掌握书本上的表面知识不不够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增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对于教材有些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或是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

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利用插图,对应阅读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往往忽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1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由结构特点谈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讲授细胞膜结构、线粒体结构等都可运用这样的方法;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生物教学案例 龚宗茂 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的概念活动一??小组自主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对象”、“时期”、“特点”、“结果”几个字,让学生从这几方面来更深刻的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始减数分裂模拟探究活动。 (3)?精子的形成过程在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这三个概念,并在ppt上投出: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温度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2)焓:表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符号: H。单位:KJ·mol—1。 ①焓变:△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H>0,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 ②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③焓变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④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2.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状态明,符号清,量对应,标温压。 ①状态明: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②符号清:注明焓变(要写单位、注意正、负号)。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正逆反应焓变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③量对应:△H具体数值与方程式系数成比例。 ④标温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98K和可以不标明。 3.燃烧热: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释放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4.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①中和反应实质:H+和OH-反应。 其热化学方程式:H+(aq) +OH-(aq) =H2O(l) ΔH=-mol ②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③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目的: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仪器及试剂:量热计(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盐酸、NaOH溶液。 原理:Q=-C(T2-T1)=-mc(T2-T1) C: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c:该物质的比热容;m:该物质的质量;T1:反应前体系的温度;T2: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5.盖斯定律定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盖斯定律揭示的是反应中的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定义: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5章维持生物体的平衡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学校备课稿 主备人: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 八年级 教学课时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 型 教学目标 1、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2、了解血浆、原尿、尿液三者之间的差异; 3、了解汗形成的过程及排汗的途径。 教学重点 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血浆、原尿、尿液三者之间的差异;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分析尿液的形成 读书P 22分析尿液的形成内容 、 完成 1、尿的形成是在肾脏的 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过程。 2、结合阅读P 22图14-17尿形成的示意图(或者右图)完成:①从动脉运输来的血液中含有代谢产生的 ,经过 送入肾小球对血液进行 ,在肾小囊腔内形成 ,这是尿液形成的第一过程。②滤入到肾小囊腔中的液体叫 ,两个肾每昼夜形成大约150L ,这种液体中含有 、 和 、 等物质。③原尿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 ,因此不能白白浪费。在原尿流经 时,其中含有的有用物质被 进行了 ,而重新回到血液中,这个过程叫 。是尿液形成的第二个过程。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重吸收的过程。④经过上面两个主要过程,从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就是 ,每昼夜一般为1.5L 。这种液体中含有 、 和 等物质。 ⑤阅读P 23最上面的小资料,了解三种液体之间的差异。 填写 A 、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 有 ;B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与血液相比尿液中不含有 。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有 。如果某患者在尿检的时候,发现有血细胞或者有蛋白质,则可能发生了 等疾病 二、尿的排出 1、了解尿排出的途径 →肾盂→输尿管→ → →体外 2、排尿的意义 看书P 24第1自然段了解 3、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重要性 看书P 24第2自然段了解 三、汗液的排出 1、流入口的汗是咸的,因为其中含有 。 2、汗是由 形成,并通过它细长的 排出体外。 教学反思 2019年 9 月 2 日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2012年高考已经结束。我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 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 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 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 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 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 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 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 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 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 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内容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 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 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 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做题的时候,要认 真地审题,读题,特别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提供了信息,我们首 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先定性分 析再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 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新课标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 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注意利用图示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师生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教学过程,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或kJmol-1 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 <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教师提问或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我认为本节最大的亮点是通过恰当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轻松的获得知识,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认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了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章的基础,以具体的例子介绍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酶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ATP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与ADP相互转变得特性,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为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地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材以学生能够熟悉的糖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这两个最基本的反应过程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本质。在介绍化学反应的同时,引出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特点是高效性和专一性高。高中生对酶的名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酶的性质以及作用机理并不了解。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归纳总结出酶的特点,并指出酶的专一性和酶分子结构的关系。还要通过广角镜和想一想做一做栏目中设置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酶制品,了解酶与人类的关系。 关于ATP的分子结构的特点,教材先结合前几章知识,指出细胞内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都储存有大量的化学能,但这些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 关于ATP与ADP的相互转变,课文不仅讲述了ATP水解和合成的过程,讲述了这种转变是十分迅速的,而且讲述了这一特点所具有的重要生理意义,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ATP是细胞维持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最后课本用流通着的能量货币,形象地对ATP进行了比喻。 二、学情分析 本节主题内容抽象,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只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利用前面的知识基础学习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而特点。利用实验探究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关于ATP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ATP的结构图,自学全称、结构、功能,着重讲解结构简式中各个字母和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 2.举例说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理解酶的概念和成分,理解酶的生物学特性。 4.理解ATP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过程与方法 1.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新陈代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体现在 组成生物体物质的不断自我更新。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科学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特点 (2)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3)酶的作用特性和特性。 (4)ATP化学组成的特点以及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导学案苏科版 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液组成。 2、血管----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道的通道种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25“三种血管的功能与分布” 3、心脏输送血液的泵结构:(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2)、心脏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而左右心房、心室是不相通的(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衡量一个人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心输出量的多少 4、血液----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的分层现象(在血液中加抗凝剂)血浆(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大量的水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色,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有细胞核,包围、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凝集血液)贫血(缺铁性贫血)---红

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4、输血与血型 ABO血型包括A型、型、型、型输血原则:同型血互输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或收缩压超过 18、7kpa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或舒张压低于8kpa 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尿液、汗液、呼吸 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蛋白质外,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等)尿液的排出: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皮肤:表皮:角质化的细胞;深层细胞(分裂能力,使皮肤再生);真皮:弹性纤维(弹性);胶原纤维(韧性);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2最详细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反交 F 1(子一代) F 2(子二代) 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体现在 1. 亲组合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1.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 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精母 细胞 子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总结 一、“串联电池”两大题型的解题攻略 原电池和电解池统称为电池,将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该类题目能够考查考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需要考生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及巧妙的数据处理能力。 这类题目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溶液中离子的移动、pH的变化、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恢复及运用电子守恒处理相关数据等。正确判断电池种类和灵活运用整个电路中各个电池工作时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是解决多池“串联”试题相关问题的关键。 二、“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题型一:电解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有外接电源型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根据“电解池串联时阴、阳极交替出现”原则正推电极,也可以通过装置中某极的变化、现象反推电极。 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X Y A MgSO4CuSO4 B AgNO3Pb(NO3)2 C FeSO4Al2(SO4)3 D CuSO4AgNO3 A项中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C项中,X为FeSO4,Y为Al2(SO4)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中,b极上析出Cu,d极上析出Ag,其中d极质量大于b极质量,错误。 B 题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无外接电源型 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但没有外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装置是原电池,装置中两个电极活泼性差异较大的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作负极,其余均为电解池。 烧杯甲中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烧杯乙中盛有0.1 mol·L-1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甲中Fe极质量减少,C极有气体产生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生物催化剂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某些RNA也是酶 D.酶活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强 2.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3. 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的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适于除去细胞壁的物质是 A.盐酸B.脂肪酶C.纤维素酶D.氢氧化纳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的催化效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C .酶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 D .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5. 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特异性 6. 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A .胃不能及时排空B .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C .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 .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7. 习惯上,酶的命名是根据A .来源 B .催化的反应物 C .没根据 D .A 与B 均是 8. 在酶的特性中,与催化功能无关的一项是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不稳定性 9. 下列最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是 ( ) A .将FeCl 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H 2O 2的甲、乙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释放氧气的速度远远大于甲试管 B .将10%的淀粉酶和稀释10倍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淀粉分解的速度基本相等 C .将相同数量的人的唾液淀粉酶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发现甲试管中分解淀粉的速度比乙试管中的快 D .将淀粉酶液等量加入盛有等量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乙分别保温在10℃和30℃条件下,结果乙试管中淀粉分解的速度快于甲 B .酶 A .细胞膜 0.青霉素就是通过抑制形成细胞壁的()来杀灭病菌的。1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阅读答案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阅读答案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随着呼吸、吞咽等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后,各种细胞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以为外来的微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他体内遗传菌因控制下,构成了生物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或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群结构,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

皮肤黏膜名言系统,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民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魏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5、“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中的“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细胞B.微生物细胞 C.人体中的各种细胞D.正常微生物群 6、对最后一段引用魏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完整版)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中学生物是一门结合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中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在其中掺插形象思维。正是为了适应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开始拓展逻辑思维。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把一句话或某些段落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用各种符号标出。鉴于高考要求,仅仅掌握书本上的表面知识不不够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增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对于教材有些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或是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温度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2)焓:表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符号: H。单位:KJ·mol—1。 ①焓变:△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H>0,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 ②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③焓变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④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 2·8H 2 O与NH 4 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 以H 2 、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2.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状态明,符号清,量对应,标温压。 ①状态明: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②符号清:注明焓变(要写单位、注意正、负号)。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正逆反应焓变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③量对应:△H具体数值与方程式系数成比例。 ④标温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98K和101.325KPa可以不标明。 3.燃烧热: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释放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4.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①中和反应实质:H+和OH-反应。 其热化学方程式: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②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③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目的:测定强酸、反应的中和热。 仪器及试剂:量热计(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盐酸、NaOH溶液。 原理:Q=-C(T 2-T 1 )=-mc(T 2 -T 1 ) C: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c:该物质的比热 容;m:该物质的质量;T 1:反应前体系的温度;T 2 :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5.盖斯定律定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盖斯定律揭示的是反应中的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 §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