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灵性护理

灵性护理

高职护生灵性需求及灵性照护的的研究进展

高职护生灵性需求及灵性照护的的研究进展标签:高职护生灵性需求灵性照护综述文献 灵性是在与天、人、物、我的关系上寻求共融,寻求永恒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在不断超越的整合过程中达到和谐的体验。在面对生命尽头时,灵性是患者十分重要的生命支持方法。近年来,灵性受到医学界的广为关注。在护理的历史长河中,灵性相关问题已被认为是护士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临床工作大多只注重护理操作技术的完善,而对患者心灵需求的关注较少。本文就目前患者灵性需求满足情况、护士及高职护生对灵性的认知及灵性教育的现状做以梳理、总结,为今后提高临床与灵性相关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灵性的相关概念 1.灵性的概念 灵性的本质已被人们讨论许久,由于个人对信念、信仰及人生价值的认识及理解的不同,灵性暂无特定的定义。灵性一词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于1902年提出,他认为“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灵性是个体在人生中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现,是个人在自我关系、人际关系、人神关系间透过自我超越体会到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过程。而在护理范畴对灵性做了定义为,灵性能以生命、上帝以及与生俱来的力量去寻求生命意义与价值。 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灵性的定义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儒家思想用“仁”、“诚”来表述对灵性的诠释。孔子以“仁”为核心形成的“时命”观挑战了“以德配天”的思想,从而使儒家的心灵世界从天-人维度转向人-心维度,使人因“仁”而不断向内在超越的方向发展,为中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终极功用;《庄子》灵性关怀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不为物累,超越死亡,全生保身,物化逍遥”等庄学思想之中;《庄子》灵性关怀的理想目标是“真人”,实现的途径是“体道。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为我们开展灵性照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现代学者李向平[5]认为,灵性作为经由自我超越以发现生命意义的人类习性,是人生发展的一种潜在对策。简言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精神核心,有着一种超越躯体约束、超越世俗局限的纯粹精神性的追求,这个东西我们便可称之为灵性。 2.灵性与宗教的区别 提到灵性,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宗教。早在公元5世纪,基督教徒就用灵性一词来描述神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见当时灵性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直到20世纪后叶,灵性与宗教的定义才慢慢被区别开来。对于信仰上帝的人来说,灵性是他们与上帝关系的体验,是个体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自我超越的感受,它与人类追寻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体验有关。而宗教是对这些体验的组织化、机构化的阐释与实践,不同的宗教对其的阐释与实践亦各有不相同。人们能在宗教中得到灵性的自我满足,但这只是获取灵性的一种途径。灵性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

灵性健康:生命终结前的心灵救赎

灵性健康:生命终结前的心灵救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整体护理理念为健康注入新的内涵,整体护理要求为护理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个方面,促使人们在全面的护理下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1]。目前,灵性健康在护理界也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基本上失去了完全根治的机会[2]。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要以姑息治疗为主,重点不只是控制患者躯体上的症状,还要关注患者心理、社会以及灵性的问题[3]。绝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在生病、痛苦和死亡过程中都表现有灵性痛苦[4],其中超过40%的灵性痛苦与躯体及心理压力有关[5],反之,患者的身体症状及心理状况的治疗效果也受到灵性痛苦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灵性痛苦,严重者会产生灵性痛[6],其生活质量也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7]。为更好地了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灵性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灵性照顾,提高其终末期的生活质量,正确评估患者的灵性健康需求是关键之所在[8]。现将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评估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灵性相关概念的研究 1.1 灵性的概念灵性(spiritu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piritus”,有呼吸(breath)之意,通常被赋以生命之气,

有使生命更加充沛、蓬勃的意思,最早在宗教界受到关注。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灵性是基本的人性需求,但是由于灵性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异[9],同时受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心理精神的影响,所以在学术界中,对于灵性的定义常常因人而异[10]。有学者对灵性的定义偏向于宗教,有些则以自我成长(寻求意义及成长)之观点给予定义平[11]。 翻译的、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灵性的定义是指人与天、人、物、自我的关系,并在各种关系中寻求共融;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维系和谐的关系、超越当下的困境,并在不断超越的整合过程中达到平安的感受[12-14]。 1.2 灵性健康的概念Fisher等[15]认为灵性健康是人们 所有健康与幸福的根本,用以整合生理、心理、情绪、社会及职业等健康的各个层面。有学者[1]归纳了灵性健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追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个体发现生命的价值和希望;(2)拥有内心的应变能力,以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危机和不确定性;(3)建立和谐的联系:个体与他人、宇宙万物和环境能有和谐的联系;(4)超越限制,能克服身体和精神状况的能力、意愿或经验,或是能实现幸福安适、自我愈疗的能力。所以“灵性健康”可以简单说是人在追求自我超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量畅通的健康状况。

老年护理学教学标准完整版

老年护理学教学标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老年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该课程以现代护理理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模式,主要体现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的理念、范畴、工作任务、方法等,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综合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置的临床护理课程;是按照“循环教学、学做合一”模式建设的课程。本课程坚持面向老年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目的,坚持前瞻化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优质化、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提高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不断丰富《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内涵,为学生今后从事老年护理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岗位能力递进为原则,构建“嵌入式”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和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的有效融合,按照岗位能力递进、教学内容递进、教学组织形式递进的原则,确定基本素质模块、护士考证模块及人文素质拓展模块三个课程内

容模块,并将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相关教学内容嵌入至课程模块当中,达到既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面向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医院老年病房、社区老年护理岗位,培养具有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老年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资格考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知识目标 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疾病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其次,能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提出健康问题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3.能力目标 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能遵循相应的职业标准,为老年人提供常规医疗护理工作未能提供,或不能全面提供的护理服务。 4.素质目标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空巢老人灵性照护现状及研究进展_宇寰

2012年8月护理学报August,2012第19卷第8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8A 【研究生园地·综述】 空巢老人灵性照护现状及研究进展 宇寰综述;曹梅娟审校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关键词]灵性;灵性照护;空巢老人 [中图分类号]R473.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08A-0001-03 21世纪,整体护理强调注重生理、心理、社会、灵性4个层面的整合,其目标是满足患者各层面的需求,以达至身—心—社—灵的和谐,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2]。我国自20世纪末引入整体护理、护理程序等概念以来,虽然强调整体护理,但仍较注重护理过程的形式和技术的完美,对个体深层感受和心灵需要的关注较少[3]。随着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空巢家庭比例日趋上升,研究显示空巢老人存在一系列与躯体疾病无关的问题[4],如空巢综合征、抑郁症、脑衰弱综合征、高楼住宅综合征等。空巢老人的灵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其晚年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保证生理—心理—社交的安适,关注并给予老人灵性照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有关灵性照护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是专门针对我国空巢老人灵性照护的研究仍然不足。笔者以“灵性照护”、“spiritual care”等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The Oxford Journals Collection近5年相关文献,共得到41篇,现将国内外灵性照护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并针对灵性照护在空巢老人护理应用中的情况提出思考,以期为今后建立我国空巢老人的灵性照护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1灵性照护(spiritual care)相关概念 1.1灵性的概念“灵性”有“精神、心灵”之意,属于高层的思想活动[2,5]。Chung等[2,6]把灵性定义为:寻找人对生命的意义、人与人或超越者的关系、人的自我整合或寻求超越的资源,以获得心灵的平安和力量。英国卫生署[7]在2009年提到灵性照护需求和灵性安康,认为“灵性很难定义,并且因人而异,它的存在被很多人所否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满足人们的灵性照护需求会带来希望、目标和舒适感,形成灵性的安康状态。”O’Brien在2003年将灵性不适描述为“一种失去信仰的伤感、一种孤独感遍布四周的情绪”,并称当这种状况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意味着他存在灵性不适,且需要一个彻底的评估[8]。灵性照护是协助人类在不佳的状态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与目标、联系人际关系及寻求内在和外在资源,以超越目前的困境。 1.2灵性与心理的概念区别心理由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2部分组成,认知、情绪与情感、人格、需要是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偏重于个人的感受、心得、体会等。灵性在一定层面上与心理存在着相通和交融,是个人内在力量的源泉,是主观的经验,也是个人生存的意义[2],灵性偏重于个人的灵魂安适,包括宗教、信仰等,灵性安康可以帮助个体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其作用高于心理层面。 2灵性照护对空巢老人的意义 2.1灵性照护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世界上至少76.8%的人自称有信仰[9]。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灵魂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空巢老人有着一种强烈的灵性需求,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和临终老人。Villagomeza在2005年的姑息护理研究分析中表明,灵性不适会增加躯体的痛苦和个体的压力,不利于疾病的良好发展[10];2006年,研究者发现灵性照护对进展期癌症患者和其照护者均有积极作用,促进患者身体健康[11]。 2.2灵性照护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研究显示,老年人在面对老年、孤独、严重疾病等时,常常感到自责,害怕功能丧失,疾病会带来照顾压力、经济和情感的负担,因此表现出拒绝治疗、悲观厌世、辱骂医护人员等不健康的行为,从灵性的角度来关爱老人,对其心灵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使其正视衰老,摆脱焦虑、不安、怪癖等一切负面情感的影响,通往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找到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12],保持良好的心理社会适应状态。 [收稿日期]2012-04-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SH023),杭州市科技局 软科学项目(20110934M31) [作者简介]宇寰(1988-),女,安徽巢湖人,本科学历,硕士研 究生在读,助教,护师。 [通讯作者]曹梅娟(1968-),女,浙江杭州人,博士,教授。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