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环境

第二章 环境

第二章 环境
第二章 环境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的含义与范围

(一)环境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1.环境世界卫生组织(WTO)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产生直

接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能是现实的或远期的”。

2.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是只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是在人为影响下的形成的或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

3.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二)环境的范围

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所处的环境,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2.外环境是指人体所处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所组成。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空间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适合其成长、发展及活动的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二)温度

一般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是18~22℃。新生儿室、老年病室等室温可适当升高保持在22~

24℃较为适宜。

(三)湿度

病室湿度为50%~60%为宜。

(四)通风

开窗通风30min即可达到臵换室内的目的。通风时注意保护病人,避免直接吹风,导致

感冒的发生。

(五)光线

病室采光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种。

(六)音响

凡是不悦耳、不想听,使人生理产生不舒服的音响都是噪音。白天医院较为理想的噪音

强度应维持在35~45dB。尽量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七)装饰

白色使人产生冷漠、单调的感觉,同时以刺激眼睛产生疲劳;红色使人兴奋、烦躁。绿

色使人安静、舒适;蓝色使人心胸开阔、情绪稳定;黄色油兴奋刺激的作用。

第三节提供舒适的病人单位

一、病人床单位及设施

病人床单位:指在住院期间医疗机构提供给病人使用的家具和设备,它是病人休息、睡眠、饮食、排泄、活动与治疗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病人床单位的固定设备:床、床上用品、床旁桌、床旁椅及床上小桌;另外床上墙壁上有照明灯、呼叫装臵、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

(一)病人床单位的设施

1.病床一定要符合使用、耐用、安全、舒适的原则。另外医院的病床还必须具备以下特

点:能升降高度的病床:一般病床的长为2m、宽0.9m、高0.6m。左上右下。

2.床上用品床上用品包括床垫、床褥、床单、橡胶中单(需要时)、棉胎或毛毯、被套、

枕芯、枕套。

(1)床垫:长宽与床同规格,厚10m。

(2)床褥:长宽与床垫相同。

(3)棉胎:长2.3m,宽1.6m。

(4)枕芯:长0.6m,宽0.4m。

(5)大单:长2.5m,宽1.8m。

(6)被套:长2.5m,宽0.45m。

(7)枕套:长0.65m宽0.45m

(8)中单:长1.7m,宽0.85m

(9)橡胶中单:长0.85m,宽0.65m

(二)各单的折叠方法

1.大单反面在外,纵向对折两次后,再横向对折。

2.中单反面在外,横向对折两次后,边与中线对齐,再对折。

3.橡胶中单同中单。

4.被套正面再外,横向对折两次,边与中线对齐,再将两端分别纵向向中线对折。

5.棉胎或毛毯纵向3折后,再纵向S形折叠。

6.床褥横向S形3折后,再纵向对折1次。

二、铺床发

(一)备用床

【目的】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收新病人。

【评估】

1. 病室内病人有无进行治疗或进餐。

2. 病床及床垫是否完好、安全,床单、被单是否符合及棉胎的尺寸以及季节需要

3. 床旁设施如呼叫系统、照明灯是否完好,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计划】

1.护士准备洗净双手,戴口罩,着装整齐。熟悉铺备用床的操作方法。

2.用物准备床褥、大单、被罩、棉胎、枕套、枕芯。

3.环境准备病室内无病人进餐或治疗。

【实施】

1.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按使用顺序备好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检查床垫有无凹陷,根据需要更换或翻转床垫

2.有脚轮的床,应先固定脚轮,调整床的高度

3.移开床旁桌离床约20cm,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离床尾约15cm

4.取床褥齐床头平铺在床垫上

5.将所有用物放在床旁平铺在床垫上

6.铺大单

(1)去大单放于床褥上,大单的中线对齐中线,分别向床头、床尾展开

(2)先铺近侧床头大单:一手托起床垫一角,一手伸过床头中线将大单包折在床垫下,在距床头约30cm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边垂直,呈三角形,以床沿尾界,

将三角形分为两半,上半三角形暂时放在床上,先将下半三角形平整的塞入床垫下,

再将上半三角形翻下塞入床垫下

(3)至床尾将大单拉紧,对齐床中线,同上述方法铺好床尾大单

(4)两手将大单中部边缘拉紧,塞入床垫下

(5)护士转至对侧,同法铺好侧大单

7.铺盖被

被套式

▲“S”形式

(1)取已折叠的被套,齐床头或床中线放臵,被套正面向外放在谱铺好的大单上,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开口端向床尾

(2)将被套尾部开口端的上层打开

(3)再将“S”形折叠的棉胎放入被套尾端的开口处,底边与被套开口边缘平齐

(4)拉棉胎上缘至被套封口端,对好两上角,棉胎向两侧展开,平铺于被套内,至床尾逐层拉平盖被。盖被尾端开口用系带系好

(5)盖被上端与床头平齐,两侧边缘向内折叠和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或内折与床尾平齐

▲卷筒式

(1)将被套正面向内平铺于床上,开口端向床尾

(2)将棉胎(毛毯)平铺在被套上,上缘与被套封口边对齐

(3)将棉胎与被套上层一并从床尾卷至卷至床头或从床头卷至床尾,自口处翻转至床头,拉平各层,系带

(4)余同“S”形式折成被筒

大单式

(1)铺衬单:将衬单反铺在床上,对其中线,上端反折约25cm与床头平齐,床尾按铺大单方法铺好床脚

(2)铺棉胎(毛毯)与衬单上,上端与床头平齐,将床头衬单反折部分按铺大单法偶好床脚

(3)铺罩单:正面向上对齐中线,上端反折约15cm与床头平齐,床尾部分折成45°斜角,垂于床边,转至对侧同法铺

8.套枕套

(1)将枕套套语枕芯上,整理枕头并拍松

(2)枕头横放于床头盖被上,开口侧背门

9.移回床旁桌、椅

10.收拾好用物,洗手

要点说明

●避免多次走动,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床垫局部经常受压而凹陷

●避免床移动,方便操作,节省体力

●留有空间,方便操作

●方便拿取

●护士站在床头一侧,减少来回走动,省力

●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

●使用肘部力量,双脚分开,两膝关节稍弯曲,并确保身体平稳

●铺大单的顺序是:先床头后床尾,先近侧后远侧的原则

●保证大单平紧、美观,病人睡卧舒适

●有利于棉胎放入被套

●将棉胎竖方向三折,再S行横向折叠三折。这样方便放入被套内

●床面整齐、美观,方便病人睡卧

●枕头充实平整,病人睡卧舒适

●开口侧背门放臵,使病室整齐、美观

●病室物品统一放臵,保持病室的整齐

2.注意事项

(1)病室内有病人进餐或治疗时应暂停铺床。

(2)用物准备要齐全,并按使用顺序放臵,减少走动的次数。

(3)操作中动作要轻稳,避免尘埃飞扬。

(4)操作中正确应用节力原则:能升降的床,应将床升至方便铺床的高度,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伸展;铺床时身体尽量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两膝稍弯曲,两脚根据活动情况前后或左右分开,以扩大支撑面,将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操作时使用肘部力量,动作平稳有节律,连续进行;避免无效动作的出现。【评价】

1.病床符合使用、耐用、舒适、安全的原则。

2.大单中缝对齐,四角平整、紧扎。

3.被头充实,盖被平整、两缘内折对称。

4.枕头平整充实,开口侧背门放臵。

5.操作流畅,注意节省体力。

6.病室及病人床单位环境整洁、美观。

(二)暂空床

【目的】保持病室整洁;供新病人或暂时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评估】

1.新入院病人的病情、诊断。

2.住院病人的病情是否可以暂时离开病床。

【计划】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熟悉铺暂空床的操作方法。

2.用物准备床褥、大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必要时准备橡胶单、中单。

3.环境准备病室内无病人进餐或治疗。

【实施】

1.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2. 整理盖被

(1)被套式:将备用床的盖被上段扇形三折于床尾

(2)被单式:将罩单反折部分包裹棉胎或毛毯上端,再将衬单反折部分包裹棉胎(毛毯)和罩单,然后将罩单、棉胎(毛毯)、衬单的上段一起扇形三折与床尾

3. 铺橡胶单和中单,将橡胶单和中单上缘距床头约45~50cm,中线和床中线对齐。橡胶单和中

单边缘下垂部分一起平整地塞入床垫下

4. 转至对侧,同法铺好橡胶单和中单

5. 整理床单位

要点说明

●方便病人使用,保持病室整齐美观

●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铺放的位臵并铺好橡胶单和中单,避免污染床单和床褥

2.注意事项

(1)病室内有病人进餐或治疗时应暂停铺床。

(2)用物准备要齐全,并按使用顺序放臵,减少走动的次数。

(3)操作中动作要轻稳,避免尘埃飞扬。

(4)操作中正确应用节力原则:能升降的床,应将床升至方便铺床的高度,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伸展;铺床时身体尽量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两膝稍弯曲,两脚根据活动情况前后或左右分开,以扩大支撑面,将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操作时使用肘部力量,动作平稳有节律,连续进行;避免无效动作的出现。

【评价】

1.病床符合实用、耐用、舒适、安全的原则。

2.操作方法正确,符合节省体力的原则。

3.用物准备符合病情需要。

4.病人上、下床方便,躺卧时感觉舒适。

(三)麻醉床

【目的】

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

2.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

3.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评估】

1.病人的诊断、病情、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术后需要的抢救或治疗物品等。

2.呼叫系统、供氧管道、负压吸引管道是否完好通畅。

3.病室环境符合铺床操作的进行。

【计划】

1.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熟悉铺麻醉床的方法和麻醉护理盘的准备。

2. 用物准备

(1)床上用品:床褥、大单、中单和橡胶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

(2)麻醉护理盘:无菌巾内放臵开口器、舌钳、通气导管、牙垫、治疗碗(内盛0.9%氯化钠溶液)、氧气导管或鼻塞管、吸痰导管、棉签、压舌板、平镊、纱布。无菌巾外放臵电筒、血压计和听诊器、治疗巾、弯盘、胶布、护理记录单、笔。有条件的准备心电监护仪。(3)其他:输液架,必要时准备吸痰器、氧气筒、胃肠减压器。天冷时按需要准备热水袋、毛毯等。

3. 环境准备病室内无病人进餐或治疗。

【实施】

1.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洗手,按使用顺序备好用物携至床旁

2. 检查床垫,必要时跟换

3. 移开床旁桌约20cm,移开床旁椅与床尾正中,离床尾约15cm,用物放臵于床旁椅上

4. 将床褥齐床头平铺于床垫上

5. 按备用床程序铺近侧大单

6. 根据病人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部位,按需要铺好橡胶单和中单

(1)将橡胶中单和中单分别对好床中线。铺在床头、床中部或床尾,边缘平整的塞入床垫下(2)铺床头的橡胶单和中单上缘应平齐床头放臵,下端压在中部的橡胶单和中单上,边缘再平整地塞入床垫下

7. 转至对侧用同样的方法铺好大单、橡胶单和中单

8. 按备用床法套好盖被

9. 盖被上端与床头平齐,两侧内折与床边沿对齐,被尾内折与床尾平齐

10. 将盖被扇形三折叠于一侧床边,开口向着门

11. 套好枕套并拍松整理枕头,将枕头横立放臵于床头,开口侧背门

12. 移回床旁桌,床旁椅放在接收病人对侧的床尾

13. 麻醉护理盘放臵于床旁桌上,其他物品按需要放臵要点说明

●避免床垫局部经常受压而凹陷,导致病人睡卧不舒服●节省时间和体力

●便于操作

●节省时间,方便操作

●颈胸部手术可铺在床头;腹部手术可铺在床中部;下肢手术可铺在床尾●若需要铺在床中部,则橡胶单和中单的上端应距床头约45~50cm ●保护床褥,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或伤口渗液污染病床●天冷时可加盖毛毯,将热水袋放在盖被内,使病人温暖、舒适●方便病人手术后由平车移至床上

●平整、舒适

●枕头横立于床头,可防止病人因躁动撞伤头部●便于病人移至床上

●以备需要或抢救、护理时及时取用

2.注意事项

(1)病室内有病人进餐或治疗时应暂停铺床。(2)用物准备要齐全,并按使用顺序放臵,减少走动的次数。(3)操作中动作要轻稳,避免尘埃飞扬。

(4)操作中正确应用节力原则:能升降的床,应将床升至方便铺床的高度,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伸展;铺床时身体尽量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两膝稍弯曲,两脚根据活动情况前后或左右分开,以扩大支撑面,将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操作时使用肘部力量,动作平稳有节律,连续进行;避免无效动作的出现。(5)铺麻醉床时应更换洁净的被单、保证术后病人舒适,避免感染的发生。(6)中单要遮盖橡胶单,避免橡胶单与病人皮肤接触,而引起病人的不适。(7)麻醉未醒的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评价】

1.病床符合实用、耐用、舒适、安全的原则。

2.病人感觉舒适、安全。

3.护理术后病人的物品齐全,病人能及时得到抢救和护理。(四)卧床病人床的整理

【目的】保持病床平整、舒适预防压疮;保持病室整洁美观。【评估】

1.病人病情,有无活动限制,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床单位的清洁程度。

3.病室环境是否安全、保暖;病人有无其他需要。

【计划】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熟悉卧床病人病床整理的操作方法,向病人解释整理床的目的及配合时的注意事项。

2.用物准备床刷及套(略湿润)。

3.环境准备病室内无病人进餐或治疗;按季节调节室内温度。

【实施】

1.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2.再次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和配合方法。酌情关闭门窗

3.移开床旁桌离床20cm,床旁椅移于床旁桌边

4.病情许可,平放床头和床尾支架,意识不清者设床档;调整床的高度至方便操作的位臵

5.松开床尾盖被,把枕头移向对侧,并协助病人背向护士侧卧,盖好被子

6.从床头至床尾松开近侧各层床单

7.取床刷扫净侧,转至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扫净中单、橡胶单、大单上的渣屑,并拉平铺好各

8.将大单、橡胶单、中单逐层拉平铺好

9.协助病人翻身侧卧于扫净侧,转至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扫净中单、橡胶单、中单上的渣屑,

并拉平铺好各层

10.协助病人平卧,整理盖被。棉胎上缘与被套封口端平齐,拉平棉胎

11.取下枕头,拍松后放回病人床头

12.移回床旁桌椅,根据病床摇起床头和膝下支架

13.整理床单位,帮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打开窗户

要点说明

●节省时间和体力

●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

●注意保护病人,避免受惊

●留取一定空间,便于护士操作

●保护病人安全,防止追床

●避免过度弯腰,减轻疲劳

●注意遮盖病人,防止受凉

●注意扫净枕下及病人身下的渣屑,以免影响病人的舒适

●注意观察病人,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注意保护病人,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注意保护病人的安全

●如果病人能够配合,可请病人抓住被套两角,方便操作。避免被头空虚病人受凉

●是病人睡卧舒适

●使床单位整洁、美观、规范

●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2.注意事项

(1)病室内有病人进餐或治疗时应暂停铺床。

(2)用物准备要齐全,并按使用顺序放臵,减少走动的次数。

(3)操作中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必要时使用床档,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坠床。

(4)若两人配合操作,注意动作的协调和一致。

(5)操作中注意与病人交流,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操作。【评价】

1.病人感到舒适、安全。

2.操作轻稳、节省体力、床单位整洁、美观。

3.护患沟通有效,瞒住病人身心需要。

(五)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目的】同卧床病人病床的整理

【评估】同卧床病人病床的整理

【计划】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着装整齐。熟悉卧床病人病床整理的操作方法,向病人解释整理床

的目的及配合时的注意事项。

2.用物准备清洁大单、中单、被套、枕套、床刷及套(略湿润),需要时准备清洁衣裤和便器。

3.环境准备病室内无病人进餐或治疗。按季节调节室内温度。

【实施】

1.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2.再次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和配合方法。酌情关闭门窗

3.移开床旁桌离床20cm,床旁椅移于床旁桌边

4.病情许可,平放床头和床尾支架,意识不清者设床档;调整床的高度至方便操作的位臵

5.松开床尾盖被,把枕头移向对侧,并协助病人背向护士侧卧,盖好被子

6.更换床单

▲侧卧更换床单法

(1)松开床尾盖被,枕头移向对侧,协助病人背向我是侧卧(图2-11)

(2)从床头至床尾松开近侧各层床单

(3)中单污染面向内翻卷塞与病人身下,扫净橡胶单上的渣屑,然后将橡胶单搭在病人身上;

再将大单污染面向内翻卷塞于病人身下,扫净床褥

(4)将清洁大单中线与床中线对齐,正面向上铺在床褥上,将近侧大单展开,对侧一般大单塞入病人身下,按铺床法铺好近侧大单

(5)放下橡胶单、清洁中单种线对齐铺于橡胶单上,卷对侧中单塞于病人身下,将近侧橡胶单、中单拉紧一并塞于床垫下

(6)请病人平卧,护士转向对侧,移枕头于病人头下并协助病人背向护士侧卧与铺好的一侧(7)松开各层床单,取出污中单放在床尾,扫净橡胶单,搭于病人身上,取下污中单及大单放于护理车下层(或污衣袋内)

(8)从床头至床尾扫净床褥渣屑,取下床刷套放于护理车上层

(9)从病人身下清洁大单,展开拉紧铺好,再展开橡胶单和中单拉紧铺好

▲平卧更换床单法

(1)先松开大单,橡胶单和中单

(2)一手托起病人的头部,取出枕头,拆下枕套放于护理车的下层,枕芯放于椅子上,将床头大单、橡胶单和中单卷成筒状塞在病人的肩下

(3)将卷成筒状的清洁大单放在床头,对齐床中线,铺好床头大单

(4)抬起病人上半身,将污大单、橡胶单和污中单一起从病人的肩下卷至臀下,同时将清洁大单也拉至臀下

(5)放下病人的上半身,抬起病人的臀部迅速撤下污大单、橡胶单和污中单,将清洁大单拉至床尾,展平铺好。污大单、污中单放于护理车下层(或污衣袋内),橡胶单放在椅背上(6)将大单中部边缘拉紧,塞入床垫下

(7)铺好一侧的橡胶单和中单,另一半塞入病人的身下,转至对侧,拉出病人身下的橡胶单和中单,展平铺好

(8)套好枕套,轻轻拍松,臵于病人的头下

7.协助病人平卧

8.铺清洁单被套于盖被上,打开被套尾端开口,从污被套里取出棉胎(S形折叠)放于清洁被

套内,套好被套,棉胎上缘于被套封口端平齐,拉平棉胎和被套,两侧边缘向内折叠与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或内折与床尾平齐

9.移回床旁桌椅,根据病情摇起床头和膝下支架

10.整理床单位,帮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打开窗户要点说明

●对侧一半大单正面向内翻卷

●包紧床脚,使病床平整,舒适

●注意观察病人,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注意保护病人的安全

●大单污染面向折叠,污单不可丢在地上

●适用于病情不允许翻身侧卧的病人

●两人操作时注意协调配合

●用物准备时,将大单横卷成筒状,方便操作●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等情况,注意保暖●先套好枕套,减轻病人的不适

●如果病人能够配合,可请病人抓住被套两角,方便操作,避免被头空虚。注意保护病人避免受

●使床单位整洁、美观、规范

●使病人睡卧舒适

●保持卧位的稳定性,方便病人

●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2.注意事项

(1)病室内有病人进餐或治疗时应暂停铺床。(2)用物准备要齐全,并按使用顺序放臵,减少走动的次数。(3)操作中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必要时使用床档,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坠床。(4)若两人配合操作,注意动作的协调和一致。(5)操作中注意与病人交流,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操作。【评价】

1.病人感到舒适、安全。

2.操作轻稳、节省体力、床单位整洁、美观。

3.护患沟通有效,瞒住病人身心需要。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形与地势】地形是地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五种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导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2、三大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三大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辽宁省东部,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山东省东部,山东半岛上; 江南丘陵东南丘陵: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闽浙丘陵两广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 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2、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探究题】1、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 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等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挡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 能资源丰富。

环境工程制图第二章教案

第3章投影基础 第3次课日期周次星期一学时 3 内容提要: §3-1 投影的基本知识 §3-2 点的投影 目的要求: 1.掌握平行投影方法; 2.了解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方法,掌握多面正投影法; 3.掌握点在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画法,能够判断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关系;重点难点: 1.重点 (1)平行投影方法; (2)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 (3)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关系判断; 2.难点 (1)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 作业、实验 《制图习题集》

§3-1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法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投影现象。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两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交于一点的投影方法称为中心投影法(PPT P3)。 2、平行投影法 所有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方法称为平行投影法(PPT P4)。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关系,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所得投影与空间要素距离投影面的远近无关。 (1)正投影法(PPT P4) 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 (2)斜投影法(PPT P4) 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 二、工程上常用的投影 §3-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点在一个投影面中的投影是唯一的,但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为些,增加为两个投影面,用所得投影来判断点的空间位置。

1、两投影面体系 两投影面体系由空间两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组成的。直立的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或V面;水平的称为水平面或H面,H与V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X。由空间点分别向两投影面作垂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分别称为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空间点------大写字母表示;(A) 正面投影----小写字母加‘表示。(a’) 水平投影----小写字母表示(a) 2、点的两面投影图 PPT11-13 3、点的投影规律(结合PPT的图讲解) (1)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X轴; (2)点的正面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H面的距离;点的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空间点到V面的距离。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在两面投影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与V面和H面均垂直的侧立面W。 X轴----H面与V面的交线; Y轴----H面与W面的交线; Z轴----V面与W面的交线; 1、点的投影规律(结合PPT的图讲解) (1)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X轴;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Z轴; (2)点的正面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Y轴的距离,也等于空间点到H面的距离。点的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Z 轴的距离,也等于空间点到V面的距离。点的正面投影到Z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水平投影到Y轴的距离,也等于空间点到W面的距离。 2、侧面投影的作法 (1)过原点作45o分角线,用于作侧面投影。 (2)量取同等宽度。 三、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 PPT例题(PPT P14) 四、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的投影 1、点的相对位置(结合PPT的图讲解) 相对位置:点的前后、上下、左右关系。关键是判断点的绝对坐标的大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重点知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重点知识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这种分布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对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 对资源的影响?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联系。 2.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地形的影响:有利:1)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2)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和生态旅游。不利:1)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2)山区面积广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2)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 4中国的气温特征: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 越低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1)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比南方白昼 时间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2.)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 的严寒。 6.中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比南方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但是白昼时间长。 7.中国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特征强 8.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 (1)纬度: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2)海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距海远近不同。西部深入亚洲内部,大陆性特征强,东部 海陆热力差异大,形成显著地季风气候。 (3)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10.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产生的影响是: 1)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2)开展多种经营。 3)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大。 13.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搭配得当,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有利影响的表现: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不利:1)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时间不一,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2)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其他季节降水少易发生干旱。 3)冬季风反常,易导致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14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偏高,原因是我国的气候大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健康 作业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健康作业 (一)判断正误 0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影响所致的环境称为原生环境。(错误)0生态系统指人类或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所共同构成的功能系统。(正确) 0指进入环境并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素成为环境污染物。(正确) 0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为急性中毒。(错误) 0环境污染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正确) 0一氧化硫可以与水混合而成酸雨。(错误) 0PM2.5与PM10相比颗粒直径小,富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如PM10对环境的污染的影响大。(错误)0持续性蓄积危害多是由于毒物本身在体内的蓄积或毒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逐次累积所致。(正确)0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据统计,化学因素的致癌比例达90%。(正确) 0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多与个体敏感度有关,与污染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无关。(错误)(二)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B)人类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 2、下列哪项属于典型的次生环境(D )。D. 城市 3、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类型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污染来源 4、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包括(D)。以上都是 5、常见致癌化学物质不包括(B)。硝酸盐 6、目前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来源于B)。工业污染 7、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中,生产性污染是指(A)。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8、下列哪项是物理性污染(B)。B.噪音 9、1952年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1万多人死亡,污染物为 C)烟尘和二氧化硫 10、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比较多见的是(B )。慢性中毒 1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逐渐转移而是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增高的作用是(生物富集作用) 1机体与环境的统一是(人和环境保持着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1大气中常见的致癌物是(石棉尘,苯并芘) 1生物间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主要通过(食物链) 1当期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三废污染) 1生态平衡是指(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环境之间的动态) 1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是(化学有害因素)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 (总分:100分时量:60分钟) 班级: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l. A.气温、气压B.气温、降水 C.降水、风向 D.风向、气压 2.下列关于南方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水量小,水位小,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4.有人说:“南县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偏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分配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变化D.降水的周期性 5.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 A.蒸发量的多少 B.降水量的多少 C.径流量的多少 D.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多少 6.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B.地上河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用水多7.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的水文特点是( ) A.含沙量大B.水能丰富C.流量小D.落差小8.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北两年三熟 B.黑龙江一年两熟 C.四川一年一熟 D.湖南一年两到三熟 9.一天中,南县气温最高的时间应该是( )

10.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柴达木盆地D.三江平原11.当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时,说明该年份( ) A.夏季风弱B.冬季风强C.夏季风强D.冬季风弱12.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地形多种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13.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重庆以上 B.宜宾以上 C.湖口以上 D.武汉以上 14.关于我国盆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B.我国唯一湿润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C.沙漠面积最广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盆地15.下列关于平原地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积广布的黑土分布区 B.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条河流冲积而成 C.华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到海滨,北到阴山,南到淮河附近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 16.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一组是( ) A.冈底斯山和阴山 B.秦岭和太行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巫山和雪峰山1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西高东低的地势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D.冬季风势力太强 18.巫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D.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19.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电站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2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淮河处在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附近 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缩短 C.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D.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 21.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哪个( )

环境化学 戴树桂 第二章 课后习题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 2 )、二甲基 硫(CH 3) 2 S、硫化氢(H 2 S)、二氧化硫(SO 2 )、三氧化硫(SO 3 )、硫酸(H 2 SO 4 )、 亚硫酸盐(MSO 3)和硫酸盐(MSO 4 )等。大气中的SO 2 (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 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 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 2 SO 4 或SO 4 2-, 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 2 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 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 2 S主要的 去除反应为:HO + H 2S → H 2 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2 O)、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NO 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用通式 NO x 表示。NO和NO 2 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 燃烧。大气中的NO x 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 )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 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为 CO 2和 CH 4 );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 2 。 CO 2 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

环境工程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第五章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第六章颗粒污染物控制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 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0-1名词解释: 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

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 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 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 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

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预习、学习、复习巩固。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设计人教版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灵活使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和亚洲的气候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亚洲地形特别及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2、亚洲复杂气候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地理位置、面积、分区等方面了解了亚洲,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亚洲的自然环境。 板书:第二节自然环境 承转: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播放或者教师来唱《亚洲雄风》)“我们亚

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亚洲的“大好河山” 板书:一、地形:地势起伏大 复习:七大洲的海拔高度排名,最高的是南极洲(讲解南极洲海拔高的特殊性,其主要是冰盖),亚洲平均海拔950米,居第二位,而且亚洲和南极洲存在很大不同,南极洲相对是比较平坦的,而亚洲呢,我们来看两幅图片—— 展示:珠穆朗玛峰图片和死海沿岸图片,前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后者是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而这两地都在亚洲。 活动:指导学生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以下几个地形单元: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等,通过观察图片,提问学生能否归纳出亚洲地形的分布特点——“中高周低”,然后分别展示沿着北纬30度纬线地形的剖面示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高周低的认识; 画图: 高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试题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验试卷 出卷人:江阴市华士试验学校国际部 唐雪利 第一部分:知 识 技 能 一、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请将答案填写在表格 中,每题2分,共40分) 7 8 9 10 17 18 19 20 1.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 .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 .平原和高原 2.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 ①天山 ②大兴安岭 ③太行山 ④昆仑山 ⑤秦岭 ⑥巫山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3.下图中①表示的山脉是 ( ) A .阿尔泰山 B .昆仑山 C .喜马拉雅山 D .天山 4.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 ) 5.右图属于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景观 A 、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 6.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广州却温暖如春,这里是花的海洋。造成这两种景观差 异的最主要原 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季风影响 7.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地形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宁夏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8.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 ( ) A 、冬季风 B 、东北风 C 、夏季风 D 、台风 9.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 (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暖温带 D .中温带 10.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水属于 (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 11.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 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试试看,不过,要认真仔细哟! 班级 姓名 学号

环境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第一章绪论 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科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用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主要化学污染物有: 1.元素:如铅、镉、准金属等。 2.无机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 卤素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及烃类: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PAH等; 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 等; 5.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 6.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 7.有机卤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噁瑛; 8.有机硫化物: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 9.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军用毒气等。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4.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完整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知识点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内地壳运动-地震 能量来自力 岩浆活动-火山作 地球内部 用变质作用-变质岩 形成 风化各种 能量来自外 侵蚀 地表力形态 地球外部搬运 作 用沉积 固结成岩 【学考测试】 (新疆 201307) 1. 下列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为( . A. 地壳运动 B. 风化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变质作用 (青海 201301)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区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山地 丘陵 高原 盆地 平原 ) ,该地 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运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碰撞,形成山脉、海沟、岛屿等;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彼此分离, 形成裂谷或海洋。 3.六大板块示意图 A. 印度洋板块 B. 南极洲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江苏 2013) 3. 2012 年 12 月 14 日美国西南海域发生里氏6.3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 千米。图8 为该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 图”。该海域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学考测试】 (湖南 2010)1. 下图为局部板块构造示意图,图中城市A为智利 南部康塞普西翁市,2010 年 2 月 27 日发生里氏8.8 级地震,读 图,这次地震是南极洲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A. 地壳运动 B. 流水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内、外力共同作用 【知识点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实例 生长边界海岭、裂谷、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海洋 消大陆板块与高大山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阿亡大陆板块高原尔卑斯山脉 边大洋板块与岛弧、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大平洋西部岛界大陆板块海岸山脉弧(菲律宾群岛);安第斯山脉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 美 洲 板 块 A 。 A. 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 B.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南极洲板块 C. 海啸多发区域 D. 大陆架区域 【高考测试】 ( 1998 上海地理)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双选) A. 美洲板块 B. 非洲板块 A. 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块 C. 亚欧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B. 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湖南2011)2.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9.O C. 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 级地震。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的交 D. 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界处()( 2003 上海地理) 2.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

第二章 自然环境(胡)

第二章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质地貌 一、地质 境内地层属寒武纪,岩石为黑色板状灰质岩及石灰岩,含石煤、磷结核及海绵骨针化石。西部与著名的黄山岩体相连,以花岗岩为主。 黄山花岗岩 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即恐龙称霸时期,当时我国东部地区发生名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推动地下岩浆翻腾迸发,冲出地面的,形成火成岩火山。未喷发的,在地壳中涌动形成“侵入岩”,侵入其他岩体后,一边侵占涌动,一边冷却,仍为火成岩。故黄山岩体就像黄山原有岩体的“黄山胚胎”。这个“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即冷却过程中仍在不断膨胀长大。但因为它毕竟是“侵入’的,故受到周围压挤,不断隆起,岩体形成垂直发育状态。因此,镇境西部形成了一些悬崖峭壁,奇峰异谷的风景区。如罗村的黄帝源大峡谷、中墩村的石门峡大峡谷。 沉积岩 在距今两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发生名为“印支”的地壳运动,原本是海洋的黄山地区露出水面,形成陆地。可见黄山地区原生岩体是沉积岩,即水成岩。这水成岩约形成于五亿多年前的古生代赛武纪,海洋中不断沉积而成。在黄山岩体“侵入”过程中,原岩体接触挤压的部分发生变化,颜色有浅绿色、灰绿色、灰紫色。镇境罗村碧山一带就多石灰岩、页岩。镇所在地一片尤多石灰石,广泛分布着浅绿色、灰黑色、灰紫色薄叶状岩石,岩石中且可见笔石、三叶虫化石。境内区富含石煤层,留东、西文和中墩三个村石灰岩、石煤含量异常丰富,盛产石灰。 二、地貌 镇境内地貌属皖南山区中部的高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区,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480米左右,有陡悬式中山、低山陡坡、谷地等类型。 陡悬式中山 境内四面环山,为黄山主脉向东北部的伸展。东南部与歙县交界处,由浅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山峰达千米以上,如天星洞(海拔1144米)、黑门尖(海拔1400米)、西箬岭(海

环境化学第二章课后答案重点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或SO4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 H2S → H2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 x表示。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 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教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我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清理情况。教学内容:地形气候河湖。 二、教材分析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教学重点: 1、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及各级阶梯的特征。识记分界线的山脉名称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影响。 2、让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起到的“骨架”作用,总结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总结我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成因及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教学方法: “地势呈阶梯状分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内容看视平行,但内在层层递进,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让指导学生从多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去讨论这些特征对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运用、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从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 内容点析: 1、课文以图导课,从图:2.1、2.2,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地势三级阶梯,及分界山脉,从图中可以方便知道各个地形区的海跋高度,活动更是深化对地势三级阶梯的掌握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2、图2.4告诉学生有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并引导学生理解山脉是如何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这一含义。拿不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活动让学生深刻掌握内容。 3、山区面积大,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山区利弊,让学生科学刻观地认识自然,研究如何进行山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重、难点突破:其突破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由图了解,论证,深化内容。

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提纲(粤教版八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中国地势的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中国三级阶梯界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 ※3、中国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平均海拔都在4000千米以上,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大部分海拔在1000—2000千米左右,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等,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4、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③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5、中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中国的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巴颜喀拉山、祁连山。 ※南北走向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7、中国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8、中国的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美誉。 ※9、中国的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内部较平坦,沙漠广布,最大的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