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一)圈梁

1.为了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可在墙中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2.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应增加没置数员;

(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没置数量。

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置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3.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4.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 ? 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5.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时,除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井与楼(屋)面板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井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 ? 10的纵向钢筋。

(二)过梁

1.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钢筋砖过粱为1.5m;

砖砌平拱为1.2m。

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2.过梁的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梁、板荷载

对砖和小型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

w

n

时(l

n

为过梁的净跨),

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

w ≥l

n

时,可不考虑梁、板荷

载。

(2)墙体荷载

1)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

w

n

/3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当墙体高度h

w ≥l

n

/3时,应按高度为l

n

/3的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2)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

w

n

/2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

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

w ≥l

n

/2时,应按高度为l

n

/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3.砖砌过粱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砌过粱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2)砖砌乎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

(3)钢筋砖过粱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30mm。

(三)墙梁

1.墙粱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粱。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2.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17的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a

i

,距边

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 ,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

。对多层房屋的墙梁,

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墙梁的一般规定表7-17

墙梁类别墙体总高

度(m) 跨度(m) 墙高

h

w

/l

oi

托梁高

h

b

/l

oi

洞宽

b

h

/l

oi

洞高h

h

承重墙梁≤18 ≤9 ≥0.4 ≥1/10 ≤0.3 ≤5h

w /5且h

w

-h

h

≥0.4m

自承重墙梁≤18 ≤12 ≥1/3 ≥1/15 ≤0.8

注:1.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粱可参照使用

2.墙体总高度指托粱顶面到搪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

oi

门窗洞上口至塘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h

w

—墙体计算高度,按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

——托梁截面高度;

l

oi

——墙梁计算跨度,按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

—洞口宽度;

h

h

——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便面距离。

4.墙梁除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构造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材料

1)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纵向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或RRB400级钢筋;

3)承重墙梁的块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l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2)墙体

1)框支墙梁的上部砌体房屋,以及设有承重的简支墙梁或连续墙梁的房屋,应满足刚性方案房屋的要求。

2)墙梁的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对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

3)墙粱洞口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洞口范围内不应施加集中荷载。

4)承重墙梁的支座处应设置落地翼墙,翼墙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对混凝土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翼墙宽度不应小于墙梁墙体厚度的3倍,并与墙梁墙体同时砌筑。当不能设置翼墙时,应设置落地且上、下贯通的构造柱。

5)当墙梁墙体在靠近支座1/3跨度范围内开洞时,支座处应设置落地且上、下贯通的构造柱,并应与每层圈梁连接。

6)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1.5m,否则,应加设临时支撑。

(3)托梁

1)有墙梁的房屋的托梁两边各一个开间及相邻开间处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楼板厚度大于150mm时,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楼板上应少开洞,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应设洞边梁。

2)托梁每跨度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设置,不得在跨中段弯起或截断。钢筋接长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3)承重墙梁的托梁在砌体墙、柱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350mm。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4)当托梁高度≥500mm时,应沿梁高设置通长水平腰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5)墙梁偏开洞口的宽度及两侧

各一个梁高h

b

范围内直至靠近洞口的支座边的托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

(四)挑梁

1.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挑粱的抗倾覆应按下式验算:

M

ov ≤M

r

(7-24)

式中 M

ov

——挑粱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产生的倾覆力矩;

M

r

——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式(7-27)计算。

2.挑粱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当l

l ≥2.2h

b

x

0=0.3h

b

(7-25)

且不大于0.131

l

(2)当l

l <2.2h

b

x

0=0.3l

l

(7-26)

式中 l

l

--挑粱埋人砌体墙中的长度(mm);

x

—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mm);

h

b

——挑梁的截面高度(nlm)。

注:当挑梁下有构造柱时,计算倾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0.5x

。 3.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Mr=0.8Gr(l

2-x

) (7-27)

式中 Gr—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挑梁尾端上部450扩展角的阴影范围(其水

平长度为l

3

)内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

1

2

-- Gr作用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

4.挑梁设计除应符合<棍凝土规范》GB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1/2的钢筋面积伸人粱尾端,且不少于2?l2。

其余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21

l

/3。

(2)挑粱埋人砌体长度1

与挑出长度1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

l

与1之比宜大于2。

1

l

5.雨篷等悬挑构件可按规范第7.4.1条-7.4.3条进行抗倾覆验算。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与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与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与烧结多孔砖砌体与配筋砌体得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得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得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得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得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得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得高度,带阁楼得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得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得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托梁截面高度; 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得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与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得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得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与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得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得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与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得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得距离。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托梁截面高度; 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围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第7.3.3条取用; h b—托梁截面高度; 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第7.3.3条取用;

b h—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过梁、圈梁

过梁 GL表示放在门、窗、或预留洞口等等洞口上有一根横梁,称作“过梁” 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分类: 过梁的形式有钢筋砖过梁、砌砖平拱、砖砌弧拱和钢筋混凝土过梁四种。 钢筋砖过梁:故名思义,即正常砌筑砖墙时中间夹钢筋(一般钢筋直径6-8毫米,夹两到三根),根据设计需要、有砌一层砖夹一层钢筋,也可砌两层砖夹一层钢筋。一般用于荷载不大、跨度较小的门、窗、设备洞口等过梁之用,(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不需要象钢筋混凝土过梁那样立模板)。 破坏形式: 钢筋砖过梁受弯矩和剪力作用。当过梁受拉区的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则在跨中受拉区会出现垂直裂缝;当支座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超过砖砌体沿齿缝的抗拉强度时,在靠近支座处会出现斜裂缝,在砌体材料中表现为阶梯形斜裂缝。 砖砌平拱和弧拱过梁在跨中开裂后,会出现水平推力。此水平推力由两端支座处的墙体承受。当此墙体的灰缝抗剪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支座滑动而破坏,这种破坏在房屋端部的墙体处较易发生。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破坏形式同一般受弯构件,即受弯及受剪破坏,有时要考虑两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破坏。 讲解 举例:如GL-4122,表示:洞口为1.2米,过梁宽为0.24米,过梁钢筋和混凝土等级按照2级施工。 即是GL-ABCD,GL表示过梁的简称代号,A表示墙厚,以2、4、7分别表示120、240、370墙;BC一般何用,表示洞口的净宽,如12就表示洞口宽度为1200毫米,一般用Ln 表示;D表示外加荷载等级以1、2、3、4分别表示0、15、30、45KN/m;有的地方如GLP-ABCD 在GL后有P表示墙体为多孔材料。 另外,现目前使用的过梁支座处(也称搁置长度)的考虑为250毫米。故在过梁施工制作时要考虑洞口长度+两个支座的长度即为一个构件的标准长度,一般用L表示。

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的设置

关于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的理解设置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第7章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 7.1 圈梁 第7.1.1条为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可按本节规定,在墙中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第7.1.2条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第7.1.3条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其他楼层处应在所有纵横墙上每层设置。 第7.1.4条建筑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砌体房屋,除按本节规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第7.1.5条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

砌体结构中的过梁

过梁设计 (1) 计算简图: (2) 已知计算数据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 tk=1.78N/mm2,f c=11.9N/mm2 纵向钢筋采用HPB235级,f y=210N/mm2箍筋HRB335级,f y=0N/mm2 梁截面采用矩形,尺寸:b=240mm h=180mm 过梁净跨:ln=1800mm 过梁上墙体高度: hw=0mm 墙厚: bw=240mm 伸入支座长度: Dl=240mm 过梁自重:γL=25kN/m3墙体自重: γW=19kN/m3 抹灰自重:γW=20kN/m3恒载分项系数:γG=1.2 (3) 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过梁自重: q L=25×0.043+0.02×20.00×0.60=1.32kN/m

仅考虑墙体自重,墙体计算高度:h w0=0.00m 墙体自重: q W=19×0.24×0.00=0.00kN/m 荷载总设计值:q=1.2×(1.32+0)+17.7=19.28kN/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l0=1.05×1.8=1.890m 控制截面最大弯矩:M max=ql02/8=19.28×1.892/8=8.61kN.m 控制截面最大剪力:V max=ql n/2= 19.28×1.8/2=17.36kN.m (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 下部主筋(按单筋计算): αsmax=ξb(1-0.5ξb)=0.614(1-0.5×0.614)=0.426 αs=M/(α1f c bh20)=8610547.05/(1.00×11.90×240.00×145.002)=0.143 由于αs≤αsmax满足要求! =1×11.9×240×{145-[1452-2×8.61054705×106/(1×11.9×240)]0.5}/210 =306.61mm2 (3) 钢筋选用:2 14(A s=308mm2)。 (2) 验算: A s,min=0.00200×bh=0.00200×240×180=0.20mm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 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a,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的墙梁, 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O.ll o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h b —托梁截面高度; 1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 h —洞口宽度; 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1)墙梁计算跨度l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I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 o,取H o=h w+O.5h b; 4)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 5)框架柱计算高度H e,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i,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心。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O.ll o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4 h wb—托梁截面高度; l0ih —洞口宽度; h h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 n(1.1l ni)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 l c(l 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 度)和l0/6 ; 5)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

面的距离 7.3.4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 1)承重墙梁 (1)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 i、F i,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2)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 (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3) 自承重墙梁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重。 2 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 1)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 2)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3)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 的墙体自重,开洞时尚应按洞顶以下实际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10max为各计算跨度的最大值。 7.3.5墙梁应分别进行托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以及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自承重墙梁可不验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7.3.6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托梁跨中截面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计算,其弯矩M bi及轴心拉力N b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简支墙梁, 对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辅导--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辅导--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五、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一)圈梁 1.为了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可在墙中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2.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应增加没置数员; (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没置数量。 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置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3.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 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4.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 ? 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5.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时,除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井与楼(屋)面板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井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 ? 10的纵向钢筋。 (二)过梁 1.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钢筋砖过粱为1.5m; 砖砌平拱为1.2m。 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2.过梁的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梁、板荷载 对砖和小型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n时(ln为过梁的净跨),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2)墙体荷载 1)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n/3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ln/3时,应按高度为ln/3的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2)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n/2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ln/2时,应按高度为ln/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3.砖砌过粱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砌过粱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2)砖砌乎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

07: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

7 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 7.1 圈梁 7.1.1对于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的房屋,可按本节规定在砌体墙中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 7.1.2厂房、仓库、食堂等空旷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砖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5m~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2,砌块及料石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4m~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3,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当未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时,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7.1.3住宅、办公楼等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层~4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过4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7.1.4建筑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砌体结构房屋,除按本节规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舰定。 7.1.5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得小于1m;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可靠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不小于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直径不应小于10mm,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面积另行增配。 7.1.6采用现浇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时,,除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并应与楼(屋)面板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根直径为10mm的纵向钢筋。 7.2 过梁 7.2.1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混凝土过梁。当过梁的跨度不大于1.5m时,可采用钢筋砖过梁;不大于1.2m时,可采用砖砌平拱过梁。 7.2.2 过梁的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对砖和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 w 小于过梁的净跨l n 时,过梁应计 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否则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2,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 w 小于l n /3时,墙体荷载应按墙体的均布自 重采用,否则应按高度为l n /3墙体的均布自重来采用; 3,对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小于l n /2时,墙体荷载应按墙体的均布 自重采用,否则应按高度为l n /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7.2.3过梁的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距中支座不应小于。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i 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 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 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 应小于; 4 h wb—托梁截面高度; l0ih—洞口宽度; h h0(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或l c(l ci)两者的较小值;l n(l ni)为净跨,l c(l ci)为支座 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 c(l ci); 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 w>l0时,取h w=l0(对连续墙 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h为墙体厚度) 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 cn+;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 的距离。

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 1) 承重墙梁 (1) 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2)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3) 自承重墙梁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重。2 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1) 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2) 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3) 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 的墙体自重,开洞时尚应按洞顶以下实际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l0max为各计算跨度的最大值。 墙梁应分别进行托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以及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自承重墙梁可不验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托梁跨中截面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计算,其弯矩M bi及轴心拉力N b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对简支墙梁, 对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式中 M li—荷载设计值Q1、F1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弯矩或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作者: ————————————————————————————————日期: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 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 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 的距离α i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 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 oi。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表7.3.2墙梁的一般规定 ?注:1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2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 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h w —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h b —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 bh—洞口宽度;?h 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 墙梁计算跨度l 0 (l 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n(1.1lni)或lc(l ci)两者的较小 值;l n(l ni )为净跨,l 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

间的距离l c(l ci);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w>l0时,=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 取h w 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0=h w+0.5h b; 4) 翼墙计算宽度b 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 5) 框架柱计算高度H c,取H c=Hcn+0.5h b;H 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7.3.4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 1) 承重墙梁 (1) 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 ,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 2 (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3)自承重墙梁?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重。2?施工

过梁圈梁的尺寸确定

过梁圈梁的尺寸确定 过梁的形式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 1,砖拱过梁 砖拱过梁分为平拱和弧拱.由竖砌的砖作拱圈,一般将砂浆灰缝做成上宽下窄,上宽不大于20mm,下宽不小于5mm.砖不低于MU7. 5,砂浆不能低于,砖砌平拱过梁净跨宜小于1. 2m,不应超过1. 8m,中部起拱高约为1/50L.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用砖不低于MU7. 5,砌筑砂浆不低于M2. 5.一般在洞口上方先支木模,砖平砌,下设3~4根φ6钢筋要求伸人两端墙内不少于240mm,梁高砌5~7皮砖或≥L/4,钢筋砖过梁净跨宜为 1. 5~2m(如图). 钢筋砖过梁构造示意 3,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和预制两种,梁高及配筋由计算确定.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以方便墙体连续砌筑,故常见梁高为 60mm,120mm,180mm,240mm,即60mm的整倍数.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240mm,以保证足够的承压面积. 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为简化构造,节约材料,可将过梁与圈梁,悬挑雨篷,窗楣板或遮阳板等结合起来设计.如在南方炎热多雨地区,常从过梁上挑出300~500mm宽的窗楣板,既保护窗户不淋雨,又可遮挡部分直射太阳光 圈梁 (1)圈梁的设置要求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楼板处的连续闭合的梁,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对于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加必要. (2)圈梁的构造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钢筋砖圈梁就是将前述的钢筋砖过梁沿外墙和部分内墙一周连通砌筑而成.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小于120mm,宽度与墙厚相同(圈梁的构造如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