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学号:

学生:

学院:

教师:

论手机辐射与人类健康

摘要:工信部统计显示,2013年1~7月,全国电信业务连续三个月保持7.9%的增长,移动电话用户净增7307.4万户,达到11.85亿户。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从三十年前的奢侈品发展成为今天非常普及的电子消费品,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手机产生的电磁场对肿瘤、学习记忆、主观症状、血脑屏障的影响情况, 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手机辐射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围绕使用的现状等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出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

关键词:手机健康辐射原理肿瘤记忆主观症状安全建议

一、引言

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通讯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普及开来。但随之而来导致的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公共健康危机。手机是一种低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它的工作频率介900兆赫1800兆赫的微波波段,通过贴近头部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时,音频信号经过手机转换为高频率的电话信号,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各种各样的模拟和数字手机的使用已经遍布全球。

然而,手机的使用令人担心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最近的研究表明,微波可能诱发或导致癌症,并伴随以下症状:睡眠障碍、记忆问题、头痛、恶心以及头晕等,可导致人体精子中的D N A 遭到破坏,可以破坏人体血液的细胞组织,而且可以导致脑肿瘤。因此研究手机辐射带来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各国政府对手机危害的重视,促进防辐射手机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手机辐射可能对人类的造成的危害:包括诱发癌症、导致脑肿瘤、影响人类记忆、大脑神经、杀死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等,并对防辐射手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手机辐射的原理

使用手机时, 手机向发射基站传送和接收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 这些电波或多或少地被人体组织吸收, 称为手机辐射。手机的工作频率主要为900MH z和1800MH z, 不会像X射线那样产生离子辐射, 一般称为非离子辐射。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等国际组织对手机辐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目前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手机对人类健康存在危险。

目前科学界主要通过SAR来对手机辐射的热效应进行量化和测量。所谓SAR(Specific Absorpt ion Rate)就是比吸收率, 即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吸收的电磁辐射量不得超2. 0W。我国的标准1. 0W/kg。目前人们使用的手机主要有三种类:GSM、CDMA、小灵通, 从工作原理上看, GSM 与CDMA 技术同为无线传输技术, 而小灵通只是固定市话网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它们的发射功率并不相同。GSM 手机的通信信号以突发脉冲的方式发送, 最大功率约为 2. 0W, 但经过了一个时间平均的过程, 最终一般约为0. 125W。

CDMA的通信过程采用信号的连续发射, 最大功率即为平均功率, 约为0.

25W。

三、手机辐射对肿瘤的影响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第一代手机( 模拟手机) 投入使用后, 流行病学家就对其与肿瘤的关系开始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 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使用手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否存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到目前为止, 研究使用手机与肿瘤关系的数十篇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文章已经被发表,由于手机在使用时距使用者头部最近, 因此对各种类型头部肿瘤的研究结果就更加引人关注。Auvinen 等在芬兰所做的病例对照研究报道, 使用模拟手机的用户患神经胶质瘤的危险性OR 值为21 1( 95% CI 113~314) 。而Johansen 等对丹麦1982 至1995 年间420095 名手机使用者开展了癌症发病率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结果没有发现数字手机的用户患神经胶质瘤的危险性增加, 在其他病例对照研究中也没有发现危险性增加的证据。Hardell 等在瑞典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使用模

拟手机者患听觉神经瘤的危险性增高, OR 值达到3. 5( 95% CI 11 8~618) , 并且使用手机的一侧患听觉神经瘤的危险性增加。Lonn 等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也指出虽然短期使用手机不会增加患听觉神经瘤的危险性, 但是使用手10年以上的用户, 患听觉神经瘤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OR = 11 9, 95% CI 01 9~411) , 使用手机一侧患听觉神经瘤的危险性更大, OR 值为319( 95% CI 11 6~ 915)。但是Hardell 和Inskip 等的研究结果中并没有发现使用模拟手机的用户患听觉神经瘤的危险性增加。另外两项针对眼色素层黑色素瘤开展的研究结果也相互矛盾。Stang 等对眼色素层黑色素瘤的患者所做的基于医院和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指出, 很可能或者确定暴露于移动电话的人患眼色素层黑色素瘤的危险性增加,OR 值达到了412( 95% CI 112~ 1415) 。而Johansen 等的研究结果却没有发现这一关系。为研究使用手机和唾液腺癌的关系,Johansen 等在丹麦开展的癌症发病率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手机使用者患唾液腺癌的危险性没有增加( SIR = 0172, 95% CI 0181 ~1112),Hardell 等所做的1B4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也得出了与此一致的结果, 他们指出使用手机不会增加患唾液腺癌的危险性, 模拟手机、数字手机、无线手机的用户患唾液腺癌的危险性都没有增加,OR 值分别为0192 ( 95% CI 0158~ 1144) 、1101( 95% CI 01 68~ 1150) 、0199( 95% CI 01 68~ 1143) 。

目前所做的关于使用手机与肿瘤的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大都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 一、暴露时间太短, 以致不能做出准确的危险性评估。二、暴露参数无法得到严格测量, 以致各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不高。三、在许多研究中存在选择偏倚、报告偏倚和回忆偏倚等, 以致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科技变革所导致的手机辐射模式的改变, 也使流行病学研究变得愈加困难。在今后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中, 应尽可能对暴露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采用更加合理的调查方法来降低偏倚, 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去发现更多隐藏的危险因素。

四、手机辐射对记忆的影响

Ⅰ、人体实验

学习和记忆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学习是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而记忆则是对所获取信息的保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研究者为了解手

机产生的电磁场对大脑的认知学习记忆功能是否存在影响,开展了大量的人体实验研究。但是研究结果没有一致性。Koivisto 等研究了载频902MHz手机产生的电磁场48个健康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他们认为手机电磁场会对14 个认知测试中的3项( 单纯反应时间、警惕性和心算中的认知时间) 起轻微的促进作用。Haarala 等重复了上一实验,但在方法上有所改进,结果发现受试者对反应时间和对问题回答的准确性上没有差别,他们认为使用GSM 手机对认知能力并无影响。在此期间,其他实验室也开展了两项关于手机辐射对注意力的影响的研究。Lee等所做的研究表明,暴露于手机电磁场会对注意力起轻微的促进作用。Edelstyn等将受试者暴露于载频900MHz手机电磁场中30 分钟后,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目前,多数人体实验结果显示,手机辐射对大脑的认知学习记忆能力没有影响,但是这些实验中采用的暴露时间都比较短,只能说明短期使用手机后不会产生影响,而无法说明长期使用手机可能存在的影响。

Ⅱ、动物实验

多数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也没有发现手机频率的电磁辐射对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Dubreuil等将大鼠暴露于载900MHz GSM手机( 脉冲频率217Hz) 产生的电磁场中,脑部SAR 值为1WPkg和315WPkg的剂量下暴露45分钟后,对其两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各组之间没有差别。Yamaguchi 等将Sprague-Dawley大鼠暴露于载1439MHz TDMA系统( 脉冲频率50Hz, 脉冲宽度617ms) 产生的电磁场中,T迷宫测试结果显示,暴露于脑部SAR平均值为715WPkg( 全身SAR 平均值为117WPkg) 电磁场4 天或4 周( 每天1小时) 后的大鼠,其学习记忆能力没有改变。而暴露于脑部SAR 平均值为25WPkg( 全身SAR 平均值为517WPkg) 电磁场4天( 每天45 分钟) 后的大鼠,其学习记忆能力受损,研究者认为是由于体温升高2 e所致, 若不存在‘热效应’,TDMA 产生的电磁场不会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造成影响。由于实验动物的寿命有限,因此,目前只能了解短期电磁场暴露对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产生的影响,而无法得知长期、低剂量暴露下的情况。另外,人与动物生理结构的差别以及暴露方式的不同也使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性受到很大限制。

五、手机辐射对主观症状的影响

许多手机使用者抱怨自己出现了一些与使用手机有关的主观症状,这些症状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耳鸣、头痛、头昏、易怒、疲劳、热感觉、头皮不适、脱发、视力模糊、食欲减退、记忆减退、听力减退、睡眠干扰。为此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研究来分析主观症状的出现是否与使用手机密切相关。多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主观症状的出现与使用手机有关。Oftedal 等对挪威和瑞典17000名手机使用者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挪威31%的用户和瑞典13%的用户报告自己出现了与使用手机有关的主观症状,最普遍的症状是耳朵周围出现的热感觉、面部皮肤的灼烧感和头痛。这些症状通常在通话过程中和通话结束后半小时内出现,一般持续两小时。Chia 等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新加坡一社区内808名居民进行了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指出,在44. 8%手机使用者中,头痛是最常出现的症状,并随着每天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Sandstrom 等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翻了数字手机用户比模拟NMT手机用户出现的主观症状增多的假设,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别。他们也发现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次数与耳朵周围的热感觉、头痛、疲劳有关联。为克服流行病学调查中受试者故意夸大主观感受所造成的报告偏倚,研究者们也在实验室中采用盲法进行了人体实验,结果大多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矛盾。

目前, 没有证据表明短时间使用手机后会立即出现可以确认的主观症状。Koivisto 等对96名志愿者做了两次单盲实验,受试者分别暴露于载频902MHz GSM手机(脉冲频率217Hz) 产生的电磁场中30、60 分钟,然后将受试者报告出现的头疼、眩晕、疲劳、皮肤痒、皮肤叮疼、皮肤发红和皮肤热等感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暴露时和未暴露时,受试者的主观感觉无显著性差异,他们认为暴露于载频902MHz GSM 手机产生的电磁场30~ 60分钟后, 大多数健康人不会出现主观感觉的改变。Hietanen等采用双盲法对20名自称对手机过敏的用户进行了现场实验,暴露源为一部模拟NMT 手机( 载频900 MHz) 和两部数字GSM 手机(载频为900MHz、1 800MHz) 。结果显示,假暴露组报告的症状反而比真暴露组多, 没有一名受试者能准确区分真暴露和假暴露, 因此, 研究者认为手机使用者报告的不适症状和感觉不是由于手机辐射而引起的。

六、手机使用的安全建议

手机的普及已是事实, 它所带来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针对以上调查情况, 结合手机辐射的基本知识, 对安全使用手机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健康意识。手机的辐射显然是存在的,只是大小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存在于不同工作原理的手机,也存在于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目前虽然多数人公认使用手机是安全的, 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辐射, 以利健康, 这是安全使用手机的基础。

2.合理选择手机从手机类型上看,小灵通是目前发射功率最小的手机, 比电视遥控器(约0. 03W )还低, 它也是很多国家惟一允许在医院等环境中使用的无线终端产品,所以建议选用

3.妥善放置手机。手机在待机状态下也会发出一定的辐射以保持跟基站的联系,因此放在离身体重要器官相对较远的包内或口袋内,比挂在胸前和别在腰间安全得多, 尤其注意休息时别把手机放在脑袋边。

4.减少通话时间。由于辐射能量产生的热效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通话时间越长接受的辐射量越大,因此应尽量减少通话时间。有固定电话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手机,养成长话短说的好习惯, 如确实需通话较久,可左右耳交替接听。另外, 如果能够用发短信解决问题则更好。

5.改进接听方式。手机在拨出瞬间发射的功率较高,尤其是GSM 手机甚至可达2W,因此最好在手机屏幕显示已接通时才放于耳边;手机的辐射强度是与距离成反比的,应避免紧贴在耳根,最好能使用耳机,有实验表明使用耳机能有效减少对脑的辐射。

6.关注使用人群。一般人认为电磁辐射的危害是可能造成细胞分子水平的结构损害,这需要健全的免疫系统进行准确识别和精确修复,如果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可能产生疾病。不同性别、年龄、体质者免疫功能存在差异,较弱者不宜使用手机。因此未成年人、年老者、严重病人不宜使用手机, 孕妇则应谨慎使用。

7.加强机体免疫力。由于免疫功能对抗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生活中应养成合理的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研究表明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瓜果、辣椒类食品、绿茶等在

抵抗电磁辐射方面有重要作用。手机辐射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害怕辐射而放弃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在继续关注科学家们对其辐射与健康的研究进展的同时, 有意识地安全使用手机是较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Auvinen A, Hietanen M, Luukkonen R, et al. Brain tumors and salivarygland cancers among cellular t elephone users. Epidemiology, 2002, 13

( 3) : 356-359

2 .Johansen C, Boice J Jr, McLaughlin J, et al. Cellular telephones andcancer--a nationw ide cohort study in Denmark. J Natl Cancer Inst, 2001,

93( 3) : 203-207

3.曹兆进,姚平,唐国汉,射频电磁波与环境温度对单个活态红细胞膜力学性质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3);11-13

4.王焱、曹兆进,手机辐射与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北京100021

5.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2990778.html,/Read/Read.aspx?id=48954249

6.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2990778.html,/Main/Export.aspx?id=48954249&tid=4&sign=A85B96140 6CA1C3F8666F0E89011CD1A

7.王琛、张美玲、苗煦、林信良、刁振强、张翔宇,手机辐射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简介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0502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二、学习书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3.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郎泉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5.工程热力学(二) 《工程热力学》,徐达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6.机械设计基础及电厂金属材料 《机械设计基础及电厂金属材料》,芮晓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7. 物理(工) 《物理(工)》,吴王杰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版)。 8.复变函数与积分函数 《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贺才兴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9.线性代数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魏战线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10.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王松岭、安连锁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1.传热学(二) 《传热学》,夏雅君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2.锅炉燃烧设备 《锅炉燃烧设备》,姚文达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3.汽轮机原理及运行 《汽轮机原理及运行》,陈汝庆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4.热力发电厂 《热力发电厂》,杨玉桓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5.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萧国泉、李弘泽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6. 创业理论与实务 《创业理论与实务》迟英庆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7.现代生物学导论(第5、6、10、11、12、16章不做考试要求)《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吴庆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科学导论》结课论文优秀范本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姓名:詹晓琴 学号:1000530234 专业:商学院10级电子商务 《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细胞内严密组织和高度有序且动态的结构体系,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 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命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的入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能量与代谢、繁殖与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控制、生物的起源进化与系统分类、生物个体的发育、结构、功能和行为、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进展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正在由宏观向微观深入发展,分子生物学正在向揭示生命的本质方向迈进。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是一些杰出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和精神。 作为非生物学专业的我,认真学好《生命科学导论》主旨在于培养自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把握生命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建立进化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知识框架,培养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留出想象的空间的能力,把学习到的生命科学知识与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相结合,打开生命科学知识创新大门。 根据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特点,联系实际浅谈我们现代人健康合理的膳食 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基本特点和他们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深刻感觉到我们人类也应该根据各类食物构成的不同营养价值合理健康饮食,促进营养需要与饮食供给建立平衡关系,达到合适的热量、合适的蛋白质、合适的无机盐、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食物纤维、

生命科学 选修课论文

旅游与会展学院 生命科学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编号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22日

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大自然最玄妙的存在莫过于生命体的存在,总是引发了我们的无限的思考。到底生命是怎么诞生,生命的本质到底是怎么被塑造,在生命的进化的历程中又是什么在起着莫大的作用,在进化论的背后是不是有着不一样的秘密?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尤其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作为是不言而喻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在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在减少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病害、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减少环境公害、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生命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就注意到了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并对生物进行观察、描述,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材料。17世纪前,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神学对人们思想的

影响,古老的生物学始终停留在观察和描述阶段。到18世纪,伴随工业革命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成为主要课题19世纪,物理学和化学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生物研究,使生物学由描述性的学科发展为实验性的学科。20世纪以来伴随物理化学等有关学科的发展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建立起来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命科学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一方面传统生物学的学科分支进一步深化、细化,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进一步加强。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生物工程、克隆技术、PRC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达尔文的选择论、分子遗传学说以及现代综合进化论。时至今日,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已从掌握的生命程式中找到了各自所涉及科学的一些规律的认知:计算机学科专家在探索生物神经元的工作方式时,使电子计算机的运算的速度更快,已发明了生物计算机;农学家在作生命遗传基因的最合理搭配,使人类的食品更符合自己的营养、口感以及保健需求,转基因植物、动物已经出现;医学家正在为各种疾病建立基因档案,使人类对疾病的处理手段从预防、诊断到治疗出现了一个全方位的改善,已开始实施基因疗法。 对于生命科学大家早已不陌生,在高中课本上就讲过很多关于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酶、抗生素等知识。生命科学前沿与人类健康主要研究现在比较前沿的科学,即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科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很多的无赖,比如: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亲人朋友的

通信导论结课论文

通信导论论文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对通信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信导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下面我来简要的介绍下通信导论。通信导论的课程目的和任务即为建立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加深专业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跟踪最新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下为我对通信的了解,作为大一新生,肯定存在好多不足,还望多多指教。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 1通信的实质是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2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 3通信的范畴:语音、图像、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更广泛来说,雷达、遥控、遥测等也属于通信。 4.包含信息的消息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消息形式形成了不同的通信业务。 5传输一般是远距离的,可以是无线或有线传输。 二、通信系统的构成: 1通信系统:指传输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合。 2在大多数场通信系统需要进行多路复用、双向进行,信源兼为受信者,通信设备包括发信设备和收信设备。此外,通信系统除了完成信息传递外,还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换,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乃至通信

网。通信网中还涉及信令、协议和标准。 3信息源与受信者:信源是消息的产生者,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4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使信源和信道匹配,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信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5传输、复用、交换、网络为现代通信的四大技术。 三、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象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载波调制(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发展的主流) 4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无线广播,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载波、电缆、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调幅、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空间遥测、雷达导航、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系统) 四、通信方式 1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对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2按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摘要: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慢慢显现出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人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全人类共同采取迫切行为。 关键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正文:生命无所不在,从热带雨林上端离地数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亚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岩的缝隙,处处都有生命。浩瀚多样的生命形态维系人类的生存,也确保清洁的空气与水,这些惊人丰富的多样性如何形成?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万物凝聚在一起维持平衡? 人类实在难以尽窥其中的奥秘,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拆散了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状了。 对于现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数量,人们一直十分关注,同时也一直是一个无法确切知道的谜。物种统计是一门粗略的科学,据1994 发表的“系统学2000年议程”估算,如今已发现并得到正式命名的物种约160.4万种,尚未发现的约1千万种至1亿种,另据联合国环境署1996年估算,如今得到定义的物种约175万种。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生命系统

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和水平——基因、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等。生物多样性也可分为多个组分,每个组分又可分为多个层次。但在理论与实践上较重要、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水平[]3。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的价值,而对这些价值的研究无不建立在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生物多样性及其组分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价值对生物圈生命维持系统的进化和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价值可分为直接利用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1。[]2同时,生物多样性与我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的宗教文明相互相成。道家亲和自然与顺应自然的基本哲学思想,源自对人与自然基本关系的深刻体察与思考,包含了超前的、先进的、合乎科学规律的生态伦理观念和思想遗产。[]2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管理物种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当前提供的用途,并维持它们的潜力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不是单纯消极的保护行动。一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可能牵扯到挽救、研究和利用该国的本地野生物种,保护和利用栽培与饲养物种的野生亲缘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控制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有害的入侵种等方面。可见,生

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试卷

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对比度分辨率:也叫密度分辨率,当细节与背景之间具有低对比度时,将一定大小的细节从背景中鉴别出来的能力 2 空间分辨率: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组织的能力,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3 伪影:移动条状伪影,环状伪影 4 矩阵:由二维(行和列)排列的方格组成,256×256、512×512、1024×1024。矩阵越大,像素点越多,图像质量越高 5 像数: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是矩阵中的一个小方格。 6 体素:体积单元的略语,若像素是1×1mm,扫描层厚5mm,体素就是1×1×5mmm 7 CT值:物体对X线的衰减值,水的CT值为0,空气为-1000。 8 灰阶: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适应人的视觉的最大等级范围。 9 窗宽:显示图像时所选用CT值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的组织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等级(灰度) 10 窗位: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值。

二、填空题(没空2分共20分) 1 CT的窗位是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值。也叫窗中心,窗位低图像亮度高呈白色,窗位高图像亮度低呈黑色。 2 超声波能量在人体内的衰减正比于超声波的频率 3 超声波的反射能量正比于超声波的频率 4 超声设备的纵向分辨率取决于波长(频率)和发射脉冲的宽度, 5 超声探头的发射振元数多,聚焦点小,空间分辨率好,发射振元数少,聚焦点大,空间分辨率差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生物医学工程的定义是什么?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物理、化学、以及技术科学中的新技术、原理、方法应用于医疗装置的研制、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物理、化学方法和工程技术不断应用于医学及医药产品中。 2 什么CT探测器的排?探测器的物理参数,硬件基础,排数越多,单圈覆盖越大,切片精度越高 3 什么CT机的层?计算机重建成像参数,机架旋转一圈重建得到的图像数目必须由探测器硬件支持才具备临床意义 4 什么叫弛豫?指系统从激发态恢复至平衡态的一个动态自然的过程。 5 什么叫拉莫频率?自旋磁体绕外加磁场方向旋进的特性频率,是磁共振产生的基础之一 四、论述题(20分)谈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专业导论(论文) 学院师学院信工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2班 姓名牛和平 学号2016036664 题记:数学是无穷的科学. ——赫尔曼外尔

步入大学,琳琅满目的学科门类使我迷惘与彷徨,自己由于阴差阳错考入了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面对这个我一无所知的专业,我感到对未来的恐惧,可是来到了信工,接触了数学,才发现数学原来充满了神秘与乐趣。并且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应用数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通过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我对专业的前景有了更深的认识。毕业生多数经过进一步深造后,进入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高等研究,主要方向为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金融与管理科学等。以后直接进入研究机构、公司从事分析、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虽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习难度很大,就业前景也是不很突出,但既然已经开始了数学之路,就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走下去。我个人在高中时就比较偏爱计算机与金融,高考时也曾想报金融方面的专业,但由于分数受限,没有如愿以偿。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所以比其它学科更有优势考研。 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是考计算机或金融方向的研究生,许多软件公司再招生的时候倾向于要应数专业的,方法比专业更重要,应数学习的就是方法,万金油专业,学其他的上手快,这也是数学专业的优势之一。而且我虽然不是很偏爱数学,但数学的确充满了神秘感和奥

现代生物学导论论文

《现代生物学导论》结课论文题目:仿生技术之我见

摘要 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待仿生技术,是人类坚持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不断探索自然、未知,勇于反映现实世界形象的体现与智慧的结晶,既传统又现代、既感性又理智、既熟悉浅显又陌生深邃、既善解人意又变幻莫测;同时最新的研究则从理性的角度来阐释仿生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即它既能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能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境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人们的生命。 关键词:仿生技术好奇心自然生活生活

一、学习现代生物学导论的感受 通过课程开篇的介绍学习,我得以更明确地了解非生物专业生物学的定义,它是一门旨在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与科学素质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既有温故知新的踏实感,也有获得新知识的喜悦感,整个课程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接近尾声,但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却已更大程度地激发了,而其中的仿生技术则是我尤为好奇的一个课题。 二、我所感兴趣的仿生技术 之所以对仿生技术感兴趣,源于课程中的仿生学这一章内容的学习。 源于生命的灵感,开启新技术的钥匙---这是我在学习仿生学的时候最直接的入门介绍。仿生学,顾名思义,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征或类似特征的科学,同时仿生学也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边缘上的综合性学科。 生命的奇特总让同为生命体的人充满好奇,并总在尝试着将生命与生俱来的精细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模仿创造出来,过程虽曲折但却充满乐趣。人们通过仿生设计进而产生仿生技术,来使仿生的思想能够运用得更为广泛。 仿生技术是人类坚持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不断探索自然、未知,勇于反映现实世界形象的体现与智慧的结晶;就其自身来说,无处不表现出既传统又现代、既感性又理智、既熟悉浅显又陌生深邃、既善解人意又变幻莫测的特性,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 三、仿生技术与生活—最新进展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仿效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让各种事物的方方面面都为自身所用。仿生学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创造文字的灵感来源即是来自对生物形态的模仿而撰写的。仿生学的的诞生,不仅促进了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也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如今,仿生学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结合智能工程、纳米技术工程等,正在为人类将来的良性发展开拓一条罗马大道,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能够有更多的奇迹出现。 生活在进行,同样的,我们的仿生技术也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

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考试重点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增进人民健康的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科学。它综合运用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解释、定义和解决医学上的有关问题。 生物传感器应有以下几个条件:①高可靠;②少损伤或无损伤;③微型化; ④重复性好;⑤数字信号输出;⑥组织相容性好;⑦寿命长;⑧容易制造。 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亦称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 它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有机体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经济价值的产品的技术科学。它的实际应用包括对生物有机体及其亚细胞组分在制造业、服务性工业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按照预定的设计改变或创造细胞遗传物质,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通过体外培养,提供细胞产品,或培育出新的品种,甚至新的物种。 细胞工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中期,确立了细胞培养技术、核型分析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阶段:7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期,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结合,应用DNA 导入技术分析了人体基因的微细结构。 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基因打靶为基础,胚胎发生工程与基因工程结合作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即在培养细胞水平上同源基因重组的“基因打靶” “基因打靶”是指利用基因转移方法,将外源DNA序列导入靶细胞后通过外源DNA序列与靶细胞内染色体上同源DNA序列间的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点,或对某一预先确定的靶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的技术 细胞融合(cell fusion)是指用自然或人工方法,使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它包括质膜的连接与融合,胞质合并,细胞核、细胞器和酶等互成混合体系。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其产物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是由单一克隆(clone)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单一抗原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解读生命 摘要:学习了生命科学导论,本就对生物充满好奇的我更加的对生命充满好奇,生命科学导论中,我认识到了更多关于生命的秘密,生命中有许多难以相信的巧合,生命是复杂的的,到现在我们仍不能制造一个新的大自然从未有过的生命,生命是那么的精巧,充满神奇!我在本片论文中将探讨生命的含义及生命的结构,有我对生命的理解,和什么是生命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生命、生命的定义、DNA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历史悠久,从人类思考我是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历史上有许多答案,但大多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哲学答案,到了近代,生物科学有了初步的发展,对生命的理解才有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定义分为五个点: 第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二、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第三、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第四、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第五、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生命的定义就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生命。 生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在当今,生命不再有所谓的绝对定义,变成了一个泛泛的概念,如有这样的概念: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会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在没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不会表现生命现象,所以病毒是介于生命与无生命之间的一种奇妙的生物。 总得来说生命就是物质系统。目前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无机生命如一粒光子、一台电脑、一颗星;二是有机生命如细胞、动物、植物。有机生命是地球这样的星体环境中所特有的,以水为载体组成的具有自行吐故纳新、精度复制、温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转但总是持续不停地重复着或延续着这些能力的物质系统。根据人类的约定俗成,有机生命简称为生命。 从生命物质微观构成的共性来概括生命定义。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们对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生命体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可以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为骨架构成的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苷酸的小分子(单体)按一定排列次序组成的一条非常长的分子链。列如大肠杆菌的 DNA就是有约两万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组成的长链。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体中,DNA相当于同样的字母写出的长短不同、排列次序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的书。RNA也是有四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分子链。其情况与DNA相似,

导论结课论文

地球物理与地球信息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地球物理与地球信息科学是我们的事业。 ——题记 步入大学,琳琅满目的学科门类与尚未可知的人生道路使我迷茫与彷徨。虽然自己是以第一专业被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录取,但我对这个专业几乎是一无所知,总是对未知的未来感到无助与恐惧。可是经过八节课的导论学习,接触了地球物理学,我发现这门学科原来充满了乐趣与神秘,并且对我所学的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是这样形容地球物理学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用物理学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动力,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层。地球物理学研究广泛系列的地质现象,包括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地磁场的起源、架构和变化;大陆地壳大尺度的特征,诸如断裂、大陆缝合线和大洋中脊。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延伸到地球大气层外部的现象,甚至延伸到其他行星及其卫星的物理性质。虽然我现在所知道的只是这一门学科的皮毛,但这至少让我确定了我的兴趣所在,确定了我将来想要发展的方向。八节课的地球物理与地球信息科学导论课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结束了,但确实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想就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理解与体会。

比较而言,顾老师所讲的地震勘探是我最感兴趣的方面。我所理解的地震勘探,是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钻探方法。准确地说,所谓地震勘探,是指利用仪器检测、记录人工激发地震的反射波、折射波的传播时间、振幅、波形等,从而分析判断地层界面、岩土性质、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课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关野外工作的部分。顾老师在课件中为我们展示的野外工作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试验工作——干扰波类型、特点的调查,地表低速带与界面质量等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岩性、药量与方式等激发条件的选择,观测系统与组合方式等记录条件的选择。第二个环节是生产。地震队野外的施工流程为:地方工作→测量工作→低速带调查→钻井→放线工序。其中仪器枢纽的作用为野外现场指挥中心统一协调各个工序,使操作员保持高度精力集中与头脑清醒。第三个环节为数据处理。室内资料处理的任务为加强资料的分辨率。其中反射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为:输入→预处理→实质性处理→输出。预处理包括数据重排、不正常道炮处理与抽道集。实质性处理包括由地层起伏造成的静校正、动校正、水平叠加、滤波、反滤波、偏移。第四个环节为资料解释。地震资料包括构造解释与地层岩性解释。其中构造解释包括反射信息——煤田、油气田勘探与折射信息——工程勘察、能源勘探与低速带调查。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我们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地震波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将发生反射与折射,然后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通过对

《现代生物学导论》论文完结版(精)

浅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论文提交日期:2012 11 日 摘要 自转基因技术应用到食品产业中以来, 转基因食品飞速发展, 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制造的食品已越来越多的走上人们的餐桌。虽然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等优点较为明显,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转基因食品并不是毫无弊端, 其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性。为促进转基因食品研发工作的健康发展 , 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 并将其与传统食品进行比较, 又对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性与对生态环境的风险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 并对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健康风险; 生态风险;未来发展 目录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 … … … … … … … … … … … … 1第一节何谓转基因食品… … … … … … … … … … … 1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介绍… … … … … … … … … … … 1第三节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比较…… … … … … … … … … … 1第二章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2第一节与基因表达产物相关的健康影响…………………………… 2第二节蛋白质可能的致敏性… … … … … … … … … … … … … … 2第三节与食品关键成分相关的安全问

题.................................... 3第四节与被标记基因生物相关的安全问题................................. 3第三章转基因食品的生态风险.............................................3第一节转基因生物的靶标效应............................................. 4第二节外源基因逃逸... ... ... ... ... ... ... ... ... ... ... ... ... ... ... 4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 4第四节转基因生物入侵... ... ... ... ... ... ... ... ... ... ... ... ... 4第四章对转基因食品的思考... ... ... ... ... ... ... ... ... ... ... (5) 参考文献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第一节何谓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 又称为基因工程食品或基因修饰食品, 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 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的目标转变, 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 (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若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为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1]。 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介绍 转基因食品通常分为四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其他转基因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转基因生物是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1985年转基因鱼问世,从此解开了转基因食品研究和生产的序幕。 一、近些年来转基因作物发展迅猛,目前,大量的转基因农作物被直接或间接地制成食品,常见的有玉米、大豆、番茄、油菜等。 2011 年, 29 个国家 (包括 19 个发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某大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开课院系: 开课教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总学时: 40 其中:实验课学时:0 学分: 2 先修课程: 理工类基础 教材: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参考教材: 1、生物医学工程学.邓玉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2、John Enderle, Susan Blanchard, Joseph Bronzino,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Engineering,Academic Press, 2000. 3、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适用学生范围:硕士研究生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讲座形式,以交叉学科充满创新的特点,介绍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应用、最新成果及未来发展。在最后几讲中将介绍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和临床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帮助学生从事实际工作时能尽快入门。 课程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将现代工程技术、近代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结合起来,形成了对生命科学、现代医学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属于技术科学范畴,是以生命的人为对象,用工程学原理,研究开发防病、治病、人体辅助功能等为医学应用服务的人工装置和系统,医疗仪器、医疗器械即是其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史,学科内涵和研究领域,以及

未来展望,并重点概括介绍生物医学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和识别、生物医学电子、生物材料、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生物电磁学、物理因子的生物效应及治疗作用、生物力学、医学仪器与设备、生物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中医工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为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讲生物医学工程概论(2学时,沈海明) 教学目的:介绍生物医学工程概况 教学要求:对生物医学工程有基本了解 内容提要: 1、医疗简史 2、现代医疗体系 3、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定义 4、学科培养目标 5、学科发展现状 6、学术组织介绍 第二讲人体解剖生理及生物电现象(4学时,沈海明) 教学目的: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及生物电现象 教学要求:基本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及生物电现象 内容提要: 1、细胞结构,等离子膜,细胞质和细胞器,DNA与基因表达 2、主要器官及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 3、生物电现象 第三讲生物医学传感器(4学时,徐佳佳) 教学目的:介绍生物医学传感器 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医学传感器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 1、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封装 2、生物电位测量:电解液/金属电极界面,ECG、EMG、EEG电极,微电极 3、物理参数测量:位移传感器,气流传感器,温度测量 4、血气和pH值传感器:氧含量测量,pH值电极,二氧化碳传感器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技术进步改变未来 正文: 你瞧,那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你瞧,那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你再瞧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但是透过这些千变万化的表象,生命是什么?掌握生命的密码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问号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现在,问题有了答案:基因。回答这个问题的正是生命科学这一学科,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回答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是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起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怎样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1840 年,英国的虎克首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此后,荷兰的列文胡克清晰地观察了活动的细胞,证实了细胞是所有生命的的结构基础;1865 年奥地利的传教士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阐明了生物遗传最基本最经典的规律,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纪元。1953 年,Watson 和Crick 共同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DNA 双螺旋结构的阐明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前后,生物学家们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始了深入分子层面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使得生物这一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当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 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总不会离开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但生命科学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科学家的解释也许太过复杂。那么请听听以下的新闻吧!

统计学专业导论课论文完整版

统计学专业导论课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对统计的认识以及规划 成绩: 内容摘要:在经历了专业导论课的学习之后,我收获甚多,并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统计学旨在培养学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虽然课程不如其他课程生动,但我深信,统计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将对自己的统计生涯进行合理地规划。 关键词:认识;数据;分析;处理;规划 统计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小分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在我国还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统计学已经对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引导作用,有了统计,事务才能得到合理规划,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由此可见,统计学在各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并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始终贯穿于统计学的研究过程中。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是也一门通用方法论的学科,是一种用于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而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互渗透的,这就为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进一步提供了条件,因此就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归属性:一是统计学的分支,二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隶属于统计学,同时也隶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个发展趋势恰恰说明了统计学的学习必须与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如此,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通过统计学专业的学习,我可以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统计学的前沿理论,还可以掌握科学调查、科学研究的思路,也将学到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技术。学习统计学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且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常常需要借助各种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 “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将来有一天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由此可见,统计学在未来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人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各大高校,工商管理、财会、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很热门,而统计专业却在萎缩。这与国外的学术状况相差甚远,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统计学是大学里十分受重视的一门学科,统计学发展得如何是衡量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准,在许多大学,统计学是强势学科,然而在我国,统计学依然是处于弱势地位,好在这个现状恰恰说明了统计学在我国应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由于社会实践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世界的系统性及系统的复杂性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入。统计学也正广泛吸收和融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努力改善和丰富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并拓展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成长和不断完善,统计学的潜在功能将得到更充分更完满的发掘。 统计学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

生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生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崔成成化工B092 一、课程简要内容。 1.本课程先从绪论开始,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含义,即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者重新设计细胞的遗传特性,培育出新的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换句话说,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物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然后介绍了生物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史,大体分为: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从生物技术的发展看出,在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科学的今天,生物技术已经从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于人类对自身身体奥秘的探索。总之,生物技术影响到各行各业,跃居为21世纪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2.课程第二部分开始详细介绍生物工程的五大基本内容,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同时也指出是生物技术的六大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 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以上可以看出基因工程的实施至少四个必要条件: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现阶段基因工程主要应用于农牧业,食品工业。如转基因鱼,转基因牛,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等;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医学。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基因工程胰岛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等。 (2).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通过离体培养、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等技术,使生物的某些特征向人们需要的方向改变,1|华北科技学院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开始追求从饮食中吃出健康,即所谓的食疗。而食疗,无非就是通过饮食起到治病的效果,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也就是通过中药里的食物,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其实,食物和中药的界限并不是特别清楚。中药大都属于植物和动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恰好又是植物和动物,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所以,人们称这为“药食同源”。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人希望通过饮食达到预防疾病甚至是治疗疾病的效果。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等。 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体,所以性“中”,离得近些就是偏凉,偏热,离得远些,就是“寒”与“热”了。“热”了就得用“凉”药,但如果不是“热”得很厉害,就可以用偏“凉”的食物调理达到治疗的效果,比如绿豆等,既美味可口又能调理身体治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亚健康的人群比例已达到70%,这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敲响了警钟。但西医并没有调理身体的方法,所以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医,这也造成了中国食疗市场的混杂,各种“专家”误导群众,把食疗的作用无限放大,甚至出现了“食疗包治百病”的谬论。所以,我们有必要自行了解真正的食疗。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那些中药里的食物。 韭菜 最常见的韭菜,又名起阳草,为百合科草本植物韭菜的茎叶,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古书史书《夏小正》中有“正月囿(菜园)有韭”的记述。韭菜既可调味,又可凉拌、做饺子馅,是茶楼酒家菜谱上的知名佳肴。而韭菜不仅仅是因为其美味而得到青睐,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苷类、纤维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还含硫化物和挥发油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韭菜含丰富的纤维素,能加快食物在胃肠的蠕动,加速排便,着对于习惯性便秘最有利,也可预防结肠癌、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韭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但韭菜的饮食也是有禁忌的,李时珍说过:“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神昏目眩,酒后尤忌。”初次之外,胃虚内热,消化不良的人也不宜食用韭菜。 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无机盐、维生素、胡萝卜素、粗纤维和苦瓜素等。尤其是苦瓜中的维生素B的含量居瓜类之首,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苦瓜虽然食之很苦,但是这苦味是生物碱中的奎宁,有促进食欲、利尿活血、消炎退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效。虽然苦瓜效果颇多,但是名字却不讨人喜欢,所以苦瓜又名君子菜,因为用苦瓜做菜时,其余食材不会沾染上苦味。 西红柿 西红柿别名番茄,100多年前由南美传入我国。西红柿酸甜可口,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同时还可加工成番茄汁、番茄酱等,是人们喜欢的保健食品之一。西红柿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糖,期中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而淀粉及蔗糖的含量很少,所以糖尿病人可像吃叶茎蔬菜一样进食。美国学者发现,西红柿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同时,番茄素是预防前列腺癌的有效成分。如果牙龈出血,西红柿必是第一选择。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西红柿。 芹菜 青翠爽口的芹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青菜,作为一种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保健蔬菜,它的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