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下面是整理提供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

(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知诗人:宋,王安石。

(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

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

(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

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四、作业

1.总结古诗五读法。

2.预习《游子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

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

《游子吟》歌曲录音,课文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对,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你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父母是怎样关爱你的吗?(学生畅谈)

2.解题。

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

3.简介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成功。直到45岁才中进士,一生贫困穷寒。

二、自读诗文,扫清障碍。

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并找出不懂的词。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三、细读诗文,理解意思。

1.解题。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吟:轻轻地哼唱。

2.逐字逐句理解。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①指名读诗。

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慈:和善。衣:衣服。

③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线:穿针引线。

④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①指名读诗。

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临行:快要走的时候。

密密:细细密密。

归:回来。

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诗句作出解释,说明。

意恐:生怕,担心。

迟:晚,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④指名读诗,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临走前,母亲还在细细密密地缝着。生怕儿子在外迟迟不能回来。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指名读诗。

②说出你对诗句的理解。

寸草:小草。这里指游子。

三春晖:这里指慈母的恩情。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晖:阳光。

③教师补充解释。

言:说。寸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心意。

报:报答。报得:报答得了。

心:赤子的心。

④指名读诗句,说出这句诗的意思。

谁说那小小的草儿赤子的心,能报答得了阳光母亲的恩情。

3.指名读全诗,两人互说诗句的意思。

4.从诗中的哪些诗句中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手中线”“密密缝”)(年迈的母亲手中那一针一线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5.教师小结:这句不仅写出了慈母为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细针密线地缝制衣服的动作神情,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真挚感人。

6.齐读最后一句,这里把阳光、小草分别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里把小草比作儿女的心意,把阳光比作母爱。比喻意味深远。)

四、听录音,看画面,写想象文。

1.播放《游子吟》的歌曲录音,展放课本中的插图。请学生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出门远行前,借着灯光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

2.同学相互交流。

五、作业

1.背默两首古诗。

2.搜集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记录在作业本上。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珍惜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古诗二首》,在此之前,我跟老师了解了,这两首

古诗我们用了两个课时,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二首》,挑战一下,看一节课能否完成所有的任务!

二、整体感知

师:来,谁把这两首诗读一下!(如果有错,立即纠正,正确的再叫大家读)一个人都读得这么好,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齐)

三、学习古诗:

(1)比较古诗:

相同点:

师: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孩子们,看(出示送别颜色不同古诗);你发现了什么?(发现送别诗)

生:这是送别诗,一首是高适别董大,一首是王维送元二。

师:古人的名字真奇怪,董大,元二?是啊,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孩才有资格按序排名。如果你是老大,你就叫大,如果你是老二,你就叫二。但是,只有关系很铁才能这样称呼,要不,别人会说你不礼貌的。可见,高适和董庭兰关系很铁,王维和元常关系很铁。

师:对,这两首都是送别诗,再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颜色不同古诗)

生:结构相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板书景+情)

师:同是送别诗,结构相同,描写的景和所抒的情相同吗?让我们先走进第一首古诗

学习第一首古诗

1、师读前两行,告诉老师,这两行诗句勾勒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凄凉)从哪里看出来?

2、孩子们,这就是景传递给我们的语言,也叫景语。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试一试,指名读。()

小结:多么凄凉的画面呀,如果在这样一个情景中,您要跟最好的朋友分别,你会说些什么?

3、然而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读

4、理解意思嘛?

5、在离别之时,高适却不叙别离之情,为什么?他送的君又是怎样一个君呢?(出示资料)

6、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君?谁来说一说。

7、现在你明白高适为什么会写下这样豪迈的诗句吗?

板书(劝慰和激励)

来,读一读:

8、知己是什么?(老朋友)

9、高适是害怕董庭兰在未来的路上再也交不到好朋友吗?是让所有的人认识他吗?(那么面对这么有才华又不被人赏识的董庭兰,高适希望有人能赏识他,那么这个知己究竟是什么?)

10、其实高适在写此诗时也不得志,但他依然这样诚恳地劝慰朋友--------生接读

11、依然这样满怀豪情地激励朋友---------生接读

12、看似在劝慰激励朋友,其实也是高适自己对未来的向往,来,孩子们,让我们再次回到诗中,用豪迈之气再现高适对董大的一片深情!齐读全诗。

老师仿佛看到了豪情万丈的高适!

学习第二首诗

孩子们,我们来看第二首诗,看它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表达的又是什么样的情?

1、读一读前两行,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个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读出这种感觉

3、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王维的好友元二即将西出阳关,出使安西,安西在哪里,比起渭城又怎么样呢?

出示幻灯:

用一个词来形容,荒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从渭城出发,到达安西这一路,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半年多时间才能到达,更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渭城了,这样的一个地方,能不能不去呢?

解释使的意思。

如果去,不知何时能回来,如果不去,会满门抄斩,所

以不能不去!此时,你就是王维,你会对奉命即将离去的元二说些什么?

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离别愁,来,让我们把千言万语融进酒中: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喝下这杯酒了吗?(喝下了)

可我怎么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杯酒,这里面分别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

品出来了,

什么滋味?

悲伤的滋味

这么悲伤地送别你的好朋友,这一杯酒够不够?

不够

那就再喝一杯吧(读)

还有别的滋味吗?

有,难舍难分

既然这样难舍难分,一杯酒够不够?

不够,那么再喝一杯(读)

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喝下这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该启程了。让我们再一次送送他吧(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第六年就去世了,谁能想到此次的告别竟然成了他们的永别,让我们一起朗读这

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

配乐诵读

同样是送别诗,高适借凄凉的画面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与激励,而王维借清新的画面反衬出对元二出使安西的不舍与担忧。来,孩子们读一读高适的豪情壮志,再品一品王维的离愁别绪。(齐)

师:同是赠别之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其实每每一种情感的表达,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出示幻灯:高适:(700-765)生于盛唐,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在47岁之时写下《别董大》。他幼年丧父,深知世路的艰辛。直到高适四十九岁时,方才科考成功,但自幼起长期身居下层社会的体验和困顿生活的磨难以及自我奋斗的过程,使高适炼就顽强拼搏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

王维:出身仕宦家庭,凭着诗、画、乐兼备的非凡才能,出入于王公贵族的门庭,颇受青睐。又靠了权贵的引荐,科举成名,可谓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不久,被贬官外放。再起之后,又受累于张九龄的被逐出朝廷,于是心灰意冷,政治上深感无望。再加上中年之时母亡妻丧,感情严重受挫,精神遂一蹶不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中软弱一类的典型代表,他总是极为怅婉而哀怨地地感受着离愁别绪所加给自己的

精神磨难。

由于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俩的诗作风格迥异。同样是送朋友去安西,高适写道“离魂莫愁怅,看取宝刀雄。”同样是在春柳歧路旁,高适写道:“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而王维却往往是:“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由此看来,离愁别绪是王维赠别诗的一贯特色,而充满旷达豪迈之气,却是高适赠别诗的主要特征了。

来孩子们,让我们再次朗读两首古诗,体会高适的豪情万丈,王维的愁绪满怀!

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千年以来,人们兴许不记得董大和元二,兴许忘记了是谁曾经留下这样的诗句,但却将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