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 最新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打印)

2015年 最新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打印)

2015年 最新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打印)
2015年 最新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打印)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单多]王蒙(1934一),男,生于北京,原籍河北南皮。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布礼》《蝴蝶》《海的梦》《坚硬的稀粥》,中篇小说《杂色》,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以及“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另有文学评论、回忆录等。

[单简]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意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王蒙早期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对新中国和革命事业抱有幻想的年轻人林震,调到某区委组织部工作后的复杂感受,并从林震的视角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某些党的领导干部存在的革命意志衰退、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以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是较早揭示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批判官僚主义的作品。

[单简、论述]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形象及意义。小说特别成功地塑造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这个形象。刘世吾是一个性格复杂、充满矛盾的官僚主义者。他参加革命多年,曾经热情地献身于人民解放事业。他有经验,能力强,魄力大,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干得很出色。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对于党的事业和政治生活逐渐丧失了热情,不断地用世俗的消极现象来否定曾为之奋斗的理想,成熟的外表下掩盖着可怕的冷漠与圆滑对于一切,他不再操心,不再爱憎,“就那么回事”成为他的处世哲学,还制造了诸如“条件还不成熟”、“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根据,为自己的处世哲学辩护。刘世吾敷衍圆滑的思想观念不仅迷惑了一些人,也助长了王清泉、韩常新等另一种类型的官僚主义,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尽管刘世吾对自己也有所认识和反省,但他毕竟心灵污垢过重,给党的事业带来了危害。这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中期那些曾经创造了新的生活,却不能被新生活激发出更多热情和理想、革命意志严重衰退的党的干部的艺术典型。小说作者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生活刚刚开始时就敏锐地发现了隐藏在干部身上的思想危机和工作危机。刘世吾这一人物形象身上,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事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简论]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展形象。林震代表着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充满了革命理想,朝气蓬勃,对旧观念、旧事物抱着质疑和批判的态度,不为陈规陋习所束缚。这是年轻人性格中最宝贵的因素,也是改变常规的新鲜力量。正因为有了这些充满青春朝气和理想主义激情的年轻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有变革的力量。但是林震不是天生的英雄,也不是成熟的革命者,他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也有过仿徨和痛苦,这比较真实地表达了青年人在走上社会工作实践之初经常会遭遇的处境,激励青年人必须在实践中克服种种软弱和动摇,坚定地信仰真理和追求理想,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道路。[单简]简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中人物性格的对比关系及其作用。小

说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

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显示了人

物思想情感的丰富内涵,加深和扩大

了作品的主题意蕴。林震和刘世吾构

成性格对比;同为青年人,林震、赵

慧文的性格构成了互为衬托的对比;

同为官僚主义者,刘世吾、韩常新、

王清泉也构成不同性格的对比,细腻

的对比手法构成了小说内在的艺术

张力。

《百合花》[单多]茹志鹃(1925一

1998) ,女,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州。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百合花》《静静

的产院》等,并有短篇小说《剪辑错

了的故事》《高高的白杨树》等。

[单简、论述]分析《百合花》中小通

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百合花》的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前沿

报扎所里。小说围绕一个战士向老乡

“借被子”这一事件,着力塑造了小

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

形象,从特定角度表现了军民团结、

生死与共的主题。小通讯员是一个年

轻的解放军战士。他最主要的形象特

征是纯朴善良、不善言辞,有着一般

男孩子对妇女的羞怯心理。但是在战

友生命受到威胁之际,却迸发出强大

的力量和无穷的勇气,舍身扑在爆炸

的手榴弹上,牺牲了自己年轻而宝贵

的生命。新媳妇也同样淳朴善良,还

是个充满羞涩的“新娘子”,她对于

自己在“借被子”过程中让小通讯

员受窘这件事,一直感到愧疚,希望

有机会向他道歉。看到小通讯员被抬

到包扎所时,她一改先前的羞

涩,“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将她结婚用的新被子盖在牺牲了的

小通讯员身上。

[单简]简析《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叙事顺序,以

“我”的耳闻目睹为叙事视角,以百

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线索,聚合起小

说中的三个人物。作家精心选取了日

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没有正面书写激

烈的战争场面,而是将关注点移至平

凡生活的幕后,通过丛以小见大、对

比和衬托的方法,以及百合花被子、

野菊花、馒头、军装上的破洞等一系

列细节描绘,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

格。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

抒情诗的意味。

《游园惊梦》[单多]白先勇(1937一),

男,生于广西桂林,回族。就读台湾大

学外文系时,与同学欧阳子、陈若曦、

至王兴等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

志,并在此发表了《玉卿嫂》等小说。

晚年在创作之余积极推广昆曲.编创

“青春版”《牡丹亭》等,影响广泛。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玉卿嫂》、《纽约

客》《台北人》,长篇小说《孽子》等

[简论]分析《游园惊梦》的主题意蕴。

《游园惊梦》写的是1949年从大陆撤

离到台湾钩国民党上流社会人士的

生活际遇、心理反应及五六十年代的

台湾现实。蓝田玉原是昆曲艺人,因

一曲《游园惊梦》被钱鹏志将军看中,

成为填房夫人。她风华翩跹,恒赫一

时,“筵席之间,十有八九的主位,倒

是她占先的”;私人感情也曾在年老

将军和年青的郑参谋之间纠缠不已,

后来发现情人别有所恋,自己的嗓子

因此坏掉。后来钱将军死了,她成了

一个落魄夫人。小说从蓝田玉去窦公

馆赴宴开始写起,赴宴的过程中,历

史与现实,恒赫与没落,交错地呈现

出来,构成刺激性的对照。对于没落

的现实处境,钱夫人无力去改变。窦

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

,剩下的就只有追忆与怀,大多是公

家的黑色小汽,“钱夫人坐的计程车

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 ,作

家用一系列的细节动作表现钱夫人

还很在意自己的面子,注意遮掩自己

没落的现实。在宴会中,钱夫人有意

识或无意识地回忆自己风华翩跹时

候的场景,与现实的宴会作比照,折

射出钱夫人对过去的怀恋。蓝田玉悲

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

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沧桑之感。

[多选、简答]简析《游园惊梦》的艺

术特色。小说熔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

现代主义小说艺术手段于一炉。用细

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蓝

田玉的内心活动。戏剧与人生、梦与

现实穿插交织在一起,在相互对照中

呈现主人公的内心处境和悲剧命运。

性格化的对白、象征与暗示等手法,

强化了艺术效果,突出了人物性格的

悲剧主题。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单多]冯骥

才(1942一),男,生于天津,原籍浙江

慈溪。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雕花烟斗》

《神鞭》和长篇小说《三寸金莲》等。

[简论]分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的主题意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描写了一对夫妇在“文革”中的悲

惨遭遇,以小见大地折射出他们所处

的社会环境,谴责了“文化大革命”

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严重

摧残。身材很高的女人嫁给了一个矮

她十七厘米的男人。两个人都在化学

工业研究所工作,高女人是一个普通

的化验员,矮丈夫是研究所的总工程

师,拿着不菲的工资。在周围人的眼

里,两人在一起,没有谐调,只有对

比。以裁缝老婆为首的喜欢刺探别人

家隐私的邻居,与“文革”的政治风

暴最终汇聚起来;邻里的妇女们关心

的是高女人为什么要嫁给矮男人,研

究所里的人关心的是他们“通敌卖

国”的证据。他们相互间并没有多少

共同话语,却不妨碍他们一起发动一

场热闹的批斗会。后来,政治运动和

病魔使高女人离矮丈夫而去,矮男人

一个人打伞时仍旧习惯性地半举着

伞,人们感觉伞下空出来的一

块,“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

上”。

[简答]简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中“裁缝老婆”形象的意义。小说用

了较多的笔墨描写团结大楼的居民,

尤其是裁缝的老婆。她是一个自私无

聊、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小市民,也

是团结大楼居民的代表,是“习惯”

的维护者。对于她们不能理解的高女

人和矮丈夫这对不合常规的组合,讥

讽嘲笑乃至打击无所不用,呈现出根

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

[单简]简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在叙述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艺术特

点及其效果。小说采用第三人称限制

视角叙述,作者没有从正面展示主人

公高女人和矮丈夫夫妇俩的内心世

界,而是用团结大楼居民的外在视角

展开叙述,而在团结大楼居民中又以

裁缝老婆的眼光为视角展开叙述。小

说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

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蕴藉,给

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具有

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成功的细节描

写也为小说增添了审美的情趣。

《哦,香雪》[单多]铁凝(1957一),女,

生于北京,原籍河北赵县。1982年发

表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同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

主席。代表作有《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中篇小说)《哦,香雪》等,长篇小说

《玫瑰门》《无雨之城》《笨花》等。

[简答]简析《哦,香雪》的主题意蕴。

《哦,香雪》叙述一条铁路线经过北

方小山村台儿沟,每天在那里只停留

一分钟,却给香雪、凤娇等一群乡村

少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波澜。香雪

对铅笔盒的向往,凤娇对“北京话”

的特别好感,暗示了她们对山外的世

界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简论]分析《哦,香雪》中香雪的性

格心理及意义。小说用大量的笔墨详

细地描述了香雪用鸡蛋换取女学生

的铅笔盒的过程。香雪十七岁,是台

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纯真无邪,淳

朴善良,坚毅执著,渴求科学文化,渴

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

往和追求。为了得到她心爱的铅笔盒,

勇敢而果断地登上了火车,并被带到

了三十里外。在香雪看似微不足道的

委屈、希冀、追求、欢欣里,暗示着

封闭的山村沿袭多年的古老陈旧的

生活方式和观念正在解体,而仅仅在

小山村停留一分钟的火车则是象征

着现代文明的载体,带来一股新鲜、

陌生的清风,成了小山村年轻人观察

和探询另一个天地的机遇。

[简答]简析《哦,香雪》的艺术特色。

小说语言清新婉丽,艺术构思精巧。

作者善于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

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对笔下的

一切充满了宽容与厚爱,写山、写树、

写小溪、写火车都充满了生命的灵性

与诗情画意。这一切与香雪微妙复杂

的心理活动揉合在一起,构成了至今

仍为人们所激赏的“香雪旋律”。

《棋王》[单多]阿城(1949一),男,原

名钟阿城,生于北京,原籍四川江津。

1984年发表处女作《棋王》,获1983?

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世纪

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代

表作有中篇小说《树王》、《孩子王》,

系列小说《遍地风流》等。

[论述]分析《棋王)中王一生的形象

及其意义。《棋王》,了的是“棋呆

子”王一生的故事。王一生是下乡知

识青年,在那个政治动乱、物资匮乏

的时代,他对物质追求的第一要求就

是“吃”。王一生饥不择食,只要是

能充饥的食物,不论干湿,都能享用,

而且吃相极恶。“惨无人道”的吃相

实质上揭示出了主人公贫寒、饥饿的

生存困境。王一生的精神追求是下

棋。他一旦遇到下棋,便不论场合,车

厢里、路灯下、垃圾堆旁,他都乐于

与人对弈。他借助下棋来淡忘生活的

苦难,实现生命的自由和自我的超

脱。王一生有着很高的人品棋品,特

别是对棋艺的追求,不含任何狭隘的

世俗名利观念。他与深谙棋道的捡破

烂的老头儿成为忘年之交,在棋谱里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主动放

弃参赛资格,却在赛后同时与九人展

开车轮战。王一生对理想境界的执著

追求在“连环大战”的壮观场面中得到了完美展示。小说表现和肯定了王一生执著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同时,小说肯定了衣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又强调了作为人还需要有更高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

[简答]简析《棋王》的艺术特点。小说通过叙述者“我”的视角,对“棋呆子”王一生在“文革”时期的人生经历的叙述,展现了王一生的人生见解和精神特质,视角独特;善于营造气氛,抓住场面,细致地刻画人物;语言朴素、诙谐,富有深意。

《空的窗》[单多]陈染(1962一),女,生于北京。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等。

[简论]分析《空的窗》的主题意蕴。《空的窗》写的是“我”和老人摆脱绝望的生活、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小说开始,“我”和老人面对光芒采取了同一种态度,背离它,躲进阴影里,避免暴露,寻求虚妄的安全感。此时两人都面临一场别离,老人失去了自己的老伴,被孤独终老的气氛笼罩着。“我”与自己的朋友以及被自己想象加工而成的令自己迷恋的男人分离。老人在邮局找到送信的差事·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继续的渴望。两年后又因一次意外摔倒受伤而失去了这份差事,老人再度失去生活的希望。在老人送最后一封信的时候,找到了“我”,而这时候的“我”已经双目失明。亮眼时的迷茫与失明后的信念恰成对照,作品通过“我”和老人的对话,“我”向老人阐述了生命黑暗与光明相悖又贯通的过程,在孤独寂寞的环境里用心灵寻找光亮,寻找到更大的生活力量,拾起光明。[单简]简析《空的窗》在叙事人称、叙事结构方面的特点及其意义。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展开,“我”一直潜伏在故事中,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小说由主人公“我”和退休老人的故事交错相成,两条故事线索一明一暗,相互映衬,构成对话关系;小说结尾处通过老人的问话和“我”的回答,使两个故事交汇在一起;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彩的独白,增添了小说的审美情趣。

《少女小渔》[单多]严歌苓(1959一),女,生于上海,旅美作家,用中英两种语言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扶桑》《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陆犯焉识》《赴宴者》等。

[简论]分析《少女小渔》是如何在江伟与洋老头的关系中塑造小渔这一形象的。《少女小渔》写了20世纪晚期中国大陆移民潮中的故事,着重塑造了女主人公小渔这个特殊的人物形象。中国姑娘小渔善良、纯真、富有同情心,考虑别人比自己多,她当护士的时候,因为同情一个快死的病人而把童贞给了他。为了获得绿卡,小渔在男友江伟的安排下,与一个贫穷的洋老头假结婚,以金钱作为代价来换取她的合法身份。与洋老头举行婚礼后,她因为江伟的冲天怨气而硬压下自己心里的委屈,她觉得“他伤痛得更狠更深,把哭的机会给他吧。不然两人都哭,谁来哄呢。”当被置于令人难堪的假结婚的处境中时,本

应受伤害最多的小渔,却最少体现出

屈辱的感受,她对洋老头善意的同情

折射出她人性中的美好光辉。在小渔

美好心灵的感染下,洋老头逐渐除去

了气质里的狠琐通遏,日益恢复了做

人的尊严。小渔清洁明亮的心灵深处

的真情(而不是江伟所持的那种实利

主义的处世方式)才能切实地打破文

化间的隔阂,使不同境遇中的人心都

能够得到相互间真正的沟通。

[单简]简析《少女小渔》的艺术特色。

小说围绕“假结婚”事件展开,在顺

叙之中时时有插叙与倒叙,有条不紊,

收放自如,语言老练生动,精炼含蓄;

心理刻画细腻圆融,细节描写真切自

然。例如,当洋老头和瑞塔倚窗弹琴、

互诉衷肠时,小渔贸贸然闯入,小说

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一方的尴尬、恼

怒、自卑、羞愧、慌乱的心理活动,

以及另一方的惊异、感动、敬服、羡

慕的内心感受,丝丝人扣,浑然天成。

《喜宴》[单多]王安忆(1954一),女,

生于上海,原籍福建同安。代表作有

中篇小说《雨,沙沙沙》《小鲍庄》《荒

山之恋》《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

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

《天香》等。

[简论]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喜宴》

的主题意蕴。《喜宴》以20世纪70年

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历史

背景,描写下乡的知识青年去参加当

地一对新婚夫妇喜宴的故事,反映了

“文革”时期的农村现实和“知

青”下乡后的真实处境。知识青年与

新婚夫妇并不相识,却也因微不足道

的间接关系接到了婚宴邀请。喜宴上

一切都显得乱糟糟的,前来赴宴的人

们并没有多少喜庆的颜色。小说以大

量的笔墨描绘了颓唐的男知青、苦闷

的女知青,还有百无聊赖地等待着开

席的人们,而等了近一天的喜宴不到

半个时辰便结束了。婚宴一个月以后,

知识青年派工挖干沟时,到吃过喜宴

的那家要水喝,受到婆媳俩热情的招

待。小说叙述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不

声色地呈现冷漠与热情的反差,讲述

的故事平淡无奇,却真实地呈现出农

村生活的原生态面貌,同时也折射出

“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的真实处

境。[单简]简析《喜宴》的艺术特点。

小说以淡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场无声

无息的喜宴,出色的环境描写为小说

营造了象征意蕴的氛围。小说中不断

提到的“天阴冷得很”等,是暗示也

是描写现实,营造出漫不经心的气氛,

给人一种无聊的趣味与冷漠的感受。

冷静的观察和客观的描写,将日常生

活细节以自在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小

说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鞋》[单多]刘庆邦(1951一),男,生

于河南沈丘。短篇小说《鞋》获199

外一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代

表作有短篇小说《走窑汉》《梅妞放

羊》等,中篇小说《神木》,长篇小说

《红煤》《断层》《远方诗意》《平原

上的歌谣》等。

[论述]分析《鞋》中主人公守明的形

象。《鞋》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女定亲

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农村姑娘守

明对“那个人”默默的爱恋,以鞋作

为纽带,传递她浓浓的深情与期盼。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情窦初开

的守明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小说对

守明做鞋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准

备做鞋时,“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

起来”,严肃到甚至“让母亲觉得有

些好笑”;开始做鞋时“亲手来做”,

“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脚疼,走不

成四方”,鞋底的花形“选中了枣花

形”。妹妹摸了鞋底一下,她就吵了

起来。认真苛刻的态度正是守明爱之

纯真与深切的自然表露。她将自己的

深情与期盼都寄托在那双鞋上。男子

外出前约守明,两人相见时,守明提

出让男子试鞋,几次请求都被拒绝,

充滋着爱的寄托的鞋并没有得到应

有的关注。始终默默站在守明背后的

是她的母亲,这是一位可敬的老人。

在女儿为鞋样子为难时,她想办法找

了来;女儿晚上出去约会,她去路边

守候…但女儿等到的竟是母亲。母亲

的出现,使渴望爱与被爱的守明那微

妙的心理活动再次清晰地呈现出来,

也使守明的向往与寄托多少有几分

悲剧色彩。

[简答]简析(鞋)中“后记”对于表

达本篇主题的意义。《鞋》的后记是

与正文一起发表的,作者强调“后记

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篇小说

的内核或种子”,它使正文的叙述一

下子回到沉重的现实,更加重了本篇

的悲剧色彩。[多选、简答]筒析《鞋》

的心理描写及其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深人刻画了守明

纯真而复杂的情感世界;细腻的心理

描写恰到好处地将初陷爱河的少女

情怀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心理描写方

面,既吸收了外国作家“心理分析”

式的气心理描写内化”法,又继承了

中国传统的人物言行和环境烘托的

“心理描写外化”法,准确地呈现了

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致傅聪》[单多]傅雷(1908一1966) ,

男,生于上海南汇。早年留学法国巴

黎大学,著名翻译家。代表作有译著

《约翰克里斯多夫》《贝多芬传》《高

老头》《艺术哲学》等,著作《世界美

术名作二十讲》等。

[简论]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致傅聪》

中作者的态度和主张。

1958年,身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的傅雷

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此时,远在

波兰学习音乐的傅聪选择赴英国工

作并定居。这在当时被视同政治上

“叛逃”。这两个打击都给傅雷带来

很大的压力,更成为“文革”中遭受

凌辱迫害的主要“罪状”。这两封书

信正写于傅聪赴英国工作以后,当时

傅聪在钢琴演奏上所表现的才华已

经得到国外音乐界的赞誉。第一封信

中,作为父亲,傅雷的殷殷教诲既体

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又表

明这种艺术与人生的关联,祈望儿子

能在艺术追求与名利现实、音乐与爱

情、个人发展与国家荣誉中折中自

处。第二封信则集中表达了傅雷教育

孩子的恋爱观、择偶与婚姻观,也体

现了作者严于律己,同时尊重、理解、

宽容他人的处世之道。行文充满深情,

以理服人。

《黄鹂》[单多]孙犁(1913一2002) ,

男,原名孙树勋,生于河北安平。早期

以短篇小说《荷花淀》闻名。1949年

后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秀

露集》《晚华集》《耕堂杂录》等。孙

犁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简答J 简析《黄鹂》的主题意蕴。

《黄鹂》写于1962年4月,却直到1979

年才将其发表,同年收人《晚华集》。

作者通过在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一

系列观感的回忆与叙述,表达了对美

的事物的倾心与赞美,对无视和残害

美的行径的谴责,同时,也体现了作

者对美的本质的深切理解。

[简论]分析《黄鹂》的构思特点。本

文先从童年往事娓娓道来,回忆了在

战火间隙中第一次感受黄鹂的魅力,

虽只寥寥几笔,但本身就已隐含了深

意。然后描述作者养病期间所亲历的

几个生活片段,黄鹂的叫声给人带来

美的愉悦,而在不具备审美眼光的人

看来,黄鹂只不过是一种可以猎杀的

鸟类。最后通过被拴黄鹂的凄惨神情

与太湖之滨天阔任飞的极致之美的

对照,揭示了哲理:世界上万物都有

权利获得充分、自由的生存空间,只

有“在一定的环境里”,各种事物才

能发挥其极致,正所谓“虎啸深山,

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作

者最后还联系到艺术创作中“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原理,含蓄地表

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从事艺术

创造的作家、艺术家对自由宽松的创

作环境的真诚愿望。

《怀念萧珊》[单多]巴金(1904一

2005) ,男,原名李尧棠,字莆甘。1929

年起开始发表小说,20世纪三四十年

代以《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

夜》等作品享有盛誉。1949年以后,

代表作是他晚年写的五卷散文集《随

想录》(《随想录》《探索集》《真话

集》《病中集》《无题集》),成为“文

革”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

的代表作,闪烁着一个历经苦难的老

知识分子的心灵智慧和人格光芒。

[单简]简析《怀念萧珊》的主题意蕴。

《怀念萧珊》写于1978年8月至1979

年1月,是一篇控诉“文革”罪恶的

悼亡之作。文章记述了萧珊在“文

革”中遭受折磨、患病、逝世的过程,

以及两人在战争岁月中相恋成家、在

最困难的境地里相知相守的情景。

[简论]分析《怀念萧珊》的艺术特点。

巴金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

巧。《怀念萧珊》没有采用炽热的辞

采,而是通过内敛、朴实的叙述挖掘

出巨大的情感能量。它包括如下几方

面内容:1.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细节。

萧珊劝慰巴金“要坚持下去”,甚至

宁可自身“多受一点精神折磨”,以

减轻对巴金的压力;巴金把载有批判

文章的报纸藏起来不让萧珊看见,以

及巴金对萧珊弥留之际一双美丽的

眼睛的描绘一“很大,很美,很

亮”… 整篇文章自然直叙,但在凝

聚着深厚感情的细节刻画中,瞬间打

动了读者。2.对于妻子早逝的愧疚。

作者在文中反复将萧珊的遭难与自

己联系起来,“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

是我害了她”,浓烈的内疚之情弥漫

全篇。3.将个人遭遇、家庭悲剧与整

个国家、民族的浩劫联系在一起。我

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无

辜的人喊出:“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

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

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由此唤起

人们对于“文革”灾难的反思和批

判、对于完善精神道德的渴求。

《母亲的羽衣》[单多]张晓风(1941一),女,生于浙江金华,原籍江苏铜山。八岁赴台湾。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散文《愁乡石》《地毯的那一端》《你还没有爱过》等。早在1977年:,张晓风的散文就被收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作家余光中称其作品“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理络敲冰”。

[简论]分析《母亲的羽衣》的主题意蕴。《母亲的羽衣》主题是讴歌母爱。文章从“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之后女儿的提问“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起笔,随即文思若汨汨溪流生发开去。写“我”小时候窥伺母亲的秘密:家庭生活中的母亲荆钗布裙,素面朝天;可是在箱子里藏着年轻时浪漫与美丽的青葱岁月,背上刻了“静鸥”的口琴、一幅漂亮的湘绣被面…这些物件中潜藏着母亲“一个前世的记忆”, “她又快乐又悲哀地将之一一拾起,但是她也知道,她再也不会去拾起往昔了”。就这样,母亲从作为外公掌上明珠时的锦衣玉食,到“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而包括“我”在内的天下所有母亲,“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只是她藏好了那件衣服,然后用最黯淡的一件粗布把自己掩藏了”…文章脱俗清新、匠心独具。[单简]简析《母亲的羽衣》中“羽衣”意象的内涵。“羽衣”是全篇的关键喻象,它指代每位母亲在少女时代曾得到的宠爱、追求的梦想,但成家之后为了子女往往放弃一切,就像仙女收敛起羽衣。通过“羽衣”的意象,以想象与写实的不同方式,穿插并对比“母亲”的两个时代,从这个新奇的角度讴歌了神圣而伟大的母爱,更提示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珍爱母亲深藏在心底的“羽衣”。

《拣麦穗》[单多]张洁(1937一),女,生于北京,原籍辽宁抚顺。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触及爱情与伦理道德关系这一敏感问题,引起文坛的极大反响。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世界上那个最爱我的人去了》,中篇小说《方舟》,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无字》等。张洁的作品一向关注人性的自由,呼唤人间真情;关注社会现实,挖掘复杂的人性。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其一贯立场。

[简论]分析《拣麦穗》中两个拣麦穗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及其意义。《拣麦穗》是张洁回忆童年生活的“大雁系列散文”之一。文章叙述了两个拣麦穗的故事:前半部分概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美丽的梦”以及出嫁时幻想的破灭;后半部分详述“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情谊以及“我”对老汉的思念,以此表现出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哀叹美好事物的易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与寄托。这种人间至情的特点是彼此依赖、从对方身上汲取温暖,又不求回报,“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所书写的上述两个故事不仅围绕着同一线索(拣麦穗)展开,而且有着内在关联:前一故事所呈露出的生存粗糙的真相(“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经有过

幻想。连她们自己也甚至不会感到过

分地悲伤”) ,反衬出后一故事中情

感的珍贵。而关注这一“朴素地疼

爱”的感情,也可视作“文革”之后,

作家在细心修复被动乱所扭曲的人

心,呼唤人性的复苏。

《学圃记闲》[单多]杨绛(1911一),

女,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无锡。曾翻译

世界名著《堂吉诃德》《小癫子》等。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

长篇小说《洗澡》等。

[简答]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学圃记

闲》的主题意蕴。本篇选自《干校六

记》。这组散文从不同侧面记述了

“文革”期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两

年多的干校生活中的若干遭遇和心

迹,钱钟书称之为“大背景的小点缀,

大故事的小穿插”。《学圃记闲》主

要记叙作者在管理菜园时的劳作、生

活与感受,“我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

活动,就好比蜘蛛踞坐菜园里,围绕

着四周各点吐丝结网;网里常会留住

些琐细的风闻、飘忽的随感”。

[多选、简答]简析《学圃记闲》的叙

述特点和情感表达。文中所述‘旧常

活动”不过就是种菜、搭窝棚等极为

“琐细”之事,而传递“飘忽的随

感”的方式格外别致。其特征是将感

情隐伏在纸面之后,比如写与丈夫的

相聚,“隔着小溪叫应一下,问答儿

句”,有时“风和日丽”就在“窝棚

南面灌水渠岸上坐一会儿晒晒太

阳”,或者“陪他走到溪边,再赶忙

回来守在菜园里,目送他的背影渐远

渐小,逐渐消失”…完全是平实的记

叙,完全不作抒情式的展开,读者却

能从中领会到细水长流的深情和乐

天知足的态度。文章书写的是一个苦

难充溢、眼泪傍沱的时代,作者主旨

却王是追坐堕置,而是写逍鲤通置立

-道。这种哀而不伤、随遇而安的态

度,既体现了现了生存的尊严,本身

也是生存的智慧。

《杂文二题》[单多]邵燕祥(1933一),

生于北京,原籍浙江萧山。笔名雁翔、

汉野平等。代表作有诗集《到远方去》

《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20世纪80

年代后期起又以杂文写作名世。代表

作有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

等。他的杂文犀利而不激烈,明快而

不失沉稳,文思飞动,意趣盎然。

[简论]分析《和尚之喻》是如何通过

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

实的批判力度的。鲁迅先生曾说过:

“耶稣教传人中国,教徒自以为信教,

而教外的小百姓却都叫他们是‘吃

教’的。这两个字,真是提出了教徒

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数的儒

释道教之流的信者…”“吃教”对

宗教并无真正的信奉,往往打着大旗

行骗,垄断精神信仰,行私利己。恰如

《和尚之喻》中提及的“歪嘴的和

尚”, “尽管经是真经,一旦念歪,越

是信奉得虔诚,越不知将‘伊于胡

底”。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和尚的谚

语,其间“凝结着历代人的经验和智

慧”,曲折而深刻地反映、表达人们

对俗世现实的观察和评判。《和尚之

喻》通过枚举与分析这些民谚,针贬

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不

公的现实,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

深切关注和悉心观察。

[简答]简析《<圣经>拟作》的构思

特点及其意义。作者巧妙地通过对

《圣经》中一段文字的隐喻式改写,

深刻剖析了人类历史尤其是中国当

代现实中一再发生的悲剧性事件的

心理和社会根源,揭示了人性中普遍

存在的弱点,并针对社会上种种利用

一些看似正确的逻辑、堂而皇之的理

论口号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个人

与集团,予以尖锐暴露和抨击。拟作

一、二中那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

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以

“阶级血统”论罪、以立场态度定

刑、重复谎言可以成为真理等情形。

而这些揭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

社会仍富于警示意义。

《秦腔》[单多]贾平凹(1953一),男,

原名贾平娃,生于陕西丹凤。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

《古炉》等,中短篇小说集《腊月正

月》等,散文集《商州散记》等。

[简论]分析《秦腔》的主题意蕴。《秦

腔》通过对秦人自导、自演、自观、

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

描述,生动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

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

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

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人合

一:秦川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

律惟妙惟肖的一统”, “当老牛木犁

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

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

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

涤荡净了”,在这里,“秦腔是他们

大苦中的大乐”,是秦地人平庸、苦

难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宣泄和自我升

华,是他们生命中美感和欢乐的源

泉。

[简答]简析《秦腔》的艺术特点。作

者将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统一,让生活

世界和艺术世界彼此拥抱,熔历史、

地理、民俗于一炉。《秦腔》行文淋

漓酣畅,是贾平凹生命体验的舒展,

恰如秦腔艺术正是秦人生命风骨和

文化根系的挥发。

《巩乃斯的马》[单多]周涛(1946一),

原名周小涛,出生于山西,后迁居新

疆。初以诗作名世,是“新边塞诗

派”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有诗集

《牧人集》《神山》《野马群》等。20

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专注于散文创

作,有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

等。

[多选、简答]简析《巩乃斯的马》的

主题意蕴。《巩乃斯的马》通过在特

殊的人生境遇下对巩乃斯马的观察、

体验的叙写,揭示出马作为人类朋友

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凶暴,优

美柔顺而不懦弱,它是进取精神和崇

高感情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

合。通过对马的观照,也表现了作者

对人类美好精神的赞美。

[简答]简析《巩乃斯的马》的艺术特

点。文章以“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

偏见”起始,将牛、骆驼和驴子等动

物作比,对照出马的特性;接着以浓

墨重彩,描述了压抑境遇中驭马狂奔

的感受、夕照旷野里的群马景观和疾

风暴雨下万马奔腾的壮阔图景;然后

又展开联想,揭示马与人类的艺术和

历史生活的密切关联,热情赞美了马

的崇高品性,最后回到自己的“偏

见”作结,照应了开头。周涛说:“我

毫无疑问地崇尚豪放派,我只能被它

感动、击中,并且坚信这一脉精神乃

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可贵、最伟大、

最值得发扬的东西…”这一自述极

为贴切,可以本篇浓烈饱满的情感、

阔大雄壮的意境来印证。

《我与地坛》[单多]史铁生(1951一

2010).男,生于北京。1969年去陕北

延安插队落户,三年后因病回北京。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中篇小说《命若琴弦》,长篇小

说《务虚笔记》等。

[简答]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我与地坛》几乎包含了史铁生创作

中的全部精神因子,浸透了他的至深

思索和至深情感。作者以个体生命为

例证,孤军深入与万物万象对话,最

终发现磨难与幸运、虚幻与实在、有

限与无限、小我与万物的辩证统一。

[论述]分析《我与地坛》是如何一步

步揭示主题的。作者并没有着意于文

章的结构,而是在与地坛的精神感应

中,不急不慢地带出对自己经历的回

忆,不仅将探寻的结果告诉读者,而

且在饱含沧桑的叙说中,抽丝剥茧般

地呈现出探寻的过程:母亲“艰难的

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使他因突如其来的劫难而生的狂躁

之气渐渐地平息,并将关注的目光投

向他人;于是在命运对弱者的不公、

对好胜者的戏弄、对普通人的磨难里

领悟到个体人生的有限和生命、宇宙

的无限境界,“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

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

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在付出了身体的痛苦和执著的理性

思考后,作者换来了超越痛苦的生命

的充实与欢乐;由遭遇磨难、追问命

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

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静的平常之心。

《望星空》[单多]郭小川(1919一

1976) ,原名郭恩大,笔名郭苏、湘云

等,生于河北丰宁。代表作有诗集《将

军三部曲》《甘蔗林― 青纱帐》《昆

仑行》等。[简论]结合时代背景,分

析《望星空》的主题意蕴。《望星空》

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

全诗共有23。多行,分为4章,前后两

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

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

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

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

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诗的前半

部分感叹人生的虚无渺小,进而由对

人生的感叹转换为对人间建设事业

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全诗

吟咏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

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

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

盾统一关系,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

诗意的、隐含了某种优郁和痛苦的自

我反省。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

射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违反客观规

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

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

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

历史的挫折而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

意义和命运的重新思考。[单简]简析

《望星空》在结构和手法上的艺术特

点。全诗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

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

浪谷,取得了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

抒情效果;全诗以“望”为核心,以

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

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

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出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有赠》[单多]曾卓(1922一2002) ,原名曾庆冠,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湖北黄破。“七月诗派”成员之一。代表作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

[简论]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有赠》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内涵及其主题意蕴。《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诗中表达的强烈的情感色彩与当时的创作背景密不可分。1955年被“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所牵累的曾卓,当时饱受牢狱之苦,而一位平凡朴实的伟大女性始终在等待着诗人的归来。此诗写的便是归家重逢时凄苦又甜蜜的复杂情感。诗在困顿的“旅客”与女友“我的生命的灯”的动人牵连中开始,展示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追寻光明而来的沙漠旅人,却“眯着眼”,因为“我”“不能习惯光亮”“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诗没有详细地叙述曾经的种种苦难,但连续两个“不能习惯”的短语却已道出了一切。于是,两人双手相握共约携手以行的“神圣的时刻”,已不仅仅是一般恋人的定情,而是一种基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有赠》歌吟的正是灾难岁月中的人间至情,宣告着正义、人性的胜利,成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见证。

[简答]简析《有赠》的艺术特点。真切地袒露内心世界,细腻地抒写情感活动,是本诗的特点;比喻新颖而富有深意。抒情主人公自喻为“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并以此结构全诗,将复杂的情感以一种沉静的态度抒写出来,诗的节奏与意象具有逼人的感染力,平缓中有跃动,委婉中有激切,给予读者多重美感享受。

中国当代大学作品选精读作品― 诗歌

《麦坚利堡》[单多]罗门(1928一),原名韩仁存,生于海南文昌。台湾著名现代派诗人,曾任“蓝星诗社”社长。代表作有诗集《曙光》《死亡之塔》《罗门诗选》等。

[简答]简析《麦坚利堡》的主题意蕴。《麦坚利堡》是一首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现代悼亡诗。诗人罗门站在马尼拉海湾的麦坚利堡,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悲惨而壮观的景象,写下了这首反思战争及悲剧命运的诗篇。诗人先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战争”坐在麦坚利堡哭七万个亡灵,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怜悯他们的“名字运回家乡比人冬的海水还冷”。“冷”“静”是全诗着力描述的氛围,全诗的调子低沉、阴冷,阴冷得“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静得如此可怕,“神都将急急离去”。麦坚利堡被死亡的感觉重压着。“血”与“伟大”的对视中,它的副产品是冷漠且恐怖的“死亡”。诗人在死亡与伟大、哭与笑、历史与现实的反复思索中对人类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揭示。[简答]简析《麦坚利堡》的艺术特点诗人以心灵观照的方式,幻景与实景杂揉于一体,自由穿梭于历史与现实、心灵与外物之间;灵活地使用对比与衬托手法;想象力丰富,意象奇

特新鲜,如用“时间逃离钟表”形容

时间凝固等。气势豪放,诗句充满张

力;语言凝练、沉重。

《相信未来》[单多]郭路生(1948一),

男,笔名食指,生于北京,原籍山东。

在“文革”时期开始写诗,为“潜在

写作”的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集

《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

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

指的诗》等。

[单多、简论]分析《相信未来》的主

题意蕴。诗开篇用“蜘蛛网”、“炉

台”、“灰烬”和“余烟”等几个意

象,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

的时代,可是诗人却“用美丽的雪花

写下:相信未来”。把不屈于现实的

坚定信念表现得格外真切。第二诗节,

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

“鲜花”、“别人的情怀”和“凝露

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

由热情而失意,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

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

寞、不快的联想,而诗人却“在凄凉

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再次表

达了从人生苦难中升起的执著信念。

第三诗节,以“排浪”、“托住太阳

的大海”表现诗人的满腔豪情,又以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

达由真实内心升起的坚定信念。诗的

最后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

地鼓舞人们“相信未来”。全诗以无

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

苦难的现实宣战。

[简答]简析《相信未来》在表现手法、

结构形式上的艺术特点。全诗构思巧

妙,采用了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

前三节写怎样“相信未来”,后三节

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

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

去热爱,去生活。全诗形式整伤,基本

上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

得感人的效果,音韵跌宕,节奏铿锵。

《乡愁》[单多]余光中(1928一),生

于南京,原籍福建永春。1949年以后

赴台湾。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

共创“蓝星诗社”。代表作有诗作

《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散文《听

听那冷雨》等。

[单多、简答]简析《乡愁》中的四个

核心意象。《乡愁》把祖国大陆与台

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身

在台湾思念故土的感情。诗人以四种

具体可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精读作品― 诗

致见的事物比喻无形的乡愁,从广远

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

票、坟墓、海峡。小时候,作者把乡

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将乡愁比

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

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把乡愁寄托

在回家的船上,将乡愁比喻为船票;

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

见面,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而在作

者写这首诗的时代,海峡两岸的同胞

不能团聚,作者又将自己的乡愁比喻

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回到祖国

大陆的强烈愿望。

[简答]简析《乡愁》在结构方式、表

现手法、音韵、节奏上的艺术特点及

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乡愁》共四

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

对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同时又有

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

差之美。全诗多处运用重复的句式和

重叠词,富有音乐美,如“乡愁

是…”、“…在这头(外头》… 在

那头(里头)”的四次重复,“小小

的”、“窄窄的”、“矮矮的”、“浅

浅的”等重叠词的使用,读起来低回

缠绵,如怨如诉。

《智慧之歌》[单多]穆旦(1918一

1977) ,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原籍

浙江海宁。1934年在《南开中学生》

发表散文诗《梦》时始用笔名“穆

旦”。“九叶派”代表诗人之一。代

表作有诗集《探险队》《旗》等,组诗

《诗八首》《赞美》等。20世纪50年

代被打成“反革命”而剥夺写作权

利后,以本名查良铮翻译了《普希金

抒情诗集》《唐磺》等大量西方经典

诗作,影响广泛。晚年恢复名誉后又

写下《冬》《停电之后》等诗作。

[简答论述]分析《智慧之歌》的主题

意蕴及诗中智慧与痛苦、痛苦与欢喜

的关系。《智慧之歌》是诗人晚年的

复出之作,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理性思

考,对灵魂的诗性拷问。诗的第一节

以“落叶飘零的树林”喻指“幻想

底尽头”,象征生命临近终结,展开

了对人生历程的回顾。第二、三、四

节分别谈到“青春的爱情”、“喧腾

的友谊”和“迷人的理想”,但它们

已“冰冷而僵硬”,被“铸为实际”

和“终于成笑谈”而标志在枯黄的

落叶上。这四章采用对比和反衬手法,

虚拟三种“欢喜”,实写“欢喜”不

再的痛苦,隐约含蓄,情感低沉。第五

节对生命意义展开进·步的追问。

“痛苦”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

而更痛苦的是,“每天在惩罚自己过

去的傲慢”,过去对生活的本真、对

理想的定位,对自我的估价可能与现

实背离太远,因此才招来“惩罚”。

第六节终于揭示了题眼一“智慧”,

“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与上

文照应,又与“一片落叶凋零的树

林”构成鲜明的反差,启发人细细琢

磨其中之深意。“我知道它以我的苦

汁为营养”形象地说明“智慧之

树”不凋的原因:人生的痛苦历程所

沉淀、所过滤而成的智慧的结晶―

对爱情、友谊、理想,对社会、现实、

人生的反思之所得,将是后来者的思

想之源。[简答]简析《智慧之歌》在

音韵、节奏方面的特点。诗行整齐,

每节4行,节内诗行押韵,节与节之间

转韵,且由较为阴沉的韵转为响亮的

韵;诗的节奏由舒徐转而激切,由和

缓而亢奋,由内敛而奔泻,卒章如响

鼓重锤,如同受难者的呼号,试图激

起读者的思想回音,使人一起去思考,

去探寻。

《双桅船》[单多]舒婷(1952一),女,

原名龚佩瑜,生于泉州,原籍福建厦

门。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是

“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

有诗集《双桅船》《胡唱歌的鸢尾花》

《始祖鸟》等

[多选简答论述]分析《双桅船》中改

的“船”“岸”的多重象征含义,以及

全诗的主题意蕴。《双桅船》将诗人

自己比成一艘双桅船,以第一人称的

方式向海岸倾诉自己的思慕。灯与风

暴、船与岸、分离与再遇,共同组建

起了似乎对立矛盾,实又相互依存,

因此见彼的关系网络,由此引出双桅

船和海岸间永远无法改变的天然联

系。全诗使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借用

了一系列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双

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如“双桅

船”、“风”、“岸”、“风暴”、

“灯”等。双桅船中的“双桅”象征

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

区别的心理,“岸”象征着女性的爱

情归宿,“灯”象征着光明信

念,“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

历的不平常的时代风云等。一方面,

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

爱情向往的“岸”。在执著追求理想

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

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

想追求的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

的艰难与沉重,时而又感到一种时代

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全诗语言

清新自然,含蓄蕴藉,一语双关,耐人

寻味,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回味余

地。

《就是那一只蟋蟀》[单多]流沙河

(1931一),原名余勋坦.生于四川金

堂。代表作有诗集《告别火星》《故

园里》《草木篇》等。

[简论]分析《就是那一只蟋蟀》中

“蟋蟀”的象征意蕴。《就是那一只

蟋蟀》以台湾Y 先生的话作为副

题,“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

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全诗以回应Y 先生的视角,抒写浓浓

的思乡情。第一节以不容置疑的语气

肯定“就是那一只蟋蟀”,有着极强

的认同感;第二、三节描述了蟋蟀所

具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蕴含,厚重的

历史感,寓示割不断的血脉传承;第

四节写日常生活,以罗列的方式截取

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

活气息的画面,诸如吃月饼、观残荷、

堆草垛等,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年

生活的美好,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

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生

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都

是共同的、真切的;第五、六节写蟋

蟀不仅仅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不仅仅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

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至此,诗歌中的蟋蟀已

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昆虫,成为不再受

时间、空间、政治等限制的,能沟通

古今,是两岸中国人共有情感的寄托

物。

《麦地》[单多]海子(1964一1989) ,

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怀宁。1984年

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

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

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

轨自杀。代表作有诗集《土地》《海

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麦地》

与《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等

构成书写“麦地”的一组作品,海子

也被人称为“麦地诗人”。

[简答]简析《麦地》的主题意蕴。《麦

地》从“吃麦子长大的”人的感恩写

起,但这感恩却是无言的,“一直没

有声响”;然后写开阔的麦地,披月

种麦的“父亲”;看麦时,“我”与

家乡山川风云水乳交融;收麦

时,“我”和仇人“握手言和”;准

备吃饭时,大人孩子们的兴奋满足。

麦浪是摆在田野上的“天堂的桌

子”,暗含对粮食与劳作的感恩情怀,

进一步表达了“我”内心那份激动

与欢欣。诗歌对淳朴的自然、美好的

家乡与意味着收获的劳作表达了深

情的眷恋。后面几节诗展开了遥想式的抒写,粮食和劳动使人群由疏离而趋近,由冷漠而亲和,诗的题旨也由此获得提升。

《茶馆》[单多]老舍(1899一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早年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1949年后又创作了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等。《茶馆》语言犀利明快简洁,含蓄风趣生动,极富个性色彩;同时有浓厚的北京地方特色。

[单多、简答]简析《茶馆》“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主题。《茶馆》全剧分三幕,分别以1899年戊戌政变的失败、袁世凯时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为背景,描写了三个时代背景下的茶馆故事。作品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意图。

[单简]简析《茶馆》独特的结构方式。《茶馆》全剧没有统一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采取了独特的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将众多人物速写组成几十幅时代剪影,形成一个个戏剧片段,经过作者的巧妙编织,既展现了多种多样的戏剧冲突,又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广泛地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

[简论]分析《茶馆》中王利发的形象及其对表现全剧主题的意义。在《茶馆》的众多人物中,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第一幕时,他才20岁,他的处世哲学是:“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因此,他从不敢得罪有钱有势的人,但总免不了被敲诈勒索;为了能让茶馆经营下去,他也顺应时世变迁,不断改变茶馆的经营方式,目的是求得一家人的生存。这样一个精明、干练、善于经营的小商人,最后也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终于被霸占,他自己则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他的悲惨结局,形象地说明了旧时代、旧社会的黑暗冷酷和必然灭亡。

《关汉卿》[单多]田汉(1898一1968) ,原名田寿昌,生于湖南长沙。20世纪20年代起著有《获虎之夜》《回春之鱼》《画五丘》等话剧及电影剧本,并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话剧《关汉卿》外,还创作了京剧《西厢记》《谢瑶环》等。[单简]简析《关汉卿》的主题意蕴。《关汉卿》一剧完成于1958年,是田汉为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在全球发起的“纪念世界文化名人”系列活动“纪念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11场话剧。剧本以关汉卿的杰作《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活动为中心线索,生动地展示了元朝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尖锐矛盾,抨击了贪赃枉法、专横残暴的元代官吏和权贵,歌颂了关汉卿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民众利益而奔走呼号的崇高精神。[简论]结合《关汉卿》,分析田汉在

历史剧创作中如何辩证地处理史料

与艺术想象的关系。作为历史剧,《关

汉卿》是田汉的一个出色的艺术创

造。因为历史上有关关汉卿的史料极

少,历来对关汉卿及其作品的评价也

多有歪曲之处,这就给田汉的创作造

成很大的困难。田汉从他的唯物历史

观出发,分析了元代经济政治和民众

生活,在极为有限的史料基础上,充

分发挥艺术想象,从复杂的社会关系

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把握历史的真

实,将散见于各种资料的历史事件与

历史人物,贯穿在《窦娥冤》的创作

和演出这条主线上,并围绕着关汉卿

的艺术活动和政治抗争,把笔触伸展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勾画出

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交织成一

幅充满了阶级矛盾的社会图景。剧作

没有写关汉卿的一生,而是紧紧围绕

着创作和演出《窦娥冤》展开戏剧冲

突,在一系列矛盾斗争中逐步显示关

汉卿的英雄性格,生动地塑造了这一

杰出戏剧家和正义之士的艺术形象。

[简论]分析《关汉卿)如何以《窦娥

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营造扣

人心弦的戏剧效果。《关汉卿》善于

运用和设置悬念,提出疑问,结构曲

折复杂的戏剧冲突,因而能产生扣人

心弦的戏剧效果。全剧紧扣《窦娥冤》

的创作和演出展开,以关汉卿为中心,

设计了复杂的人物关系,体现了多种

社会关系在人物身上所起的作用,颇

为深人地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和复杂性。其中既有关汉卿、朱帘秀

等艺术家和人民群众跟以阿合马为

代表的元朝统治者的激烈冲突,又有

与杂剧界比较软弱的文人、统治者的

帮凶叶和甫的尖锐冲突,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在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

彩的剧情发展中,成功地塑造了关汉

卿、朱帘秀等古代艺术家的动人形

象。

《广陵散》[单多]陈翔鹤(1901一

1969) ,生于重庆,曾参与发触伐芍社

和沉钟社。早期著有中篇小说《不安

定的灵魂》等。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

学遗产》等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20

世纪60年代创作的历史小说《陶渊明

写<挽歌>》《广陵散》被定为“反

动小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

死。

[简答]简析《广陵散》中稽康的形象。

《广陵散》主要塑造了稽康这一刚直

不阿的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稽

康崇尚老庄,信任自然,既有饮酒放

荡的一面,也有任侠的一面。最可贵

的还在于他“刚肠嫉恶”、“不堪俗

流”、“非汤武而薄周孔”,反抗传

统礼法。稽康富有正义感,不想干预

什么国家大事,迫切地渴望避开名利

场,“我不管别人,别人也休想来管

着我们”。然而动荡不安的社会却不

容他置身事外,树欲静而风不

止,“谤议沸腾”、“频致怨憎”,得

罪了司马昭的心腹近臣钟会,最终成

为政治斗争无谓的牺牲品。

[简答]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广陵散》

的主题。小说着力叙述了个性独立的

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时代的无力和

无奈,以及他们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

不屈服的精神气息。“生”与“死”

在小说里被表现为一种个体生命的

景观,同时更是这一类知识分子们共

同拥有的世界观。作品突破了当时文

学创作方面的禁区,塑造出一个坦然

面对生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把能

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细

节的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起

来,语言质朴平易,但又具有浓郁的

知识分子特色。

《将军族》[单多]陈映真(1937一),

原名陈永善,笔名许南村,台北县莺

歌镇人,台湾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将军族》《第一件差事》《夜

行货车》《赵南栋》《忠孝公园》等。

[简答]简析《将军族》的主题意蕴。

《将军族》通过台湾一对小人物由隔

阂到真诚相爱,因相爱而从容赴死的

殉情故事,揭示了小人物悲惨的生活

处境和命运,对黑暗、丑陋、不公的

现实社会表达抗议,赞美了小人物高

贵的品性和纯真的情感。[简论、分

析]“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的

性格。“三角脸”是大陆去台湾的退

伍老兵,年已四十,在台湾退伍后孑

然一身,只能到“康乐队”里吹吹小

喇叭。“小瘦丫头儿”是台湾一个贫

苦人家的女儿,被生活所迫,家里把

她卖到青楼当妓女,她坚决“卖笑不

卖身”,逃出来到康乐队里跳舞演女

小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命运使

两个人的心灵里迸出了爱的火花。

“三角脸”在一个夜里把他全部的

钱都留在“小瘦”“头儿”的枕边,

悄悄地离开了康乐队,“小瘦’(头

儿”并没有因为他的倾囊相助而脱

离苦海,反而被缥客弄瞎了一只眼睛,

想见“三角脸”一面的信念使她勇

敢地活了下来。五年后,两人邂逅时,

一个因为自己身子不干净而愧对对

方,另一个认为:我这副皮囊比你的

还要恶臭不堪的。两人为了纯洁地结

合在一起,决意共同放弃生命,一同

自尽于甘蔗林。

[单简]简析《将军族》的艺术特征。

《将军族》在叙述上大量使用了意识

闪回的手法。故事的情节随着人物的

意识流动,现实与回忆交叉切人,小

说具有明显的跳跃性;在情景的安排

上,作者并没有像传统的小说那样追

求故事情节的完整,而是淡化故事的

情节,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独特的

叙述语调,象征手法的运用和质朴而

简洁的语言也是这篇小说的重要艺

术特色。

《陈奂生上城》[单多]高晓声(1925

一1999) ,生于江苏武进。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长篇小说《青

天在上》和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

小说《“漏斗户”主》《陈奥生上城》

《陈灸生转业》《陈矣生包产》《战术》

《种田大户》《陈灸生出国》(长篇)。

[单简]简析《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

生形象。些鱼生曾是一个常年负债、

受人轻视的“漏斗户圭”,随着新时

期农村政策的改变,刚刚开始从极度

贫困中摆脱出来。小说描述了陈奂生

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小

小经历中的愉悦、痛心和自豪的情绪

变化,深人其内心,淋漓尽致地刻画

出他勤劳淳厚的品性,自我陶醉的精

神状态。在他身上分明有着阿Q的影

子,但他又是一个经历了长期贫困生

活的当代农民的艺术形象,从他身上

也可以看到20世纪后半期中国农村

的变化。

[简答]简析《陈奂生上城》寓庄于谐

的文体风格。作品风格淳朴,富于幽

默感。行文好像不动声色而又情深意

浓,描绘似乎不甚经意而美丑自见。

整篇小说,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

丽于朴素之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

术风格。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单多]张贤亮

(1936一),生于南京,原籍江苏吁胎。

长期在西北地区生活。代表作有短篇

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

等,中篇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

是女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系

列),以及

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

《我的菩提树》等。

[简答]简析《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

主题意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以

“文革”极“左”政治路线所造成

的农村凋敝为社会背景,塑造了朴呐

勤劳的农民邢老汉这一人物形象。通

过对邢老汉命运的描写,展现了极

“左”路线肆虐下中国农民物质生

活极端贫困、精神生活极其惨痛的景

况,批判的锋芒直指“文革”的罪

恶。[简答]简析《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是如何通过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来

体现主题的。主人公邢老汉善良、诚

实、质朴、勤劳,他是农业生产上行

行都通的多面手,但他对生活所求甚

少。小说在叙述邢老汉悲剧命运时,

在选材上截取他一生中的几个片段

一一晚年的婚姻悲剧和黄狗之死;运

用多种艺术手法,把邢老汉的精神痛

苦和孤寂写到令人战栗的地步,给人

很大的情感冲击;平缓的叙述中夹杂

简洁的议论,笔墨沉郁、凝重,具有浓

厚的悲剧色彩。

《受戒》[单多]汪曾棋(1920一1997) ,

生于江苏高邮。代表作有小说集《邂

逅集》短篇小说《受戒》《大卓记事》,

散文集《蒲桥集》等。

[单简]简析《受戒》的主题意蕴和艺

术风格。《受戒》是一篇散文化的小

说,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苏北小村镇

上发生的一段风流韵事。作家以当地

和尚的生活为题材,以诙谐而富有情

趣的笔触,描绘了小小的“荸荠庵”

内形形色色的和尚和庵外居民的风

土人情。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

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

欢乐,表达了对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

的肯定与赞美,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

规戒律的查鱼鱼鳖赳。在文体风格上

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

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将散文笔调和

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人小说创作,

以纯朴淡雅的语言,大量的风俗描写,

呈现了一幅原始纯朴的南方水乡生

活的诗意化图景,形成了一种清新独

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简论]分析《受戒》是如何以平淡含

蓄的方式来表现主题的。小说的题目

是《受戒》,但“受戒”的场面一直

到小说即将结尾时才出现,而且是通

过小英子的眼睛侧写的,作者并不将

它当成情节的中心或者枢纽。小说一

开始,就不断地出现插人成分,叙述

当地“当和尚”的习俗、明海出家的

小庵里的生活方式、英子一家及其生

活、明海与英子一家的关系等。不但

如此,小说的插人成分中还不断地出

现其他的插人成分,例如讲庵中和尚

的生活方式的一段,连带插入叙述庵

中几个和尚的特点,而在介绍三师父的聪明时又连带讲到他“飞饶”的绝技、放焰口时出尽风头、当地和尚与妇女私奔的现象、三师父的山歌小调等。虽有这么多的枝节,小说的叙述却曲尽自然,仿佛水的流动,既是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流动的,文中许多细节描写刻画得纤毫毕现,贴切自然。富有诗意。文章的语言是洗练的现代汉语,其行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中自有法度。

《透明的红萝卜》(存目)[单多]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出生于山东高密。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墓之歌》《红树林》《檀木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十余部,《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篇,并有剧作、散文多部。作品先后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鼎钧双年奖、华语媒体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红楼梦奖等。2012年因其创作“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莫言的作品多以山东密东北乡为背景,他以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众多神采盎然的人物形象和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和魔幻色彩。

[简论]简析《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形象的意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反映的是“文革”动乱年代里的一段农村生活。黑孩自小便失去了家庭温暖,苦难的生活、非人的劳动,使他失去了正常人的智力状态和感觉方式,在对苦难的长期承受中,他养成了一种默默忍受的习惯。小说里他从不与人说话,即使手被灼热的铁砧烫得皮肉焦蝴,也似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同时,他却有另一种超乎常人的感觉能力,他能听到萝卜缨子生长时发出的声响;在他的眼里,红萝卜晶莹透明,放出一种奇异美丽的光泽。黑孩的形象,既是对苦难现实的真实写照,又具有童话般的、超现实的象征色彩。作品借助黑孩奇异的感觉,写出了艰难时世中现实生活压抑在其心灵中的折射,同时又幻化出一个明丽温煦的童话世界,在现实与想象世界的强烈反差里,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否定与批判,和对在苦难中生存的黑孩以及菊子、小石匠、小铁匠、老铁匠等的同情。

《残月》[单多]张承志(1948一),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回族。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单简]简析《残月》中杨三老汉的形象。《残月》主要讲述了回民杨三老汉历经艰辛做礼拜的故事。小说以夏望丝丛与旦鱼的方式呈现了杨三老汉的人生经历:出生在粗粗砺砺的西海固,满门都被官兵杀害;壮年时又被冠以谋反的罪名,逃到青海的破窑挣扎几年,被冻坏了腰腿。经历过种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遭遇的杨三老汉,他那“碎了一半的心”却是万般平静。原因在于他有可以让人为之舍命的“念想”― 查合忍耶教的宗教信仰。在去晚祷的路上,杨三老汉完成下雨蘸厄二王薯雁和追求信仰的回顾,意识片刻的游离最终还是回到对宗教信仰的沉浸中去。[简答]简析《残月》的主题意蕴。作

家以哲学家的抽象思辨、历史学家的

宏观视野赋予小说人物以深刻的

“暗示”内涵,从而使小说达到形而

上的层面,具有崇高的、悲剧性的、

神圣的审美效果,存在着强烈的宗教

倾向。黑夜、残月、独行的杨三老汉

的内心独白,都为小说营造出宗教的

神秘、迷幻的气氛。

《亲亲土豆》[单多]迟子建(1964一),

生于黑龙江漠河,原籍山东海阳。所

著短篇小说《雾月牛栏》《清水洗尘》

和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三次荣获“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

文学奖”。[简答]简析《亲亲土豆》

的主题意蕴。《亲亲土豆》通过对北

方农家的平凡生活的悉心描写,演绎

出一曲动人心弦的生死恋歌,凡俗质

朴,又美丽高贵。正如作者所说的那

样,爱使得“生与死有了一份别样的

单纯和质感,使生命在死亡之后延伸,

暖意与柔情在死亡的裂隙间弥散”。

秦山夫妇的爱情,不仅使得凡俗的生

存升华出美丽和纯净,还可以战胜病

痛与绝望,穿越死亡的隔阂,化诀别

的悲痛为至爱温情和乐观的生存意

志。

[简答]简析《亲亲土豆》在叙述方式

上的特点。作者通过与王秋萍夫妇的

对照,凸显了秦山夫妇间的爱情;善

于在日常生活的叙述中表现丰富生

动的情趣;还善于在朴素的叙述中捕

捉和穿插富于抒情和象征意味的场

景与细节;结尾处的那个“跟脚”的

土豆,是丰满之爱和丰盈生命的象征,

这一细节也呼应了开篇时的生死对

话,并且都与凡俗艰辛的日常生活形

成对照,从而大大强化了本篇的主

题。《马桥词典》(节选)[单多]韩少

功(1953一),男,笔名少功、艄公等,

生于湖南长沙。“寻根派”小说的代

表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归去来》

《爸爸爸》《女女女》等,小说集《飞

过蓝天》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1999年人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

文小说100强”。

《马桥词典》是一部词典体小说。以

词典的文体形式作为小说的主要叙

事方式,搜集了中国湖南汨罗县马桥

人的日常用词,共115个词条。以这些

词条为引子,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

基本的时代背景,讲述了一个个丰富

生动的故事。

[简答]简析《马桥词典》中志煌的形

象及“宝气”的内涵。在马桥方言

中,“宝气”本来是傻的意思,但作

者通过志煌对女人的态度、对自己劳

动产品归属的看法、对“偷笋贼”的

“怪异”做法、与支书本义的冲突、

对倔牛三毛的感情等一系列情节的

叙述和描写,不仅使志煌的形象生动

独特,更使“宝气”的内涵得到了丰

富与拓展,把极度压抑下的中国农民

的爱恨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揭

示了“宝气”这个词语背后所隐藏

的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送一个人上路》[单多]张学东

(1972一),男,生于宁夏吴忠。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给蝌蚪想象一种表情》

《超低空滑翅》,中篇小说集《女人

别哭》,短篇小说集《跪乳时期的羊》

等。

[单简]简析《送一个人上路》的主题。

《送一个人上路》由正文和补记两部

分组成。小说写的是曾做过生产队长

的祖父为原先的饲养员、五保户韩老

七送终的故事。当年,韩老七在给生

产队放牲口时,受命调训暴烈的军马

而受伤,永久丧失性生活能力,祖父

允诺公社为其养老送终。但农村体制

改革后,公社已经解体。六年前韩老

七讨吃似的来到“我”家,一直住了

下来。祖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悉心

照料他,不厌其烦;他死后,祖父备极

哀容给他送终。除了祖父,没人欢迎

这个丧失了劳动能力、肮脏难缠的绝

户老人。[简答]简析《送一个人上路》

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手段。小说以

童年的“我”的视角叙述故事,祖父

和韩老七的故事都通过“我”的叙

述呈现在读者面前,避重就轻、化繁

为简。限制视角的使用,正文与补记

的相互映衬,使小说具有了多重审美

意蕴。朴实的叙述语言中不时地夹杂

着夸张的言辞,以充满讽刺和幽默的

语言来呈现沉重的悲剧。

《拾婴记》[单多]苏童(1963一),男,

原名童忠贵,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扬

中。20世纪80年代被批评界看成“先

锋派”作家。1989年以后,风格有所

变化。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一九三四

年的逃亡》《妻妾成群》等,以及长篇

小说《城北地带》《我的帝王生涯》

《米》等。

[简论]分析《拾婴记》的主题意蕴。

《拾婴记》叙述一个被弃女婴在世间

的“旅行”故事。作者设计了弃婴从

羊圈出现开始,经几个村民之手,到

幼儿园、镇政府和疯女人手里,最后

又似真似幻地回到羊圈的情节。小说

中的枫杨树乡和花坊镇仿佛是乡村

中国社会的缩影,弃婴一天的遭遇,

构成了对世道人心的一次巡阅和测

试,是对人情淡漠的揭示和批判。女

婴变羊的魔幻化的结局,不仅符合小

说叙事逻辑,同样也符合作为艺术虚

构的基础的生活的实际,使小说在艺

术真实的意义上,凸显了“女婴除非

变成小羊,才有人养它”的冷酷而荒

谬的逻辑。作者以“文革”作为故事

的发生背景,直击人心,拷问社会,同

时也启迪今天的读者面对社会的某

些根本性缺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和情感冲击力。[简答]简析《拾婴记》

在情节结构和叙述技巧上的特点。

《拾婴记》就像一个“击鼓传花”式

的故事,柳条筐里的女婴在不同人的

手里不停地转换,最后却又回到了起

点,构成一个封闭的叙述圈。另外,作

者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众多

人物;虚实结合的叙述技巧,魔幻化

的故事结局,也为小说营造出“神秘

的迷宫般”的氛围。

《髻》[单多]琦君(1917一2006) ,原

名潘希珍,生于浙江永嘉,散文家。代

表作有短篇小说集《琴心》,散文集

《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

更有梦书当枕》等。

[简论]分析《髻》的主题意蕴及艺术

特点。《髻》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

腻的体察力,巧妙地选取了发髻这个

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回忆了母亲

和姨娘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

而残世的人生历程,寄托了对岁月销

蚀、青春难驻和人生易逝的感慨。作

者在简短的篇幅里,倾注了丰富复杂

的情感: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对

母亲固守传统的不满,对母亲因父亲

纳妾而遭遇委屈的理解与同情;除此

之外,还有对姨娘的体贴与怜悯,以

及对父丧困境中母亲和姨娘患难相

依的赞叹;最后至于对自身、对人世

的爱憎贪痴之情的感慨。这份情感绵

密纤细,没有大悲大痛,却又无孔不

入;不粘执小气,而是环环递进,步步

深人,又层层超越,显现了女性所特

有的宽厚和温情。文章结构精致,几

十年的沧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

变迁中,看似随意道来,其实独具匠

心。

《缘缘堂续笔·癫六伯》[单多]丰子

恺(1898一1975) ,本名丰润,字慈玉,

号子恺,生于浙江崇德。以画传世,有

《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主要

散文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等。

[简答]简析《缘缘堂续笔·癫六伯》

中癫六伯的形象。癫六伯孑然一身,

自耕自食,每日做完生意,就在凉棚

底下从容不迫地吃时酒,这种酒“醉

得很透,醒得很快”,喝到饱和程度,

就在桥上骂人,' ’旁人久己看惯,不

当一回事。…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

仿佛鸡啼之类。”他家中环堵萧然,

别无长物,却很好客,而且不乏生活

的乐趣,墙上贴了几张年画,竹园里

“有许多枝竹,一群鸡,还种着些

菜”…全篇以从容、淡泊的笔墨,写

一个普通人身处孤苦伶仃的境遇中

也能够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记波外翁》[单多]台静农(1902一

1990) ,生于安徽霍邱。20世纪20年

代曾与鲁迅等人组织“未名社”,代

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

者》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台湾大学

任教。晚年精研书法、写作散文,有

《龙坡杂文》等。

[单简]简析《记波外翁》的主题意蕴。

《记波外翁》是台静农写于晚年的一

篇悼念亡友之作。台静农的散文“思

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所记文

人学者事,皆关时代运会”(台湾《联

合报》评语)。诚如此言,本篇中耿直

捐介的文人和风雨如晦的年代让人

烯嘘,通过这一幕饱受人生现实的折

磨,希望破灭.在孤寂愤世中弃世自

尽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

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啃。[选

择、简答]简析《记波外翁》中作者

如何刻画波外翁的性格的。文章通过

对30年前与波外翁的一段交往和波

外翁生平的记述,刻画了一位谦恭谨

慎于外,放荡不羁于内,孤傲嫉俗重

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的

形象。本文先从与波外翁的第一次交

往起始,依次记述了他的两次厌世酗

酒绝食,中间插人许寿裳被害所带来

的心理打击,终至于在“潇潇暮雨”

中自尽的具体经过,然后追述波外翁

的生平,概括其一生的来路去处,最

后以“居府椽非其志…亦可悲矣”

作结。行文随意挥洒而又娓娓道来,

文辞朴拙而又传神。

《哭小弟》[单选,多选]宗璞(1928

一),原名冯钟璞,生于北京,原籍河

南唐河。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

散文集《丁香结》,系列长篇《野葫

芦引》四部曲:《南渡记》《东藏纪》

《西征记》和《北归记》等。

[简答]简析《哭小弟》的结构特点及

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的运

用。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天性自由、随意,但真情实感却是其灵魂与生命力所在。这篇悼念之作,即以真挚的感情(围绕着一个“哭”字)串联起小弟童年、工作和去世时的往事。作者在写作中结合了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前者如“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后者则体现为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回忆来凸显小弟的献身精神。

[简论]分析《哭小弟》的主题意蕴。作者在哀痛中执笔作文,却并未笔致纷乱。对小弟的追记,主要集中在其卓越业绩,尤其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长期坚持在艰苦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作者并未让情感泛滥,以一句“小弟,我不哭!”收束,在将哀痛深埋心底的同时,将对小弟的哀悼拓展到了与小弟有着同样“迟开而早谢”、“壮志未酬身先死”命运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悼念,“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凝聚着作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既充溢着深广的人性关怀,也由此升华了主题。《致西绪福斯》[单多]西西(1938一),女,原名张彦,生于上海,原籍广东中山。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春望》《胡子有脸》长篇小说《我城》《鹿哨》散文集《交河》,诗集《石磐》等。[单简]简析《致西绪福斯》的主题意蕴。本篇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叙述了西绪福斯这一著名的古代西方神话。在重新叙述中,作者以道叁丝立塑业观念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表达了她对中西传统文化的质疑,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人与自我的反思。[单简、论述]分析《致西绪福斯》在叙事人称上的安排及其对表达主题的意义。作者运用欧美现代主义的亘宜鳌鱼王丛,石头的话语都是第一人称、不加引号、跳跃出现;西绪福斯则以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客观全知叙述交错使用。这两种人称的穿插对比,不单是诊释策略上的创新,也突出了人与物的两个立场。古代西方史诗的精神是强调人与外力的抗争、人与命运的挣扎,牺牲往往以悲壮而极端的方式出现;道家哲学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鼓吹这种个人主义的悲壮争夺。作者赋予“石头”以情意心志,以态肆的想象,描写了巨石对待自己被卷人西绪福斯的荒诞命运,从埋怨、质疑到起意抗争(石点头、石唱歌)的心理过程。本篇的观点与艺术手法水乳交融,是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组合后的新解读和再批判,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敏锐的反思精神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回看血泪相和流》[单多]柯灵(1909一2000) ,原名高季琳,生于浙江绍兴。代表作有话剧《夜店》 ,电影剧本《不夜城》,散文《香雪海》《遥寄张爱玲》《天意怜幽草》等。

[单简]简析《回看血泪相和流》的主题意蕴。本篇以沉痛深切的情感,记述了作者及其夫人在“文革”中的遭遇,控诉与批判这一不堪回首的灾难历史,抒发了相濡以沫的情感,其情其景,所感所受,读来令人惊心动魄。作者并没有限于个人苦难境遇的倾诉,“过去的阴影并没有破坏我们暮年的恬静心境,因为我们没有把这种惨痛的经历当作个人恩怨。但对大

是大非,我们不能因年老而无所容心,

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胸怀和品德。

[简论]分析《回看血泪相和流》的艺

术特点。柯灵的散文风格独特,风韵

别致,凝重而不刻板,深沉且又清新,

华美典雅却以坚毅正直为骨,毫无奢

靡谈媚之气,具有卓然异趣的艺术魅

力。本篇更是突破了其一贯的节制蕴

藉,激情充溢,长期而切身的大哀大

痛,大波大澜,“血泪相和”,一涌而

下,自然地从笔底流泻出来。文章寓

抒情、议论于叙事之中,准确生动,简

洁干练。在语言方式上,作者往往喜

用短句和成语,并善于汲取古代词汇,

以及排比、对偶、用典、藻饰等骄俪

文体的特点。

《童年二题》[单多]牛汉(1923一),

原名史成汉,生于山西定襄,“七月

诗派”诗人。代表作有诗集《温泉》

《沉默的悬崖》等,代表诗作有诗歌

《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等。

[简论]分析《父亲,树林和鸟》的主

题意蕴和艺术特点。《父亲,树林和

鸟》简练而又传神地描写了父亲对林

中之鸟的生活习性的熟悉,对群鸟那

充满生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热

爱与向往之情,一个寄情于自然的父

亲形象跃然纸上。但文章的末尾突然

话锋一转,父亲的一句“鸟最快活的

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最容易被猎人打中”的话,不仅使

“我”惊愕,也把读者从柔美平和的

人与自然浑然交融的境界,一下子拉

回到严峻乃至残酷的人世现实中。最

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使作者对人世间那些揣透真诚与善

良的弱点,而又无情地遏制自由、残

害生命的人及其势力的愤怒谴责,得

到含蓄、凝练而有力的表达,体现出

作者对人生与历史的沧桑感受。

[简论]分析《早熟的枣子》的主题意

蕴。《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写于20

世纪80年代初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

动诊释。醉好的枣子“看上去总觉得

有点异样”,因为它不是正常的成

熟。而虫蛀枣子的红色更是苦难所催

生的颜色,是大树母亲绿色胸前凝结

的一滴受伤的鲜血。“早熟的枣子”

这一中心意象浓缩了作者苦涩又独

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成为他们这一代

人“命运的图腾”:正当青春焕发之

时,一腔真诚的理想遭到现实碎不及

防的无情打击,而为了能获得一个灿

烂的结束,“我也把自己生命的全部

能量在短暂的时间内英勇而悲壮地

耗完”了。这一首诗歌和这一篇散文,

可以说是作者身属的这一代中国知

识分子的命运写照,也是他们在痛苦

悲伤中执著于理想追求的一份宣言。

《融入野地》[单多]张炜(1956一),

生于山东龙口,原籍山东栖霞。代表

作有长篇小说《古船》《柏慧》《九月

寓言》《丑行或浪漫》《刺猬歌》《你

在高原》(39卷10部),中篇小说《秋

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

等,散文《融入野地》《芳心似火》等。

张炜的作品选忧愤深广境界恢宏,在

对历史和现实的描写中融人了主体

的生命体验。

[简答]简析《融入野地》中“野地”

的含义。张炜曾经说过:“在艺术家

心中,没有比土地再神圣的了。土地

滋生了万千生命,写满了思想,走动

着灵魂。”在这里,野地既是滋生生

命的自然大地,也是意味着故地、亲

情,更是思想和精神、文学与艺术的

起源,是人类文明进行自我批判的镜

鉴和力量源泉。

[简论]分析《融入野地》的主题意蕴。

散文《融入野地》以博大深广的思想

与智慧,辩证地探究了人与大地的关

系:大地养育万物,而人类只是其中

之一,由此才能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

义的迷障,放宽; ’坏.再进而反省

人类在整个宇宙结构中的恰当位置;

而这样的自省意识,并不意味着人类

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恰恰相反,对大

地的亲情和尊重正引出对自我生命

的亲情和尊重,同时也特别强调出对

大地之上其他生命的亲情和尊重。只

有这样才能跟大地重新建立起本源

性的联系,才能使自身不能“完整”

的人间“完整”起来。[简答]简析

《融入野地》的独特结构。本文通篇

由作家的饱含情感的内心独白组成,

融想象性的描述、议论和抒情为一

体。在这独特的文体形式中,张炜以

内心独白的方式袒露了一个作家在

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心迹。既有对

都市化进程和现代文明的反思,也有

对现实的深人剖析和思考,更有对未

来的精神准备和心灵宣言。这是张炜

那一代“知青作家”的一个“精神

总结”,也是一代或一类知识分子的

人格形象写照。《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单多]王小波(1952一1997) ,生于北

京。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

即《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

代》,散文集《沉默的大多数》等。

[简答]简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

主题意蕴。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

的全是人世。作者以鲜活而平凡的生

活琐事作譬,引出重要的思想论题,

这也是作者的议论深刻而不显枯燥

的原因之一。全篇蕴含着的令人警醒

的主题,即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

否定与批判,对理性主义理想和独立

自由精神的赞赏。作者就是一个特立

独行的人,这只猪其实是作者自己理

想的化身。在这只猪身上,体现了作

者自嘲中的自许,又寓讽刺和批判于

幽默诙谐之中。[单简]简析《一只特

立独行的猪》的艺术特点与语言风

格。文章以夹叙夹议、虚实间杂的方

式,谈论作者在插队期间所遇见的那

头“特立独行的猪”,通过猪与猪、

猪与人的反讽式对照,凸显和批判了

“文革”时代的荒诞现实,并体现了

超越历史时代的启示意义。文章语言

犀利幽默,妙趣横生;既令人捧腹,又

令人掩卷沉思。

《有的人》[单多]减克家(1905一

2004) ,男,曾用名减缓望,笔名少全、

何嘉等,生于山东诸城。被誉为“农

民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自

己的写照》《生命的零度》《欢呼集》

等。

[简答]简析《有的人》的主题意蕴。

《有的人》写于1949年,是为纪念鲁

迅逝世13周年而作。本诗共七节。第

一节总括两种人:一种虽生犹死,另

一种虽死犹存。开篇就把自己要歌颂

与鞭挞的两种人的本质摆在读者面

前。第二节写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

前者“骑在人民头上”,后者“给人

民当牛马”(化用鲁迅的诗《自题小

像》中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第

三节和第四节写两种人的生活目的。

前者自私自利,后者大公无私。第五、

六、七节写人民群众对这两种人的不

同态度及两种人的不同结局。前者

“人民把他摔垮”,后者“人民永远

记住他”。诗人所敬仰的鲁迅就是后

一种人。

[简答]简析《有的人》中对比手法的

运用及其作用。全诗通篇运用对比手

法,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后三

节人民群众对两种人的态度又与前

四节诗形成对照。构思巧妙,意味隽

永。

《红玉米》[单多] 痖弦(1932一),原

名王庆麟,生于河南南阳,后移居台

湾。1954年与张默、洛夫等创办“创

世纪诗社”。诗风严谨而富于开拓性,

将民谣的写实与心灵探索相结合,成

为台湾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

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

另有《痖弦自选集》《痖弦诗集》等。

[多选、简答]简析《红玉米》的主题

意蕴。该诗以清澈纯正的声音、明快

流畅的节奏与旋律、意蕴丰满的意象,

写出了诗人在历经世事、被现代生活

放逐后的记忆,抒发了记忆中的人

生、家园、故土以及历史与文化的情

结。同时,本诗更写出了作者站在日

益废墟化、荒原化的现代人心灵的土

壤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顾、反思

和守护。[简论]分析《红玉米》中“红

玉米”意象的内涵。“红玉米”是点

题的关键词,是高度浓缩的意象,它

凝结了家园、传统、历史、文化等复

杂的心绪。诗人被放逐后的北方生活

记忆,全都维系在旧时屋檐下的那串

红玉米上。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

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想象中的

历史情致;悬挂在“一九五八年的风

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现代人

的精神象征。诗人的思绪和想象,在

历史和未来的长河中艰难跋涉,在俯

瞰中深沉思索。诗人的情思寄托在无

垠的历史时空里,显现出开阔而悠远

的博大和深度,但诗人对这一复杂情

感的表达,全部浓缩在“红玉米”的

意象上,它既是诗人精神创伤的象征,

也成为历史、当下和未来的象征

《重读《圣经》》[单多]绿原(1922一

2009) ,男,原名刘仁甫,笔名刘半九

等,生于湖北黄破。“七月诗派”诗

人。代表作有鱼墓《童适》《又是一

个起点》《人之诗》《人之诗续集》等。

[简论]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重读<

圣经>》的主题意蕴。本诗写于1970

年,当时诗人被下放至湖北咸宁文化

部干校-― 即诗歌副标题所谓的

“牛棚”- ― 劳动改造,在当时的政

治气候和现实处境中,诗人不可能直

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思想情感,只

能通过曲折、含蓄的方式,来表现对

现实人生的种种看法。诗人并非简单

重述和评点《圣经》故事,而是将《圣

经》故事当成了一个背景和比照的对

象,凸显的是“文革”时期的社会现

实。为“文革”时期潜在写作的代表

作。诗人“敬重为人民立法的摩西”,

“钦佩推倒神殿的沙逊”, “爱赤脚

的拿撒勒人”, “向马丽娅·马格黛

莲致敬”,佩服宣布耶稣是无罪的

“罗马总督彼拉多”,甚至同情“悄

悄自溢以谢天下”的犹大…对《圣

经》故事中的人物和世道的描述和评

价,正是诗人对现实人生看法的自然流露。

[简答]简析《重读<圣经>》中暗示、比喻等表现手法。比喻赋予这首诗一种从容的意态,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时代的隐喻通过相当有节制的平和语调凸显出来;诗人不慌不忙地让思绪进人《圣经》中的世界,最后又在高潮之后干净利落地返回“牛棚”中的寂静场面,感情的起伏相当自然;暗示的手法也使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显得较为含蓄,耐人寻味;遣词用字上的仔细斟酌和对节奏的刻意讲究,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长恨歌》[单多]洛夫(1928一),男,原名莫运端、莫洛夫,生于湖南衡阳。台湾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1954年与张默、症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代表作有诗歌《石室之死亡》《魔歌》《时间之伤》《灵河》,长诗《漂木》等。

[简论]分析洛夫的《长恨歌》与白居易同名诗作的互文关系及其主题的异同。《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诗人以“长恨歌”为题,最后一节更是直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遥相呼应,构成了互文效果。诗开头引用巴尔扎克的诗句,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了新的注解。全诗用现代语言重新抒写了《长恨歌》的故事,以现代人的意识观照和撞击历史,借古喻今,古今互喻互证而又相互驳洁,“今天瓦解了历史,现代瓦解了古典”。诗人攫住了“水”与“黑发”这两个意象,贯穿全篇,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杨贵妃形象,用华丽的笔触呈现了李杨两人性与爱的几个戏剧性场景,床上的战争与江山社樱之争错杂在一起,弥漫着荒诞和虚无的气息,对帝王的婚姻观和恋爱观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简答]简析《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全诗节奏灵动、词汇简练精确、想象力丰富;注重意象的经营和整合;善于调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讽喻效果;瞬间的直觉和幻觉交杂倒错,有机结合,也能将各种感官感觉交互作用,形成丰富的美感,给读者带来广阔的联想。

《回答》[单多]北岛(1949一),原名赵振开,生于北京,原籍浙江湖州。1970年年末开始写作,是《今天》杂志的发起人之一,“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太阳城札记》、中篇小说《波动》、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回答》写于1976年清明前后,后发表于朦胧诗主要阵地的民间油印刊物《今天》的第一期,它是朦胧诗时代开始的标志。

[简答]简析《回答》的主题意蕴。《回答》以清醒的眼光审视过去,愤怒而又不失理性,拒绝承认全部现实的新生性,以一种批判的立场,为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庄严宣告,诗中向世界喊出“我一不一相一信!”传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

[简论]分析《回答》的艺术特点。《回答》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首先来自深刻的理性思辨。四个“我―不―相―信”的排列句,语意坚定.大气

磅礴,显示了叛逆者毫不妥协的意

志。这种怀疑不是虚无主义的怀疑和

否定一切,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对荒谬的历史与现实的彻底否定,是

对病态社会绝望后的重新选择。本诗

以对仗式的警句开篇,为全诗定下悲

愤的基调,有力讽刺了那个道德扭

曲、价值颇倒的荒唐现实。诗人如立

于天宇的“超人”,看到“镀金的天

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这

既是对冷酷现实的描绘,也是对万史

的深刻反思。这些以直觉思维产生的

富有暗示性的比喻,比直白的写实更

有概括力。末两行不仅比喻贴切新鲜,

还给诗歌带来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

开拓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全诗既有直

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

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

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富,具有

强烈的震撼力

《哎,大森林》[单多]公刘(1927一

2003) ,原名刘耿直,生于江西南昌。

代表作有诗集《边地短歌》《在北方》

《仙人掌》《公刘诗选》,短篇小说集

《国境一条街》等。

[简论]分析《哎,大森林》的主题意

蕴。在“文革”期间,许多人都经历

过这样一种深刻的困惑:国家、人民、

社会主义、共产党-― 这些分明应

该是能够信赖的,给予希望的,生机

勃发的事物,都似乎变得不可信赖,

使人感到失望,甚至显出明显的病态

来了。这首《哎,大森林》就正是表

达了这样一种困惑的情绪,表达了诗

人因这种困惑而产生的一种深切的

危机感。

[简答]简析《哎,大森林》中“大森

林”意象的象征意义。大森林是全诗

的中心意象,是诗人艺术想象的产物,

而非对那片荒坡沟的写实。这一意象

无疑是国家和民族的一个象征,它的

喧嚣不宁,它的生机和腐败,它的代

谢与健忘,正使人联想起刚刚过去的

那一场民族浩劫过后巫待反思和清

理的历史与现实。记取历史教训,不

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既关乎现实,也

关乎未来。

[单简]简析《哎,大森林》中象征手

法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全诗采取

象征手法来宣泄长期积郁在胸中的

情感。作者赋予“大森林”意象复杂

多义的蕴含,借以表达爱恨交加、忧

虑与希望交错的复杂情感,这一象征

意象所取得的整体象征效果使诗歌

在艺术上显得比较完整统一,思想意

蕴也变得复杂深邃。

《一个人老了》[单多]西川(1963一),

男,原名刘军,生于江苏徐州。代表作

有诗集《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

川诗选》等。

[简论]分析《一个人老了》的主题意

蕴。全诗共七节。第一节连用几个比

喻,写“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

状态,意味着黑暗,退出历史的舞台。

第二节继续用比喻的方法写“老”

的状态。既从旁观者的角度写对老年

人的观感,又站在老年人的角度看出

了年老时的苍凉,不由得勾起对童

年、青年时期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

考。第三节和第四节展现了一个老人

即将走向死亡,咀嚼人生的漫漫过程,

寂寥而沧桑。老之将至,死之将至,再

多的经验,再老的资格也是徒然,这

已经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资本了,他

活着的“机会”已像“沙子”般渺

小,他所拥有的只是剩下的那点时光

和回忆。他只能无助地在记忆中追寻

童年那逝去的过往,等待死亡把他

“淹没”。诗人写出了“一个人”走

向死亡过程中内心的跋涉,孤独、寂

寞而又从容。诗的最后三节显出了老

境的苍凉和无奈。将“老了”喻为

“一系列游戏的结束”,人生如戏,

收获已不可能,脱身也不可能,死后

也只能“让后人把不属于他的篇言

刻上”。

《日记》[单多]王家新(1957一),生

于湖北丹江口。代表作有诗集《纪念》

《游动悬崖》《楼梯》《未完成的诗》

等。

[简论]分析《日记》的主题意蕴。全

诗像一曲生命的挽歌:茂盛的橡树下,

园丁用锄草机割着青草,而“我”则

只能“听着这声音”,嗅着“青草被

去时的新鲜气味”,进人“另一个想

象中的花园”;那里,青草正吞没着

白色的大理石雕像,青草的“拂动”

成为“死亡的爱抚”;醒来后,锄草

机与花园一起荒废,而橡子炸裂,大

雪降临,白茫茫的死中蕴含着新的生

机。上述三个场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在相互比照中呈现出诗人对生命

与死亡的深沉思索。死亡永不休止,

毁灭者与被毁者都宿命地无可阻挡

地要跨人这一行列,然而在这进程中,

却又有“另一个更大的来回”,存在

着新的生机。生命与死亡同样平和、

庄严、无可避免,又相偎相依:生命

与死亡,是对对方一个永无休止的无

穷否定。“茫然中的战栗”也就成为

置身死亡笼罩下生命的自我反应、自

我拯救、自我感知与自我释然。橡树、

青草、花园、园丁、“我”与锄草机

这些意象,构成了日常所见的典型场

景,以此呈现出生命和灵魂那种顽强

向上不屈生长的宽容、坚忍与伟力。

[简答]简析《日记》的构思特点。本

诗题为日记,却又把四季交替和生命

的轮回,通过日常情景和想象境界的

编织,熔铸成一个气韵连贯的整体。

全诗气韵流畅,就像一个用各种标点

符号分开来的长句,有着内在的天然

的整体气息,“始”、“里”、

“指”、“志”、“死”、“起”、

“息”等韵的使用增添了诗的审美

情趣。

《陈毅市长》[单多]沙叶新(1939一),

回族,生于江苏南京。代表作有多幕

话剧《假如我是真的》《寻找男子汉》

《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等。《陈

毅市长》获1980一1981年“全国优秀

剧本创作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

学创作奖”。十幕话剧《陈毅市长》

创作于“文革”后百废待兴之际,与

解放初期陈毅就任上海市长时面临

的社会状况有某种相似之处。「多选、

简答]以((陈毅市长》第三场为例,简

析陈毅市长的人物形象。剧本选取

1949年以后百废待兴的头两年,设计

了陈毅在部队作报告、出席记者招待

会、到民族资本家家里赴宴等十场戏,

这一系列的情节多侧面地表现了陈

毅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

活的深切关心、丝鱼界人士的真诚团

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卫

堂旦壑自垫皇竺力五。同时,也刻画

了陈毅豪里直里、鲤默风趣、平易近

人、快人快语的个性。

[单多、简答]简析《陈毅市长》在结

构方式上的特点。作品采用“一人多

事”和“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全剧

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没

有统一的中心时间,十场戏写彼此独

立的事情,分别从不同侧面来揭示陈

毅的性格。为了不致产生零乱之感,

每一场戏的结尾或用几句台词,或用

一个细节为下一场戏的情节引出一

个由头,埋下伏笔,做个简单的铺垫。

最后一场,除有独立开展的故事情节

外,还对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再

次交代,从而完成情节和结构。

2015年日历表打印版(带农历及节假日)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元旦节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立春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元宵节 惊蛰 十七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 12 13 14 8 9 10 11 12 13 14 十四(班) 小寒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 廿一 廿二 小年 廿四 廿五 情人节 妇女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植树节 廿三 廿四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5 16 17 18 19 20 21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七(班) 廿八 廿九 除夕 春节雨水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2月大 春分龙抬头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2 23 24 25 26 27 28 廿八 廿九 大寒腊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班)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31 初六 初七 腊八节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十 十一 十二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1 2 3 4 1 2 1 2 3 4 5 6 愚人节 十四 十五 十六 劳动节 十四 儿童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芒种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7 8 9 10 11 12 13 清明节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十五 青年节 十七 立夏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15 16 17 18 19 20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母亲节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八 廿九 5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端午节 19 20 21 22 23 24 25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2 23 24 25 26 27 3月小 谷雨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廿九 4月小 初二 初三 小满 初五 初六 父亲节 夏至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26 27 28 29 30 24 25 26 27 28 29 30 28 29 30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31 十四 日一 二三四 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4 1 1 2 3 4 5 建党节 十七 十八 十九 建军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6 7 8 6 7 8 9 10 11 12 二十 廿一 小暑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立秋 廿四 廿五 白露 廿七 教师节 廿九 三十 12 13 14 15 16 17 1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6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7月大 初二 8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19 20 21 22 23 24 2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 21 22 23 24 25 26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大暑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七夕节 初八 初九 初八 初九 初十 秋分 十二 十三 十四 26 27 28 29 30 31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28 29 30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处暑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中元节 十六 中秋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30 31 十七 十八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日 一二三四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国庆节 二十 廿一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1213 14 6 7 8 9 10 11 12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寒露 廿七 廿八(班) 立冬 廿八 廿九 光棍节10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大雪 廿七 廿八 廿九 11月大 初二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九 三十 9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0 21 22 23 242526 初六 初七 初八 重阳节 初十 十一 霜降 小雪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初十 十一 冬至 十三 平安夜圣诞节 十六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27 28 29 30 31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八 十九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放假上班*农历中红色表示24节气日,紫色表示传统节日或纪念日,蓝色表示公众节假日,浅蓝色表示月初 October 十月November 十一月 December 十二月August 八月2015年 农历乙未年 【羊年】 January 一月February 二月March 三月April 四月May 五月June 六月July 七月September 九月

2020年日历表打印版.doc

周一周二 6 小寒 7 十三 13 十九14 二十 20 大寒21 廿七 27 初三28 初四备注: 周三 1 元旦 8 十四 15 廿一 22 廿八 29 初五 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 腊八节 3 初九 4 初十 5 十一 9 十五10 十六11 十七12 十八 16 廿二17 小年18 廿四19 廿五 23 廿九24 除夕25 春节26 初二 30 初六31 初七 2020 年 2 月

周一 3 初十 10 十七 17 廿四 24 龙头节备注: 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4 立春 5 十二 6 十三 7 十四 11 十八12 十九13 二十14 情人节 18 廿五19 雨水20 廿七21 廿八 25 初三26 初四27 初五28 初六 周六周日 1 初八 2 湿地日 8 元宵节9 十六 15 廿二16 廿三 22 廿九23 二月 29 初七

2020 年 3 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 初八 2 初九 3 初十 4 十一 5 惊蛰 6 十三 7 十四 8 妇女节 9 十六10 十七11 十八12 植树节13 二十14 廿一 1 消费者权益日 16 廿三17 廿四18 廿五19 廿六20 春分21 廿八22 廿九 23 三十24 三月25 初二26 初三27 初四28 初五29 初六 30 初七31 初八 备注:

2020 年 4 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 愚人节 2 初十 3 十一 4 清明 5 十三 6 十四 7 十五 8 十六 9 十七10 十八11 十九12 二十13 廿一14 廿二15 廿三16 廿四17 廿五18 廿六19 谷雨20 廿八21 廿九22 地球日23 初一24 初二25 初三26 初四27 初五28 初六29 初七30 初八

2015年营销日历A4打印含农历(阴历)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元旦节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立春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元宵节 惊蛰 十七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 12 13 14 8 9 10 11 12 13 14 十四 小寒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 廿一 廿二 小年 廿四 廿五 情人节 妇女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植树节 廿三 廿四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5 16 17 18 19 20 21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七 廿八 廿九 除夕 春节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2月大 春分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2 23 24 25 26 27 28 廿八 廿九 大寒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31 初六 初七 腊八节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十 十一 十二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1 2 1 2 3 4 5 6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劳动节 十四 儿童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芒种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7 8 9 10 11 12 13 清明节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十五 青年节 十七 立夏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15 16 17 18 19 20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母亲节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八 廿九 5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端午节 19 20 21 22 23 24 25 17 18 19 20 21 22 23 21 22 23 24 25 26 27 3月小 谷雨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廿九 4月小 初二 初三 小满 初五 初六 父亲节 夏至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26 27 28 29 30 24 25 26 27 28 29 30 28 29 30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三 十四 十五 31 十四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1 1 2 3 4 5 建党节 十七 十八 十九 建军节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5 6 7 8 9 10 11 2 3 4 5 6 7 8 6 7 8 9 10 11 12 二十 廿一 小暑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立秋 廿四 廿五 白露 廿七 教师节 廿九 三十 12 13 14 15 16 17 1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4 15 16 17 18 19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6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7月大 初二 8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19 20 21 22 23 24 2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 21 22 23 24 25 26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大暑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七夕节 初八 初九 初八 初九 初十 秋分 十二 十三 十四 26 27 28 29 30 31 23 24 25 26 27 28 29 27 28 29 30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处暑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中元节 十六 中秋节 十六 十七 十八 30 31 十七 十八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一二三四五 六1 231 2 3 4 5 6 7 123 4 5 国庆节国庆节国庆节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廿六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廿四 4 5 6 7 8 9 10 8 9 10 11 12 13 14 6 7 8 9 1011 12 廿二 廿三 廿四 廿五 寒露 廿七 廿八 立冬 廿八 廿九 三十 10月小 初二 初三 廿五 大雪 廿七 廿八 廿九 11月大 初二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1415161718 19 廿九 三十 9月大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23 24 25 26 27 28 20 21 22 23 24 25 26 初六 初七 初八 重阳节 初十 十一 霜降 小雪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初十 十一 冬至 十三 十四 圣诞节 十六 25 26 27 28 29 30 31 29 30 27 2829 3031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十八 十九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2015年1月 2015年2月 2015年4月 2015年5月 2015年3月 2015年6月 2015年7月 2015年8月 2015年9月 2015年日历(含农历) 2015年10月 2015年11月 2015年12月

2020年日历表可记事打印版

December12月2019年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1感恩2初七3初八4初九5初十6十一7大雪 8十三9十四10十五11十六12十七13国家公祭14十九 15二十16廿一17廿二18廿三19廿四20廿五21廿六 22冬至23廿八24平安夜25圣诞节26腊月初一27初二28初三 29初四30初五31初六

January 1月2020年 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1初七元旦2初八腊八节3初九4初十 5十一6十二7十三8十四9十五三九10十六11十七 12十八13十九14二十15廿一16廿二17廿三18廿四小年 19廿五20廿六大寒21廿七22廿八23廿九24三十除夕25正月春节

26初二27初三五九28初四29初五30初六31初七

February 2月2020年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1初八 2初九3初十4十一立春5十二六九6十三7十四8十五元宵节 9十六10十七11十八12十九13二十14廿一情人节15廿二 16廿三17廿四18廿五19廿六雨水20廿七21廿八22廿九 23二月八九24初二25初三26初四27初五28初六29初七

March 3月2020年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1初八2初九3初十九九4十一5十二惊蛰6十三7十四 8十五妇女节9十六10十七11十八12十九植树节13二十14廿一 15廿二16廿三17廿四18廿五19廿六20廿七春分21廿八 22廿九23三十24三月大25初二26初三27初四28初五 29初六30初七31初八

April 4月2020年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1初九愚人节2初十3十一4十二清明 5十三6十四7十五8十六9十七10十八11十九 12二十13廿一14廿二15廿三16廿四17廿五18廿六 19廿七谷雨20廿八21廿九22三十23四月大24初二25初三 26初四27初五28初六29初七30初八

2015年日历带阴历的word版

2015年1月日历表 日一二三四五六 1元旦节2 廿一 3 廿二 4 廿三 5 小寒 6廿五7 廿六 8 廿七 9 廿八 10 廿九 11 三十 12 12月小 13初二14 初三 15 初四 16 初五 17 初六 18 初七 19 腊八节 20大寒21 初十 22 十一 23 十二 24 十三 25 十四 26 十五 27世界麻风日28 十七 29 十八 30 十九 31 二十 2015年2月日历表 日一二三四五六 1廿一 2世界湿地日 3立春4 小年 5 廿五 6 廿六 7 廿七 8 廿八 9 除夕 10春节11 初二 12 初三 13 初四 14 情人节 15 初六 16 初七 17初八18 雨水 19 初十 20 十一 21 十二 22 十三 23 十四 24元宵节25 十六 26 十七 27 十八 28 十九

日一二三四五六 1国际海豹日2廿一 3全国爱耳日4 廿三 5 学雷锋日 6 廿五 7 廿六 8 妇女节 9 廿八 10廿九11 三十 12 植树节 13 初二 14 国际警察日 15 消费者权益日 16 初五 17中国国医 (18) 初七 19 初八 20 春分 21 初十 22 世界水日 23 世界气象日 24十三25 十四 26 十五 27 十六 28 十七 29 十八 30 十九 31 复活节 2015年4月日历表 日一二三四五六 1愚人节2 廿二 3 廿三 4 清明节 5 廿五 6 廿六 7世界卫生日8 廿八 9 廿九 10 3月大 11 初二 12 初三 13 初四 14初五15 初六 16 初七 17 初八 18 初九 19 初十 20 谷雨 21十二 22 世界地球日 23 世界图书日 24 十五 25 十六 26 十七 27 十八 28十九29 二十 30 廿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