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访千年圣地

探访千年圣地

圣地——日喀则

长假归来,寻常的生活依旧继续着。然而,日喀则那一片湛蓝得直刺眼睛的天空,那一群连绵浩瀚的山脉,那一段颠簸崎岖却风光无限的道路,那一些迎风招展的七彩经幡,此时此刻只要闭上眼睛,仿佛还能碰触和感受得到。

(雅鲁藏布江霞光)

日喀则藏文意为“最美好的庄园”。这里气候温和,景色怡人,是进藏旅游不可缺少的景点之一。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带,神山、圣湖、草原,独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风俗,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名寺古刹,全国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就位于日喀则。是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它殿宇高耸,气势磅礴,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朝拜者和观光者。它是信徒们心中的圣地。此行我注定是要带着遗憾离去,到了日喀则,却没有去江孜抗英古城和珠穆朗玛峰山脚。

(海拔5000多米的加措拉山顶上迎风招展的经幡)夜晚,我们住在离扎什伦布寺不远的宾馆里。坐在客栈的凉亭里和来自远方的游客一起聊天,看满天的星星,晶莹透亮;白白的月亮,既圆又亮,它们仿佛就在我的头顶,伸手可及,真的难以想像,我会在海拔3900多米的日喀则看星星,赏月亮,、、、、、、

历史记忆的殿堂——萨迦寺

面对着这片辽阔而美丽的大地,我在极度热恋的同时又更加急切地想赶到萨迦,赶到那个第一次将这片土地和我们国家扭绑在一起的圣地,这是距日喀则西南130公里的萨迦寺。萨迦寺西藏佛教萨迦派的祖寺,又被称为第二个敦煌。北寺由贡觉杰布始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现已成为大片的废墟,保存完好的南寺,系八思巴于1268年扩建而成。萨迦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与其他藏传佛教的寺院相比,的确很特别。特别的是它碉堡似的寺院格局,四角的碉楼,紫红色的城墙上,涂有黑白两色的竖道,这是萨迦派的重要标志:紫红色像征文殊菩萨,黑色像征金刚护法神,白色则像征观音菩萨。三色如花,萨迦派又被称为“花教”。

站在高大的萨迦寺院墙下,头顶的烈日和高耸的经幡似乎在向我诉说着萨迦寺曾经的辉煌。七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拥有全藏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呈回字形排列的院墙,如皇宫的宫墙将这片圣地紧紧地包围着。

(萨迦寺大雄宝殿)我没有了想象中那么激动,因为奔波山上那光秃秃的山体以及萨迦狭小冷清的县城似乎在告诉我,眼前的宏伟不过是一个逝去王朝的背影。

走进大殿里,那四根大柱尽收眼底,最大的那根,三人才能合抱,叫忽必烈柱,说是元朝皇帝忽必烈钦赐;另外3根粗柱子,分别叫公老虎送的柱子、野牦牛送的柱子、海神送的柱子,顾名思义,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几根柱子顶天立

地,没有一点缝隙。正对大殿有金碧辉煌的释迦三世佛、萨迦五祖塑像。与其他教派不同的是,萨迦教主的传承并不通过寻找转世灵童完成,而是世袭的。因而萨迦教主可以结婚生子。

忽必烈赠送的海螺八百年如一日的都会准时吹响,合着僧人们朗朗的诵经声,信徒们转经筒的转经声,仿佛都在传送着这古老寺庙千年历史的清晰回声。可能是早上的缘故,这里的游客并不多,高大的院墙下是一片空空荡荡的寂静。蔚蓝的天空与红色的院墙交相呼应。上午的烈日将一天中最强烈的光芒都尽情地倾洒在空荡荡青石板地面上,在闪亮了一切金黄的法器与圣物的同时,也照亮了信徒们转身离去时略带悲凉的背影。

(元朝皇帝忽必烈御赐的白海螺)

顺着主殿中一条小小的通道来到藏经阁,它犹如一条幽深的时光隧道,虽然之前已然做足了功课的我早已知道自己将要看到的是什么,但是当我真正直起身子、睁大双眼时,惊讶得不能言语。一面硕大的经书墙就隐藏在这个神佛背后的神秘暗室中!这是一面用一格一格的经书堆砌而成的经书墙!高约9米,宽约60多米的经书墙,仿佛是万里长城的一截,飞身来此,掩埋下无数的智慧与情感。

(萨迦寺里保存完好的经书墙)

一千年的时间里,就在这萨迦寺里,一代又一代的僧人持笔蘸着金汁或墨汁,用梵文或藏文,一笔笔虔诚地翻译着、

抄写着、膜拜着。行走在这面墙前,没有声音,却好像拥塞着千百年来抄写经书的高僧们的呼吸,触摸得到他们的手泽。他们的灵光,在高耸的经墙上闪闪烁烁,滴沥而下,让我为自己的凡俗与无知而汗颜。

尽管后来还看到了据称画自元代的七十二坛城等上万平方米的壁画,看到了用3600多叶藏、汉、蒙文书写的价值连城的贝叶经,其中,还有世界之最的经书是八思巴亲手抄写的无价之宝。萨迦王朝时期,萨迦寺还是整个藏区的译经院,因此,印度经书的原版也都保留下来了。但它们都没有那堵经墙来得震撼,遗憾的是,这84000多卷经书,至今无人整理过,仍然保持着它原始的状态。如果有人能细细地研究整理这84000多卷经书,并公诸于世,我相信,那份巨大的冲击力,绝不亚于敦煌。

(萨迦寺价值连城的贝叶经)

800年过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早已在历史的滚滚车流中灰飞烟灭,而曾经在藏地宗教中第一无二的萨迦寺也早已退出了最主要的流派。但我却坚信一点,世界上的一切宗教无论它的神祗是谁,无论它的体系如何,只要它是劝人为善,并身体力行地用知识和信仰去温暖他人心理的,它就永不会消失。哪怕它代表了一个王朝、一个时代逝去的背影,但那也还是背影,而不会被成为无人记起的历史尘埃。离开藏经阁走出主殿,再次走过经轮夹成的长长走道,我顺着萨迦寺的转经长廊默默的走着、、、、、、

(萨迦寺转经通道)

蓝色的天空会随着天气的不同而时有时无,艳丽的墙体会随着修葺维护的程度而风云变换,但不变的除了这一个个每日都会被信众们转响的金黄经筒以外,还有的就是那一段段记录在高大的院墙内和记录在经书墙中的历史。

(萨迦南寺全貌)永远的扎什伦布寺

连日来一路奔波,疲劳过度,在日喀则的夜里反而无法入睡。早上八点多日喀则的天刚蒙蒙亮,街头已出现前往朝佛的信徒,远远地能看见扎什伦布寺的金顶闪闪发光。历经五个多世纪的风雨,它依然保持着恢宏的气势,神圣而庄严的殿宇巍然耸立于尼玛山上。

(扎什伦布寺外景)

扎什伦布寺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取“吉祥须弥”之意。最初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1600年时,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目前共有扎仓4个,

金顶14座,经堂56座,房屋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沿着狭窄的青黑色的石板路前行,两旁是刷满大白灰的房屋和形态各异的百年古柏,我们首先前往强巴佛殿参观。强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设5层殿堂。供奉的是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长1.2米、肩宽11.5米,莲座高1.8米,总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佛像共用黄金279千克,铜115000千克,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间,就镶嵌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珍珠和其他宝石60多颗,是由900个工匠花9年的时间完成。

(世界上最大的强巴佛)

接下来我们前往供奉圆寂于1989年的十世班禅大师遗体灵塔的十世班禅灵塔殿。1989年班禅大师在阔别日喀则很长时间之后回到扎什伦布寺,看到这里有3栋主要的建筑,只有中间空了一块地方,便说可惜。没想到一语成谶,大师几天后就因辛劳过度而圆寂。一代宗师舍其众弟子远去,仙游极乐,这对信仰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现在他的灵塔殿就修在了这里。十世班禅大师的塑像立于灵塔前,灵塔顶部绘有曼陀罗的图案,墙上绘有真金佛像,以供后人膜拜。

(十世班禅大师灵塔)

十世班禅灵塔殿的东临就是五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殿,藏语称扎什南捷。此殿是在十世班禅大师主持下修建的,殿内塔高11.52米,塔中分放着几世班禅的遗骸及九世班禅铜像。参观完这几个大殿,在寺院的东区,存有大量数百年历史的石刻经文和佛像,画工流畅,造型精美,其中包括密宗的男女双修佛像造型。离开扎什伦布寺,已经十二点半了,此时还有刚刚赶来的信徒和游客、、、、、、

(扎什伦布寺主殿)在西藏不仅磨练了源远流长的藏传佛

教,也铸就了藏民族对生命的另一种注解。他们顽强地生存着,淡泊的意念,乐天的性格,生即是又一个人生旅途的开始,死又是再生的起点,灵魂轮回,生命不息,表达了人类对生命最美好的追求。

吃过午饭,我们一行五人坐上回拉萨的车,看着千百年来默默流淌的年楚河,沿途一步一个长头朝圣的信徒们,让我一次次沉迷于遐想中。天上的西藏,阿妈的胸腔,养育生命的天堂、、、、、

(日喀则秋色)我用虔诚的心写下这段文字,仅为再次的相逢。明年还会来这里吗?也许这次告别日喀则我还会再来,一路上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内心却有种无法言表的感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