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版高中数学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10.8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北师大版)

2014版高中数学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10.8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北师大版)

2014版高中数学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10.8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北师大版)
2014版高中数学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10.8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北师大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七十二)

一、选择题

1.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3,4),若P(X<2a-3)=P(X>a+2),则a的值为

( )

(A)(B)(C)5 (D)3

2.(2013·铜川模拟)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1),若P(X>1)=p,则P(-1

(A)p (B)1-2p (C)-p (D)p-

3.一袋中装有5只白球,3只黄球,在有放回地摸球中,用A1表示第一次摸得白球,A2表示第二次摸得白球,则事件A1与是( )

(A)相互独立事件(B)不相互独立事件

(C)互斥事件(D)对立事件

4.10张奖券中有3张是有奖的,某人从中不放回地依次抽两张,则在第一次抽到中奖券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抽到中奖券的概率为( )

(A)(B)(C)(D)

5.(2013·淮南模拟)设随机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N(1,σ2),则函数f(x)=x2+2x+Y 不存在零点的概率为( )

(A)(B)(C)(D)

6.如图所示,在两个圆盘中,指针落在本圆盘每个数所在区域的机会均等,那么

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是( )

(A)(B)(C)(D)

7.将一枚硬币连掷5次,如果出现k次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出现k+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那么k的值为( )

(A)0 (B)1 (C)2 (D)3

8.(2013·南昌模拟)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恰好发生一次的概率不大于其恰好发生两次的概率,则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p的取值范围是

( ) (A)[,1] (B)(0,]

(C)[,1] (D)(0,]

二、填空题

9.如图,J A,J B两个开关串联再与开关J C并联,在某段时间内每个

开关能够闭合的概率都是0.5,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

作的概率为.

10.某省实验中学高三共有学生600人,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试卷满分150分)服从正态分布N(100,σ2),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考试成绩在80分到100分之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则此次考试成绩不低于120分的学生约有人.

11.(2013·咸阳模拟)同时抛掷一颗红骰子和一颗蓝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记“红骰子向上的点数是3的倍数”为事件A,“两颗骰子的点数和大于8”为事

件B,则P(B|A)= .

12.(能力挑战题)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5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0.8,且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等于.

三、解答题

13.(2012·湖北高考)现有甲、乙两个靶,某射手向甲靶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为

,命中得1分,没有命中得0分;向乙靶射击两次,每次命中的概率为,每命中一次得2分,没有命中得0分.该射手每次射击的结果相互独立,假设该射手完成以上三次射击.

(1)求该射手恰好命中一次的概率.

(2)求该射手的总得分X的分布列.

14.(能力挑战题)如图,一个圆形游戏转盘被分成6个均匀的扇

形区域.用力旋转转盘,转盘停止转动时,箭头A所指区域的数字

就是每次游戏所得的分数(箭头指向两个区域的边界时重新转

动),且箭头A指向每个区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在一次家庭抽奖的活动中,要求每个家庭派一位儿童和一位成人先后分别转动一次游戏转盘,得分情况记为(a,b)(假设儿童和成人的得分互不影响,且每个家庭只能参加一次活动).

(1)求某个家庭得分为(5,3)的概率.

(2)若游戏规定:一个家庭的得分为参与游戏的两人得分之和,且得分大于等于8的家庭可以获得一份奖品.求某个家庭获奖的概率.

(3)若共有4个家庭参加家庭抽奖活动.在(2)的条件下,记获奖的家庭数为X,求

X的分布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3对称,而概率表示它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3,∴a=.

2.【解析】选C.∵X~N(0,1),∴对称轴为x=0,

∵P(X>1)=p,∴P(X<-1)=p,

∴P(-1

==-p.

3.【解析】选A.由题意可得表示第二次摸到的不是白球,即表示第二次摸到的是黄球,由于采用有放回地摸球,故每次是否摸到黄球互不影响,故事件A1与

是相互独立事件.

4.【解析】选B.设第一次抽到中奖券记为事件A,第二次抽到中奖券记为事件B,则两次都抽到中奖券为事件AB.则P(A)=,P(AB)==,P(B|A)===.

5.【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零点、正态分布等知识,考查考生的运算求

解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函数f(x)=x2+2x+Y不存在零点得出Y的取值范围,再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即可得出所求的概率.

【解析】选C.由函数f(x)=x2+2x+Y不存在零点得Δ=4-4Y<0,得Y>1.又随机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N(1,σ2),所以P(Y>1)=,即函数f(x)=x2+2x+Y不存在零点的概率为.

6.【解析】选A.设A表示“第一个圆盘的指针落在奇数所在的区域”,则P(A)=,B 表示“第二个圆盘的指针落在奇数所在的区域”,则P(B)=,

则P(AB)=P(A)P(B)=×=.

7.【解析】选C.由()k()5-k=()k+1〃()5-k-1,即=,故k+(k+1)=5,即k=2.

8.【解析】选A.由题意,得p(1-p)3≤p2(1-p)2,

即4(1-p)≤6p,∴p≥.

又p≤1,∴p∈[,1].

9.【解析】(A C)+P(BC)+P(C)+P(ABC)+P(AB)=P(A)〃P()〃P(C)+P()〃P(B)〃P(C)+P()〃P()〃P(C)+P(A)〃P(B)〃P(C)+P(A)〃P(B)〃P()=0.625.

答案:0.625

【一题多解】分析要使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只要排除J C开且J A与J B至少有1个开的情况.

1-P()[1-P(A〃B)]=1-0.5×(1-0.52)

=0.625.

【举一反三】如图,电路由电池A,B,C并联组成.电池A,B,C损坏的概率分别是0.3,0.2,0.2,求电路断电的概率.

【解析】设事件A=“电池A损坏”,事件B=“电池B损坏”,事件C=“电池C损坏”,则“电路断电”=A〃B〃C,

∵P(A)=0.3,P(B)=0.2,P(C)=0.2,

∴P(ABC)=P(A)〃P(B)〃P(C)

=0.3×0.2×0.2=0.012.

故电路断电的概率为0.012.

10.【解析】∵数学考试成绩X~N(100,σ2),又∵P(X≤80)+P(X≥120)=1-P(80

≤X≤100)-P(100≤X≤120)=,∴P(X≥120)=×=,∴成绩不低于120分的学生约为600×=100(人).

答案:100

11.【思路点拨】先求P(AB),P(A),再套公式求P(B|A).

【解析】同时抛掷两颗骰子,出现向上点数的所有可能情况有6×6=36(种),事件A发生的可能情况有2×6=12(种),A,B同时发生的可能情况有1+4=5(种),∴P(A)==,P(AB)=,∴P(B|A)==×3=.

答案:

12.【解析】依题意得,事件“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意味着“该选手在回答前面4个问题的过程中,要么第一个问题答对且第二个问题答错,第三、四个问题都答对了,要么第一、二个问题都答错;第三、四个问题都答对了”,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等于[0.8×(1-0.8)+(1-0.8)2]×0.82=0.128.

答案:0.128

13.【解析】(1)记:“该射手恰好命中一次”为事件A,“该射手射击甲靶命中”为事件B,“该射手第一次射击乙靶命中”为事件C,“该射手第二次射击乙靶命中”为事件D,由题意知

P(B)=,P(C)=P(D)=,

由于A=(B)∪(C)∪(D),

根据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得

P(A)=P((B)∪(C)∪(D))

=P(B)+P(C)+P(D)

=P(B)P()P()+P()P(C)P()+P()P()P(D)

=×(1-)×(1-)+(1-)××(1-)+(1-)×(1-)×=.

(2)根据题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5.

根据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得

P(X=0)=P()

=[1-P(B)][1-P(C)][1-P(D)]=(1-)×(1-)×(1-)=,

P(X=1)=P(B)=P(B)P()P()

=×(1-)×(1-)

=,

P(X=2)=P(C∪D)=P(C)+P(D)

=(1-)××(1-)+(1-)×(1-)×

=,

P(X=3)=P(BC∪B D)=P(BC)+P(B D)

=××(1-)+×(1-)×

=,

P(X=4)=P(CD)

=(1-)××

=,

P(X=5)=P(BCD)

=××

=.

故X的分布列为

14.【解析】(1)记事件A:某个家庭得分情况为(5,3),则

P(A)=×=.

所以某个家庭得分情况为(5,3)的概率为.

(2)记事件B:某个家庭在游戏中获奖,则符合获奖条件的得分包括(5,3),(5,5),(3,5)共3类情况.

所以P(B)=×+×+×=.

所以某个家庭获奖的概率为.

(3)由(2)可知,每个家庭获奖的概率都是,

所以X~B(4,).

P(X=0)=()0()4=,

P(X=1)=()()3=,

P(X=2)=()2()2==,

P(X=3)=()3()=,

P(X=4)=()4()0=,

所以X的分布列为:

【变式备选】(2013〃重庆模拟)设进入某商场的每一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商品的概率为0.6,且购买甲种商品与乙种商品相互独立,各顾客之间购买商品是相互独立的.

(1)求进入该商场的1位顾客仅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

(2)求进入该商场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2位顾客既未购买甲种商品也未购买乙种商品的概率.

【解析】设“进入该商场的每一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为事件A,“购买乙种商品”为事件B,则P(A)=0.5,P(B)=0.6.

(1)设“进入该商场的1位顾客仅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为事件C,则P(C)=P(A∪B)=P(A)〃P()+P()〃P(B)

=0.5×(1-0.6)+(1-0.5)×0.6

=0.5,

所以进入该商场的1位顾客仅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为0.5. (2)设“进入该商场的1位顾客既未购买甲种商品也未购买乙种商品”为事件D,“进入该商场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2位顾客既未购买甲种商品也未购买乙种商品”为事件E,则

P(D)=0.5×0.4=0.2,

P(E)=×0.22×(1-0.2)+×0.23=0.104,

或P(E)=1-×0.20×(1-0.2)3-×0.2×(1-0.2)2=0.104,

所以进入该商场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2位顾客既未购买甲种商品也未购买乙种商品的概率为0.104.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概率的热点题型及其解法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概率的热点题型及其解法 概率主要涉及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求法,对于这部分,我们还应当重视与传统内容的有机结合,在以后的高考中,可能出现概率与数列、函数、不等式等有关内容的结合的综合题,下面就谈一谈概率与数列、函数、不等式等有关知识的交汇处命题的解题策略。 题型一:等可能事件概率、互斥事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综合。 例1: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 32和4 3.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求甲射击4次,至少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Ⅱ)求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 (Ⅲ)假设某人连续2次未击中... 目标,则停止射击.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的概率是多少? 解:(1)设“甲射击4次,至少1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则其对立事件A 为“4次均击中目标”,则()()4 26511381P A P A ??=-=-= ???(2)设“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3次”为事件B,则 ()223 23442131133448P B C C ??????=?????= ? ? ???????(3)设“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为事件C,由于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中止射击,故必然是最后两次未击中目标,第三次击中目标,第一次及第二次至多有一次未击中目标。 故()22123313145444441024 P C C ??????=+????=?? ? ?????????例2:某单位组织4个部门的职工旅游,规定每个部门只能在韶山、衡山、张家界3个景区中任选一个,假设各部门选择每个景区是等可能的. (Ⅰ)求3个景区都有部门选择的概率; (Ⅱ)求恰有2个景区有部门选择的概率. 解:某单位的4个部门选择3个景区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为34.由于是任意选择,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 (I)3个景区都有部门选择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为!32 4?C (从4个部门中任选2个作为1组, 另外2个部门各作为1组,共3组,共有624=C 种分法,每组选择不同的景区,共有3!种选法),记“3个景区都有部门选择”为事件A 1,那么事件A 1的概率为 P(A 1)=.943!3424=?C (II)解法一:分别记“恰有2个景区有部门选择”和“4个部门都选择同一个景区”为事件A 2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3(新课标) 第三章 概 率(知识点)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性质 1、 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一般地,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简称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简称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 (5)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A 、B 、C ……表示. (6)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 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 (7)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 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 n A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接近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

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8)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数,它度量该事件发生的的可能性. 2 概率的基本性质 1)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B?A(或A?B).不可能事件记作?,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2)如果事件C1发生,那么事件D1一定发生,反过来也对,这时我们说这两个事件相等,记作C1=D1. 一般地,若B?A,且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 3)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或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A∪B(或A+B). 4)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A∩B(或AB). 5)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不可能同时发生. 6)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任何事件的概率在0~1之间,即 0≤P(A)≤1. 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资料(学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资料 一 填空 1.设A ,B 为两个随机事件,若A 发生必然导致B 发生,且P (A )=0.6,则P (AB ) =______. 2.设随机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且P (A )=0.7,P (A -B )=0.3,则P (B ) = ______. 3.己知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该产品中任意取3件,则恰好取到一件次品的概率等于______. 4.已知某地区的人群吸烟的概率是0.2,不吸烟的概率是0.8,若吸烟使人患某种疾病的概率为0.008,不吸烟使人患该种疾病的概率是0.001,则该人群患这种疾病的概率等于______. 5.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0; 10,1)(其他x x f 则当10≤≤x 时,X 的分布函数F (x )= ______. 6.设随机变量X ~N (1,32 ),则P{-2≤ X ≤4}=______.(附:)1(Φ=0.8413) 7.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律为 则P {X <1,Y 2≤}=______. 8.设随机变量X 的期望E (X )=2,方差D (X )=4,随机变量Y 的期望E (Y )=4,方差D (Y )=9,又E (XY )=10,则X ,Y 的相关系数ρ= ______. 9.设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3 1,3(B ,则E (X 2 )= ______. 10.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在很一般条件下,无论随机变量Xi 服从什么分布,当n →∞时,∑=n i i X 1 的极限分布是 _________________ 11.设总体X ~N (1,4),x 1,x 2,…,x 10为来自该总体的样本,∑== 10 110 1 i i x x ,则)(x D = ______.· 12.设总体X ~N (0,1),x 1,x 2,…,x 5为来自该总体的样本,则 ∑=5 1 2i i x 服从自由度为______ 的2χ分布. 15.对假设检验问题H 0:μ=μ0,H 1:μ≠μ0,若给定显著水平0.05,则该检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______. 16.设A ,B 为两个随机事件,且A 与B 相互独立,P (A )=0.3,P (B )=0.4,则P (A B )=__________. 17.盒中有4个棋子,其中2个白子,2个黑子,今有1人随机地从盒中取出2个棋子,则这2个棋子颜色相同的 概率为_________. 18.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 ???≤≤=,,0; 10 ,A )(2其他x x x f 则常数A=_________.

(最全)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 一、普通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平均数:①、常规平均数:12n x x x x n ++???+= ②、加权平均数:112212n n n x x x x ωωωωωω++???+=++???+ 3、中位数: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4、方差:2222121 [()()()]n s x x x x x x n = -+-+???+- 二、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频率 1、频率 =小长方形面积:f S y d ==?距;频率=频数/总数 2、频率之和:121n f f f ++???+=;同时 121n S S S ++???+=; 三、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众数:最高小矩形底边的中点。 2、平均数: 112233n n x x f x f x f x f =+++???+ 112233n n x x S x S x S x S =+++???+ 3、中位数: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累加,面积等于0.5时x 的值。 4、方差:22221122()()()n n s x x f x x f x x f =-+-+???+- 四、线性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 其中:1 1 2 22 1 1 ()() ?()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y b x x x nx ====---∑∑== --∑∑ , ??a y bx =- 1、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x y ; 2、?0:b >正相关;?0:b <负相关。 3、线性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的斜率?b 中,两个公式中分子、分母对应也相等;中间可以推导得到。 五、回归分析 1、残差:??i i i e y y =-(残差=真实值—预报值)。分析:?i e 越小越好; 2、残差平方和:21?()n i i i y y =-∑, 分析:①意义:越小越好; ②计算:222211221 ????()()()()n i i n n i y y y y y y y y =-=-+-+???+-∑ 3、拟合度(相关指数):221 2 1 ?()1() n i i i n i i y y R y y ==-∑=- -∑,分析:①.(]20,1R ∈的常数; ②.越大拟合度越高; 4、相关系数 :()()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r ---?∑∑= = 分析:①.[r ∈-的常数; ②.0:r >正相关;0:r <负相关 ③.[0,0.25]r ∈;相关性很弱; (0.25,0.75)r ∈;相关性一般; [0.75,1]r ∈;相关性很强; 六、独立性检验 1、2×2列联表: 2、独立性检验公式 ①.2 2() ()()()()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 ②.犯错误上界P 对照表 3、独立性检验步骤

浅谈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1-09-06T08:43:25.53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50期供稿作者:邹维臣[导读] 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本身,这是一种求知行为,应赋予其灵活的方法。 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组邹维臣数学教学是是一门非常注重课堂的学科,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和思想教育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在讲授过程中直接显示出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我们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1、新课标下的教师定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对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尝试着自我探究,自我控制。 2、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逐渐融入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成为很好的传播手段,能够更生动、更直观的展示数学的魅力。多媒体教学,其优点是可以更快的集中学生的视线,带学生进入数学领域;节省板书时间,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课堂利用率。和传统教学相比,摆脱了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展示信息的单调,声音和动画可以更好的演示各种静态图形和动态的三维空间等。通过感官调动学生,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本身,这是一种求知行为,应赋予其灵活的方法。可利用朗朗上口,易记易懂的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二次函数平移中的“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图像中的“a>0,尾巴翘,a<0,戴小帽”;完全平方式中的“首末两项带平方,乘积2倍在中央”。还要注意知识的引导,如“等比数列中等长的连续片段的和也是等比数列吗?”,“等比数列中奇数项或偶数项提出来单独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吗?”。为学生创造问题,增强提问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问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运算能力、三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是很必要的,而这些能力不是通过老师的一遍遍讲解和推理就能掌握的,它需要在教学数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应从教学内容、课堂形式、课后辅导这三个环节着手:首先,学习是一种文化需求,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学,单一的考试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的讲解是一种僵硬化的数学。使课堂内容多元化,适当的可以渗透一些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将学生们的求知因子全部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之建立信心,并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 ,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其次,改变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造成“老师即是真理”的错误假象,也要避免模板式思维。学生是我们教学任务中的主体参与者,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并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 ,对有关课题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最后,答疑和辅导也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方面。在答疑和辅导时 ,一定要避免有问必答 ,适当向学生说不,或者给学生一个疑难问题的解答线索,尽量不要全盘托出。老师的答案有时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一些同学对问题还没经思考或没深入思考便要求老师帮助 ,而老师就给出答案 ,因而滋长了学生的依赖性。 5 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思维实施者,是课堂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没有笨学生只有不愿意用心的老师,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太难的问题会打消能力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而一般性的问题又会使得那些更有数学天分的学生过于自满,从而不认真对待数学的学习。摒弃精英教育和所谓的优质生,避免对学困生的忽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是高中数学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6 教师素质的提高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身为人师,解学生之疑问,是最基本的职责。面对五花八门的问题,以及学生们膨胀的好奇心,对一个教师的学识储备也是要求颇高的,这就需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才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7 自主学习的多元化发展 自主学习扩展,包括对数学领域最新发现的领会学习,数学相关产业链接实例的分析,数学应用发展的前景,还有数学教育方法成功举措的借鉴,这些方向都是数学学习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与学科前沿之间建立一个平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无惧感。

(完整word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参 考 答 案 某些标准正态分布的数值 其中()x Φ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一.(本题满分8分) 某人钥匙丢了,他估计钥匙掉在宿舍里、教室里以及路上的概率分别为4.0、35.0和25.0,而钥匙在上述三个地方被找到的概率分别为5.0、65.0和45.0.如果钥匙最终被找到,求钥匙是在路上被找到的概率. 解: 设=B “钥匙被找到”. =1A “钥匙掉在宿舍里”,=2A “钥匙掉在教室里”,=3A “钥匙掉在路上”. 由Bayes 公式,得 ()()() ()() ∑== 3 1 333i i i A B P A P A B P A P B A P 2083.045 .025.065.035.05.04.045 .025.0=?+?+??= . 二.(本题满分8分) 抛掷3枚均匀的硬币,设事件 {}至多出现一次正面=A ,{}正面与反面都出现=B 判断随机事件A 与B 是否相互独立(4分)?如果抛掷4枚均匀的硬币,判断上述随机事件A 与B 是否相互独立(4分)?

解: ⑴ 如果抛掷3枚硬币,则样本点总数为823=. ()2184== A P ,()4386== B P ,()8 3=AB P , 所以有 ()()()B P A P AB P =?==4 3 2183,因此此时随机事件A 与B 是相互独立的. ⑵ 如果抛掷4枚硬币,则样本点总数为1624=. ()165= A P ,()871614== B P ,()4 1164==AB P , 所以有 ()()()B P A P AB P =?≠=8 7 16541,因此此时随机事件A 与B 不是相互独立的. 三.(本题满分8分) 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 ()()???<<-=其它0 1 0143x x x f . 求:⑴ ()X E (4分);⑵ (){}X E X P >(4分). 解: ⑴ ()()()??-?== +∞ ∞ -1 3 14dx x x dx x xf X E () 2.051514312 1 4334 1 432 ==??? ??-+-?=-+-=?dx x x x x . ⑵ (){}{}()?-= >=>1 2 .03 142.0dx x X P X E X P () 4096.0625256412343314 1 2.04321 2 .032 ==??? ? ? -+-?=-+-=?x x x x dx x x x . 四.(本题满分8分) 某加油站每周补给一次汽油,如果该加油站每周汽油的销售量X (单位:千升)是一随机变量,其密度函数为 ()?? ???<

高中概率知识要点

概率知识要点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 1 事件的有关概念 (1)必然事件:一般地,把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简称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把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简称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 (5)事件及其表示方法: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表示 2 随机试验 对于随机事件,知道它的发生可能性大小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试验 一个试验如果满足下述条件: (1)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 (2)试验的所有结果是明确可知的,但不止一个; (3)每次试验总是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 但是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确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我们称这样的试验为随机试验 3 频数、频率和概率 (1)频数:在相同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 (2)频率:在相同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时间A 出现的比例n n A f A n = )(称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3)概率: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定义 符号表示 包含关系 对于事件A 与事件B ,如果事件A 发生,则事件B 一定发生,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或事件A 包含于事件B ) ()B A A B ?? 相等关系 若B A A B ??且,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 A=B 并事件(和事件) 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事件B 发生。 )(B A B A +或Y 交事件(积事件) 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发生。 )(AB B A 或I 5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互斥 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B A I 为不可能事件,即?=B A I ,即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并不会同时发生。 (2)对立 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B A I 为不可能事件,B A Y 为必然事件,即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6 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1)(0≤≤A P A P )的取值范围:(概率.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第二章统计 一、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相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 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仅仅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水准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 4.抽签法: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实行测量或调查 5.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二、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也叫等距离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实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个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n(样本个数)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有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能够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有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 三、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差异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差异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实行专门研究或实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实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四、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样本均值:n x x x x n +++= 21 2、样本标准差:n x x x x x x s s n 2 22212)()()(-++-+-==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3.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那么样本能够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在随机抽样中,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用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正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而仅仅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量很大时,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息。 4.(1)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 ,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 倍, 五、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概念:(1)回归直线方程 (2)回归系数 2.回归直线方程的应用 (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依存的数量关系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应不断地调整、优化、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当前教学模式可谓千姿百态。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虽基本观点一致,但也各有所侧重。我认为好的教学策略就是要通过教学这个过程,在学习知识,方法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从数学的三个重要课型;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出发,谈一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构建; 一、新授课的教学策略; 新授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一个一个全新的知识要在新授课中给学生以展示,一个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要靠新授课给学生以体会。关于过程我认为可以这样来设计: (一)目标引领下的教学切入 1.创设情境。紧扣新课题知识实质,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实例、故事或者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的新课之中。 2.揭示目标。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抓住时机,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地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达到目标 这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通过这个时间让学生来发现、领悟、进而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这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依据大纲和学生实际,写出可行的教案,控制好教学全过程。在总体安排上,这一环节一般要在2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可从以下方面人手。 1.领悟教材实质。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内容。如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这类教材应按照“先给学生提供数量足够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再引导学生共同抽象概括结论”两步组织教学过程;另一种是属于从已知到未知的内容。这类教材与前类相比难度较大,问题的焦点比较集中,所以教师的指导应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学习的迁移。思维的转折点上点拨、分析、讲解。 2.理清学导思路。为使探讨新知的过程既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又具有启发性,教师应根据新知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连续性启发题,以启发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此及彼地理解深知,使学习的过程思路清晰、设问恰当、演示规范、引导得体。 3.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也就是,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解,还要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解,要着重让学生掌握实质,暴露思维过程,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三)应用练习,巩固目标,评估目标 这是新知的练习应用阶段。总的应掌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突出,全面系统的原则。形式上可采用以下方式。

最新版概率统计简明教程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工程数学考试题 第一题:第五页 第五题 5.用事件A,B,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 (1)A 出现,B ,C 都不出现; (2)A ,B 都出现,C 不出现; (3)所有三个事件都出现; (4)三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出现; (5)三个事件都不出现; (6)不多于一个事件出现;(7)不多于两个事件出现; (8)三个事件中至少有两个出现。 第二题:第六页 第七题 7.接连进行三次射击,设i A ={第i 次射击命中}(i=1,2,3),试用1A ,2A ,3A 表述下列事件。 (1)A={前两次至少有一次击中目标} (2)B={三次射击恰好命中两次} (3)C={三次射击至少命中两次} (4)D={三次射击都未命中} 第三题:第二十九页 例14 例 14 从次品率为p=0.2的一批产品中,有放回抽取5次,每次取一件,分别求抽到的5件恰好有3件次品以及至多有3件次品这两个事件的概率。 第四题:第二十九页 例 15 例 15 某公司生产一批同型号的医疗仪器,产品的80%无需调试即为合格品,而其余20%需进一步调试。经调试后,其中70%为合格品,30%为次品。假设每台仪器的生产是相互独立的。 (1)求该批仪器的合格率; (2)又若从该批仪器中随机地抽取3台,求恰有一台为次品的概率。 第五题:第三十一页 第一题 1.已知随机事件A 的概率P (A )=0.5,随机事件B 的概率P (B )=0.6及条件概率P (B|A )=0.8,试求P (AB )及)B A P(。 第六题:第三十三页 第十二题 12.设事件A ,B 相互独立。证明:A ,B 相互独立,B ,A 相互独立。 第七题:第三十三页 第十五题 15.三个人独立破译一密码,他们能独立破译出的概率分别为0.25,.035,0.4,求此密码被破译出的概率。 第八题:第五十一页 例 19 例 19 某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考生的外语成绩(百分制)X 服从正态分布),(2 72σN ,且96分以上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2.3%,试求考生的外语成绩在60分至84分之间的概率。 第九题:第五十四页 第十六题 16.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 ?<<=其他, , 0, 40, 2x x x f 试求: (1)常数A ; (2)P(0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汇编

高中数学之概率与统计 求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解此类题目常应用以下知识: (1)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P(A)=)()(I card A card =n m ;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 计算一次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n ; 设所求事件A ,并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 依公式 ()m P A n = 求值; 答,即给问题一个明确的答复.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 +B)=P(A)+P(B); 特例:对立事件的概率:P(A)+P(A )=P(A +A )=1.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 ·B)=P(A)·P(B); 特例: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Pn(k)=k n k k n p p C --)1(.其中P 为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 概率,此式为二项式[(1-P)+P]n 展开的第k+1项. (4)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四个步骤,一个结合”: 求概率的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事件性质?? ??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即所给的问题归结为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 第二步,判断事件的运算 ?? ?和事件积事件 即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 第三步,运用公式()()()()()()()()(1) k k n k n n m P A n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k C p p -? =???+=+?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求解 第四步,答,即给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例1. 在五个数字12345,,,,中,。 例2. 若随机取出三个数字,则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结果用数值表示). [解答过程]0.3提示:13 35C 33. 54C 10 2P ===?

2014级概率统计数III期末考试(A)卷—答案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卷 (A) 答案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 科目:《概率统计》(经管)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ABC 2、 255 3、38 4、8 5、 0.58 6、12 7、 ()2 3χ二、解答题(共79分) 1、(10分)解:设表示该调查表分别由甲、乙、丙登录,123,,A A A B 表该表有错误,由题知 ()()()123453639 ,,120120120 P A P A P A = == , ()()() 1210.01,0.012,0.008.P B A P B A P B A === (1)由全概率公式,所求概率为 ()()()()()()() 11223P B P A P B A P A P B A P A P B A =++3 453639 0.010.0120.0080.00995.120120120 = ×+×+×= (2)由贝叶斯公式,所求概率为 () ()() ()()()()()() 11111223P A P B A P A B P A P B A P A P B A P A P B A = ++3 45 0.011200.37690.00995 ×= =. 2、(11分)解:( )1()2 1 122 f x dx kxdx k k +∞ ?∞ = ==?∫ ∫= ; ; ()2()()0,1R Y = 对任意,()0,1y ∈()()()() 2Y F y P Y y P X X y =≤=?≤ () ()(2 11111P X y P X =?≥?=??<<+ ( (111X X F F =?++?; 此时, ()()((11Y Y X X f y F y f f ′== ++ = + = ;

高中数学选修计数原理概率知识点总结

选修2-3定理概念及公式总结 第一章基数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 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3.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 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不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独立完成这件事,用分类计数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各步骤都不可缺少,需要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是分步问题,用分步计数原理. 4.排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m ≤n)元素并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1)排列数: 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m ≤n)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2)排列数公式:)1()2)(1(+-???--=m n n n n A m n 用于计算, 或m n A )! (! m n n -=() n m N m n ≤∈*,, 用于证明。 n n A =!n =()1231????-Λn n =n(n-1)! 规定0!=1 5.组合: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1)组合数: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用m n C 表示 (2)组合数公式: (1)(2)(1) ! 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L 用于计算, 或)! (!! m n m n C m n -= ),,(n m N m n ≤∈*且 用于证明。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有哪些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有哪些 数学教学策略一 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策略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 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 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 创新的能力。 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用一张报纸厚0.1毫米对折30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如果对折100次呢? 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感到惊诧,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推导出通项公式,并计算出 h=a30= 2×0.1 ×229=O.1×230毫米=105米,远远大于8848米。通过这样创设一个问题 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 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方法有哪些 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 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 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 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 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 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求过点2, 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 +y=5或3x-2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 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 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策略二 1.师生互动策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 复习建议 一、统计 统计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应用非常广泛。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是统计学中最初步的知识,它包括单式、复式统计表和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用途、结构及绘制方法等问题。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对统计与概率的认识。 复习内容: 1、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表。 2、对图表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3、条形(单式,复式),折线(单式,复式),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4、统计图的选用与制作。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理解。 2、培养学生会看、会分析、会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2、用自己的语言描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复习要点: 1、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 种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

2、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 分类: (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 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来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分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列。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联系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例一、填空、选择、判断题各一题。 1、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 A )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 B )统计图比较合适,而( C )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总体的关系。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3、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不能用统计图表示。() 例二、下面是淘淘一天的活动情况统计图。 (1)算出淘淘各种活动占用的时间。

高中数学选修2-3基础知识归纳(排列组合、概率问题)

高中数学选修2-3基础知识归纳(排列组合、概率问题) 一.基本原理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类办法,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类方法数相加。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n步完成,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相乘。 注:做一件事时,元素或位置允许重复使用,求方法数时常用基本原理求解。 二.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排列的个数记为。

四.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 1.①明确要完成的是一件什么事(审题)②有序还是无序③分步还是分类。 2.解排列、组合题的基本策略 (1)两种思路: ①直接法: ②间接法: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去掉。这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分类处理:当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分成若干类,再由分类计数原

理得出结论。 注意:分类不重复不遗漏。即:每两类的交集为空集,所有各类的并集为全集。 (3)分步处理:与分类处理类似,某些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常分成若干步,再由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在处理排列组合问题时,常常既要分类,又要分步。其原则是先分类,后分步。 (4)两种途径:①元素分析法;②位置分析法。 3.排列应用题: (1)穷举法(列举法):将所有满足题设条件的排列与组合逐一列举出来; (2) 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例1. 电视台连续播放6个广告,其中含4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公益广告,要求首尾必须播放公 益广告,则共有种不同的播放方式(结果用数值表示). 解:分二步: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的有种;中间4个为不同的商业广告有种,从而应当填=48. 从而应填48. 例2. 6人排成一行,甲不排在最左端,乙不排在最右端,共有多少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与统计

高中数学必修三:概率与统计 1.要从已编号(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号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 A .5,10,15,20,25B .3,13,23,33,43C .1,2,3,4,5D .2,4,8,16,32 2.从鱼塘捕得同一时间放养的草鱼240尾,从中任选9尾,称得每尾鱼的质量分别是1.5,1.6,1.4,1.6,1.3,1.4,1.2,1.7,1.8(单位:千克).依此估计这240尾鱼的总质量大约是( ).A .300克 B .360千克 C .36千克 D .30千克 3.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 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则,x y 的值分别为 ( ) A .2,5 B .5,5 C .5,8 D .8,8 4.为了考查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的线性关系,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作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l2,已知两人得的试验数据中,变量x 和y 的数据的平均值都分别相等,且值分别为s 与t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 ,t)B .直线l1和l2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 ,t) C .必有直线l1∥l2 D .直线l1和l2必定重合 5..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y (单位:kg )与身高x (单位:cm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 i ,y i )(i=1,2,…,n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 =0.85x-85.7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y 与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B.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x , y )C.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1cm ,则其体重约增加0.85kgD.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170cm , 则可断定其体重比为58.79kg 6.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r 越大,相关程度越大 B .()0,r ∈+∞,r 越大,相关程度越小,r 越小,相关程度越大 C .1r ≤且r 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 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如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A B x x 和,样本标 准差分别为sA 和sB,则( ) (A) A x >B x ,sA >sB(B) A x <B x ,sA >sB (C) A x > B x ,sA <sB(D) A x <B x ,sA <sB 8.山东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