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水面殖养殖学复习题

大水面殖养殖学复习题

大水面殖养殖学复习题
大水面殖养殖学复习题

大水面增养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流域:一个水系的承雨区(集雨区)叫该水系的流域。

校核洪水位:发生特大洪水的时候,水库允许的最高水位(如据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

密度环流:由于温度的变化使湖水的密度也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流

外流河:河流水体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如长江。

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指的是自养生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有机质的能力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为有利。

死水位:水库调蓄水位的下限,与出水口相平,死水位以下的水放不出去。

泻湖:在接近或几乎接近河口的地方,由于泥沙的沉积,将海湾与海洋隔开,而形成的一片浅水区叫泻湖,如杭州西湖、江苏太湖。

水系:干流与其支流形成的河流系统叫水系。

流域湖泊率:一个流域所属湖泊的总面积与该流域总面积之比称为该流域的流

域湖泊率

消落区:把水库中有时有水有时无水的地带叫消落区。

沿岸带:湖泊中由水面向下延伸到大型植物生长的下限这一带叫沿岸带。

补偿深度: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净生产量等于零的深度。

食物竞争规模:是指2种或2种以上的鱼类所摄食食物的一致程度。

牛轭湖:河道截弯取直,由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叫牛轭湖。

内流河:河流水体流入湖泊及沙漠的河流叫内流河

二:填空题

1、径流调节主要有拦河筑坝及修筑水库,开挖灌溉渠道,改变径流方向。

2、把水库中有时有水有时无水的地带叫消落区。

3、由于地壳的运动大块陆地下降凹陷形成盆地,这种湖占多数例如鄱阳湖、洞庭湖。

4、水库鱼类的自然种群从食性上看以肉食性,杂食性,滤食性等为多。

5、水库的自然种群从产卵条件上看在石砾产卵的多,草上产卵的少。

6、大型水域中生产上一般把鱼类可分为小杂鱼,经济鱼类和凶猛鱼类。

7、三级放养是指池塘,湖叉库湾,大水面。

8、一个湖泊的存在要具有三个条件,即湖盆、湖水、不透水层。

9、一般可将河流分为五部分,即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1、若把鱼类种群内个体按性成熟程度不同划分,可以分成四种群体。即未成熟、初次产卵、重复产卵、丧失产卵能力。

2、由于地壳的运动大块陆地下降凹陷形成盆地,这种湖占多数例如鄱阳湖、洞庭湖。

3、大水面增养殖学是探讨除池塘以外的其它水体的增殖和养殖的如湖泊、水库、河流等大水体

4、鱼类集群的方式,归纳起来有摄食、洄游、越冬、防御等四种。

5、凶猛性鱼类按摄食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掠食性,寄生性。

6、水体中的生产者分为三个类群水生维管束植物,藻类植物,自养细菌。

7、由于泥沙封闭海湾而成的浅水区叫泻湖例如西湖,太湖。

8、在定向风的影响下,使湖水出现了倾斜引起的湖水运动叫风成流。

9、陆地表面的洼地被水积蓄的凹陷部分即为湖盆,湖盆可分为沿岸带、湖泊带和深底带三部分。

10、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天气和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

三:判断题(错的打X,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河流某一断面而言,河底的流速小,靠岸的流速小。√

2.水库的养鱼面积一般按枯水水位计算比较准确。X

3.湖泊的特点是水位比较稳定,水体交换率低。√

4.夏季水体中的N和P的含量最少,冬季最高。√

5、湖泊中鱼类组成的主体是定居性鱼类。√

6、在水库形成之初,一般底栖生物较为丰富。X

7、在夏季水体中浮游植物生产量的垂直分布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

8、在一定的时间内单位面积水域增长鱼的量称为鱼产力。X

9、在大水面中对鮊鱼要坚决歼灭。X

10、中华鲟的产卵群体主要由补充群体组成。√

四:问答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

(1)、提高大型水域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饵料(1分)

2、合理放养、捕捞(1分)

3、保护资源(0.5分)

4、消灭控制凶猛小杂鱼(1分)

5、改良环境(0.5分)

(2)、简述湖泊鱼类的组成及分布特点。

按生态特点划分,可分为定居性鱼类、湖河回游性鱼类和过河口回游性鱼类三类。

1、湖泊定居鱼类

是湖泊鱼类组成的主体,它们在任何湖泊中几乎都是稳定的优势种,当然也是渔业的主要对象,常见的种类有:鲤、鲫、鲂、花骨、鲶、乌鳢、鳜、蒙古红鮊、翘嘴红鮊、红鳍鲫、银鱼、湖鲚、黄颡鱼、餐条、鰟鮍等。这些鱼都能在湖泊中繁殖。此外,在东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湖中,尚有雅罗鱼、拟鲤、狗鱼、裸鲤等。(1.5分)

2、湖河洄游性鱼类

也是湖泊鱼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出现在与江河贯通的湖泊中,在湖泊中摄食、成长,但必须到江河中产卵,如鲢、鳙、草鱼、青鱼、感、鳊、鲷、鲦、赤眼鳗等,

与江河畅勇的湖泊里,这一类鱼的经济价值很高,常与定居性鱼类平分秋色。

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湖泊中,还有马口鱼、细鳞斜等江河生活的种类,但进入湖泊摄食。(1.5分)

3、过河口洄游和河口性鱼类

这类种类较少,如刀鲚、鲥鱼、银鱼、鲈鱼、河纯、梭鱼、鲻、鳗鲡等。(1分)(3)、大水面鱼种放养时为什么提倡冬季放养?

①冬放水温降低,鱼种活动力弱,易拉网,且损伤少。(1分)

②冬放凶猛鱼类摄食强度降低,对鱼种的危害较少。(1分)

③鱼种对大水面的适应期较长,冬季一过,温度回升,即可摄食生长,相对于夏季,延长了生长期。(1分)

④免除了鱼种截止冬所需的鱼种池,以及一些管理上的麻烦。(1分)

(4)、如何评价凶猛性鱼类和小杂鱼在大水面中的地位?

一)凶猛鱼的评价,从两方面看:

1、不利的一面(1分)

从能源的利用和转换看,由于凶猛鱼类都处在食物链的最高级,凶猛鱼类的饵料系数一般为5-10,故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我国对凶猛鱼的评价:

对不同种类的凶猛鱼类应区别对待,一般原则是:对柏类要压制,对感鱼要歼灭,对其它鱼类要合理发展。

2、有利方面(1分)

①几乎都是优质鱼、名贵鱼。

②对小杂鱼的限制有积极的作用。

③能利用经济鱼类不能利用的大型水生动物,如鳜鱼、食虾、鳅、黑鱼食蝌蚪等。

二)对小杂鱼的评价(2分)

小杂鱼,其个体都小,生长慢,繁殖力强,摄食能力强,商品价值不高,且与经济鱼类争食,因此都应列入被控制和消灭行列。

(5)、研究鱼类种群及其变动的意义有哪些?

1、便于正确判断鱼类资源的状况。(1分)

2、掌握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增殖和养殖措施。(1分)

3、进行渔业预报和较长期的扑捞计划。(1分)

4、可以作为调查鱼类区系的依据。(1分)

(6)水库的一般构造怎样?

1、拦河大坝:分为主坝、副坝。(1分)

2、溢洪道,用于防汛期洪水。(1分)

3、输水道:连接灌溉渠道。(0.5分)

4、电站:发电。(0.5分)

5、船闸:供上、下船只通过。(0.5分)

6、过鱼道。(0.5分)

1、径流调节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①对库区小气候的影响(1分)

②对地震的影响(1分)

③对留行病的影响(0.5分)

④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流速,含沙量,水温,溶解气体)(0.5分)

⑤对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0.5分)

⑥对洄游鱼类的影响(0.5分)

2、简述湖泊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①溶解氧(3分)

A 垂直分布于浅水湖而言,其湖水水温年内表层和底层几乎一致或相差甚微,而对于深水湖泊,则出现溶氧垂直分布不均的问题,湖水上层由于光合作用和大气中O2溶解可以致使DO过绝和而越往下DO量越小,到温跃层以下,DO很少,用仪器很难测出。

B 水平分布白天湖边高,湖心低,迎风面高,背风面低,因为直浮在湖岸的浅水处和迎风面处的密度大,晚上则相反。

C 昼夜分布对大型湖泊而言,湖水中DO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O2的溶解,直浮的光合作用产生的DO不多,因而造成这类湖泊白天由于温度升高,DO低,而晚上则DO 增加。而对于小型湖泊直浮一般比较丰实,大气O2溶解只占次要地位,故DO昼夜变化与直浮的光合作用有关,即白天DO大大升高,而晚上则大减

②二氧化碳(1分)

与溶解氧相反

3、怎样控制水库中的小杂鱼和凶猛性鱼类?

①凶猛性鱼类的控制(2分)

A预防措施

B破坏产卵

C针对性捕捞

D药物清除

②小杂鱼的控制(2分)

A大量放养经济鱼类

B保留适当的凶猛性鱼类

C破坏产卵

D针对性捕捞

4、为什么从小水面到大水面白鲢的比例要下降花鲢的比例要上升?

A浮游生物的比例发生了变化(1分)

B摄食器官的差别(1分)

C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饵料系数不同(1分)

D花鲢性情温和回捕率高(1分)

5、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a、光辐射(1分)

b、水温(1分)

c、营养盐类(1分)

d、水体的形态条件,如深度S和形状均可影响。(0.5分)

e、水文学条件(0.5分)

6、影响鱼类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1、营养条件(1分)

2、繁殖力及仔幼鱼的成活率(1分)

3、凶猛鱼的影响(及其它敌害生物),水域中的各种病原体、小杂鱼及凶猛鱼,对鱼类种群活动的整个过程均有影响,敌害多,种群数量下降,少则上升。(1分)

4、捕捞的影响(0.5分)

5、其它因素(0.5分

五:论述题 (共 16分)

(1)湖泊渔业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10分)

1、水域形态调查,包括水域的名称、地理位置、水域类型、面积、长度、宽度、深度、容积、岸线系数、底质流域土址植被情况、水源和进出水口。(1.5分)

2、水文和气象条件调查,包括径流量、涨水枯水情况、泥沙含量、气候、无箱期、气温、极温、降水量、日照、风力风向等。(1.5分)

3、水域的渔业利用及水利建设、围垦等情况。(1分)

4、水域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1分)

5、水域的物理因子的调查(水温、透明度、水色等)。(1分)

6、水化学条件调查,包括溶解氧、CO2、PH值、溶解的无机和有机物质。(1分)

7、鱼类的天然饵料基础,包括水生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1分)

8、鱼类区系组成。(1分)

9、拦鱼设施。(1分)

(2)、湖泊、河道养鱼增产技术包括哪些?(6分)

1、确定重点放养对象,适当搭配其它鱼类。(1.5分)

2、培养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1.5分)

3、改进栏鱼设备。(1分)

4、控制凶猛鱼种群。(1分)

5、提高扑捞效率。(1分)

试述黑白瓶测定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和步骤(10分)

原理:根据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变化计算光合作用的强度,间接计算有机物的生成量。(4分)

步骤:黑白瓶的装置(1分)

挂瓶(1分)

水中溶解氧的固定(1分)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1分)

生产力的计算(2分)

2、大水面为什么要放养大规格鱼种?(6分)

a、大规格鱼种的避敌能力强,易适应大水体。(1.5分)

b、大规格鱼种摄食能力强,大水面饵料生物要少得多,故规格越大,摄饵越多,生长愈快。(1.5分)

c、回扑率高。(1.5分)

d、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强。(1.5分)

计算题

某水库浮游植物现有量为7.4mg/L,浮游动物为2.5mg/L,水库水深平均为10米。若浮游植物的P/B系数按50计算,浮游动物的P/B系按20计算。浮游植物被鲢利

用率为20%,饵料系数为40,浮游动物被鳙利用率为25%,饵料系数为10,试计算鲢、鳙的生产潜力。

饵料系数

可利用率系数饵料生物亩产量每亩鱼产力)

(B P %/??= kg )

(5.1240%2050106674.7=????=每亩鲢鱼产力

P/B 系数(通常叫增殖系数)

kg )

25.810%2520106675.2=????=(每亩鳙鱼产力

合计20.75kg/亩

碎屑、细菌的产量为浮游生物生产潜力的50%,总生产潜力为20.75+20.75/2=30kg/亩

水域生态学习题

绪论习题 一、生态学定义、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二、环境与环境因素作用的一般规律。 三、最小因子限制定律及辅助原理,限制因子的概念。 四、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及补充原理。 五、水的重要性。 六、流水、静水水体的特征。 七、水体的分区和水生生物的生态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八、环境因子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章物理因子的生态作用习题 一、水环境的光照条件特点及其生态意义。 二、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三、光谱成分对藻类的色素组成有何影响? 四、光对水生动物的生命过程有哪些影响? 五、什么叫吸收系数?影响吸收系数的因子有那些? 六、补偿点及补偿深度,补偿点与温度的关系? 七、光与水生生物行为关系。这种关系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八、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有何特征?其原因和适应意义如何? 九、试述海洋生物发光的类型、机制和生态意义。 十、环境温度对水生生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十一、极限温度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哪些行为、形态和生理的适应?高温致死的原因是什么? 十二、生物学零度。 十三、阐述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积极意义和原因(变化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十四、根据对温度的要求,水生生物怎样划分? 十五、季节变异(周期变态)及引起季节变异的原因和生物学意义。十六、水流对水生生物有何影响? 十七、水生生物怎样适应水位和水体干涸的变化。 十八、水中悬浮物的来源及生态作用。 十九、底质对水生生物的生活有何影响?

二十、水体容积大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第二章水化学因子的生态作用习题 一、水体是如何按盐度划分的?根据渗透关系的特点水生生物可分为哪几类?它们是如何保持体液化学组成的稳定性? 二、水生生物对于防止渗透脱水或充水的适应方式。 三、水生生物盐代谢的途径。 四、影响生物耐盐性的因素。 五、为什么说盐度5---8是水生生物耐盐性的生理界限? 六、离子的拮抗与协同作用。 七、水体的盐类成分有何生态作用? 八、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 九、各类水体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特点和垂直分布及消耗,影响水中溶解气体含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十、好气生物和嫌气生物及水生生物的呼吸机制。 十一、呼吸系数、呼吸强度及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十二、临界氧量和窒息点及水生生物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机制。 十三、窒死、夏季窒死和冬季窒死及引起夏季窒死、冬季窒死的原因。十四、氧过量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及原因。 十五、CO2的生态作用。 十六、CO2含量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十七、PH值对水生生物的生活的影响及影响其毒性的因素。 十八、氨含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影响其毒性的因素。水体降氨的措施及氨毒性的合理利用。 十九、溶解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生态作用。 二十、硫化氢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第三章习题 1、水生生物的营养方式。 2、何谓同化值? 3、藻类同化作用的磷源是什么? 4、水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是哪两种?哪一种为主要的?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知识点汇总讲解

第一章概论 1.贝类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态习性上共同的特征) ①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双壳类没有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了双壳类外,其他种类的口腔中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主要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⑥间接发育的贝类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 假分节:指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新蝶贝)。 3. 无板纲:闪耀毛皮贝和新月贝 单板纲:新蝶贝 多板纲:石鳖 掘足纲:角贝科 头足纲:鹦鹉螺、章鱼、枪乌贼 双壳纲:魁蚶 腹足纲:鲍、宝贝 经典贝壳的结构:最外层为薄的角质层,中层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 双壳类 1.辨别贝壳前后方位的5种方法: ①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 ②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方 ③有外韧带的一侧为后端 ④有外套窦的一侧为后端 ⑤具有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端为后端。有2个闭壳肌的,较大的1个所在处为后端。 2.左右的辨别方法: 前后端确定后,将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则为左壳,右侧者即为右壳。 3.壳顶: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它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即“胚壳”)。多数种类壳顶略偏向前方,少数种类的壳顶位于中央或后端。 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为壳长。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双壳类消化系统 4. 口:仅仅为一个简单的横裂,由唇瓣组合而成。位于身体的前端,足的基部背侧。除个别种类(胡桃蛤科)外,大多数双壳类没有口腔,也没有颚片、齿舌和唾液腺。 5. 食道:紧接在口的后方,极短。食道壁是具有纤毛的上皮细胞。食道的作用是依靠纤毛的摆动使食物进入到胃中。 6. 胃和晶杆:胃膨大呈口袋状。胃腔内经常有1个幽门盲囊,里面有一种表皮的产物,称为晶杆,故这个盲囊又被称为晶杆囊。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216) 一、名词解释 1.限制因子:。 2.临界氧量: 3.拥挤效应: 4.生态位: 5.水呼吸: 6.赤潮生物: 7.内禀增长率: 8.窒息点: 9.营养级: 10.生态学: 11.生态系统: 12.生态因子: 13.生境: 14.阈: 15.生态幅: 16.指示生物: 17.种群: 18.环境容纳量: 19.生物群落: 20.群落演替: 21.库: 22.积温: 23.有效积温: 24.生物群落: 25.生态平衡: 二、选择题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 ____提出 的。 A. Odum E.P. B. Haeckel E. C. Forel D. Tansley 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_________。A.指数式 递减 B. 指数式递增 C. 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

3.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 _____。 A. B型 B. C型 C. A型 D. 其它型 4.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A. 熊猫 B. 鲸鱼 C.鲤鱼 D.人 5.以下哪种生物更倾向于K-对策者____ ___。A.轮虫 B.枝角类 C. 桡足类 D. 原 生动物 6.海洋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 ____。A. 等渗调节 B. 低渗调节 C.高深调节 D.随渗调节 7.淡水硬骨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 ___。A. 等渗调节 B. 低渗调节 C.高深调节 D.随渗调节 8.天然淡水温带湖泊中氧气的主要由___ ___消耗。A.鱼类呼吸 B.逸散入空气 C.底栖生 物呼吸 D.水呼吸 9.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 ______。 A. 10% B. 10-20% C. 50% D. 15% 10.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 _____。 A. 互利共生 B. 原始合作 C. 竞争 D. 中性作用 11.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 ______。 A. C=P+R+F+U B. PG= PN+RA C. P = PNC +R D. PNC = PG – RA-RH= PN-RH 12.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 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 _______ _______。 A. D = KCL B. D = K-C+L C. D = KC/L D. D = K+L -C 13."Q10=2-3"所表示的生态学意义符合________。 A. 10%规律 B. Vant Hoff' law C. R.Q. D. 发育温度阈 14.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 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A. D = KCL B. D=K-C+L C. D= KC/L D. D = K+L-C 15.生物多样性可用________________指标而数量化。A.生长曲线 B.种群转变速率C. 香 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D.能量转换效率 16.____________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A.水温 B.光照 C.溶氧 D.盐度 17.表示化学耗氧量的是____ __。 A . BOD B. COD C.TOD D.TOC 18.下面不属于水体生态因子中的自然因子的是___________。 A.降水量 B.土壤深度 C.微生物 D.溶解盐 19.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 A. 熊猫 B. 鲸鱼 C.鲤鱼 D.人 20.被水分子强烈散射的是____ __。 A.红光 B.蓝光 C.紫光 D.黄光

烟台市职称评审业务知识考核--水产工程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推广健康养殖,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养殖企业要建立()填写制度。 A、水产养殖生产纪录 B、水产养殖用药纪录 C、水产养殖产品销售纪录 D、管理人员考勤记录 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 A、硫酸钙 B、碳酸钙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 3、国家根据()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A、保证水产品充足供应 B、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 C、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D、均衡渔业捕捞能力 4、正确理解水域生物生产力,要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所以()才是水域生物生产力的物质标志。 A、终产量 B、中产量 C、原产量 D、以上均不对 5、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 A、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B、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 C、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D、港湾围拦养殖 6、池塘中溶氧的最大消耗是()。 A、逸散 B、鱼类呼吸 C、其它水生动物呼吸 D、水中底泥有机物耗氧 7、晴天肥水池塘溶氧量最高的时候是()。 A、黎明前 B、上午 C、下午 D、晚上 8、无胃的鱼类缺消化食物的酸性环境,下列无胃种类是()。 A、鲤鱼 B、河鳗 C、鳜类 D、鲇鱼 9、特种水产养殖中的“黑鳃病”,主要危害对象是()。 A、淡水白鲳 B、河蟹 C、虾类 D、乌龟 10、全池泼洒药物防治鱼病时,应在()进行为宜。 A、上午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1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酸D、多糖 12、为防止世界范围性烂鳃病的发生,养殖生产上严禁使用()。 A、未发酵的粪肥 B、已发酵的粪肥 C、无机化肥 D、有机化肥 13、O3消毒养殖水体是利用了它的() A、还原性B、氧化性C、络合性D、以上皆是 14、动植物养殖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的主要领域,目标是应用生物技术手 段提高养殖生物的养殖、发育、生长、健康和整体状况。目前()是优先发展领域。 A、优良品种选育B、病害防治C、种质保护D、高效养殖技术 15、大鲮鲆育苗过程中要分苗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 A、避免空间竞争B、避免摄食竞争C、避免同类相残D、避免交叉感染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娟姐)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包括牡蛎、鲍、乌贼和不常见的角贝、龙女簪等。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①、它们的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②、除瓣鳃纲外,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③、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④、体腔退缩为围心腔。 ⑤、间接发育的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2、贝类的分类:多板纲、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掘足纲、单板纲、无板纲 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1、贝类生活环境: 环境因子分为两大类:生物因子(种间和种内关系包括饵料、敌害等)和非生物因子(即理化因子包括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盐、底质、潮汐等等)。 2 3、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 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 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 固着生活型:牡蛎 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 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 凿穴型:海笋、船蛆 寄生与共生型: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 4、贝类的摄食方式:依种而异,主要与其摄食器官的构造有关。 ①滤食——瓣鳃纲的种类大都是滤食方式,一般口腔无齿舌、颚片和唾液腺等。 ②舐食——腹足纲的鲍等、多板纲的石鳖等都属于舐食食性。这类动物有发达的吻、口腔内有齿舌、颚片和唾液腺,齿舌带长,小齿数目多。 ③捕食——头足纲的种类多属捕食食性。 5、贝类的食性:①滤食性②草食性③肉食性④杂食性

6、贝类的食料种类:①浮游生物食性的食物种类②植物食性的食物种类③动物食性的种类④人工配合饲料 第三章贝类的繁殖和发育 1、性成熟年龄——贝类从受精卵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具有生殖能力的时间。 生物学最小型——发育达到第一次性成熟时的最小个体称为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年龄和生物学最小型都是衡量某一种贝类生殖力的指标。) 2、双壳类的生殖腺包括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等三个部分构成。 (滤泡是由生殖上皮组织构成,是形成生殖细胞的主要部分) 3、性腺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期、分化期、成熟产卵期、耗尽期或休止期。 影响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决定贝类性腺发育的因素除自身以外,还包括温度、饵料、亲贝密度以及水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 人工促进贝类性腺发育的方法:主要有:升温,加强营养,改善水质等多种方法。 4 5、繁殖方式: A:卵生型——大多数瓣鳃类和原始的腹足类属于卵生型。成熟的亲贝将精或卵细胞 排到体外,在水中受情发育直到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如褶牡蛎、 近江牡蛎、长牡蛎、紫贻贝、翡翠贻贝、厚壳贻贝、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 泥蚶、栉江珧、马氏珠母贝、菲律宾蛤仔、缢蛏、杂色鲍、皱纹盘鲍等均为卵 生型) B:幼生型——部分贝类在繁殖时,把精或卵细胞排至出水腔中,依靠排水孔附近的 外套膜和鳃等的作用,使生殖细胞压入鳃腔中,并在此受精、发育, 到能自由活动的幼体时才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称幼生型。 C:交尾——交尾行为见于头足类和大多数腹足类。 D:卵群——部分水生腹足类和头足类,排出的卵子往往粘集成群,称“卵群”。卵群的形式很多。 卵生: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卵黄进行营养。 6、贝类的生活史:(1)生殖细胞(2)受精(3)卵裂(4)囊胚与原肠胚 (5)担轮幼虫: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候的胚胎称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 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轮口前纤毛环,纤毛环的中央长出一束顶纤 毛束,中间为1~2根最长的主鞭毛(有的种类没有,如牡蛎)。在肢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 纤毛。 (6)面盘幼虫:担轮幼虫的壳腺形成马靴形的胚壳(又称幼虫壳),并从身体两侧逐渐

贝类增养殖10附着型贝类——扇贝的养殖【12】

附着型贝类 ——扇贝的养殖 ? 俗称海扇、干贝蛤、海簸箕; ? 近缘种达300种,我国约30余种; ? 闭壳肌肥大、鲜嫩,营养丰富,干品称“干贝”. 附着型贝类 ——扇贝的养殖 ?扇贝产量较大的国家有中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和阿根廷等。 ?60年代前,我国扇贝生产全部是采捕野生贝; ?1968年开始人工养殖; ?1973年以来,扇贝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等关键技术突破之后,扇贝养殖迅猛发展。 主要养殖贝类产量及其占贝类养殖总产量的比例 (贝类养殖总产量1108.2321万吨,2013) 江珧, 0.9,0.09% 鲍, 11.038, 0.93% 蚶, 33.687, 2.85% 蛏, 71.47.31% 贻贝, 77.2 7.90% 扇贝, 160.8201, 13.62% 蛤, 385.3531, 32.63% 牡蛎, 421.8644, 35.73% 近年中国养殖扇贝产量(万吨) 主要内容 一、扇贝的生物学 二、栉孔扇贝的半人工采苗 三、海湾扇贝的人工育苗 四、扇贝的养成方法 §1 扇贝的生物学 ?主要养殖种类 ?扇贝的生态 ?扇贝的繁殖 ?扇贝的生长 §

1、主要养殖种类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海湾扇贝 紫扇贝(杂交种) 华贵栉孔扇贝 栉孔 栉齿 2、扇贝的生态 2、扇贝的生态 高盐性,24-40 ‰ 适温范围5-23 ℃ 虾夷扇贝 广盐性:16-43‰, 适宜范围21-35 ‰ 生存温度:-1-31℃ 生长适温:8-28 ℃ 海湾扇贝 高盐性,23.6-31.4 ‰ 生存温度:8-32℃ 生长适温:20-25 ℃ 华贵栉孔扇贝 高盐性,23-34 ‰ 生存温度:-2~28℃ 生长适温:15-25 ℃ 栉孔扇贝 盐 度 温 度

(整理)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1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1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胞外产物: 2.限制因子: 3.临界氧量和窒息点: 4.全球变化: 5. 拥挤效应: 6. 生态位: 7. 水呼吸: 8.新生产力: 9. 赤潮生物: 10. 内禀增长率: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0分,每题1分)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____提出的。 A. Odum E.P. B. Haeckel E. C. Forel D. Tansley 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____________。

A.指数式递减 B. 指数式递增 C. 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 3.生态生长效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 A. PG/At B. PG/C C. PN/L D. Pt/Pt-1 4. 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______。 A. B型 B. C型 C. A型 D. 其它型 5. 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_______。 A. 10% B. 10-20% C. 50% D. 15% 6. 环境问题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生态破坏和全球变化 B. 赤潮现象和环境污染 C. 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 D.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A. 互利共生 B. 原始合作 C. 竞争 D. 中性作用 8.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_______。 A. C=P+R+F+U B. PG= PN+RA C. P = PNC +R D. PNC = PG – RA-RH= PN-RH 9. 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 (C)、降解 (K)和淋溶(L), 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A. D = KCL B. D = K-C+L C. D = KC/L D. D = K+L-C 10. "Q10=2-3"所表示的生态学意义符合____________。 A. 10%规律 B. Vant Hoff' law C. R.Q. D. 发育温度阈 三、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某生物开始发育生长的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为5℃, 该生物完成某一生长阶段所需时间(发育历期)为100d, 期间日平均温度为20℃,那么该生物在这一生长阶段的有效积温为___________℃?d,活动积温为___________℃?d。 2.赤潮藻类的主要类群为甲藻和__________两大类。 3.许多学者如澳大利亚生态学家Williams认为内陆盐水通常是指盐度为_______以上

特种水产品养殖学试题

《特种水产品养殖学》试卷(必修,A卷) 1.南美白对虾的摄食习性有哪些?(10分) 2.如何选择虾苗?(20分) 3.如何做好河蟹防逃设施?(10分) 4.甲鱼的生活习性有哪些?(20分) 5.如何进行黄鳝饵料配制及投喂?(20分) 6.如何进行三文鱼的人工孵化?(20分)

一、南美白对虾的摄食习性主要有以8条: 1对虾的头脑不发达,不像鱼那样会形成投饵的条件反射,因而只能分散投饲。 2对虾视觉较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因此要分散投,勤投少喂,为保持饲料的气味,最好在饲料中加乌贼肉粉、牛磺酸等诱食剂、以利对虾找到饲料。 3对外以鳌足猎取食物,用腭足把持食物送人口中,因此它不能摄取粉状食物,配合饲料在水小至少应保持两个小时不溶解。 4对虾摄食时怕惊扰,池内应少放或不放争饵鱼类。 5有明显的嗜食性,更换新饲料会使摄食量下降,所以在更换饲料时要先减少投饵量,然后再逐步增加至正常投饵量。 6黎明和傍晚摄食较多,中午和夜间摄食较少,所以,黎明和傍晚的投食量要占全天的60%。 7有在池边觅食的习性,投饵时,要在池周边投饵,等长大后逐步向深处移,决不可投在深水沟里; 8水质不佳、水温变化都会影响其正常摄食,因此投饵要看水质,看天气。 二、 1虾苗的整个肠道应该允满。 2前体不畸形,附肢完整。虾须长、细、直.而且并在一起。 3双眼清澈对称。 4腹节长,肌肉充满虾壳,平滑而清澈、透明。 5头脑甲边缘不卷起,身体无泥污和异物。 6虾体表光滑,无黑色坏死斑点。 7尾扇应张开。 8对外来刺激反应十分敏捷,且有逆水游动和贴壁行为,强健的虾苗由水中心向外游。 9放苗时,健康虾苗会立即沉到池底,而弱质虾苗则继续靠近水面随水漂流。 三、河蟹防逃设施 防逃是养殖的一项重要工作、防逃材料可选用铝皮、塑料板、多功能尼龙形膜、玻璃、水泥板、砖墙等,最常用的有铝皮、塑料板和多功能尼龙薄膜。为节约成本,塘与塘之间可用多功能薄膜。具体如下: ①铝皮或塑料板防逃。四周用高度为80厘米的铝皮或塑料板围栏,四角需围成大弧形,以防河蟹逃 逸:在塘埂上开约l0厘米深的一条沟,沿沟打上木桩或竹杖,间距1米,此后将铝皮或塑料板钉在桩上,再用土压实即可。 ②多功能尼龙薄膜防逃;选用50厘米或60厘米两种规格的多功能尼龙薄膜。先在池塘两端钉上木桩, 系亡绳子并拉紧,再在池埂上开挖一条深为5—10厘米的沟,沿沟插好小竹竿,小竹竿高度根据薄膜高度而定,两端端用土压实,四角或做成半圆形。多功能薄膜光滑、柔软,防逃效果好,成本低,但其牢固度相对较差,使用期限为12-18个月,同时还需经常检修。 ③水泥板防逃水泥板要求表面光滑,最好有“厂’’字形压口。一般长2米,宽70厘米,厚5厘米, 压口20厘米。将水泥板埋人土中20厘米,接口处用水泥填平、抹光,四角成弧形。该设施坚固耐用,但造价高。 四、甲鱼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甲鱼的生活习性可简要地归纳为“二喜二怕”,即: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在自然环境中,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晒背),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 消化。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docx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绪论 1、生态学的定义是什么? 2、水域生态学的定义什么?养殖水域生态学与水域生态学有什么不同? 3、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耍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章:个体生态学 1.解释名词:个体生态学、生态幅、坏境、坏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 最适度、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补偿点、补偿深度、真光层、适应性、乔丹定律、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离子系数、临界氧量、窒息点、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2.简述水体的光照特点。 3.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4.何谓极限温度?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那些适应? 5.周期性变温对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积极意义?为什么? 6.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对淡水的含义有儿种观点? 7.试述水生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机制。 8.何谓呼吸系数(R.Q. ) ?何谓二氧化碳平衡系统? 9.二氧化碳和硫化氮对水生生物有何作用? 10.水生生物怎样适应呼吸条件的变化? 11.水中悬浮物有何生态作用? 12.简述水体降氨措施和氨毒性利用。 13.水中溶解有机质有何生态作用?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 1.解释名词:阿利氏原理、领域制、内禀增长率、生态对策、拥挤效应、环境容纳量、最小种群原则、社会等级。 2.何谓种群?说明它有哪些基木特征。 3.决定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哪些?试予以说明。 4.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什么是存活冊线?它有那几种基木类型?举例说明。 6.简述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效应和生态学意义。 7.什么是I?-对策者和K-对策者?试比较两者种群动态特征的区别。 8.什么是内禀増长率?它与周限増长率有何关系?为什么? 9.种群数量变动的方式有哪几种形式?什么原因? 10.试述北温带湖泊浮游生物种群的季节消长规律。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虾蟹生物学试题

1、头胸甲:虾头胸部的背面及两侧包被的一片甲壳称谓头胸甲。 2、额角(额剑):头胸甲的前端中央突出形成,它是防御、攻击的武器。 4、口器:由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组成的咀嚼器官为口器,与摄食有关,蟹为口框。 5、尾扇:由尾肢和尾节组成,既可以在在游泳时司身体之升降,也有强大的拨水弹跳能力,在遇敌时能急剧后退,避免受到袭击和伤害。 6、肢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无鳃轴鳃丝之分的鳃称为肢鳃。 7、侧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9、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0、精荚:包被精子的豆荚状鞘,分为豆状估和瓣状体两部分。 11、体长:将虾体拉直后,眼柄基部到尾尖的长度即为体长。 12、全长:将虾体拉直后,第一触角基部到尾肢的长度即为全长。 13、触角板:第一触角的腹甲称为触角板,也叫触角腹甲。 14、胃磨:虾的贲门胃内壁,有许多角质的小齿形成的,可进一步磨碎食物功能的组织称为胃磨。 15、纳精囊: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及第五步足基部的腹甲上。 16、雄性附肢:雄性对虾在第二对游泳足内肢内侧各有一个细小的突起,称为雄性附肢。 17、雄性交接器:由第一对游泳足的内肢连合组成的雄性生殖器官称为雄性交接器。 18、棒状体:在卵子产出后即向卵外排出包被卵子表面的身在短棒状胶质物体称为棒状体,也称周边体。P39 19、螯足:蟹的第一对胸足呈螯状称为螯足。 21、自切:蟹的附肢在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时会在附肢基节和座节关节处断落,称为自切。 22、X一器官窦腺:由脑发出的视神经在眼柄内呈分节膨大,分别称为终髓、内髓和外髓,在外髓和终髓上有几处神经分泌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发出一条神经纤维束最后聚于一处形成窦腺,这几处神经细胞群和窦腺合称为X一器官窦腺。激素是X一器官分泌的,经纤维束减至窦腺,窦腺是释放中心。P37 23、尖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第三、四、五节相愈合。 24、圆脐:雌蟹腹部宽大,呈圆形,分七节。 25、假螯(亚螯):掌节宽扁,基部有一大刺,指节形镰刀,组成一个类似钳状结构,但无螯功能,这个称为假螯也叫亚螯。 26、肢芽期:胚胎依次出现第二触角原基、大颚原基及第一触角原基,此时胚胎可见三对原基隆起。 27、膜内无节幼体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二触角、大颚分出内、外肢,肢端着生刚毛;胚体前端腹面中央出现红色眼点,胚体在卵膜内逐渐转动。 如何鉴定日本对虾: 答:日本对虾主要特征:额角侧沟(脊)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有中央沟,且深而长,额角沟和额角脊,额角沟后端显著呈双叉形,有肝脊,身体有横斑,额角侧沟窄而深,窄于额角后脊,封闭型纳精囊,纳精囊方袋形,前缘横开口,雄性交接器中叶顶端之突起大,弯向腹面。 4.虾类的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神经细(腺体是一种神经一血器官),后接索器存在于游泳虾类(十足目,口足目二类甲壳动物),位于围咽神经节处,由该神经分支扩张而成,亦为神经一血器管。,围心器:多见于爬行虾蟹类,位于围心腔内侧壁,横跨围心腔上方,处于腮静脉的周围。包含神经内分泌细胞、周边神经内分泌细胞、连接神经纤维以及来自胸部和腹部各神经分泌细胞的终端。,Y-器官:非神经内分泌器官,来源于外胚层,不同种类形状各异,位置不同。,X-器官年主要分泌物是MZH和GHH,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发育。,后接索器和围心腔神经内分泌产物主要为各种胺类和多肽类。用于控制色活动,促进心脏功能及呼吸活动,此外还参与渗透压和离子调控过程。,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脱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 5.虾蟹的异同:虾蟹类均为甲壳动物,蟹类是十足中短尾类的种类,虾类为多种甲壳支物类群的总称,对人类经济价值较高的甲壳类大多属于十足。十足从形体上分:(1)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有游泳虾类和爬行虾类。(2)蟹形动物,多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蟹和虾不同,蟹的身体是背腹扁平的,腹部明显退化,折与头胸部的下方。与虾一样,蟹有20(21)体节,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愈合,其背面有头胸甲,其表面起伏不平,形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和内脏器官的位置相适应。 6.蜕壳活动的调节:X—器官窦腺作用:(1)有一种激素能抑制壳素,阻碍营养物质和钙质的贮存,因此这种激素的多寡之间关系到蜕壳间期的长短。(2)有一种激素,抑制Y —器官的作用,当蜕壳周期已进入蜕壳前期时,能加速蜕壳前期各生理活动的进行。(3)有一种激素能控制对虾蜕壳后进入虾体内的水分量,使虾的体积不会盲目增大。Y—器官作用:分泌促进蜕壳的激素。 7.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的特征:蚤状幼体: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分节明显,出现复眼,颚足双枝型为运动器官,后期尾肢生出,形成尾扇。蚤状幼体亦为浮游生活,开始摄食,多为滤食性,后期始具捕食能力。糠虾幼体:腹部发达,出现腹肢,胸肢双肢型,营浮游生活。捕食能力强。龙虾类,螯虾类的初孵幼体即糠虾幼体,龙虾类的糠虾幼体又称叶状幼体。

水产经济增养殖学 习题

名词解释: ☆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是生物学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养殖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地理分布,经济价值以及水域中所发生的生物学过程,阐明养殖生物生命的各种规律,并探讨其控制,利用和改造的学科。 ☆补偿点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的幅照度为补偿点。 ☆补偿深度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的为补偿深度。 ☆网箱养殖在天然水域中用合成纤维或金属材料制成一定规格的网箱,然后将鱼养入其中,利用天然饵料或人工投饲养成食用鱼或鱼种的养殖方式。 ☆饵料系数(饲料系数)增长单位鱼体鲜重所消耗的干饲料量。 四定投饲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饲料投喂方式。 四看施肥看天气、看季节、看水质、看鱼类动态,以此为根据决定施肥与否的方式。 单位投饲量放养单位重量鱼种全年所投的饲料总量。 亲鱼用于繁殖的雌鱼和雄鱼之通称。 ---鱼的胚后期---分5个时期 仔鱼鳍褶尚存,全长0.5~1.7cm的鱼苗。 稚鱼鳍褶消失,体侧出现鳞片至全身披鳞,全长1.7~7.0cm的小鱼。 幼鱼形态以似成鱼,全长在7.0cm以上。 性未成熟期介于幼鱼和成鱼之间,性腺尚未发育成熟,其持续时间长短因种类而异。 成鱼期性腺第一次成熟至衰老死亡。 鱼苗刚孵化出膜,全长10毫米左右的仔鱼。 乌仔全长2厘米左右的稚鱼。 夏花全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又称火片、寸片。 鱼种全长3厘米左右至食用规格以下的幼鱼之通称。 子口(新口、片子)全长8~20厘米的一龄鱼种。 老口(过池)体重0.2-0.5kg的二龄鱼种。 ☆生物学零度指性腺发育的最低温度,高于此温度的为有效温度,将每天的有效温度相加就是有效积温。 ☆生态冰温生态冰温零点到结冰点的这段温度范围叫生态冰温。 ☆禁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捞海内动物的活动的期间。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4-6月份。 ☆禁渔区禁渔区是全面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或禁止部分作业方式进行捕捞的水域,为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虾蟹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在其产卵繁殖、幼鱼生长期、索饵育肥和越冬洄游季节所划定的禁止或限制捕捞活动的水域。 引种将某一个环境的某一种生物种类引入新的环境生活的过程统称为引种。 移植如果新环境与该生物的原栖息地性状相近,则引种生物容易适应新环境并能在新环境中生活、生长和繁衍后代,这过程叫移植 驯化如果新环境与该生物的原栖息地性状差异较大,引种生物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身的形态、生理与生态性,以适应新的水域环境,然后逐步形成有意义的种群,这过程称为驯化。 选优选择质量好活力强的幼体,目的是保持育苗池水质与底质清洁。 眼点大多数双壳类浮游幼虫在结束浮游生活即将进入附着生活前,可以看到在鳃原基的背

贝类增养殖

第一章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分为哪七个纲? 贝类学主要特征: ?1、身体柔软不分节,一般由5部分组成,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贝壳。 ?2、除掘足类和瓣鳃类外,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 ?3、神经系统简单,主要由1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和神经索、神经节组成。较高等贝类神经中枢由脑、脏、足、侧神经节和这些神经节之间的神经连索所组成。 ?4、体腔退化,只有1个很小的围心腔。 ?5、大多数种类发育要经过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贝类分为七大纲: 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 2、瓣鳃纲主要特征?腹足纲主要特征? 瓣鳃纲主要特征: ?(1)外套腔发达,内有鳃通常呈瓣状,故称“瓣鳃类”。 ?(2)身体左右侧扁、两侧对称,有2个两壳,又名双壳类. ?(3)头部退化,没有头部,故名“无头类”,无口腔、颚片、齿舌等。 ?(4)足位于身体腹侧,侧扁呈斧头状,故又称斧足类. ?(5)神经系统较简单,但已具有明显的神经节,有脑、脏、足神经节3对神经节,感觉器官极不发达。 腹足纲主要特征: ?(1)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故名“腹足类”。 ?(2)通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所以亦称“螺类”。 ?(3)身体不对称,头部发达,通常对称,头上有口、眼及一对或2对触角,口内有颚片、齿舌。 ?(4)神经系统由脑、侧、脏、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组成,结构比较复杂。 ?(5)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1个心室,1个或2个心耳。 ?(6)大多数水生,少数陆生,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3、贝壳各纲贝壳的个数形状? ?无板纲无贝壳,但身体表面有发达的角质层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鳞片保护。 ?单板纲具1个帽状贝壳。 ?瓣鳃纲具2个瓣状贝壳。 ?多板纲具8块板状贝壳。 ?腹足纲绝大多数具1个螺旋形贝壳。 ?掘足纲具1个牛角状或象牙状贝壳。 ?头足纲多数退化为内壳,有的完全退化,仅鹦鹉螺具有1个外壳。 4、贝壳的主要成分?分为哪三层?分别由外套膜的哪部分分泌形成? ?贝壳的成分主要是CaCo3,占95%,还有少量Mg、Fe、有机物、磷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基地班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草业科学,专业代码:090701 一、专业简介 草业科学基地班属草业科学学科,于2007年获准建立甘肃省草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后成立,是兰州大学“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毕业后授予兰州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体系:依据草业系统的4个生产层和3个界面的理论,构建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草学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阵容: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部、省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特聘讲席教授3人,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89.6%,出国工作、学习一年以上的占71.4 %。 实践平台:建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草业农业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和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等12个野外观测站和示范基地。 科研与实力: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重大重点项目24项,包括我国首个牧草学领域“973”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55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5篇。

国际交流:与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有国家“草地农业创新引智基地”。新西兰梅西大学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用于鼓励两国学生、学者的交流。2名特聘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有草业科学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完成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2项。 特色与优势: 培养模式科学化:建立了教室-教学实验室-野外实验站-实习基地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体,英语与人文社科知识为两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教育教学导师化:依托强大的师资阵容,对基地学生实行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基地学生配备具副高职称以上或承担有科研项目的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向选择、课程选修、科研训练、就业以及进一步深造等。 培养方式国际化:发挥国际交流活跃的优势,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交流、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院每年选拨约3-4名学生在第4学年赴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基地学生具有优先权。 科研训练实战化:借助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越的实践平台,基地学生自第3学年起即可参与科研项目,深入学科最前沿,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设有“基地学生科研训练基金”资助学生的兴趣科研活动。 资助保研优先化:在遵循学校基地班相关倾斜政策的基础上,优先基地学生的奖助和免试推荐研究生。目前,学院设有“钱学森草产业奖学金”和“爱心互助基金”等奖助项目。 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定位:培养掌握草业科学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草业科学研究、管理、开发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草业科技创新能力、适应草业科学学科发展的学术型人才。 目标: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具有草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术型专门人才,为继续攻读研究生奠定基础,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经典文献目录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2) 附:经典文献目录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R.W.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3 3.达尔文著舒德干等译物种起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10 4.加兰E 艾伦著田铭译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2 5.赵锡鑫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阿伦C.奥恩斯坦等著余强译当代课程问题(第三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12 7.马云鹏著课程实施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 8.王永胜等编著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01) 附:经典文献目录 1. 刘友良,1992,植物水分逆境生理,农业出版社 2. 刘祖祺,张石城,1994,植物抗性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3. 王勋陵,王静,1989,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4. 赵可夫、王韶唐,1990,作物抗性生理,农业出版社 5. 谷安根陆静梅等,1993,维管植物演化形态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6. R,M.M. Crawford,1989,Plant Structure,Function And Adaptation ,Macmillan 7.Lersten, N.R. 1982. Tracheid bar and vestured pits in legume seeds (Leguminosae: Papilionoideae). Am. J. Bot. 69:98-107 8.Madjd, A., and F.Roland-Heydacker. 1978. Secretions and senescence of tapetal cells in the anther of Soja hispida Moench, Papilionaceae. (In French.) Grana 17:167-174. 9. HOEFERT,L.L.(1980) Ultrastructure of developing sieve ele- mentsin Thlaspi arvense L. II. Maturation.Am J. Bot 67:194-201. 10. ESAU,K. (1978b) The protein inclusions in sieve elements of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J.Ultrastruct. Res. 63:224-35.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02) 附:经典文献目录 1.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 普通动物学.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许崇任,程红. 动物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昆虫学通论.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4.Doris R L et al . Zoology.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1991. 5.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主编. 昆虫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6.蔡益鹏等译. 动物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 20XX. 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03) 附:经典文献目录 1. 王玢、左明雪,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刘安西、陈守同编译,细胞膜离子通道,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3. 陈军编、李继硕校,膜片钳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 4.左明雪,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曾庆华,内皮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05)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2012.04.30) 1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水体中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2乔丹定律:鱼类一般生长在低温条件下趋向于脊椎增多和身体加大。 3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目的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g,1840) 提出的“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的观点,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也就是说,生物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和不同情况而异,在稳定的情况下,其所能利用的量紧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限度时,就起到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 5耐受性定律亦称为谢尔福德耐性定律,是美国生态学家V.E. Shelford 于1913年提出的。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这就是耐受性定律。任何接近或超过耐受性限度的因子都可能是限制因子。 6生物学零度:是指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下限或生物发育的起点温度。 7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而改变称为生态演替,亦即生态演替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有规律的渐次取代直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为止的过程。 8生态系统是群落和生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群落中进行的一系列过程必然对生境产生影响,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定向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演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