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方程的认识》自主学习任务单

《方程的认识》自主学习任务单

《方程的认识》自主学习任务单
《方程的认识》自主学习任务单

《走进动物园——方程的认识》自主学习任务单

中职学校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在安徽、江苏、上海、西安、山东等省市地区、直辖市选择部门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此后,项目组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研学旅行的实验工作,历经几年,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研学旅行开展的实际问题。为此,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 (一)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 研学旅行工作从项目启动至今已有4年时间,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1.意义和价值得到认可 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参与研学旅行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认可。 2.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研学旅行活动原则上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而不只是少部分学生才能参与,这就给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学校需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明确分工。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在带领学生外出前,

最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精品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鲁平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问题中主动思考。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和动机,研究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心理,通过学生的行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创造情景,烘托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根据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索;引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正所谓一切的学科都起源于生活、取自于生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要学好数学,探索数学问题,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数学作为三大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就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呢? 一、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激起探索欲望 数学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何,学生对此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数学教学中灌入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以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不再是学生心目中不实用的科目,这样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比如,让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做课后作业时需要多长时间,上下学需要多长时间,遇到雨天要增加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门才不会迟到。 而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利用生活中学生会遇见的问题,与自身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起来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起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 ------冶父山镇罗岗小学高岳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人为地分开和割裂,要高度重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合理组织和科学调控,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发挥最大效益,是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一、正确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学生手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忙于穿梭,疲于应付,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摆摆花架子,充其量只是漫无目的的自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究其根本,在于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自主就是完全放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教师袖手旁观,不加干涉,不做有效引导,这种放野马式的自主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自主与引导密不可分,不能人为分开,高效的自主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知识面窄、学习经验不足、学习方法单调、处理问题能力薄弱,在如何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因此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合理定位,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排除障碍、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使其尽快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1)增加学生自主时空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要给学生充裕的时空,教师少讲、精讲,可讲可不讲的地方就坚决省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弄懂掌握的的内容,教师就不必事无巨细地重言倒语,只在介绍背景、方法方式、升华提高、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即可。这样增加学生的活动时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阔的空间去读书、思考和体验。 (2)扩大学生选择权利 学生学习往往受老师画的条条框框的制约和束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享受高度的选择权。学生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和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合作者,事倍功半,成效明显。 二、正确处理好合作与自主的关系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矛盾,也无谁优谁劣之分。善于自主学习的学生,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喜欢和人交流的学生,引导他们要学会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机整合和交叉效应才是上策。 (1)加强合作的针对性。 合作任务要明确,具有针对性。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合作不能漫无目的和随便随意,要精心挑选。 (2)加强合作过程的有效性。 合作的过程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的个别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思考有一定的结果时,理清自己的思路,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做到讨论交流时胸有成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认识,做合作的主人,而不是充当观众和听众。合作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话,最好快速记录别人发言要点。自己发言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结合别人的发言谈论话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整合观点,进而形成集体意见,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果实和喜悦。 三、正确处理好探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并非贬低自主性学习的价值。探究性学习和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在江西南昌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项的决赛,在决赛环节参赛教师需要展示某年级、某学科中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相配套的微视频;下面谈谈我设计参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以后想要参加这项比赛的老师们一些帮助。 首先应该明确,微课程是要为翻转课堂教学服务的,为微课程制作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需要在课前一起发给学生,供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时使用。微课程并不需要包含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或一部分重点或难点,课前只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即可。 什么是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呢?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载体这是noc活动主办方提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 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学生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在

家自主学习与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我以自己2015年的参赛作品《金属钠的性质》为例给大家谈谈我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一些思路: 1、课题选择 微课程的选题一般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等。我选择《金属钠的性质》这个课题,是因为金属钠是高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掌握的重要的金属单质,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金属元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能为今后学习元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2、达成目标 需要注意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我觉得学习目标应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在学习完本节微课程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水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是给老师看的,而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 “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第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这种要求必须要具体,目标的表述应该简明,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检测和评价,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可以使用“说出、描述、书写、证明、举例说明、熟记、判断、辨别、归纳、运用”等词汇。 我制定的本节微课程的达成目标是: 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其中包括:①知道并且能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比如:颜色、状态、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以及熔点的相对高低);②能准确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能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能准确描述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知道这两种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3.学习方法建议: 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树立学习信心。当然,既然是建议,就意味着学生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我设计的学习方法建议为: ①请你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相应的任务,认真观看实验视频。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暂停或回放,直到能够完整、准确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②请你按照视频设置的相应暂停位置上的提示,认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③如果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建议,请记录在‘困惑与建议’一栏,课堂上一起探讨。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通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更加积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 我设计的课堂形式预告为: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标》中恰当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得到落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趣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激发灵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推力,它就象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考、探求新知识。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小熊分西瓜》的故事:熊妈妈买了一个西瓜,要分给三个儿子,给了他们1/3、2/6、3/9三个分数,要他们选择自己要得到的西瓜数量,大哥说我比较大,给弟弟分多一点吧,选择了1/3,二哥也说,我是哥哥,多的应该给弟弟,它就选择了2/6,三弟没办法只好选择了3/9。然后,

我就问同学们:“大家说,三个小熊说的对吗?它们到底得到了多少西瓜呢?”这时,他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带着我的问题通过画图得出三个分数一样大,也有的同学用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1÷3、 2÷6、3÷9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商不变。看到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结论,都纷纷使出自己的本事,各显神通,我真替他们高兴。就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独立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自主探索的的机会,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中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把自己剪好的松树、衣服、五角星、蝴蝶等图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图形所具有的性质,通过“看”、“折”、“比”,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过程,理解了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合作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小组交流、合作探索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互递、知识互补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愉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在安徽、江苏、上海、西安、山东等省市地区、直辖市选择部门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此后,项目组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研学旅行的实验工作,历经几年,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研学旅行开展的实际问题。为此,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 (一)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 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从项目启动至今已有4年时间,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1.意义和价值得到认可 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参与研学旅行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认可。

2.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研学旅行活动原则上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而不只是少部分学生才能参与,这就给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学校需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明确分工。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在带领学生外出前,通常都有比较详尽的活动方案,每项具体工作也能够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每次外出考察,学校也会设计比较明确的考察主题,并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围绕考察目的地设计相应的参观、考察、调研和学习的内容,不少学校还设计出学习任务单或研学旅行记录手册,从而确保研学旅行活动既有“行”又有“学”,并安全有序开展。 3.开发利用了社会资源 研学旅行活动需要学生走出学校,外出旅行,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首先,学校要从旅行路线中筛选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围绕相关的资源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其次,学生的外出旅行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机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与这些社会机构进行反复沟通和磨合,建立一定的工作机制和合作关系。例如,各地旅游景点需要提供适合学生的讲解和服务,旅行社要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设计安全性高、价格较低的出行方案等。 (二)研学旅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安全问题带来诸多困扰 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学生人数多,每次外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学生集体外出,在校外活动多日,学生每日的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而每次带队外出的教师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很多家长尽管能够认同研学旅行的价值,但是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使很多学校在能否让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这个问题上踌躇不定,犹豫不决。 2.活动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近年来,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实施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一方面,

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附件一:“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2014年7月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 学习任务单项目设计例图 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使学生明确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 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 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例: 武昌起义自主学习导学单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课讲生动,让学生学懂弄通,使其对你所讲授的课程感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断激励求知欲,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家乡河流生态探察》一课中,孩子们选择自己身边最感兴趣的水作为活动主题,并通过了解水的作用,调查我国现在面临的水资料问题,实地考察工厂排放的废水进一步污染的水资源,最后通过活动心得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发地思考我能为家乡生态出点什么力。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优越的环境可以创造高超的智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喜欢一位老师连带着也喜欢这位老师所教学的课程,当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相反,学生害怕、讨厌一位老师,往往也害怕、讨厌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当这位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的情绪就会蒙上一层阴影,学习兴趣就会一落千丈。 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就像朋友一样相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而民主,学生的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昂,学习的兴趣就浓厚,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倍增。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和平相处。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老是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教材蕴含着激发兴趣的因素,具有独特的魅力,每章、节都有新鲜的内容,都会是学生产生疑问,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涵,吃透教材,严密而有系统地组织教材,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发挥教材潜在的趣味性,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活跃课堂气氛。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在课堂中还给学生思考的权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探索问题,解决矛盾。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地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在安徽、江苏、上海、西安、山东等省市地区、直辖市选择部门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此后,项目组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研学旅行地实验工作,历经几年,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研学旅行开展地实际问题.为此,年月,教育部等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地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地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地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地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地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地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地有效途径.” 中小学研学旅行地现状分析 (一)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取得地成效 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从项目启动至今已有年时间,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意义和价值得到认可 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地学生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地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参与研学旅行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地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地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地理解,丰富教育地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地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地价值和意义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地广泛认可. .形成了良好地工作机制 研学旅行活动原则上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地,而不只是少部分学生才能参与,这就给研学旅行活动地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学校需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明确分工.从目前实施地情况看,开展研学旅行地学校在带领学生外出前,通常都有比较详尽地活动方案,每项具体工作也能够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实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求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学习过程。一些教育学家认为,探究性学习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为有效的载体,同时它还是人本教育最为本质的体现。改变原来单一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动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探究学习实行引导呢? 一、精心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情感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积极、振奋,更主动积极地去领会知识和探索生物奥秘。“玩”是儿童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初中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对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教版)这个节课时,先让学生预习几分钟,然后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一个学生做模板,另外一个学生照着学生身体在黑板上画像;紧接着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填充呼吸道和肺这几个结构;其他学生能够根据书上内容在、上黑板来实行完善该图,最后请七个学生(分别扮演呼吸道和肺)上台实行表演,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发生病变身体有哪些异常表现等等。其他学生看到这样的表演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仅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动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不但仅是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很多伟大的学者都认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予机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表明观点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给学生大胆猜测和“异想天开”的机会;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应加以引导,给学生反思和修正的机会。比如我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我首先跟学生播放《小鸟给人算命》视频,学生很兴奋因为这样事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小鸟能算命,是闹剧,骗局?”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明确探究目的,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无论是观察、调查、实验、收集分析资料等多种探究形式,必须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个节课中讲解探究的步骤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这节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在认真讲解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操作,去领悟。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才能根据已有的东西去实践。“探究”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活动,教材在设计这类活动时,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为学生发挥富于个性的创造力留出了空间,同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加以引导。以“探究”为例,第一册教材首先安排让学生了解探究全过程的活动,每一个步骤都有比较具体的指导,并且对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实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安排让学生设计探究过程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活动。这对探究本册后面《种子的萌发》条件起到铺垫作用,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全过程设计的探究。与后几册相比,第一册教材对学生的引导性较强,各种活动对学生

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实践教学(一)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 实验室是学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贯彻教育部16号文精神,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厚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对实验室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重要教育法律与制度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进一步调整实训室结构和布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切入点,以深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着力构建综合型、有特色、应用型的实验室体系,实现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建设与发展目标 1、按照岗位群,构建“二室三中心”实训室体系 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趋势及工作岗位群的需要,结合我们专业设置的特点, 2011-2015年重点建设有特色的“二室三中心”,则:旅游专业英语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旅游实训中心(下设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导游模拟实验室)、酒店管理实训中心(下设餐饮、客房、前厅等实验室)、国际会展实训中心等。目标是达到省内先进示范教学实训室的要求,成为旅游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实践性教学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模拟情境为载体、多个旅游

专业实验(实训)室共同支撑、校内外实训基地补充结合的方式,将大量实训教学内容分别穿插在酒店前厅客房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中餐厅、景区、会展、酒吧实训室等校内基地,以及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等校外基地。通过课内外实训(实习)并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社会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活动的一致性。 3、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优化实训室的资源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质量,生均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优秀标准。 4、完善酒店客房和餐厅模拟实验室及导游模拟实训平台建设,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更加有效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也符合把我校建设成为实践应用型大学的需要。 三、主要措施 确立实训验室工作在学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一切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出发,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实训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结构合理、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较高水平的实训室。具体如下: 1、完善制度,提高实践教学和管理水平 鉴于以往实训室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现象,致使实训室的仪器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应该建立和健全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完

部编本五年级下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

1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昼、耘”等9 个生字,读准1 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童真童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朗读古诗 1.读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通诗句。 要求:每位同学把三首古诗各读 3 遍。 2.难读字音读一读。 (1)难读字音读一读。 昼.出(zhòu)耘.田(yún)桑阴.(yīn)供.耕.织(gòng gēng) 稚.子(zhì)晓.冰(xiǎo)银钲.(zhēng)玉磬.(qìng) 水满陂.(bēi)浸寒漪.(yī) (2)注意:“昼、稚、钲”是翘舌音;“耕、钲、磬”是后鼻音;“阴”是前鼻音;“供”是多音字,读一声“ɡōnɡ”时表示供给,提供,读四声“ɡònɡ”时可以组词“口供”;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表示从事某项工作。 要求:把这些词语读 3 遍。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都是七言绝句,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的节奏感呢?自己读一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 宋· 范成大宋· 杨万里宋· 雷震 昼出耘田/夜绩麻,稚子金盆/脱晓冰,草满池塘/水满陂,村庄儿女/各当家。彩丝穿取/当银钲。山衔落日/浸寒漪。童孙未解/供耕织,敲成玉磬/穿林响,牧童归去/横牛背,也傍桑阴/学种瓜。忽作玻璃/碎地声。短笛无腔/信口吹。要求:通过学习,感觉自己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给这 3 首古 诗朗读录音,然后发给老师。 二、尝试理解诗意

1.上网查查诗人范成大和有关创作《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 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 (1)范成大(1126 年-1193 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 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 《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2)《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晚年写的一组田园杂感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 首,共60 首。 要求:把自己整理关于诗人范成大及其创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录音,发 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2.读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呢? 你读懂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夏日的景象,从诗中的“耘田”“桑阴”两处可以得知。 (2)我还知道这些知识:第一、我国古代社会的一般现象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 这与诗中的“昼”“夜”两个表示时间的词遥相呼应;第二、我国古代还有着男耕女织的传统,体现在第一句中的“耘田”和“绩麻”这两项劳动中;第三、我国古代是传统农业社会,传统农 业生产劳动可以简单划分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从这里也可以知道这首诗描写的 是夏日情景。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的意思:农民们白天在田里锄草,女 人们在家中搓麻线直到深夜,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这句诗描述的是农民们辛勤劳 动的场面,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和安居乐业的充实。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这句中的“未解”一词,让我想象到儿童学种瓜时生疏、笨拙的动作,体会到农家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 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录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3.这首诗描绘了村庄儿女充实繁忙的劳动场景和村庄孩童学做农活的快乐。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具体生动地说一说。 如:炎炎夏日,在一个绿树环绕的村庄中,白天,男人们在田里辛勤地锄草,而女人们要 在家里搓麻线,忙忙碌碌直到深夜,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虽然辛苦但也充实快乐。村里的小孩子们虽然不会耕田织布,却也快乐地聚集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等农活。 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录下来,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学习 探索本是儿童的天性与本能。但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而言,人在五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到七岁时下降为10%,而八岁以后就剩下2%的创造力了。究竟是什么使我们的孩子丢失了他们的创造力呢?如何引导孩子恢复探索的天性,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天资,还他们一片能自由飞翔的天空,这是目前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加强对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1.善置景――诱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并依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能主动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又不能的心理状态,进而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如教学”通分”时,我准备了两组计算题,分男女生两大组来进行比赛,其中女生一组题是同分母加减法,而男生一组题则是异分母加减法。比赛一开始,女生应用储备的旧知,很快就完成了;而男生因为遇到的是从未接触过的异

分母加减法,顿感束手无策,便开始嚷嚷老师不公平。这时,如何才能将异分母加减法也转化成同分母加减法,成为他们学习的迫切需要,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 又如“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练习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写百分数的比赛,要求他们在五秒内写十个规范的百分数。时间到了,很多学生都未完成,他们都大感沮丧。这时,我提问:”你能用今天刚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告诉大家你完成的情况吗?”顿时把学生从一个低谷,引入了一个既新奇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思索后,他们纷纷回答:我写的百分数个数占了要写的总个数的40%;我完成了总个数的60%;我再写20%就能完成任务了……这样,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中,不仅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2.乐扶持――开放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智慧训练的目的在于造就智慧的探索。”探索性问题的价值就在于此。每个学生都希望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思维的交锋,多一些畅所欲言,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开展创新思维活动的教学环境。 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有一批苹果,

22-一年级数学大闯关任务单(一)-程宗彩(1)

22-一年级数学大闯关任务单(一)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程宗彩 测试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第27-32页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测试目标: 1.通过参与习题闯关,复习巩固图形与统计的相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制定措施查漏补缺。 双向细目表: 题目总数:9道(15个小题),其中容易题6道(8个小题),中等题2道(6个小题),难题1道。 测试准备: 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练习纸 复习链接:

具体测试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习题闯关共分为三部分,10个题,请按照视频提示逐项完成,一定要认真对待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任务单,也可以直接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我们将在明天的讲评课上公布正确答案。 第一关:小试牛刀 1.连一连。 2.拼一拼。 至少用()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至少用()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3.圈一圈。 把每组中不同类的物品圈出来。 (1) (2) 4.数一数。 (1)○有( )个, (2)□有( )个, (3)△有( )个, (4)?有( )个。 5.涂一涂。 三角形涂黄色,长方形涂蓝色,正方形涂绿色,圆涂橙色,平行四边形涂紫色。 6.填一填。 (1)一套七巧板共有()块,它是由()种图形组成的, 其中有()个三角形。 (2)1号和()号、4号和()号是完全一样的图形。 (3)()号和()号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二关:再接再厉 1.给这些图形分分类。 (1)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填写下表。

圆三角形圆柱长方体个数 (2)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水果之家。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 (2)填一填。 (2)()最多,()最少。 (4)再添上()根就和同样多了。(5)比少()个? (6)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问题: 算式: 第三关:终极挑战 个数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学生有效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在体育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合作探究、讨论总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情境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比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可以询问学生:当不小心被绊倒时,应怎样去做尽量避免受伤?让学生去讨论、尝试,探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敢张扬个性,在探索未知的知识同时,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在自学探究中,让学生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并培养创新能力。教师要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意义由学生概括,难点由学生突破。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不要过早解释,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二、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必须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提供帮助。我们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情,备学法: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课堂讲解要学法示范,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当然在指导学法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法”,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 三、鼓励参与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