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新生态城文化发展策略规划

中新生态城文化发展策略规划

中新生态城文化发展策略规划
中新生态城文化发展策略规划

中新生态城文化发展策略规划

前期汇报--修改

一、目标定位

1、城市文化发展策略成功案例研究

(1)城市文化发展策略——城市形象系统的文化属性

①城市形象理念系统(MI)

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即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在传统的社会里,城市是为统冶者而存在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皇宫一直是居于城市中心区位或主要区位,如北京故宫——皇城居于城市中央,享受城市生活方式的是城市中的统治阶层,皇城居中本身就是城市理念的一种反映。城市理念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城市的最高哲学。在这些内涵中包括城市人的精神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规划理念、服务理念、事业发展理念、存在价值、发展战略目标及城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口号。市民时尚、城市生活方式、流行文化、认同性语言结构、市民共同遵守的准则、市民警语、城市市民与政府服务机构的座右铭、城市广告语等,在理念体系中,既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战略的终极定位。城市形象表现、形象顶极概念的表述,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不同阶段的目标阐释等。在城市新理念范畴内,可以寻找和创造的价值表述如城市人发展的选择性、机会的平等性、公平性、均好性、非歧视性、生态城市、正义和安全等。城市的理念试图在说明:城市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作为地域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形式,其发展是人类文化进步的表现。

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系统性存在的灵魂。

②城市行为系统(BI)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样板。

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应该是城市人生活的样板。

城市是市民的舞台,也有人说,城市是一个永远在演出的成员。

城市是文明的一种表述。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发展到野蛮时代,再进入到文

明时代。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志之一:文字、国家和城市。城市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地域生产力分工的开始,代表着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同时还代表着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城市人的行为应当成为世界文化的样板,成为中国社会进步与进化的一个新的表现形式。当把这一问题上升到国民性的文化层面时,在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样板的文化思考中,更显得城市形象中的城市行为系统创新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视野中,城市行为系统主要是指城市中的群体与个体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如城市管理者群体的样板性、政府的管理行为、市民的语言文明、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交通方式、沟通方式,伦理关系、传统文化及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等。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属于市民的整体行为体系郡要进厂建设性设计与思考。

●政府行为系统

●窗口行业系统

●企业行为系统

●城市市民的群体行为系统

●城市市民个体行为系统

●市民生活方式系统

●城市中可观察的行为系统

●城市危机处理系统

③城市视觉系统(VI)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感觉依赖。

人创造了城市,城市应该从认作为人类生活的—种方式,转而成为一种艺术品。城市是财富的容器,也应该是艺术的容器。

人类集聚在城市内生活,天天都在感受城市,创造城市。如果“城市是一个家”,那应该是一个以群体利益为核心的“大家”,是一个集人类智慧的创造地,是人类美好理想的实现地。虽然,这种美好理想从产生那天起,人们就憧憬着这一种感觉,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毕竟城市在朝着与人的生存和和谐关系方向发展着,正在朝着城市作为一个“家”的概念在转化,城市生活越来越紧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相互依赖,包括对环境的依赖,对自然与城市存在的客观的依赖。城市本身即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体觉、味觉、触觉、感觉等所能感受、接触和观察到的城市形象要素的表现体系。

●城市形象的核心性要素

●城市政府可传播的主要形象要素

●公共视点要素系列

(2)国外城市文化策略发展的历史经验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根植文明的土壤。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是现代城市的支柱产业。在欧洲,英格兰地方政府在2000年制定地方文化战略指南,老牌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提出了新世纪将曼彻斯特建设成为“文化之都”的发展战略。在亚洲,日本各地方政府为加强文化的领导,设立了文化咨询机构将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新加坡已制订了“文艺复兴城市”的文化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新加坡建成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亚洲核心城市和世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香港于2000年也提出了名为“香港无限”的文化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以“全方位发展艺术”为总策略以发挥艺术功能、扩大社会参与,推动艺术教育,保障艺术自由及提升艺术水平和艺术家社会地位等为具体策略。

巴塞罗那的城市空间文化发展策略

西班牙整个国家有无数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为各国做出了榜样。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巴塞罗那位于地中海北岸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的东北部,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西班牙最大海港,塞万提斯誉之为西班牙的骄傲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这是巴塞罗那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向世界提出的一个口号,它反映了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保持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延续,巴塞罗那采取了一系列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

1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城市南面大海,北临高山,东面与西面都有大的河流。城市土地资源缺乏,受地形条件影响,城市楔形地插入周边的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自然界面和独特的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环路、隧道以及过境快速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巴塞罗那在很短的几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发展模式一改往日几乎静态的小规模发展的概念,像一个不规则的巨型物体覆盖在未来几乎没有发展空间的土地上。如今,巴塞罗那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城市空间,而是一个城市空间的复合体,一个随时充满了机会与活力的万花筒般的世界。为更好地理解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们对巴塞罗那空间形态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五种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对每一种形态要素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带状空间

巴塞罗那现状城市形态,受北部的山体与南部地中海的限制,形成平行于

山体与海洋的带状空间。城市化的压力促使城市用地范围不断扩大,城市继续以带状的形态继续向东西两侧蔓延。但是城市扩张后对城市固有的平衡造成很大的影响,新的用地关系要求一个超大尺度的网络形态的城市建筑景观和基础设施计划能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建立在一种有效的、合理的城市正负空间的逻辑关系上,使城市的增长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3节点

分析巴塞罗那的城市节点,我们发现城市节点既是城市重要的商业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文化娱乐空间,大量的交通量清楚地表明,它需要一个新的交流和联系空间,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功能结构,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支撑平台。巴塞罗那人口1,80万,有200多万辆机动车,城市的交通尤其是节点的交通更需要一个综合的改善系统。一方面,必须加强交通管理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对整个空间的利用与基础设施的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建立复合型的城市节点。

4楔形空间

城市新区的发展用地与周围的山地互相咬合,形成犬牙交错的楔形空间,城市继续向郊区蔓延。但这种无限制增长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人们最先注意到的是其导致耕地的锐减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全球环保意识思潮高涨,人们要求制定更加完善的措施,对土地开发活动进行管制。巴塞罗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内部增长,而不是继续向外扩张。大都市区以减少城市蔓延为着眼点来进行新发展地区的选址,都市边缘区政策从分散发展转变为密集化发展,从城市内部而非外部克服它的诸多限制条件,对现有的城市结构作重新的架构和整理才能克服国土的无序蔓延。

5指状空间

巴塞罗那有丰富的海岸景观资源,城市景观的塑造不仅仅需要面向大海,更需要渗透人大海,形成海面上的指状城市空间,使人们能从海面上欣赏到城市优美的滨水岸线景观。巴塞罗那是一个港口城市,港口城市的特色在于将丰富的文化活动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旧岸线的改造与利用使巴塞罗那成为地中海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6活力点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网络中的一个点位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良性运行。巴塞罗那需要通过一种新的城市干预模式,对于城市衰败的地方,利用技术性的,功能性的、阶段性的以及灵活的土地利用手段,改变现有的策略,通过再次注入资金,激活潜在的资源,从点状的改善到城市网络的优化。

上述5种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只是整个城市空间形态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它们代表了城市的基本结构。城市空间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重组,因此,单一元素的调整必须在整体系统完善的前

提下,与其它的相关元素紧密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平衡的城市体系。城市结构和形态特征决定了城市的特色与个性,城市的文化正是各种特色与个性的集中表达。

首尔的城市文化发展策略

韩国一向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这一点从近年来韩国频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举动中可见一斑。作为韩国的首都,首尔自然将城市文化发展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上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1.首尔的城市发展战略

在2002年公布的《首尔2006年蓝图》中提出了把首尔发展成为“首尔,世界一流城市”的市政目标,10-20年间成为世界四大城市之一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个市政目标规划的三大蓝图:温暖的首尔、便利的首尔、充满活力的首尔,市政府规划了20个中心课题和10个部门的350个项目。比如:清溪川改造工程、New town的开发、“首尔的森林”工程和绿地空间的扩大、城市公众交通体制改造、城市文化带的开发、汉江江边公园的继续开发,等等。这一项目中也包括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政策。

首尔市的这一市政目标和蓝图以及各项目的政策不同于2O世纪后期以开发和扩张为主的市政方针。这个发展战略反映了首尔市政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的21世纪世界大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的新范式。

首尔城市发展战略的精神也在2005年l0月1日清溪江改造工程竣工当天公

布的“世界城市市长论坛” (Seoul World Mayors Forum)的《首尔宣言》中更为清楚地得到阐述。宣言提出的城市发展基本原则如下:(1)与城市环境资源共存的城市规划,超越国界的城市之间的合作和相生;(2)以人为本的城市步行环境和以公众交通体制为中心的城市交通体制的建设;(3)高价值的城市开发,确保城市竞争力,利用信息知识的城市改造工程;(4)保证生活质量的福利城市的建设; (5)保证和平安全的城市发展;(6)扩大市民的参与和更民主的行政等等。最近,首尔市政府规划的2020年长期发展战略中也反映了这种城市发展的精神和原则。首尔市政府决定“治愈高度成长期的城市问题”,“恢复首尔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并放弃过去开发优先成长为主的政策,现在要走管理生活质量的城市发展之路。

2.文化城市的概念

在首尔的城市发展战略当中,文化城市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首尔虽然举办过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国际性的大型活动,也有比较完善的地铁网络、公众交通网体系、因特网等基础设施,而且是排名第十位的世界大城市,但是生活质量方面被评为远远落后于其他世界大城市。首尔市政府认为,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离

世界一流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首尔市政府指定2005年市政的中心为文化政策,并且规划了未来十年发展首尔为世界一流城市的文化城市发展战略,同时,在2020年长期城市发展战略中也把以文化为中心的市政方针放在首位。根据《为创建“文化城市——首尔”文化艺术部门十年计划(案)》,首尔要实施发展成为文化城市政策的必要性如下:第一,在信息化和知识经营时代所要求的文化艺术的创造性就是竞争力的源泉,所以要尊重文化,要建立以文化为中心的社会;第二,首尔已经几乎完成了城市基础设备的建设,所以要把市民休闲和高档次生活质量的文化需求反映到市政方针上;第三,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创造收入的最有利于地方经济的产业,所以市政府一定要支援和投资文化产业。

如此看来,文化城市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反映创意性的时代趋势,是城市发展到高阶段的必要性,以及满足市民对高质量生活要求的需求。首尔市政府已经不再把文化行政的功能仅限于为宣传而设立的工具,如今文化建设已被当作市政的中心议题来对待。

文化城市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文化城市概念为重视音乐、电影、美术等以艺术活动为主的文化艺术城市;而广义的概念则不仅停留在艺术活动的层次,更把包含了城市空间的规划以及市民生活质量在内的整个市政活动放在文化城市的概念里面。所以,文化城市的建设不只属于文化局的工作范畴,更需要整个首尔市每个部门都以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方式、为文化市民为出发点来开展市政的各项工作。这样文化城市的概念就可以定为:市民13常生活和生活方式更具备文化涵养的城市、整个市区空间结构更具文化性的城市、具备满足市民文化艺术欲望所需要的文化设施和内涵的城市。在首尔“世界城市市长论坛”的《首尔宣言》中所规定的文化城市的概念如下:1.保存历史和传统的城市;2.城市的历史与世界普遍文化价值相和谐的、具有自己文化认同的城市;3.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可培养文化市民的城市;4.给市民扩大文化享受权利的城市。要求通过建设文化城市和福利城市以及改善教育环境来保证市民的政治、经济权利乃至文化的权利。

3.文化城市政策

目前进行的《首尔2006年蓝图》的城市发展战略当中,文化政策包含了五个方面的30个项目:

(1)政策的环境

解决各阶层、各行业市民享受文化艺术欲望增加的必需;确保带有首尔独有特色的城市竞争力的必要;适应剧增的国内外旅游的需求;解决因青少年新文化的出现而深化的代沟矛盾问题的需要;解决继续在增加的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

(2)五个方面、30个项目

①扩大市民享受文化艺术机会的方面。成立首尔文化财团,组成1000亿韩币的基金,支援民间和地区文化活动;举办首尔国际节El活动(Hi SeoulFestiva1),象征首尔的标志性的文化活动;扩充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建立歌剧院、音乐院和传统国乐表演场,文化会馆和图书馆;建设以市民休闲为主题的公园;改造市民文化机构的经营体制,包括市立博物馆、美术馆、世宗文化会馆;支援培养电影产业,成立首尔影像委员会;扩大举办传统文化节目,包括清溪川民俗文化活动;

②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部门。保护文化遗址的工作,包括首尔城郭、北汉山城、丰纳土城;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存,包括开发清溪川的文化和恢复传统的地名;文化设施的经营和传统文化节目的多样化,包括南山韩国家屋村;

③创造便捷的旅游环境。构筑有效率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首尔城市旅游线建设,增加低价位的外国人旅游住宿设施,开发改善旅游特区(梨泰院、明洞、东大门);开发有竞争力的旅游商品,包括皇宫守卫交接班仪式、北村旅游资源;开发汉江沿岸的旅游景点区;开发四大城门内的文化旅游带,包括开发徒步旅游线;

④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文化活动。扩充青少年文化活动设施和改造经营体制;提高青少年文化节目的水准和多样化;支援教育青少年活动;对青少年有害环境的改善,包括设定青少年禁区;

⑤振兴市民生活体育和专业体育活动。改造学校体育设施;扩建市民业余体育活动空间;扩大休闲体育空间;支援业余体育活动和专业体育。

(3)国内城市文化发展策略案例剖析——以南京为例

南京城市特色及总体目标

1、城市特色

南京是一座有着247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古都,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城的保护和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南京老城的规划是充分结合和利用“山川形胜”、“虎踞龙盘”的自然条件,山水相依,是中国城垣建筑史上的典范之作;南京都城的格局,六朝、南唐、明朝、民国的历史轴线清晰可见,是中国著名古都中保留最完整的城市;南京城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结,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其它城市更清晰地展现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和屈辱,更集中地体现中华民族的不屈和抗争。现在,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五,“古都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构成了南京的最大特色。

2、总体目标

与“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高,把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休闲乐园、国际文化产品生产基地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功能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3、近期目标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发挥南京科技教育优势,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显著提升,形成以“开明开放、诚信诚朴、博爱博雅、创业创新”为主导精神的市民思想道德体系。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以南京广电集团体制改革试点为先导,带动全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重点文艺团体的改革基本完成,文化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灵活配置的南京文化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文化品牌工程效应明显。对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普查、整体规划和保护利用。培育文化名人,凸显文艺流派,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建设一批文化名镇、名园、名馆和名品,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品牌。

----名城文化创新更具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广与南京城市相适应的名城文化活动,创新城市的文化形象、文化行为,精心再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化品牌,充分体现南京的人文魅力。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完善群众文化设施,发展群众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集文化、科教、宣传与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文化设施建设国内领先。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在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保证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面广的社会文化网络,南京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整体水平达到同类城市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

第二部分南京城市文化发展具体措施

南京的城市文化战略过去主要集中在社会文明建设,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旅游方面,文化战略很少与经济直接关联。自提出“文化南京”战略以来,南京的城市文化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城市文化战略的新的目标。

2.1文化设施建设与文教机构扩展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南京市兴建了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表2),不仅改善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硬件设施,而且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标志。“十一五”期间,还将投资80.85亿元用于江苏美术馆新馆、江苏国际图书中心、江苏剧院等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上述巨型文化设施建设过程大多附带城市行销策略,通过全球招标规划设计,提高设施和建筑的关注度。如南京会展中心的最终方案采用了美国TVS公司的“虎踞龙盘”方案,艺兰斋美术馆则是日本著名设计师黑川纪章的作品,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设计方案由德国KSP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南京高校科研机构众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南京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五个中心的目标之一。以高校为代表的大型文化机构扩展,尤其是大学城和科技园区建设,是南京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002年初仙林大学城和江宁大学城正式启动,并与科技园联动建设,已经分别入驻高校11所和14所,占南京高校总数将近一半。文教机构在城市郊区的扩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并且借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政策,促成校企协作,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的科技资源的产业转化,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2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新时期南京市实施文化战略的重点领域。2006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亿元,比2005年增长37%,占GDP3.6%。文化产业和软件产业同被南京市“十一五”规划列入五大新兴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2006年召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和意见,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与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7年初,一个由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组成的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标志着促进业内企业交流、整合行业资源的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成形。

政府在出台各项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文化企业重组,整合资源,鼓励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引入社会资本。2001年江苏省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演艺4大省级文化产业集团,其中南京市广电集团被国家列为文化体制改

革试点单位。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成长,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为933.81元,比2000年增长了88.15%。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高速增长,2000至2005年间增长了517.05%。大量社会资本开始投向文化产业。据统计,2005年南京市社会资本投资的演出场所、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0%、60%和75%(李芳,李冀,2005)。

2.3特色文化空间营造

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营造的基础。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文化保护,90年代的旧城改造和21世纪以来的都市文化休闲空间打造,通过对历史地段的恢复和改善,对文化要素集聚地带的保护和再开发,对特定地段的重新开发,南京市已经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

通过重现、整合和扩充历史遗迹和文化要素,展示和激活历史文化空间。如以夫子庙历史街区为基础的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恢复整治;以明城墙为基础,东水关、中华门、石头城等一系列历史文化空间的串联整合。

通过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开发,打造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如2003年开始,南京市政府对全长1.97km的长江路进行的整体改造。将保护、发掘历史文化遗迹和修复、兴建文化设施相结合,包括对“总统府”建筑群、梅园新村、国立美术馆与国民大会堂等重要历史遗迹和优秀建筑的修缮、保护和复建,以及南京图书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云锦博物馆等重大的城市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突出长江路的文化风貌和文化功能。

结合城市特定地段改造,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或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打造新型都市文化娱乐空间。如“南京1912”和水木秦淮街区的开发建设。“南京1912”紧邻总统府,曾拥有部分年久失修的民国建筑。2002年政府将该地块作为总统府配套服务区进行招标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以民国建筑风格为标识的集文化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街区。“水木秦淮”街区位于秦淮河草场门至定淮门段东岸,原为建材码头、堆场、农贸市场和大量临时建筑,结合外秦淮河滨水区的综合整治,由香港高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06年街区建成为自然、文化、时尚交融的休闲文化街区。

2.4举办大型文化事件

南京市近年来发起和申办的全国性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型文化事件,对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交流,从多方面推动城市文化战略的实施。较为突出的有1995年10月承办的第三届城市运动会,2005年10月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2004年和2006年主办的两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等全国性大型文化活动。此外,从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了6届南京文化艺术节,从1996年开始连续举办了12届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但是,上述文化

事件的规模、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与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差距较大。

2、生态文明时期城市文化定位研究

(1)“生态文明”的定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

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2)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文化定位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概念出发,可以把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的历史形态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与此相对应,人和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特质,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观念把握的深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与自然在其对立统一关系中地位的转化。

农业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还较低,人类依赖自然,维持着基本的生存需求,物质条件还比较贫乏,因此对自然仍然存在着敬畏之感,主张尊天敬神。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同土地、同大自然保持着直接的接触,所以古代农业文明容易形成尊重自然规律、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从总体上看,农业文明尚属于人类对自然认识和变革的幼稚阶段,所以,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与对自然开发能力薄弱相联系的生态平衡,是一种层次较低的初级平衡状态。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二业文明依赖于各种资源,包括不可再生资源,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资源,为人类创造了空前的财富。工业文明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再惧怕自然界的“神秘和威力”,人类自以为是“世界的主人”,“征服自然”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号。但是人类始料未及的是,过度的工业化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河道断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日益恶化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而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从经济学角度看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工业文明只不过是人类为了摆脱贫穷的饮鸩止渴行为。在不断面临的各种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面前,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文明的发展走向,摆脱了物质极度匮乏的人类怎样才能将人类文明的火种永久地传递下去,成为摆在现代人类面前的一个尖锐问题。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呼唤新的发展方式和新的文明,正是基于此,一种新的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就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必然。这种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

关系,重新确立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这种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它呼唤生态经济,呼唤生态伦理,呼唤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时期的城市文化定位特征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高度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摆脱工业文明中为增长而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它的内涵包括: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观

现代工业文明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进行无限“控制”、“征服”与索取,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是“人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人属于且存在于自然界,因此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以损害大自然别的物种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最终会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危及人类的生存。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树立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人类必须从自身与生态系统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明确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即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范围内,既要满足人类需要,又要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

否定“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确立人口、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必须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DP作为发展的唯一指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树立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观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正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赋予工业文明以“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存在正效应与负效应,当科学技术被人类有意或无意“误用”,

就会产生危害性后果这些危害性后果会加深现代工业文明危机。生态文明的发展同样也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但它要求扩大其正效应,规避其负效应。这不仅要求限制人类对某些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树立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观。生态技术是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成的一种新的技术形式,用它改造传统产业,就可以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渔业等等可以利用它对采矿业、交通和通信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进行生态设计,包括城市建设,乡村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乃至科学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生态设计,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只有用生态科技体系武装起来的生产,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树立“绿色消费至上”的科学消费观

传统消费观的核心是无限追求物质需要,具有享乐至上性。人类的贪欲是无止境的,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后果必然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永远赶不上人类的需求,最终必然造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建立一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合理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观,使人类消费既符合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发展水平,既满足人类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促使人消费行为朝着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演变。

3、中新生态城文化内涵与发展目标研究

(1)中新生态城文化内涵与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系统观与

整体观、共生观、多样性观点、生态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生态

进化观点

1系统观与整体观

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集体效应,既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在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中,将系统观引入研究过程之中,由于系统观从整体上去考虑整体与局部、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与最佳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分析的方法相比具有理论方法上的优势。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把世界看作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各种生态因子,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普

1引自冯之浚.软科学纲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p27-29

遍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萨汉斯·萨克塞在其《生态哲学》一书中指出:在生态学中,“人们把环境设想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壳子,其中的小环境随着进化的发展相继被占据。人们可以看到生物的阶段是如何交错在一起的,每个阶段又如何对另一些阶段起作用。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1

在物质环境的生态平衡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同时,文化的生态平衡观念的提出也水到渠成。难以想象,在系统观念得到人类社会广泛认同的同时,单一的文化模式能够维持人类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二十世纪末叶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生活模式的野蛮推广,在全球范围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最为突出的就是伊斯兰文化圈与基督教文化圈之间的观念冲突,甚至因此而产生了战争。所以,尊重人类的文化观念、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文化因子,将之视为与物质、能量因子同等重要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的、全面的去认识城市,是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观点。

2共生观

共生是形式不同或性质不同的单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参考这一定义,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共生观指的是城市空间与环境之间、城市空间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共生的观点是生态学的重要观点,生态学家认为:物种的进化与环境的演变会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促进各物种的“协同进化”。在建筑理论界,共生观的影响颇为深刻。在1960年的日本东京国际设计会议上,受单下健三的影响,黑川纪章、菊竹清训、川添登等提出了新陈代谢主义,其重要的理论观点即为“共生观”,并在60、70年代的世界建筑界形成其理论发展的高潮。

新陈代谢主义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国际建筑运动崩溃为止的这段时期划定为现代主义时代,概括为“机械原理的时代”。认为机械时代重视的是效率、合理主义二元论、生产率、普遍性、同质性、世界标准性和阶层性,机械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和经济优先的时代,是向工业化社会发展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儿的合理主义二元论、理性中心主义、人本主义和西欧中心主义成了支撑着机械时代的理论基础。“机械时代”建筑的普遍样式是“国际式”,在工业化、标准化的支持下,“国际式风格”不顾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在世界范围的普及,造成对人类情感的漠视、对环境资源的浪费以及世界各地城市特色风貌的丧失。新陈代谢主义向“机械时代”提出了挑战,认为“生命时代”即将到来。它将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和进化论引入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以生态学代替人本主1转引自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p43

2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义、共生代替合理主义二元论,将生命时代塑造为“在重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同时,是重视艺术文化的时代,是理性和感性共生的时代,而且是信息化社会为目标的时代”。1其第一原则为历时性,即不同时期的共生与生命所经历的过程和变化;其第二原则为共时性,是由国际主义及欧洲文化中心论向多元文化论的范型转换。进入80年代,新陈代谢派的代表人物黑川纪章进一步阐明了他一直为之追求的共生思想,他从生物多元存在的科学思想中,尤其是东方传统的生命哲学和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中,从不同的地域性文化中追求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以及个性化的表现。他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应当培植自身的技术体系以创造特有的生活方式,探求共同的平衡点,将当代文化的发展归结为从机器时代向生命时代的发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2对于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共生关系,他发展形成了“中间领域理论”,并提倡变生和模糊性思想。1987年,黑川纪章在其《共生的思想》一书中,将共生哲学论述为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地域性与普遍性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的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等。近些年来,他在规划思想中提出的Eco-Media(生态媒体)思想,将生态与信息思想相结合,是他的共生思想的又一发展。日本建筑界的“共生观”产生于生态意识勃兴的60年代,在理论指导与建筑创作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黑川纪章近年来的理论发展未免有理论的泛化之嫌,不能全盘接受。笔者认为共生观的实质即为宽容的文化心态,60、70年代的日本建筑界通过推广文化的宽容,在西方文化把持着话语权的建筑界与文化界挤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强调共生观,就是为异质城市文化的共存与交融提供充足的文化心理场所。

3多样性观点

多样性是城市空间形态、空间形态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因子、城市空间形态的遗传因子、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3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体现在三个层次:

①空间形态的遗传多样性,即在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因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或因生态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城市生态文化圈内部的空间形态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是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演进的基本动力之一。在不同文化群落的交错区域,由于文化交融的机会较充足,城市空间的遗传变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表现出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这些区域的文化与空间形态也常常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如中西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

1参见黑川纪章.共生城市.建筑学报.2001(4)p7-12

2参见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p1-5

3参见曹凑贵.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160-163

交汇点——敦煌拥有的灿烂“敦煌文化”。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空间的挤压与东方文化强烈的反作用,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的遗传变异过程突出表现出城市空间的中西交融。在东方文化圈内部,殖民城市的空间形态最为典型,表现出在强势西方文化重压下自身文化的变异、适应与共生;而在西方文化圈,这种交融更多的反映在城市空间观念中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关注、对东方审美趣味的接受和城市园林的快速发展,这直接引发了景观生态学在西方的兴起。以上谈到的是不同文化群落间相互碰撞所引起的空间形态的遗传变异,从作用机制上说,属于空间遗传多样性的外因,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所引发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结构与环境的变化,也大大加速了城市空间内部自发的演化进程,这应当属于内因了。

②空间形态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形态的多样性是城市空间为适应不同环境所表现出的外部特点与内部构成。空间形态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在城市中的集中体现,折射出各文化群落为适应当地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经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空间结构,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的解决当地文化生态系统问题的独特思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是一种生态资源。例如,通过对沙漠地区传统建筑通风、遮阳等城市空间构造方式的研究,建筑师总结出一整套在干旱地区利用被动式太阳能的建造方式,既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又能取得适宜的空间物理环境。另外,空间形态物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保护空间形态的物种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保护与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③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多样性。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文化生态系统内自然环境差异以及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态环境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化物种多样性价值的分类

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首先,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物种越多、遗传基因库越丰富,文化生态系统耐受外部环境变化的“生态阀值”1也就越高,其适应性越强。其次,文化物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文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功能组分冗余,强化了其反馈调节作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协调发展。再次,多样的文化物种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在生态结构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塑造了完整的信息流通的管道,而信息传递和调节的能力,是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衡量城市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中华文化的“隆盛”时期——唐朝,唐文化表现出的是“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大气派,一切因素、一切形式、一切风格,在唐文化中都可以恰得其所,与整个时代相映成辉”2,在这种开放的文化环境下,代表外来文化的“胡”文化与本土的“汉”文化相碰撞,相互交融的文化效应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推动唐文化达到中国文化历史的新高峰。同样,元朝所取得的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也是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分不开的。而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才在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入侵的狂潮中得以适应与发展,以一种能动的主体性选择与改造,从而将外来文化的精英消化吸收,最终转化为中国文化肌体中的有机物,创造出以“海派”、“津派”为代表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型文化群落。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国内的殖民文化城市,从建筑形式与城市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鲜明烙印:高大的西洋古典式建筑成为时髦的城市景观,宽阔的街道与火车站、城市广场等功能空间的建立撕裂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肌理。然而在形式上对西方文化模仿的同时,中华文化仍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这表现在大量西洋式建筑细部中出现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构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民国式”建筑风格;还有借鉴西方联排别墅同时又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而形成的“混血儿”——里弄建筑,在我国的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广州、南京、哈尔滨等地都十分普遍,成为我国城市空间中的特色景观。

4生态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观点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可看作是一种产出/投入的比值,可以说是一个广义的性能比。”3生态效率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兼顾经济与生态两方面效率的意义。对于经济活动而言,生态方面的考虑即意味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生态效率整体意义强调人类采用兼顾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策略,来提高经济与环境生态的效益或效率。在城市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强调生态效率,其关注点有二:一为城市建设与发展过

1参见曹凑贵.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267-269

2参见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p575

3参见孟庆堂鞠美庭李智.生态效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理论探索. 中国环境管理.2004(1).p23-25

程中物质能量的节能与有机再利用,二为城市空间文化含能的保护。

二十世纪初期,以新锐形象出现的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倾向于扫除现有的城市结构,代之以一种崭新的理性秩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这种倾向成为可行的城市建造方式。于是,二战后的城市重建中,“推倒重来”的建设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负有责任,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在这种对生态环境价值重新认识思潮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城市建设者开始意识到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城市建设的生态保护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996年6月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上通过的《人居议程》指出:“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一方面应当注意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强调了城市建设在环境保护中负有的重大责任。据统计,建筑业直接或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球总消耗的40%以上,将过去“资源→建筑→废物”的物质单向流动转化为“资源→建筑→循环使用建筑→循环再利用建材”的物质闭路循环过程,将会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物的生态效率。

与城市生命过程中能量的节能与再利用同样重要的是城市空间中文化含能的保护,这一点在保护人文环境、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地域文化等所起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城市空间中文化含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城市空间是历史的见证。城市空间和历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反过来,各个时代保留下来的城市空间又成为历史的见证。城市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其能够表达某个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它是一部活的历史教材。我国上海、天津等地的租界建筑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保存这些建筑可以让子孙后代了解当时的历史。如果将这些能够表达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建筑拆除,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造成的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其次,城市空间是建筑文化的记录。既存城市空间的形态有助于学术研究,尤其对于建筑史教学和研究更为重要。例如:在素有“万国博览会”之称的天津,西开教堂可以使你了解罗马风建筑;参观现在的天津外国语学院,能使你了解法国古典主义的特征;望海楼教堂,能使你体会到哥特式建筑的细部处理。第三,技艺的承传。城市建筑的保存给传统工匠技艺的承传提供了载体。传统建造技艺是人类文化基因库重要的组成,包含了人类处理自然、社会与人文诸因素的智慧,其内涵的人文精神基因早已内化到人类的灵魂之中,对今后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5生态进化观点

19世纪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阐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物进化观。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中,始终存在着由低级

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对立冲突到协调适应,并且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由一个顶极群落走向另外一个顶极群落的演替过程。这样的生态进化过程在城市空间中同样存在。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提出生态进化的观点,就是承认城市文化是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历史文化本身也是动态的过程,不能用僵化的思维去认识它,应当为城市文化的发展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采用“标本”式的保护方法,将居民迁出,严格的存留下空间外壳。这种方法失于僵化,切断了历史街区生物体的能量交换过程,残存的空间外壳失去了“人”的参与,也就丧失了进化的机会,只能成为僵死的标本。还有一种城市空间发展方式就是任由经济主导或行政意志的“大拆大建”、“整体规划”方式,这种剧烈的“干扰”突破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阀值”,使城市空间处于剧烈的失衡状态,破坏了有机进化的过程。在实际建设中,这些城市常常表现出单一的形式与功能,失去了生物多样性。而空间发展割裂了其发展的历史纽带,显得苍白无力,造成了城市文化的丧失。

城市空间发展中的生态进化观点,就是要强调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生物性,为其进化提供适宜的空间,使其能够“自主”的沿着有机进化的道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在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中,通过对其发展动力、环境影响因素、演化过程的系统分析,可以为其生态进化过程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保证生态进化过程的顺畅。

(2)中新生态城文化内涵研究

天津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的支撑与限制

自然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直接影响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和城市建筑风格的独有特色。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直接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天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直接要素。天津与北京市、河北省交界,东南临渤海湾,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从地形上看,天津处于华北大平原,地势平坦,缺乏山体高地等自然景观,城市空间塑造主要以人工建筑为主。水文方面,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湖水系丰富,有“九河下梢”、“河海之要冲”之称。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海河是天津城市发展的廊道,起到了景观轴和发展轴的作用。

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

生态文明,绿色设计 ——《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 构建生态城市是在工业社会引起大量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益探索。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目前中国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生态城建设项目。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入手,通过文献参考以及实地考察,充分了解生态城现状并进行分析。发现周边环境对于生态城的影响、盐碱地的改造成本过高而可持续性不强、交通不便、生态城入住率不高和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并提出可用策略。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s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th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domestic late start but the development is very fast, the new Tianjin eco city is currently China's largest investment, the largest eco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eco city.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co city renovation cost saline high sustainability is not strong, traffic inconvenience, eco city, the occupancy rate is not high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s not high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关键词:中新天津生态城,人口,资源,环境 一前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高度集中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对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一直在不断进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生态城内部人口、资源、环境究竟发展如何,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发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成为许多关注生态城建设的学者所关心的。 本文选择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尤其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来具体总结生态城的目前建设状况,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给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建言献策。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甚至是从研究方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1971年开始就已经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思想,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城市建设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实践。目前国外已经有不少的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与效果并且,开发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晓山 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 1.区位及自然条件 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中心城区45公里,距150公里,距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港20公里,距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1第一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依据中方确定的中

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2007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高丽,市长戴相龙听取与新方会谈相关筹备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务必明确生态城概念和建设标准,并提出会谈的原则和方向。 2007年11月10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主持召开第143次常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 园区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总面积约31.2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该项目于2008年9月启动。 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生态理念和原则选址,变废为宝,借力发展。生态城选址有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特别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盐碱地,1/3为水面,1/3为荒滩,属于缺水地带;人口稀少,原住居民约2000人)。二是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控制恰当,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要依托大城市交通、服务各方优势,节约生态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生态城距离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离北京150公里)。这样选址的结果即是让闲置无用的盐碱地变成可供给35万人生活工作的生态新城;并借助中心城区的资源发展为一座功能齐全的独立新城。 第二,构建多级生态社区,让生活工作便捷舒畅。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根据生态型规划理念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结合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了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三级。这一模式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的需求,也能使之触及高一级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确定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两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生态城应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生态城建设管理的模式应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设计团队分别编制,经过综合汇总后形成规划方案,并经国内外知名专家论证和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2008年4月8日,

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在新加坡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联委会决定中新双方分别在两国进行公示,广泛征询民众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选址情况 中国政府关于生态城建设的“四项要求”:一是必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二是要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三是要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坚持政企分开。 生态城选址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陈畅 周长林 摘 要: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宜居城市”、“紧凑城市”等生态城市理念。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对总体规划的贯彻和深化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城的城市骨架和“生态导向”的控制指标体系。本文主要阐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生态导向”理念量化和细化的过程,论述了“生态导向”的引导与控制,并总结了“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关键词:生态导向;控制性详细规划 1.“生态导向”的涵义 现有城市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无不在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已出现的问题,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需求,是“需求导向”型城市规划。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单纯满足人类需求会驱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绿地减少、公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出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规划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以及文化价值理念,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生态导向”中的“生态”突破了生物学范畴,包含了社会、自然、经济的复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生态导向”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消费观念,并与传统价值观有本质区别,它倡导以社会、自然、经济和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生态导向”的根本出发点。 2.生态城控规的“生态导向” 2.1生态城控规“生态导向”的缘起 2.1.1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导向”是城市规划的趋势

天津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详细版】

天津中新生态城 重大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胡锦涛主席指出:生态城建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李光耀资政说:生态城将把新中长期合作推向一个新高点。吴作栋资政说:新方希望同中方共同推动天津生态城建设。温家宝总理指出:生态城建设起点要高,设计要高瞻远瞩,符合人民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愿望,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生态城是新中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城的构想是打造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 背景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在征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意见后,于9月底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 选址

中新生态城发展背景报告

天津中新生态城发展报告 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胡锦涛主席指出:生态城建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李光耀资政说:生态城将把新中长期合作推向一个新高点。吴作栋资政说:新方希望同中方共同推动天津生态城建设。温家宝总理指出:生态城建设起点要高,设计要高瞻远瞩,符合人民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愿望,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生态城是新中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城的构想是打造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 背景: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在征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意见后,于9月底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

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 选址原则: 按照两国政府确定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不占耕地、节地节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选址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地盐渍、植被稀少、环境退化、生态脆弱且水质型缺水的地区。 同时,选址考虑有大城市依托,基础设施配套投入较少,交通便利,有利于生态恢复性开发。 指标体系: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依据选址区域的资源、环境、人居现状,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试行) 目录 1.总则 (2) 2.施工规划 (2) 3.施工现场布置 (2) 4.环境保护 (4) 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 6.节水与水源合理利用 (7) 7.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 (7) 8.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8)

1.总则 1.1.为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100%绿色建筑的目标,对生态城各项目绿色施工活动进行规 范,特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 1.2.绿色施工是为满足生态城绿色建筑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 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的施工活动。 1.3.参与生态城建设施工的单位要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 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中,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2.施工规划 2.1.施工单位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单独成章,或根据需要单独编 制,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2.绿色施工方案要有明确的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并满足生态城绿色施工强制性技术要 求。保证完成技术指标的措施要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2.3.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施工现场布置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科学计算用地指标,并经过生态城管委会 批准后,方可实施。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3.2.1.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当分开设置。各区域应当科学合理布局,并 符合城市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及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 3.2.2.施工现场布置应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环境、市政资源条件(动力、交通等),减少临 时设施的重复建设。 3.2.3.施工现场仓库、材料堆场、加工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 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2. 4.施工现场要整洁、美观,与环境保持协调。施工现场外观应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作者:赵林, 李莹, 毛国柱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刊名: 天津科技 英文刊名: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36(2) 参考文献(9条) 1.联合早报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蓝图总投资超500亿7月开工 2008 2.第一财经日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方案出炉 2008 3.贾铁军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住宅的建设[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7(07) 4.陈卫;孙文全;孙蕙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途径及其生态保护[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0(06) 5.吴兆申;皇甫佳群;金家明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3(04) 6.杨建峰城市化与雨水利用 2001(02) 7.张书函;陈建刚;丁跃元城市雨水利用的基本形式与效益分析方法 2007(z1) 8.科技之光21世纪的朝阳产业:海水淡化 2007 9.高学平;崔广涛生态城市与水利现代化[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2007(z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赖志彬金溪县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探索[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 2.陈海军.李富.姚章村在农业生态中提高水的利用率与生产率[期刊论文]-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3) 3.城市用水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期刊论文]-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11) 4.王彤.石玉敏.夏广锋.孙梁基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工业结构调整模型研究—以辽河上游铁岭段为例[会议论文]-2009 5.王显安农业节水灌溉浅析[期刊论文]-山西水利2007,23(6) 6.郭军"中新天津生态城"太阳能资源评估[期刊论文]-天津科技2009,36(1) 7.贡欣IRP在北京市生活及工业需水管理中的应用[学位论文]2006 8.周淑春.陈蓓.廖飞.程川.Zhou Shuchun.Chen Bei.Liao Fei.Cheng Chuan三峡库区小城镇水环境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以万州区分水镇为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 9.孙凌帆.桂林城市屋面雨水径流水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10.孙增峰.袁少军.石炼城市总体规划视角下我国城镇环境卫生之路—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卫规划为例[会议论文]-2008 引用本文格式:赵林.李莹.毛国柱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期刊论文]-天津科技 2009(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