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

简介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 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 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

的关系,那么,共有8种工,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如图(P-O-X 关系形式):

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 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缺点

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度。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P.Tannenbaum)于1955年在扩展的海德的平衡理论中,提出了一致性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既注意了态度的方向,也注意了不同方向态度的强度。以一致性理论为基础的预测比那些平衡理论作出的预测更加数量化。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 简介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 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 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简介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编辑本段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那么,共有8种工,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如图(P-O-X关系形式): 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缺点 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

第五章相平衡(10个)

第五章 相平衡 一、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意义。 2.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 3.了解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式的推导,掌握其在单组分两相平衡系统中的应用。 4.掌握各种相图中点、线及面的意义。 5.根据相图能够画出步冷曲线,或由一系列步冷曲线绘制相图。 6.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7.结合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了解蒸馏与精馏的原理。 8.对三组分系统,了解水盐系统的应用,相图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及分配定律的应用。 二、 基本公式和内容提要 (一)基本公式 相律的普遍形式:f K n =-Φ+ 克拉珀龙方程: m m d ln d V T H T p ??= 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的各种形式: 微分式: 2 m vap d ln d RT H T p ?= vap m H ?与温度无关或温度变化范围较小vap m H ?可视为常数,

定积分:vap m 2112 11ln ()H p p R T T ?=- 不定积分式:vap m ln H p C RT ?=- + 特鲁顿规则: K)J/(mol 88b m vap ?≈?T H 杠杆规则:以系统点为支点,与之对应的两个相点为作用点,有如下关系: 1122()()n x x n x x -=- 其中n 1 、n 2 分别表示平衡两相的摩尔数,x 、x 1、x 2分别表示系统的组成及其对应的平衡两相的组成。 (二)内容提要 1.单组分系统 单组分系统相律的一般表达式为:f =1-Φ+2=3-Φ 可见单组分系统最多只能有三相平衡共存,并且最多有两个独立变量,一般可选择温度和压力。 水的相图为单组分系统中的最简单相图之一。图5-1中三条曲线将平面划分成固、液及气相三个区。单相区内f =2。 AB 、AD 和AE 分别表示气液、气固和固液两相平衡线。两相共存时f =1。虚线AC 表示应该结冰而未结冰的过冷水与水蒸气平衡共存。A 点为三相点,这时 f =0,水以气、液、固三相共存。水的三相点与水的冰点不同,冰点与压力有关。

极限平衡法介绍

基于极限平衡法原理的边坡稳定计算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适用条件,主 23111212 311121e e e e P e e P e P P K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 --------ΛΛ (12—1) 式中: si i si i bi i i Q e ?δ?α?sec )[cos(-+-=

) cos(i ei i a i W Q P α?-?= ) tan (si i i si i PW d C S ??-?= )(11111+++++?-?=si i i si i tn PW d C S ? )tan sec (bi i i i bi i u b C R ?α?-?= 1 1cos )sec(+++-=si si i bi i Q ??α? bi ?——条块底面摩擦角 bi c ——条块底面粘聚力 si ?——条块侧面摩擦角 si c ——条块侧面粘聚力 式(12—1)分成n 块滑体达到静力平衡的条件。该式物理意义是:使滑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必须在滑体上施加一个临界水平加速度Kc 。Kc 为正时,方向向坡外,Kc 为负时,方向向坡内,Kc 的大小由式(12—1)确定。 在对该方法应用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充分考虑了分层作用,并使不同层位赋予不同的强度参数,同时它还要求对解的合理性进行校核,使分析计算更趋合理,从而显示了该方法很强的适用性。 Bishop 法概述: 目前,在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仍为瑞典圆弧法(Fellenius 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它们均属于极限平衡法。瑞典圆弧法的土条间作用力的假设不太合理,得出的安全系数明显偏低,而简化毕肖普法的假设较为合理,计算也不复杂,因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当土坡处于稳定状态时,任一土条内滑弧面上的抗剪强度只发挥了一部分,

第五章固液界面解析

第五章固-液界面 要求:掌握Young 方程和接触角;了解粘附功和内聚能,Young-Dupre公式,接触角的测定方法,接触角的滞后现象,以及固体表面的润湿过程;理解固液界面的电性质,即扩散双电层理论,包括:Gouy-Chapman理论,Debye-Hukel 对Gouy-Chapman公式的近似处理,Stern对Gouy-Chapman和Debye-Hukel 理论的发展;理解动电现象,平面双电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球状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新相形成,即成核理论,以及促进成核的方法。 §5.1 Young方程和接触角 1、固体表面的润湿 固体被某种液体润湿或不能润湿,叫亲某种液体或疏(憎)某种液体,例如:亲水性(疏油性,疏气性);亲油性(亲气性,疏水性)。 根据水对固体表面的亲、疏性大小,水滴在固体表面,会出现如图5-1所示三种情况。 三相接触周边:液滴在固体表面,会存在固液气三相接触线,将液滴在固体表面铺展平衡时的固液气三相接触线叫三相平衡接触周边。 σ和平衡接触角或接触角θ:三相平衡周边任意一点上的液气界面张力 lg σ之间的夹角,叫润湿接触角θ,如图5-2所示。 液固界面张力 ls

接触角θ可定量描述固体被液体润湿的大小,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差。一般分下面三种情况: (1)θ< 90o 时:被润湿,润湿过程对外做功,有放热现象; (2)θ= 90o 时:中等,无现象; (3)θ> 90o 时: 不被润湿,外界对系统做功,有吸热现象。 3、Young 方程 如图5-2 所示,润湿周边任意一点上,当润湿达平衡时,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合力应为零,则应有: 0cos lg =-+sg ls σθσσ θ σσσc o s lg +=ls sg (5-1) 上述方程即为Young 方程,它是研究固液润湿作用的基础方程。 §5.2 粘附功和内聚能 设有α,β两相,其相界面张力为αβσ,如图5-3所示,在外力作用下分离 为 独立的α,β两相,表面张力分别为βασσ,。在这一过程中,外界所作的功为a W : αββασσσ-+=a W (5-2) a W 是将结合在一起的两相分离成独立的两相外界所作的功,叫粘附功。 若将均相物质分离成两部分,产生两个新界面,如图5-4所示,则上式中,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来源: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现代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海德纽卡姆 基本假定:人对环境的知觉、组织以及解释,会影响其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这个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就是社会认知。 主要观点: 海德的平衡结构理论 人的认知结构总是趋向平衡和归因。 纽卡姆的认知平衡理论 认知平衡使群体态度不一致的成员改变态度,在一定压力下保持团结。 海德的归因理论, 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社会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或无意地作出一定的解释;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关注人在表现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时的内部工作机制。 评价:1.对行为主义的反抗,动摇了其在心理学界的统治地位 2.张扬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不足在于基本概念模糊不清,脱离个体和群体心理现象 社会学习理论 来源:新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斯特

基本假定:环境、行为及个体交互作用 主要观点: 强调认知因素人的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自我调节过程 学习的三种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评价:最有活力,最具影响的理论,但不足是忽视情境,外因和心理,有二元论色彩 符号互动理论 来源:杜威、冯特的研究达尔文主义实用主义 代表人物:米德 基本假定: 1 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 2 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主要观点: 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调节自己对环境中客体的活动。 社会互动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 自我包括主观我和客观我 发展三阶段:准备玩耍游戏 社会动作包括冲动、知觉、操作、完成 评价:从各自角度发挥改造,该理论成为其他理论的滥觞,有机械还原论倾向,也为社会心理学奠定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

极限平衡法的几种方法介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基于极限平衡法原理的边坡稳定计算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适用条件,主要有摩根斯坦-普瑞斯(Morgenstern-Price)法、毕肖普(Bishop)法、简布(Janbu)法、推力法、萨尔玛(Sarma)法等。 Bishop法概述: 目前,在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仍为瑞典圆弧法(Fellenius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它们均属于极限平衡法。瑞典圆弧法的土条间作用力的假设不太合理,得出的安全系数明显偏低,而简化毕肖普法的假设较为合理,计算也不复杂,因而在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当土坡处于稳定状态时,任一土条内滑弧面上的抗剪强度只发挥了一部分,并与切向力相平衡,见图1(a),其算式为 (1)如图1(b)所示,将所有的力投影到弧面的法线方向上,则得 (2)当整个滑动体处于平衡时(图1(c)),各土条对圆心的力矩之和应为零,此时,条间推力为内力,将相互抵消,因此得 (3) 图1 毕肖普法计算图 将式(2)代入式(3),且,最后得到土坡的安全系数为

(4) 实用上,毕肖普建议不计分条间的摩擦力之差,即,式(4)将简化为 (5) 所有作用力在竖直向和水平向的总和都应为零,即并结合摩擦力之差为零,得出 (6) 代入式(5),简化后得 (7) 当采用有效应力法分析时,重力项将减去孔隙水压力,并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有 (8) 在计算时,一般可先给假定一值,采用迭代法即可求出。根据经验,通常只要迭代3~4次就可满足精度要求,而且迭代通常总是收敛的。 摩根斯坦-普瑞斯(Morgenstern-Price)法 该方法考虑了全部平衡条件与边界条件,消除了计算方法上的误差,并对Janbu推导出来的近似解法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解答;对方程式的求解采用数值解法(即微增量法),滑面形状任意,通过力平衡法所计算出的稳定系数值可靠程度较高。

心理学重要理论

基础心理学 1、学派创始人内容意义 ⑴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那;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 ⑵行为主义:美国:华生,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 ⑶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 ⑷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⑸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时间、代表人物、意义 ⑴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第三次革命。 ⑵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用模拟计算机程序建立人的认知模型。 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需要层次理论: 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⑵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是最优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⑶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⑷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自然禀赋的,是生物进化到人类以后出现的特征。 4、情绪理论: ⑴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提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二人都强调情绪和机体变化的关系。 ⑵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也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⑶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4)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伊扎德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 5、气质类型学说: ⑴体液说: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希波克拉底的学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 ⑵体型说: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美国医生谢尔顿和心理学家斯蒂文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 体型说和胚叶说想从生理的因素来说明气质的根源,但两种学说都没有提出生理因素和气质类型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根据。 ⑶血型说:是日本的古川竹二提出来的。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⑷激素说: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类型。并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⑸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他确定只存在4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即兴

化工热力学 固液平衡

固液平衡主要有溶解平衡和熔化平衡。溶解平衡表示不同化学物质的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平衡,它是有机物结晶分离的基础。熔化平衡是同种化学物质的熔融和固态之间的平衡。其相关的技术领域是合金及金属、陶瓷等。 根据相平衡的准则,固液平衡的基本关系式为 S i L i f f ∧∧=(i=1,2,…,N ) (5-63) 式中,上标L 和S 分别表示液相和固相。 如两相中组分i 的逸度均用活度系数表示,则得 S i S i i L i L i i f z f x γγ=i=1,2,…,N ) (5-64) 式中x i 和z i 分别为液相和固相中组分i 的摩尔分数;L i f 和S i f 分别为纯液体和纯固体的逸度。L i γ和S i γ分别为液相和固相中组分i 的活度系数。 令L i S i i f f /≡φ,带入式(5-64),得 i S i i L i i z x φγγ= (i=1,2,…,N ) (5-65) 下面推导i φ的计算式,因为纯物质i 在相同的T mi 、p 下, ()()p T f p T f m i S i m i L i ,,= ()()()()()()()()()()()()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p T f L i mi L i mi S i S i L i mi L i mi L i mi S i mi S i S i L i S i i ,,,,,,,,,,,,===φ(5-66) 式中,T mi 是纯组分i 的熔化温度。 i φ的计算需考虑温度对逸度的影响。利用 () 22ln RT H H RT H T f ig i i R i p i --=-=??? ?????

和谐理论

湖南农业大学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考籍号: 指导老师: 姓名:李易 专业: 论文题目: 邮编: 电话: 教学点: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10 月10 日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正文?????????????????????????????????????????????????????????(1) 一、态度的概念??????????????????????????????????????????????(1) 二、态度的形成??????????????????????????????????????????????(1) 三、态度的变化??????????????????????????????????????????????(2) 四、和谐理论的核心基础??????????????????????????????????(2) 五、和谐理论的阐述????????????????????????????????????????(2) 六、优化系统和谐的五个方面????????????????????????????(3) 七、态度变化的理论——和谐理论???????????????????????(5) 八、和谐理论的特点????????????????????????????????????????(8) 九、用和谐理论创建和谐企业?????????????????????????????(11) 十、结束语????????????????????????????????????????????????????(14)参考文献???????????????????????????????????????????????????????(15)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土体中任意点的应力(莫尔应力圆) ●土体内部的滑动可沿任何一个面发生,只要该面上的剪应力等于它的抗剪强度。所以,必须研究土体内任一微小单元的应力状态。 ●在平面问题或轴对称问题中。取某一土体单元,若其大主应力σ1和小主应力σ3的大小和方向已知,则与大主应力而成α角的任一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τ可由力的平衡条件求得。σ方向的静力平衡条件可得:τ方向的静力平衡条件可得: 消去上式中α,则可得到:★可见在σ~τ坐标平面上,土单 元的应力状态的轨迹将是一个圆, 该圆就称为莫尔应力圆。莫尔圆 就表示土体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莫尔圆圆周上各点的坐标就表示 该点在相应平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ασσσσσ2cos 2 23131-++=ασστ2sin 23 1-=2312231)2()2(σστσσσ-=++-土中一点应力(微元体、隔离体、应力圆)无粘性土(c=0)的极限平衡条件为: 根据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的几何关系,可建立以下极限平衡条件。在土体中取一单元微体。mn 为破裂面,它与大主应力的作用面成αf 角。破裂面位于极限平衡状态莫尔圆的A 点。将抗剪强度线延长与σ轴相交于R 点、由三角形ARD 可知:因故 化简后得 粘性土的极限平衡条件为: )(21cot )(2 1sin 3131σσ?σσ?++=-==c RD AD RD AD ?σσ?σσsin )](21cot [)(213131++=-c ? ???σσsin 1sin 12sin 1sin 131-++-+=c ) 245(tan )245(tan 213231?σσ?σσ-=+=o o )245tan(2)245(tan )2 45tan(2)245(tan 213231? ?σσ??σσ---=+++=o o o o c c 破裂角说明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σ1的作用面的夹角为(450+?/2)。如前所述,土的抗剪强度τf 实际上取决于有效应力,所以,?取有效摩擦角?′时才代表实际的破裂角。245?α+ =o f 最大剪应力处不发生破坏?3 131 sin σσσσ?+-=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2020年)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2020年)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2020年)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固体溶质与溶液接触时,如溶液尚未饱和,则溶质溶解;当溶解过程进行到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时,固体与溶液互相处于相平衡状态,这时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浓度即是在此温度条件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平衡浓度);如溶液超过了可以溶解的极限(过饱和),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超过溶解度的那部分过量物质要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过程的产量,取决于固体与溶液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表示,即在l00g水或其他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无水盐溶质的质量。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一定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随温度变化,而随压力的变化很小,常可忽略不计。 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关

系,如图14—1所示。许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连续的,中间无断折,且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如NaN03、KN03等;但也有一些水合盐(含有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明显的转折点(变态点),它表示其组成有所改变,如Na2S04?10H20转变为Na2S04(变态点温度为32.4°C);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Na2S04;至于NaCl,温度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很小。 了解物质的溶解度特性有助于结晶方法的选择。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敏感的物质,可选用变温方法结晶分离;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缓慢的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移除一部分溶剂)分离。 过饱和度溶液质量浓度等于溶解度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低于溶质的溶解度时,为不饱和溶液;大于溶解度时,称为过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过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浓度差称为过饱和度。各种物系的结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饱和度,过饱和度是结晶过程必不可少的推动力。过饱和溶液性质很不稳定,只要稍加震动或向它投入一小粒溶质时,那些含在过饱和溶液中的多余溶质,便会从溶

土力学基础A卷

南昌职业学院 2012 年 月院考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工程中常用 试验来判别天然砂层的密实度。 2,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偏心距e 与矩形基础长l 的关系为 时,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 3,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称为 。 4,当土中某点任一方向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处于 。 5, 由不结固不排水剪切试验得到的指标c u 称为土的 6, 砂土土坡在自然稳定状态下的极限坡角,称为 . 7,各级建筑物的基础面积均应按 进行计算,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应验算其稳定性。 8 ,在桩基础工程中,当土层相对桩侧 时,产生于桩侧的方向向下摩阻力称为 负摩阻力。 9,在振动作用下,饱和砂土,特别是松散或稍密的粉细砂可能会完全失去抗剪强度而显示出近于液体的特性,这种想象称为 。 10,土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可以用 和压力P 的关系曲线来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从每题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1. 对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含水量 B.密实度 C.矿物成分 D.颗粒的均匀程度 2.若土的粒径级配曲线很陡,则表示( ) A. 粒径分布较均匀 B.不均匀系数较大 C.级配良好 D.填土易于夯实 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 A. 静水压力 B.总应力 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 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 4.室内压缩试验的排水条件为( ) A.单面排水 B.双面排水. C.不排水 D 先固结,后不排水。 5.分层总和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 n 标准是( ) A .σC ≤0.1σZ B .σ C ≤0.2σZ C .σZ ≤0.1σC D .σZ ≤0.2σ C 6.土中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小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 )。 A.45 +φ/2 B.45 -φ/2 C.45 D.45 +φ 7.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之一是( ) A.墙后填土干燥.B 墙背粗糙 C.墙背直立 D.墙背倾斜 8.应进行变形计算的是( ) A.一级建筑物 B 二级建筑物 C 三级建筑物 D 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 9.桩侧出现负摩阻力时,桩身轴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 ) A. 桩顶轴力最大。 B. 桩端轴力最大。 C.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D. 桩身某有深度处轴力最大。 10.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地基,可采用( ) C.机械碾压法 D.预压法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残积土 2结合水: 3 土的压缩性: 4.地基最终沉降量: 5.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防止流砂的原则有哪些? 2. 基础下的垫层起什么作用? 学号和姓名务必正确清楚填写。因填写错误或不清楚造成不良后果的,均由本人负责;如故意涂改、乱写 的,考试成绩 视为无效。 答 题 请 勿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 否 则 视 为 无 效。答 题 过 视 效。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示范文本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固体溶质与溶液接触时,如溶液 尚未饱和,则溶质溶解;当溶解过程进行到溶液恰好达到 饱和,此时,固体与溶液互相处于相平衡状态,这时的溶 液称为饱和溶液,其浓度即是在此温度条件下该物质的溶 解度(平衡浓度);如溶液超过了可以溶解的极限(过饱和), 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超过溶 解度的那部分过量物质要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过程的产量,取决于固体与溶液之间的平衡关 系,这种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表 示,即在l00g水或其他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无水盐溶质的质 量。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 关。一定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随温度变化,而

随压力的变化很小,常可忽略不计。 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图14—1所示。许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连续的,中间无断折,且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如NaN03、KN03等;但也有一些水合盐(含有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明显的转折点(变态点),它表示其组成有所改变,如Na2S04?10H20转变为Na2S04(变态点温度为32.4°C);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Na2S04;至于NaCl,温度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很小。 了解物质的溶解度特性有助于结晶方法的选择。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敏感的物质,可选用变温方法结晶分离;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缓慢的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移除一部分溶剂)分离。过饱和度溶液质量浓度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标准版)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固体溶质与溶液接触时,如溶液尚未饱和,则溶质溶解;当溶解过程进行到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时,固体与溶液互相处于相平衡状态,这时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浓度即是在此温度条件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平衡浓度);如溶液超过了可以溶解的极限(过饱和),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超过溶解度的那部分过量物质要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过程的产量,取决于固体与溶液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表示,即在l00g水或其他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无水盐溶质的质量。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一定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随温度变化,而随压力的变化很小,常可忽略不计。 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图14—1所示。许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连续的,中间无断折,且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如NaN03、KN03等;但也有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

编号:SM-ZD-45113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固体溶质与溶液接触时,如溶液尚未饱和,则溶质溶解;当溶解过程进行到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时,固体与溶液互相处于相平衡状态,这时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浓度即是在此温度条件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平衡浓度);如溶液超过了可以溶解的极限(过饱和),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超过溶解度的那部分过量物质要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过程的产量,取决于固体与溶液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表示,即在l00g水或其他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无水盐溶质的质量。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一定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随温度变化,而随压力的变化很小,常可忽略不计。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实用版

YF-ED-J703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固液体系相平衡分析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固体溶质与溶液接触 时,如溶液尚未饱和,则溶质溶解;当溶解过 程进行到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时,固体与溶 液互相处于相平衡状态,这时的溶液称为饱和 溶液,其浓度即是在此温度条件下该物质的溶 解度(平衡浓度);如溶液超过了可以溶解的极 限(过饱和),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超过 该物质的溶解度,超过溶解度的那部分过量物 质要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结晶过程的产量,取决于固体与溶液之间 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通常可用固体在溶

剂中的溶解度来表示,即在l00g水或其他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无水盐溶质的质量。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一定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随温度变化,而随压力的变化很小,常可忽略不计。 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图14—1所示。许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连续的,中间无断折,且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如NaN03、KN03等;但也有一些水合盐(含有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明显的转折点(变态点),它表示其组成有所改变,如Na2S04?10H20转变为Na2S04(变态点温度为32.4°C);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

传播理论整理

传播理论整理 纽科姆的对称理论(11) 1、纽科姆采用了海德关于平衡概念处于某人头脑的假设,并将其用于两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使用了对称一词,并且主张,人们试图影响别人,借以带来这种对称的关系。他假定,试图影响另一个人的,是某人对另一个人所具有的吸引功能。该理论倾向与人际间的吸引,而不是态度的改变。就某个双方都很重要的客体而言,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传播达成对称关系,则我们可能要么改变对对方的态度,要么改变对客体的态度,以建立起这种对称。 2、在这个模式中,一个人A将有关某事X的信息传达给另一个人B,这个模式假定A对B 的情绪与A对X的倾向是互相依赖的。A、B、X组成有四个倾向构成的系统。 如果A与B对X的意见不同,则这种倾向于对称的张力取决于A对X的态度有多强和A 对B的吸引力有多大。当A对B的吸引力增加,A对X的态度增强,很可能导致: ①A竭力达到与B对X态度的对称; ②很可能达到对称; ③A很可能加强对B有关X的传播。 3、纽科姆与海德的不同,在于他强调传播。A与B在对X的看法上对称越不足,则A与B 就X进行沟通的可能性越大。对称理论预测,人们与其交往或称为朋友的,是哪些与他们看法一致的人。若要使态度发生改变,人们必须接触那些与他们现有态度不同的信息。纽科姆预测,A越是被B吸引,则A的意见越可能向B所持的立场改变。 传播学研究中的概略理论(10) 1信息处理的概略理论:由罗伯特?阿克塞罗德提出。简言之,“概略是一种认知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景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被用来处理新的信息,并追溯已有的信息。” 2 菲斯克和金德认为,人是“认知的吝啬鬼”,他们在处理复杂信息方面的的有限复杂性迫使他们奉行“认知度经济学”,即形成简单化的思维模式。 3 格雷伯:人们使用各种概略方法来处理来自报纸或广播的新闻。格雷伯发现,在处理新闻时,人们倾向于储存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证据本身。她认为,通过各种概略方式处理新闻是应付信息超载的一种有效方法。格雷伯还指出,将新闻报道与各种概略图式搭配起来的方法受到提示的影响,另外,大众媒介出现是提示信息的重要来源。 4 概略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处理众多的新闻报道,他们似乎通过各种搭配策略试图将一则新报道中的信息与某种原有概略相比拟。如果搭配成功,那么新信息的某一部分或者从信息中得出的推论很可能从一种修改后的概略形式被储存起来;如果搭配失败,则该信息便很可能无法被吸收。 对两级流动传播的批评: 1、大部分新闻报道是由媒介直接传播开的,其范围远比个人信源宽广; 2、对公共事务方面的舆论是循环互换的; 3、意见领袖与非意见领袖的定义界限模糊,当采用不同的操作性方法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更为混乱; 4、关于大众媒介的界定在实际运用中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 5、意见领袖可以是积极主动地,也可以是消极被动的;两级流动传播模式则属于简单的二分法,要么是积极地寻求信息的意见领袖,要么是大批被动的依赖意见领袖指导行事的个人。 6、最初的两级流动传播模式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