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技术次资料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参考)

第一节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根据废水水量、水质和废水处理厂的条件、可采用的活性污泥培养法有下列几种:

一. 全流量边续直接培养法

全部流量通过活性污泥系统按设计水量边续进水和出水。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保留在曝气池,直到MLSS和SV达到适宜数值为止。

为了加快培养速度,减少培养时间,可以大量供气,以保证向混合液提供足够的溶解氧,并使其充分混合外,也可以从同类的正在运行的废水处理厂提取一定数量的污泥进行接种。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期间,必须考虑满足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保持平衡,即BOD:N:P=100:5:1,对城市废水和生活污水来说,这个条件具备的,但是对某些工业废水,就要考虑投加某些营养物质了,此外,在这个期间还要进行废水、混合液、处理水以及活性污泥的分析测定,项目有:SV、MLSS、SVI,溶解氧含量,处理水的透明度,原废水及处理水的BOD、COD以及SS等。

二. 流量分段直接培养法

方法与前同,不同的地方是废水投配流量随形成的污泥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将培养期分为几个阶段、最后达到设计流量和MLSS达到适宜浓度。

三.间歇培养法

本法适用于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较小的城市水厂,将废水引入曝气池,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50~70%,曝气一段时间(约4~6小时),再静置1~1.5h。排放上清液,排放量约占总水量的50%左右,此后再注入废水,重复上述操作,每天1~3次,直到混合液中的污泥量达到15~20%进为止。

水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使用一般营养比较平衡的城市废水,经7~15日的培养即可以达到上述情况,为了缩短培养时间,可以考虑用同类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接种向混合液中投加适量的粪便稀释液,也能够加快培养过程.

四.活性污泥的驯化

对工业废水,除培养外,还应对活性污泥加以驯化,使其适应于所处理的废水,驯化方法可分为异步驯化法和同步驯化法二种.异步驯化法是先培养后驯化,即先用生活污水或粪便稀释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此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中的比例,以逐步驯化污泥,同步驯化法则是在用生活污水掊养活性污泥的开始,就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以后则逐步提高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逐步使污泥适应工业废水的特性,二者的驯化阶段都是以全部使用工业废水而告终.

第二節对活性污泥系统重要运行参数的调节与观测

一.对活性污泥状况的镜检观察

正常发育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个体大小适宜,菌胶絮体发育讔好,稍具泥土气味.

二对曝气时间(活性污泥反应时间)的调节

曝气时间主要以处理水达标为准,根据原废水水量、水质及曝气池容积等因

素,按运行经验确定一最佳值和最佳范围.

三对供气量(曝气量)的调节

供气电耗占整个废水处理厂电耗的大部分(50~60%),因此,应极其慎重的对待这一参数

供气量确定的依据之一是充氧,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既或在夏季也应当在2mg以上,其次要满足混合液的混合搅拌的要求.

供气量一般是根据原废水的水质、混合液水温、曝气时间、MSLL浓度、溶解氧浓度等参数.凭一定期间所取得的运行资料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每天早晚各调节一次供气量,对大型废水处理厂(水质、水量相对稳定).每年春秋调节一次,在水温开始上升的4~5月调节一次,降低供气量,而在水温开始下降的10~11月份调节第二次提高供气量.

四污泥30分钟沉降(SV)的测定

使MLSS值经常处于最佳范围内是曝气池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最佳值随原废水水质不同而异,一般应以处理水达标为准.MLSS值的测定需时较长,可能延误对曝气池的运行管理工作,一般多以SV值作为评定MLSS值的指针.SV的测定方便易行,而且与MLSS相对应,每座污水厂都可以根据行数确定本厂的最佳SV值.

SV值通过增减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加以调节,SV值在一天内是动的,而且与进水量有关,因此,SV值的测定,每周期在一次以上为宜.而且就与进水量相对应.

五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调节

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不断地在增长,MLSS值在增高,SV值亦行上升,因此,为了保证在曝气池内保持比较稳定的MLSS值,应当将增长的污泥量作为剩余污泥量而排出,排放的剩余污泥就大致等于污泥增长量,过大或过小,都能使曝气内MLSS值变动,确切适宜的剩余污泥排放量应以进水水质、活性污泥性质,根据一段时间所取得的资料确定.

第三節活性污泥系统的水质管理

一.曝气池的水质管理

(一)水质管理监测项目

1.水温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活性污泥反应最适宜的水温范围是15~30℃之间,高于35℃或低于10℃的场

合都应当考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防止反应速率大幅度下

降,.

2.PH值:对活性污泥反应,PH值介于6.5~8.5之间为宜,最佳为7.2~7.4,低于4高于9.5都会使微生物的霉系

统失活,

3.混合液溶解氧(DO):实践证明DO>0.3mg/L活性污泥反应即能正常运行,但安全计,曝气池开始曝气时DO不就低于

0.5mg/L

4.污泥沉降比(SV):传统活性污泥法及阶段曝气法的SV一般以控制在15~20%为宜

5.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VSS):城市废水的MLVSS/M

LSS比值,一般介于0.55~0.8的范围

6.污泥容积指数(SVI):此值用于判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对城市废水的活性泥,SVI值一般介于60~100之间,SVI值过高就明污泥

沉降性能不好,即将膨胀或已经,SVI值过低就明污泥颗粒细小密实,

无机物多,污泥活性低.

7.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这是一项重要的运行参数,其意义及计算方法详见有关资料

8.BOD容积负荷(NS):也是一项重要的运行参数,此值对自理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运行中必须使其保持稳定,传统活性的污泥法,

此值不介于0.2~0.4KGBOD5/(KGMLSS.d)之间

9.BOD容积负荷(NV):与污泥负荷同,此值对传统活性污泥法介于

0.4~0.9KGBOD5(m3.d)

10.曝气时间(t):对城市废水处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t=6-8小时.

(二)生物相镜检观察

正常只镜检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指示性生物,根据在混合液中出现的原生动物的种类及其数量,能大体上判断出废水凈化的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状态. 1.活性污泥生成正常:凈化功能强,水质良好时出的原生动物主要是有柄着生型毛虫,

如钟虫、累枝虫,盖虫和聚缩虫,一般以钟虫作为中心生物,这类纤毛虫以体柄分泌的粘液固着在污泥絮体上,它们的出现就明污泥絮体结构良好.

2.活性污泥生成不好、有机负荷高、DO含量低,水中存活着大量游离细菌时现的原

生动物多是游泳型的纤毛虫,如豆形虫、肾形虫、尾丝虫、草履虫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滴虫、屋滴虫和波豆虫等,在以上的原生支物中,草履虫等、豆形虫和肾形虫等种出现的频率高,特别是在曝气池起动初期,而活性污泥尚未良好形成的场合.

3.混合液溶解氧不足时,可能出现的原生动物是有限的,主要是扭头虫这是一种较大

的纤毛虫,体长40-3000um..主要是以细菌为食,适就中污性及多污性水域,它的出现说明了在曝气池内已出现厌氧反应并已产生了硫化氢气体.

4.曝气过度时,活性污泥絮体呈细分散状,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小型变形虫,如辐

射变形虫和蛞蝓简变虫,这些虫都是体形微小,构造简单的原生动物,其行动迟缓.

以细菌为食,分布广泛.

(三).曝气池工作异常时出现的现象、产生原因、和就采取的对策

1.混合液溶解氧含量不足,活性污泥是灰黑色,污泥中出现贝发硫菌、发硫菌等硫细

蓖,出水水质恶化.

2.溶解氧极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负荷量增高:曝气不足:原废水和污泥腐败或有某些

工业废水流入等,当出现溶解氧极端下降时,可按图1示的顺序判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30分钟沉降率出现的异常现象

a.污泥沉淀30-60分钟后呈层关上浮,这一现象多发生在高温的夏季,活性污

泥反应功能很强,产生了硝化作用,形成硝酸盐,硝酸盐在沉淀时被还原为

气态氮.气态氮附着在活性污泥絮体上并挟带污泥上浮,去除气泡后污泥

能够迅速下沉,采取的对策:降低污泥沉淀停留时间或减少曝气量

b.在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呈悬浮状态的微小絮体,处理水透明度下降,这种

现象是由于污泥解体造成的,污泥解体的原因有: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

污泥自身氧化过度等.

c.泥水界面不明显,其原因是流入高浓的有机废水,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

形成絮体性能较低,污泥分散.

4.SVI值异常,原废水水质变化和运行管理下善都会使SVI值发生异常现象,,见表2

中各项具体原因及对策说明如下:

a.水温降低,微生物代流入含酸废水,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时,常常会因进水水质、水量或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甚至损坏处理设备。了解常见的异常现在及其常用对策,有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废水处理厂(站)长期稳定运行。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的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一起污泥膨胀,也有可能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的生长,真菌和丝状菌(如球衣菌)在低于0.1mg/L 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所以在供氧不足的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 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因此,污水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的情况下,均因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可针对一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缺氧、水温高等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好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

活性污泥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活性污泥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号:1111603112 __________ 班级:环境1111 ________ 姓名:_______ 宣锴____________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引言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效方法,其能够从废水中去除溶解和胶体类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物质和其他一些无机盐类也能够去除,例如氮磷等化合物,在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好氧活性污泥法主要用于处理厌氧出水,是一种非常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其主要的机理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代谢反应,分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过程中涉及到活性污泥的吸附、凝聚和沉淀,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从而净化废水。 该方法于 191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试验成功。 80多年来,随着生产上的应用和不断改进及对生化反应和净化机理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活性污泥法取得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多种运行方式,并正在改变那种用经验数据进行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现象。本文对各种活性污泥的组成、运行方式及其特点作简要的综述,同时谈谈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 2活性污泥构成简介 活性污泥是由活性微生物、微生物残留物、附着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褐色絮凝体,由大量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以细菌为主,由不同大小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和传质性能的菌胶团以结构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其上,并且具有不断生长的特性,增长过程和老化过程中脱落的碎片及其他游离细菌被附着或游离生长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捕食。少量以无机颗粒为核心形成的致密颗粒也可能存在于系统之中,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结构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于其上而形成的,结构丝状菌喜低氧状态,在胶团菌的附着下,不断生长伸长,形成条状和网状污泥;没有丝状菌为骨架的絮体颗粒很小,附着于累枝虫等原生动物尸体上的絮体易产生反硝化作用,它们都易随二沉池出水流出。胶团菌与结构丝状菌之间相互依存,丝状微生物形成了絮体骨架,为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一定的松散度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胶团菌的附着使絮体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而不易被出水带走,并且由于胶团菌的包裹使得结构丝状菌获得更加稳定、良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案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方案 一、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设计进水:COD=300mg/L; BOD150g/L(估计);SS=?;氨氮=?处理量=7000m3/d。设计出水:COD=60mg/L; BOD=20mg/L(估计);SS=10 mg/L;氨氮=8-15mg/L 。 二、运行管理: ㈠人员配置:管理人员1人,化验员数人,污水处理岗数人(包括电工和设备维修工),污泥处理岗数人(包括电工和设备维修工), ㈡具体分工: 1.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的人员、工艺运行、设备的日常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其职责:①组织制定本厂运行方案、工艺管理、化验、设备设施管理,大修及设备保养,安全生产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②严格监督执行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用足用好设备维护费用,确保设备完好率保持97%以上。 ③严格监督执行经上级公司审定的工艺运行方案和工艺管理制度,定期巡查工艺运行情况,对水质出现重大变化时应按程序及时上报,按程序及时调整工艺运行方案,做好菌种保护,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④负责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准确瞎打生产调度令,定期组织

召开生产质量分析会。 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对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能耗、成本、水质、水量、设备故障及维护等问题的研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工艺或设备运行时间,降低单位能耗,既保证出水达标,又尽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公司效益。 ⑥组织召开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会,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公司财产和员工的安全。 ⑦按上级公司要求及时审核、报送生产报表,确保统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⑧负责运行过程中各岗位、工序间的组织与协调,通过人性化管理,尽量提高员工劳动效率和公司效益。 ⑨及时妥善处理好工作中产生的工艺、设备和人员安全事故,防止矛盾激化,减少公司财产损失。 ⑩定期组织员工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实际动手能力,定期考核、检查,提高员工素质。 ⑾积极储备工艺、设备方面的后备人才,顾全大局,激励支持内部员工参加上级公司组织的人才内部交流活动。 ⑿负责生产区域的清洁文明卫生工作。 2.化验员:8小时工作制,不值夜班。主要工作就是取样、测样,进行日常的监测,并将检测数据及时汇报分管领导及污水、污泥处理岗。主要工作职责: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olatile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及答案.docx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题目及答案详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B.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 C.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D.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超编题目) A. 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值和温度 B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 3、 TOD是指(A) A. 总需氧量B生化需氧量C化学需氧量D 总有机碳含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B.BOD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D.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 A.COD测定通常采用K2Cr 2O7和 KMnO7为氧化剂( KMnO4才对,属于书写错误) B.COD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 C.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描述的是BOD) D.C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 6、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A. 悬浮物B胶体D) C溶解物D 沉淀物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B.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 ( 水头损失很小,阻力主要是截留物堵塞造成的 ) 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 15 cm D.格栅倾斜 50- 60o,可增加格栅面积 8、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A)8-11题参见课本 76、77 页 A 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 9、颗粒在初沉池初期( A ),在初沉池后期( B ) A 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 1.1运行调度 1、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 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几座二沉池、几台鼓风机,以及多大的回流能力,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泥。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 (1)确定水量和水质 (2)确定有机负荷F/M (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 (4)确定曝气池的投运数量 (5)核算曝气时间 (6)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

(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 (8)确定回流比 2、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 处理厂对活性污泥系统很难作到时时刻刻进行调控。曝气系统应实时控制;回流比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检查核算;排泥量椅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核算。当进入污水量发生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应随时采取控制对策,或重新进行运行调度。 1.2异常问题对策 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等生物异常现象,各水厂运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遇到以上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公司。 1、污泥膨胀问题:

a、发生污泥膨胀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污泥膨胀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分析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着重分析进水氮、磷营养物质是否足够,生化池内F/M、PH、溶解氧是否正常,进水水质、水量是否波动太大等因素。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采取污泥助沉法或灭菌法解决; c、由于工艺运行控制不当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工艺调整措施解决; 2、物泡沫问题 a、发生泡沫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泡沫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化学泡沫,采取水冲或加消泡剂解决。 c、生物泡沫,增大排泥,降低污泥龄,预防为主。 3、污泥上浮问题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好氧法,所以能够做好其运营管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的5大常见问题以及对策,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01污泥膨胀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膨胀的原因: ①丝状菌膨胀 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膨胀,促成条件包括进水有机物少,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进水氮、磷不足;pH值低;混合液溶解氧太低,不能满足需要;进水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②非丝状菌膨胀 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使污泥负荷太高,而进水中又缺乏足够的N、P,或者DO(溶氧)不足。细菌很快把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又不能代谢分解,向外分泌出过量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分子中含羟基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高达400%(正常为100%左右),呈黏性的凝胶状,无法在二沉池分离。另一种非丝状菌膨胀是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导致细菌中毒,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黏性物质,形不成絮体,也无法分离。 解决办法: 组成废水的各种成分由于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污泥膨胀,如废水中C/N 比失调,若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可适当的投加尿素、碳酸铵或氯化铵。如系统进水浓度太高,可减低进水量。至于曝气池的环境(如pH、温度溶解氧等)对活性污泥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或石油,以及含有大量的腐败物质都可以引起膨胀。在曝气池中过多或过少地充氧或搅动不充分,都可引起膨胀。由此可知,为防止污

泥膨胀,首先应加强管理操作,经常检测污水水质、曝气池内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进行显微镜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大空气量、及时排泥、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沉池的负荷。 02污泥上浮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上浮:主要是指污泥脱氮上浮。污水在二沉池中经过长时间停留会造成缺氧(DO在0.5mg/L以下),则反硝化菌会使硝酸盐转化成氨和氮气,在氨和氮气逸出时,污泥吸附氨和氮气而上浮使污泥沉降性降低。 解决办法: 污泥上浮现象和活性污泥的性质无关,只因污泥中产生气泡,使污泥密度低于水,因此污泥上浮不应与污泥膨胀混为一谈。具体解决办法有: ①降低进水盐浓度,控制高负荷COD的冲击。 ②准确地控制曝气池内的COD负荷。因此,在运行操作上要控制曝气池进水量。通过准确地控制MLSS(建议6~8g/L)和曝气池进水量,将COD负荷控制在0.2~0.4kg/(m3·d)的适当范围,以减少污水的冲击,如果该污水经过均质池后的COD浓度仍然超过设计标准,应将该股污水引入事故池以待日后处理。 ③完善新建污水预处理工艺,控制污水厌氧与兼氧酸化水解池是保障后续曝气池正常运转的关键步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后,可以保证曝气池污水的出水要求,也改善了二沉池的沉降性能。应采取以下措施:完成潜水搅拌机配电系统的改造,尽快泵污泥至酸化池,进行酸化池的调试和酸化污泥的驯化。一次投加剩余污泥约为池容的1/5,投加量约为100m3,使池内混合液浓度在4~6g/L。 ④控制氧曝池的溶解氧浓度,适当降低氧曝池MLSS,基本控制在10g/L以内,与之相应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应根据进水有机负荷及时调整。⑤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时排除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降低溶解氧浓度,但不能进入消化阶段。

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7大指标(二)

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7大指标(二) 上周我们讨论了好氧系统日常运行中的4个常见指标,今天我们来接着讨论其余三个常见指标的日常控制。 1、剩余污泥排放 随着处理水量的不断增加,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也会不断增长,MLSS值和SV值都会升高。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必须将增加的污泥量及时排出,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应大致等于污泥的增长量,排放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曝气池内MLSS的波动。 剩余污泥排放量与采用的活性污泥法及具体的进水水质有关,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可大致按进水量的1%左右排放剩余污泥,确切适宜的排放值应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确定。 2、回流污泥量 调节回流污泥量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而污水处理厂的回流量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活性污泥法的回流污泥浓度一般介于7-10g/l。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回流污泥浓度可超过15g/l,回流污泥沉降比一般在90%左右。因此在进水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根据每日测定的SV值为依据,

通过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来达到维持污泥回流量固定的目的。在进水水量发生大的波动时,就需要调整回流量,以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不因进水量的增大或减少而出现大的波动。 3、观察二沉池 应经常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的透明程度及液面和出水中悬浮物的情况。正常运行时二沉池上清液的厚度应不少于0.5-0.7m。如果泥面上升,往往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差;如果上清液浑浊,说明进水负荷过高,污水净化效果差;如果上清液透明但带有小污泥絮片,说明污泥解絮;如果液面不连续大块污泥上浮,说明池底局部厌氧或出现反硝化;如果大范围污泥上浮,说明污泥可能中毒。 上周和本周,我们连续讨论了好氧系统日常运行中的7个常见指标,希望对大家的日常运行具有参考意义。下周,我们将继续介绍生物相观察的相关内容,若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欢迎在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尽快回复。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技术次资料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参考) 第一节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根据废水水量、水质和废水处理厂的条件、可采用的活性污泥培养法有下列几种: 一. 全流量边续直接培养法 全部流量通过活性污泥系统按设计水量边续进水和出水。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保留在曝气池,直到MLSS和SV达到适宜数值为止。 为了加快培养速度,减少培养时间,可以大量供气,以保证向混合液提供足够的溶解氧,并使其充分混合外,也可以从同类的正在运行的废水处理厂提取一定数量的污泥进行接种。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期间,必须考虑满足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保持平衡,即BOD:N:P=100:5:1,对城市废水和生活污水来说,这个条件具备的,但是对某些工业废水,就要考虑投加某些营养物质了,此外,在这个期间还要进行废水、混合液、处理水以及活性污泥的分析测定,项目有:SV、MLSS、SVI,溶解氧含量,处理水的透明度,原废水及处理水的BOD、COD以及SS等。 二. 流量分段直接培养法 方法与前同,不同的地方是废水投配流量随形成的污泥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将培养期分为几个阶段、最后达到设计流量和MLSS达到适宜浓度。

三.间歇培养法 本法适用于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较小的城市水厂,将废水引入曝气池,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50~70%,曝气一段时间(约4~6小时),再静置1~1.5h。排放上清液,排放量约占总水量的50%左右,此后再注入废水,重复上述操作,每天1~3次,直到混合液中的污泥量达到15~20%进为止。 水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使用一般营养比较平衡的城市废水,经7~15日的培养即可以达到上述情况,为了缩短培养时间,可以考虑用同类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接种向混合液中投加适量的粪便稀释液,也能够加快培养过程. 四.活性污泥的驯化 对工业废水,除培养外,还应对活性污泥加以驯化,使其适应于所处理的废水,驯化方法可分为异步驯化法和同步驯化法二种.异步驯化法是先培养后驯化,即先用生活污水或粪便稀释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此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中的比例,以逐步驯化污泥,同步驯化法则是在用生活污水掊养活性污泥的开始,就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以后则逐步提高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逐步使污泥适应工业废水的特性,二者的驯化阶段都是以全部使用工业废水而告终. 第二節对活性污泥系统重要运行参数的调节与观测 一.对活性污泥状况的镜检观察 正常发育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个体大小适宜,菌胶絮体发育讔好,稍具泥土气味. 二对曝气时间(活性污泥反应时间)的调节 曝气时间主要以处理水达标为准,根据原废水水量、水质及曝气池容积等因

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详解

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详解 活性污泥法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与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有少量厌氧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物。使活性污泥起到净化作用的主体是细菌,多数是革兰阴性菌,此外还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以及微生物代谢残留物和一些从污水中夹带的惰性有机物、无机物等。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在99%左右,密度为1.002~1.006g/m3。其结构疏松,表面积很大,对有机污染物有着强烈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此外,活性污泥还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 1.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及环境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原理是在人工充氧的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然后再二沉池中使污泥和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中,多余部分则排出。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处理系统中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曝气池、②曝气系统、③二沉池、④污泥回流系统、⑤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活性污泥法净化废水能力强、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臭味轻微,但产生剩余污泥量大,另外需要一定的电能来向废水中不断供氧。 2.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溶解氧(好氧处理中,一般在1.5~2mg/L为宜)。 (2).水温(好氧处理中,宜在15~25℃的范围内)。 (3).pH值(一般以6.5~9为宜)。

(4).营养料(一般要求BOD?:N:P=100:5:1为宜)。 (5).有毒物质(重金属、一些非金属化合物、油类物质等)数量亦应加予控制。 3.活性污泥法的性能评价指标 活性污泥法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生物相观察:即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代谢活动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 (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为污泥浓度。MLSS代表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3).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4).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污泥体积指数(SVI)能较好的反应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凝聚和沉降性能。一般城市污水正常运行条件下的SVI值在100~150mL/g 之间。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SVI 值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并且已经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如果SVI>200mL/g,污泥难于分离,容易产生污泥膨胀。 4.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生物

活性污泥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群。包括细菌、原生动物、鳃引等环节动物、轮虫类、线形动物和椎实螺属(Lymnaea)软体动物和昆虫〔花虻(Eristalis te-nax)〕。但从活性污泥的机能方面来看,还是以动胶菌属细菌为主体,在 有钟虫属(Vorticella)、等枝虫属(Epistilis)等有柄的原生动物存在 的污泥,活性更高。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 1、引言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人工供氧的条件下,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氧化为H20,CO2、PO3-4、NH3,—N、H2S等无机物,同时微生物利用分解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 间代谢产物合成为新的细胞质组成部分,使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由此可见,在污水生化处理中都是通过处理系统内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 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得以净化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和它所处的处理系统环境条件(如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毒物浓度和 溶解氧等)是相适应的,在处理系统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微生物的种类、数 量及其活性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生物相能反映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质量及运行状况。因此,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时可通过对活 性污泥中生物相观察来了解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观察的情况及时调 整处理系统的控制因素,促使有利于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质的微生物生 存。目前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中对生物相观察,已越来越受到运行管理 人员的重视。 2、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相系指活性污泥中微生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其代谢活力等状况的概貌。污泥中的微生物和它所处的处理系统环境条件是相适应的,在处理系统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活性也会产生 相应的变化,通过对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来了解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繁 殖和代谢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演替情况,可直接反映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 况及处理的效果。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观察,先取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盛放到100毫升量筒中。静置5—15分钟后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沉降后泥 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液是否清澈透明。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一般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完成。先用低倍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污泥絮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紧密程度,再转用高倍数显微镜观察 污泥絮粒中的菌胶团细菌与丝状细菌的比例、絮粒游离细菌的多寡以及微型

25个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

25个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 (一)氧化沟泥少,微生物因为天气寒冷,难培养,怎么办? 答:1.如果是在系统刚刚启动时的培养,污泥量少是正常的,随着培养的进行,污泥量会增多。培养时,曝气过度是很不利于污泥培养的。 2.当然微生物的量是和你的源水中的碳氢含量有关,碳氢不足自然无法使微生物数量上升。还请检查。 3.如果你的系统早就启动了,想要提高微生物数量。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的。达到平衡就行了,重要的是处理出水的情况。 4.特意地提高微生物数量将使污泥老化,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质的。 5.温度的问题,我觉得出水水温不低于10度,微生物活性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6.根据F/M值的大小,可以知道你的微生物数量是否太低,该值不大于0.25,就说明你的微生物数量不是太低。 (二) 在CASS工艺设计时应注意些什麽,同时出水堰如何设计(负荷取多大比较合适)?同时,在该工艺中,所用到的设备,都有那些,我初次接触该工艺,对所涉及到的设备不太了解,请你多多指教!同时活性污泥如何进行培养驯化,整个工程在调试运行适应注意些什麽?如何能实现很高的自控技术。在曝气过程中,哪种曝气装置比较好? 答: 1.CASS工艺有点像我们比较了解的SBR工艺,属批次处理范畴。为了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并抑制丝状菌的增生。曝气池前又加设了厌氧和缺氧段。 2.设计中应该根据水量和负荷来确定各池的大小及比例。 3.出水堰大多由泌水器代替的,保证排水时液面均匀下降。排水量可根据设定的排水时间来确定选择。 4.所用到的设备与SBR工艺接近,泌水器和厌缺氧段的潜水式搅拌机要设置的。当然还要一套自动控制装置。 5.污泥培养也没有太大的特殊之处,首先接种污泥,24小时闷曝,而后正常曝气(不要过度)先少量排水少量进水,然后逐渐提高进水即可。 6.调试和运行过程中要自己总结合理的操控参数,如进水、反应、沉淀、泌水的时间;回流污泥量等。 7.曝气装置选择,对曝气头选择应保证沉淀时不堵塞,也可选射流曝气器,搅拌和充氧都比较好,也很少发生堵塞。 (三)如何降低污水厂的能耗?政府拨的经费可怜,希望您能介绍一下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答: 污水厂运行费用最大的应该是电费,如果污泥委托处理其费用也很高的。针对以上问题: 1.降低曝气量,以减少电费。我的经验是,理论上的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在3ppm,不利于节能降耗,通常,我认为,若生物系统是低负荷运行(F/M小于0.15),溶解氧控制在 1.5ppm已经足够了。由此可产生节电效果。 2.系统有调节池、中段提升泵站的,可发挥其储水能力,以进行间隙运行来降低运行费用。 3.污泥费用如有产生,可根据情况用于厂内花木堆肥。由此只需增加点工费用即可。 (四)溶解氧控制在1.5ppm,在北方的冬季会不会影响一些高效的微生物繁殖(氧化沟工艺),降低出水水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4.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 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5.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 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6.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7.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8.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9.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种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 离溶质的目的。 10.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 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11.氧化沟:是一个具有封闭沟渠的活性污泥曝气池。 12.总充氧量:稳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曝气池的总氧量。 13.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形成絮状,悬浮在混合液中不停地与废水混合和接触。 14.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15.面积负荷率法:即单位面积每日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等量。 16.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来净化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17.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 18.污泥负荷率:指的是单位活性污泥(微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 19.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常用表示。 2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后,沉淀污泥体积占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21.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曝气池混合液经30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以计)。 22.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23.厌氧流化床:当床内载体的膨胀率达到40~50%以上,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24.厌氧生物法: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代谢作用降解污泥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分解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沼气,可作为能源。 25.重力浓缩法:利用重力将污泥中的固体与水分离而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的方法。 26.扩散:污染物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称为扩散。 二、水污染控制工程选择题(每题2分): 2、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D ) A.悬浮物B胶体C溶解物D沉淀物 3、是指( A ) A.总需氧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测定通常采用K22O7和7为氧化剂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情况 1、污泥膨胀: 二沉池曝气池的沉淀区: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差,造成污泥上浮而随水流失,污泥流失量大,使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严重时破坏整个处理过程。 原因:理化生物及生化方面外,还与运行管理构筑结构型式等方面的原因。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体膨胀和非丝状体膨胀。由于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菌胶团的繁殖生长受到抑制的结果,丝状体对活性污泥絮体起架桥作用。没有足够的丝状体形成的绒絮不牢固,在曝气池絮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被破碎成细小的针状体,这是污泥沉降快,SVI低,但水混浊,叫非丝状体膨胀,主要是由于、排泥不通,高负荷运行而引起的 丝状体大量繁殖的原因: 1、溶解氧浓度:曝气池内溶解氧在0.7~2.0mg/l范围内,有可 能出现丝状微生物,但在低溶解氧生长良好或厌氧条件下, 不影响,则应加大曝气,最低应保持在2mg/l左右。 2、冲击负荷:若曝气池内有机物超过正常负荷,膨胀程度提高, 使絮体内部溶解氧消耗提高,在菌胶体内部产生了适宜丝 状体生长的低溶解氧条件,丝状微生物快速生长,加剧了 氧的渗透困难。 3、进水化学条件的变化:a、营养条件变化:一般营养为 BOD5:N:P=100:5:1下生长,若是P不足,C/N升高,适

宜丝状菌生长。 B、硫化物:过多化粪池的腐化水及粪便废水进入活性污泥 设备会造成污泥膨胀,一般加5-10mg/l氯或曝气方法,将 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 C、碳水化合物d、有毒重金属的冲击负荷可抑制丝状菌, 还有PH值,水温的影响,菌胶体温度适中PH=6~8中,丝 状菌在高温,酸性环境中生长(PH=4.5~6.5)解决方法:预防与抑制 预防:加强管理监测水质,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溶解氧等。 制止措施:当进水浓度高,出水质差时,加强曝气,最好是在2mg/l以上,加大排泥量,提高进水浓度,合碳高而使C/N比失调时,投加含氮化合物,加氯起凝聚和杀菌双重作用,在回流污水中加漂白粉或液氯,可抑制丝状菌生长,调整PH值(加氯量按干污泥的0.3~0.4%估计) 3、污泥上浮: (1)污泥脱氮上浮:在曝气池负荷小而供氧量大时,溶解氧高使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硝酸盐,发生硝化在二沉池中缺氧。(DO)在0.5mg/l 以下)时间长时发生反硝化生成氨和氮气,活性污泥吸收氮过多时,比重降低,污泥就会上浮。 方法:降低DC防止硝化,及时排泥,增加回流量,减少停留时间,减少曝气池进水量,减少二沉池中污泥量 (2)污泥腐化上浮 沉淀池内缺氧而腐化产生大量甲烷及CO2附着在行泥体上,使污泥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 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olatile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运行管理实践

1设计与实际进水情况的对比 1.1 设计进水 唐山市丰润区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 法处理工艺,设计规模为33000m3?d-1。 设计标准同一般生活污水标准,工业废水占30%,生活污水占 70%。进水水质:ρ(BOD5)=200mg?L-1,ρ(CODCr)=500mg?L-1,ρ(SS)=240mg?L-1;设计出水标准:ρ(BOD5)=20mg?L-1 ,ρ(CODCr)=120mg?L-1 ,ρ(SS)=24mg?L-1 , 废水排入河道。1.2实际进水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总进水量已经超过设计水量,实测量达68000m3?d-1。进水水质也超过设计指标,工业废水约占60%,生活废水仅占40%。表1为 2004年7~12月份水质状况。 表1 2004年7~12月进水水质 1.3 原因分析 通过污染源调查,在服务范围内的点源有制药 厂,下属淀粉厂、葡萄糖厂、有机溶剂厂、柠檬酸厂、 青霉素厂等,外排废水BOD5和CODCr严重超标,同时还散发着特殊的刺激气味。这些企业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因种种原因运转不正常,造成大量未经处理的高浓度废水直接通过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使进水指标居高不下。服务区内另一类废水是印染废水,含有各种染化料,废水色度高,不易处理。 1.4 处理效果 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技术上调整控制污水处理系统各构筑物的运行参数,活性污泥系统能够保持稳定,出水ρ(CODCr)<100mg?L-1,ρ(BOD5)<30mg?L-1,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结果见表2。二级污水处理量虽有所减少,但日处量仍能保持在2.4万m3以上。 表2 7~12月份出水水质状况 2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2.1 进水及沉砂池管理格栅、沉砂池及初沉池构成了一级处理系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更新了格栅除污机,格栅栅距由20mm降到 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运行管理实践 赵全起 (唐山市丰润区污水处理厂, 河北 唐山 064000) 摘要:进水水质超标导致污泥负荷高、容易引起膨胀是传统活性污泥法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此介绍了活性污泥 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实际应用,分析总结了工艺运行的管理经验。结果表明:在进水ρ(CODCr)>1000mg?L-1,ρ(CODCr)>500mg?L-1时,处理后出水水质ρ(CODCr)<100mg?L-1,ρ(CODCr)<30mg?L-1,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关键词: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有机废水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642(2006)01-0016-03 收稿日期:2005-10-10 作者简介:赵全起(1969-),男,河北故城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 事水污染治理技术工作. PracticeonTreatmentofHighConcentrationOrganicWastewaterbyActivatedSludgeProcess ZHAOQuan-qi Abstract:Thequalityofinfluenttoexceedthestandardfigurecausedthesludgeloadhigherandthesludgebulkingweretheactualproblems,whichthetraditionalactivatedsludgeprocessoccurred.Thepaperintroducedtheapplicationoftheactivatedsludgeprocessintreatmentofhighconcentrationorganicwastewater,analyzedandsummarizedtheexperiencein operatingoftheprocess.Theresultindicatedthatwhentheρ(CODCr)>1000mg?L-1andtheρ(BOD5)>500mg?L-1inthe influent,theρ(CODCr)<100mg?L-1andtheρ(BOD5)<30mg?L-1intheeffluent,whichcansteadilyreachthestandardof thenationaldischarge.Keywords:Wastewatertreatment;Activatedsludgeprocess;Organicwastewater mg?L-1 mg?L-1 第19卷第1期2006年2月 江苏环境科技 Jiangsu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 Vol.19No.1Feb.2006 月份78954310482476881267286691148331210362074350111817983287551336296 ρ(SS)月份101112ρ(BOD5)ρ(CODCr)ρ(SS)ρ(BOD5)ρ(CODCr)月份7 89 18.486.021.618.179.419.422.175.9 19.2 16.964.716.617.574.422.013.7 49.7 20.9 ρ(SS)月份101112 ρ(BOD5)ρ(CODCr)ρ(SS) ρ(BOD5)ρ(CODCr)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