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8课 笔墨丹青用

第8课 笔墨丹青用

第8课  笔墨丹青用
第8课  笔墨丹青用

第8课笔墨丹青

教学目标: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前置回顾: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书法艺术在各代有哪些代表人物

二、阅读教材、自主习标

问题一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

1.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________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________绘画。

(3)汉代:帛画________鲜艳,________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问题二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

问题三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1.一方面盛行注重________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注重________的文人画。2.讲求________、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________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在启迪民族的________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堂练习:

1、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表述不正确

是()

A、绘画艺术可以从新石器时代找到源头

B、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C、自然、生动、是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

D、汉代的绘画艺术中,浪漫幻想主题已经不复存在

2、凸显个性的人文画出现的原因

有()

①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②文化出现多元化的趋势③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④社会习俗在绘画中的反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3、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绘画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B文人阶层的不断壮大

C 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D 朝廷偏安江南

4、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

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D、刻书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5.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受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影响,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北宋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

B、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对象以江南风光为主,构图不追求对称。

C、元代的山水画体现了南方士人在国家统一后的舒畅淋漓的心态。

D、明代朱耷的笔下的鱼是“瞪眼鱼”,鸟是“伤心鸟”,表现明亡之后的悲情愤世

6. 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下列内容属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绘画的特点的是()

①内容:珍禽异兽、神仙魔怪②表现手法:色彩鲜艳,气势宏大③感观特色:浪漫神秘,不失古拙④自然生动,质朴粗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7、(2011·三明高二检测)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其形成原因包括()①继承前代优秀传统②社会稳定③经济繁荣④众多画家的辛勤探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

B、各种历史文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当时的客观事物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优秀教案

第8课笔墨丹青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导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下面我们伴随音乐来欣赏一组图画。 播放:这条街(前奏加插图) 刚刚我们欣赏的绘画是中国的传统国画,也叫“中国画”名称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通过欣赏之后,你对中国画有何感受? 同学:非常美有种想融入画中的感觉 老师:有种想融入画中的感觉呢?说明意境你非常喜欢。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画”的世界,来体验这种传统东方艺术的魅力,把书翻到34页,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 一、绘画艺术起源 顾名思义“笔墨丹青”就是画者用工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而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绘画材料基本没有的情况下,远古的先民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呢?我们来看几幅图,看看绘画艺术的起源 新石器:《集体舞蹈图》《双人图》《东巴舞》 这三幅绘画的作图位置都不一样? 同学:陶器地面岩壁上 找同学来说一下原始人是如何绘画的? 同学:新石器线条人动地陶器岩壁上 介绍:《集体舞蹈图》 马家窑彩陶集体舞蹈图,画面上的舞蹈者达15人,分成3组,每组5人。舞蹈者为正面并列的整齐形象,脑后发辫摆动,腰前飘带飞扬,手拉着手踏歌而舞。每组两边的舞者的外则手臂都画成两两道,标志空着的臂膀在频繁得摆动,是当时画工表现人物连续动作的特殊手法。最有意味的是在舞蹈者跳跃着的两腿中间,又多了一条黑线,这是动物的尾饰,可以想象,人们正扮成动物的模样载歌载舞,而这些舞蹈者所扮演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动物图腾形象,他们正身着自己氏族特有的图腾装束,用热烈的图腾舞姿和歌声,表达对自己想象中的师祖图腾的亲切认同和殷切祝祷。这种图腾舞蹈绘画,包含着民族成员的情感和原始宗教的意义。 东巴舞岩画游牧民族的狩猎狩猎场面猎手武器狩猎方式引弓围捕打击过程 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像 3、体现这一时期特点 同学:虽线条稚拙、色彩和图案简单,却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④历史原因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过着氏族的集体生活,对自然、动物充满着神秘的崇拜心理。

人教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2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第二课借物寓意 上课教师:正则中学曾艳 指导教师:张华丽 以及正则中学美术组同仁教材分析:通过本课对花卉蔬果写意画的学习,了解中国画通过笔墨表达情感的方法,借物寓意。进一步体会中国画家在运用笔墨技巧描绘物象的同时,借助作品抒发自身情感,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了解书画一体,布局设计。本课通过欣赏、实践与评述,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运用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画中的借物寓意,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评价总结几个环节,完成教学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画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明白物体的寓意,理解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超越形式的艺术。 教学难点:把借物寓意运用到绘画创作中,运用于生活,同时注意中国画的技法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老师作品范例。 学生准备:毛笔(大小各一支)、中国画颜料、墨水、生宣纸、笔洗。

教学设计: 一由吕凤子导入,引学生进入名人会客厅。 我叫曾艳,是你们的燕子姐姐,今天上课,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名人。他,是我国与徐悲鸿、齐白石齐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 他,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的创办者。 他,是一位把“生死刚正”、循“常理”而求“变则”的“正则魂”融入艺术的艺术家。 他,执教一生,在艺术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培育,播扬芬芳,鞠躬尽瘁,功在国家与人民,是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他,与我们璧山有着一段美丽的渊源: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他带领妻子和儿女及艺专部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重庆,在偏僻的璧山现在的正则中学创办“正则蜀校”。他是谁呢?(吕凤子) 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但都表现在无私、爱国、忠诚上。他的品质,不仅表现在行动上,还表现在他的画上面。大家看,这三幅画就是吕凤子先生的作品。问题:1同学们看看,这三幅画画的是什么? 2 这三种植物在中国画中称为“岁寒三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属性? 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岁寒三友的气节、品质,正是吕凤子先生鞠躬为教育事业的写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课:“借物寓意”。 二教学过程,进入第一欣赏屋。 1问题:我想请同学说说,什么是借物寓意?(让学生随便说说)答案是什么呢?

笔墨丹青教案

第八课笔墨丹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方法】探究、赏析、材料阅读。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体验了解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画史长廊(学生通过事先的课前预习,整理出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简史, 提问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讲解: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我们通过学案,基本整理出 二、名家精品(学生通过欣赏一些代表性的古代绘画作品,分析古代绘画的特点)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很快的整理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但是,这只是我们走进这条画史长廊的第一步,我们领到了一张引导图罢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走近名家,欣赏名画,感受一些古代中国绘画的魅力。 (教师展示两组图片组合,作品组一: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要求学生总结出特征:注重写实。作品组二: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清八大山人《孤鹰图》,提供苏轼的相关文字材料“能文不求举,善画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要求学生总结出特点: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情趣和意志。) 三、大家谈“画”(教师展示两组图片,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鉴赏)。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已经总结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些特点。但是,这些是从美术的角度去考究,如果光是从美术的角度,我们是“外行看热闹”,我们还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绘画作品,看出一些历史的门道来。下面,我们就以两幅同是宋代的绘画作品,抛砖引玉,来学习和掌握一下如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绘画作品。 教师出示作品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和南宋《山径春行图》局部,来分析问题。设问:这两幅作品分别属于国画的何种画种?它们给我们带来哪些时代信息?如何从宋元的时代特征去体现上述作品的文化特征?(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作为历史课程,我们要学会如何从绘画作品中看历史,发现历史信息。寻找一副绘画作品的历史信息,首先,要知道年代背景,在看创作的内容或者是描绘的对象。 四、民俗趣画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所了解和接触的,多数是专业人士的绘画作品,但是对于社会的普通民众阶层,他们也有自己喜闻乐见的艺术爱好,就是民间风情的表现。主要有哪些形式呢?(学生回答) 那么,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故乡潮阳,就有其中一种,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艺术瑰宝——潮阳剪纸。哪个同学能和我们讲讲剪纸的一些知识呢?(学生讲述)教师讲述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笔墨丹青》优秀教学设计(3页)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历史组孙頔 一、课标要求 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二、教材分析 《笔墨丹青》是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赞扬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艺术情操。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考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 (2)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材料、成果交流、合作探究、名画赏析和分组辩论等方式获取历史信息,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突破重点和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的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比较感兴趣,但高二学生对古代艺术的了解仅在于感官,对古代艺术背后所传承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了解较少,透过学习古代艺术名作,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层层设问、启发引导等方式,及时点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营造:(截取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教师提出问题: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何时,有哪些特点? 【设计思路:设置情境,渲染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引出新课。】 【新课学习】 一、绘画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 教师:展示这一时期的几幅绘画作品,然后设问:(1)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有哪些?(2)造成这种绘画特征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学生:结合图片和教材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回答,教师点播。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绘画的美丽,了解中国绘画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2、通过绘画探究时代变迁的风貌,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上学期的学生。高二学生对绘画艺术有兴趣,需要鉴赏方法的指导;对中国古代史有所了解,但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由于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琐碎,为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我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精心挑选了11幅国画和1幅油画和同学们共同鉴赏。所选择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而且紧扣教材,避免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学生更能投入到对美的欣赏和探究活动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素材,将视频、音乐、诗词和图片结合在一起,创设了传统文化的情境。在此情境下,师生共同进行绘画鉴赏,探究历史风貌,感受传统文化。通过课堂学习,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画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难点:中国画的“文人意趣”。 【活动设计】 活动一:鉴赏绘画并分析时代特征; 活动二:想象绘画《临溪抚琴图》,在诗歌朗诵和古琴伴奏下进行欣赏; 活动三:分组讨论中国绘画的特征(通过比较[法国]雷阿诺《弹钢琴的少女》和[中国]《临溪抚琴图》两幅画)。 【板书设计】 第8课笔墨丹青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神灵的居所 二、人间的世界 三、内心的风景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MTV《半面妆》。) 今天,我们要参观一座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笔墨丹青”。在古代,中国人用毛笔蘸着水墨和颜料,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画中世界。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画家叫张僧繇,他曾经在墙上画了四条龙,这个龙摇头摆尾的,非常生动,但是没有眼睛,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骗谁啊?谁信呐?大家非让他画。没办法,张僧繇就给两条龙画了眼睛。落笔的那一瞬间,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两条龙乘着风雨,忽悠忽悠地飞上天了。 故事来源于生活,古人确实喜欢画龙凤神仙。中国画的功能,首先是作为神灵的居所。 (幻灯片显示《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个陶盆来自于6000年前,画的是什么呢? (请一位学生鉴赏。) 再看一副战国的帛画《人物龙凤图》。 (幻灯片显示《人物龙凤图》。) (请一位学生鉴赏。) 世上真的有龙凤吗?有神灵吗?为什么古人相信呢? (请一位学生回答。) 随着历史发展,文明进步,人的地位提高了,开始“以人为本”。汉代以后,中国画逐渐从神灵的居所转向了人间的世界。 (幻灯片显示《女史箴图》。) 她给你什么感觉呢? (请一位学生鉴赏。)

笔墨丹青

笔墨丹青 必修三第8课 (一)课标要求: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二)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艺术。本课第一目以岩画、陶画、帛画、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例介绍中国绘画的起源;第二目“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在吴道子;第三、四目“人文意趣”和“民间风情”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为例,重点讲述“人文意趣”的成因和特点。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二、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理解。要围绕本课

主题分层次设计问题,如:“名家、名作连线——在名作中找特点——在特点中找历史。”必须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名家画作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的从美术学角度欣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五)知识结构 绘画艺术 的繁荣: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 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体特征。 教师讲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

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过程与方法:对话,探究,讨论,师生合作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节课. 板书设计: 1.新石器时代: 2.战国→汉代:帛画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1.顾恺之:文人画、“以形写神” 2.盛唐:雍容华贵、吴道子 三、文人意趣 1.宋代:写实→意境 2.明清:不拘成法 四、民间风情 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 3.中国画的风格特点及作用 课前准备:两张椅子,告诉学生这节课将采用师生台上坐着对话形式进行,让同学们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 文字版: 周涛:随着一个短片的开始,我们将看到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它讲述着博大厚重、意韵悠远的中国故事。全世界的朋友都会领略优雅的东方情韵,了解悠久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现代魅力。 孙正平:画面中呈现的是散发着中国古典韵味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清雅的古琴声中,我们看到了一幅画作产生的完整过程——纸张制作、落墨着色、装裱成轴。今晚的故事就将从这飘逸娥娜、变化万千的中国画卷开始。...... 孙正平:中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不拘泥形式而更讲究神韵。舞蹈演员独特的肢体语言,正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这种特有的意趣和韵味。 周涛:此刻,画作完成,原本铺陈在地上的画纸,被凌空提起。一幅山峦交错、起伏延绵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 师:请坐! 陈:谢谢! 陈:(思考了片刻).在当时,由于生产力非常落后,当时还没有出现后来的绢帛、纸张等先进材料。所以在那时人们主要通过一些树枝、打磨的石器将一些人物、动物形象或者一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刻画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形成所谓的地画、壁画、陶画。(掌声) 师:到了战国,中国的绘画又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呢?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doc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第8课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过程与方法:对话,探究,讨论,师生合作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节课.板书设计: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2.战国→汉代:帛画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顾恺之:文人画、“以形写神”2.盛唐:雍容华贵、吴道子三、文人意趣1.宋代:写实→意境2.明清:不拘成法四、民间风情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3.中国画的风格特点及作用课前准备:两张椅子,告诉学生这节课将采用师生 台上坐着对话形式进行,让同学们做好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文字版:周涛:随着一个短片的开始,我们将看到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它讲述着博大厚重、意韵悠远的中国故事。全世界的朋友都会领略优雅的东方情韵,了解悠久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现代魅力。孙正平:画面中呈现的是散发着中国古典韵味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清雅的古琴声中,我们

看到了一幅画作产生的完整过程——纸张制作、落墨着色、装裱成轴。今晚的故事就将从这飘逸娥娜、变化万千的中国画卷开始。......孙正平:中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不拘泥形式而更讲究神韵。舞蹈演员独特的肢体语言,正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这种特有的意趣和韵味。周涛:此刻,画作完成,原本铺陈在地上的画纸,被凌空提起。一幅山峦交错、起伏延绵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中国绘画的起源讲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中国绘画源头可以追到新石器时代.现在谁愿意走上讲台和我一起来探讨下教材这一目的内容?(讲台上已经准备好两把椅子)。在学生注视的目光下,学生陈建帮走上了讲台.台下掌声响起.师:请坐!陈:谢谢!师:人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找到绘画艺术的源头.而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在当时人们如何做画呢? 陈:(思考了片刻).在当时,由于生产力非常落后,当时还没有出现后来的绢帛、纸张等先进材料。所以在那时人们主要通过一些树枝、打磨的石器将一些人物、动物形象或者一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刻画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形成所谓的地画、壁画、陶画。(掌声)师:到了战国,中国的绘画又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呢?陈: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表现在绘画工具的改进和材料的变化。这个时期已经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掌声)师:用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以墨笔勾勒,并加以平涂和敷色渲染,这一基本绘画的形式和技巧,两汉以后一直被沿用下来。因此,可以说战国时代已经奠定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34

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第8课笔墨丹青

第8课笔墨丹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4847535.html,] 导入:中国书画,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中国书法的神奇魅力,今天我们将体验中国绘画的独特风采,感受它的意境之美、思想之美和历史之美。一起走进第8课《笔墨丹青》。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现在请大家回到童年时代,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幅我们小时候都画过的作品——家!有没有同学愿意到前面来画?好,XX同学。 生:作画《家》。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幅画? 生:线条稚嫩,构图简单,比较朴实,但是充满了对家的感情。 师:可见绘画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绘画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师: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把画画在岩石上,画在地面上,画在陶器上,你能描述一下这幅陶画上的情景吗? 生:五个人手拉着手在一起跳舞。面部都朝向右前方,动作一致,连头上辫子甩起来的方向也是一样的,好像在踩着节拍翩翩起舞,生动、形象、浪漫。 师:的确。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线条粗犷而又不失浪漫。战国和汉代出现了用毛笔在绢帛上作的画——帛画,左侧的是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右侧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这两幅画都出现了什么?龙凤等珍禽异兽,这反映出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着龙凤升天的愿望,这体现出帛画有什么特点? 生:神秘、浪漫、古拙。 质朴而浪漫是绘画在起源阶段的总体特点。从魏晋开始,中国绘画的技术、技巧渐趋成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 二、绘画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凸显个性 师:来欣赏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课前要求大家去搜集相关资料,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洛神赋图》创作背景呢? 生:《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被哥哥曹丕夺去。但是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凄惨。曹植在回归封地的路上途径洛水,梦见甄氏来与他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第八课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书画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以及书画发展背后的社会 原因,理解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理论。 (2)过程与方法:根据书画同源理论,从发展脉络和特征两方面进行类比教学;以时 间为主线索,以写实和写意作为辅线索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美学教育; 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二、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课标解读: 本课课标要求很简单,主要集中在知识层面,重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 历程的梳理,难点在于对书画发展的特征进行解析。 三、 教学分析 绘画艺术欣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美,是本课潜在的一个教学要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必要因素,所以本课的突破点就着眼于这里。对于美的理解,避开师生都生疏的艺术美,从历史美这个角度去发掘,具体而言就是发掘绘画背后的历史背景,绘画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这样一来一方面能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四、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使用第七课《汉字与书法》中出现的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作为导课的引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刻画符是文字还是绘画? 教师得出结论:书画同源——文字是对绘画的抽象,绘画是文字的基础和前提。 (2)根据书画同源理论,进行结构框架梳理: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岳麓版必修 3 一、教学目标 1.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3.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老师学习。 4.能够分辨中西绘画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三、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1、导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下面我想问同学们汉字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楷)有一句话叫“书画同源”,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绘画,走进历史,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意境之美、思想之美、历史之美、哲学之美。学习新课第八课《笔墨丹青》 2、首先解释一下题目,重点介绍丹青(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王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二)了解中国画:从题目中,我们也能够猜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画,也叫做国画。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关于国画都知道那些知识?(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画科/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表现手法: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画家阶层: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 (三)中国绘画看样子也挺复杂,它的起源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绘画的起源、早期发展(魏晋以前) 1、我们刚刚说过,“书画同源”所以绘画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没有纸、也没有帛。他们周围常见的岩石、山壁、陶器。所以他们经常在石头、山壁、陶器上作画。我们来看看书中又角的那幅集体舞蹈图(我们看这是在1973年在青海省发现的,他们在手拉着手跳舞,画得很简单、比较粗糙。但却很生动。最有意味的是舞蹈着的两腿中间多了一个小尾巴,这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化妆舞会,人们正在扮成动物模样在舞蹈和歌唱,而这些舞蹈的人所扮演的是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这就是他们的图腾,以此表达对图腾的崇拜)。 新石器时代绘画特点:线条稚拙色彩简单、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当时生产力相关,平时在一起,集体劳动,集体生活。想奢华也奢华不起来) 2、新石器之后,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夏商周),到了战国秦汉时期,绘画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同学阅读)。战国时期出现了毛笔绘画在绢帛上的作品(《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这两幅作品都是陪葬物,引导死者灵魂升天)。 3、汉代:《马王堆汉墓帛画》(这个可以画出来,并且解释:画面上部绘日、月、升龙及蛇身神人,象征天上境界,日中有金乌,月中有蟾蜍。月下有一乘龙的妇人形象,另有仰

笔墨丹青 教案

教案 单位:通河一中(历史组)姓名:吴红月 日期:2017、5、23

第8课笔墨丹青 通河一中吴红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情境导入法、问题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课堂设计 导入: 08年中国发生了一件令我们全民族为之振奋的事情,中华儿女与世界人民一同见证了在独立、发展、崛起后的巨大变化,在中华大地上一同分享了欢乐、友谊、竞技与健康。是哪一件事啊? 同学:2008年奥运会 教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短片,看看这段内容与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何联系?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画卷》

讲授: 教师: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绘画的起源、发展、高潮、成熟四个阶段来欣赏一下这种东方艺术特有的韵味与魅力。把书翻到34页,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 1、绘画艺术起源 顾名思义“笔墨丹青”就是画者用工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而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绘画材料基本没有的情况下,远古的先民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呢?我们来看几幅图,看看绘画艺术的起源 新石器:《集体舞蹈图》《东巴舞》 这三幅绘画的作图位置都不一样? 同学:陶器地面岩壁上 找同学来说一下原始人是如何绘画的? 同学:新石器线条人动地陶器岩壁上 介绍:《集体舞蹈图》 马家窑彩陶集体舞蹈图,画面上的舞蹈者达15人,分成3组,每组5人。舞蹈者为正面并列的整齐形象,脑后发辫摆动,腰前飘带飞扬,手拉着手踏歌而舞。每组两边的舞者的外则手臂都画成两两道,标志空着的臂膀在频繁得摆动,是当时画工表现人物连续动作的特殊手法。最有意味的是在舞蹈者跳跃着的两腿中间,又多了一条黑线,这是动物的尾饰,可以想象,人们正扮成动物的模样载歌载舞,而这些舞蹈者所扮演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动物图腾形象,他们正身着自

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必修三第8课笔墨丹青 (一)课标要求: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艺术。本课第一目以岩画、陶画、帛画、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例介绍中国绘画的起源;第二目“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在吴道子;第三、四目“人文意趣”和“民间风情”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为例,重点讲述“人文意趣”的成因和特点。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二、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理解。要围绕本课主题分层次设计问题,如:“名家、名作连线——在名作中找特点——在特点中找历史。”必须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名家画作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的从美术学角度欣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五)知识结构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 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体特征。 教师讲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绘画历程,探寻笔墨丹青之趣。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代——汉代 远古人民生产力低下,其绘画材料及绘画水平都是非常原始的。 课件显示: 请观察:下面二幅图画(集体舞蹈图(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和战国〈人物龙凤图〉),说说他们都是一些怎样的内容,体现了哪个时期的艺术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本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回答课件显示: 如何去评价这幅帛画(马王堆汉墓帛画)?说说你的看法。 本目小结:原始的古拙、神秘有其特别的时代背景,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画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 板书: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从顾恺之到吴道子(从魏晋时期到唐) 课件显示:结合时代背景想一想:魏晋时期文人画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魏晋以来的社会风貌(社会背景) 一、社会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以及两教的发展,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三教合一) 二、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又不愿流俗同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这样一种追求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并开始形成理论。 材料:我国古代一位画家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珠)中。”

岳麓版必修三第8课笔墨丹青_说课稿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笔墨丹青 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笔墨丹青》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和演变历程。 2、《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为: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且表本课图文并茂,学生学习兴趣高。但理性思维有待提高 4、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识记不同时期的绘画就;掌握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绘画风格,认识时代对绘画艺术的影响;通过作品欣赏感受“人文画”与“风俗画”的不同风格;通过比较中西绘画的差异,把握中国画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个时代绘画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领悟绘画中蕴含的民族特色,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5、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时代变迁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二、说教法、学法 教为学服务,对本课我将主要采用多媒教学法、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图示法比较法、学案导学法来落实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欣赏等方法来学习重点和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主要从导课、新授、小结、练习巩固、课外作业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导入新课 我将截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画卷的部分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何时?有哪些特点?从而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2、讲授新课 (一)、感受发展演变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历经了千年的积淀演变。把握其发展脉络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认识时代变迁对绘画风格的影响是难点所在。 我将通过多媒体分别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依次设置4个探究问题: ①新石器时代的绘画具有什么样的形式、风格和内容? ②结合战国时期和汉代的时代背景,分析为何帛画主题及形式呈现出这样的风格? ③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从魏晋时期到宋元明清的文人画各有何特点? ④民间风俗画的兴起和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欣赏让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感受远古绘画的质朴,战国汉代的夸张浪漫,魏晋时期的以形写神,盛唐的雍容华贵,宋元明清的活泼、张扬。 通过分析探究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对绘画风格的影响,使学生认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制作简表,加深理解,我将通过展示知识框架,进行总结,使学生清晰的把握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二)、品味风格 中国画的分类有很多种,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也有巨大差异。这都是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之所在。我将通过将本课中按画家的社会阶层分成的:宫廷画、文人画和风俗画的代表作品和西方的经典绘画作品,作比较展示,让学生观分析中西绘画在功能技巧上的不同,从而总结出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最后我将举《清明上河图》的传奇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历史价值。 3、课堂小结:将让学生自主设计本课的知识框架,并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最后由我梳理线索并圈划重点难点。 4、练习巩固:良好的学习离不开及时有效的练习和巩固,我将针对各时代的绘画作品、作者、风格设置连连看看游戏、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5、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具有层次性。我将为学生布置三个可选择的作业:1、搜集介绍一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和风格。2、根据课后“阅读与思考”中宋代宫廷画院出过的考题,设计自己的画面。3、调查你家乡的风俗画有哪些,写一篇调查报告。以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动手实践、论文写作等各项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它的优点是,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8课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

第8课笔墨丹青 课标要求: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理解。要围绕本课主题分层次设计问题,如:“名家、名作连线——在名作中找特点——在特点中找历史。” 必须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名家画作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的从美术学角度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再现中国绘画的辉煌历史,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生动性。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对国画的特点及原因进行探讨。 新课导入:1957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应邀访问巴黎。在此期间他邂逅了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在毕加索的画室里,200多幅仿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让张大千惊讶不已。但毕加索不会使用中国毛笔,墨色浓淡难分。张大千亲自示范,毕加索赞叹不已,感慨道:“我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艺术。”“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致的面包,那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的碎屑罢了”。那么为什么中国国画会成为欧洲人羡慕的对象?中国国画有哪些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画卷,去感受千年的翰墨之美。 授课过程: 自主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三单元《笔墨丹青》教案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 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 (二)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图片欣赏:齐白石《不倒翁》。 思想: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诗文如下: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学生讨论: 赏析:《荷花水鸟图》(朱耷清代) 体验: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题目:为画题诗。 二组题目:为诗作画。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题款知识: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 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三)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笔墨丹青

笔墨丹青 必修三第8课笔墨丹青(一)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二)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艺术。本课第一目以岩画、陶画、帛画、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例介绍中国绘画的起源;第二目“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在吴道子;第三、四目“人文意趣”和“民间风情”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为例,重点讲述“人文意趣”的成因和特点。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二、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理解。要围绕本课主题分层次设计问题,如:“名家、名作连线――在名作中找特点――在特点中找历史。” 必须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名家画作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的从美术学角度欣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二、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五)知识结构 绘画艺术的繁荣:(六)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 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体特征。教师讲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今天,我们就走

第8课笔墨丹青

第8课笔墨丹青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过程与方法:对话,探究,讨论,师生合作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艺术。教学内容结构分为五部分,首先是按照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顺序将本课主题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绘画艺术的起源”,介绍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秦汉时期绘画的发展;“从顾恺之到吴道子”,讲述时间从魏晋时期到绘画全面兴盛的唐代;“文人意趣”,介绍北宋以来真正兴盛和占据了古代画坛主导地位的文人山水画;“民间风情”,介绍北宋以来的描绘民间风情生活的风俗画和年画、剪纸画等。课文最后总结介绍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 【教学方法】 对话,探究,讨论,师生合作等 【教学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 周涛:随着一个短片的开始,我们将看到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它讲述着博大厚重、意韵悠远的中国故事。全世界的朋友都会领略优雅的东方情韵,了解悠久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现代魅力。 孙正平:画面中呈现的是散发着中国古典韵味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清雅的古琴声中,我们看到了一幅画作产生的完整过程——纸张制作、落墨着色、装裱成轴。今晚的故事就将从这飘逸娥娜、变化万千的中国画卷开始。...... 孙正平:中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不拘泥形式而更讲究神韵。舞蹈演员独特的肢体语言,正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这种特有的意趣和韵味。 周涛:此刻,画作完成,原本铺陈在地上的画纸,被凌空提起。一幅山峦交错、起伏延绵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中国绘画的起源讲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中国绘画源头可以追到新石器时代.现在谁愿意走上讲台和我一起来探讨下教材这一目的内容?(讲台上已经准备好两把椅子)。在学生注视的目光下,学生陈建帮走上了讲台.台下掌声响起. 师:请坐! 陈:谢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