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第三章从定位看凶吉

第一节从易象看成功的几率

一、易象预示事物发展轨迹

易象,指卦象、爻象。它是一种比象,类象,抽象,意象,如以一横代表阳,代表天,表示天不可分割;以两段代表阴,代表地,表示地可以分割,很抽象。卦象,是指卦整体的形象会意,如离卦竖起来就如“火”字,坎卦竖起来就如“水”字,分别代表火、水。鼎卦(见左图)象一只竖立的鼎;爻象,是指爻所处卦中的爻位之象,表示事物所处某一阶段的成象。《易经》认为,无论任何事物,都会以“象”的形式呈现,潜象为事物始初时期的呈象,成象则是事物生成时的呈象,迹象则是事物消亡后的残留呈象。象,为表象,但它却是事物本质的外在反映。

1、潜象

《易经》认为,事物在发端之前,有其潜象。潜象呈现信息微弱,但往往会重复或加强显现。因潜象不易捕捉或被人们忽视,不是特别留心是不易观察到的。如,人在生病前,往往会感觉某些不适,但不适状况一会又可能消失,人们则不以为然。但过一阶段,不适情况会加重,过一时刻又会缓解,又过一时刻,大病终于来

临。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总是对细菌(病毒)的侵入作斗争。当细菌(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人感觉不适,当人体免疫系统把细菌(病毒)击溃时,人体不适的情况消失;于是细菌(病毒)大规模繁殖后以兵团态势第二次侵入人体时,人体的不适会比前一次加重,但免疫系统也会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抵抗,于是不适状况有所缓解;当细菌(病毒)快速繁殖以决战态势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或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大病来临。

又如,某煤矿公司出现矿井坍塌埋人事故。事先一定有其潜象:首先,这个煤矿公司一定是制度纪律废弛;其次,因制度纪律废弛而出现安全隐患,如安全设施不健全,防患预案落实不到位等;众多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如果再不能得到重视和纠正时,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事故那只是或早或迟事。

事物的潜象,是事物发展初期的端倪和前兆。《易经》启示人们,应该留心这些端倪和前兆,特别是重复或加重出现的端倪和前兆,大凡为预示该事物发展前景,不可小视。《易经》告诫人们,要学会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兴利除弊,远祸存身,防患未然。

2、成象

随着事物的成长发展,事物的潜象会一再加强显现,由隐蔽微弱

的潜象发展为明显强盛的成象。成象是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也是观察预测该事物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志。成象因事物各异而有所不同,单事物为具体成象,易于观察,复杂事物有其综合呈象,需要全面观察才能得出综合成象。如人,为单事物成象。如一个年轻人,给人以谦恭、勤奋、睿智、诚实的呈象,这个人迟早会成就一番事业;又如,一个人貌似谦恭却有几分虚伪,虽然睿智,却又夸夸其谈,这样的人大凡心胸狭窄,人生会有大起大落;如你进入一个企业,发现路遇的员工彬彬有礼,庭院走道一尘不染,卫生间清洁无异味等等,这一定是一个管理规范、效益佳好且有前进、上升空间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目前虽然效益不错,办公室虽然装修豪华,但你却能发现墙面某个地方有污渍,明亮的走道上偶尔有纸屑洒落等等。这是一个企业在成功表象后已隐藏走下坡路的潜象,预示不久将会出现衰颓的成象。

3、迹象

迹象是事物结束生命周期后所留下的残象、痕迹。迹象是判辨某一事物在消亡前状况的重要依据。如同潜象一样,迹象不像成象那样明显、清晰,但他却是消亡事物客观证据。如公安部门破案搜集案发现场的种种证据,通过分析、排查,验证等手段,让迹象变为确凿的证据,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如考古,通过历史残留的痕迹

和证据,通过比对、鉴别、化验鉴定历史年代,从而确定文物的自身价值或社会文化价值,或找到历史的演进和宇宙变迁的依据,帮助揭秘人类演进和宇宙发展变迁的规律。

易象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自然事物一再重复出现的现象所发现的。譬如,人们发现蚂蚁聚集过路,天就会下雨,反复出现而验证这一现象;蚯蚓聚集过路就会干旱;云雾遮挡山顶就会下雨;云雾遮掩山腰就会天晴;天上有鱼鳞状云朵就会艳阳高照,等等。人们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理解,从时间上看,迹象代表过去,成象代表现在,潜象代表未来;从呈象程度上看,潜象和迹象呈象信息微弱,不明显,带有不确定性,而成象则清晰明显;从事物发展延续性上看,潜象预示成象,成象是放大了的潜象,迹象是残留的成象;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上看,潜象、成象、迹象往往会有其不确定性,有时甚至会有一些虚假性,这些是我们鉴别易象的难点。因此,《易经》通过六十四卦对各种事物各个阶段、各种形态的具体分析,揭示事物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轨迹,以启示人们运用易象的原理,掌握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节从易数看成事气数

这一节分析《易经》“数”的基础理论要多一些,基础知识好的读者是可以轻松读懂的。

一、《易经》中的数

《易经》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数学知识与理论,数是创制《易经》的基础,《易经》到处充满“数”的神奇。

1、以0和1表示阴阳

《易经》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天文学,伏羲的先天八卦表现的是一年四季的时间坐标与阴阳二气的变化,八卦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数字系统。伏羲的六十四卦横图(简称“大横图”,见图),则是二进制算术,以0代表阴,以1代表阳。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受《易经》阴阳八卦启示,发明二进制,后来被应用于计算机。

2、以1—8数字表示八经卦的卦序

伏羲八经卦以1代表乾卦,以2代表兑卦,以3代表离卦,以4代表震卦,以5代表巽卦,以6代表坎卦,以7代表艮卦,以8代表坤卦。卦序数本身就代表这个卦。

3、伏羲八卦的生成是一个等差数列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一个以两倍累乘进位的等差数列关系(见图)。

4、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60进位算术

伏羲八卦是参考河图、洛书制成的八卦历法,为十月太阳历,八经卦代表一年四时八节。“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见图),圆图代表天象,方图代表地理方位,图中乾卦位于午中,坤卦位于子中,离卦位于卯中,坎卦位于酉中;阳生于子而极于午,阴生于午而极于子;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而其阴在南;圆图主动,代表天,方图主静,代表地。图中乾、坤、坎、离为先天八卦四正卦,主一年四季,其余六十卦,每卦代表六日,每爻代表一日,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及阴阳、五行变化全部包含其中。此图可分为两个半圆,左半圈从复卦至乾卦为阳,右半圈从姤卦到坤卦为阴。乾姤之间,一阴始生,为月窟;坤复之间,一阳始生,为天根。这是伏羲60进位算术,60又为甲子之数。

5、河、洛之数

河图、洛书(见图)便是一个完备的数字系统。其中用数字描述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据现代天文学家论证,河图、洛书为

两万五千年前的星象图。

河图中的大衍、小衍之数。河图中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

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是说:1、3、5、7、9五位数为阳、为天,相加之和为25;2、4、6、8、10五位数为阴、为地,相加之和为30。河图中黑白点数之和55正好合天地极数55,天地的极数55合大衍之数与小衍之数。《系辞传》曰:“极数知来之谓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指两仪);挂一以象三(指三才);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音lè,手指之间)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这是《系辞传》记述的中国最古老的占筮法。是说,先从签囊中取50根蓍(shī)草(签)为大衍之数,然后抽取一根放回签囊,象征太极,剩下49根为大衍之数之用;再将49根签随意分作两半,象征两仪;在一半中取一根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然后以每四根作一股取出,象征四象;尔后将余数和夹在指间的一根合在一起,如果数字超过5,再取出四根,其余数象征闰月,并记下这个数。这样一共要演示六遍,出现十八次变化而占筮成卦。可以看出,大衍之数与天地极数是有区别的,天地极数为天地万物生成之数,而大衍之数则是占卜演算天地变化之数。大衍之数50 在实际应用中只用49。天地极数55,来自于大衍之数50和小衍之数之数5。大衍之数50来自于五行之数5乘以土之成数10,小衍之数来自于五行之数5。汉代易学家

京房对大衍之数诠释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时辰、二十八星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易经》认为,小衍之数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之数为天地之用数。故大衍之数之用,以1为体,以49为用。

河图中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为十天干之数。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从图中可看出,其阴阳排列规律为:一六在北方,为玄武星象;二七在南方,为朱雀星象;三八在东方,为青龙星象;四九在西方,为白虎星象,五、十在中央,合大衍之数;每一宫统领七星,四宫合二十八星宿之数。汉朝易学家对此解释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可见,河图中包含五行和五个方位。这是用5算术。据说古人用5,源于人的五个手指,以手指作为算术工具。

洛书之数

洛书中阴阳点数,其横排、竖排、斜对角排,其点数之和均为

15,15合十天干数和五行之数;洛书中每列点数为15,合阴阳之数,其中9为阳之极数,6为阴之极数,这便是卦中阳爻用九,阴爻用六的渊源;洛书中阴阳点数共45,加五行之数5,合50为大衍之数;洛书中隐“三才”与五行之数,五行作用于天、地、人,合数15,故洛书纵横交叉,上下左右,四方八面,皆难逃三才五行15之数;洛书为九星八面之数。九星之数为逆行: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碧、三绿、二黑、一白。每年一星,一直运行到现在。当年所在之星的卦象,就是当年出身之人的风水命卦,至今仍适用。此数与吉凶关系密切,故多用紫白九星测吉日;洛书体用周天之数:洛书之数九,取一为体,八为用,为九星用八卦。运数十五,周流八方为一百二十数,共三才而合之即360数,为周天之数。同理,其用数45,周流八方亦得周天之数360。

河、洛之数奥妙无穷,其象、其理意义深远,不能在此一一叙述。

6、天干、地支合60甲子数

天干数十,地支数十二,天干地支交合运行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其最小公倍数为60,为一甲子。天干立而不动,地支围绕天干轮配,纪年为60年一轮回,纪月为60个月(5年)一轮回,纪日为60天(两个月)一轮回,纪时为60个时辰(5天)一轮回。每一

轮回,阴阳、五行之数全包含其中。

《易经》中用数的地方很多,不一一枚举。

二、数在《易经》中的功能

数在《易经》中既有标志位序的功能,还有在卦爻实际应用中的演算功能,同时还是标志事物发展进程的功能。

《易经》认为,物质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阴阳二气消长运行的变化引发的,事物无论处在激烈运动还是处在暂时的静止状态,阴阳二气从未停止过消长的运行。阴阳二气的运行,推动万事万物按自己的生命周期发生变化。数,用以表示事物处在变化态势时生命力的生、旺、休、囚、死状况。通过观察分析事物的气数,可以推断该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帮助人们作出利弊取舍的抉择。

孔子在作《易传》传承《周易》时是有所取舍的,他为了借《周易》宣扬他崇尚的周礼,宣扬他的仁义等儒家思想,把易数归为“数术”,认为是“小术”不值得一提,故而《易传》侧重易象、易理,舍弃对易数应用的传承。这对《易经》以后的传承和发展不能说不是遗憾。在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两千多年中,一直重视文理的应用,而鄙视数理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孔子作《易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功过两半。有了《易传》,对《周易》传承发

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也因《易传》对易数的舍弃,从而抑制和阻碍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从伏羲女娲连体画(见图)上看,七千年前的伏羲女娲就拿着圆规和矩尺,足以说明上古时期中国先民的数学知识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先进的多。从河图、洛书看,上古先哲们对几何学、四则混和运算、乘方、开方等数学常识已经熟练掌握,并应用于对天文地理的观测推算。西方运用黄道十二宫的推算方法揭示的2.5万年前的星象位置与河图揭示的28星宿星座位置完全吻合,可见上古先贤们数理智慧了得。

三、象数辨证看盛衰

数是事物发展进程中量的反映,数既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星移斗转,时空交替,事物的运动,万事万物在自己的运行轨迹中,进行着不可避免的数量波动起伏,凭借运动达到彼此间的平衡和谐。这种“数”的变化,受制于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以“气”变带动“数”变,形成事物的“气数”。事物长消变化与事物的气数变化相对应,气数是事物内在的质,反映事物生命期的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象”则是事物外在的表,事物通过外表的“象”反映内在的“气数”。因此,对事物“数”的把握,必须借助事物的“象”,综合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的进退盛衰。

天道无常,如何通过“象”去把握事物的气数呢?我们必须借助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易经》阴阳消长的规律告诉我们:

1、衰竭的极点即进取强盛之机

《易经》认为,阴极阳至,物极必反。如复卦的大象就是反映阴极阳至。复卦从坤卦变化而来,坤卦六阴达到极点,阴极阳至,一阳复来,变成复卦。从昼夜阴阳消长看,气温在一昼夜中到子夜时分降至最低点,也从此时开始一阳来复,阳气不断上升,气温逐渐升高,从黑暗逐渐趋向黎明,从黎明逐渐趋向光明。从社会阴阳消长看,一个腐朽没落的王朝犹如阴极,阴极阳至,官逼民反,黑暗孕育光明,预示旧王朝日趋消退、覆灭,新王朝日渐孕育、诞生。历史朝代的更替无不按此轨迹进行。

以上复卦之例告诫我们,把握事物的气数,不仅仅看事物的“象”,更重要的是看阴阳二气消长的趋势。从复卦大象看,阴气仍处强盛态势,阳气处在初生弱小态势。但从阴阳消长趋势看,阴气处在消退之势,而阳气则处在上升之势,故而阳气具有进取成功之机,进取、成功则是阳气的气数。

我们再从姤卦看,姤卦代表消息卦阴历五月,姤卦是从乾卦变化而来,乾卦六阳盛极,阳极阴至,到农历五月夏至节气,一阴来复。从姤卦大象看,阳气仍处于强盛状态,一阴处在初生弱小状

态。但从阴阳消长态势看,阴气却居上升趋势,阳气却处在消退趋势。这时阳气则开始表现为衰退的气数,应该藏匿锋芒避让。夏天之后,就逐渐进入秋冬了。大象虽为阳盛,趋势却为阳衰。看气数,首先看“象”,次之看“气”、再之看“数”。

2、从阴阳平衡看进取强盛之机

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阴阳消长是在激烈的斗争中展开拉锯式交锋,从局部看,有时阳气暂时占上风,有时则阴气暂时占上风。从整体看,在势均力敌时,又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势的发展,条件的变化,整体平衡又被打破。这种从局部的变化导致到整体的变化,也呈现数轮拉锯式交锋,最终打破整体格局的平衡,呈现大象。如泰卦阳气从复卦复生,到临卦已升为两爻,到泰卦已升为三爻。从表象看,泰卦处在阴阳势均力敌状态,处在暂时的平衡。但从阴阳消长的趋势看,阳气处在上升态势,阴气处在消退态势。从消息卦上看,泰卦代表阴历正月,为东方寅木当令,如东方的太阳逐渐升起。从节气上看,为立春时节,寒冷即将过去,明媚温暖的春天即将来临。因此,泰卦孕育进取、成功的气数。

相反,否卦从卦象上看,也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各占三爻。但从阴阳消长趋势看,否卦为处在阴长阳消态势,从姤卦一阴

来复,到否卦已经三阴生成,阴气处在上升态势。从消息卦看,否卦代表阴历七月,申金当令,一天中代表日中偏西时刻,一年中代表夏去秋来时节,随着阴气的上升,很快就是秋风萧杀,寒冬来临了。预示事物从大成走向衰亡的大转折点。所以,否卦代表衰败的气数。

人为事物虽然受天理支配,但人并不像天那样刚健恒常,从无差错,人受情感、利益、诱惑的驱使,往往看不清天理或忽视天规,这样才受规律惩罚。当你事业处在泰卦卦时,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优势,谦虚谨慎,发奋进取,这样就应顺时势,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相反,处在泰卦,洋洋自得,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就会泰极否至。同理,当你的事业处在否卦卦时,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度过否难,这也顺应了时势,就会否极泰来。

3、从阴阳通阻看发展趋势

事物生成、发展、衰亡的过程,为事物纵向发展轨迹;因为“交变”规律的作用,事物在发展中与周遭事物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为事物横向周面的发展轨迹。《易经》认为,事物的生成、发展、衰退都是在色彩斑斓的立体空间进行的,不是平面的,不是线形的,也不是黑白的。这是我们学习《易经》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基本要素,所谓“时势”本身就是立体空间,阴阳在立体空间

的消长也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直线变化,而是呈显拉锯式交锋的螺旋式立体轨迹(见模拟阴阳变化螺旋图)。但凡《易经》所阐述的象、数、理、占之理都是指立体多维空间的事理。譬如,一个六爻卦,从纵向看,可以代表事物的生命周期(也可以代表一个系统的纵向分类),至少包含四层五面阴阳相互作用关系,以水火既济卦为例来剖析这种关系:

(1)、从事物的纵向看,有四层相互关联的互卦关系:123、234、345、456。这种关联有如下特点,相邻越近的互卦彼此关联越紧密,相距越远彼此关联越疏淡,以致最初与最上毫无关联。这是符合事物系统关联规律的。从一个组织机构看,群众总是和最基层的领导关联紧密,与上一层的领导关联就少了,与最高层的领导就没有关联了,或者说只有间接的关联。一个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天天与帝王接触,并且掌握他的具体信息呢?但是,有了这样的组织系统,可以通过逐级关联来实施子系统与系统的关联运作。从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看,人们总是考虑眼前及近期的问题,对未来遥远的问题只能是大概的轮廓,是不可以具体谋划的。但是可以通过逐渐成长的关联,使未来轮廓逐级显示成象。《周易》通常只说一个互卦关系,那是省略了没说,而不是忽视不说,其他三个互卦关系要靠我们去悟。有的人在卦的应用中只考虑一个互卦关系,这叫“照搬照

抄”,教条了,你漏掉那么多客观信息,你测得的事怎么可能准确呢?《易经》有很多方面只说一点、一面,其余没说。我的理解:那不是不说,而是让学易者去悟。悟,是要悟性的,没有悟性,即使学了一辈子《易经》也会不得要领的,这也是《易经》不是人人都能学成的道理所在。

(2)、从事物发展阶段横断周面看,有五面的直接关联关系:初与2、2与3、3与4、4与5、5与上。这种关系在卦中称为“比”,比的关系只涉及相邻的两爻,表现为这个时段事物与不同客体的直接关联。直接表现为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目标,要与多个人、多个层面直接交往,但与他交往的人相互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无论是逐级的纵向互卦关系,还是相邻两爻横向周面比的关系,都必须遵循阴阳运行的规律,阴阳协调互补则通,通则亨;阴阳相斥为敌则为阻,阻则吝。我们从既济卦看,四组互卦都为水火阴阳互补,五面相比也是阴阳互应。因此既济卦是大通大吉之卦,预示大成气数。但是,既济卦太完美了,物极必反,太完美也意味不完美的开始,所以既济卦卦辞说:“初吉终乱”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第三章从定位看凶吉 第一节从易象看成功的几率 一、易象预示事物发展轨迹 易象,指卦象、爻象。它是一种比象,类象,抽象,意象,如以一横代表阳,代表天,表示天不可分割;以两段代表阴,代表地,表示地可以分割,很抽象。卦象,是指卦整体的形象会意,如离卦竖起来就如“火”字,坎卦竖起来就如“水”字,分别代表火、水。鼎卦(见左图)象一只竖立的鼎;爻象,是指爻所处卦中的爻位之象,表示事物所处某一阶段的成象。《易经》认为,无论任何事物,都会以“象”的形式呈现,潜象为事物始初时期的呈象,成象则是事物生成时的呈象,迹象则是事物消亡后的残留呈象。象,为表象,但它却是事物本质的外在反映。 1、潜象 《易经》认为,事物在发端之前,有其潜象。潜象呈现信息微弱,但往往会重复或加强显现。因潜象不易捕捉或被人们忽视,不是特别留心是不易观察到的。如,人在生病前,往往会感觉某些不适,但不适状况一会又可能消失,人们则不以为然。但过一阶段,不适情况会加重,过一时刻又会缓解,又过一时刻,大病终于来

临。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总是对细菌(病毒)的侵入作斗争。当细菌(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人感觉不适,当人体免疫系统把细菌(病毒)击溃时,人体不适的情况消失;于是细菌(病毒)大规模繁殖后以兵团态势第二次侵入人体时,人体的不适会比前一次加重,但免疫系统也会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抵抗,于是不适状况有所缓解;当细菌(病毒)快速繁殖以决战态势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或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大病来临。 又如,某煤矿公司出现矿井坍塌埋人事故。事先一定有其潜象:首先,这个煤矿公司一定是制度纪律废弛;其次,因制度纪律废弛而出现安全隐患,如安全设施不健全,防患预案落实不到位等;众多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如果再不能得到重视和纠正时,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事故那只是或早或迟事。 事物的潜象,是事物发展初期的端倪和前兆。《易经》启示人们,应该留心这些端倪和前兆,特别是重复或加重出现的端倪和前兆,大凡为预示该事物发展前景,不可小视。《易经》告诫人们,要学会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兴利除弊,远祸存身,防患未然。 2、成象 随着事物的成长发展,事物的潜象会一再加强显现,由隐蔽微弱

易经与生活

[导读]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中国周易学会西安研究员吕山峰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 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这部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 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的书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思想结晶,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 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卦辞、《易传》语言晦涩难懂,然而却 与生活息息相关。孔子读易后,感慨“洁净精微,易之教也!”足以说明《易经》语言精深, 处处有哲理和教化之妙用。本文是我根据多年读易的体会,主要把《易经》的生活理论归纳 一些,以便参考学习。 一、《易经》与日常生活 1.衣:黄裳元吉;生活即教育。(坤六五)古人把上衣称作衣,下衣称为裳,喻意下 衣是为了陪衬上衣,君子以厚德载物,常怀忠信,舍己为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无成 有终”,这和《道德经》“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认为老子思想守弱、消极,其实不然,实际上老子是解读了《易经》坤卦精神。笔者研读宗教文化典籍,曾 经在多次易经讲座中,反复强调我们要学习《易经坤卦》、《道德经》以及佛教的《地藏王 菩萨本愿经》,为其效法自然、善待众生、护念地球母亲的理念而深受感动。 2.食:君子以饮食宴乐。(水天需)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饮食宴乐,民 以食为天,人生饮食大事,以快乐为准则。本卦从初爻到六爻,基本上包含了生存需要、安 全需要、尊重需要。相比而言,周文王《水天需》卦比马斯洛五大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要早 近3000多年。 3.住:先王以享于帝立庙。《风水涣》(涣,风行水上,患难,先王带领民众,选择 吉祥的地方建屋宇、立宗庙。注:涣,音同涣;享音同祥,帝同地。所有注疏解释都用到音 韵学。)居住,也是人生的一大追求,购房、买房,以选择福地而居住为目的。所以出现“相地、堪舆、风水”这一行业。不少学者认为,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中郭璞《葬书》中,笔 者则以为最早出现在《易经》中。

易经范畴风水学中“黄泉煞”全解一

易经范畴风水学中 “黄泉煞”系统全解〈一〉 「摘要」在整个风水学中,“黄泉煞”占有很大比重,是关乎生死的一种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煞”;由于我国易经风水文化历史悠久,门派众多等众多因素,使得我们当代人,不知所云、难辨是非;几乎所有都会把“黄泉煞”和“八曜煞”等混到一起,一谈到“曜煞”,就口若悬河,什么八曜煞、龙上八煞、克坐八煞、八煞黄泉、黄泉八煞、杀人黄泉、救人黄泉……等等,听起来是“妙语连珠”,但一到实际运用,就“牛头不对马嘴”乱按一通,着实令人惭愧! 【正文】 “黄泉煞”是整个曜煞系统里的一个分支,与“八曜煞”和“劫曜煞”截然不同; 其一、“黄泉煞”是以“阴阳”作为系统理论的基础。 其二、“黄泉煞”是直接论事物“生死”的一种特殊的“煞”。 其三、“黄泉煞”只论来去“水”,而不论“砂”。 探究“黄泉煞”的理论来源,有的说是根据三合派的双山五行原理而来,即:“申子辰配坤壬乙属水局,双山五行是壬子、乙辰、坤申;巳酉丑配巽庚癸属金局,双山五行是癸丑、巽巳、庚酉;寅午戌配艮丙辛属火局,双山五行是艮寅、丙午、辛戌;亥卯未配乾甲丁属木局,双山五行是甲卯、丁未、乾亥”。 然而,“黄泉煞”的口诀是:“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全没有占到地支,又怎么能和双山五行联系上呢? 有的说是根据十二长生原理而来,认为是水冲破临官方,而导致的绝亡,其理由也是非常迁就。 请看甲丙庚壬临官图: 甲的临官在“艮寅”,庚的临官在“坤申”;丙的临官在“巽巳”,壬的临官在“乾亥”;如果说四阳干的临官位分别在“艮、坤、巽、乾”,视为有水流破“临官”位,但“艮、坤、巽、乾”方所带地支“寅申巳亥”,有怎么解释呢?大家都知道,罗盘的运用,是用来测定方位,然后根据各方位之气,来判断吉凶的; “黄泉煞”歌诀明明讲的是:“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并没有讲“庚丁坤申上是黄泉”;

在工作中运用易经思维方式方法

在工作中运用易经思维方式方法 易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本,易学体系广大而精微,易学是我们祖先对经验的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周易》为六经之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易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说它“古老”,是因为《周易》一书形成的时间早,传说在原始社会时期,伏羲氏就开始画八卦。如果从《易传》最终成书算起,至今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常新”是说易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比如说,两汉的象数易学、魏晋的玄学易学、宋代的理学易学、清代的朴学易学、近代的科学易学等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易学家和易学派别从各个角度对《周易》一书进行了解说诠释,形成了纷繁芜杂、博大精深的易学文化。易学文化博大丰厚,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能找到它的踪影。《四库全书总目》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学愈繁。”《周易》和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至深至远,特别是其中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理念、阴阳变易的辩证思维、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革新意识等,更是有着永恒的魅力,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也有着重要的资鉴作用。《周易》向来被称为帝王之术,是古人治国方略的来源,比如“太和”理念,“天人合一”理念,“和谐”理念,等等,治国是需要大智慧的。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事以及公司治理、单位管理等方面也是需要政治智慧的。如果说古人把《周易》称为帝王之术的话,现代人则把《周易》称为治国方略。可以说中国的哲学在《周易》,周易的核心在和谐。《周易》的当代价值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帝王之学,而成为了人生之学,处事之学、生存之学与变易之学。 结合我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在工作中要运用易经思维,用好易学理念,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指导实践。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思想方法非常重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不正确、不科学,重视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以至于出现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等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唯GDP至上,只重视经济指标,忽视环境保护,以至于为了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有的地方选用干部只注重“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重才轻德,忽视干部的操守品行,以至于发生“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问题;有的地方只重视干部的培养选拔,忽视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以至于干部队伍中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缺乏易经思

易经预测和风水的精髓在于“形气”

易经预测和风水的精髓在于“形气”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传统文化也迎来了伟大复兴,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华传统文化总源头——易经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很多高校的MBA班和EMBA班都开设了易经课程,几乎每个企业管理的培训班都有易经与管理的课程。应该说,目前易经的应用受到上至学术界、社科界和政府部门,下至企业家及黎民百姓的重视。 在易经的学习和应用中,也有很多培训班或者个人是随大流的,流于形式,人云亦云的,或者在死抠经文,没有抓住易经的本源和本质,根本没有学会用易经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来解决问题。如此的学习,当热潮过完,冷静下来回到现实,发现只是背了几句“一阴一阳谓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已。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现在学习易经完全是为了应用,而非专业的考古、训诂,这些工作应该留给专业考古或古文字研究的学者去做。如何应用易经的思维为当前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才是我们的学习目的,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懂得易经的思维方法和模式,把易经的理象数思维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易经研究和应用的范围很大,孔子在易传里说“弥纶天地之道”,就是说包括了宇宙中所有的人事物和道理。但追本溯源,事物的最根本属性是阴阳。易经研究的最基础、最基本原则就是阴阳,整部易经的核心就是阴阳(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嘛),就是讲述“形而上者谓之道”与“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体用关系。根据易经的阴阳原则,我们可以把宇宙间有形的事物定性为阳,把无形的事物定性为阴。在传统文化中通常把无形而又有功用功能的事物或物质称为“气”,如中医的“中气”、“心气”、“肝气”等,日常生活中的“正气”、“浩然之气”、“士气”等等,把有形体的事物或物质称为“形”,在《道德经》中也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论述,所以所有易经预测方法的核心就在于“形气”两个字。我觉得用形气两字来代表阴阳,使大家更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掌握易经预测方法的精髓所在。只要能够紧紧抓住“形气”两个字,就很容易掌握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大宗的预测方法,如六爻、命理、风水、人相学等科目。我们提纲挚领的抓住“形气”核心,按有形的形象和无形的气结

如何运用易经

如何运用《易经》 《易经》是一门集数、理、象为一体的学问,其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所以我们在这里教你怎么查找你得出的卦,以及介绍几种易经与数的联系方法,即起卦的方法。让你亲身体会《易经》给你带来的现实生活体验。 另外当你得到这部《大众易经》时,请不要从头读到尾,因为这部书不是小说,也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一部古时候用来占卜的书。所以,你要把下面逐条看懂,或许对你的人生有一些指导的作用。 当你遇到忧愁、困难时,当你遇到感情困扰时,当你有疾病困扰时,当你要投资时,当你要外出远行时,当你要打官司告状时,当你遇到一切困惑时,就请你把此书打开,按照起卦方法起一卦,再从卦里查阅提示内容。 你可以用64张硬卡片,像扑克牌大小,分别标上1-64,在用时把硬卡片洗一洗,然后抽出一张卡片,是几就查第几卦。先看卦辞的内容提示,再用一个玩麻将的色子掷一次,是几就查第几爻。 如果你懒得学习起卦方法,或是有非常着急的事,那干脆告诉你一个最简便的方法:将此书合上,双手捧书,默念你想知道的事或你想知道的某个人,然后突然将此书打开,看看你所翻到的那页内容,看看爻辞或卦辞以及解释,应该对你的困惑和人生有所提示。 64卦中的“初”就当1看,“上”就当6看,即初九、初六都当1看,九二、六二当2看,九三、六三当3看,九四、六四当4看,九五、六五当5看,上九、上六都当6看。 (一)先天八卦代表之数,也是起卦之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卦象之数:最大之数是八,超过八,就除以八;余数为卦,除尽则八为卦。 动爻之数:最大之数是六,超过六,就除以六;余数为动爻,除尽则六为动爻。 然后你从“目录1”中查找你所得出的卦和爻。比如用1218这个数起卦,上卦的数为1+2=3,上卦为3数;下卦的数为1+8=9,9比8大就除以8得余数为1,下卦就为1数。再看几爻动:1+2+1+8=12,12比6大,就除以6余6(整除按6算),这样得出来就是火天大有,六爻动。下面图示就是教你按目录查找的方法:

浅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20200521123312)

浅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王成明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而<<内经>>乃至其它中医经典中的众多理论又源自<<周易>>。特别是<<内经>>一书,全面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驾御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不仅成为医学奠基制作 之作,而且是古代文人学士必修的经典之一。 周易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与它的生息变化无穷有关,是日出日落,日月交替,就是阴阳的变化消长,阴阳统治周易,阴阳也统治中医,所以医易同 源。 历代医学名家,无不在周易上下大功夫,于是易医之理交相辉映的医学名 着不断涌现。古代医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 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 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方为大医。”人们深刻体会到,“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具体到中医来说,中医吸收了易理的一些方法用来分析病机、指导用药。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一、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它们是这样循环相生的。木 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它们是这样循环相克的。 五行和五脏的关系,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内经〉〉说:东方属木青色,入通肝,其数为八。南方属火赤色,入通与心,其数为七。中

央属土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为五。西方属金为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为九。北方属水黑色,入通于肾,其数为六。这些理论很显然是从周易的五行与方位中导出来的。 二、阴阳与人的关系, 1、从人体的外表来分: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面属阳,体内部属阴;背部一面的为阳,腹部一面的为阴。 2、从人体的身体部位上说:头为木,为阳,肩为木,为阴。额为火,为阳,舌为火,为阴。鼻为土,为阳,面为土,阴。筋为金,为阳,胸为金,为阴。胫为水,为阳,足为水,为阴。 3、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心为火,属阴火;小肠也为火,属阳火;胃为土,属阳土;脾为土,属阴土;大肠为金,属阳金;肺为金,属阴金;膀胱为水,属阳水;肾为水,属阴水,胆为木,属阳木,肝为木,属阴木。 4、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又分三阴三阳,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阳,太阳。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 5、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6、在诊断基础也分阴阳,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阴:里、寒、虚。阳:表、热、实。 7、中药也分阴阳,四气;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酸、苦、甘、辛、咸。甘辛属阳;酸苦咸属阴。

周易应用

周易应用 一、起卦 用六爻预测的方法很多,例如时间卦、铜钱摇卦、两数起卦等等,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这三种方法。 一、时间起卦 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将来问卦人的问卦的那个日期和时间,换算成阴历(如果是公历的话)的日期和时间。 例如今天是公历2001年9月19日早晨10点钟,有人来问卦,我们就先把这个公历的日期和时间换成阴历,一般查万年历就可以一目了然。经查万年历上面这个阳历日期就变成了阴历辛巳年八月初三,而早上10点就是巳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时辰和年数是取用地支的序数参见表1.1。 则:辛巳年八月初三就可以进行起卦了,具体操作如下: 上卦的求法:年数加月数加日数,其和除于八,求余数,整除时取八数:就是:(6+8+3)÷8=2;余数一,即上卦数为一。 下卦的求法:年数加月数加日数加时数,其和除于八,求余数,整除时取八数:就是:(6+8+3+6)÷8;余数七,即下卦数为七。 动爻的求法:年数加月数加日数加时数,其和除于六,求余数,整除时取六数:就是:(6+8+3+6)÷6;余数5,即5爻动。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卦了:

上面介绍的是《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之一,这是我们在应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炼掌握。 二、摇卦 取三枚硬币(通常用古铜钱,并以“乾隆通宝”为佳,下面以“乾隆通宝”为例) 为了阐述方便,我们先约定:有“乾隆通宝”字样(其他古钱有汉字的一面、现在硬币有面值的一面)为正面,反之为背,摇卦时将出现以下四种情况:A、摇卦:摇卦是把三枚铜钱合扣于双掌之中,需虔诚、意念集中,默问要测之事数遍,在自己觉得可以的时候,轻掷于地,反复六次,摇出六个爻; B、记录摇出的情况: 一、一个背为阳爻,记作" — ", 二、两个背为阴爻,记作“- -”, 三、三个背为老阳(即阳动),记作“ O”, 四、没有背(即三个面)为老阴(即阴动)记作“X”。 值得注意的是,摇卦共摇六次。第一次所摇的结果为初爻,记录在卦的最下端;第二次所摇的结果为第二爻,记录于初爻之上,其余依次类推,直至第六次完毕。这才是一个卦的起卦结束 虽然摇卦测事的准确率相当高,但必须是虔诚,最好先静手、焚香、意念集中;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两数起卦法 意念集中于要测之事,随意报出两个数,以先报出的数除以八的余数为上卦,后报出的数除以八的余数为下卦,两数之和除以六的余数为动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可以从孔子和《易传》说起。孔子及其后来的儒家对《易经》是很重视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儒学建构,不仅受到了《易经》中阴阳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阴阳相交的运动变法的启发,《中庸》就是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没有前者,就没有所谓的以“仁”释“礼”的儒学,没有后者,就没有儒家思想的灵魂——中庸之道。孔子对《易经》的重视,历史上是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相传,《易传》就为孔子晚年所作。《论语·述而》也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看来,孔子是在50岁以后(有人说,孔子学《易》在68岁),才开始痴迷《周易》的,可谓相见恨晚。《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些能够相互印证的资料无疑表明:孔子对《易》是有过精深研究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提出过人生的五大里程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据说,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正如他在上面感慨的那样:“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我们知道,孔子早期四处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得不到各路诸侯的采纳。而艰难困苦不改其志,即使累累如丧家之犬,仍然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至于孔子的主张为什么的不到当时得不到认可呢?原因也许很简单,就是孔子那一套以“仁”释“礼”的儒学建构缺少了内在的灵魂,很容易沦为一种死板的形式和教条。而知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读到《周易》。今天的我们也许无法想像,当时看本书是很困难的,尤其像《周易》这样的书,属于官方的教科书,只能藏在周天子自己家里的小图书馆里,属于秘藏典籍,为太史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才能看到。别说孔子这样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后裔,就是王公贵族也很难看到。所以说,孔子读《易》不得,是很苦恼的。孔子能最终读到《易经》,还是沾了时代的光。我们前面说过,春秋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王室衰微以后,原来在周天子身边当文官的知识分子为了生计,都跑到各路诸侯国去了。但这些人出走,并没有空着手,临走还要捞一把,随身带走了一些东西。带走的什么?文人嘛!当然带的是书。就像今天我们很多知识分子搬家,最为珍贵的还是书籍。在被这些人带有的书籍当中,很可能就有《易经》。孔子晚年定居鲁国,当了个编纂鲁国历史的小官,才得以见到《易经》的庐山真面目。孔子看到《易经》

十句话读懂易经

十句话读懂易经 《易经》是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句话: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郑博士解析: 1、严格说来《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而《周易》、《连山》、《归藏》又构成了《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 2、《易经》又称本经,简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三千年前。《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而《易传》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 3、史学界认为《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 第二句话:易经的核心是什么? 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郑博士解析: 1、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2、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3、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即是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永远不变的。

易经中的“和”

谈论易经中的“和” 历史与行政学院历史学 084040067 陈开彦 摘要:“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其最早发祥于《易经》,《易经》合和观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影响甚大。北京故宫的三大主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名就是来自《易经》的“保合大和,乃利贞”,中国自古强调礼治、等治重于法治,这也是合和思想的反映。孔子强调“和为贵”,《易经》突出“保合大和”,都是一个目的;希望构建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历史上,大凡社会和谐则国泰民安,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反之,矛盾尖锐,两极分化,必然导致战争,引起分裂,人民则苦不堪言。 关键词:《易经》;合和;和谐;统一 《易经》说:“保合大和,乃利贞”,就是说只有做到合和,才能万国咸宁,才能国泰民安。那么,《易经》的“保合大和”是什么意思呢?合:《易经》的意思是博大、包容,由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合合璧:合为一体 合力:齐心协力 合心:同心同德达到同心目的,即同心同德 合适:不偏不倚 和平和:温和平缓 中和:中行不偏 谦和:不骄不躁达到和谐目的,即和衷共济 和平:和平共处 当然,《易经》强调的是中和之道;包括天时、地利、人和。 《易经》强调元、亨、利、贞 元者,大也,始也,仁也,善也。亨者,通也,美也,礼也。利者,和也,平和,义也。贞者,正也,真也。所以元、亨、利、贞的精髓是:真、善、美。 《易经》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美好)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事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易经?乾》)。《易经》之所以把元、贞作为乾卦(父卦、君卦、天卦)的卦辞,并贯穿于全书,原因就在于《易经》强调元、亨、利、贞是真善美,是君子必行的四德。 《周易·乾卦·文言》云:“龙德而正中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正中之龙德,上承于天,下开于人,因此,在天为乾,在人为健。正中之德,首要在“正”,此为“庸言之信”的“信”;其次在“中”,此为“庸言之信”之“庸”。庸者,中庸。“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是说人之所以为人者,在性情上要有一个起码的底线,有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度”。克己复礼也罢,“飞龙在天”也罢,都不能过分。克己复礼过分,则有失于“和”的原则;“飞龙在天”太过分,就必然“亢龙有悔”。过分,就违背了《易经》卦爻体系所展示的“中和”原则。 阴阳和谐是《易经》整体和谐的哲学基础。《易经》无论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都在体现阴阳相依、互根互补的互动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 太极图的阴阳合抱就是通过阴阳的和谐来体现整体的和谐,反映天下的事物都应该在对立中求统一,在互根互补中求生存、求发展,自然界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太极图为何是圆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圆文化,中国古典小说为何大多喜欢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呢?就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和谐、喜欢融一,这是有几千年历史根源的。中国从尧舜禹、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所谓易占,六爻八卦推算未来,是易学中充满魅力的领域,很多人习易动机就在于此,其实甲骨文当中的“学”字,就是小孩子双手玩六爻之象,说明了启蒙要从易经开始。其实六爻占卜,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一个游戏,不停的玩摆出不同的卦象,加深对卦象的印象。真正根据卦象推断未来,要根据卦象的变化和变化的象辞爻辞以及前因后果等等客观因素来判断,解卦者的学行修为相当重要。所以起卦容易,其实就是一个提高学易兴趣的游戏,但是断卦难,事实上,易经所有的预测,只是教人看清形势,看准未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提供建言,至于能否做到,还在个人的修为。卦爻中充满了但书,必须把眼前做到了,才会有以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怎会有善终?三分看天意,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易经绝对不是宿命论。不过,既然还有三分天意,就表示人生奋斗必须要重视客观形势的存在及影响,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得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道德经说,大道无亲,常与善人。说得就很透彻,人,只能在本份上尽力,成败利钝,不完全由我们决定,但是,解卦自然有神机妙算之处,但不宜执迷沉溺,失去做人的本分。

易经与金融市场之间巧妙运用

易经与金融市场之间巧妙运用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而同理金融市场也有两大因素:就是一、价格;二、供求。在《易经》与金融市场中怎么看契合点,两者之间又怎么结合和加以运用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变易”,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金融市场作为宇宙中的存在,也必然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其具体如何变化,则是另一个议题。 其次,“简易”,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而且非常简单。在金融市场中,有各种纷纭复杂的现象,各种数理的模型,然而这一切都在解释一个问题,那就是“波动”。也就是说金融市场的简易就是“波动”,至于如何把握“波动”,则是另一个议题。 最后,“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在金融市场上那个东西是什么呢?我曾经如此困惑,苦苦寻找,原来我以为应该是“价值”,可是“价值”本身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我向“价值”的背后去找寻,发现了“人性“。在金融市场中,“不易”的是“人性”----贪婪与恐惧! 在市场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金融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它的价格、供求肯定是要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欢呼雀跃或者扼腕叹息。金融市场和万物发展一样都是不断变化的,都是“福祸相依”,我们只要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这种变化。 如果把金融市场简化成“波动”,那么我们只要把握波动就可以了,透过各种复杂的现象与信息,看透市场的本质,利用市场中的价格与供求关系,并结合“时”与“位”的概念,使这种波动成为工具。“人性”是金融市场的永恒!如果想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成功,必须控制自己“贪婪”和“恐惧”的本性,本着“利他”的原则,满足他人的本性,最后,一定会取得自身的成功。

周易风水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周易风水学习心得 篇一:易经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 ---关于易经的心得体会 总结: 通过何老师对易经的详细讲解、小组对爻辞的讨论以及自己亲手绘制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我从一个对中国传统易经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人变成了有浓厚兴趣并且可以将所学的 应用到生活中的人。下面我将从自己现在对易经粗略的理解和易经在生活中的现实应用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文: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百经之首”,《易经》阴阳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其中关于五行八卦的内容更是被后人用来

作为“风水学”的重要依据。《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为《易经》。1【】 我认为《易经》讲的都是中国人骨子里很本质的东西,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去解决问题。老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中国“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不会太过绝对,而是分场合看情况的。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使人产生诸多困惑。我认为六十四卦实际上预设了人生的六十四种境遇模型,圣人巧妙地把解决人生困惑的答案,隐藏在卦辞和爻辞之中。因而,《易经》其实就是一套答疑解惑的方程式,身处顺境的人,容易得意忘形,如果不坚守正道,就不可能长顺久安。这是处世的态度,也是做人的准则。那么,身处逆境的人,又该怎么办呢?穷困潦倒的时候,即使是圣贤一类人,也很难取信于人,因为世道就是如此,人心就是如此。社会大环境恶劣败坏,圣人也很难有所作为,即便如此,还是要乐观,要看到光明,积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摆脱困境一定要走正途,人在逆境之中,不能自暴自弃,而应正确地积极地寻求突破,方能取得成功。对《易经》,我们应破除"五个误区",树立"五个新理念",即"五正":正名、正位、正源、正本、正意。对易文化,我们应继承、创新、丰富、发展,实现《易经》"四化":时代化、科学化、通俗化、世界化。2【】

周易的运用

周易本是一本占卜书,这是明确无误的。现代社会经过了科学的洗礼,对古代感应之学由于不能用实验来验证,所以通常归到迷信一类。对我来说,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此丢弃流传千年的智慧显然是不合理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周易和其他相关文献,相信周易是有其精华的内涵的。但是,其中的糟粕也是很多的,因为当时人类的认识局限,错误总是难免。这就需要我们懂得选择,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作指导。 周易的运用之道是很广的,很多思想早就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我们的意识中了,只是我们还不明白它来自周易罢了。比如成语,否极泰来、无妄之灾、七损八益等;词语坎坷、鼎新、变革等,无不都是和周易紧密相关。周易的系统是个二进制系统,这是最早数学模式,比之计算机运用的二进制早了五千年。周易也是个宇宙模型,现在依然是个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可能模型。周易的爻辞,也是一部哲学书,一本伦理书,一本军事教科书…… 周易共有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又是从八卦而来。八卦: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前面的是名称,大家都知道的。括号里用来比象的是千千万万种事物中的一个代表,这里用的是我们看得见的自然物,当然也可以用别的,如:动物、方位、职位等等来表述。那些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八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是世间的任何东西!但是,世间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归纳到这个概念里。就像:人,是个概念,男人、女人也是!你,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用来表述的具体物。比如:你是男人,或者你是女人,你是人。但是人并不是你,你也当不起人这个大概念。 那么,八卦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常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重八卦而成易!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太极来的,太极,一也!那么,无极自然是无啦(不说零!)。就像前面说的,人,就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太极,人不是生来就有的,人产生之前的状态类人猿就是无极。男女,就相当于阴阳。在自然界,则是白天黑夜,高下、天地等。我们在论坛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人贴出有关男女区别的文章,但是总觉得不全,有些不是文中描写的那样的!那是因为,男人之间、女人之间也是有很多区别的。如果想再说得清楚一点,就得将不同的男人和女人区分开来。比如:诚实的男人、虚伪的男人等等。这样,四象就出现了!在自然界里,阳气不断上升的季节分春夏,阴气不断增长的季节有秋冬。八卦,自然是分得更加细致的概念了!八卦中的每一卦的最下面那个爻就是它的本来属性,从这可以看出它是阳的细分,还是阴的细分。 自然界、人世间都是很复杂的。我们的先辈的智慧远远领先于西方的蛮夷,西方人用来论述人类的区别往往仅仅局限于十二星座、四大血型等,哪里有分到六十四个不同类型的地步?当然,再分也是可以的。但是那就失去的归纳分析的好处!所以,我们遇到问题,简单的就可以用阴阳来看待和处理,复杂一点的就用到四象和八卦。再复杂的话就要动到周易了!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处置。 前面的方法需要的是理性!需要的是一个人强大的分析能力。但是有一些事情却是用理性解决不了的,那就需要感性了。感性不仅仅是指预感、预测,感性是需要理论基础的。周易占卜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什么是天人合一,为什么可以凭借天人合一呢?如果,你学过一点现代科学,倒是理解起来很方便。医学里有全息胚理论,那是从周易演化来的;生态学里有混沌理论,也是借鉴了周易。也就是说:整个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动,都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影响,有大小,但是绝对不会没有丝毫的影响!所以,天上的星辰对人间有影响,人间的政策对每个人有影响,每个人又会和别的事物相互影响,每一个事物又会反馈到其他地方。所以,热带亚马孙森林里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墨西哥湾造成一个大风暴。这,就是周易占卜的原理。用随手得到的物品占卜,来加以分析,预测将来会发生的情况。这些物品可以是任何事物,而那些常用的方法是因为比较容易掌握所以被延续了下来。这些方法有:莁草、牛股、龟甲、钱币、文字等。

周易与风水学学习心得

学《周易与风水文化》有感姓名:学号:系别: 周易是我国四书五经中的其中一门文学,它用乾坤等卦象来预测人的命运,或事态的发展。在我连续几周的时间里学习周易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周易》文化的博大精深,《周易》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它对于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 据我所知,《周易》原为卜筮之书,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具有两重作用,一个是占卜,另一个是智慧积累与指示,成为哲理与人生智慧的教科书,我们学习周易的目的有:一,从《周易》中挖掘出积极闪光的思想意蕴: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周易》是四书五经其中一本,由西周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儒学文化。 在文化发展道路上,中西方是相差甚远的:西方是以科学实证方法走上了征服自然的外在超越之路,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成就;中国则是以直觉体悟方式走了发明本心的内在超越之路,也曾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 那么,中国是靠什么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呢?《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大道之源”,它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生存智慧、人生哲学等,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几乎都有明显的《周易》烙印。

《周易》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生存格局、基本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使中国人在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都有非凡表现,创造出独具风采的伟大文明。 中国古老的《周易》曾经为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且与现代科学文化颇相契合。因此,我们相信,《周易》精湛的思想内涵,有益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益于人类的全面进步。于是,及时而准确地发掘《周易》蕴含的渊博智慧,便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周易》虽然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周易》并不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无能的,它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这种变化的规律,以变应变,唯变所适。这就非常了不起。 《周易》是一部难读之书,尚秉和曾感慨说:“最多者《易解》,最难者《易解》。”台湾易学家魏元珪也感慨:“我国的《易经》才真是一本人人可读,无人能读的书。”《周易》名之为“易”。易的解释很多,但“易”最基本的意义——“变易”,恐怕要肯定下来。《周易》不论从它的内容还是从它的形式来看;它都是讲变化的书,讲宇宙自然怎么变,人类社会怎么变。讲这些变,落脚点还是人应该怎样在这种变化韵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变化不正是我们一直认为的世界万物发展的规律吗?所以《周易》是符合世界发展的,科学的书。 《周易》共64卦象,而我们至今才学了8卦,我们只能说是

_易经_与_易算_

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总第三十二期)  《易经》与“易算” 郭俊义 一、引 言 今天我们读《易》和研《易》的目的,在于学习《易经》的道理和研究《易经》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受到启迪,进而有所顿悟,然后,把所有发现和结果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易算”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易经”所悟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深刻地揭示了《易经》内容的本质,使易学方法更加容易与现代科学接轨,对近代科学研究有指导意义,而且为我们创立的“广义量化”理论和“零分析”①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找到了理论依据。特别是用易算去解决各个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社会和经济效益。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的是可以利用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去反对伪科学和迷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原因是我们学易和研易的方法不同于一些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而是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用数学和逻辑工具对《易经》的一些术语进行科学的解释,并赋予新的内涵。例如,人们常说的“算命”一词,我们认为应解释成:利用近代数学理论和逻辑推理方法,去研究一般生命,乃至特定人的生命运动规律。这是因为近代科学发展史和《易经》都告诉我们,宇宙一切现象(包括生命现象)皆有各自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有生物的、物理的、心理的、人体的以及各个方面的固有规律。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人皆按生、老、病、死的统一规律在运动与发展。鉴此,我们可以把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简称为“命运”。近代科学研究表明,利用生物节律学原理,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技术手段,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一个特定人在特定时空中,他所呈现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某个特定人的一切行为皆有明确的定量指示。总之,利用《易经》的思维方式和近代科技成就去探索和计算人的生命规律,可简称“算命”。人们不难从我们对“算命”一词的解释和定义中,领悟出我们研究易学的方法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是多么的不同。当然,与那些街头巷尾摆摊骗人的江湖术士,更是有天渊之别。 二、易算概念 易算概念,来自于我们学易和研易过程。南怀瑾先生在他的《易经杂说》中提到:“在《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此外,还有学者加上“交易”,这就构成了研究《易

论易学风水气场原理和自然现象作用

论易学风水气场原理和自然现象作用 作者:裴春云 风水学的五大要素龙、穴、砂、水、向,其本质是气。寻龙,探穴,察砂,觅水,定向,是在于察寻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趋吉避煞,在于对气的趋避。物物之间存在场,气来自场。现代科学已初步察证,人体有场气,植物有场气,建筑物有场气、万物之间皆有场气。恰如万有引力一样,场气也是万有的。 一幢建筑可以举足轻重,但如组成建筑群,场气可能剧变。3、场气导引观风水之气,是宇宙场气、地球场气、地域场气、建筑组群场气、植物场气和人体场气的统一场气中的气。宇宙、地球、地域的场气,为大场气。大场气,虚处来,实处止。阳宅多选在类似盆地、半盆地(山环、山湾)中,这种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纳大场气。场气的性状,是螺旋式运动的,任何局部某一层次的螺旋式运动的场气,都是宇宙大环境的一部分。小环境植物、建筑、人体是小场气。小环境场气,风水学称为地气,地气高处来,低处去。然而这种场所,在一定条件下,在局部环境中又是可以经过人的智能认识加以适当导引的。二/术家常言看风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 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截。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水有来有去,有水床,有水口。水亲朱雀,缠玄武,绕青龙,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水要回旋,要到堂,要上阶,要拱背,要入怀,要弯抱,要囊聚,均为上吉之水。经曰:“逆水一滴,胜于万脉”。山怕粗恶,水爱潜澄,纵横似织,方有眷恋之情。汇泽如湖,在其经穴之处,看其左右前后,如见水三横四直,弯曲交流,犹如织帛,此为砂恋水,水恋砂,有如夫妇相随不肯离异之状。水到明堂或左或右,可知砂水交会之势。但需辨水的出入,向何方朝会,或出大江,或出于大湖,古人曰:“杨杨悠悠,顾我欲流。”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 龙逆水如夫妇交感:万川同归者,亲而又亲,来而不去者,恋而再恋;水如弯曲如有情,如九曲水,为秀水,却为外应而地结于内。甚为贵重;三/台朝案,横摆当前,而穴结于前,越靠前者越快发,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住,人丁众,水散处,人不住。此为阴基相水之法也。池塘水有生成者,蓄积财禄,穴前亲之最吉。如妄开池塘,伤残池发龙气,主招凶祸之灾。龙若住,水口狭,若不住,定宽阔。气怪形,论得水。五龙落,四水聚,真血脉,真生气,变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溅莫取。 水主财,主禄。水为地脉之血,血脉周流而不停止,日夜不息,尽归于海。水喜动,不动则聚,聚则血盈,如人得禄,故日财禄。水来之处谓之天门,如水来不见源流,曰天门开。水去处为地户,不见水去,曰地户闭。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之不尽。水深处为财大,浅处则财小,水口即门户也。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贵地也,有如交锁为妙。水口高耸紧夹,此处地为最大,水口平低且宽,此处地为轻微。有龟、狮、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环绕,富地也。故曰江西赣州风水看地之妙诀先取龙气,龙气旺则人丁兴旺。次取水聚,水聚则财巨,三取砂秀,砂秀则官高文秀;四取局园,局园则富贵悠远。大风富甲之乡,大都为山环水抱,弯曲有情之地也。“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凡水来处谓之天门,水去处谓之地户,这也是风水术相水的基本常识,也是选地定局时要明确的首要问题,但如何定水口呢?首先要考虑随龙水,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