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区课内文言文部分

各区课内文言文部分

各区课内文言文部分
各区课内文言文部分

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2.,阴阳割昏晓。(《望岳》)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4.,故克之。(《曹刿论战》)

5.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8. 课文选自《》,编者是。(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10.周处从“三横”之一到“终为忠臣”,以下对其蜕变原因概括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里人的劝告

B.自我的反省

C.自己的行动

D.贤人的指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翁之来赵州庵也,诗日高,家日贫,其高怀雅况①亦日多。尝一日,天寒大雪,老友二三辈造门访翁,翁笑曰:“适遣小婢持数叶书②易.得些少米豆,已敕家人煮粥作糜③,以食公等,公等毋去也。”坐甫定,一小婢辄从篱外呼曰:“糜且就火,而灶下无一茎④薪,奈何?”翁笑曰:“此易耳。”翁则自往墙间以手拂雪,搜枯藜断枝拾之,且谓小婢曰:“是可作炊,炊熟,余火犹堪暖客,可以吾家老瓦盆贮出之。”诸人相顾.叹曰:“此岂食人间烟火者耶?”

(节选自《卖菊翁传》,有删改)【注释】

①高怀,高尚的胸怀。雅况,风雅之情。②数叶书,几张书法作品。③糜,粥。④茎,根。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易.得些少米豆()⑵诸人相顾.叹曰()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家的老瓦盆可以盛饭出来

B.我们家的老瓦盆可以盛余火出来

C.可以用我们家的老瓦盆盛饭出来

D.可以用我们家的老瓦盆盛余火出来

13.请在选文中摘录一句能直接体现卖菊翁“家贫”的句子。(2分)

14. 以下作品中的主要形象和选文中的卖菊翁品格最接近

...的是(3分)

A.《陋室铭》 B.《爱莲说》 C.《卖油翁》 D.《愚公移山》

崇明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5.,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0.不能

..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

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2016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得分______

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2.,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 黄发垂髫,。(《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分)

7.对这首诗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全诗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 “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明了观沧海的地点。

C. “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 “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 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C. 上文再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 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

青浦区2016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一、文言文(39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2.,故克之。(《曹刿论战》)

3.知否,知否?。(《如梦令》)

4.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5.,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5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为学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南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选文出自课文《为学》,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姓名)(2分)

9.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文章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D.作者告诫我们只要有“志”,就能获得成功。

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2016、4)

(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造化钟神秀,。(《望岳》)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4.予谓菊,。(《爱莲说》)

5.,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上文节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名)所写的文章《》(篇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老人、孩子为代表写游人之乐,更能凸显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太守宴席的最大特色是融于山水、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

C.宾客的喧哗充分体现了“宴酣之乐”,也与太守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

D.“太守醉也”既因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也因自己年事已高、精神不济。

普陀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4.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5.,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

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情。

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

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的(人名)。(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段主要写桃花源中人的问讯、款待及嘱咐。

B.“咸来问讯”写出桃花源中人向往外界生活。

C.桃花源中人的自述表明他们追求和平的愿望。

D.末句表明桃花源中人不愿意被外面的人打扰。

闵行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晴》)

2.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

5.,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甲】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2分)

7.下列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 ( ) (2分)

A.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

B.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生活的思想。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现出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与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B.太守“即遣人”寻桃花源“遂迷”,表现了桃花源人厌恶战争的态度。

C.“不足为外人道”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别人来扰乱他们的平静生活。

D.借助于南阳刘子骥这一真实人物,增添文章真实感,使读者为之神往。

2016年松江区初中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3. ,白水绕东城。(《送友人》)

4. 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5.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乙】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 甲、乙分别通过“”和“”等词句表现“凭栏之久”,以此表达用情之深。(2分)

7. 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季。 B.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

C.甲的抒情方式委婉,而乙较直接。 D.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气氛和层层设障。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节选语段的作者是清朝派古文家(姓名)。(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崖限当.道者()(2)半山居.雾若带然()

10.下列对划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描绘了泰山顶上时而日照时而迷雾的奇特气象。

B.“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泰山之高。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表现了积雪的厚实白亮。

D.表达作者历尽艰险领略到美景后的兴奋畅快之情。

2015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一览众山小。(《望岳》)

2.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4.困于心,,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日星隐曜,。(《岳阳楼记》)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本文作者是晋代著名诗人(姓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对第⑤段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只是刘子骥等高尚之人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B.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的经历体现了桃花源的神秘。

C.“后遂无问津者”表明世人普遍怀疑桃花源的真实性。

D.“寻病终”意在呈现探寻桃花源之人的惨淡结局。

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2.,却疑春色在邻家。(《雨晴》)

3.知否,知否?。(《如梦令》)

4.,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甲】山居秋暝【乙】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甲】诗中“空”字写出了山野的空旷寂静;【乙】诗中“空”字则表现了诗人此刻

________的精神状态。(2分)

7.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

B.两首诗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志向。

C.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写。

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静安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浮云游子意,。(《送友人》)

2.,无言谁会凭阑意。(《蝶恋花》)

3.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4.,故克之。(《曹刿论战》)

5.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

A.《武松打虎》

B.《煮酒论英雄》

C.《明湖居听书》

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有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2分)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明月松间照,。(王维《山居秋暝》)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5.,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

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

C.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

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7.《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除了本文外,我们学过作者贬谪永州时写过的一篇文章,篇名为《》;还学过他写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名为《》。(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B.第②段,观赏小石潭的游鱼,主要写出了鱼儿的活泼。

C.第③段,远望小石潭的西南,主要写出了岸势的曲折。

D.第④段,感受小石潭的气氛,主要抒发了内心的忧思。

10.对于第⑤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游者中既有作者的亲戚,也有随从,还有朋友。

B.因为是游记,所以有必要交代同游者,以便读者了解。

C.虽然同游者关系亲近,但作者还是难以排解内心忧郁。

D.由于同游者人数众多,所以大家游玩的兴致很高。

崇明县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题都城南庄》)

2、,雪尽马蹄轻。(《观猎》)

3、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

4、,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甲)观沧海(乙)望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两首诗分别以和字统领全篇。(2分)

7、下列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

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

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

D.都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删选)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选文作者是(人名),题目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的意思

。(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10、下列说法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B.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奋苦读。

C.选文中作者反对“过目成诵为能”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D.选文中作者主张深入探研书中的微言精义。

2015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_(朝代)哲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第②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

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象。

C.暗示了像自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很少。

D.表达了对莲花坚守节操的敬重。

虹口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卖炭翁》)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

4.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5.,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

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2分)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介绍了醉翁亭的秀丽风景以及交代自己建造醉翁亭这件事。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C.第②段仅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D.第②段“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黄浦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观猎》)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八百里分麾下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人名)。(2分)

7.下列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孔孟论学(节选)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8.选文的作者孟子是时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孟子所说的关于弈秋的故事,意在告诫齐宣王:。后来从以上节选部分还延伸出一个成语:□□□□(3分)

2015学年嘉定区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何澹澹,。(《观沧海》)

2.,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4.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5.,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6.以上作品都属于(体裁)(2分)

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甲】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

【乙】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积累表。(6分)

9.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段改为“为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表达效果更好。B.【乙】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句中“而已”二字可删。C.【丙】段交代了和作者一同游小石潭的还有哪些人,这是古人写游记作品常用的一种格式。

D. 三个选段都以“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来赞颂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

静安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2.,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诉衷情》)

4.,不逾矩。(《孔孟论学》)

5.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以下内容中与辛弃疾无关

..的一项是(2分)

A.南宋

B.豪放派代表词人

C.班超投笔从戎

D.与陈亮志同道合

7.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语填入空格后与原意不符

..的一项是(2分)

A.因为……所以……

B. 虽然……但是……

C.只有……才……

D. 即使……也……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

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 本文所反对的是“”,针对其弊端作者直接

..是:

..论述了两点,依次

⑴“”

⑵(第⑵点请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9. 以下语句和本文第③段中作者所主张的读书之法最接近

...的一项是(2分)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D.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闵行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看沙鸥舞再三,。(《水仙子·咏江南》)

2.,千里暮云平。(《观猎》)

3. ,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4.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比较,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和“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D.“身老沧洲”与“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最是不济.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老吏史苦之

10.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读书?(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浦东新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1.风劲角弓鸣,。(《观猎》)

2.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5.青山绿水,。(《天净沙·秋》)

6.(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7.诉衷情

陆游

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

10.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2分)

11.7.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12.A.“觅封侯”写出了词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13.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词人消极颓丧的情绪。

14.C.“胡未灭”三句写出词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15.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16.

17.(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8—9题(8分)

18.【甲】

1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0.

21.【乙】

22.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3.8.完成下列基础题。(5分)

24.(1)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2分)

25.(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2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7.9.下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3分)

28.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29.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30.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31.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

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

2.,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4.,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加点的“歌”在诗中指。(2分)

7.对尾联中“长精神”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喝了酒精神振奋,进而引发了浓厚的诗兴。

B.振作精神,乐观面对仕宦升沉与世事变迁。

C.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在荒凉之地的悲惨境遇。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文必考4大题型题型2课内夯基,语境推断——文化常识题测试

题型2 课内夯基,语境推断——文化常识题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老的书籍,有“三坟五典”之说。也可指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B.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时期,主簿官职仍存在于各级官署中,如杨修曾为曹操主簿。 C.阁老,唐代以中书舍人的年资长久者为“阁老”,到明代,只有内阁阁臣才可被称为“阁老”。 D.兖州,古“九州”之一,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 解析:选C C项,“只有内阁阁臣才可被称为‘阁老’”错。明代亦称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者为“阁老”,不限于内阁阁臣。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后代因为先世官爵而得到官职。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 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 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接见大臣,商讨、处置国家重要事务的办公场所。未经帝王允许,其他人不可随便进出。 解析:选D D项,“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B.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D.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 解析:选D D项,应是“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B.部伍,即“部曲行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部队。 C.典试,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由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 D.归葬,指归葬本土,是我国古代丧葬的一种重要习俗。因从军、仕宦等原因亡故外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7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班级座号姓名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有删减)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同“熟”。 ⑥从:同“纵”。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 C.屏.人论事(使退避) D.乃阳.吐污头面被褥(同“佯”,假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甲文中,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回答中可知谢道韫是个、的孩子;而乙文中,儿时王羲之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走:争着跑。⑦信然:果真是这样。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谢太傅对“兄子胡儿”的回答更满意 B.乙文中王戎断定“此必苦李”的依据是“树在道旁而多子” C.从甲、乙两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谢道韫和王戎都是非常机敏、聪慧的孩子。 D.甲文中谢道韫的突出表现是极有才情,乙文中王戎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思考。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尝.与诸小儿游()(4)唯.戎不动()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高中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含参考答案

1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注意活用和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4.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动词)生(名词)所资,未见其术(维持生活所需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资,凭借)。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 (轻快地样子)有怀,求之靡.(没有)途。会.(恰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被)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害怕)远役,彭泽去. (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不多几天),眷然..(怀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何则..(为什么呢)?质性.. (本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 (急切急迫),违己交病(违反自己的意志使我身心都受到痛苦)。尝从.(顺从)人事(指做官),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 (失意的样子)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庄稼成熟),当敛裳宵.(夜)逝。寻. (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认为、知道)心为形.(形体身体躯壳)役.(役使),奚.(为什么)惆怅..(失意伤感)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劝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弥补改正)。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实实在在说,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我已经醒悟过去出仕不对,今天正确的选择是把田归)。舟遥遥以轻飏. (飞扬,摇荡),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怨)晨光之熹微。乃.(于是然后)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庭院里的小路)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 (斜视,随便看)庭柯以怡.(使愉快)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依靠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境,知道住在仅能容膝的小屋容易安身)。园日涉.(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拄着)扶老以流憩,时矫.(举)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日光)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徘徊)。 归去来兮,请息.(断绝)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离,不合),复驾言. (助词,无义)兮焉求?悦(以……为喜悦)亲戚..(亲和戚)之情话,乐. (以……为快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或命巾车,或棹.(用桨划)孤舟。既窈窕.. (深远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 (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

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能张目对日,明察 秋毫() ..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④怡然 称快() .. ⑤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⑥鞭.数十,驱之别院()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私拟作群鹤舞空 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翻译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常蹲其身,使与合齐,定目细视。 4.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6.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9.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第一篇 《论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七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乙】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 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 五日,李生故寻王生, 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之, 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 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 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 莫逾自厌, 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 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 1)吾日三省.吾身( ) (2)不逾.矩( ) (3)王生不说.( ) (4)王生惊觉,谢 .曰( ) 2.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悉能志.之 B .居.五日 C .而君变色以.去 D .王生益愠.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用“/ ”划出给下面句子断句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处处志.之 不可久居. 以.塞忠谏之 路也 人不知而不 愠

高中必修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班级:姓名: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请解释加点的字 .......,注 ......,翻译划线的句子 意活用和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7.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 ..()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 ..()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

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8.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 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1:必修1课内文言文复习

必修一课内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 一、温故知新(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 1.封:①既东封.郑 ②肆其西封. 2.军:①亮率诸军.攻祁山 ②晋军.函陵 ③万人为一军. 3.阙:①不知天上宫阙.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辞:①不辞.劳苦 ②停数日,辞.去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鄙:①北蛮夷之鄙.人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微:①防微.杜渐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若.入前为寿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8.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且焉.置土石 ④复驾言兮焉.求 三、文意理解:

课内文言文阅读答案

课内文言文复习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采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家事夫婿谢:辞别 B. 虽与府吏要.要:约 C. 适.得府君书适:适合 D. 还部白.府君白:禀告、告诉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我有亲父母 ..间 D. 昼夜勤作息 .. ..体无比 C. 便作旦夕 .. B. 可怜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作计何.不量 B. ①蹑履相.逢迎 ②何.不作衣裳②黄泉下相.见 C. ①遣丞为.媒人 D. ①因.求假暂归 ②慎勿为.妇死②与今无会因. 4、下列对于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兰芝之兄逼迫兰芝再嫁,是因为倾慕太守家的权势,可见其趋炎附势,见利忘义。 B.写太守家办喜事的豪华排场,是为了说明太守贪婪,平时搜刮民脂民膏以中饱私囊。

高中必修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高中必修课内文言文挖 空训练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 ............. 活用和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另,请您补充《孔雀东南飞》的对应挖空训练。 8.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晚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全, ... 都)至,少长咸(全,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长)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 ..

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其次(旁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 .. 盛热闹),一觞一咏(喝一点酒,作一点诗),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情怀)【助记:幽...... 深】。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广阔),俯察品类之盛(繁多),所 .. 以(以此,用来)游目骋怀(放眼浏览,开畅胸怀),足以极(穷尽)视听之娱,信(实...... 在)可乐也。【助记联系:而余也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业】 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低头俯首之间)一世,或(有的人)取诸(兼词,之于) ..... 怀抱,悟(通“晤”,面对面)言一室之内;或因(随着,就着)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虽趣(通“趋”,趋向、取向)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一时,短时间)

2013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名词的活用】归纳学生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课内文言文名词活用习案 (一)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二)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 3.不冠.不袜. 4.不可不语. 5.策.扶老以流憩 6.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7.臣乃敢上.璧 8.臣少多疾病 ..。 9.臣少仕.伪朝 10.臣语.曰 1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12.祠.韦苏州 13.道.芷阳 14.德何如则可以王.? 15.羝乳.乃得归 17.东亦客.也 18.而后乃今将图南. 19.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20.范曾数目.项王 2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22.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23.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4.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25.怀.其璧26.缓板.而歌. 27.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28.惠等哭,舆.归营 29.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0.籍.吏民,封府库 31.既祖.: 3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3.皆白衣冠 ...以送之 34.皆名.天下 35.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 36.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37.谨拜表.以闻 38.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9.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40.绝不饮食 .. 41.君子不齿. 42.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43.乐琴书 ..以消忧 4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5.历职.郎署 46.吏.吴两载 47.蔺相如前.曰 48.履.至尊而制六合 49.面.北为平远堂 50.目.吴会于云间。 51.乃朝服 ..,设九宾 5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53.沛公军.霸上 54.沛公欲王.关中 55.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5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58.秦伯说,与郑人盟.。 59.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60.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61.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6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6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6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65.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6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67.汝又不果.来 68.舍.相如广成传舍 69.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70.师.道之不复: 71.始舍.于其址。 72.树.之以桑 73.顺流而东.也: 7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75.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76.天雨.雪 7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7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79.无得而状. 80.吾得兄事.之 81.吾师.道也 8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课内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猥.自枉屈猥: (2)以咨诹.善道诹: (3)以彰.其咎彰: (4)此臣所以 ..报先帝所以: (1)降低身份 (2)询问 (3)表明,显扬 (4)……的原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以.伤先帝之明不以.物喜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D.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因为”;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看见”: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3、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在战事失败(或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东吴)。4、(1)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 二、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课:文言文比较阅读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阅读中考部分考点; 2、学会文言文归类比较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难点: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用培根的名言导入,“知识就是力量。”“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 (一)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要求在文章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阅读形式。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选材原则 选文原则 1、选段之间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 2、选段之间必定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 3、课外选文与课内选文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的文言文。 4、从选文内容看,以写人叙事类为主,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选贤举能、 展示个性、伤时感怀、抒写志趣、哲学思辨、勤学励志等。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有哪些? 1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4 .比较阅读材料,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比较角度 二、常见题型 例1、【甲】《马说》【乙】《桓公伐孤竹》(2016·山东省济宁市)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例2、【甲】《醉翁亭记》【乙】《满井游记》 山水风光,寄情于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高中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4页) - 参考答案 (1)

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请解释加点的字 .......,注意活用和 ......,翻译划线的句子 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4.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动词)生(名词)所资,未见其术(维 持生活所需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资,凭借)。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 ..(轻快地样子)有怀,求之靡.(没有)途。会.(恰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被)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害怕)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 便求之。及少日(不多几天),眷然 ..(怀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何则 ..(本性) ..(为什么呢)?质性 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急切急迫),违己交病(违反自己的意志使我身心都受到痛苦)。 尝从.(顺从)人事(指做官),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 ..(失意的样子)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 志。犹望一稔(庄稼成熟),当敛裳宵.(夜)逝。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认为、知道)心为形.(形体身体躯壳)役. (役使),奚.(为什么)惆怅 ..(失意伤感)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劝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弥补改正)。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实实在在说,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我已经醒悟过去出仕不对,今天正确的选择是把田归)。舟遥遥以轻飏.(飞扬,摇荡),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怨)晨光之熹微。 乃.(于是然后)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 ..(庭 院里的小路)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斜视,随便看)庭柯以怡.(使愉快)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依靠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境,知道住在仅能容膝的小屋容易安身)。园日涉.(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拄着)扶老以流憩,时矫.(举) 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日光)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徘徊)。 归去来兮,请息.(断绝)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离,不合),复驾言.(助词,无义)兮 焉求?悦(以……为喜悦)亲戚 ..(亲和戚)之情话,乐.(以……为快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 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或命巾车,或棹.(用桨划)孤舟。既窈窕 ..(深远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

上海语文高考课内文言文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 1 古今异义的词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 1、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 的庸人。 3、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三、 1.A。( “而”都表示转折关系。) 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四、 1 C 2D 3D 4、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5、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 五、 1、(1)得到,获得(2)跑(3)询问(4)等,等待 2、B 因为(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是“他”和“难道”之意;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 3、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 4、(1)得书难:(2)拜师难 六、 1唐朝柳宗元 2 C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 一、【甲】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ú,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乙】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朝 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 ①及走,又从之()②直十余金()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④其一犬坐于前()

3.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 间都是,地点都是;甲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 乙文表现的是屠户和狼的斗争。 4.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 的一个词是“”。 5.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 的;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乙文则突出了狼的。 6.甲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胜利显示了他的,乙文中的屠户刀劈 两狼突出了他的。 7.乙文后面还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 评论的原文是“,,?。”如果给甲文 也加一段与乙文相类的评论,该怎样说? 【参考答案】1.清;蒲松龄。2.①跑;②同“值”;③原来;④像狗一样。3.天快黑的时候、途中;一只、两只。4.惧。5.贪婪;愚蠢、狡猾。6. 机智、聪明;勇敢、警觉。7.点明主题、默写略;甲文评论略。 二、A、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

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 .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 ?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B .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B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 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力□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D .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 B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黎民不饥不寒。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弃甲曳兵而走 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

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 .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 .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C 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河东发生了灾害(我)也这样做】 B .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打仗,请您打一仗就明白了】 C.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就会让百姓生养死葬都不会有遗憾】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大全

一、 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