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情节”分析

“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情节”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5494513.html,

“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情节”分析

作者:李新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3期

摘要:“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复仇情节”在设置上别具匠心。首先,它对复仇的对象进行了新的界定,从向某个仇人复仇扩大到向仇人所在的阶级复仇;其次,对复仇的动机,文本同样做了提升,将“私仇”与“公愤”结合,从而用阶级革命置换了私人复仇。

关键词:“红色经典”、复仇情节、复仇动机、复仇对象

作者简介:李新,女(1976-),辽宁葫芦岛市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3-0208-02

一般将“红色经典”视为以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的革命故事为背景的文学作品。重新审视“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复仇”形象,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平和而客观的历史价值尺度。正如黄子平所概括总结的那样:“(红色经典)在既定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它们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 【1】故而,在某种意义上,“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产生与推广,绝不是纯粹审美意义上的文学行为,而是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举措,是论述革命历史的正确性与必要性,从而,证明现实社会共产党、新中国建立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的需要。

“红色经典”文本的创作大抵离不开国仇家恨的描写,譬如中国在抗战时期对于日本人的仇恨是很难从人们心头抹去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让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红色经典”文本,譬如《敌后武工队》(冯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铁道游击队》(刘知侠著,出版社出版)等作品就是很好的代表;而以国内革命战争为主要题材的“红色经典”作品,如《红岩》、《红日》、《保卫延安》等,则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困难生活的叙述。这样的题材选择更有利于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绪,从而使得文本具有了合时代、合政治化的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复杂纠结、波折重重的复仇情景模式也能够演绎出更多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从而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与可读性,让读者欲罢不能。所以,“复仇情节”的设置,可以说是“红色经典”文学中是常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元素。

与传统复仇文学作品比较,“红色经典”文本在“复仇情节”的设置上在借鉴了许多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出色的创新,这些创新最主要表现在对复仇对象和复仇动机的表述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