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学考博复习题

生态学考博复习题

生态学考博复习题
生态学考博复习题

一、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2)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3)按生物栖居的环境分:陆地生态学(森林、草原、荒漠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海洋、湖沼、河流生态学);

(4)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遗传生态学等;

(5)应用性分支学科: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

二、论述现代生态学与其他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理学、遗传学、形态学等)的联系

(1)生理生态学是生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对于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它主要研究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生殖、存活的影响。近代生理生态学一方面向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更微观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结合点的研究。

(2)遗传生态学是遗传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适应遗传机制。环境的改变如果只引起生物表型上的变化,那是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只有当环境的改变造成生物遗传上的变化,并在群体中保留下来,才是遗传生态学研究的范畴。遗传生态学不及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生物发生遗传变化的长期效应(进化),也研究在人工条件下发生遗传变化的短期效应(育种)。

(3)形态生态学是形态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它对于揭示形态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在物种生存和进化、解释不同的生态类群中动物体形态结构的适应和进化趋势,及其所表现出的趋同和趋异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三、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为: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与模型模拟三种类型。

(1)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中对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2)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3)系统分析与模型模拟: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应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四、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英美学派:英国坦斯列和美国克莱门茨,研究重点为植物群落演替;

(2)法瑞学派:法国布朗—布兰柯和瑞士卢贝尔,研究重点为特征种与区别种,他们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3)北欧学派:德日兹,研究重点为对群落进行分析,研究了森林群落与土壤PH的关系;

(4)苏联学派:苏卡切夫,研究重点是以欧亚大陆寒温带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着重于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和北极的资源评价。

五、简述现代生态学的特点及发展的主要趋势

(1)从野外转向室内;

(2)从定性走向定量、静态到动态;

(3)研究对象两极化,研究重点从经典生态学发展到分子、细胞、景观、生物圈生态学;

(4)从理论走向应用;

(5)从自然生态转向污染生态(或半自然生态),进而发展到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

六、简述生态学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1)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

(2)对象:生态学研究对象复杂多样、范围广。①按现代生物学的组织层次来划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基因、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按生物类群划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植物、微生物、昆虫、鱼类、鸟类、兽类等单一的生物类群;②生态学尽管像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但其研究中心为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属于宏观生物学范畴。③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内容: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索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②种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对策和调节过程;③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分布;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七、简述生态学发展经历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主要特点: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主要特点:当时的科学活动强调科学调查和科学研究,生态学理论开始形成,并有了明确的生态学定义;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特点:生态学理论形成、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四大学派”出现;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主要特点:研究层次向微观和宏观发展,如分子、基因、生物圈及宇宙;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如:便携式仪器出现,自记电子仪、同位素示踪、“3S”系统(GPS\RS\GIS)、计算机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等;研究范围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八、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

①量化和模拟生物圈与全球变化的各种关系,确定全球变化的生态学原因及后果;

②应用描述生态系统调节生物圈大气变化的模型,确定全球变化的生态学后果;

③确定人类活动和其它环境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2)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和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①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遗传、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的改变;

②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③全球及区域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①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经营;

②受害生态系统的重建;

③建立、检验、并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原则,加速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

④建立和发展可持续人工系统设计和管理的生态学原理等。

九、近期生态学将在哪些领域有所创新?试述你对生态学创新领域的观点

(1)理论方面的创新:①生理生态学的研究突破了以个体生态学为主的范围,向群体生理生态学发展,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兴起,促使其也向着细胞、分子水平发展,涉及某些酶系统;②种群生态学注重遗传分化、基因流的种群统计学意义、种群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等研究;③群落生态学的群落资源分享和群落组织两方面已经成为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2)应用方面的创新:①应用生态学由个体和种群水平向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深度发展;

②应用生态学的焦点已集中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战术方面。

(3)研究技术和方法方面的创新:①遥感在生态学上已普遍应用;②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古生物的过去保存时间进行绝对的测定;③现代分子技术使微生物生态学出现革命,并使遗传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④自动记录和检测技术、可控环境技术和直观表达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应用于实验生态学;⑤强调以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作为研究手段。

十、你认为目前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哪些

(1)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机制、恢复及其修复研究;

(2)全球生态问题的研究: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应;敏感地带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建立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发展模型;提出全球变化中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等。

(3)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态系统资源的分类、配置、替代及其自我维持模型;发展生态工程和高新技术的农业工厂化;探索自然资源的利用途径,不断增加全球物质的现存量;研究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把生态设计和生态规划结合起来;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和维持生态服务功能。

(4)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作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

十一、生态学可用于指导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吗?为什么

(1)人口问题:对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社会压力,可以用生态学的种群调控原理来控制人口增长,r m=lnR0/T(R0为世代增殖率,T为生殖周期),通过降低世代增殖率和增大生殖周期来降低人口增长率。同时还得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2)资源问题:目前世界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的结构性短缺;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

开发资源并举;改变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开发环保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海洋能。

(3)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垃圾、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利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减轻现代工业和资源开发带来的污染;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生态移民;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对草场的破坏;优化土地格局,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恶化生态环境需利用生态演替的原理进行人工干扰和自然恢复。

十二、全球变化

(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

概述:世界人口的激增和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生存环境,由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化所导致的大气及水体污染、土地退化乃至气候的变化从局部扩展到全球范围内。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目前对全球变暖的理论解释是所谓的“温室效应”假说,即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由于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升高时由于化石能燃烧、植被破坏和农田扩散所致,因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全球变暖最直接的物理作用是使得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和生态系统也会随之消失。气候变化会使一些生物中的生长、繁殖以及区域分布受到影响,从而加剧物种消亡。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亦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全球变化的生态学后果

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呼吸和分解

温度和生长季节长度是制约高度和海报地区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全球变化使得这类地区温度升高,生长季节延长,这将有利于这些地区的植物提高生产力。但由于生物呼吸和分解强度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由温度决定,因此总的结果可能是生态系统立地生物量变化微小。

②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生物群落大体上是由一个地区的气候所决定,并受其他环境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特征生物群体及其相互作用。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格局是经历了长期演化而保留下来的。它反映了生物与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的相对稳定关系。当气候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是,或生物群落遭到人为破坏时,这种关系将受到损害,生物群落将通过适应和自然选择而改变组成结构和功能。当这种在结构、功能上的调整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导致该地区生物群落类型的改变和生物群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再分配。

③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群落的迁移方式不大可能是空间上的简单平移,基本的变化是在物种层次上。由于不同物种有特定的生态位,当环境条件发生持续性变化时,各物种将根据其特征生态位在生长、发育和繁殖上进行调节和适应,其结果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群在其大小和作用上发挥重组,重组可能使那些在新环境下竞争力弱的物种遭到淘汰,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降低。相反,新的环境和新适应也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这些新物种可能由于遗传变异产生,也可能从其他生态系统迁移而来,并由于适应新系统中的环境而繁衍定居下来。

④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变化和物种组成的改变固然是生态系统结构上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比较容易识别。然而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许多微小的,相对不易识别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从长期看也可能导致重大的生态后果。如:温度升高和温度下降将可能使荒漠地区生态系统条件更为苛刻,从而使物种密度下降。与荒漠为邻的生态过渡区也可能荒漠化。

⑤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是了解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它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中化学元素循环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在宏观上,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在对人类社会提供食物、纤维、药材和其他产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为病虫害提供生态背景等。

(3)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领域

①在微观层次上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生理生态学是评价生态影响和生态毒理学的基础,也是从机制上了解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基本途径。

②生态系统动态研究:包括:对生态系统动态的观察和实验,以及基于计算机模型系统的研究。

③大范围生态与环境监测: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动态,仅结合地面定位站的观测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展基于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

④间接的定位观测

(4)减缓全球变化的途径

全球变化除气候变化外,还包括环境污染、植被破坏、野生动物丧失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及土地退化等。引起全球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性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大自然盲目的开发和破坏、社会体制、政策、法律的疏漏和失当。

①减缓气候变化

a.减缓气候变化关键在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颗粒物的形成,核心是控制化石能的消耗。

b.温室气体和大气颗粒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生物量的燃烧和农业的扩展,在这方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或许是最可行的。

②加强生态管理

全球变化的实质在于人类与环境关系丧失和谐导致的环境破坏。恢复人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则要求做到:一方面人必须认识到人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及其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的重建;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必须寻求有效的途径,使其适应并管理其环境。

(5)减缓全球变化的机制

全球变化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减缓全球变化必须在多层次上进行。

①技术

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化石能燃烧效率提高,也有助于开发利用其他形式的替代能源。

②管理

除了企业行政管理之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管理将对减缓全球变化有重要影响。例如:通过管理森林或其他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政府通过政策进行调控。

③法律

环境法和资源法就是以保护资源环境为目的而制定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由于全球问题的跨国管理,国际间的合作是减缓全球变化的重要机制。

④教育

全球环境的改善有赖于全球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而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的关键,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通过媒体、社会、宗教诸形式的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

十三、生物多样性

(1)概念:指生物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和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2)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

①遗传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既包括了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差异。

②物种多样性:是指多样性的生物模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物种的多样性,代表着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是进化机制的最主要产物,所以物种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生命层次。

③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景观多样性:是指与环境和植被动态相联系的景观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3)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①空间分布格局:a.在纬度上,从赤道向两极,物种树木有规律的降低;

b.深海的物种多样性也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c.生物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d.在水分受到限制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e.在海洋中生物多样性随深度和盐度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②空间分布格局成因

a.时间进化学说

群落随时间的推移其种数越来越多,热带群落较古老,进化时间长,在地质年代中环境稳定,很少遭受灾害性气候变化,群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到高多样性的程度。

b.生态时间学说

物种分布的扩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温带与热带相比,其物种是饱和的。

c.空间异质性学说

低纬度地区的热带空间异质性程度增加,提供的生境类型增多,导致物种多样性增大。

d.气候稳定学说

热带的气候最稳定,通过自然选择,出现了大量狭窄生态位和特化的种类,故多样性高。

e.竞争学说

在热带地区,生物间的竞争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竞争越激烈,物种多样性越高。

f.捕食学说

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热带地区的捕食者度偶,物种多样性高。

g.生产力学说

如其它条件相同,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高。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

①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制度——就地保护;

②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律体系;

③建立生态示范区;

④国际合作与行动: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时全球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订相关行政法律或法规;

⑤增强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⑥迁地保护: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十四、生态入侵

(1)概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造成生态入侵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①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②缺乏自然控制机制;③人类进入频率高。

(3)影响生态入侵的机理

①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得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

如: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蔓延已经使蓼科等本地植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依赖于穿叶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虫同样处于灭绝的边缘。

②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

如:厦门鼓浪屿的猫爪藤攀爬绿化树木,在树冠上形成大片单优群落,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导致死亡。

③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

如:微甘菊可分泌他感物质,影响其它植物生长。

④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其它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

⑤过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不利于水土保持;

如:巨尾桉引子澳大利亚,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许多林场都有种植,在一些地方,由于它大量吸收水分,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造成土壤干燥。

⑥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⑦影响遗传多样性。

(4)生态入侵的后果

排挤当地物种,改变原有生物地理分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入侵种经常形成广泛的生物污染,危机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农业生产。

(5)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

①有意传入从国外引入植物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在草坪引种、退耕还草工作中,大量引入外来种,不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种,可能会导致入侵种种类增加,危害加剧。

②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外来入侵生物借助多种途径越来越多的传人我国。

③自然传入外来入侵种可通过风力、水流等自然传入,鸟类等动物还可传播杂草的种子。如:紫茎泽兰就是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传入我国的。

(6)防止措施

①在物种抵达时及尚未广逸为野生前,尽快鉴定及评估其入侵性和对本地生态及原生物种的影响,并对恶性入侵种尽快消除,以免广泛蔓延;

②采取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

③加强入境检疫工作,制订外来入侵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有害物种引进管理,尤其是严格防范通过压舱水携带的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巨大威胁;

④加强对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生态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种数据库;

⑤把外来入侵种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制订经济奖惩措施以及其它政策手段。

十五、可持续发展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三个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这里所指的公平性具有两层含义:即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当代人和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由于资源和环境是谋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尤其是资源的减少对后代人的发展影响重大,所以实现代际公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自然资源的拥有量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上。代内公平是指当代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在享有地球资源的权利上是人人平等的。

②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条件和限制因子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资源的要求,在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③系统性原则

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或局部区域看成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解决3个大问题:人口、农业和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中实施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护自然适当资源定价,提高资源开采税和污染税等,鼓励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特别是保护性利用和综合利用等。

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在减少能耗和能源需求的同时,大力开发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③倡导绿色工业建立无(少)废工艺系统,研究实施分层多级综合利用废物的生态工程。

④倡导持续农业大力提倡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避免单一经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大力提倡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避免大面积化学污染等。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

十六、斑块动态理论和复合种群理论涉及的内容是什么

(1)斑块动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具有指导作用,它强调干扰体系的维持对于许多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复合稳定性的必要性和制约性。由于景观破碎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自然干扰体系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复合种群理论涉及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复合种群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亚种群频繁的从生境斑块中消失;二是亚种群之间存在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交流,从而使复合种群在景观水平上表现出复合稳定性。

十七、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

(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以概括为3个基本方面

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具体的讲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2)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例如:一个由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在物种组成、生产力及物质循环方面都会明显不同于另一个以草原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景观。即使是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类型相同,数量也相当,它们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也会对能量流动、养分循环、种群动态等景观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时,景观功能的改变会导致其结构的变化。例如:优势植物种群灭绝会对生境结构造成影响,养分循环过程受到干扰后会导致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改变。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必然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景观动态反应了多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及其作用的综合影响。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动态往往是像森林砍伐、农田开垦、过度放牧、城市扩张等,及其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其他生态景观功能方面的破坏。

十八、试述世界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类型及主要特征

(1)热带雨林

A:分布:南北纬10度之间的湿润地区。

B:植被特征:①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为高大乔木;

②群落结构复杂:乔木分三层;幼树及灌木层;稀疏草本层;地面裸露或有薄层落叶;藤本及附生植物发达;

③乔木树种构造特殊:多具板根、气生根;叶子大小一致,全缘,革质;茎花现象。;

④无明显季相交替,终年常绿。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分布: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南北美和澳洲的部分地区。

B:植被特征:①乔木有两个亚层(第一层)20m,第二层10~15m);

②灌木层明显,但稀疏;

③草本层以蕨类为主;

④藤本及附生植物常见。

(3)夏绿阔叶林

A:分布:西欧、中欧、北美的五大湖地区及大西洋沿岸和东亚。

B:植被特征:①优势种为壳斗科的落叶乔木、桦木科、槭树科、杨柳科;

②成层结构明显,乔木、灌木、草本层;

③乔木层组成单纯;

④灌木层比较发达,草本层也比较茂密;

⑤植物资源丰富,有多种落叶果树。

(4)北方针叶林

A:分布:横跨欧、亚和北美温带地区。我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阿尔泰山。

B:植被特征:①外貌独特:云杉和冷杉是比较耐阴树种,他们组成的针叶林郁闭度高;松属和落叶松属较喜阳,它们组成的针叶林郁闭度低;

②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

③种类贫乏,灌木层稀疏,草本组成的地被层发达;

④枯枝落叶厚,树木根系较浅。

(5)红树林:由红树科常绿植物组成;外貌终年常绿,多为低矮性群落;具特殊的胎生现象;具支柱根或呼吸根,以及旱生、盐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6)热带旱生林:小而多刺的乔木或灌木植物在群落中占优势;大多数植物在旱季无叶,而在雨季十分茂密。

十九、中国地带性植物分布

(1)纬度: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2)纬度:西部地区:自北向南: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

(3)经度:自东向西:森林——草原——半荒漠——荒漠

(4)垂直:天山北坡由下至上依次为: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物——终年冰雪带

二十、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m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

常见湿地:沼泽地、泥炭地、潜水湖泊、河岸滩涂、盐沼等。

主要功能:(1)天然的基因库;(2)潜在的资源;(3)净化功能(排除水中的营养物质;阻截悬浮物;降解有机物);(4)气候和水文调节等功能。

二十一、地带性分布

(1)环境因子的地带性:地理纬度、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多因素引起了风、温度、湿度等气候要素的带状分异(纬度、经度、垂直地带性),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植被等要素,使每一地带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及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纬度上出现了热带、温带和寒带;经度上出现了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气候。

(2)陆地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

A.水平地带性:①经度地带性;②纬度地带性

①经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出现生态系统类型有规律的更替,从赤道到两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北方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

②纬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例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到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B.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高度、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例如:马拉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

(3)垂直带与水平带的关系

①相同点:a.植被类型再山体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和地球表面纬度水平分布顺序有相应性;

b.垂直带与水平带上相应的植被类型在外貌上也基本相似。

②不同点:a.纬度的宽带较垂直带的宽度大的多;

b.纬度带的相对连续性,垂直带的相对间断性;

c.植物种类成分和群落生态结构有很大差别。

③总之:某一处山系上的植被垂直带谱是反映该山系所处的一定纬度和经度的水平地带特征,也就是说植被垂直地带性的表现是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二者之间水平地带性是基础,由它决定山地垂直地带性。

二十二、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1)生态系统存在着反馈现象,所谓反馈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由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正反馈和负反馈。

(2)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或稳态。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

(3)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成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二十三、简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1)定义: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结构、功能、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来状态。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能力;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3)能量和物质每时每刻都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移动和转化。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

(4)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型。这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5)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以便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

二十四、地球上初级生产量的分布

(1)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2)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热带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荒漠;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4)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垂直变化;

(5)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季节变化;

(6)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早期低,随后升高,当叶面积指数为4时最高,系统到达顶级时,生物量接近最大,但净生产量反而降低)。

(7)全球初级生产量可划分三个等级:①生产量极低区域:海洋和荒漠;

②中等生产量区域:草地、沿海趋、深湖等;

③高生产量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河口湾、珊瑚礁、热带雨林等。

二十五、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1)陆地生态系统中,光、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量的基本资源;温度和氧气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食草动物的摄食则是减少光合作用的生物量。

(2)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光是影响海洋、湖泊生态系统的最重要因子。除光因子外,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和温度条件是海洋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在淡水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主要是N、P)、光照状况及植食动物的取食是初级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十六、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1)收获量测定法(收割法),适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草地、冻原、沼泽和某些灌木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2)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适用于水生生态系统。

(3)二氧化碳测定法,适用于陆地生态系统。

(4)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适用于测定稳定状态下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换率。

(5)PH测定法,适用于水生生态系统。

二十七、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1)分解过程的性质:生态系统中分解时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有机物质还原为无机元素、释放能量。

(2)意义:在建立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资源分解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生产食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等。

(3)分解作用的三个过程

①碎裂:由于物理和生物作用,把尸体分解为颗粒状的碎屑;

②异化: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的分解,从聚合体单体进而成为矿物质成分;

③淋溶:可溶性物质被水淋洗出,完全是物理过程。

(4)影响分解过程的因素

①分解者种类

②带分解资源的质量

③分解时的理化环境

(5)分解者种类

①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之所以成为有效的分解者,主要是依赖于它们的生长型和营养方式两类适应。

a.生长型:群体生长:如酵母菌和细菌,适应于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利用表面微生境;

丝状生长:如真菌和放线菌,能穿透和入侵有机质深部

b.营养方式:微生物通过分泌细胞外酶,把底物分解为简单的分子状态,然后再吸收。

真菌:具有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酶,能分解植物性死有机物质;

细菌:能在缺氧和一些极端环境中起分解作用。

②动物

a.土壤动物:小型土壤动物(体长〈100微米),属黏附类型;

中型土壤动物(体长100微米~2毫米),主要作用是调节微生物种群大小和对大型动物的粪便进行加工和处理;

大型(2~20毫米)和巨型土壤动物()20毫米),主要包括各种取食枯枝落叶的节肢动物,是碎裂植物残叶和翻动土壤的主力,对分解和土壤结构有明显影响。

b.水中动物:碎裂者:以落入河流中的树叶为食;

颗粒状有机物搜集者:一类从沉积物中搜集;另一类从水体中滤食有机颗粒;

刮食者:其口器适应在石砾表面刮取藻类和死有机物;

以藻类为食的食草性动物;

捕食动物;

(6)待分解资源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资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影响分解速率(资源的物理性质包括:表面特性、机械结构);

同时,营养物质的含量常成为分解过程的限制因素,最适的C:N比大约为为(25~30:1)。

(7)理化环境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a.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有机质分解速率高;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分解速率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b.分解生物的相对作用:无脊椎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呈地带性的变化规律。低纬度热带地区起作用的主要是大型土壤动物,其分解作用明显高于温带和寒带;高纬度、寒温带和冻原地区多为小型动物,它们对物质的分解起的作用很小。

二十八、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正是这两个基本过程,是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之间和各种成分之间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

(2)他们的性质不同,能量流动经生态系统最终以热的形式消散,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因此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而物质循环是循环式的,各种物质都能以可被利用的形式重返环境。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借助于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而进行的,但这两个过程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因为能量存储在有机分子键内,当能量通过呼吸过程被释放出来用以做功的时候,该有机化合物被分解,并以较简单的物质形式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去。

二十九、生物地区化学循环类型

(1)水循环:气体循环和沉积循环虽各有特点,但都受到能量流动的驱动,并依赖于水的循环。

(2)气体型循环:在气体型循环中,物质主要存储库是大气和海洋,其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连,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3)沉积型循环:参与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绝无气体形态,这些物质主要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的分解转变为可悲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这类物质循环的全球性不如气体型循环表现得那么明显,循环性能一般也很不完善。例如:磷、钙等。

三十、岛屿生态平衡说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中的意义(植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保护区建立的原则)

(1)R.H.MacArthur和E.D.Wilson(1967)阐述了岛屿上物种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当迁入率与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即物种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与更新。

(2)该理论对于自然保护区设计的指导意义

①保护区地点的选择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首先考虑具有最丰富物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另外特有种、受威胁种和濒危物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在选择保护区时,保护区必须有足够复杂的生境类型保护关键种,特别是关键互惠共生种的生存。

②保护区的面积

按MacArthur平衡说,保护区面积越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有利。建立保护区意味着出现了边缘生境,适应边缘生境的种类应受到额外的支持;对于某些种类而言,在小保护区比大保护区可能生活得更好。

③保护区的形状

Wilson认为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应避免狭长形的保护区,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边缘效应,狭长保护区不如圆形的好。另外,狭长形的保护区造价高,保护区也易于受到人为的影响。但是如果狭长形的保护区包含较复杂的生境和植被类型,狭长形保护区反而更好。

④相同面积下,一个大保护区好还是几个小保护区好

a.一个大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

b.如果区域差异性较大,则建立几个小保护区可以提高空间异质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

c.从传播流行病而言,隔离的小保护区有更好的防止传播疾病的作用;

d.对于密度低、增长慢的大型动物,为了保护其遗传性,较大的保护区是必须的。

⑤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

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这是因为,物种可以以廊道为踏脚石岛,不断地进入保护区内,从而补充局部的物种灭绝。

⑥景观的保护

对于保护区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考虑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而忽视了更高水平的保护。许多学者现在倾向对整个群落的保护,而景观水平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十一、两种不同的演替观

(1)经典的演替观: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个阶段的群落;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

(2)个体演替观:初始物种组成决定着群落演替后来的优势种。Connel和Slatyer提出三种模型:

①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而促进了后来其他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的替代是有顺序性和方向性的,是可预测的。

②抑制模型: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后来者难以入侵和繁荣;因而物种没有固定的顺序,各种可能都有,其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一物种先到。演替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生活史和物种对策,结局难以预测。

③忍耐模型: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强的物种,能在顶极群落中成为优势种。

(3)共同点:①演替中的先锋物种最先出现,具有生长快、种子产量大、扩散能力强等特点;

②早期进入的物种都比较易于被排挤掉。

(4)区别:重要的事演替的机制,即物种替代机制;演替机制决定于物种间的竞争能力。

三十二、单元顶极论、多元顶极论、顶极-格局假说的异同点

(1)单元顶极假说:Clements(1916)认为,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将汇聚为一个单一、稳定、成熟的植物群落或顶极群落。这种顶极群落的特征只取决于气候。若给以充分的时间,演替过程和群落造成环境的改变将克服地形位置和母质差异的影响。

(2)多元顶极论:A.G.Tansley(1954)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以看作是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要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为终点,除了气候顶极外,还可以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等,同时也可存在一些复合型的顶极,如:地形-土壤顶极。

(3)顶极-格局假说:Whittaker(1953)认为,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不是截然成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形成连

续的顶极类型,构成一个顶极连续变化格局。在格局中分布最广泛的,且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称为优势顶极,它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4)共同点:①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到达稳定状态的群落;

②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与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和生境相适应的。

(5)异同点:①单元顶极论认为,只有气候才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向气候顶极发展;多元顶极论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极的形成。

②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的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极。

三十三、演替的方向

(1)进展演替:群落的演替显示着群落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这种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极群落的演替称之为进展演替。

(2)逆行演替: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之后,原来稳定性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三十四、演替与波动

(1)影响演替的因素

①生物的迁移和定居:迁移能力强、定居能力强这可成为群落中的一员,反之,不能占领环境;

②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先期的群落创造了群落内环境,为后到的群落进入铺平了道路,但自己由于不适而逐渐退出。

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群落随生物密度增大而竞争变得激烈,导致竞争处于劣势者空间缩小,甚至退出群落,而强者留下。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群落演替发生相应的变化。

⑤人类活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砍伐、火烧等)

(2)波动与演替的区别

①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过程,是朝着以恶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

波动:是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

(3)波动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①原因:a.环境条件的波动变化;b.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c.人为活动的影响

②特点:a.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b.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c.变化的可逆性,但这种可逆是不完全的。

三十五、平衡说与非平衡说

对于群落结构形成的看法,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1)平衡说: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它们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相互牵制的整体,在非干扰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都变化不大,出现的变化是由干扰引起的。

(2)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于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存在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和恢复性。

(3)区别:除对干扰的作用强调不同以外,平衡说的注意焦点是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性质,而对于时间和变异性注意不足;而非平衡说把焦点放在系统在平衡点周围的行为变化,特别强调时间和变异性;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把群落视为封闭的系统,还是开放的系统。

三十六、边缘效应产生的原因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趋势

(1)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中医及交错区的特有种;

(2)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发生交流,能使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地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隐蔽条件。

三十七、他感作用

(1)定义: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职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2)生态学意义:

①对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歇地现象

②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重要的影响;

③是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三十八、社会等级

指动物种类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其基础:支配—从属关系。

①社会等级的确定可以保证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具有优先权,首先获得交配和产后代的机会,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②社会等级的稳定可以减少相互格斗所消耗的能量,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三十九、红皇后效应

能够产生遗传上与自身不同的后代,具有亲体中病原体不能很好适应的独特基因组成。有利于繁殖以及遗传重组以这样的方式给病原体提供了一个运动着的靶子,并且保持它们能得到有利地位。

四十、生殖对策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面临着两种相反的进化对策:一种是低生育力的,亲体有良好的育幼行为;另一种是高生育能力的,没有亲体关怀的行为。

(1)r-选择

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优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因此种群在数量较低时,可以迅速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缺点:死亡率高、竞争力弱、缺乏对后代的关怀,高的瞬时增长率必然导致种群的不稳定性,因此种群的密度经常激烈变动。

(2)k-选择

具有是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得世代周期。

优点:种群的数量稳定、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具有个体大的竞争能力强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缺点:由于r值较低,种群一旦遭到危害,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

四十一、种群调剂理论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①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观点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

②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剂的决定作用。

(2)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

特点:①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上或遗传性质上;

②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发生变化;

③主张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反应,它竟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四十二、动、植物是如何适应沙漠的干旱环境

(1)植物:在形态结构、生理适应、行为上都有所变异,以适应干旱环境

①形态结构:体积矮小、叶小而硬、气孔少而下陷、栅栏组织多层、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少、海绵组织不发达、体表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发达、毛被及蜡质有所增长、个别器官肉质、机械组织发达、根系发达。

②生理适应:半纤维素和糖含量增加,以提高渗透压;脯氨酸增加;气孔开度减小,甚至关闭;光合作用减弱、呼吸增加,以增强抗旱能力;吸收运输水分能力增强。

③行为适应:叶片卷曲等。

(2)动物

①生理适应:a.减少蒸发失水:体表有厚角质层和蜡膜、鳞片或遁甲;

b.降低呼吸失水:昆虫控制其门瓣、骆驼、鸟类、兽类通过逆流交换回收呼吸水分;

c.减少排泄失水:排出浓缩尿。

②行为变化:a.昼伏夜出:荒漠地带的啮齿类、爬行类等,白天躲在地穴内,夜间到地面觅食;

b.夏眠和滞育:黄鼠会夏眠,体温约下降到5度,代谢水平大幅度减弱;昆虫滞育;

c.迁移:许多鸟类会在干旱季节成群迁移到有利环境中去。

四十三、植物对水分的适应

(1)水生植物:①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②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

③水下叶片很薄,且多分裂成带状、线状;

④许多水生之外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以适应盐度不同的水环境。

(2)陆生植物:①湿生植物:a.阴性:根系不发达,叶片极薄,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防止蒸腾,调节水分平衡能力差;

b.阳性:根系不发达,没有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以保证根部取得。

②中生植物:大部分植物属于该类型。

③旱生植物:如42(1)。

四十四、动物对水分的适应

(1)水生动物:主要是通过调节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①淡水鱼类(高渗):——大量水会进入体内,需要往外排水

水通过鳃和咽腔扩散到体内,多余的水通过肾脏排出大量低浓度浓缩尿,因此淡水鱼的肾脏发育完善,肾小体发达,膀胱很小或没有;丢失的溶质通过食物和鳃的主动摄取获得。

②等渗:软骨鱼类

这些动物不会因为渗透作用而失水或得水,但会随代谢废物的排泄,损失一部分水。

补水方法:a.从食物中获得;b.引用海水并排出海水中的溶质;c.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代谢水。

③海洋硬骨鱼(低渗)——大量水会从体内流出,需要补水

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同时排尿少,只排除极少的低渗尿,因此肾小体退化。通过泌盐组织(鳃)排出多余的盐分。

④广盐性洄游鱼类

水的代谢靠肾脏,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淡水中摄取盐,排尿量大,在海水中大量饮水,排尿量少,排出盐。

(2)陆生动物

失水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

补水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

保水机制:减少皮肤的透水性;减少身体表面蒸发;减少呼吸失水;减少排泄失水;利用代谢水。

①形态结构:a.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体壁,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b.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粘液以保持湿润;

c.哺乳动物有皮质腺和毛,防止体内水分过分蒸发。

②行为适应:昼伏夜出;迁徙

③生理适应:a.骆驼:储水的胃;储藏丰富的脂肪,在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分;血液中具有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易脱水;通过逆流交换,可回收呼出气体全部水分的95%。

b.排除浓缩的尿;

c.鸟类与爬行类的大肠和排泄腔,昆虫的直肠腺有重吸收水分的作用;

d.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方式:氨or尿素or尿酸。

四十五、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1)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①形态: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状;芽有鳞片,器官表明有蜡粉和密毛;植株矮小、常呈匍匐、垫状或莲座状;

②生理: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③行为:休眠。

(2)动物对低温的适应

①形态:a.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相对较少。

b.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把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②生理:a.增加体内产热:增加基础代谢产热与非颤抖性产热;

b.减少身体散热:增加羽毛密度,提高羽毛质量,增加皮下脂肪厚度,提高身体的隔热性;

c.空间异温性:降低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

d.时间异温性:内温动物冬眠时,体温可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差仅1~2℃。

e.利用防冻剂防止降低身体的结冰温度:许多海洋动物的体液具有高浓度的可溶性甘油或糖蛋白,用来降低结冰温度;超冷,即在某种环境下,液体能在冰点以下而不结冰。

③行为:a.休眠;b.迁徙;c.集群。

四十六、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1)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①形态:有些植物体具有密绒毛或鳞片,能滤过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发射大部分光线;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或高温下叶片折叠,减少吸光面积等。

②生理:降低细胞的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因过热受害。

(2)动物对高温的适应

①形态:皮毛隔热;毛色变浅;具光泽;

②生理: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特殊的血管结构;

③行为:夏眠或夏季滞育、穴居、昼伏夜出。

(3)高温对动植物的危害

①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a.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b.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促使蛋白质凝结,脂类溶解,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

②高温对动物的危害:

主要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结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

(4)生物对周期性变温的适应

由于地表太阳辐射的周期型变化产生温度又规律的昼夜变化,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周期性变温成为生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同时,变温对植物体内物质的积累和转移具有良好的作用。

对植物:促进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影响植物的形态、提高植物产品的品质、促进植物开花结实。

对动物:加速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加昆虫的产卵数。

四十七、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

(1)含义: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公式:K=N(T-C)

K为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

N为生物发育所需的时间;T为发育期间环境的平均温度;C为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

(2)应用:①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②预测害虫发生的世代数;

③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以及害虫的分布区;

④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规划,合理安排作物和预测农时。

四十八、盐碱土的危害

①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②伤害植物组织;③引起细胞中毒;④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

⑤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包围细胞的淀粉形成过程受到妨碍,气孔不能关闭;

⑥使土壤的物理性质恶化,破环土壤结构。

四十九、趋同适应于趋异适应

(1)趋同适应: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2)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很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

五十、生态因子的作用

(1)综合作用: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例如:水体温度与溶解氧的关系。

(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因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生态因子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主导因子的改变通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或使生物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光合作用时,光强是主导因子,温度和二氧化碳为次要因子。

(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例如: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等则对生物其直接作用。

(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补偿。

五十一、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1)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E.P.Odum:补充两点:①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只能严格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是出于平衡状态的。②需要考虑生态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是,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3)耐受定律: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生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

补充5点:①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着差异,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很广;

②不同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

③生物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时不同的。

④生物实际上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的范围内生活,可能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⑤生物的各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关联,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的耐受能力可能下降。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与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与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就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就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与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就是决定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就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与理论的三大类。 3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就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与,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福就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就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与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就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就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就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就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就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就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就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生态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物群落: 2、农业生态系统: 3、食物网: 4、现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 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 2、以下哪些就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就是( )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就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就是( )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就是( ) A、氮 B、氢 C、水 D、钾 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

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就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 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 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 A、厄尔尼塔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 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就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11、生物学放大作用就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 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就是因为其中包括(A) 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 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 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就是(A)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就是因为增加了(B)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她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基本概念 生物系统 生物系统: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环境系统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物种 物种: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形成,而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隔离 生态因子、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因子、非密度 制约因子、密度制约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第一性周期因子:光;温度 次生性周期因子:湿度;溶解氧 非周期因子:自然灾害 非密度制约因子:系统中对种群的作用大小与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如天气和污染物等非生物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系统中对种群的作用大小随种群本身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如竞争者和疾病等生物因子 限制因子、生态幅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某个最小量的因子限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生态幅: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即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 成分。 耐受性定律: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能耐受的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生态上的最高点 驯化、休眠、滞育、适应、适应组合 适应:有机体面对所有的环境胁迫成分所采取的降低生理压力的改变

驯化:生物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所表现出的协同的适应性 滞育:昆虫等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特定发育时期,由于内在原因,出现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周期性出现的,比休眠更深的新陈代谢受抑制的生理状态,是对有节奏重复到来的不良环境条件的历史性反应,是生物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光补偿点 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生理有效辐射、生理无效辐射 生理有效辐射:能被光合作用利用的辐射(红光和蓝紫光) 生理无效辐射:很少被光合作用利用的辐射(绿光) Bergman规律、Allen规律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法则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发育时期内的有效温度与发育时间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K=N(T-C) K:有效积温,常数,用“日度”表示 N:发育历期,天数 T:发育期内的平均温度,C? C:生物学零度,C? 范霍夫定律(Q10定律)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生态学试题答案整理培训讲学

生态学试题答案整理

1、环境生态学: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2、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4、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5、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6、微环境:是指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如生物群落的镶嵌性就是微环境作用的结果。 7、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得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8、有效积温:是生物某发育时期内日有效温度(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的差值的)总和。 8、生态幅度:一种植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能力为其“生态幅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种生物会变化以适应环境,产生不同的“生态类型”。 9、物候:生物长期是适应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

10、温周期:温度有日变化,除了赤道地区以外,还有季节变化,植物对这两种节律性的变化反应敏感,并以适应,在这样的温度变化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环境中那些处于最小量状态的营养物质。 12、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3、光补偿点:植物同化器官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14、光饱和点: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到达一定程度光合效率不会增加,如继续增加,光合效率下降,这点谓之饱和点。 15、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即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耐受范围,就称为该种生物的生态幅 16、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17、出生率: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18、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 19、年龄结构:是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目与种群个体总体的比例。 20、性比:是反映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比例的参数。 21、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杨持 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就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与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 生态学环境就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与。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与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就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就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就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就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就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物的种间关系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9种相互作用类型:偏利作用、原始作用、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涉型)、竞争(资源利用型)、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可概括分为两大类,即正相互作用与负相互作用。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2. 环境 3. 环境因子 4. 生态因子 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 6. 种群 7. 种群生态学 8. 密度 9. 生态密度 10. 出生率 11 .死亡率 12 .最大出生率 13 .最低死亡率 14 .实际死亡率 15.实际出生率 16. 捕食 17. 草食 18. 寄生 19. 宿生

20. 寄主 21. 偏利共生 22. 互利共生 23. 群落 24. 群落生态学 25. 优势种 26. 伴生种 27. 生物多样性 28. 群落演替 29. 原生演替 30. 次生演替 31. 生态系统 32. 系统 32. 绿带(光合层) 33. 营养结构 34. 食物链 35. 食物网 36. 营养级 37. 草木食物链 38. 腐生食物链 39. 生态金字塔 40. 生产量

41. 总生产量 42. 初级生产力 43. 次级生产力 44. 生物放大作用 45. 农业生态系统 46. 生态型 47. 人工辅助能 48. 群落的抗变能力 二、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 B、真菌 C、细菌 D、森林 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 B、家畜 C、细菌 D、昆虫 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 B、生物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经济产量金字塔 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农业生态学题库

农业生态学题库 一、填空题 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 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 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 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 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 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二、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包括: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勿干扰原 理。 2、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升高。人类属于或接近这种类型。 B型:对角型的存活曲线。即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在各个时期的死亡率都是相等的。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属于这类型的有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农业生态学的试题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答:1.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

《环境生态学》考试200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分,共20分)一、术语解释<每题4 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 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b5E2RGbCAP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3环境中的各 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p1EanqFDPw 4、生态位 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5、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DXDiTa9E3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分)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2分)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2分)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2分)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2分) 2、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RTCrpUDGiT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5PCzVD7HxA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