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化学无机部分

基础化学无机部分

基础化学无机部分
基础化学无机部分

基础化学无机部分

1章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拉平效应?为什么水不能区分H2SO4, HNO3, HClO4的酸性强弱,也

不能区分O2-, NH2-, Ph3C-的碱性强弱?

2.BrF3自电离产物是什么?用VSEPR写出BrF3和自电离产物的几何构型。

3.对非水液氨、醋酸和硫酸,写出:

4.它们各自的自电离方程。

5.把CH3COOH分别置于上述三种溶剂中,各发生什么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

6.把b的三种溶液和纯溶剂相比,原溶剂的酸碱性各有何变化?溶质在各溶剂中是酸还

是碱?

7.为什么在强酸性溶剂中制备阳离子物种如I2+和Se82+,而在强碱性溶剂中制备阴离

子物种如S42-, Pb94-?

8.亚磷酸H3PO3的结构式可表示为P(OH)3和HPO(OH)2两种异构体,实验测得亚磷酸

的pKa值为1.8,判断亚磷酸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次磷酸的pKa为2.00,写出其正确的结构式。

9.把NR3, S2-, NF3, O2-, NH3, OH-, NCl3, N3-按照碱性大小排序,并解释。

10.BH3和BF3都可和(CH3)2NPF2生成加合物,在一种加合物中,B原子和N相连,另

一种则和P相连,绘出两种结构式,并说明形成两种结构的原因。

2章习题

11.2价Ni配合物[Ni(PPh3)2Cl2]为顺磁性,Pt的类似配合物[Pt (PPh3)2Cl2]为反磁性,写出

每种化学式的所有异构体。

12.讨论下两组异构体的偶极矩偶极矩情况:(a) 顺式和反式的MA2B4,(b)经式和面式的

MA3B3。

13.绘出[Co(en)2Cl2]+、[Co(en)2NH3Cl]2+和[Co(en)(NH3)2Cl2]+的所有几何和光学异构体。

14.[Co(en)3 ]3+、[Ru(bpy)3]2+和[PtCl(dien)]+ (dien二乙三胺)中,哪些是手性化合物?

15.Mo(CN)84-水溶液作13C的NMR表征,只得到一个峰,由此你得到什么结构信息?

16.绘出五氨络钴(III)-μ-硫氰根-五氰络钴(III)的结构。(Ref. F.R. Fronczek and W.P.

Schaefer. Inorg. Chem. 14, 2066(1975) )。

17.下面哪一个结构最符合五氨络钴(III)-μ-氰根-五氰络钴(III)?

Co(NH3)5-CN - Co(CN)5 or Co(NH3)5- NC- Co(CN)5

(Ref. B.C. Wang,,Fronczek and W.P. Schaefer et al. Inorg. Chem. 10, 1492 (1971) )。18.在AgO晶体中,其中一半Ag原子与近邻的两个O原子呈直线配位,另一半Ag原子

与近邻的四个O原子呈平面四方形配位,请解释。

3章习题

1.部分乙二胺(en)配合物在25?C水溶液中的逐级稳定常数如下图,请解释。

2.解释:Fe(CN)63-为弱顺磁性,Fe(H2O)63+是强顺磁性。类似,[Ni(CN)4]2-是反磁性的,而[Ni(Cl)4]2-为顺磁性,并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3.Ni和Pt为同族元素,但[NiCl4]2-和[PtCl4]2-的几何构型、颜色和磁性均不同,用任一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4.3d2组态的谱项有:1G、3F、1D、3P、1S,按照谱项能量由低到高排序。

5.写出下列电子组态的基谱项

a.2p1;

b. 2p2;

c.3d1;

d. 3d3;

e.3d5;

f. 3d9

6.解释:高自旋的CoF63-在可见吸收光谱中有一个吸收带。

7.已知?o=17600 cm-1,B=918 cm-1,用Tanabe-Sugano图预言Cr(H2O)63+吸收光谱中自旋允许的两个四重态谱带。

8.用Tanabe-Sugano图确定基态能级:a: 低自旋[Rh(NH3)6]3+ ; b: [Ti(OH2)6]3+ ;

c : [Fe(OH2)6]3+ 。

9.分析图3-5的CrL6的吸收光谱。a: 归属各吸收峰的跃迁能级;b: a, b, c 3个图各有何不同?为什么?

4章习题(配位反应)

1.不同的膦配体对Ni(CO)4的取代反应具有相同的取代速率,判断反应是什么机理。2.如何以[PtCl4]2-为起始物,合成cis和trans的[PtCl2(NO2)(NH3)]-?

3.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a.[Pt(PR3)4]2+ + 2Cl-?→

b.[PtCl4]2-+ 2 PR3?→

c.cis-[Pt (NH3)2(py)2 ]2+ +2Cl-?→

4.Pt(NH3)2Cl2有两种异构体A和B,当A与硫脲(tu)反应时,生成Pt(tu)42+;B与硫脲反应则得Pt(NH3)2(tu)22+。A、B两种异构体各是什么?为什么?

5.Au(dien)Cl2+与放射性Cl*离子发生快速交换反应:

Au(dien)Cl2+ + Cl*-?→ Au(dien)Cl*2++ Cl-

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速率=k1 [Au(dien)Cl2+]+k2 [Au(dien)Cl2+][Cl*-]

问该反应属于哪一种反应机理?

6.对下列配合物被水取代的速率排序:

[Co(NH3)6]3+;[Rh(NH3)6]3+;[Ir(NH3)6]3+;[Mn(OH2)6]2+;[Ni(OH2)6]2+

7.在Ni(CO)4 + L ?→ Ni(CO)3L + CO 反应中,对于Ni(CO)4是一级反应,对于L是零级反应。而反应Co(CO)3(NO)+ L ?→Coi(CO)2(NO)L + CO为二级反应,对于Co(CO)3(NO)和L均为一级,解释二者的差异。

5章习题(非金属原子簇)

1.举例说明如何以BF3为原料制备制备其他高级硼烷?

2.按照Wade规则,计算B5H9、B5H11、(Me4N)[ B3H8]和Na2[ B10H10]中的骨架电子对数。3.用Lipscomb给出的硼烷中的化学键类型分析B4H10、B5H9和B5H11中各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并绘出拓扑结构,注意结构中的总电子数与化学式给出的是否符合。

4.B10H102-、B10H122-和B10H142-各是什么形式的结构?请在讲义的图5-3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5.绘出下列分子的结构

(1)1,5-C2B3H5(2)1,2-C2B4H6

(3)2,3-C2B4H8(4)CpCoB4H8

6.比较B6H10和B6H12的热稳定性。硼烷热稳定性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7.计算Sn52-、Sn94-和Ge92-原子簇的骨架电子对数,判断它们的结构类型。

8.讨论:K3C60和La@C60在结构和制备上有何不同?

6章习题(主族金属有机)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或化学式:

(1)三甲基砷烷(2)三甲基硼烷

(3)三甲基铝的二聚体(4)四甲基硅烷

(5)溴化四苯基砷(6)四苯基硼酸钠

2.写出甲基锂四聚体的结构,其六聚体的结构可能是什么?

3.有机铝化合物常以烷基为桥形成二聚体,而三-2,4,6-三甲苯基铝则以单体存在,说明原因,并写出其结构式。

4.以四乙基铅外例,主族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是什么?

5.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

(1)Si(CH3)4和Pb(CH3)4热分解的难易

(2)Li4(CH3)4、B(CH3)3、Si(CH3)4和Si(CH3)Cl3的相对Lewis酸性

(3)N(CH3)3和As(CH3)3的相对Lewis碱性

6.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说明原因,并总结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规律。

(1)2Ga + 3HgMe2 ==== 3Hg + 2 GaMe3

(2)Li4(CH3)4+ SiCl4=== LiCl + Si(CH3)4

(3)2AlF3 + 2B(CH3)3==== Al2(CH3)6+2BF3

(4)3GeCl4+ 2Al2(CH3)6==== 3Ge(CH3)4+4 AlCl3

7.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钙与二甲基汞反应

(2)汞与二甲基锌反应

(3)甲基锂与三苯基氯硅烷(乙醚中)反应

(4)Al2(I Bu)6高温热分解(提示:高温下会发生β-H消除)

7章习题(羰基及π酸配体)

1.就本章提及的π酸配体,说明受体轨道的性质。

2.写出V, Cr, Fe, Ni的单核羰基化合物的化学式。哪些符合EAN规则?为什么Mn, Tc, Re 和Co, Rh, Ir的简单羰基化合物均为多核的?

3.分析CO如何与金属原子的成键。对于BF3等简单受体,CO的给体性质不明显,而与过渡金属则能形成很强的化学键。

4.讨论在V(CO)6-, Cr(CO)6, Mn(CO)6+中CO的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

5.绘出Fe2(CO)9, Ru3(CO)12 , Rh4(CO)12的结构图。

6.制备金属羰基化合物的一般反应有哪些?给出主要的原料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7.如何制备下列羰基化合物?分别给出它们的物理特性。

Fe (CO)5从铁粉制

Co2(CO)8从水合CoSO4制备

Cr(CO)6从水合CrCl3制备

Mn2(CO)10 从水合MnCl2制备

Fe3(CO)12 从Fe(CO)5制备

8.把下列化合物按π酸性减小的顺序排列:

CH3CN (C2H5)2O PCl3 As(C6H5)3CH3NC (C2H5)3N

9.分别写出Mn2(CO)10 和Co2(CO)8的桥式和非桥式结构。前者的CO伸缩振动频率谱带是2240-1980cm-1,后者的谱带范围是2071-2022cm-1,以及1860和1858cm-1。按照IR数据,指出正确的结构。

8章习题(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1.计算下列化合物的价电子数,哪些符合EAN规则?

(1)Rh(CO)4H (2) CpTa(CO)4

(3) Cp2Ru2(CO)4 (4) PtCl3(C2H4)-

(5) Pt(PPh3)2(PhC2Ph) (6) Fe(η4- C7H8)(CO)3(C7H8为降冰片烯)

2.绘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计算价电子数。

(1) (η5- C5H5) Fe (η3- C7H7)(CO)(2) Ru (η4- C8H10)(CO)3

(3) (η5- C5H5)2TiCl2(4) (Me3P)(CO)3ClCr-CMe

(5) (η5- C5H5)(η3- C3H5)Mo(CO)2(6) (η3- C3H5)2Ni

3.一中性分子,含一铁原子,两个环戊二烯基及几个CO配体,写出最可能的结构式。4.绘出(η6- C6H6)(η4- C6H6)Ru的结构式,为什么苯环在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齿合度?如果把Ru换为Os,并保持一个苯为η6的齿合度,绘出可能的结构式。

5.说明π配体和π酸配体的成键特征和不同,下列配体中,哪些是π配体,哪些是π酸配体:

CO C5H5-N2CN-PR3AsR3C6H6C2H4C4H6bpy phen

9章习题( 配位催化反应)

1.什么叫做氧化加成反应?这样的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2.IrCl(CO)(PR3)2和H2,CH3I,C6H5NCS,CF3CN,(CF3)2CO,O2反应的产物各是什么?3.什么是插入反应?举二例说明。

4.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绘出主要产物的结构示意图:

(a)Ru(CO)3(PPh3)2 + HBF4?→

(b)CH3Mn(CO)5 + PPh3?→

(c)CH3Mn(CO)5 + CO ?→

(d)Pt(PPh3)4+ (CF3)2CO?→

5.给出Ziegler-Natta聚合反应的主要历程。

6.提出Ti(NEt2)4与CS2反应生成Ti(S2CNEt2)4可能的反应机理。

7.写出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乙酸的全部反应,并绘出由甲醇制备乙酸的催化循环反应过程。

8.绘出用RhH(CO)2(PPh3)2作催化剂,把CH3CH=CH2加氢甲酰化生成CH3CH2CH2CHO 的催化循环反应。

10章习题(金属原子簇与金属-金属多重键)

1.按照Hoffmand 等瓣相似原理,指出下列分子片分别与哪些简单的有机分子片相似?

举3例说明如何用等瓣相似推断可能生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CpCo(CO) CpFe(CO)2Mn(CO)5Co(CO)3(η5- C5H5)Rh(CO)

2.如何根据化合物的电子组态和磁性判断金属-金属多重键?

3.分别指出Rh2(O2CR)4L2和Cr2(O2CR)4L2中金属-金属键的键级(其中的L为中性配体)。

4.说明Re2Cl82-中,为何两个ReCl4结构单元为重叠构像?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结构、键级和磁性:

(1)K4[Mo2(SO4)4]Cl

(2)K4[Mo2(SO4)4]

(3)Cr2(OOCCH3)4·(H2O)2

(4)Cu(OOCCH3)2·(H2O)的二聚体

(5)Mo2(OOCCH3)4

6.写出下列含金属-金属键化合物的电子构型所对应的M-M键的键级和磁性:

(1)σ2π4δ2

(2)σ2π4δ2δ*

(3)σ2π4

(4)σ2π2

7.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存在四重键?

(1)K2Re2Cl8(2) (NH4)3Tc2Cl8

(3)Re2Cl4(PEt3)4(4) Mo2Cl4(PEt3)4

11章习题(无机固体化学)

1.说明分子固体与非分子固体的区别。

2.评述并比较下列制备无机固体化合物的方法:

(a)sol-gel 法

(b)CVT方法(以制备ZnS单晶为例)

(c)Flux法

(d)水热法

3.解释固体的能带形成。什么是Fermi能级? 什么是固体中的能隙?

4.叙述碱金属中的能带结构。

5.金属和半导体的导电行为与温度的关系有何不同?

6.解释:本征半导体,掺杂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7.什么是固体的点缺陷?主要类型有哪些?缺陷在固体中如何扩散?

8.什么是固体电解质?以NASICON为例,说明固体电解质的功能。

9.什么是非化学剂量固体?给出非化学剂量氢化物的组成。

10.什么是嵌入反应?碱金属如何嵌入石墨?

12章习题(生物无机化学)

1.说出在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四个过渡金属和两个非过渡金属的名称。

2.画出卟啉环的结构,说明血红素和叶绿素与卟啉环的结构关系。

3.镁在叶绿素的功能中起什么作用?

4.描述血红素的结构。给出三种血红素蛋白质的名称。

5.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功能是什么?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相似?

6.从脱氧血红蛋白到氧合血红蛋白的变化过程中,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基团发生了什么变化?

7.绘出HIPIP的氧化还原中心以及4-Fe和8-Fe铁氧还蛋白的结构。

8.描述钴胺素的主要组成部分。

9.锌离子在羧肽酶中起什么作用?

10.固氮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2 一、气体 .......................................................................................................... 2 二、液体 .......................................................................................................... 3 ①溶液与蒸汽压 ................................................................................................ 3 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 3 ③渗透压 .......................................................................................................... 4 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4 三、胶体 .......................................................................................................... 4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5 一、化学反应速率 ............................................................................................ 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6 2、温度 ............................................................................................................ 7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8 一、热力学定律及基本定律 .............................................................................. 8 二、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 ................................................................ 9 4、自由能 ....................................................................................................... 10 ①吉布斯自由能 .............................................................................................. 10 ②自由能G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11 ③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θ m f G ? (11)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 (该公式的各类变体详见第四章) 2: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2 n a V nb nRT V p ?? ??+-=?? ?????? ?实实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i i p p =∑总i i i V V p p x p ==g g 总 总总 4:Graham 气体扩散定律 () () u A u B == 5: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和摩尔分数表示方法。 ()()()n B b B m A = 或() ()()n B m B m A = ()()n B c B V = () ()m B w B M = ()() ()() ()() n n x n n n = = +质质质质剂液,()()() () ()()n n x n n n == +剂剂剂质剂液 ()() ()() () () 55.56 n n b x n n n = ≈ = +质质质质剂剂 6:Raoult 定律 p p x *=g (剂) ()’’p p x p k b kb k p k ***?===g (质)= 7:沸点升高公式 ’’b b f f T k p k b T k p k b ?=?=?=?= 8:溶液渗透压公式 cRT ∏= V nRT ∏=

常用物理量一览表

1:()() x x x x ?=-终始 (无论是什么量) 2:W p V =-?g 外 3:(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 4:恒容反应热 (1)V Q U ?= (2)V Q C T =-?g (3) 12 1211 22 V V V V Q Q T Q Q T T T ?= ?=???g (推论1) (4) 11222122 m Q m Q M T M T =??(推论2) 5:恒压反应热 (1)H U pV =+ (2) ()()()()212211222111p Q U W U p V U U p V p V U p V U p V H =?-=?+?=-+ -=+-+=?外 6:Q p 与Q v 的关系 (1)p v nR Q Q T =+? (2)r r m H H ξ ??= (3)r m r m H U RT ν?=?+?(注:左右两边的单位为J ·mol -1) 7:标准生成热的应用 r m i f m i f m i i H v H v H ΘΘΘ ?=?-?∑∑(生成物)(反应物) 8:燃烧热 r m i c m i c m i i H v H v H ΘΘΘ?=?-?∑∑(反应物)(生成物) (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前后顺序。) 9:熵 ()231ln 1.3810S k k J K --=Ω=? r Q S T ?= (注:该公式只在恒温可逆过程中成立)

大学无机化学 上册

目录绪论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 道尔顿原子论1-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1-2-3 原子的质量1-2-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3 原子的起源和演化1-4 原子结构的玻尔行星模型1-4-1 氢原子光谱1-4-2 玻尔理论1-5 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1-5-1 波粒二象性1-5-2 德布罗意关系式1-5-3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1-5-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6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6-1 构造原理1-6-2 基态原予电子组态1-7 元素周期系1-7-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1-7-2 元素周期表1-8 元素周期性1-8-1 原子半径1-8-2 电离能1-8-3 电子亲和能1-8-4 电负性1-8-5 氧化态习题第2章分子结构2-1 路易斯结构式2-2 单键、双键和叁键——σ键和π键——价键理论(一)2-3 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2-4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二)2-4-1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2-4-2 sp3杂化2-4-3 sp2杂化2-4-4 sp杂化2-5 共轭大π键2-6 等电子体原理2-7 分子轨道理论2-8 共价分子的性质2-8-1 键长2-8-2 共价半径2-8-3 键能2-8-4 键角2-8-5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2-9 分子间力2-9-1 范德华力2-9-2 氢键2-9-3 分子间作用力的其他类型2-9-4 范德华半径2-10 分子对称性(选学材料)2-10-1 对称性2-10-2 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2-10-3 分子的对称类型2-10-4 分子的性质与对称性的关系习题第3章晶体结构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平移对称性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3-2-2 布拉维系3-2-3 晶胞中原子的坐标与计数3-2-4 素晶胞与复晶胞-体心晶胞、面心晶胞和底心晶胞3-2-5 14种布拉维点阵型式……第4章配合物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第5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第7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第8章水溶液第9章酸碱平衡第10章沉淀平衡第11章电化学基础第12章配位平衡习题答案(选)附表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日期:2003-1-1开本:16 版次:2010年5月第18次印刷页数:556页装帧:平装ISBN:9787040115833定价:47.50元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分三篇: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水溶液化学原理;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化学,配合物,热力学函数,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合四大平衡等化学原理内容。编者认为,化学原理应该成为大一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不能跟中学课程或后续课程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力争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等特点。下册含4、5、6篇非金属元素化学、金属元素化学和无机化学选论。本版书大大加强了元素化学的实用性知识,并增加了部分研究性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目录第四篇元素化学(一)非金篇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13.2 稀有气习题第14章卤素14.1 卤素的通性14.2 卤素单质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14.4 砹的化学习题第15章氧族元素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15.2 氧及其化合物15.3 硫及其化合物15.4 硒和碲习题第16章氮磷砷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16.3 磷及其化合物16.4 砷习题第17章碳硅硼17.1 透性17.2 碳17.3 硅17.4 硼17.5 碳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习题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第五篇元素化学(二)金属第19章金属通论第20章S区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第21章P区金属第22章ds区金属第23章d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金属第24章d区金属(二)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第25章f区金属镧系与锏系金第六篇无机化学选论第26章无机合成化学简介第27章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第28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第29章无机固体化学简介第30章核化学习题答案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后记

(上册)课后武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1.某气体在293K与9.97×104Pa时占有体积1.910-1dm3其质量为0.132g,试求这种气体的 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何种气体? 解 4.一容器中有4.4 g CO2,14 g N2,12.8g O2,总压为2.02610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 9.有一高压气瓶,容积为30 dm3,能承受2.6×107Pa,问在293K时可装入多少千克O2而不致发生危险? 解

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 3.写出工业制氢的三个主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制备氢气最简便的方法?答 14.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XeF4 + ClO- 3 → (2)XeF4 + Xe → (3)Na4XeO6 + MnSO4 + H2SO4→ (4)XeF4 + H2O → (5)XeO3 + Ba(OH)2→ (6)XeF6 + SiO2→ 答①XeF4 +2 ClO- 3+2 H2O=Xe + 2ClO- 4 + 4HF ③5Na4XeO6 + 2MnSO4 +7 H2SO4 =5XeO3 +2 NaMnO4 + 7 H2O + 9Na2SO4 ⑤2XeO3 +2 Ba(OH)2 = Ba2XeO6 + Xe + O2 + 2H2O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2. 计算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已知: (1)体系吸热1000J,对环境做540J的功; (2)体系吸热250J,环境对体系做635J的功; 解

3. 在298K 和100kPa 恒压下,2 1 mol 的OF 2同水反应,放出161.5kJ 热量,求 反应 OF 2(g) + H 2O(g) → O 2(g) + 2HF(g) 的△rH θm 和△rU θ m 。 解 12. 已知下列键能数据 键 N ≡N N —F N —Cl F —F Cl —Cl 键能/ kJ ·mol 1 - 942 272 201 155 243 试由键能数据求出标准生成热来说明NF 3在室温下较稳定而NCl 3却易爆炸。 解 13. 已知下列数据 △f H θm (CO 2,g )= —393.5 kJ ·mol 1 -

大学无机化学所有公式

所有公式: 1、注意单位,如焦耳,千焦。 2、加入溶液时注意体积变化引起的浓度的变化 3、能斯特方程注意正负号。 4、单质的标准绝对熵不等于零,?f G m ?(稳定态单质,T)=0 ?f G m ?(H + ,aq,T)=0 Chap 1 1、热力学温度:T= t + T0 (T0=273.15K)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用于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真实气体 在SI 制中,p 的单位是Pa ,V 的单位是m 3,T 的单位是K ,n 的单位是mol ;R 是摩尔气体常数,R 的数值和单位与p,V,T 的单位有关,在SI 制中,R = 8.314 J·K -1·mol -1。 3、 4、分压 5、分体积定律 6、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比浓度 B = mB/m = mB/(mB+mA) 以溶质(B)的质量在全部溶液的质量中占有的 百分比 质量摩尔浓度 bB = nB/mA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的比值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 nB/(nB+nA)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占全部溶液的物质的量的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cB = nB/V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总体积(与温度相关), 单位:mol?m-3, mol?dm-3, mol?L-1 Chap 2 1、体积功:气体发生膨胀或压缩做的功,一般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作体积功 W= -p ?V = -p (V 终-V 始) 2、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 3、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中:?U = U 2 – U 1 = Q + W 4、焓:H = U + pV 等压时:Q p =H 2 – H 1 = ?H 若为理想气体,H = U + pV = U + nRT ?H = ?U + ?nRT 5、等容热效应Q V : ?U = Q V 等压反应热Qp :W= -p?V 则U = Qp + W = Qp -p ?V Qp = Qv + ??nRT 6、标准摩尔反应焓变:?r H m ? =??i ?f H m ?(生成物)? ??i ?f H m ?(反应物) =[y ?f H m ?(Y)+z ?f H m ?(Z)] – [a ?f H m ?(A)+b ?f H m ?(B)] 7、S m ?(B,相态,T) ,单位是J·mol -1·K -1 任一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 ?rSm ? =??B Sm ?(生成物,T)-??B Sm ?(反应物,T)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

第一章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 (该公式的各类变体详见第四章) 2: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2 n a V nb nRT V p ?? ??+-=?? ??????? 实实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i i p p =∑总 i i i V V p p x p ==g g 总总总 4:Graham 气体扩散定律 () () u A u B ==5: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和摩尔分数表示方法。 ()()()n B b B m A = 或 ()()()n B m B m A = ()()n B c B V = () ()m B w B M = ()() () ()()() n n x n n n = = +质质质质剂液 , ()()() ()()() n n x n n n == +剂剂剂质剂液 ()()()() ()() 55.56 n n b x n n n = ≈ = +质质质质剂剂 6:Raoult 定律 p p x *=g (剂) ()’’p p x p k b kb k p k ***?===g (质)= 7:沸点升高公式

’’b b f f T k p k b T k p k b ?=?=?=?= 8:溶液渗透压公式 cRT ∏= V nRT ∏= 第二章

常用物理量一览表

1:()() x x x x ?=-终始(无论是什么量) 2: W p V =-?g 外 3:(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 4:恒容反应热 (1)V Q U ?= (2)V Q C T =-?g (3) 12 1211 22 V V V V Q Q T Q Q T T T ?= ?=???g (推论1) (4) 11222122 m Q m Q M T M T =??(推论2) 5:恒压反应热 (1)H U pV =+ (2) ()()()()212211222111p Q U W U p V U U p V p V U p V U p V H =?-=?+?=-+ -=+-+=?外 6:Q p 与Q v 的关系 (1)p v nR Q Q T =+? (2)r r m H H ξ ??= (3)r m r m H U RT ν?=?+?(注:左右两边的单位为J ·mol -1) 7:标准生成热的应用 r m i f m i f m i i H v H v H ΘΘΘ ?=?-?∑∑(生成物)(反应物) 8:燃烧热 r m i c m i c m i i H v H v H ΘΘΘ?=?-?∑∑(反应物)(生成物) (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前后顺序。)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 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2015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20 氦首先发现于日冕。1868年后30年间,太阳是研究氦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唯一源泉。 (a)观察到太阳可见光谱中有波长为4338A,4540A,4858A,5410A,6558A 的吸收(1A=10-10m来分析,这些吸收是由哪一种类氢原子激发造成的?是 He,He +还是He2+ ? (b)以上跃迁都是由n i=4向较高能级(n f)的跃迁。试确定 n f值,求里德堡常数R He i+。(c)求上述跃迁所涉及的粒子的电离能I(He j+),用电子伏特为单位。 (d)已知 I(He+)/ I(He)=2.180。这两个电离能的和是表观能A(He2+),即从He 得到He2+的能量。A(He2+)是最小的能量子。试计算能够引起He 电离成He2+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子。在太阳光中,在地球上,有没有这种能量子的有效源泉? (c=2.997925×108 ms-1;h=6.626×10-34Js;1eV=96.486KJ.mol-1=2.4180×1014Hz)

38、第8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8。电子组态:8S26P6 39、二维化的周期表可叫宝塔式或滴水钟式周期表。这种周期表的优点是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到元素周期系是如何由于核外电子能级的增多而螺旋发展的,缺点是每个横列不是一个周期,纵列元素的相互关系不容易看清。 40、“类铝”熔点在1110K~1941K之间,沸点在1757~3560K之间,密度在1.55g/m3 ~4.50 g/m3之间。 41、最高氧化态+3,最低氧化态-5。

1、解:O=O (12e-); H-O-O-H 14(e-); C=O (10e-);0=C=O(16e-);Cl-N-Cl(26e-);F–S - F (34e-) F F 2、解:共13种,如: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图文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______,觉得原 1.在4个量子数n,l,m,m s 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______。 2.我国化学家提出能及的相对高低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______,其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散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系。NaCl、碘酒和泥浆都是分散系,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溶液溶质的性质无关,仅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性质成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达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有________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 7.常压下,海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 8.人类不能饮用海水,吃冰激凌不如喝水解渴,以及海生生物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等现象都是与溶液的依数性之一________密切相关。 9.在寒冷的冬天施工是,常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CaCl、NaCl防冻,依据的化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10.溶液产生渗透现象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11.溶胶具有聚结稳定性的原因是有二,一是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 12.胶粒带电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带电;二是_______带电。

2020智慧树,知到《无机化学(上)》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无机化学(上)》章节 测试完整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 等温等压下,气体A和B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将它们混合,保持温度不变,则它们的分压比为pA:pB=VB:VA。选项:A:错B:对答案: 【错】2、单选题:分压定律适用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条件,除在所处的温度区间内气体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外,这些气体所处的状态是()。 选项: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答案: 【高温,低压;】 3、单选题: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压是指()。 选项:A:该组分气体在273.15 K时所产生的压力B: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在容积为1.0 L的容器中所产生的压力C: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D:同一容器中,该组分气体在273.15 K时所产生的压力答案: 【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 4、单选题:混合等物质的量的N2与O2,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选项:A:62; B:32;C:30;D:31;答案: 【30;】 5、单选题:在等温等压下,使5.0 m3的空气与过量碳反应,全部生成CO,则反应后比反应前气体体积增加的分数为

()。选项:A:100%;B:21%; C:42%;D:36%;答案: 【21%;】6、单选题:实验室用排水集气法制取氢气。在23oC、100.5 kPa 下,收集了480.0 mL气体,已知23o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1 kPa,试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选项:A: B: C: D: 答案: 【】7、单选题:硼和氯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81和35.5。现有含硼、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77%的固体硼氯化物试样0.0516g,在69℃完全蒸发,蒸气在2.96 kPa时占有体积268 mL。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选项:A:B2Cl4; B:B4Cl4;C: BCl3;D:B3Cl3;答案: 【B4Cl4;】8、单选题:已知在25oC时苯的蒸气压为12.3 kPa。当0.100mol苯的蒸气体积为10.2 L和30.0L时,苯气体的压力分别是()?选项:A:8.24,12.3 B:12.3,8.24;C:8.24,8.24;D:12.3,12.3; 答案: 【12.3,8.24;】9、单选题:某实验采用以空气通过乙醇液体带入乙醇气体的办法来缓慢加入乙醇。在20.0oC、101.325 kPa下,引入2.3g乙醇所需空气的体积为()。(已知20.0oC时,乙醇的蒸气压为 5.87kPa,M(C2H5OH) = 46 g?mol–1)选项:A:20m3; B:20mL;C:23mL;D:20L;答案: 【20L;】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上册)第5章习题答案汇总

第5章 溶液与电离平衡 习题答案 原子量取四位有效数字,计算过程采用“四舍六入五成双”取舍,热力学数据除题目给出外均引用自书后附录以及兰氏手册。 1. 实验室某些常用的试剂百分浓度及密度分别是: (1)浓盐酸:含HCl 37.0%,密度1.19 g ?cm -3;加至3位有效数字 (2)浓硫酸:含H 2SO 4 98.0%,密度1.98 g ?cm -3; (3)浓硝酸:含HNO 3 70.0%,密度1.42 g ?cm -3; (4)浓氨水:含NH 3 28.0%,密度0.900 g ?cm -3。 试分别计算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1) -33-3-13 1.19g cm 1000cm 37.0% 12.0mol dm 36.5g mol 1.0dm n c V ???===??? (2)19.8 mol·dm -3 (3)15.8 mol·dm -3 (4)14.8 mol·dm -3 2. 是非题 (1) 0.10 mol .dm -3 HAc 溶液中c (H +) = 1.3?10-3 mol .dm -3,故0.050 mol .dm -3 HAc 溶液中c (H +) = 0.65?10-3 mol .dm -3; (2)向浓度均为0.10 mol .dm -3的NH 3? H 2O- NH 4Cl 的缓冲溶液中,加入HCl 使c (HCl) = 0.099 mol .dm -3,则由于溶液的缓冲作用,pH 不变; (3)Na 2C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便可得到一种缓冲溶液; (4)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如Na 3PO 4),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5)将浓度均为0.10 mol .dm -3的HAc 和NaAc 混合溶液冲稀至浓度均为0.05 mol .dm -3,则由于HAc 电离度增大,混合溶液的酸度降低; (6)在一定的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不变; (7)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随弱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 (8)NH 4Ac 为一元弱酸碱盐,水解程度很大,故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很大。 解:(1)错误,因为乙酸不是强酸,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会向右移动,氢离子浓度应略高于0.65X10-3mol/dm -3。 (2)错误,缓冲溶液只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弱外来酸碱对pH 的影响,本题中HCl 已使(NH 4+)/(NH 3·H 2O )明显上升,所以pH 会有变化。 (3)正确,通入适量的CO 2可以形成(HCO 3-—CO 32-)缓冲体系。 (4)正确,因为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 -会强烈地抑制第二步的水解。 (5)错误,因为在稀释过程中,c (HAc)和c (Ac -)同等程度变小,据公式 r O a r H p p lg( )c =K c -酸 盐 ,因为r r r r ( )( )c c c c =酸 酸 盐 盐 稀释前稀释后,所以溶液的酸度不变。 (6)正确,水的离子积是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 (7 )正确,ini c α≈ =

南理工-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无机化学核心考点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第一章气体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 1.2气体的分压定律 分压定律与应用★ (标★号是考试重点) 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气体混合物,气体分子运动论,真实气体。 其中前两个小节是考试的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分压定律及应用。后两小节基本不考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例题,并注意应用条件,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各物理量的单位: PV nRT 压力P-Pa;体积V-dm3;气体摩尔数n- mol;气体常数R- 8.314 J.mol-1.K-1;绝对温度T-K. 如在标况下1摩尔气体,压力,温度,体积一般有如下关系P=101325 Pa; V=22.4 dm3;T=273.15 k; 从中可以算出: R=PV/nT=101325*22.4/1*273.15=8.314 J.mol-1.K-1. 知识点二 分压定律 一个容器内有几种混合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总压强 P总与各种气体的 分压Pi之间有如下关系: P总= P1 + P2 + P3 +...+ Pn 对于理想气体,容易得证:n总=n1 + n2 + n3 +. ... + nn 左边: P总= n总RT/V 右边 = n1*RT/V +n2*RT/V+...+nn*RT/V = [n1+n2+...+nn]*RT/V

= n 总*RT/V = 左 边 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其中n (NH3)=0.320mol ,n (O2)=0.180mol ,n (N2)=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p =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n= n (NH3)+n (O2)+n (N2) =0.320mol+0.180mol+0.700mol =1.200mo l 30.320() 1.200 NH b b = =0.3201.200 ⅹ133.0kPa =35.5 kPa 22(O )(O )n p p n = =0.1800.320 ⅹ35.5kPa =20kPa 223()()()N NH p p p p o =-- =(133.0-35.5-20)kPa =75.5kPa 总结 这一章知识点比较简单,先熟悉课本,把例题弄明白,再分别做两道课后习题巩固一下 看课本例题1-2,1-3,1-4 课后习题做1,3,9,12 ? ? 第二章热化学 ? 2.1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Hess 定律★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期末复习

大学无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1~1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1.定义: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物理状态。 2.分类:气态(g)、液态(l)、固态(s)、等离子态。 等离子态:气体在高温或电磁场的作用下,其组成的原子就会电离成带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因其所带电荷符号相反,而电荷数相等,故称为等离子态,(也称物质第四态)特点: ①气态:无一定形状、无一定体积,具有无限膨胀性、无限渗混性和压缩性。 ②液态:无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具有流动性、扩散性,可压缩性不大。 ③固态: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基本无扩散性,可压缩性很小。 二、体系与环境 1.定义: ①体系: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物质和空间)叫体系。 ②环境:体系以外的其他物质和空间叫环境。 2.分类:从体系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体系可分为 ①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时称敞开体系。 ②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时称封闭体系。 ③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时称孤立体系。 三、相 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并且完全均匀的部分叫相。 1.单相:由一个相组成的体系叫单相。 多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组成的体系叫多相。 单相不一定是一种物质,多相不一定是多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之间可相互转变。单相反应:在单相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单相反应。 多相反应:在多相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多相反应。 2.多相体系的特征:相与相之间有界面,越过界面性质就会突变。 需明确的是: ①气体:只有一相,不管有多少种气体都能混成均匀一体。 ②液体:有一相,也有两相,甚至三相。只要互不相溶,就会独立成相。 ③固相:纯物质和合金类的金属固熔体作为一相,其他类的相数等于物质种数。 §1~2 气体定律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国际单位制:R=1.0133*105Pa*22.4*10-3 m 3/1mol*273.15K=8.314(Pa.m3.K-1.mol-1)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使用条件 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大。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二、气体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之和。数学表达式:P T=P A+P B+P C+… 1. 组分气体分压: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P A V=n A RT 2. 组分气体分体积: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所占有的体积。PV A=n A RT

无机化学常用公式小全

精品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该公式的各类变体详见第四章) 2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P 总 P i i 4: Graham 气体扩散定律 u(A) 〕(B) 'M r B 両 \ 〒 \ M r (A) 5 :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和摩尔分数表示方法。 b(B) 豔或 n 质 b n 剂 55.56 6: Raoult 定律 P p gx 剂) p p g X 质)二 p k ' kb k p k ' 7:沸点升高公式 第一章 nb nRT P 总 gX i V 总 总、 p 总9~ V i c(B) n(B) V w(B)呃 M

T b k'p k b b T f k'p k f b 8:溶液渗透压公式 cRT V nRT 第二章

常用物理量一览表

1 : XX 终 x 始(无论X 是什么量) 2 : W p 外 g V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4 :恒容反应热 (1 ) U Q V (2) Q V Cg T (3) Q V 1 Q V 2 Q V 1 Q/2gZ (推论 1) 「 T 2 12 T 2 (4)卫① (推论2) M 2 T i M 2 T 2 5 :恒压反应热 (1) H U pV Q p U W U p 外 V U 2 U , (2) p 2V 2 P 1V 1 U 2 P 2V 2 U 1 P 1V 1 H 6 : Q P 与Q v 的关系 7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 8 :燃烧热 v i c H m (生成物) i (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前后顺序。) (1 ) Q p Q v nRT (3 ) r H r U m RT (注:左右两边的单位为 Jmol -1) V i f H m (生成物) v i f H m (反应物) i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