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将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2)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生活资料的。(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二、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三、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时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四、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在人们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上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 哲学上的一元论则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它有二种基本情形: 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 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 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①、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②、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性: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教案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1)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3)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的”。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地理、生物等。通过这些实例分析明白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各种唯 心主义的观点和宗教观点影响。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 信的思想。 教法建议 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课下让学生查找资料,看一看地理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 等学科对宇宙、生命和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理解,上课时 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视 频材料或挂图进行说明。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一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具体事物说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仍然必 须遵循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3、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类起源的过程说明人类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结果。然后通过对 我国不同的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分析,提问学生社会为 什么会向前发展?是什么让它向前发展?人类能不能够 改变这个历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 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 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 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

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1 从大型研究结果引出的思考 Symplicity HTN-1是首个肾交感神经消融(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RSD)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1], 4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了RSD治疗, 结果显示术后即刻与术前相比平均诊室血压降低, 术后1个月显著降低。随后, 该研究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至153例, 随访2年结果显示, 患者血压水平有明显的下降[2]。最终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3], 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 患者血压分别降低27/12 mmHg、30/13 mmHg、32/14 mmHg。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 分别有69%、81%、83%、85%、93%的患者收缩压降低10 mmHg以上, 提示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延迟起效。虽然该研究提示RS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是不能排除安慰剂效应和观察者偏倚, 因此提出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 为解决HTN-1试验设计的局限性, 2010年Symplicity HTN-2试验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4], 10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 一组接受导管消融术和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另一组仅接受降压药物治疗。6个月随访时, 与基线血压水平相比, 手术治疗组血压下降32/12 mmHg, 药物治疗组血压无明显改变, 两组间平均血压差为33/11 mmHg, 存在明显差异。随后, 该试验对照组中35例患者接受了RSD治疗, 再随访6个月后平均收缩压显著下降(24 mmHg)[5]。此项随机试验证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 但也同样有局限性。第一, 样本量相对较小。第二, 随访时间有限。第三,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有限, 患者用药依从性不可控。第四, 以诊室血压作为主要观察结果而非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易产生测量误差和观察者偏倚。第五, 顽固性高血压定义和药物治疗不严格。第六, 患者不设盲故不能排除安慰剂效应。 基于以上理由, Symplicity HTN-3多中心试验于2011年开展[6]。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入选530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RSD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按2∶1比例随机分组), 主要研究终点指标为术后6个月患者诊室收缩压变化, 次要终点指标是术后6个月患者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的平均变化, 主要安全性终点指标是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该试验设有非常严格的入组标准, 排除首次动态血压评估平均收缩压< 135 mmHg的患者, 同时, 对临床观察人员设盲并应用自动血压计监测诊室血压。此外, 所有随机进入对照组的患者均需接受假手术治疗。然而, 出乎意料的是, 试验没有达到最初设定的主要终点。尽管没有安全性方面的相关事件发生, 但受试者的收缩压未曾持续性下降。 这是一个让人意外的结果, 但底特律医学中心医学博士Cindy Grines说:“ 我认为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终结这种去肾神经支配手术的开展。相反这个试验结果可能仅仅是由于方法学的错误所造成”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性或预防性临床研究方法的金标准, 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RCT是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在同一条件下, 同期按预期方案给予干预措施和观察, 对试验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RCT的严谨设计可以避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 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是获得证据、制定诊疗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RCT研究获得的只是理想条件下或某一年龄段或疾病亚组人群干预措施的结果, 尚不能代表临床实践中的真实状况。此外, RCT常涉及到医学伦理学问题; 观察时间很有限, 有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过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对“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的总结 我总结了以下几个作者的主要观点: 设计的定义: 1.是一种创造行为,“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创造人类未来(发明新技术,善用技术以带来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的改变),以至于将重点放在研究型设计。 因为设计本身是不能创造什么的,它提供的只是人与外部世界交互相处的可能性、一种改变生存方式的提案和隐含在其中的某种创造性态度。 2.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而又富于直觉的努力”,有意义的秩序,即想要的,可以预见的目标;努力,即计划和设想;富于直觉,即设计是生命的潜在机制。 3.范围:从一种角度讲,任何事情都是设计,设计是人主观的经验,是下意识的反应;从另一种角度讲,设计既包含人的创造物,也包含一些人不理解的过程创造出来的自然物。(从人的艺术作品到自然的现象,从烹饪的行为到教育的行为)所以设计需要才智,需要相关理论和知识经验的积累。 绿色设计则更多的是一种克制、自我约束的态度。 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合理的设计作品是一个「功能联合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功能联合体的 6 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设计,并且列举了一些那个年代里的例子,来表达出自己对过度设计的态度。 1. 方法 工具、程序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和渗透。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真实材料的属性,用更为节俭、有效的程序来实现。 例子:保罗利用沙子所具有的特殊黏性所盖的沙漠房子;陶氏化学公司的“自生”泡沫塑料圆屋;史蒂夫及一群年轻人建造的“滴城”。 2. 使用 应该为易于使用而设计,而不应脱离使用场景和实际使用方式来设计。 例子:各种重量、握持方式不一的锤子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匠人、工艺的场景和使用方式;采用一种新工具(例如汽车)的结果从来都是不可预知的。 3. 需求

2020考研政治要点分析: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020考研政治要点分析: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有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有(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有、精神与物质,谁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理解或者准确地理解存有,即思维和存有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世界观。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有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根据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有。 根据对世界状态即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方法论。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有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物质的本质规定、特性和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 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物质的存有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存有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指事物和现象的一 切变化及其过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 形而上学;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具有多种形式,包括显著运动和不显著运动。不显著运动叫 做静止。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有方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割的。 4.实践的本质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等 基本特征。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形式。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智慧树知到《创意改变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意改变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以“人——自然——社会”构成的生活世界三要素为对象,可将设计分为三个领域,即A: 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现代设计 B: 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C: 信息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 D: 商品化设计、生态化设计、本土化设计 答案: 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2、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 A:提高质量 B: 提高科技含量 C: 改良材料 D:设计 答案: 设计 3、哪个地区的工业设计既保留了自己民族的手工艺传统,又不断吸收现代科技中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一直具有理性与人性相结合的独特个性。

A:英 B:美 C: 北欧各国 D:法 答案: 北欧各国 4、工业设计在提出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和遵循工业生产的“三化”原则,即A: 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B: 个性化、多样化、趣味化 C: 综合化、标准化、批量化 D: 程序化、结构化、系统化 答案: 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5、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A: 研究和解决产品的外观、功能、结构及技术等方面的和谐性问题 B:

研究和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力学关系、能量利用、能量传递和能量消耗的问题 C: 研究和解决“人—物(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性问题 D: 好看就行 答案: 研究和解决“人—物(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性问题 6、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官是乔纳森 A:对 B:错 答案: 对 7、()设计公司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Form follows emotion) A:青蛙 B:浩汉 C:洛可可 D:嘉兰图 答案: 青蛙 8、《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作者是维克多·帕帕奈克 A:对 B:错 答案: 对 9、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第一次在设计上确立了功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创意改变生活》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以“人——自然——社会”构成的生活世界三要素为对象,可将设计分为三个领域,即 A. 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B. 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现代设计 C. 商品化设计、生态化设计、本土化设计 D. 信息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 2 【单选题】(10分) 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 A. 提高质量 B. 提高科技含量 C. 设计 D. 改良材料

3 【单选题】(10分) 哪个地区的工业设计既保留了自己民族的手工艺传统,又不断吸收现代科技中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一直具有理性与人性相结合的独特个性。 A. 美 B. 法 C. 英 D. 北欧各国 4 【单选题】(10分) 工业设计在提出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和遵循工业生产的“三化”原则,即 A. 程序化、结构化、系统化 B. 个性化、多样化、趣味化

C. 综合化、标准化、批量化 D. 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5 【单选题】(10分) 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A. 好看就行 B. 研究和解决产品的外观、功能、结构及技术等方面的和谐性问题 C. 研究和解决“人—物(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性问题 D. 研究和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力学关系、能量利用、能量传递和能量消耗的问题 6 【判断题】(10分) 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官是乔纳森 A.

对 B. 错 7 【单选题】(10分) ()设计公司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Formfollowsemotion) A. 青蛙 B. 洛可可 C. 浩汉 D. 嘉兰图 8 【判断题】(10分)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作者是维克多·帕帕奈克 A. 错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读后感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读后感 贺兴宇120120222 这学期彭芳燕老师给我们推荐了美国战后设计大师维克多·帕帕奈克的经典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这本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之后设计师们对风格的追求已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探索,演变成另一种“设计”身份认同。然而事实上,所谓的风格多样化其实和设计需求没有多大关系,它更像是一种消费需求。 虽然某种莫名的自我感觉良好使得设计师们认为设计足够改变世界,可能没这么厉害,但至少也能保持持久价值,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34年曾选定了397件被认为具有“持久价值”的设计,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有396件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剩下的那个是烧杯),而更多的例子存在于20、30、50、70、8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设计师们急切地想要改变世界,他们为“未来”做设计,并期望通过这种前瞻性来彰显自己的传奇色彩,大师谁都想当,未来的人们会自动忽略你做过的那些猥琐拙劣的设计并紧盯着你的代表作,坚定地认为此人这一辈子都在为真实世界的美好而奋斗着。 假如说对“未来”的热衷等于是对“现在”的不满,那也多少可以让人理解。但问题之一就是“新”的东西常常包含着试验(自然也包含着试验的失败),然而现实世界则是以成功为导向的文化体系,对失败的容忍程度很低,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师既要负责开拓也要负责失败之后的责任。此种环境催生出许多“成熟”的设计公司和跨国设计事务所,其作品饱含着老道、世故和油腔滑调的设计伎俩。 所有这些最终将设计师导向了一个趋势与行业规则:即美好世界的定义是由设计师作出的,而凡是不美的区域都可以被歧视。贫困地区、第三世界、基础设施、政治权利和人权被剥夺的地区、病、老及残障群体,他们的世界显然都不包括在内。也就是说,真正的真实世界仍然在设计师们的臆想之外艰难的存在着,我们所谓的“设计师责任”其实本身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虚假概念。 在维克多看来,就算是经典的设计,也可能因为新时代所产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观念而变得可以持续改进。然而,也正是这种设计思路过于精密和细致,它所包含的设计价值过于宏大,设计必须展示除了美学和功能之外的更高价值,即:设计是一种人类对自我世界的持续进化。而这种观点被高度消费主义的商业世界视为“反常规”的乌托邦幻想。 这就产生了一个怪异的现象,设计师们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维克多也认为设计可以改变世界。但世界并没有被很彻底地改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设计师们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尝试着改变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则被所有人忽略掉了。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原初的责任可能就是来自设计教育的缺陷:关于设计学校的弊端似乎就是专业技能教太多了,从而忽视了那些和设计密切相关的思潮,例如社会、环境、经济和不断变幻的流行文化。而正是技术主义导致了设计师逐渐成为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一、名词解释 1、设计 答:维克托·帕巴奈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秩序所做的有意识和机智的努力。 2、现代设计 答: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和行为,目的是优化、美化、合理化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以及器物和工具等。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是“和谐化设计”。主要是指在设计方面力求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和平共处,共生共存,并以和谐化的社会构筑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和谐空间。树立“以生灵为本”的设计理念。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合情、合理、和谐。 3、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答: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场设计运动。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在设计领域内开展的一项改革运动。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这场运动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约翰·鲁斯金的理论为指导,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并身体力行。代表人物有莫里斯、麦金托什、拉菲尔前派等,代表作品:莫里斯与菲利普·韦布设计的红屋、格林兄弟设计的根堡住宅花园。 4、新艺术运动 答: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设计运动,持续长达十年。它由法国起源,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乃至俄国并超过大西洋波及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追求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代表人物有吉玛德、威尔德、华格纳等,代表作品: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 5、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答: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家具师萨穆尔宾开办的设计事务所“新艺术之家”成为该运动命名的依据。它的设计风格比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更加追求自然形式。从设计组织看,法国更加集中在几个较密切的设计团体之间,而不像英国那样限于规模的手工作坊之间。巴黎和南锡是这场运动的两个中心,代表作品: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 6、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运动 答: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他们标榜与正统的设计和艺术分离,而自称“分离派”。因此,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与欧洲国家的同类运动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它接近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风格,造型简单明确,注重简单的几何外形,简单的直线与直线主义形态吻合。主要体现在一、功能主义与有机形式的结合;二、简单几何外型和流畅的自然造型的结合。 主要代表人物有克里姆特、约瑟夫·霍夫曼、奥托·华格纳、奥布里奇、莫塞等。代表作品:奥托·华格纳设计的“马诺里卡公寓”、约瑟夫·霍夫曼设计的餐位餐具。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政治教案)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政治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1)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3)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地理、生物等。通过这些实例分析明白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各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宗教

观点影响。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 教法建议 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课下让学生查找资料,看一看地理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对宇宙、生命和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理解,上课时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视频材料或挂图进行说明。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一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具体事物说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仍然必须遵循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3、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类起源的过程说明人类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结果。然后通过对我国不同的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分析,提问学生社会为什么会向前发展?是什么让它向前发展?人类能不能够改变这个历

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问 什么是世界观? 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

世界设计大师的观点

朱锷对话原研哉: re-design为生活重新定义 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 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 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朱锷对话原研哉:re-design为生活重新定义 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朱锷:我曾听你说过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整十年中,你满脑子里都装着“RE-DESIGN”这一概念。围绕这个概念,你进行了几次尝试,召开“新通心粉设计展览”大会和制作与“米文化”这一概念相适应的米袋设计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尝试项目。 原研哉:“RE- DESIGN”这个词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对我来说,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RE-DESIGN”这个词,也包含了把社会中人们共有的、熟知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日用品”这个题目的设定中,不去追求那些奇异的事物,而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一概念。 设计和纯艺术 朱锷:日常生活中,房子、椅子、澡盆,甚至牙刷等等,这些东西是组成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基本物品,它们各由一定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间的组关系就是所谓“现代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原研哉:通过对这些日常基本生活用品的合理创造,人其实在探求自身精神状态的调和,设计就是人通过对物质的创造来解释生活和生存的意义及愿望的过程。朱锷:而另一方面,纯艺术常被人称为是为了发现人类新精神而进行的创作。原研哉:设计和纯艺术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也是我经常会想到的问题,把设计和纯艺术硬性结合或者分开,都没有意义,在这里我不想给它们下定义,我只想把设计这一概念通过“RE-DESIGN”这种方法来整理,来把握,并体会设计和纯艺术之间的差异。 朱锷:纯艺术是个体意识,是非常个性化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只有艺术家本人才可能准确地把握。纯艺术表现,可以有很多解释的方法。 原研哉: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我们把纯艺术表现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来看待、欣赏、评论、展览或者编辑成书,那就已经不是艺术家的工作,而是第三者在和纯艺术打交道了。朱锷:而与之相对,设计的动机基本上不是想表现自我意识,设计的本质是发现人们所共有的问题,然后将其解决的过程。因为设计探求的是共性和普遍性,所以无论是谁,都可以很好地理解设计,能够站在和设计师同样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问题,并且诞生出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从而产生共鸣,这就是设计的特有魅力。 “RE-DESIGN”展 朱锷:现在,我们来具体说说“RE-DESIGN”展。 原研哉:作为造纸商社“竹尾纸业”百年纪念展览会的一部分,2000年4月在东京同时进行了两个展览,一个是“纸与设计”展览,关注优质纸张和印刷技术相结合的发展历史。另一个展览就是以展望设计未来为主题的“RE-DESIGN—日常生活中的21世纪”展。“RE-DESIGN”展具体来说,就是邀请建筑、平面设计、广告、照明、时装、摄影、纯艺术等领域的三十二位有着明确主张和独特眼光的日本设计师,向他们征集关于日常生活中日用品的再设计方案。我们给每个设计师都分配了“RE-DESIGN”课题内容,所有的提案都被做成了

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哲学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

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哲学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备考2011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哲学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考点突破 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意识的支配下,能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服从自然规律,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和基础。否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看不到意识能动作用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人类在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的基础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果片面强调征服自然,就会破坏自然,遭到自然的惩罚。 2.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石。 (2)把握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 ①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的共性。同时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虽然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②明确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共性与联系

区别与对立 物质 物质概念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的概念。 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体现。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有共性,而且有自己的个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不能被创造、改造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改变。 ③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二者的联系是: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哲学物质概念研究的基础,并提供证明。而哲学物质概念又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 二者的区别是: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自然界的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性。哲学物质概念则概括了整个世界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共同唯一特性。 ④要划清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物质含义上的界限。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二)

世界是客观存有的物质世界(二)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水平,有意识地制造出很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但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有的。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有和服从自然的结果。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界应该是和谐的朋友关系。 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们只能利用客观存有的自然物及其属性去改造自然物 首要的问题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因为这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的存有与发展是客观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 第一,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有; 第二,第二,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有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巩固新课 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存有与发展是客观的? (l)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有。

一、自然界的存有与发展是客观的 1、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世界观点的探索 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有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①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 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②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 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们只能利用客观存有的自然物及其属性去改造自然物 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

唯物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的存在发展是客观的》教学案 盐城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学习目标: 1、理解: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运用: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二、预习导读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3、无论是利用自然物,还是改造自然物,其基础、前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 三、解疑释惑 自然界的存在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不是说人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地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时,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尊重客观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四、热点点击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十二月发表的报告,二0 0五年的气候变化创下一系列之“最”:这一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北极圈冰层融化最剧烈、大西洋飓风最肆虐、加勒比海域水温最高。此外,二0 0五年还是亚马孙河流域几十年来最干涸的一年,其干旱程度比上世纪任何时候都要剧烈。虽然造成上述现象的成因中有自然规律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是引发这些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 五、巩固练习: 不定项选择题: 1.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承认社会的客观性 C.承认世界的本质 D.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唯物主义者认为,每一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因有的规律形成的,有着自己的起源和变化过程,组成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化学元素是相同的,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或神居住的“天国”,当然也不存在什么上帝和诸神创造天地的活动。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先于自然界而存在 B.天体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C.自然界是物质的 D.天体的形成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3.太阳能是人类最早开始使用的能源之一,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了。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表明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自然 B.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C.人定胜天,可以完全不受自然的约束 D.太阳能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太阳能 4.“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那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哲学基础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教学提纲 一、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 1.什么是自然 2.物质的特性 二、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 1.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它不由人的意识所决定,并按自身的规律而发展。 2.人类产生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3.社会的发展遵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观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三、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 1.人的活动要受自然界的制约,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忽视或违背规律只能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3.人的活动还要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既从外部世界的客观实际出发,也从自身条件的客观实际出发。 ?教学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的本质 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上看,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从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看,古代很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是从世界的本质这个问题起步的。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来看,世界本质问题的解决具有奠基作用,学生只有理解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坚持世界的物质同一性,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如何认识人类活动的客观性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社会发展规律不像自然界的一些规律那样,周期短,到处生动地显现,人们根据某些现象的变化,就可探寻到人门的向导。社会发展规律的变化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上千万年才能显现出来,这就给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增加了难度。再者,中职生受年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的影响,对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现象,缺乏理性知识,对理解社会的客观性也造成障碍。 二、教学建议 本节的中心是揭示“世界的本质”问题,即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教材共设置了三个大问题,采取了先分后总的叙述方法,即先从总体上阐述“世界的构成及其本质”,再分别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方面具体阐述“世界的客观性”。因此,理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是理解“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的关键。所以本节的教学应将重点

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吕英博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水是什么?它几乎无色,但是却多少带着点净化剂味道;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拧开水龙头它就会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它的计算单位是吨,不少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单价现在大概是4块钱;它还被装贴着花花绿绿商标的塑料瓶子摆在便利店的冷柜中……谁还记得上次停水是什么时候的事儿?除了总是在公益广告里看到之外,人们只有在瞥到马桶上那两个代表不同排水量的按钮时(通常为4.8升/6升的标准)才会想到“节约用水”这几个字。 地球70%的表面被水所覆盖,但真正能够为人类所用的,即我们称之为淡水的却仅占其中的1%。比利时Z33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名为“1%的水与我们的未来”的展览就将数百个从这1%的淡水中提取的样本作为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 设计,让更多的人喝到安全的水 盛装着淡水样本的玻璃瓶子被整齐的摆放在白色的木架上,“它们来自江河、湖泊、山泉,还有雨水、瓶装水,还有被化学物质污染的水”,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JaneWithers说,“有的清澈透明、有的浑浊不堪,每天你都能看到它们的颜色在发生变化,灰白、暗黄、墨绿甚至乌黑。想象一下,当你用近似挥霍的方式将干净的水注满豪华浴缸和私家游泳池的时候,这世界上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每年因为缺乏干净的水,数百万人患病死去;非洲某些地方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体验过流水接触皮肤的感觉。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否能用自己的专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设计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由他们设计参展的作品,有的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点滴间达到节水的目的。在展厅的窗外就悬挂着这样的装置——一个水滴形状的雨水收集器(RainCatcher)。这是西班牙设计师JordiCanudas根据自己家乡雨水丰沛的实际情况特别设计的。此装置不但能收集雨水,还可以将水直接注入屋内的排水系统,使用起来相当方便。JordiCanudas介绍说:“这个收集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在雨水丰沛的地区,用收集起来的雨水冲洗厕所着实可以节省不少自来水。”而荷兰设计师AtelierVanLieshout更宣称自己设计的马桶PigToilet的使用过程完全不需要水的参与,完全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用水习惯。PigToilet与冲水马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将马桶与猪舍结合在一起,让猪来处理马桶中的排泄物。“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恶心,不过这法子真的很好用。” 策展人之一Crawford说,“其实这方法并非首创,19世纪之前的欧洲有不少人都在使用。只不过后来因为看起来有点恶心慢慢被遗弃了。但是免冲洗厕所对某些特殊地区来说绝对会是行之有效的节水办法,只是需要在形式上再完善一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