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周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周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周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原文出处】晋阳学刊

【原刊地名】太原

【原刊期号】199706

【原刊页号】44~46

【分类号】B5

【分类名】中国哲学

【复印期号】199801

【标题】《周易》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作者】郝长江

【作者简介】复旦大学哲学系200433

【正文】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周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反思,是他们对人类求生智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其中蕴涵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持之以恒;胜不骄,败不馁;居安思危,舍生取义等精神,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一、自信自强,乐观向上

复卦彖辞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其意思是说,阳被阴剥至尽处,就要复生于下,虽然最初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它代表新生的、发展的力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遏制住它的势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昭示人们,要坚持真理,顺应时代潮流;要树立信心,从长计议,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正如宋代哲学家邵雍诗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牺”(《观物内篇》)。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人只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付诸不懈的努力,就终能获得成功。如大畜卦辞曰:“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其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人最有意义的聚畜是学问和德性。学识渊博,道德高尚之人,必能自觉报效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作为君子应该胸怀大志,努力积畜才德;不能贪图安逸,畏难不前,穷处而自食于家。因此,大畜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升封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渐卦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都是讲人应当志存高远,自信自立;顺应潮流,循序渐进;要时时谨慎;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切不可幻想一朝一夕成大名大事,弃小善而不为,立空中楼阁。

二、积极进取,持之以恒

乾卦九三爻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其意思是说君子应当终日不懈,自强不息,即使到了晚上也要抱有警惕之心,不能松懈。这样,才能虽遇险情,而安然无恙。因此,其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本质特点是健,健是运行不息的意思——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止无息。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自立自强,奋发进取。又恒卦彖曰:“……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就是说持之以恒地从事某项事情,终能获得成功。但自然、人事之道是变化的,始终难分,首尾相接,象日月、四时的变化—样。这种永恒的变化,使日月永照人间,四时化育万物。因此,这里的“恒”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壮心不已,二是指自然的恒久不已。圣人往往能够坚持不懈地探索并把握变动不居的天地之道,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就能化育而成。又如坎卦卦辞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水向下流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即使经历千山万壑,遇到多么复杂的地形,水始终保持向下奔流的“心劲”,亨通而不为险阻所止。因此,其象曰:

“水@①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君子看到前水至,后水又至,这样一种前仆后继的情势,就会鞭策自己追求并发扬高尚道德,恒久不已。

三、胜不骄,败不馁

谦封九三爻辞曰:“劳谦,君子有终,吉。”获得很大成功或有大功劳的人,如果仍然谦虚谨慎地从事,必定成为大德君子,有好的结果。因此,其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君子若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居功自傲,仍能礼贤下士,必然受到万民拥戴。这是成就更大事业的基础。其言外之意是:如果一个人恃功自傲,骄横跋扈,即使功再大,位再高,终究不会有好的结果。这里揭示了一条真理:满招损,谦受益。蹇卦象曰:“山上有水,赛。君子以反身修德。”告诫我们在遇到艰难险阻时,最好的办法是沉住气,总结经验,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以求得克服困难的办法。明夷卦卦辞曰:“明夷,利艰贞。”就是说在不利的情况下,或在政治黑暗的时代,作为君子应该洁身自好,韬光养晦,待机而发。其彖辞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在逆境中能像昔日文王一样,内刚外柔,忍辱负重,蒙大难而免于祸患。能像箕子一样,佯狂披发而晦其明,坚贞不渝而守其志。逆境求生,以待明主。总之,顺境和逆境,在人生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正确的方向,顺而慎,逆而贞;胜不骄,败不馁,就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四、居安思危,临危不惧

泰卦九三爻辞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有平就有陂,有往就有复,泰极否来,这是客观规律。人们应该居安思危,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这样才不会有真的危险。因此,其小象日:“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告诫人们要未雨绸缪。否卦九五爻辞曰:“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否极泰来,但英明者仍存戒惧危亡之心,时时勤奋,事事谨慎,如同桑树之根深蒂固一样坚韧不拔。《系辞传》进一步解释概括此意为:“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安身而国家可保也。”另一方面,如果危险就在眼前,有修养的君子往往能够临危不惧,果断从事,甚至舍生取义。困卦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当人处于困境的时候,正是体现君子大智大勇的时候。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句话就是:在处于困境时,要勒于思考,要有英雄气概。不能坐以待毙。又困卦上六爻辞曰:“困于葛@②,于@③@④。曰动悔。有悔,征吉。”困至极点,不动困,动又有悔。君子应审时度势,因势而行,促进事物尽快向有利的方面转化,则会解困,大吉。如果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则困的时问会更长,生命和活力也可能将夭折。

贯穿《周易》通篇,包含着丰富的自强不息思想,它鼓舞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将要进入21世纪,我们新一代知识分子成长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又喜遇改革开放的盛世,可以大展宏图。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探取其中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一定会获得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朱德真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氵右加存

@②原字为晶下加田右田

@③原字为臬右加危

@④原字为臬右加兀

生命科学读后感

生命科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生命科学读后感(一) 那天当我拿到了《生命科学》这本书后,我就爱不释手,很认真的看了起来,书里面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植物、动物、生物之间的联系和生态平衡。每个章节都有探究技能教你怎么做实验,怎么去观察,怎么去思考。 《生命科学》让我知道了生长在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洲的红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的树,它有112米长。向日葵通过朝向太阳生长来做出反应的。他还让我知道萤火虫用一闪一闪的光来吸引同伴,有些鸟会通过鸣叫来宣布自己的领地范围。你们知道吗美丽的蝴蝶是由什么蜕变的吗?它是由毛毛虫蜕变出来的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呀! 《生命科学》让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植物和动物。读了《生命科学》后,我感觉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和神秘了。 生命科学读后感(二) 刚买下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生命科学史》正是我苦苦寻觅的书,原因有三,其一身为生物学科教师,不得不细读的书;其二,读史使人明智,教书育人更需读史;其三,就是本书的魅力了,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启发性。 可我这感想也未免早了些,细读了两遍序言,就急于写读后感了。我想,感想嘛,未必产生于一本书的全读之后,也未必全然通晓。感

想可以是“断章取义”的,况且史料精华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向来以为史者“屎”也,因为历史一直被解读为板着面孔的说教。其实,历史也可以这样,寓言之中的见人情冷暖,小故事中隐喻风云变幻,于是历史真的生动活泼起来。 文中说到:20世纪下半叶,科学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的科学史几乎仅专注于现代理论的演变及主要科学家的思想,如今转变为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史家们受源自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统计学的概念和技术的影响。他们强调的一些因素包括了种族、阶级、性别和习俗与职业的联系。 我理解为,就历史分析,比较不仅是很好的学习思辨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对历史本源问题的发掘,较新颖的知识体系,可以是强有力的学习策略。 就人类社会之谜而言,可能始于生物学问题的诞生,终于生物学之谜的窥探。 先知们告诉我,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体系中就感知了心脏和脉搏的关系以及血液是不断循环,这是为现代科学所不能理解的,预言式的知识是真理吗?现代科学家或是望而却步,或是嗤之以鼻,或是妖言惑众等,其实一系列的所谓科学不过就是预言。就连霍金都将地球大爆炸起始点(即时间、空间为零点时刻)以前的割舍了,割舍的和未被割舍的都是预言。预言的验证,现在的人们称为科学。 我期望着,生命科学史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读后感(三)

我对生命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我对生命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扪心自问,19岁以前的我,从未认真思考过关于生命的问题。懵懵懂懂地过完了童年,而后不断地求学至今。经历过的欢乐、苦恼、工作、娱乐,想起来是那么的自然,自然得快让我感觉不到真实了,好像这只是对这个世界的自然反应一样。 进入大学后,生活依旧。每天重复演练着睡觉、吃饭、学习、娱乐、工作,看不到头。我唯一能隐隐感觉到的,是这样的日子将一直不断地重复下去,直到我死去。只不过,大学生活有一项很明显而且突出的特点——给学生留有绝对充足的自我思考时间。终于,我渐渐地开始在这些时间里面觉察到了自己的迷茫。考上了大学之后,我达成了我十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可是,然后呢?我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以后要做什么,要去哪里我完全没有规划。我这样活着究竟意义在哪里?我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直做这些日常琐碎的事,同时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其他所谓“有意义”事。有时,我冷眼打量自己,看这机器似的人重复着说话、喝水、吃饭、刷牙、洗澡、睡觉的动作,心里讽刺地想着:“真是一具行尸走肉啊。”可是生活仍是要继续的。既然没有人能指引我人生的方向,那么我生命的意义,只能靠自己去体验、观察,在阅读和思考中寻找答案。 在这样的自我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我选修了《生命教育》。希望上完课之后我能对自己跟生命能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吧,毕竟我那十几年的人生经历过于狭窄肤浅,再也难以引起我有任何其他方面的思考了。而以下便是一些我在上课后,结合自己生活得到的感悟。 一、请善待自己的身体 岁月匆匆,人生短暂。人走向幸福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所以善待自己是征服这个敌人最好的方式。只有学会善待自己,人才能活得精彩,得到幸福。当然,在获取最高的精神胜果的终极目标之下,我们必须搞好自己的革命本钱。那本钱名曰“身体”。我不知道大学生们是否都认为凌晨睡觉是正常的,可是在我眼里,他们这样都是在慢性自杀。原本在高中时,学校制定那压榨睡眠时间式的,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作息表就让我在高中三年里过得苦不堪言,然而进入了大学后,我才知道更加让人伤不起的还在后头。宿舍区内学生们吵吵闹闹到晚上11点,然后才渐渐回到各自宿舍,或对着各自电脑手机,或与舍友谈天说地,奋战至凌晨才满怀不舍地上床睡觉。前者安安静静地干自己的事倒还好,可是后者在聊天期间不加抑制的大笑大叫却是当真让人难以接受了。我常常会在这些突然爆发的声响中惊醒,而后便在这些声响的伴随之下辗转难眠,不能成寐。 为了能睡得安稳一点,我开始延后自己的睡觉时间,大概是晚上11点30分到12点30分之间,迎合大众的作息规律。然而课堂上看到肥姐的案例后我不禁害怕了。我这样熬夜透支自己的健康,以后是否会遭到身体的报复?抛开我早期已有的失眠、健忘这些长期熬夜得来的症状不说,我最近紊乱的生理周期更是向在我控诉:该好好休息了!一味盲目地去迎合环境,我从不好好聆听来自身体的声音。直到脸上爬满了难看的痘痘,黑眼圈在眼窝安营扎寨,经痛来袭之后,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去看医生,喝中药,足足花了今个学期一整个学期的时间来缓和症状。现在好是好很多了,但是脸上都是坑坑洞洞的痘疤,十分难看,抬脸见人都觉得不好意思。原本好好的一张脸蛋就这么被毁了,真是得不偿失。 二、人要有自己的梦想 年过六旬的乐山飞人衣瑞龙,自制滑翔机,在花甲之年完成了自己的飞行梦想。他的壮举是那么的震撼人心!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香港的一位漫画家,黄玉郎先生曾在一档广播节目中这么说过:“人应该要有梦,你只要朝着这个梦继续努力下去就会成功。”虽然这句话并没有包含什么遣词造句上的艺术美感,但是它的朴素,却更加直接真切地向听众传达了玉郎先生“只要有决心,美梦能成真”的想法,也让当时在收听节目的我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

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

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 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一粒种子,一只蚂蚁,都联系着一条小小的生命,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制了一条文明的生命之河。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世界名曲的贝多芬,轮椅上的勇士霍金,遭遇宫刑发愤而作书的司马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变得伟大?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自强不息?是生命,是生命那火一般的力量,对他们不公平的命运变得熠熠生辉。所以对待生命我们应该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各种形态的生命。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 生存为了理想,“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生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展现生命的意义,无理想、目标、只为活着、盲目苟且地生存与动物无异。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才是生存的真正价值所在。生存在于奋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勇敢面对生活旅程中的激流、险滩,与命运抗争,你就会从中享受到生存的真正乐趣,完美而神圣。创造生活,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美好生活如诗、似画、比歌。做一个成功的作者吧,用我们不懈地努力,理想、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描绘出壮丽的生活之作。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遇到困难,有时遇到挫折,有时遇到变故,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人生前进中的正常现象。但是,有的人遇到这些现象时,心烦意乱,痛苦不堪,悲观失望,甚至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但我们应该:在生活起点上发誓: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在生活起跑线上承诺:不作懦弱的退缩;不作无益的彷徨。我们将带着从容的微笑去面对现实。生活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看白帆被海水舒卷起的影子;看树叶被大地飘摇的影子,看飞鸟被碧湖荡漾的影子!那么,在属于我们自己一隅的空间里,如何思索我们生存的价值!或许你们会经常独自品味寂寞的苦果;或许你们总是感叹岁月多么枯燥平淡;或许

细胞生物学论文 收获 感悟

<细胞--一个和谐的社会>学期总结 xxxxxxxxxxxx 收获 (一)对细胞的认识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联系着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尤其是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联系密切。从1665年英国人胡克发现第一个植物细胞后,历经170多年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创立了被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细胞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的时间里,人们相继发现了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生命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这段时间是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6年,亨特等发现了动物细胞的受精现象,于是实验细胞学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广泛应用实验手段与分析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于是开始出现了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等生物学分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显微镜与超薄切片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细胞超微结构这一新兴领域,大大地加深与拓宽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不仅对已知的细胞结构,诸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核膜、核仁、染色体结构的了解出现了全新的面貌,而且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的细胞结构,如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核孔复合体与细胞骨架体系等,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时期,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使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世纪60年代,“细胞生物学”以一门新的学科出现,7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细胞生物学对细胞的研究由细胞、亚显微结构进入了分子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建立以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PCR技术的应用及序列分析手段的改进,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得以提前5年完成。 (二)加深理解和拓宽了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以下几方面是本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收获。 细胞通讯 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由通讯引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现象。细胞通讯有三种方式:通过信号分子传递信息、通过相邻细胞表面分子的黏着相联系、通过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着发生关系。其中通过信号分子的细胞通讯是主要的方式,也是发现最早研究最深入的细胞通讯。信号分子按组成分有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三种类型。细胞内受体主要位于细胞核内,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域,一个是与DNA结合的结构域,另一个是激活基因转录的N端结构域。信号在转导过程中,具有级联放大效应,细胞在接收信号之后,通过信号分子水解、受体钝化、受体减量调节以及磷酸酶作用使信号分子终止,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运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其中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提供给内膜系统、细胞质膜以及细胞外,而内膜系统外的部分所需蛋白质则由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提供。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为其一级结构,在导肽、信号肽的指导下,具一级结构的蛋白质以核孔运输、跨膜运输或小泡运输的方式分选定位到细胞特定部位。在蛋白质运输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时,在分子伴侣的帮助下进行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拆叠,形成特定的蛋白质空间构象。 细胞周期调控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

现代易学文化纲要 丘亮辉 提要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渊远流长。古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历代易学有象、数、义、理各派,当代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建设现代易学文化。本文对现代易学的发展、特性、内涵和创新之路,提出的意见,可以看作现代易学的初步纲要。 关键词:周易现代易学纲要 Abstract Establishing a modern I - Ching I –Ch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fter ancient Lianshan of Xia Dynang,Guizang of Shang Dynasty, Jingzhuan of Zhou Dynasty and all previous dynasties, I –Ching developed different academic system, for example Xiang,Shu,Yi and Li.We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establish and develop modem I–Ching in present 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inion of characteristic, 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modern I - Ching. It is the preliminary summary of modem I - Ching Key words: I – Ching Modem I - Ching, Summary 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渊远流长。古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历代易学有象、数、义、理各派。易学文化延续几千年之久,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现代易学是对古代易学的继承和发展,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显著的特征,而且是历代社会所需要并且为社会服务的文化。目前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易学顺应时代潮流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形态,反对一切不符合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的内容。因此,带有愚昧和迷信内容的旧易学,在现代社会是没有出路的。 在易学文化领域反对愚昧和迷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人文理念去研究易学,厘清其精华和糟粕,继承和创造现代易学文化,为建设当代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现代易学是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创新,要有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允许出错甚至失败,要营造百花齐放的环境,通过百家争鸣的方法,促进现代易学文化的成长。现代的易学工作者不管自觉与否都为现代易学作贡献,贵在自觉地、全面地、有组织地团结易学界、科学界、人文界的有识之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仅就现代易学的发展、特性、内涵和创新之路,提出初步的意见,以便引起学界的讨论,推进现代易学的研究。 一、现代易学的发展 现代易学为推翻帝制以降的易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事实,今天倡导现代易学研究的自觉性,意在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要。在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现代易学是在摸索中发展的,有漫长的、曲折的发展历程。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李镜池、郭沫若、钱玄同、余永梁等学术界开展了关于《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问题的大讨论,意在否定传统的说法,认为《周易》非伏羲、文王所作,《易传》非孔子所作,从而掀起了现代易学的第一个高潮。 朱谦之的《周易哲学》(1926年)最早以“宇宙观”、“人生观”、“伦理学”、“知识论”说《易》,将西方哲学融人易理,把现代易学从传统儒家哲学向现代哲学发展。 郭沫若在20年代末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周易》。他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认为,《周易》的根本观念是阴阳两性的对立,宇宙充满了这些矛

易经中的三大和谐思想刘武祥

作者简介 刘武祥(出生于1988年9月1日),陕西安康人,现就读于陕西省商洛学院,原中文系学生,现为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地理科学班的学生。研究易学已有15年,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对传统易学中的各种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探究,寻找和发展与当今党国大政方针政策相符合的各种易学经典理论思维。

易经中的三大和谐思想 【摘要】 中国思想史上,《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的伟大经典,其中深刻的哲学思想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易经中体现着丰富的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体现着人与自然、人际之间和谐的思想,体现着人的养生之道、建宅安居之道等。这些与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关,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源头。 【关键词】:《易经》;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儒家;仁爱。【内容提要】 本论文综合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和国家提倡弘扬我中华传统文化。《易经》文化经典是我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很多现实性的思想理论都是极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生活所服务的,对它的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本论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精要论述,以找到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充分易学理论点并赋之实践为宗旨。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和谐 二,《易经》对和谐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三,易学与和谐的社会建筑思维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和谐

易学认为“生气畅理气则易、气顺则无恙也”中医的宗旨亦是“理气并调阴阳”,其认为凡疾皆源于五腑(即五脏)。阴阳又是易之核心,其要求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中医理论也讲求:“阴阳平衡,精神乃至;阴阳决离,精气乃绝;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医之道,亦不离阴阳;生之本亦本于阴阳,阴成形、阳化气”等这样的治病和养生之理。而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已经受到破坏的生理机能,使之重新恢复到阴阳平衡协调的状态,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那么,阴阳调和的观念显然与和谐的易学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易传·说卦》上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首,兑为口”,这是在传统医学时代以占断病所循按的依据,故有“易医同源”之说。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找到了易学与中医养生间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本文将从内外两部分来讨论二者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 (一)对内:易学讲求练修养、提内气;我们从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肉体调息部分:我们知道,繁衍与中华大地本土的道家学派,其发展的精髓中,就有对于人的身体本身与理气修养的关系的详细论著,其将人体易以“小周天”的整体修养分为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课后感悟.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课后感悟 转眼间,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这门课就要结束了。记得当初选这门课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喜欢生物这类的科学,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却对生物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在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但学到了关于人造血管、干细胞、纳米技术,壳聚糖等生物科学知识,也学到了生物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及高效的查询资料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 记得第一节课老师并没有枯燥的讲解生物方面的知识,而是让我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来分析本专业与生命科学之间的关系。提问了各个专业的同学,也结合了各个专业来讲解生物的应用。比如说我是采矿专业,老师就讲解了关于生物在采矿中的作用,比如微生物采矿等生物技术,在这之前,我根本就没有想过采矿工程会与生物产生联系。通过那次课上的学习我也知道了生物无处不在,所有学科都与生物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之后我也对生物产生了兴趣,想去了解更多生物在采矿中的应用。查过资料后发现,生物与采矿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比如说采矿会影响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所以就要应用生物学的知识来保护生态平衡;采矿会产生许多矿物废渣,可以通过生物手段来清理废渣保护环境。通过那次课我们不但学习到了生物学知识,更加懂得了所有科学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一些有关的其他门类的知识。 之后又有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讨论自己家乡的环境问题。有来自各地的同学说了自己家的环境问题。有说云南滇池的水污染的,有说天

空中飘泡沫状物的空气污染的。我也思考了家乡的环境问题,我来自呼伦贝尔,虽然觉得家乡的环境特别的好,但是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草场的过度放牧与森林的滥砍滥伐问题以及一些造纸厂和水泥厂等企业的废气废水排放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的治理但也同样需要我们群众的监督与保护。之后老师又让我们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对环境的影响的论文。这些都使我们从对环境问题的旁观者转换为了参与者,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让我觉得对环境的保护不能只喊喊口号,更多的是要付出实际行动。其实行动起来并不难,只是我们缺少行动的意识,而将自己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加的在乎环境,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可以使环境更加美好。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就是老师通过搜索壳聚糖的资料交会我们查资料的方式。我之前就只知道通过百度来查阅资料,从没有用过其他的方式。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百度并不是万能的,好多专业的资料都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搜索到。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谷歌搜索。谷歌是一款科学性的搜索引擎,所以许多科学知识通过它搜索更加合适。又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里面不仅有上百万册的图书,还有许多学校花钱买来的期刊杂志以及文库等,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而且也都是比较权威可信的。我们还可以登录一些专业的网站、论坛等。这里通常有一些非常有用的东西,也会有一些好心人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搜索一些专利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因为一般专利都会比相关文章更早的发布,这样我们就能第一

易经与人生

感悟《易经与人生》 摘要: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对于已经距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古代文化书籍,以及里面所包含的自然哲学、伦理实践和对人生的看法态度,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精神方面却缺乏食量的时候,易经更具有引导作用,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航船的灯塔一样,在迷失的时候能够找回自己的方向。在《易经与人生》这门课程学习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易经》这门深奥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中,老师讲解的几项基本的卦象,也使得我对人生和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易经乾卦坤卦 据说,易经是由伏羲氏和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先有伏羲氏做先天八卦图,后周文王姬昌被囚七年,闲来无事在前人基础上推演出后天八卦图。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籍,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了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以现在的角度看,这很有迷信的成分,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占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奠基和促进作用,而易经更是对后来各种文化、经籍、言行等等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无论是儒家、道家等远古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到明朝时期创立的心学,乃至民国创立现在很流行的厚黑学,在它们的立言中都能找到易经的根源,也因此,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成为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本质就是用来占卜的书,但是社会中的很多人却打着易经的旗号招摇撞骗,像什么算命测字看风水。我认为,学习易经能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能够预测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但是这要求学习者本身的学习修养,这么深奥的哲学思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够看透看穿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透所有人的未来。易经,给有学问的人带来的是人生的境界与追求,给迷信的人

对生命的思索和感悟

对生命的思索和感悟 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功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用于钻研学问,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平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 受。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 的。 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空间。感觉最深的是生命又消耗好了许多,对生命有这样明确的意识,大概是源于走向中年迈向老年的危机感。在少年时代似乎没有任何生命的感觉。所有的一切似流水般的度过。除了一次游泳时差点淹没在水塘里。那时对生命没有任何害怕,现在对生命的意识日益地强烈。可能是人的不能逃脱的逻辑,有时想,人的最大的害怕是来自生命意识的,没有生命意识就无所谓害怕。而有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害怕的最后条 件。 同时,人的最大快乐也是来自生命意识的。没有生命意识就没有快乐。而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快乐的最后条件。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主动地或者被动地要在这两项条件中找出平衡来,因而就有了人的不同分野。快乐也好,害怕也好。生命总是要流失,要在生命的流失的过程尽量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完成人的选 择。这将是有价值的生 命。 历史在一年一年地过往,生命在一天天地减少,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历史在一年一年地延长,生命在一天一天地增加。个人就是在整体的增加中减少,而整体就是在个体的减少中增加,我们理解自己和社会,离开了这种认识,将减少应该具有的快乐.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自己的生命。下面就开始具体谈谈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吧! 一直相信青春应该做点什么,好让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有一点激动与喝彩,好让如梭的岁月无声流逝以后,总还有点什么值得回忆和纪念。因为年轻,便总会在隐约之间期待着辉煌,人生要在青春时有过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要做出一番事业,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让人生无怨无悔。

易经看天人合一

从《易经》之“易”看“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摘要:《易经》之“易”有简易、变易与不易之三义。《易经》阴阳五行、取象类比的认识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思维方式,这种天、地、人三才全方位的思堆方式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现。 关键词:易经易天人合一和谐 远古时代,先民从宇宙天象、时空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上去观察认识一切事物。这种对由天及地及人和由人及地及天的天、地、人相互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整体观方法论和形象整体思维。《易经》以阴阳五行、取象比类、形象化方法以及尚中和合兼容原则去认识对待周围世界,显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体现了《易经》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一、“易”的含义 《易经》之“易”有三种含义。其一,简易之义。《易经》全部卦象均由“一”、“一”二爻组合而成,看上去非常简单,容易把握。《系辞传》有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即谓,再复杂的事物都是由最简单的基本元素构成的。只要抓住它的基本元素及其构成的逻辑脉络,就可以化繁为简,再化简为繁、为多、为千种万种。其二。变易之义。“一”、“一”二爻的组合自有其变化的规律。六十四卦的不同组合变化无穷。所谓“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即谓,阴阳的相推和变化是永远的。万物和人世也就处于不断的“易”之中。《剥》卦和《复》卦即以事物的“剁”、“复”,说明剥极必复,生生不已的变化之理。其三,不易之义。《易经》中虽然六十四卦均由“一”、“一”二爻变化组合而来。但其组合与变化的意义却不易掌握。在每一卦中。不仅“一”、“一”各爻的数量非常重要,而且它们所处的位置也十分关键。以至于整体与局部之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如《泰》和《否》两卦各有三个“一”和三个“一”,但其意义却迴然不同。《泰》卦:“泰,小往大来,吉,亨。”《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为什么为有如此不同呢?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如此说来,要在千变万化的卦象中把握住事物发展的现状、规律及其意义,确实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所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正说明“易”的变化无穷与神秘莫测。 《易》曰:“夫易广矣大矣,……广大配天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天”对远古时代的人们来说是神秘莫测的。人们把昼夜、冷暖、四时更替、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及其变化,与他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利害吉凶相互联系起来。因此。主动去认识

细胞生物学心得体会

精心整理细胞生物学心得体会 舒斌水产301402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联系着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尤其是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联系密切.从1665年英国人胡克发现第一个植物细胞后,历经170多年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创立了被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细胞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的时间里,人们相继发现了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生命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这段时间是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6年,O.Hertwig等发现了动物细胞的受精现象,于是实验细胞学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广泛应用实验手段与分析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于是 ,大大 年代随着分子 高. 1 种类型, ,(IP3PKG 2 ,具一级 3 , ,MPF 的活性达到最高峰.CDK通过对其底物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调节.细胞周期中有3个关键的控制点;G1关卡、G2关卡、中期关卡.促后期复合物(APC)介导细胞周期蛋白降解使细胞退出有丝分裂. 哺乳动物细胞受多种CDK和多种Cyclin的调控,裂殖酵母只有一种CDK和一种Cyclin,芽殖酵母有一个CDK和多种Cyclin. 另外,对生物膜流动性的机理和功能上也有进一步的了解,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跨膜运输的蛋白质种类,并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对细胞骨架体系的组成和装配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了分子发动机的概念.学习了核酶一节后,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核酶的作用与蛋白酶的作用机制也有一定的差别.对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程序性细胞死亡、癌细胞的发生机理及控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二)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能力目标 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 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本课引言的散文诗: 生命中有哪些值得珍惜,值得追求? 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 师:听了这首诗让人心潮澎湃,怎样探求和实现生命的意义呢?本课时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吧。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生命的追问 1.阅读教材第111页“运用你的经验”,出示问题: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问题引导: (1)活动材料中外祖母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准备采访哪三个生命中重要的人? (3)你在准备采访的过程中,准备了什么问题?

2.教材研读 阅读教材第112页正文,思考问题: (1)人为什么活着?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 (2)你认为探索人生意义这个问题有必要吗? (3)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阅读感悟 阅读教材第112页“阅读感悟”中《雷锋日记》的相关内容,思考问题:雷锋在日记中思考的是什么问题? 问题提示:雷锋在日记中通过一连串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活动二:发现我的生命 1.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1)阅读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①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②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处理方式:学生讨论交流问题。 (2)研读教材第113页正文,思考问题: ①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生命意义? ②“我的人生”为什么是独特的? 问题提示: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 阅读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同样是志愿者,为什么大家对参加志愿活动有着不同的回答? 问题提示:“探究与分享”中的几位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不同,对志愿活动的理解也不一致。这启示我们, 不同的人对于人生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人生的意义需要每个人去发现和创造。 三、课堂小结 探究生命的意义是我们对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不同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反映了人生意义需要去发现和创造。 板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追问?????探索人生意义是必要的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发现我的生命?????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建构我的人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 儒家与《易经》的关系,可以从孔子和《易传》说起。孔子及其后来的儒家对《易经》是很重视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儒学建构,不仅受到了《易经》中阴阳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阴阳相交的运动变法的启发,《中庸》就是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没有前者,就没有所谓的以“仁”释“礼”的儒学,没有后者,就没有儒家思想的灵魂——中庸之道。孔子对《易经》的重视,历史上是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相传,《易传》就为孔子晚年所作。《论语·述而》也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看来,孔子是在50岁以后(有人说,孔子学《易》在68岁),才开始痴迷《周易》的,可谓相见恨晚。《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些能够相互印证的资料无疑表明:孔子对《易》是有过精深研究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提出过人生的五大里程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据说,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正如他在上面感慨的那样:“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我们知道,孔子早期四处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得不到各路诸侯的采纳。而艰难困苦不改其志,即使累累如丧家之犬,仍然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至于孔子的主张为什么的不到当时得不到认可呢?原因也许很简单,就是孔子那一套以“仁”释“礼”的儒学建构缺少了内在的灵魂,很容易沦为一种死板的形式和教条。而知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读到《周易》。今天的我们也许无法想像,当时看本书是很困难的,尤其像《周易》这样的书,属于官方的教科书,只能藏在周天子自己家里的小图书馆里,属于秘藏典籍,为太史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才能看到。别说孔子这样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后裔,就是王公贵族也很难看到。所以说,孔子读《易》不得,是很苦恼的。孔子能最终读到《易经》,还是沾了时代的光。我们前面说过,春秋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王室衰微以后,原来在周天子身边当文官的知识分子为了生计,都跑到各路诸侯国去了。但这些人出走,并没有空着手,临走还要捞一把,随身带走了一些东西。带走的什么?文人嘛!当然带的是书。就像今天我们很多知识分子搬家,最为珍贵的还是书籍。在被这些人带有的书籍当中,很可能就有《易经》。孔子晚年定居鲁国,当了个编纂鲁国历史的小官,才得以见到《易经》的庐山真面目。孔子看到《易经》

周易的管理思想

周易的管理智慧 摘要:周易管理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主 体上,它肯定了“人”是管理的主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都应该是“以人为本”; 在管理方法上,它重视变通的思想,强调创新进取;在管理目的上,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 内部的整体和谐。周易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周易;管理;思想 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周易》这部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从现代管理的观点看,《周易》管理思想是一种与科学管理交相辉映的人文管理。其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观念,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借鉴意义。本文就《周易》管理观作一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择定一个历史片段中的“人”,作为研究单元,他绝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而是在社会联系中取得了自己的意义:从血缘上讲,他是人类进化的结晶;从文化上讲,他是对社会文化要素和意义世界的继承;从生存支撑上讲,他的存在不可能将自我与社会割裂。所以,管理实践是属人的实践,而人的意义也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得以实现。 尽管周易世界中肯定天对于人的主宰,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之上九爻辞),但周易经传中皆有大量记录人事、肯定认为的记录,这些记录事实上是对易前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并且通过“概率”来实现对未来的预测,其中依然存在巫术或神学的影响,但可以看出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如“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蒙》之初六爻),将人的地位置放于天命之上,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占卜作为人类对未知命运的一种想象,在周易中已很少看到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给神的记载了,并且从龟占到蓍占,这个过程就意味着人从神的手中夺取自己的命运主动权。“占卜,作为巫术自其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它代表着神的力量,传达着神的旨意,把握着人的命运,指挥着人的行动。从这一角度看,占卜巫术束缚、否定、甚至扼杀着人的智慧、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要通过人的占卜来通晓神意。这无疑承认,人可以获得神的智慧和力量,人与神共同地掌握着人的命运和活动。从这一方面说,占卜巫术又部分地肯定着人的智慧和力量,包涵着人为了把握自身命运而寻求掌握未来的方式,探索现实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神权的管理,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相当短暂,从周易出现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将自身命运的管理权,从神的手里争取回来。[1] 周易所提出的“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周易以“人道观”进行管理的基本思路。所谓的“人道观”是指人类社会生存的必由法则,人道从属于天地之道,人为天地所生,但同时人类并非是盲目地遵从于历史,相反是可以利用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发挥主观之能动性,创造社会文明,改变历史。《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泰卦》的《象传》也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作为管理主体的人,遵从天地变、自然规律,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管理主体地位。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所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范文5篇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范文5篇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范文1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意思就是说:爱护自己的生命,首先要注意安全。一个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一旦消逝就永不再来。可见生命是何等的珍贵!多么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啊! 注意安全,就是呵护生命,安全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稳定。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因忽视安全或一时冲动,伤及身体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这会伤父母的心,是不孝的行为。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去郊游,去爬山,去上学,去逛街。一起欢笑,一起歌唱。这一切美好的事情,皆因有生命的存在。 珍爱生命,就要遵守纪律。在学校里,不要把楼梯扶手当滑梯,课间时,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压在同学身上打滚,不要搞恶作剧,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有安全意识。 珍爱生命,就要学会善待自己,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学会与人相处,遇到困难与挫折,沉着应付,要相信,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 珍爱生命,就要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范文2 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有的人会回答:“是钻石。”有的人会答:“是荣誉。”也有的人会回答:“是成功。”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生命。因为只有生命的存在才可以挖掘钻石,才可以赢得荣誉,也才可以获得成功,但是钻石、荣誉、成功等任何东西都换不来鲜活的生命。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只有有生命的人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活泼身影,才能使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充满生机;但是生命又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我们不注重安全意识,视安全隐患而不顾,对安全问题措施不及,防范不严,责任心不强,把生命当儿戏,那么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交通事故、食品中毒、疾病染身、游泳溺水、玩耍坠楼等等吞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损失了多少财产,我们身边随时都潜伏着多少张牙舞爪的杀人凶手,随时威胁着你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 新闻中一件件,一桩桩血腥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一幕幕惨剧目不忍睹,这些只因为我们忽视了安全问题;只因为我们忽视了安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凋零,给社会、家庭、亲人带来的只是悲痛欲绝,血的教训,到那时我们失去的就太多太多,到那时再注意安全就为时已晚;因此对生命的关爱,不能成为美丽的词藻,难道只有失去之后才能醒悟。特别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安全意识的淡薄、责任心的冷漠、玩忽职守会造成更多的灾难,会给更多的家庭带来灾难。难道我们不该反思,不该把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吗?而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做得

试题--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试题.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 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中国史学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什么? A.做人与记人 B.记事与做人 C.做人与做事 D.记事与记人 用户答案: 2.(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用户答案: 3.(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A.一种政治学说 B.一种关于人生的学问 C.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 D.一种伦理学说 用户答案: 4.(本题分值:2) “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 A.做人 B.做给自己看 C.作为 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 用户答案: 5.(本题分值:2) “出自哪部典籍?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汉书》A. 《周易》B. 《孟子》C.《论语》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6.( ”为己指什么?“古之学者为己”中“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 B.为自己名利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C. 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7.( ”是哪位先贤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孙子韩非子B. C.老子D.孔子 : 用户答案:2) 8.(本题分值 做人就是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A.人和事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B. C.人和动物的关系D.人和自然的关系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9.( 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学习别人A. 做自己的事B.从自己做起C.照着别人去做D.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0.(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什么? 爱学习A. 爱民族B. C.爱国家D.爱人 : 用户答案:2) 11.(本题分值 ”.汗青是什么?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化A.历史B.哲学C. D.儒学 用户答案: :2) 12.(本题分值 下面哪位是儒学的奠基人?孟子A. 荀子B. C.孔子老子D. : 用户答案:2) 本题分值13.( 出自哪部典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礼记》A. B.《论语》C.《孟子》D.《周易》 : 用户答案:2) 本题分值14.(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A.重复性时代性B. C.象征性D.历史性 用户答案: :2) 15.(本题分值 儒学的核心是()? 人与仁A. 民与君B.仁与礼C. D.人与人 用户答案: :2) 16.(本题分值 儒家形而上学哲学重点是在()学科中进行展开的?理学、心学A.自然学B.心理学C. D.科学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7.( 上个世纪,中国哪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研究了周易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参与、组织翻译了许多基督 教经典著作。并用信、知、行来总结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杜维明A. B.冯友兰C.谢扶雅D.熊十力 用户答案: :2) 本题分值18.( ”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身心和谐中心心脏A. B.人的精神C.心思D.心情 : 用户答案:2) 19.(本题分值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说:是什么意思?凭他的能力能治理出周文王那样的盛世A. B.如果我能被用,周国一定胜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