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手眼协调掷圈教案

手眼协调掷圈教案

手眼协调掷圈教案
手眼协调掷圈教案

手眼协调掷圈

目的:1.对孩子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训练和创造建构的训练

2.培养孩子对颜色、空间方面的认识。

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材料:5个投掷圈、5色各一个立方体、5色各一支圆柱、4支连接棒

主题一: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训练

1、每一个立方体均有6个钻孔,小朋友可将透过手眼间的协调顺序的栓进

立方体中。

2、将拴好的圆柱放在适当的距离外,再拿起投掷圈套进圆柱,为变化活动

的趣味性,可将距离拉长增加难度,让小朋友以目测衡量距离并偷狗手

眼间的协调投掷圈套进圆柱。

主题二:创造建构

请小朋友利用投掷圈、立方体、圆柱以及连接棒做不同的造型变化设计,并配合语言将建构完成的造型表达出来。

延伸一:颜色分类

1、请小朋友找出形同颜色饿立方体及圆柱,然后将圆柱栓进立方体内。

2、将拴好的圆柱分别放在适当距离处,请你小朋友将投掷圈投入相同颜

色的圆柱内。

3、也可以使用连接棒将立方体及圆柱串联成各种样式,然后再请小朋友

将相同颜色的投掷圈套入。

4、指导者亦可指示。如(请拿红色投掷圈套入黄色圆柱旁的橙色圆柱内。延伸二:空间、方向认知

1、把圆柱分别栓进一个立方体的上下两方,介绍上与下的概念。

如图:

2、以个立方体为中心,然后将连接棒拴在上、下、左、右各一方,再把剩

余的立方体栓进各连接棒,而立方体上方再栓进圆柱但是需对照颜色,

可利用来介绍上、下、左、右中心的方向。

3、例如:红色的位置是在中央、黄色饿位置是在上方、绿色的位置是在下

凡…………

※中央的位置是哪一个颜色?在上方的是哪一个颜色?

※红色的左右哪一个位置?黄色在哪一个位置?

※红色的左右二册是什么颜色?红色的右侧是什么颜色?

※与黄色同一线上还有什么颜色?

4、将一圆柱栓入立方体内作为定点,并串连剩余的连接棒与立方体,串成

一直线或曲线说明远、近概念。

5、若以红色圆柱为定点来说明远、近。

例如:

※离红色圆柱最近的是黄色立方体、离红色圆柱最远三碗是了绿色立方体………

※距离黄色立方体最近的是红色与绿色立方体………

※请将绿色投掷圈投进离黄色最近的绿色立方体………

注意事项:在掷圈时教孩子怎样使用手臂力量,

不要从上往下套圈。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柳会连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熟练的点数11---20各数,会读会写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用小棒表示数,活动二是用计数器表示数。首先通过让学生自由地数出小棒,知道一捆是10根,体验把“10个一”用“一个十”表示的合理性,然后用计算器表示数。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积累了一些数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一课时已经会数、会读、会写11~20各数,本节课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经历“10个一用一个十”表示的过程。教学目标: 1、在动手摆小棒、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经历认识“10个一 是一十”的过程。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用计数器表示11~20各数。 3、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获得愉快的 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用计数器表示11~20各数。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经历“10个一”用“一个十”表示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复习题。 二、用小棒表示数。 1、提出活动要求: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数、去摆。然后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摆的。 2、提出: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鼓励学生再摆。启发 学生利用上节课学的用鸡蛋托盘表示10的做法,把10根小棒放在一起。 3、交流学生摆的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摆法的机会。明确: 13根小棒捆成一捆和3根,很容易看出是13根。 4、我们用橡皮筋捆成一捆的小棒有多少根呢?是几个一呢?是几 个十呢?根据“一捆小棒是10根”得出:“10个一是一十”。 5、做游戏,我说你摆。把手边的小棒10根捆成一捆,按老师说的 要求摆小棒,摆好后回答问题。 (1)用小棒摆出11这个数。它是()个十和()一。 (2)同桌之间摆出其他的数。教师安排好游戏,一个问,一个摆,然后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课件演示。 三、用计数器表示数。 1、先让学生认识计数器。课件出示计数器和计数器表示数的图。 计数器上右边第一档写着个位,第二档写着十位。个位上一个珠表示1个一,4个珠就表示4个一,十位上一个珠就表示一个十。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

2.3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用关于三国“诸葛亮火烧葫芦峪”故事的视频引入,通过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热力环流的兴趣。 2.观看地理小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真实的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为学生能顺利画环流图埋下伏笔。 3.观看flash动画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4.三个案例: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让学生自己拓展探究。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考虑到新课程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加入了实际生活中典型的三个热力环流案例,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达到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 5.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6.让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地理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 1. 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 2.教学中要淡化知识讲解,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就由学生自己去看;凡学生能说得清楚的都由学生自己去说。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体育《好玩的呼啦圈》教案设计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体育《好玩的呼啦圈》教案设计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好玩的呼啦圈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学习滚圈的动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呼啦圈。 2.场地中画两条宽50厘米的跑道。 3.音乐、障碍物。 重难点: 在幼儿进行滚圈游戏时,教师要注意提示幼儿动作要领。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并进行热身运动。 二、让幼儿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并进行展示。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玩过没有?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来试一试,玩一玩,看看都有哪些玩法,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2.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观察,并请个别幼儿展示。 3.幼儿再次尝试。 三、玩游戏"汽车司机",学习在一定距离内滚圈走的动作,并能绕过障碍物。 1.师:小朋友,看老师在干吗呢?(教师做开汽车的动作)引导幼儿回答是在开汽车。 2.师:我们都是小汽车司机,来开一开我们的小汽车吧!(教师带领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小司机们,快停下来吧,我们的汽车出现故障了。哦,原来是我们的轮胎坏了,把我们手中的呼啦圈当做轮胎把它们送到修理厂去吧,看看哪个司机运送轮胎的动作最灵活、最熟练。 3.教师示范滚圈的动作,边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小朋友跟在轮胎的后面,双手推动轮胎向前滚动,要尽量让轮胎在跑道内滚动,不要让轮胎离开地面,看到障碍物后慢慢绕过去,运到对面后第二个小朋友接着运。 4.幼儿站两排,进行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5.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 四、放松活动。

中班玩呼啦圈教案

中班玩呼啦圈教案 1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学会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通过跳圈、爬圈、套圈、钻圈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2 活动重点、难点:

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 3 活动准备: 1、师幼每人一个呼啦圈。 2、录音机、磁带、纸球与幼儿人数相等。 3、平整的活动场地。

4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幼手持呼啦圈,谈话去参加运动会把幼儿带到活动场内,幼儿将圈放下站在圈内。 2、“让我们先随音乐做一些热身运动吧!”幼儿跟随音乐练习下蹲.踢腿.弯腰.蹦跳.扭胯等。 二、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宝贝们,刚才我们把呼啦圈当作什么?”(方向盘),

老师还可以把呼啦圈当作绳跳,请大家动脑筋,看看还有那些玩法?比比谁最聪明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1)、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探索,教师观察、鼓励幼儿动脑筋,体验创造性玩呼啦圈的乐趣(跳、转、爬、滚、钻、推等) (2)、交流演示,让幼儿自己演示自己的玩法。 2、教师请想法多样、玩法奇特的幼儿讲解和表演,组织幼儿集体尝试,如:跳圈、转圈、当绳跳、滚圈、推圈、乌龟爬等。 3、过度:“宝贝们:呼啦圈说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玩法,也练好了本领,它想让你们带着它去参加一场比赛,但是去运动场的路很难走。孩子们要注意安全,听从老师的指挥,引导幼儿开火车,学小乌龟走路,跳过小河。

三、体验合作探索其他玩法,分组游戏比赛。 1、将幼儿分成红、黄、蓝队,进行赛前准备。 2、来到比赛现场组织幼儿进行比赛。(1)、套圈接力赛。 (2)、滚圈比赛 (3)、用圈赶球比赛。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版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原文 绘制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说明其成因,阐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二)课程标准解析 在《气压带和风带》中具体有三个要求: 1)先要了解什么是大气环流,由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性的大气环流引入主题。 2)运用教材上的活动由简单到复杂,说明三圈环流的成因。 3)通过对三圈环流的讲解,引进对气压带、风带各方面知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年龄在16周岁左右,这是一个充满感性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他们是在之前的初中就学习过地理课,且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他们已经学习了这一章前2节的地理课程,这一节主要说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前2节知识的延伸。他们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技能和方法,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途的能力。 他们对大气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有一些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授课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使一些相对枯燥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起来。因为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参差不齐,所以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需要特别注意将复杂的问题分步骤的进行化解,使学生能听懂,愿意听,愿意动手,愿意交流,愿意合作。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一年级上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材内容包括有3个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在“气压带和风带”这一部分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中学习的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同时在提问过程中引出大规模大气运动,并让学生们理解大规模的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入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在“三圈环流”这一部分中,先假定好前提由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用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容易理解本节内容的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知识,也同时体现出一些地理要素图具有的相似处,用同样的方法都可以解决的。 2.知识结构关联图 1)单圈环流示意图

中班健康活动《玩转呼啦圈》

中班健康活动《玩转呼啦圈》设计意图: 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型轻器械,利用呼啦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孩子非常感兴趣,从孩子身边的事入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符合幼儿课程选择原则,而且,呼拉圈玩法多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一举多得。于是设计了《玩转呼啦圈》活动。让幼儿练习单、双脚跳,激发幼儿玩呼拉圈的兴趣。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萌发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出呼啦圈更多的玩法。 2、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分组合作玩呼啦圈。 3、体验参于游戏的乐趣。 4、探索呼拉圈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呼啦圈(老师和幼儿人手一个) 2、音乐:《健康歌》、《小哪吒》、《月光下的凤尾竹》。 3、小椅子(摆半圆形放在活动场地的后边) 活动重点: 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学会一物多玩。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萌发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播放《健康歌》,带领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随小红和她的爷爷来做运动吧 变成长颈鹿,转转脖子 变成大象,甩甩鼻子 扭扭腰,伸伸腿 教师运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和孩子们一起做运动,能够调动起孩子们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师:哦,我好累了,我要休息一下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大家一起看一看。 (二)讲解游戏,幼儿玩游戏 教师出示备好的呼啦圈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是什么好东西?你们认识吗? 幼:呼啦圈 师:这是干什么的? 幼:呼啦圈是用来玩的 师:怎么玩呢? 幼:把它放在腰上,这样转着玩 师:那你来试试,做给小朋友们看一看好吗? 幼儿展示在腰上的玩法,

一年级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P31—33《数数数的组成》例1~3 教学目标: 1、会一个一个地数或一十一十地数数,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 数100以内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 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数量100以上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草原上有两群羊,(媒体出示。)请你们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大胆估计) 师:想要知道哪位同学猜得最准确,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生:数一数。) 师:自己捂起小耳朵数一数。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 师:几只? (生:20只。)(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图”媒体出示答案。) 师:谁估对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可能够回答(1)我是1个1个数的;(2)我是2个2个数的;(3)我是5个5个数的;(4)我是10个10个数的。)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20是几个十? (生:两个十。)

[设计意图说明:在数数前先估数,让学生对物体的个数有一个大体的感知,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计物体的个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2、初识100以内的数。 师:这时又来了几群羊。(媒体出示)估一估,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大胆估计。)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谁会接着20往后数数? (根据学生的基础,可以将学生点着数和齐数结合。)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图,媒体出示动画:每10只羊圈在一起,先一个一个圈,圈3个,后面7个圈一起出现。再点击圈,媒体出示答案。) 师:真棒,刚才哪些同学估计对了?100写的时候,先写1,再写两个0,全班齐读100。 (板书:100) [设计意图说明: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3、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从20数到了10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0以内数。 (板书: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新授 探究一:10个十是100。 1、小组合作数出100个实物。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种东西,数量都在100个以上,请四人小组合作,要正好数出100个,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数得准,数得快,方法最巧妙。还要想一想,怎样摆放

小学体育教案新部编本《神奇的呼啦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神奇的呼啦圈 一、教学对象:水平一学生(40人) 二、教学内容:呼啦圈的健身方法以及游戏 三、指导思想: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延伸课题,使学生达到锻炼的目的。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需要形象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乐在其中的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这一特点我选择了呼啦圈的学习为教材内容,本案例采用情景教学模式,采用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本课通过情景教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趣味性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验体育锻炼带来的无限快乐,老师以提高学生兴趣来引领学生不断参与, 不断创新,促进学生终生体育观念的健康发展。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呼啦圈在体育锻炼中的运用方法和所达 到的运动效果。 (2)通过呼啦圈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与灵敏度。 (3)培养学生“休闲体育”意识。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参加体育 运动、休闲活动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

(4)加强队列对形练习。提高学生集队的效率、严谨的态度。 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博的精神以及团 结协作,不断努力的品质。 五、教学内容及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紧抓“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地等教学理念, 结合水平一学生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好动、好玩、对任何事物充 满好奇心等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创编而成。教学过 程以哪吒学本领的故事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进取,挑战困难, 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得到体育锻炼,掌握技能。 首先,请同学们在《西游记》片头曲的音乐中带着自己的呼啦圈 进入体育馆,把学生带入神话传说的神奇情境中。 我笑着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一下我们手中的呼啦圈像什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生回答:“像太阳、像大饼、像风火轮、像乾坤圈等”(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答案全齐百怪,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入哪吒学本领和帮助人的故事。) 我问:“同学们想不想像哪吒一样有本领,和我们手中的乾坤圈 先交个好朋友吧。”带领学生一起做呼啦圈热身操,使学生充分活动 身体,激发学生对呼啦圈的探索兴趣。(音乐背景下完成)这时同学们已经完全投入其中了,心中充满了对手中“乾坤圈” 的探索。这时我及时延伸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创造“乾

数数,数的组成 教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是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写法,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数数和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三圈环流课堂设计

探究气压带与风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气压带与风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共包括下列三部分: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课教学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季风环流”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形成原理,且可以绘图说明出来。 2、能够构思出三圈环流的三维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热力环流图对比导出单圈环流的模式图,并强调理想状态下的条件; 2、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规律,并分析气压带形成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绘图等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和反思自己对三圈环流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运用联系、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及其变化; 2.认识大气环流的整体性,进而学会用整体的思想看待地理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1.低纬环流的形成 2.60°N附近的气流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一一哥伦布。他呢,通过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扬名世界。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哥伦布是如何发现新大陆的。同时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哥伦布能发现新大陆,实际上是发现了什么?利用了什么? 从刚才的视频中呢,我们了解到哥伦布实际上是发现了信风带和西风带,说明我们全球的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我们把这种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及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采用不断设定条件的形式,把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由单个向多个逐步推导,由浅入深地来学习本节内容。 下面给大家3分钟,看课本33页的活动题,注意题目所假设的条件,试着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完成图中赤道和两极地区之间的单圈环流。 板书: 单圈环流 1.条件 2.示意图

幼儿园中班体育《趣玩呼啦圈》教案

趣玩呼啦圈 《纲要》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从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概要阐述了健康观念的基本内涵。《指南》则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同时提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指南》将幼儿在健康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内容。 在“动作发展”包括身体大肌肉动作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目标。幼儿的动作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与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内在联系。幼儿期是身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是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 从《指南》有关各年龄阶段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1)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可以在生活中和不同的身体运动中表现出来。例如,上下楼梯反映了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的发展状况,一定距离的行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耐力发展情况;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可以在幼儿跑、跳、攀登、钻、爬、拍球等活动中表现出来。 (2)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多种身体运动体现出来。例如,4~5岁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可以通过成

功地走平衡板、匍匐爬行、助跑跨栏、自抛自接球或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游戏等活动体现出来。5~6岁幼儿的力量、耐力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双手悬垂的时间、投掷沙包的距离、单脚连续跳跃的距离、快跑或连续行走的距离等方面体现出来。 (3)实现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在日常生活注意培养幼儿,如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或背包等;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如开展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悬垂、球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活动等。 呼啦圈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欧美、澳日等国。由于其轻便美观,练习活动占地不大,熟练者能获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较好的运动与发展,能有效提高人体腰、髋、膝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花样呼啦圈趣味性强,形式生动活泼,既能培养练习者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又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练习的时候身体各关节的运动幅度不超出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属自然性动作,非常适合幼儿练习。花样呼啦圈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肌体、强健了身心,而且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出呼啦圈更多的玩法。 2、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分组合作玩呼啦圈。 3、体验参于游戏的乐趣。 4、探索呼拉圈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

《数的组成、写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的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小棒表示数——用数字表示数“的过程,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1-20个数的写法及其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十进制原则,初步感受数的十进制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探索法。 课前准备 小棒、课件、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从4数到19,先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先从2到20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 (3)两个两个地数,从0数到20。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会认、会读11-20各数,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新课:数的组成、写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新知探索。

1.认识计数器。 (1)出示计数器,介绍计数器的基本结构以及计数器上的数位“个位、十位”。 (2)老师在计数器个位上拨一个珠,表示1个一,在十位上拨一个珠表示1个十。 2.学习11、16的组成。 (1)你能用小棒摆出11根吗?说说怎么摆的。 (2)怎样用计数器来表示呢?学生同桌讨论。 (3)指名学生用计数器表示11。 (4)怎样看计数器来写11呢?指导写法,十位上有一颗珠,就对准十位写1,个位上有1颗珠,就对准个位写1,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5)11的各位和十位上都是1,这两个1相同吗? (6)学生摆小棒,再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16,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 比照计数器上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6,写出16. 3.自主学习19的组成和写法。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填空,集体交流。 4.20的组成和写法。 (1)学生摆小棒20。 (2)问: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20呢?尝试拨珠表示20,思考个位上为什么不拨珠呢? (3)写出20,想想个位上怎么写。 (二)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看着算珠图,先读出数。 (2)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填写。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2)集体订正。将这些数字读出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说这些数的组成。 (2)再找学生到前面拨算珠。 (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4)找学生在幻灯片上演示。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玩呼啦圈》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玩呼啦圈》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出呼啦圈更多的玩法。 2、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分组合作玩呼啦圈。 3、体验参于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呼啦圈(老师和幼儿人手一个)背景音乐:《健康歌》 小椅子(摆半圆形放在活动场地的后边)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健康歌》,带领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师: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随小红和她的爷爷来做运动吧变成长颈鹿,转转 脖子便成大象,甩甩鼻子扭扭腰,伸伸腿教师运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 和孩子们一起做运动,能够调动起孩子们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师:哦,我好累了,我要休息一下教师找到自己的地方做好,幼儿也会随老师 一样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做好,因为今天来的老师很多,孩子们会左顾 右看师:孩子们,先和今天来的这么多的老师打声招呼,老师们还给 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呢?让我找找看。 (二)讲解游戏,幼儿玩游戏教师出示只能备好呼啦圈师:老师 们给我们准备的是什么好东西?你们认识吗? 幼:呼啦圈师:这是干什么的?这么漂亮,好像是拿来吃的? 教师做出要吃呼啦圈的动作幼:别吃别吃,呼啦圈是用来玩的师:用来玩的?怎么玩呢? 幼:把它放在腰上,这样转着玩师:那你来试试,做给小朋友们 看一看好吗? 幼儿展示在腰上的玩法,师:哦,这个呼啦圈就只能放在腰上玩,那它能不能还有别的玩法?要和刚才小朋友的玩法不一样的教师要作 出一幅不会玩呼啦圈的样子幼:我来让3--4个小朋友上来展示自己和 别人不一样的玩法。 师:我看见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向展示一下,这样吧,我这又许多 的呼啦圈,我每人给你发一个,你自己找一个空的地方,不要紧碰到 别的小朋友。想一想呼啦圈还可以怎么玩?一会我们看一看谁的玩法 多?

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2-3季风环流 教学设计

《季风环流》教学设计 【导入】视频引出“风”创造了在干旱带的中国却十分湿润的奇迹师:是什么风创造了湿润的中国? 生:季风 师:季风是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季风环流 【板书】季风环流 师:那么,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具体是如何影响季风环流,进而形成季风的呢?(停顿) 我们一起来看,在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了三圈环流,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气压带被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所阻断,请同学们在圆圈处分别填上1月、7月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中心。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答案(贴一贴) (学生上台) 师:好,这位同学非常迅速的完成任务,接下来我想请你为我们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贴? 首先1月份: 生: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的升温降温速度比海洋快。1月份,

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亚洲高压);海洋温度相对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在阿留申附近称阿留申低压) 师:那么7月份呢? 生: (……) 师:非常棒,逻辑非常严密清晰 师:高低气压一旦形成它们之间就会形成气流的水平运动,东亚海陆间的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就是季风环流。接下来请同学借助模型,在板图上模拟季风环流。 师提示: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会发生偏转。(师画风向)师:季风环流的近地面风(风向)随季节有显著的改变,这就是季风。师:所以东亚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板书】 师:冬、夏季风影响下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点? 师提示:气温、降水两个角度 生: 师:那么除了东亚,世界上还有哪里也深受季风影响? 生:南亚 师:下面请同学来画一下南亚季风。 生画 师:冬季风是怎么形成的?……

幼儿园中班优质课健康活动:《好玩的呼啦圈》 教案

中班健康活动《好玩的呼啦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健康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健康学习的对象平时户外活动时观察到我班孩子非常喜欢玩呼啦圈,所以我选择了幼儿,特别感兴趣,又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呼啦圈,作为教学题材。引导孩子们自由讨论,探索呼啦圈的玩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对玩呼啦圈感兴趣 2.练习多种形式的跳,尝试单脚连续跳 3.体验完圈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甜甜圈、小房子,呼啦圈若干,音乐,小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趣,运动操进行热身活动 孩子们,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播放运动操音乐) 二、指导认知:引导幼儿探索呼啦圈的多种玩法,练习多种形式的跳 1、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 看晨晨手里拿的什么?什么形状的?那呼啦圈都有什么好玩的玩法呢?现在请每位小朋友拿一个呼啦圈自由探索一下,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2、交流尝试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3、教师讲解多种形式“跳” 刚才,我们探索出了呼啦圈的好多种玩法,今天,晨晨也邀请了一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的班,是谁呀?小青蛙是怎样跳?在哪里跳?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怎样在荷叶上跳。 (1)双脚连续跳(池塘里有许多荷叶,那我们把呼啦圈连在一起在荷叶上跳一跳吧) (2)双脚有距离的跳(两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后跟抬起来,双脚用力跳,落地轻又稳)(我们班小朋友跳得可真棒,那我现在要加大难度了,仔细看,荷叶变成什么样子了,你还可以跳过去吗?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3)开合跳(小青蛙和我们班小朋友在一起可真开心呀,都跳起了舞,你看它是怎样跳的,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4)单脚连续跳(今天晨晨也带来了不一样的跳法,请看晨晨的独门绝技,单脚站立,跳跳跳,刚才晨晨是怎样跳的?我是跳一下放下去,还是连续跳的?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单脚连续跳吧) 三、复习巩固:创设情境,去“给小青蛙送礼物”游戏,巩固练习“跳” 为了感谢小青蛙来我们班做客,晨晨也给小青蛙准备了好多礼物,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我把礼物送到小青蛙的家,你们愿意吗?小青蛙的家呀,可不好走,我们需要双脚连续跳过小水坑,还需要跳过小木墩,我们需要走过小桥到达池塘跳过小青蛙家的荷叶,最后呀,要单脚连续跳过荷叶才能到达小青蛙的家 四、放松活动 孩子们,谢谢你们帮我把礼物送给了小青蛙,那最后我们一起给小青蛙挑一个好看的舞蹈吧!

【公开课教学设计】《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开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上升、下沉运动, 我们一起把上节课的内容再复习一下 ◇ 旧◇课◇复◇习 1、请用箭头标出下图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对比近地面两地的气压(P29,图) 2、画出北半球甲、乙两地的风向 【一、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板书】 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画课本) 包括: (一)三圈环流;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季风环流; (这节课主要讲前面两个) 【二、 三圈环流的形成】 【板书】 (一) 单圈环流 【板书】 制 假设1.地球不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2.地表性质均一;3.太阳直射赤道。 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同时,在方框中填出高低压 热 冷 · 甲 近地面 高空 · 乙 1010/hpa 1006 750/hpa 744

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是/否) 理由:因为实际上地球自转,会产生 ,使大气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在高空,风向和等压线 ;近地面,风向和等压线成一夹角,此时,全球大气运动是如何(PPT 演示),我们一起分析下 (二)三圈环流【板书】 假设:1、地表性质均一;2.太阳直射赤道 考虑:地球自转,即存在 在北半球低纬、中纬、高纬会形成三个环流圈,称为三圈环流,那南半球呢? 全球总共会形成6个风带,7个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记忆方法:1、高低压带是怎么分布的?(相间分布)2、气压带名称怎么记忆呢?(以其所在地区命名,热带、副热带、副极地和极地;在热带地区的低气压带称为赤道低压带)3、风向,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4、三圈环流运动:低压—气流上升,高压—气流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记忆方法,完成比比谁最快的模块 试在右图填出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并画出风向,用箭头标出三圈环流运动的方向 (提示:南北半球气压带对称分布;南半球地 转偏向力向左) 我们来分析一下气压带的形成机制,气压带的形成机制主要分为热力成因和动力成因,看括号内的提示,分析哪些气压带是属热力成因,哪些是动力成因?

幼儿园中班教案《呼啦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呼啦圈》带反思 中班教学计划《呼啦圈》反映了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比赛的乐趣,提高头,身体,手和脚的协调能力,并提高协调能力。运动的敏感性。过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呼啦圈》包含对课程计划的反思。 活动目标: 1.提高头,身体,手和脚的协调能力。 2.体验比赛的乐趣。 3.提高行动的协调性和敏感性。 4.我喜欢与同龄人一起体验运动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活动准备: 1.中度呼啦圈,坚持,开心圈打法。 活动程序: 1.将呼啦圈固定到棍子上,然后将其固定以悬挂呼啦圈。 2.将孩子们分成2至3组。 3.老师首先引导孩子并进行示范,例如以青蛙跳的方式在呼啦圈前面跳跃,然后越过呼啦圈(越过呼啦圈时,首先将脖子缩回一只脚,另一只脚再次脚);然后使用青蛙跳回去,下一个孩子完成射击后,下一个孩子可以跳出来。

4.按顺序完成的组,第一个完成的组是获胜组。 活动建议: 1.呼啦圈的高度距离地面约10厘米。 2.由于呼啦圈会旋转,因此应稳定演示,以便身体顺利通过。 3.在玩游戏时,要注意孩子的身体限制并注意安全。 扩展活动:您可以使用平衡木或纸箱代替青蛙跳,以增加孩子的学习经验。 活动反思 在体育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天性回到了孩子们,让他们体验体育和游戏带来的幸福,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激情。这是贯彻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参加该课堂练习的孩子们的热情和合作让我感到惊讶,同时体育教室的活力也令我感到惊讶。孩子们对该活动的兴趣以及对协作探索的关注仍然很生动。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玩耍,玩花样,玩得开心,并降低其结构性。孩子们非常开放,提出了各种游戏玩法,有自己的玩法,并且有很多人一起玩。归根结底,人们的兴趣很高。而且,游戏水平也很高,许多孩子学会了在脖子上玩耍,翻腿和其他困难的动作,并一起训练,拼砌洞穴和其他合作游戏。而且,当您第一次学习制作唱片时,您会记住它是非常好的,既简单又直观。整个活动反映出孩子是主体,是孩子的积极发展。

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数数、数的组成》教案 南康市第三小学李小清 教学内容:教科书31~33页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教具准备: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5分钟 同学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3月8日),3月8日是什么节日?(妇女节),你想对你的妈妈做些什么?唱首歌送给你的妈妈吧(不再麻烦好妈妈),你会对你的老师说什么?唱首歌送给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吧(大红花送老师)。二、新授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在青青的大草原上,有一群小羊在快乐地吃草,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主题图) 学生看到这么多羊,很自然就会由衷的发出感叹(哇!),老师追问:刚才我听有同学说:哇!,你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这里有好多羊),那你觉得这里大约有多少只羊?(指名学生说一说)那到底有多少只呢?谁有办法?(数一数)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数数这个问题。板书:数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和羊一样多的小棒,请同学们拿出小棒,4人一小组数一数 2、学生数数,教师巡视,有问题的及时做出指导。

3、全班反馈 ①、你是怎么数的,能数给大家听听吗? ②、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③、怎样就能数得又快又准确? 先一根一根的数,10根就捆一捆。(生跟着老师的课件一根一根、十根十根的数) ④、总结归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板书、齐读) 4、(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将你的小棒收好)回到主题图:现在你能用刚才的数数方法数出这里有几只羊吗?10个10个地数,课件演示数的过程,学生跟着数。10、20、30、 (100) (三)、教学数数中的转折点及数的组成 1、同学们真厉害,一口气数了这么多的数,1、看到你们刚才摆了小棒,老师的手也痒痒的,老师也摆了一个数,你知道有多少根吗?(35)你是怎么数的?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你能接着数到42吗? 3、学生跟着老师的课件数,数到39时,师问:39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40)为什么?因为39是3捆又9根,再添上1根就有10根,将10根捆成一捆合起来就是4捆,也就是40根,所以39后面的一个数是40。数到42后问: 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5真好!谁能接着从42数到51?(指名数)5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6不用小棒你会数吗?,全班一起从88数到100。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到书上做P33页的“做一做” 2、数学游乐宫 3、说座位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座号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找规律填数。是怎么数的? 其实在生活中,数数方法还有很多,小朋友们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

十个十个地数——教案

十个十个地数 【教学内容】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8页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认数,涉及到20以内的各数;在本册教材中,则进入了认数的第二阶段,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部分的学习从价值上来说,不仅为后面的100以内数的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也是认识更大数的基础,它突出了计数的十进制法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具体到本课“十个十个地数”,从内容布排上,首先在数羊的情景中由数学史上的刻痕计数引入,进而自然引出“十个一捆”的计数方法,让学生先初步了解十个十个数的计数方法,简单了解计数方法的变迁,并感知十进制计数法的简洁美。其次,通过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让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几个十就是几十,再添上几个一,就是几十几。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学会100以内数的读写。在第三部分中,则通过行为阶段(十个一捆),到图的阶段,最后到符号语言阶段(数位表),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并深化理解数的组成。在最后一部分中,则通过行为阶段,直接进入到符号语言阶段(数位表、几十),巩固深化十进制计数。 【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到十进制计数的概念学习,“数位”、“数的组成”等抽象性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并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尽可能调动各感官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以十作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 2.会数100以内的数,并初步能正确读写; 3.初步学习10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学会在数位表中正确地填写。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具体实物十个十个地数,一步步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知道数源于计数,并积累一定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2.感受数学的简洁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十个十个地数100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上表示。 【教学难点】 对物体进行计数,并利用数位表记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牙签、橡皮圈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