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纲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内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走向衰落,落后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鸦片战争前世界--欧美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两千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有以下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以上四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危机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表现在: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扩大,官吏贪污成风。经济上,人口增长,人均土地占有量下降,广大农民生活困苦。思想上,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片言只语获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限制对外贸易。

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头。

鸦片战争中的世界

英、美、法率先确立资产阶级

英国1688年确立资产阶级统治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36年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进行军事侵略,迫使签订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望厦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操作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作中国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操作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控制中国政治,成为支配中国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

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了新的变动。

一、地主阶级,即旧的封建统治阶级。

开始投资于新式工商业,成为资本家。但大部分仍靠地租剥削为生。

二、农民阶级,即旧的被统治阶级。

近代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三、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四、工人阶级

近代中国被压迫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

第一,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压迫,革命性最强。

第二,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

第三,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民族矛盾(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阶级矛盾

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

一是当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二是外国侵略同中国封建相勾结,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压迫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是国内战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

第三节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关天培战死虎门

1842年,陈化成以身殉国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开始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俄国从中西入侵新疆。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

俄国-把中国东北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国-1898年3月强租胶州湾。

法国-1899年11月强租广州湾。

英国-1898年2月长江流域势力范围。

日本-1898年4月福建势力范围。

美国-1889年9月-11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并未实现,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重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发挥重大作用)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自1840年-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但都失败,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觉醒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师夷长技以制夷、救亡图存、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前后持久14年之久。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

发起人:洪秀全

1843年,他本人读了梁发编写的传教书《劝世良言》深受启发。

1851年1月,在广西金田村发起起义。

1851年3月,在东乡宣称天王。

1851年9月,攻克永安后驻扎半年。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1856年上半年,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军事上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内容:确立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主要:是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反映农民封建土地所有制普遍要求。

但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

洪仁玕:洪秀全族弟,农民知识分子,是最早接受洪秀全信仰的少数人之一。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吸收外国科学技术。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天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天京曾经势如破竹,天京事变则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1864年春夏,太平军根据地全部丢失。

1864年6月,洪秀全病势。

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批评,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统治。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缺乏先进阶级领导(根本原因)、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把西方人视为“洋兄弟”。

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不能担负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第二节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内外忧患一起来,地主阶级集团内部进行一系列“自救”活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加深了中国侵略,封建统治阶级部分成员: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效仿西方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目的是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兴办近代企业,军用工业、民用企业;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留学。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作用: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成为近代教育的开端

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四、引起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失败原因:

洋务派在30多年的洋务运动中,中国没有富起来,自身缺陷限制了发展。

一、具有封建性

二、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三、管理具有腐朽性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第三节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人们普遍对洋务运动所标榜求富、自强的口号发生怀疑,逐渐形成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并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

第一,向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第三,介绍外国的变法。第四,办学会、办报纸、社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守旧势力认为变法异端邪说,湖广总督张之洞《劝学篇》,书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不能改变。这本书成为对抗维新变法代表作。

维新和守旧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现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史称维新变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关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

军事方面:改练新式陆军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废八股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先进文化科学传播十分有利,但只字未提君主立宪。经过密谋策划,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重新“训政”。一切旧制随之恢复,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

历史意义:

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二、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三、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四、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第三,脱离人民群众。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进入20世纪,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成为这场革命的运动高潮。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在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

第一节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

清末“新政”内容:一是改革官制;二是改革兵制;三是改革学制;四是奖励工商

预备立宪并没能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桎梏、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联络广东各地会党进行武装斗争。

1895年10月,孙中山决定发动广州起义,但消息走漏起义失败,本人流亡国外。

1900年10月,又在惠州举行了起义,最终失败。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来。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同盟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核定低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这场论战以革命派胜利告终,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三民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革命派未能对中国革命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一、未能认清帝国主义本质

二、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停留在对民主制度形式的理解上

三、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

第二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中华民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而后胜利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北洋军阀所窃取。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武装起义放在首要地位。

广州起义1911年

武昌起义1911年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清镇府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对势力在中国的统治。第二,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建立。

第三,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提供了范例,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局限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第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作用。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袁世凯掌权到1927年张作霖逃出北京,控制中央政权达十五六年之久。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

在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在经济上,北洋军阀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反对北约军阀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一系列的斗争。

发动“二次革命”。

组织中华革命党。

发动护国战争。

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在北约军阀统治下,孕育着一场猛烈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即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刺为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为标志,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诞生。

1919年以后的历史,尤其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都是在上述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展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工作并成为主要撰稿人。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后的《阿Q正传》等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一,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第二,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

第二,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第三,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十月革命给中国人一个启示:落后的国家也可用社会主义思想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反对帝国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新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第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第三,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在天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1919年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两天内逮捕千余名学生。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2万余人开始罢工,揭开了工人罢工的序幕。

1919年6月10日,迫于压力北洋军阀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1919年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第一,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第二,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等的影响下,一批爱国青年成为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人物。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三类人:

一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二是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

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主要表现为:一是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二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只是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条件及特点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持续发展。

随着工人运动发展,工人阶级急切需要找到实现本阶级意志的精神武器。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也迫切需要从工人运动中找到物质力量。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必然。

1920年2月,陈独秀、李大钊交换了建党的意见,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的批准,认为中国可以组织共产党。

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成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临时书记,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申府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组织,李大钊为书记。

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在武汉,毛泽东在长沙,也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此外,日本、法国也有中国留学生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举行。

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特点:一方面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意义: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格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制度思想。

第三,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具体纲领。

大会通过了9个决议案。

党的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大会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的任务

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二大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并广为人们所接受。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农群众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工人运动方面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持续13个月。1922年9月,在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安源路矿举行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举行了总同盟罢工。

1923年2月7日,北京政府调动军警镇压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

农民运动方面

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成立第一个农民协会。

1922年6月,彭湃在家乡广东省从事农民运动。

1923年1月,海丰县总会正式成立,彭湃任会长。

1923年3月,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参加农会的会员达10万余人。

通过领导罢工运动,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联合农民阶级,组成广泛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

国共合作

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合作推进了中国革命,北伐战争胜利及工农运动的开展,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受打击,陷入困境。

1922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特别会议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民众。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国民革命的兴起

国共合作的形成实现了革命力量的大联合,以广州为中心、席卷半个中国的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迅速兴起。

国共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成为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

同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在苏俄政府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1924年5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11月,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4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离开广州北上,沿途宣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