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褐煤新法干馏_郭树才

褐煤新法干馏_郭树才

褐煤新法干馏_郭树才
褐煤新法干馏_郭树才

第3期(总第92期)煤 化 工No.3(Total No.92) 2000年8月 C oal Chemical Industry Aug.2000

褐煤新法干馏

 郭树才 大连理工大学 116012

摘 要 褐煤含挥发分高,适于转化利用。简单介绍了150t/d平庄工业试验褐煤固体热载体低温干馏(新法干馏)工艺流程。讨论了干燥,混合,气固分离和灰熔温度。中国年轻煤多,有利于发展新法干馏技术。

关键词 褐煤 低温干馏 热解 温和转化

引 言

东北和内蒙东四盟地区褐煤多,占全区煤储量的76%,产量也达到38%左右。云南省褐煤也很多。褐煤直接燃烧利用效率低,污染环境。转化有效洁净利用褐煤,将促进褐煤产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褐煤挥发分含量为40%~50%(daf),焦油产率为8%~30%(daf),水分含量为20%~50%。我国多数褐煤灰分含量高,发热量低。云南、扎赉诺尔、大雁褐煤灰分含量较低。褐煤水分含量大,如果灰分含量也高,灰分和水分含量接近40%~50%,即废物占了一半,不适于远途输送利用。褐煤易风化崩碎,易氧化自燃,难于储运。

褐煤H、C原子比较高,我国褐煤的H、C原子比约为0.75~ 1.1[1]。干馏时挥发物多,其中烃类相对含量高,可多得焦油和煤气。煤转化为焦油和煤气的转化率接近50%左右。干馏是利用煤中氢的潜在优势,使富氢部分以优质液态和气态能源或化工原料产出。目前褐煤多是在矿区附近作为锅炉燃料产生蒸汽发电。蒸汽锅炉只需要供给热量,其燃料可以是煤气、油或半焦。用半焦代替煤燃烧加热锅炉,供热要求可以满足。同一种煤和它的半焦相比,半焦含有的有害污染物少于原煤。因此燃用半焦对环境保护有利。对于提供单位热量来说,煤焦油和煤气比半焦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所以通过低温干馏方法,把煤转化成焦油、煤气和半焦三种产品,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由于低温干馏煤焦油性质与直接加氢煤液化第一段所得焦油性质大致相似,而干馏未用高压加氢和催化剂,采用干馏方法生产的焦油生产成本必然低得多。干馏方法不足之处是煤焦油产率低,但考虑到处理量可以很大时,例如干馏与热电联合,产品可以综合利用,不足之处有所克服。

1 新法干馏

低温干馏方法有多种,其中固体热载体方法优点突出,干馏过程需要的热量可以由热焦粉提供,焦粉是热载体。热焦粉加热和循环是在气固两相流动的提升管中完成,与煤干馏器分开,防止了加热粉焦用的烟气与干馏煤气相混,从而获得热值较高的干馏煤气,并且也降低了煤气净化系统的负荷。热载体焦粉和细颗粒冷原料煤直接快速混合,由于粉粒小表面积大,提供了大的传热面积,传热速度快,所以此法是煤快速热解过程。本文简称此法为新法干馏。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验室10kg/h装置进行了多种油页岩、褐煤[2]和神府煤试验[3],取得了好的结果。

1.1 工业性试验流程

工业试验装置干馏褐煤150t/d,用平庄褐煤为原料,完成了试验任务。此工作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与平庄矿务局完成,参加此工作的还有鞍山焦耐院,东北煤气热力院和长春煤研所等单位。工业试验结果[4]已发表。为了便于讨论,简述流程如下。

工业试验流程由备煤,煤干燥,流化提升加热焦粉,冷粉煤与热粉焦混合换热,煤干馏(热解),流化燃烧,煤气冷却、输送和净化等部分组成。流程示意见图1。

1—煤槽 2—干燥管 3—干煤槽 4—混合器 5—反应器 6—加热提升管 7—热焦粉槽8—流化燃烧炉 9—旋风分离器 10—洗气管 11—气液分离器 12—分离槽 13—间冷器14—除焦油器 15—脱硫箱 16—空气鼓风机 17—引风机 18—煤气鼓风机

图1 平庄工业性试验新法干馏流程

热原料煤粉碎到小于6mm,送入原料煤槽1,湿的原料煤由给料机送入干燥提升管2。干燥提升管下部有沸腾段;热烟气由下部进入,湿煤被550℃左右的烟气提升并加热干燥。干煤与烟气在旋风分离器分离,干煤入干煤槽3;烟气除尘后经引风机17排入大气。

干煤自干煤槽经给料机去混合器4。来自热半焦槽7的800℃热粉焦在混合器与干煤相混合。混合后物料温度为550℃~650℃;然后进入反应器5,完成煤的快速热解反应,析出干馏气态产物。

煤或焦粉在流化燃烧炉8燃烧生成800℃的含氧烟气,在加热提升管下部与来自反应器的600℃半焦发生部分燃烧并被加热提升到热半焦槽7;半焦被加热到800℃~850℃,作为热载体循环使用。由半焦槽出来的热烟气去干燥提升管2,温度为550℃左右,与湿煤在干燥提升管完成干燥过程,使煤水分小于5%,温度为120℃左右。烟气温度降至200℃左右。

反应器下部产品半焦管导出部分粉焦经过冷却,作为半焦产品。

干馏产物来自反应器的荒煤气经过除尘去洗气管10,冷却洗涤后于气液分离器11分离。水和重焦油去分离槽12。煤气经间冷器13冷却,分出轻焦油。煤气经鼓风机加压和除焦油后,再经脱硫后去煤气柜。

1.2 试验结果

试验用平庄褐煤样水分M ad15%~30%;灰分A d17%~32%;挥发分V d31%~35%;热值Q ad 20M J/kg左右。所得半焦样灰分A d27%~37%;挥发分V d4%~10%;热值Q ad25M J/kg左右。所得干馏煤气质量较好,H2与CH4含量之和大于48%; CO含量小于14%;煤气热值达到16M J/m3。

2 技术讨论

平庄褐煤新法干馏工业性试验已完成。所得半焦活性很好,热值高于原煤的25%;煤气质量好,可以供作民用煤气,经过了长时间的试生产考验。试验表明新法干馏技术用于褐煤转化利用是可行的。本文就几个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2.1 干燥

褐煤含水分20%~50%,在转化利用之前均需进行干燥脱水。例如褐煤液化、干馏和流化气化都需要把煤中水分降至10%以下。新法干馏用的粉状褐煤经立管干燥水分可降至5%左右。

平庄褐煤干燥采用带沸腾段的立管,是所谓的脉冲气流干燥法。实验表明该技术是成功的。立管加扩大段简单结构达到沸腾脉冲效果,大颗粒在脉冲段停留时间长,并有沸腾冲撞,大小煤粒干燥均匀,干燥效率高等特点。干燥管由鞍山焦耐院设计,立管直径400mm,扩大段直径900mm,高为6000 mm。脉冲气流干燥法在化工生产中有所采用,是适

·7

·

2000年8月 郭树才:褐煤新法干馏

用技术。

褐煤粉与高温含氧烟气在立管干燥器中有爆炸可能,应有防爆措施,在顶部设防爆片,有备无患。为了安全,德国褐煤干燥采用水蒸气间接加热。为了防止过热,干燥管入口热烟气温度用循环冷烟气调节是稳妥的。2.2 煤与焦混合

新法干馏技术是粉焦热载体把热量传给煤粉,使煤粉快速升温发生热解反应,完成煤干馏过程。此过程关键是混合,粉煤和粉焦颗粒均小,粒内热阻不大,两种物料混合快而均匀则传热快,发生快速热解反应。

平庄新法干馏工艺混合过程是在机械转动式混合器中完成的。生产实验表明混合器好用,此技术是成功的,已获专利。该机械在高温下运转,有粉尘磨损,润滑不易,运转条件苛刻等缺点。

煤焦混合过程如果改成无运动部件的流化混合,则可克服机械式混合器的问题。例如引入流化气体,但可能带入新问题。2.3 气固分离

新法干馏工艺气固分离设备较多,见图1。实验中当旋风分离器操作正常时,气固分离较好,外排烟色清淡;不正常时冒黑烟,气固分离不好。

自反应器出来的荒煤气带尘,由于气固分离效率不高粉尘带出多,经水洗后粉尘与焦油共沉积出来,故洗气管10前后煤气导管宜短且坡度大为佳。治本方法是气固分离干净。

旋风分离器9的除尘效率均可。但北方天气寒

冷,旋风分离器下料腿易冷凝积湿,下料不畅,甚至堵塞。2.4 灰熔温度

平庄褐煤灰熔点较低,在流化燃烧炉8和加热

提升管6中,当温度超过灰熔点时出现熔渣现象,开始熔渣积挂于炉壁或管壁,严重时结块堵塞。此现象在煤气化时有之,控制温度低于灰熔点可以避免。流化炉来的热烟气的温度和含氧量控制是重要的,要保证加热提升管内温度低于灰熔点。

3 结束语

我国煤多,能源构成以煤为主。改变直接燃烧用煤,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利用效率,实现煤转化洁净利用,势在必行。由于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地区条件不同,在我国煤转化技术发展中干馏、气化和液化等多种技术都会有所发展。中国年轻煤多,有利于发展新法干馏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郭树才.煤化学工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382 Guo Shucai ,L uo Cha ng qi ,H a n Zhuang .Fuel Scie nce &

T ech no lo gy Inter na tional ,1990(8):39~503 韩 壮,郭树才,罗长齐等.煤炭转化,1992(15):56~624 郭树才,罗长齐,张代佳等.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

(35):46~50

(收稿日期 2000-03-16)

3500种期刊联合征订暨国际互联网网站开通启事

本刊已参加“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并入编《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目录》。该目录编入了70%以上的非邮发报

刊,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分综合版、社科版、科技版和电脑版四种版本出版。电脑版又称“电子订单”,供计算机采编用,最好从网上下载。综合版即为社科版、科技版之和,需要者请向全国非邮发报刊联订服务部免费函索,一般读者,科技版、社科版择一提供,去信时务请注明之。

联订服务部在国际互联网上的网站现已开通(网址:ww w.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6530468.html,),《联订目录》及本刊均已上网,该网站乃中国期刊的大型超市,集全面展示与统一收订为一体,含3500种期刊。欢迎上网查阅期刊、下载“电子订单”并订阅期刊。

《联订目录》中所列期刊均已全权委托该部收订,所有刊物均不破季订阅。本刊特此通告读者,请直接汇款向该部订阅,不必先索取《联订目录》,只须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即可。《煤化工》全年订价 32.0 元。该部的地址及银行帐号如下:

户头全称:联合征订服务部帐 号:605248-1046196

开户银行:工商行天津市尖山分理处邮政编码:300220

电 话:(022)23973378,23962479;传真:23973378地 址:天津市陈塘庄岩峰路5号联合征订服务部网址:ww w .L HZD .co m Email :L HZD @public .tpt .tj .c n

《煤化工》编辑部

·8·煤 化 工 2000年第3期

Selecting Analysis and Economic C omparison

of Synthesis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

Wa ng J ianguo X ue Tianxiang

(China Hua nqiu Ch emical Engineering

Co rpo ration100029)

Abstract T he a rticle hav e discussed the co nsumptio n o f mate rials and utilities in th e pro cesses o f Rec tisol and N HD,and co mpa red their running co sts in detail.It supplied so me r eference da ta fo r selec ting the synthesis g as purifica tio n pro cess in Ammo nia pla nts.

Key words r ectisol,N HD,pruifica tion, desulfuration,decarbo niza tio n

Lignite Retorting Using Solid Heat Carrier

Guo Shucai

(Dalian U niv ersity o f T ech no lo gy116012)

Abstract The lig nite with high v olatile matter is adv antag e o f r eto rting using ho t char as solid hea t car rier. The pilo t plant150t/d wa s briefly discribed,in which techniques on drying,mix ing,separa tio n o f solid and g as and a sh fusio n w ere discussed.The new r etor ting technique w ould dev elop ex tensiv ely in China,it is rich in lig nite and subbitumino us co al.

Key words lig nite,reto rting,pyr olysis,mild ga sificatio n

Preparation of Coal Briquette and Selection

of Its Binder for Gasification

Zhang Dex ia ng

(Ea st China U niv 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200237)

Ren Huaibin Zhu Guang ming

(Huaina n Institute of T ech no lo gy232001)

Abstract T hree kinds of binder o f coal briquette w er e selected fo r pro ductio n o f synthesis ga s th ro ug h ga sificatio n by co mpa rativ e tests.The effects of binders o n th e str eng th,ther mal stability,wa terpro of pro perty,ash content and v o la tile mat ter of the co al briquette have been inv estiga ted by or thog onal tests.A super per fo rmance binde r a nd a prepara tio n process o f co al briquette we re g iv en fo r fix ed bed ga sificatio n.

Key words anthracite,co al briquette fo r g asifica tion, binde r,a mbient temperatur e indur atio n

Eff ect of Ambient Gas in Evolution of

Sulf ur from Coal In-bed

Zhao Yunfeng

(2nd Desig n Institute o f the M inist ry

o f Ch emical Industry030001)

Bao W eiren

(Taiyuan U niv ersity of T ech no lo gy030024)

Abstract In o rder to understand the actio n of limesto ne o n desulfuriza tio n of coal in-bed and improv e its sulfur-capturing capacity,it ha s bee n researched tha t the sulfur evo lutio n fr om co al v aries with ambient g as in this paper.T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ma jo r fa ctor o f influencing sulfur ev o lution is a mbient g as and the sulfurcapturing capacity of limesto ne is affected also by a mbient gas.

Key words co al co mbustio n,coal ga sificatio n, limesto ne,desulfuriza tion in-bed,reactio n g ases

An Econo-technical Analysis of Lurgi Pressurized Gasifier Using Wangzhuang Washery Coal

Zhang Aimin J ing Ho ng jia n

(Tia nj i Coa l Chemical(Gro up)Co.,L td.047507)

Abstract This a rticle giv es a brief intro ductio n on the o pera tion of Lur gi pr essurized g asifier using W ang zhuang washer y co al.Acco rding to the a naly sis of the o pera tion results,using wa she ry coa l can increase the productio n r ate a nd the capacity o f th e sy nthetic ammo nia plant,a nd reduce th e co st of the am monia pro ductio n.It demo nst rates that it is eco no mically and technically feasible to apply washer y co al to lurgi pressurized gasifier.

Key words L urgi pr essurized gasifier,washer y co al, summa ry

Studies on Hydroformylation of Mixed C8Olef ins

W ang T onge n He Dehua Liu Y e Liu J inya o

Lin H o ng zhen Liang Yu Liu Cho ng w ei Zhu Qiming (State Key Lab.o f C1Chemical Techno lo g y,Depa rtment of Chemist ry,Tsingh ua U niv er sity100084)

Abstract T he hydr ofo rmy la tion reactio n o f the mix ed C8o lefins ca talyzed by so me Rh-P co mplex es has been studied.The ex 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Rh (CH3CO O)2]2,Rh(CO)PPh3(acac)a nd Rh6(CO)16a re all effec tiv e ca taly st pr ecur so r s at th e suitable r eac tion co nditio ns.The effect of liga nds,Rh concentra tions and so lv ents hav e prov ed that the additio n o f lig and O PPh3,the suita ble Rh co ncentra tio n,a nd the addition of solv ents such a s diethy lene g ly co l dimethyl ether o r tetra ethylene g lycol dim eth yl e the r are fav or able fo r the fo rmation of C9 a ldeh ydes.Ex periments also sho w that the yield o f C9

·1

·

褐煤提质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本制度主要是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1.2 本制度适用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褐煤提质项目工程建设的所有施工单位。 2 组织体系和责权划分 2.1 公司可委托主要施工承包商(以下简称代管方)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用水、施工用电、施工道路进行统一管理,以满足施工现场的水、电供应和道路畅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 项目公司褐煤提质组负责对施工承包商的道路、用电方案进行审批,并组织监理承包商对其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2.3 项目监理承包商应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2.4 当 3.1条中代管方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方面与其他施工承包商发生分歧时,由项目监理承包商负责对其协调,必要时请褐煤提质组予以裁定。 3 制度管理内容和方法 3.1 施工现场调度和报告 3.1.1 施工现场调度由每周定期召开的现场施工调度例会完成。 3.1.2 施工现场调度会闭会期间,就现场力能及机械互相协作使用、总平面管理交通堵塞等问题,项目监理承包商有权经各方协商后做出必要调度,施工承包商应予执行。有关费用按各方合同或协议执行,金额较大的问题应经公司主管经理批准。 3.1.3 施工承包商应于每月25日提供当月工程月报(包括完成工程量、工作量、形象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同时提供质量月报(包括验评及混凝土生产统计)由项目监理承包商签署后报公司褐煤提质组及计划部。 3.1.4 施工承包商应按年、季、月提供其下一个年、季、月的工程进度计划(包括材料、设备、用款计划),报项目监理承包商审核并签署意见,再报公司褐煤提质组、计划部,经公司有关部门研究后,经公司领导批准实施。 3.1.5 施工承包商提出的有关施工中的问题,并且是根据合同应由公司解决的,项目监理承包商应及时签署并报公司且应在三天内协调解决,以免延误建设工期。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应及时通知施工承包商,并根据具体情况在短时间内有解决的方案。 3.2 现场力能主干线管理 3.2.1 现场给水、排水、蒸汽、电、通信等主干线通称力能主干线。力能主干线由公司有关部门负责或者委托代管方进行检查、管理。 3.2.2 各施工承包商使用上述主干线时,应先提出申请,并与管理方办理有关协议和手续,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发表时间:2014-11-25T15:53:17.903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月上旬供稿作者:贾梦阳 [导读]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贾梦阳JIA Meng-yang曰邰世康TAI Shi-kang(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摘要院我国有较为丰富的褐煤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褐煤的加工利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褐煤高水分,高灰分,低发热量以及易自燃等性质使得其不宜经过洗选加工后直接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以及储运,所以褐煤提质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针对国内外对褐煤提质的研究,总结了褐煤提质技术的分类以及进展,并结合我国褐煤发展的现状对提质 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lignite resources.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expansion of coal energy is demanded, andthe demand for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brown coal are increasing. Howerer the brown coal has high moisture, high ash content and lowcalorific value and eas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other properties, so it should not be directly used after washing and processing,while it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coal resources, so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developing. For the studies on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ress of this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关键词院褐煤;提质技术;发展Key words: brown coal;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院TQ53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073-03 0 引言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产量从上世纪80 年代超过10 亿吨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优质煤的供应日渐紧张,发展褐煤提质的技术以及应用可以缓解我国紧张用煤需求。 1 褐煤的特点褐煤是矿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煤质特点是水分大、孔隙率达、挥发分高、不黏结、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含氧量在15%-30%左右,热稳定性差,易风化不适合储存以及长距离运输,直接燃烧不仅热值低,而且污染环境,浪费巨大。提质后的褐煤,相比提质前,水分可以下降70%左右,发热量可提升6MJ/kg 左右,表面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有利于贮存和运输,而且有利于燃烧,发电,化工方面的使用,所以,提质成为了褐煤较为环保并高效的利用方式。 2 褐煤提质的技术现状褐煤提质指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脱除褐煤的水分,含氧官能团以及多余的灰分,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提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的是将褐煤加热或与高温物质,如热烟气、过热蒸汽等,进行换热,脱除其中的水分和部分挥发分,提质过程中煤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法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褐煤发生热解反应,在脱除水分和大部分挥发分的同时,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或半焦的过程。此过程中,褐煤煤体发生了焦化和热分解等化学变化。 2.1 物理法物理法指的是干燥脱水提质,干燥法又分为两类:蒸发脱水提质,非蒸发脱水提质。 2.1.1 蒸发脱水提质褐煤蒸发脱水技术是指在较低温度下,通过使用过热蒸汽、烟道气或热油为干燥介质进行脱水的一种褐煤脱水干燥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蒸发脱水提质的方法。 2.1.1.1 回转管式干燥工艺该工艺适用于褐煤的轻度干燥,在常压下褐煤在管式干燥器内在低压蒸汽的作用下被加热到100益左右,此时水分被蒸发出来,脱水后的空气通过除尘器和煤粉分离开,一部分空气进入回转窑作为脱水介质继续循环,剩余的排入大气。 此方法用于褐煤的快速、轻度干燥,但是干燥后不易长期储存、运输,干燥后的褐煤复吸现象严重,另外此法尾气排放量大,排空的粉尘较多,不环保且能耗大。 2.1.1.2 泽玛克(ZEMAG)褐煤干燥成型提质技术ZEMAG 技术工艺流程分为预制、干燥、破碎和成型。 褐煤经初步破碎处理后,进入管式干燥机,干燥后的褐煤经过进一步破碎以达到成型工艺要求的粒度,最后压缩成型。 该工艺采用低压饱和蒸汽作为干燥介质,运行成本低,三废排放少,具有较为成熟的运行经验。 2.1.1.3 褐煤脱水热压提质(HPU)HPU 技术是神华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研究的课题,具体的工艺流程是:褐煤经过备煤系统破碎之后在6.4MPa 和150-350益的循环流化床高温烟气炉中被加热,通过粉煤直管式气流干燥装置,然后通过高压对辊成型机挤压成型。 此过程可脱去煤中80%左右的水分,同时发热量可提高约20%,经过热压作用,煤颗粒的孔隙减少,比表面积降低,而且煤分子的侧链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甲氧基等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复吸作用。另外产出型煤的成型率较高,跌落试验效果好,对其长距离运输和电厂燃用有一定的意义。 2.1.1.4 UBC 褐煤提质技术UBC 褐煤提质技术的脱水介质为再生油(通常是石油的轻油)和重油,脱水介质和经破碎处理过的褐煤混合成煤浆,然后再蒸发器中加热,褐煤孔隙中的水分被蒸发,同时重油进入到褐煤的孔隙中,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褐煤的复吸现象并降低了自燃反应,在通过细颈盛水瓶回收煤浆中的油,之后用干燥机加热脱除吸附在煤中的油,最后将提质后的煤品压缩成型。 UBC 提质技术应用在印尼的Satui 矿,经过工业测试,体制后的褐煤发热量可升高一倍以上,普遍提高到26.96MJ/kg 以上,水分大幅减少,不过,提质同时会造成一定量的油品浪费。 2.1.1.5 BCB 提质技术BCB 提质技术是由澳大利亚White 能源公司研发的,具体的工艺流程为褐煤经过充分破碎后(小于3mm)在干燥筒仓中被300-400益的烟气快速升温至105-110益,通过“闪蒸式烘干”脱除煤中的水分,再经旋风分离器捕集后压缩成型,由于型煤在生产过程中会升温,为避免自燃现象,常通过喷水对型煤进行冷却处理。 技术不改变煤的化学性质以及焦化特性,加工成本低,但是由于冷却过程又进行喷水冷却,所以脱水的效果不明显。 2.1.1.6 Coldry“冷干”提质工艺澳大利亚亚太煤钢公司提出的冷干提质工艺,具体过程是:褐煤在设备中经“剪切”作用打破煤的碳结构,实现煤的脱水过程,因为整个分离过程在20益-30益下进行,所以称为“冷干”。破碎之后的煤,经过成型作用,形成煤条,之后自然断裂成为棒状的型煤,经过传输过程的吹风冷却,以及自然硬化作用之后,经过将近两天的蒸汽干燥就可获得最终的型煤产品。

煤炭洗选

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与煤炭洗选相关的煤炭概况(煤的形成、种类、物化特性等)、煤炭洗选技术与工艺(跳汰、重介、旋流器等工艺特点)、煤炭洗选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占%,石油和天然气仅占%。我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长期以来,国内70%的燃料和工业动力、6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0年内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大量的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012Mt,SO2排放量为1926Mt,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而燃煤造成的烟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到70%和85%。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转化燃烧率,国家和用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围绕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发展选煤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据3/4的高额比重,而且这样的态势直到21世纪初叶不会改变。然而,大量燃用煤炭已引起

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将随煤炭生产量和消耗量的增加而日趋严重。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现阶段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手段。因此,在洁净煤技术起步时期,首先要加速发展选煤。洗选煤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为选煤的发展拓宽道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产煤国家的多年经验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多数煤矿来说,选煤厂是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 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将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选煤可以出去煤中的杂质,包括矸石和50%~70%的硫,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选煤还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选煤已成为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洁净煤技术中的源头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选煤大发展,是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的要求;2000年以来,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我国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 一、与选煤相关的煤炭概况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123

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专业班级:煤化工生产技术131班 学生姓名:蔡廷柳 指导教师:周诗健 设计时间:2016.5.8—2016.6.5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2016年5月9日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文叙述了我国褐煤的分布、储量及利用概况,介绍了目前我国煤化工常用的工艺途径,及以往我国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的一些情况,并对利用褐煤为原料制成合成气、联产天然气和部分油产品等几种煤化工途径进行了探讨。鉴于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硬质、灰分含量中等等特点,建议在开发利用上应考虑这些特征,扬长避短。 褐煤资源在我国的内蒙古、云南等省(区)较为丰富。如何开发利用好我国的褐煤资源,是广大煤化工业内人士所关切的重要课题。褐煤提质技术不但可以解决褐煤直接燃烧时环境污染严重、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得到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多种煤基产品,是褐煤高效、低污染利用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能源多元化的战略。同时,回收高附加值的焦油产品,实现褐煤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教研室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学生姓名 蔡廷柳 系别 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煤化131 设计(论文)题目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说明书共 19 页,图纸共 0 张 答 辩 情 况 提 出 问 题 回 答 问 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回答不清 1 2 3 4 5 6 7 8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褐煤体质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 发布日期:2010-4-20 10:08:29 常州市威尔伯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褐煤提质技术与装备在国内领先,具有运行安全、产量大、操作简单、投资少、提质性能好、环保、节能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内蒙古锡林浩特、霍林郭勒等地。 一、褐煤的特性 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的低级煤。是泥炭经成岩作用形成的腐殖煤,煤化程度最低,呈褐色、黑褐色或黑色,一般暗淡或呈沥青光泽,不具粘结性。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水分大、挥发分高、密度小,含有腐殖酸,氧含量常达15~30%,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发热量低。按照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还分为两小类:透光率PM大于30~50%的年老褐煤和PM小于或等于30%的年轻褐煤。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30%,挥发分高15%~3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 二、褐煤干燥提质的前景 褐煤有着清洁、低挥发和低硫的优点,但同时又存在着湿度大、燃点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点,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目前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褐煤的经济价值及其相关加工生产技术又重新被世界能源界所重视。 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反应活性高,但其热值相对较低,含水

量较高,一般为25-60%。褐煤中的水分增加运输成本,影响锅炉运行,降低电厂效率,增加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因此褐煤干燥和提质技术及装备的开发是清洁和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 褐煤的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褐煤脱水过程除脱去部分水分外,也伴随着一些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由脱水作用和过程引起的。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是褐煤的脱水过程。经过脱水后,褐煤的水分及氧化速度即降低,发热量提高,燃烧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小。 提质后的褐煤将更有利于利用、运输和贮存。若是将褐煤中的50%的水分除去,则将会把褐煤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15%。实际测试得知,一种水分42.52%、发热量11.93MJ /kg的褐煤,经提质干燥后,水分降14.43%,发热量增至18.08MJ /kg,相当于提高了热值51.6%,这对于褐煤电厂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三、褐煤提质干燥技术项目介绍 常州市威尔伯机械有限公司针对我国褐煤的特点,开发研制了褐煤干燥提质工艺与装备。该技术可以将褐煤的水分降到12%以下,处理后的煤的热值提高可达30%以上,直接作为动力煤替代烟煤或无烟煤在现有电厂使用。该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适合我国褐煤开采企业,也适合尾矿回收和再利用企业以及煤泥的利用项目。本技术具有投资规模小、见效快、投资回收周期短等特点,采用褐煤(含水量为35%),生产的型煤水分含量降低到12%,热值提高30%,同时自燃倾向很小,燃烧特性接近烟煤。 公司秉承“褐煤提质干燥装置为主导产品;根据客户项目要求,个案设计针对性方案,专业制造精心安装调试。公司将在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下,突显社会价值。公司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自行成立“兆兴褐煤提质有限公司”,作为生产试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 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与煤炭洗选相关的煤炭概况(煤的形成、种类、物化特性等)、煤炭洗选技术与工艺(跳汰、重介、旋流器等工艺特点)、煤炭洗选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占94.3%,石油和天然气仅占5.7%。我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长期以来,国内70%的燃料和工业动力、6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0年内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大量的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012Mt,SO2排放量为1926Mt,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而燃煤造成的烟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到70%和85%。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转化燃烧率,国家和用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围绕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发展选煤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据3/4的高额比重,而且这样的态

势直到21世纪初叶不会改变。然而,大量燃用煤炭已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将随煤炭生产量和消耗量的增加而日趋严重。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现阶段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手段。因此,在洁净煤技术起步时期,首先要加速发展选煤。洗选煤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为选煤的发展拓宽道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产煤国家的多年经验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多数煤矿来说,选煤厂是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 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将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选煤可以出去煤中的杂质,包括矸石和50%~70%的硫,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选煤还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选煤已成为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洁净煤技术中的源头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选煤大发展,是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的要求;2000年以来,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我国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

褐煤的利用技术

青春岁月 一、前言分为低温(550~600℃)干馏和中温(700~800℃)干馏。褐煤干馏产出的煤气产品可以作为燃料气和化工合成气,焦油或酚类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可作化工原料,半焦是良好的炭质还原剂和无烟燃料。 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 5、腐植酸制品 中国的资源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煤储量比较丰富,煤褐煤用稀碱溶液萃取出的物质中,扣除沥青和矿物质的那一炭资源种类齐全。包括从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种。中国褐煤资源部分即为腐植酸,它由溶于水的黄腐酸、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的丰富,己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亿t,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其棕腐酸和只溶于碱的黑腐酸组成。利用褐煤生产的腐植酸产品类中内蒙古的褐煤储量最大,占全国褐煤储量的77%。褐煤是煤化程型很多,目前已成功用于生产的产品包括:硝基腐植酸、硝基腐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植酸铵、硝基腐植酸钾、腐植酸钠、磺甲基腐植酸钠、腐植酸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钾、黄腐酸、黄腐酸铁、腐西酸复混肥等。褐煤腐植酸还可以生褐煤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产钻井液添加剂、陶瓷用腐植酸钠、混凝土减水剂、蓄电池阴极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 膨胀剂、锅炉防垢剂等。磺化褐煤是褐煤腐植酸的衍生物,是褐园的有机肥料。 煤在磺化剂、适当温度等条件下合成制得的,其外观性状为棕黑二、褐煤的基本特征色粉末,是一种廉价、高效的钻井泥浆处理剂。主要用于石油、我国褐煤资源主要形成于晚侏罗纪、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地质勘探钻井,在钻井泥浆中具有明显的降滤失和抑制降粘作晚第三纪褐煤多为土状褐煤。褐煤储藏基本特点为埋藏浅,煤层 用。 厚度大。 3 6、褐煤中提取微量元素 褐煤大多数无光泽,真密度在1110~1140g/cm 之间,水分高依据煤中对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对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的达30%~60%,挥发分高,燃点低,不粘结,易风化变质,含原生微量元素进行回收利用,例如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中的不同含煤腐植酸,含氧高,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原生腐植酸是褐煤 地段,对锗元素的回收利用。 区别于其它煤种的主要特征组分。 四、褐煤加工利用的新进展三、褐煤的利用途径1、吸附及离子交换剂 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 褐煤本身的孔隙及含有羧基、醌基、羰基、甲氧基、酚羟基由予褐煤储量较大,且其热值低,易自燃,如果配套建设坑等活性基团,使褐煤成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有机离子吸附剂,具有口电厂作为燃料利用是合理的。但是基于褐煤水分高,热值较优异的吸附、络合及交换性能。经加工可制得活性炭、分子筛低,利用露天或矿井生产的毛煤直接燃烧往往难以满足电厂对褐等。 煤的最低热值要求。因此应清楚地掌握褐煤的本质特征,并且应2、水煤浆添加剂 该按照其赋存的煤质特征,有区别地加以利用。才能使众业取得目前,水煤浆专用分散剂生产原料多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考虑各种利用途径产品的市场 为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以往的试验研究中得出,腐和满足所利用工艺对外部条件的要求。 植酸基水煤浆分散剂性能良好,根据其试验研究结果,可将腐植2、褐煤的气化酸合理地分级抽提,并适当改性,充分利用棕、黑腐植酸获得腐煤炭气化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用气化剂对煤进行热化植酸基水煤浆添加剂,同时将黄腐酸有效地抽提出来。众所周学加工,将固体煤转变为煤气的过程。对所产煤气进一步加工,知,在腐植酸混合物中,黄腐酸在工农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可制得其它气体、液体燃烧料或化工产品。煤炭气化技术是洁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极高,单独提取出来,将大大提高水煤浆专用净、高效利用煤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是煤炭化工合成、煤炭直添加剂生产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腐植接/间接液化、IGCC技术、燃料电池等高新洁净煤利用技术的先导 酸加工成本低,用褐煤腐植酸生产水煤浆添加剂,其价格只相当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于萘系添加剂价格的1/5~1/6,但成浆性能与萘系添加剂相当。 褐煤是化学活性非常好的煤种,比较容易气化,褐煤气化技五、结语 术已经非常成熟,褐煤气化厂广泛分布于许多国家。 在当今能源问题日益紧张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3、褐煤液化对褐煤进行加工利用必须同时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应根据其特褐煤炼油有2种方法。①低温干馏法,是将煤置于550%左右性及市场需求,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积极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的温度下进行于馏,以制取低温焦油,同时还可以得到半焦和低用,合理开发利用褐煤资源。 温焦炉煤气。对原料煤的质量要求是:焦油产率(T)大于7%,胶质层厚度小于9mm,热稳定性s+13大于40%,粒度6~13mm,最【参考文献】 好为20~80mm。②加氢液化法,是将煤、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1] 戴和武, 谢可玉. 褐煤利用技术[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8.起,在高温高压下使煤中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成低分子液[2] 虞继舜. 煤化学[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态或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要求煤的[3] 李华民, 初 茉. 霍林河褐煤腐植酸开发利用技术探讨[J]. 煤炭工程, 碳氢化(C/H)小于l6,挥发分大于35%,灰分(A)小于5%,煤 2002(3). 岩的丝炭含量小于2%。 [4] 杨茂生. 褐煤的加工利用途径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9(1).4、褐煤干馏 [5] 初 茉, 李华民. 褐煤的加工与利用技术[J]. 煤炭工程, 2005(2). 褐煤干馏(热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或在惰性气体、或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将褐煤加热,最终可得到热解煤气、焦油或酚类产品、半焦产品的加工方法。对于褐煤,按加热的温度主要可 褐煤的利用技术 □ 李 明,刘志佳,刘海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综述褐煤利用现状,介绍其在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中的地位,并提出褐煤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褐煤;利用技术

国内外褐煤利用现状

电站锅炉掺烧褐煤结焦特性实验研究 中国电力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尤其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燃煤电厂越来越多,火力电站的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已经由70年代的以100~200MW为主力机组发展到了现在以300~600MW作为主力机组。预计到本世纪末,火力发电用煤量约占据原煤消耗的1/3,每年耗煤量达5亿5000万吨左右。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仍然占据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而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难以根本扭转。 中国处于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炭消耗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且其中50%左右的原煤应用于燃烧发电。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我国火电供电平均煤耗量为321克每千瓦时,燃煤发电的整体效率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及其年发电量的迅猛增长,呈现了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的动力煤储量逐年减少的现状,从而不得不面临优质煤炭资源难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长期而且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从节约能源及经济性方面考虑,电厂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混煤掺烧技术,即将一种或多种非标准煤与设计煤种混合,从而供应于燃煤锅炉。 此外,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到1995年年底,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1】。但是褐煤在燃烧发电的应用方面远远地落后于烟煤和无烟煤等优质动力煤,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电厂对设计煤种的要求,同时随着混煤掺烧技术的发展,决定进行掺烧褐煤来解决电厂用煤紧张,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同时实现对品质相对较差的褐煤资源的充分利用。然而褐煤具有高灰分、高挥发分、灰熔点低等煤质特性,不得不考虑掺烧褐煤对电站锅炉结焦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关于编制褐煤提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褐煤提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褐煤提质项目投资环境分析,褐煤提质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褐煤提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褐煤提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褐煤提质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褐煤提质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褐煤提质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褐煤提质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褐煤提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的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 - 1 - 第1章褐煤提质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 §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 §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 §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 §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 §1.2.3 厂址 ..................................................................................................... 9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 §1.2.5 环境保护 ............................................................................................. 9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 §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 §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褐煤提质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 §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 §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 §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 §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

褐煤提质技术分析(DOC)

褐煤提质技术分析 1、褐煤提质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优质煤炭资源越来越少,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价格相对低廉的褐煤开发利用被重视起来。拥有褐煤资源的国家现都积极研究褐煤作为燃料煤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其中德国、美国和俄罗斯作为储量大国,均将褐煤作为未来重要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达到1300亿t,占到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3%左右,迄今对褐煤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含水量高,在空气中易风化,含一定量的原生腐殖酸,碳含量低,氧含量高,氢含量变化大,挥发分一般在45%~55%。褐煤与其他煤种相比,含氧量高、灰分及灰熔点变化较大、密度小、易自燃,煤粉容易爆炸,褐煤中较高的水分含量,增加了褐煤的运输成本,长距离运输还会带来自燃和爆炸的问题,限制了褐煤向较远地区的运输。褐煤直接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很大,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此外,褐煤作为原料转化利用也受到限制,褐煤液化、干馏和气化都需要把煤中水分降至10%以下。褐煤若不经过提质加工将难以满足多种用户的质量要求。因此褐煤提质加工脱除褐煤中的水分,消除褐煤脱水后发生自燃、爆炸的潜在危险,从而提高褐煤品质,是扩大褐煤应用范围的关键。褐煤脱水提质加工后,水分显著降低,发热量大幅度提高,既可防止煤炭自燃、便于运输和贮存,又有利于发电、造气、化工等使用。 2、褐煤提质的意义 长距离运输高水分、低热值的褐煤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美国曾对褐煤脱水后减少运输量的效果做过评估,一种水分42.52%、发热量2847kcal/kg的褐煤,经2.02Mpa的蒸汽处理后,水分降至14.43%,发热量增加到4315kcal/kg,相当于提高了热值51.6%。发电厂240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要用褐煤1100万吨,如果能将褐煤水分由36%降至16%左右,则一年可减少220万吨煤炭运输,节省运费6600万元。另一方面从锅炉燃烧角度来说,燃烧高水分褐煤将导致火焰温度降低,热效率下降,当电厂使用脱水和提质后的褐煤,可以显著减少或避免电厂额定出力降低的现象。锡林郭勒盟2009年褐煤产量达到7000万吨,除盟内加工消化2000万吨外,其余煤炭均需要外运。5000万吨褐煤如果进行脱水提质,至少可以减少1000万吨运输量,可节约铁路运费15——20亿元(不包含海运费)。褐煤提质干燥前后的对比见表1。 表1 褐煤提质干燥前后的性质对比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 褐煤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杨兆海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10-4班,学号:06102631) 摘要: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它是泥炭沉积后经脱水、压实转变为有机生物岩的初期产物,因外表呈褐色或暗褐色而得名。我国的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 t,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7%,在我国煤炭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褐煤平均水分在30%左右综述褐煤的利用现状、影响因素及有效解决办法,比如褐煤热解、褐煤液化、褐煤气化、褐煤生产腐植酸、褐煤的三高一低、褐煤的干燥等。 关键词:褐煤;利用 Abstract: Lignite is the lowest degree of coalification coal, it is after peat deposits by dehydration, compacted into organic biological rock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duct, because of surface brown or dark brown. Our country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has proven reserves of 1303 t, about 17% of the national coal reserve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o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Average moisture lignite in China at 30% utilization of lignite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such as coal pyrolysis, coal liquefaction, lignite gasification, lignite humic acid production, 3 tall one low, lignite drying lignite. Key words: lignite; utilization 1褐煤的综合利用 1.1褐煤液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