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村饮黎简有鉴赏

村饮黎简有鉴赏

村饮黎简有鉴赏
村饮黎简有鉴赏

村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ù):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诗歌鉴赏】

古代的习俗,在春秋两季的社日里,村民们凑钱备了牲酒,先祭土神,祈求丰年,然后聚在一起欢饮,有时还热闹一番,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晚唐诗人王驾的名篇《社日》曾从一个侧面含蓄而生动地写出了春社之日的欢乐景象: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黎简的这首诗看来也是写春社之日的村饮,但意境和写法都不相同,可谓别开生面之作。

诗的前面两联写村饮时情景。诗人—开篇便点明题意。“家家”,表明村民凑钱聚饮的普遍。“竹枝篱外野棠边”,是对村饮地点的素描,不仅缴足了“村饮”的题面,而且给诗的意境增添了野趣。从首联所写来看,似乎村民们开怀畅饮的场面即将出现。然而第二联两句,诗人用笔来个奇蜂突起:不提如何饮酒,却写村民们围绕物价飞涨进行话苦忆甜的场面。“谷”和“丝”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吃饭穿衣,这些东西的价格长久以来成倍地上涨,谁家能够承受得了?怪不得父老们要回忆过去的日子,对康熙时代的东西便宜絮谈不止。可年轻人听听以后有些不耐烦了,他们觉得老谈这些有什么用!还能叫谷价丝价跌下来?于是站起来说:“老人家,你们不要再谈年轻时候过的好日子了。”父老们的絮谈和年轻人的厌听,不同的情态,其实是反映了共同的心理:对“谷丝久倍寻常价”的现实深表不满,读者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家家”所过的苦难日子。“父老休谈少壮年”,这一句真可说是生趣飞来,余味无穷。

诗的下面两联写村饮后景象。村饮结束时天色已“晚”,诗中只说“人归”,而不是王驾诗中所写:“家家扶得醉人归”,说明这次村饮时间虽长,大家都没喝醉。原因不言而喻:“谷丝久倍寻常价”——一来各家没多少钱好凑,打来的酒只能“意思意思”;二来物价飞涨像一团阴云压在村民们的心头,谁还有豪兴贪杯?在第三联中,诗人转以较轻松的笔调描写村饮结束后即目所见:细雨濛濛、芳草萋萋、东风拂拂、落红无数、牛垫花眠,一派寒食节来临时的村野暮春景象,字里行间硫露出欣赏、赞美之情。另一方面,诗人在这一联中所描绘的妍秀景色与村民们在归来路上稍稍宽慰的心绪也是融洽的:东风化雨,老天给安排了插秧的大好时节;牛眠养神,正可作春种的得力助手。可以想见,此对此刻,在村民们阴沉的心田透出了亮色,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夺取今年的好收成上。结尾二句再拓展一步,写到了“村饮”之后。此时,田里秧苗已初长,还需辛勤护育;桑树则才出短芽,更当着力培养。看来,在春分、寒食两个节令之间,正有一场大忙在等待着乡人们,这一场聚饮,只是让他们暂且松一口气罢了。“忙甚(忙得厉害)”二字,也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村饮”看似是“闲”,其实正是大忙的前奏。所以,这一句虽然表面上与上文不同调,其实正是上文的自然延续,也是上文的总结。

这首诗中“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两句乃一篇之警策。就思想内容而言,这一联尖锐而深

刻地反映了所谓乾隆盛世时代物价飞涨、百姓不堪承受的现实。就艺术表现而言,这一联平中见奇,隽妙峭异,被凌扬藻称为“绝妙”之句(见《国朝岭海诗抄》卷十四)。

黎简的诗往住千锤百炼而出,近体多奇崛之作。这首《村饮》描绘风土人情,却写得纾徐婉挚,秀丽自然,代表他诗歌创作的另一种风格,故受到评论家们的特别注意.屈向邦在《粤东诗话》中就赞美此诗“工丽绝伦,深类晚唐名作”。(陈少松)

(注]①醵(jù):凑钱喝酒。②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的三月二十、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天或二天。春分、寒食期间正是插秧大忙季节.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读一读,写一写(5分) dòng tíng shāo wēi wān yánéjiǎo zhèjiāng ( )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伐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暇()梢()峦()碗()桐()假()稍()恋()蜿()洞()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波()壮阔()()森郁变化()() 五()斑斓()()如镜盘曲()() 五、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各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8分) 1、斑斑点点 2、光溜溜 3、无边无际 4、摇摇头 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6分) 清清缓缓渐渐轻轻朵朵 1、汽车()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地流,声音()的。 3、()盛开的白莲映在()的河水里。 七、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在横线上。(4分) 春来江水绿如蓝澄江一道月分明春江潮水连海平遥望洞庭山水翠 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 3、,白银盘里一青螺。 4、落木千山天远大,。 八、这组课文,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你能选择一首默写出来吗?记住写上作者(5分) ,。 ,。 九、过年你一定得到不少的压岁钱,对于这些压岁钱,你是怎样使用的?谈谈你的看法。 (7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2分) 2、“兀”字是()结构,部首是(),音序是()(3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2分)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给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5、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3分) 6、作者把桂林的山跟()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2分) 7、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1分) (二)、阅读《我家的小园》,回答问题。(15分)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sūshū)菜、花草和树木。这里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lào nào)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zhǎng cháng)得很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zòng zhò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用“—”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划下来。(4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强壮()茂密()威风() 3、这篇短文是按照顺序写的。(2分) 4、在文中用“—”划出一个拟人句。(2分)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来。(4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十一、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4、题目自拟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2019-02-19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我自始至终轻轻地播放着一段乐曲。该曲有着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学生一听乐曲,仿佛置身之中,恬静、愉悦、向往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帮助学生“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尽管整堂课我都努力地按照设计时的想法在做,但备课还是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些,没有更多的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整篇课文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前面松了些,后面有些赶。另外,在让学生朗读上也有“蜻蜓点水”之嫌。有些浮于表面,显得程式化了。如果时间安排更好的话,应该照顾到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更好地来体现备课中的“由读引情”的理念。最后,课件设计中也有小小的不足,安排教

村饮黎简有鉴赏

村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ù):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诗歌鉴赏】 古代的习俗,在春秋两季的社日里,村民们凑钱备了牲酒,先祭土神,祈求丰年,然后聚在一起欢饮,有时还热闹一番,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晚唐诗人王驾的名篇《社日》曾从一个侧面含蓄而生动地写出了春社之日的欢乐景象: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黎简的这首诗看来也是写春社之日的村饮,但意境和写法都不相同,可谓别开生面之作。 诗的前面两联写村饮时情景。诗人—开篇便点明题意。“家家”,表明村民凑钱聚饮的普遍。“竹枝篱外野棠边”,是对村饮地点的素描,不仅缴足了“村饮”的题面,而且给诗的意境增添了野趣。从首联所写来看,似乎村民们开怀畅饮的场面即将出现。然而第二联两句,诗人用笔来个奇蜂突起:不提如何饮酒,却写村民们围绕物价飞涨进行话苦忆甜的场面。“谷”和“丝”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吃饭穿衣,这些东西的价格长久以来成倍地上涨,谁家能够承受得了?怪不得父老们要回忆过去的日子,对康熙时代的东西便宜絮谈不止。可年轻人听听以后有些不耐烦了,他们觉得老谈这些有什么用!还能叫谷价丝价跌下来?于是站起来说:“老人家,你们不要再谈年轻时候过的好日子了。”父老们的絮谈和年轻人的厌听,不同的情态,其实是反映了共同的心理:对“谷丝久倍寻常价”的现实深表不满,读者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家家”所过的苦难日子。“父老休谈少壮年”,这一句真可说是生趣飞来,余味无穷。 诗的下面两联写村饮后景象。村饮结束时天色已“晚”,诗中只说“人归”,而不是王驾诗中所写:“家家扶得醉人归”,说明这次村饮时间虽长,大家都没喝醉。原因不言而喻:“谷丝久倍寻常价”——一来各家没多少钱好凑,打来的酒只能“意思意思”;二来物价飞涨像一团阴云压在村民们的心头,谁还有豪兴贪杯?在第三联中,诗人转以较轻松的笔调描写村饮结束后即目所见:细雨濛濛、芳草萋萋、东风拂拂、落红无数、牛垫花眠,一派寒食节来临时的村野暮春景象,字里行间硫露出欣赏、赞美之情。另一方面,诗人在这一联中所描绘的妍秀景色与村民们在归来路上稍稍宽慰的心绪也是融洽的:东风化雨,老天给安排了插秧的大好时节;牛眠养神,正可作春种的得力助手。可以想见,此对此刻,在村民们阴沉的心田透出了亮色,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夺取今年的好收成上。结尾二句再拓展一步,写到了“村饮”之后。此时,田里秧苗已初长,还需辛勤护育;桑树则才出短芽,更当着力培养。看来,在春分、寒食两个节令之间,正有一场大忙在等待着乡人们,这一场聚饮,只是让他们暂且松一口气罢了。“忙甚(忙得厉害)”二字,也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村饮”看似是“闲”,其实正是大忙的前奏。所以,这一句虽然表面上与上文不同调,其实正是上文的自然延续,也是上文的总结。 这首诗中“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两句乃一篇之警策。就思想内容而言,这一联尖锐而深

小学四年级语文 我家的小园(选学课文)

我家的小园(选学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园四季景色的词语、句子。认识课后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用词准确、优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九课中,我们跟随作者到小兴安岭,了解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了解了那里丰富的物产。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美丽的景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一课《美丽的小园》。 ●二、阅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主要内容:我家的小园真美丽,四个季节,四幅画。 学习要求: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三、学生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1、围绕“我家的小园真美丽,四个季节,四幅画”这句话自读课文。 2、利用文内注音解决生字的认读问题。 3、通过查字典和上下文的联系,了解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4、通过反复读,理清本文按照春夏秋冬安排材料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学生集体交流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五、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以自学汇报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看图,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并简单说说理由。 ●六、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采取比赛读、指名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热爱小园的感情,用赞赏的口气朗读。 ●七、语言积累: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下来。 板书: 11 我家的小园 四个季节四幅画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 ㈠人物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㈡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其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钱钟书《谈艺录》中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比较而言,李贺诗歌的语言成就最高。李贺读书颇多,一方面深受楚辞汉魏乐府诗齐梁诗歌的影响;另一方面接受了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的“务去陈言”,也就是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于学古中不断创新,正是

三年级阅读短文练习

三年级阅读短文练习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妈妈在我们家里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为让我专心学习,让爸爸安心工作,不仅完成上班时间八小时的劳动,还要包揽一切家务。 妈妈省吃俭用,尊老爱幼,她为一家人的伙食操尽了心。每天除了照顾身弱的爸爸,让他多吃点好的外,还要为我调剂一日三餐,更要节省一部分钱来孝敬爷爷、奶奶。从我记事起,妈妈的饭桌上就没离开过咸菜和大酱,遇到菜少的时候,她基本不动筷。每当我们劝她吃菜的时候,她总是说:“你吃吧,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此邻居都夸妈妈是个贤妻良母。 妈妈不怕威胁,坚持正义,敢于斗争。一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卖黄瓜的摊床上,卖菜的老爷爷给妈妈称了两斤黄瓜。当他转身给妈妈找钱的时候,来了一个留小胡子的小伙子。他以最快的速度拿了三条黄瓜,趁老爷爷不注意,转身就要跑。妈妈拉了小伙子一把,心平气和地说:“喂,同志,你的黄瓜还没有称呢,也没给钱,怎么就走啊!”留小胡子的小伙子眼睛瞪得圆圆的,和妈妈大嚷起来:“黄瓜不是在这里买的,凭什么给他钱。”妈妈的目光是那样坚定,她毫不客气地对小伙子说:“我亲眼见你从这里拿走黄瓜,装进筐里的,你说从别人那里买的黄瓜,你能说出黄瓜是几斤几两吗?”那小伙子一下没词了,放下黄瓜,就灰溜溜地跑了。那个卖黄瓜的老爷爷连声说:“谢谢呀!同志。”妈妈却说:“大爷,您老放心吧!坚持正义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来维护社会秩序。” 啊!多么好的妈妈呀。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找出第三自然段的重点句,用~~~画出。再写出这段的主要内容。 2.用‖把第二自然段分层。 二、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边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来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子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 案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 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 为什么? 答案:(6分)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 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 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诗文赏析】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 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

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 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 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 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 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 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 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 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 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 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 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 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 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 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 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注],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黄山白岳不果 [明]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①,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②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①乏绝:潦倒,困穷。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1)《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志”,就是思想、抱负、志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周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1)这是一首描写宋代读书人闲雅生活的小词。词的上片描摹的书斋是何景象?请简要描绘。 (2)结合词作简要分析宋代文人“闲雅”的具体表现。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年级语文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2019年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 总分100分(题目90分+卷面10分) 班别:姓名:得分: 一、我会读,我会认。(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1、马蹄(tídí)锦缎(duàn dàn)山涧(jiān jiàn)奇峰罗列(lièlì) 2、浙江(zhézhè)饮马(yìn yǐn)画卷(juàn quān)重重叠叠(chóng zhòng) 二、我会读,我会写。(读拼音,写词语)(8分) jiāng nán kuòsàn yōng jǐ wān yán ()()()()yī jù luòtuópíng zhàng tún bù ()()()() 三、我会辨,我会组词。(10分) 仰()暇()额()稍()擦() 迎()假()客()消()察() 四、词语城堡。(画出下列成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3分) 连锦不断()拨地而起()形太万千() 五采斑斓()变化多瑞()危峰元立() 五、点球大战。(选词填空)(5分) 增添增加增强 1、鱼群闪闪的鳞光迎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了无限生机。 2、()记忆力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点是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小明每天大吃大喝大睡的,结果体重一下子()了许多。 无论……都…… 即使……也…… 4、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不比作什么,()很值得观赏。 5、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和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 六、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天上飘着白云。(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脑里有许多看不完学不完的知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估计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2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我看见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海,玩赏过______________的西湖,却从未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 ______________的泰山,游览过______________的香山,却从未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二)补充诗句。(8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 八、阅读欢乐岛。(登陆阅读岛,快乐又自在)(40分) (一)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请写出“ABB式和AABB式”的词语。(4分) 例:绿油油()()例:叽叽喳喳()()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强壮()茂密()威风()

清平乐村居赏析

清平乐村居赏析清平乐(yue第四声)〃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这里的亡念(wu第二声)表示调皮的意思。【作者】:辛弃疾【朝代】:南宋【体裁】:词【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注释】 1.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泛指南方的方言。 2. 翁媪(ǎo):老翁、老妇。 3. 亡(wu)赖:指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4.清平乐:词牌名,“乐”读乐。(同月) 5.相媚好:这里只互相逗趣、取乐。 【背景】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赏析】 上片勾勒出一个农家生活烘托出下片的内容。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里,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

【导与练】(浙江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考点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案1 鉴赏古代诗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课案1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析:解答时要对所描写的“山翁”的动作、语言、神情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其形象特点,理解其形象意义;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感情。 答案:通过描写溪村的清雅、幽静、深远的世外仙境,山翁邀客饮酒,闲话成文,写出了一个不同凡俗、耿直孤傲、高雅脱俗的山翁形象。同时,寄寓了诗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得(闲逸)、返朴归真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概括诗歌所塑造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外貌、行动描写,首句刻画出人物的英姿勃发、信心百倍;第二句突出人物勇往直前、斗志昂扬的形象;第三句的“卷旗夜劫”又表现出戍边将士有勇有谋;末句“乱斫”“缺宝刀”又刻画出他们英勇无畏、所向披靡。 答案: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英姿勃发、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猛、英勇无畏的形象。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邹明府的形象要抓住诗中的相关叙述和描写。“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通过写马的瘦弱来表现邹明府为官的清廉;“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是说邹明府为偿还欠债,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期满了伴着他的还是那些书;“林风透卧衣”,进一步写邹明府的衣衫单薄。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注】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题目要求结合景物描写来赏析,所以回答时要从景入手,先回答写了哪些景,具有什 么特点;而“人”是在这种景中活动的,所以这种景就自然烘托出具有相应特点的“人”。答案: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形容冷辉,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胸怀澄明、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注】多病不胜衣。沙子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这里是词人自比。 苏轼描写沈郎的形象有何深意?试简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要分析词人塑造沈郎形象的深意,首先须分析沈郎的形象特点:“多病不胜衣”见其身世浮沉,境遇落魄;“不闻鸿雁信”“时听鹧鸪啼”表现其思念亲友,忧伤、寂寞的情怀。另外,借助注释又可知词人是想借沈郎自比。

我家的小园子阅读答案

篇一:我家的小园子阅读答案 篇二:我家的小园子阅读答案 我家的小园阅读答案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有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的.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_百度作业帮我家的小园阅读答案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有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的.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地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微笑着.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灿烂,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蜜蜂和蝴蝶.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乐.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瓜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更加感到小园的可爱.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支支粉红色或淡紫色的小喇叭,仿佛正在为那些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舞曲.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微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呢?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上挂满了白雪,地上也了厚厚地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银世界.我情不自禁地叹道:“好美啊,我的小园!”小园如此美好,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卷!1写出文章首尾照应的句子 2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语文颜狗1a2014-10-19 1.首: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尾:小园如此美好,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卷!2.季节顺序.容易理解,按照季节顺序也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篇三:我家的小园子阅读答案 总分结构描写了小园一年四季的景象 2.小园如此美丽,美在小园里的植物:蔬菜花草树木随季节变化和形成的各种美景. (1)解释。丰硕:丰盛;硕大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自己控制。 1、解释文中“丰硕”、“银装素裹”这两个词的意思。 2、全文已用“||”线分为三大段,这三段之间是____关系,开头“______”一句与结尾“____________”一句互相照应;第二段是按_____顺序写的,段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下面的哪一句正确地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请在这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a、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菜多、花多和树多。() b、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小园获得了丰收。() c、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1题丰硕的意思:指果实饱满而硕大2题这三段之间是(互相照应)关系,开头“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一句与结尾“小园如此美丽,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一句互相照应;第二段是按(季节)顺序写的,段意是___小园一年四季的美丽3题 c 篇四:我家的小园子阅读答案 篇五:我家的小园子阅读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我家的小园我家的东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清平乐村居赏析

清平乐村居赏析 清平乐(yue第四声)·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这里的亡念(wu第二声)表示调皮的意思。 【作者】:辛弃疾【朝代】:南宋【体裁】:词 【注释】 1.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泛指南方的方言。 2. 翁媪(ǎo):老翁、老妇。 3. 亡(wu)赖:指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4.清平乐:词牌名,“乐”读乐。(同月) 5.相媚好:这里只互相逗趣、取乐。 【背景】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赏析】 上片勾勒出一个农家生活烘托出下片的内容。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里,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

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课外阅读专项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 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 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 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致意;有的对 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 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 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怪物,到这里 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 芬芳。低头看去,花儿朵朵,一簇一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蹿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翠()滴世外()() 五()六()欢()乱()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通过、、这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竹林醉人图。进入竹林时,作者的感受是。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来仿写一下。 4.为什么作者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呢?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国,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均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村居:题目 2、茅檐:茅屋的屋檐。 3、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

为吴音。 4、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5、翁媪:老翁、老妇。 6、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7、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8、亡赖:”亡“读wú,通假字,通“无”。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9、卧:趴。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 听起来温柔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 峻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均子, 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赏析: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

诗歌欣赏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注释】①尚颜,生卒年月不详,中国晚唐时期著名的诗僧,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人。交友甚广,其中有著名的诗人陆龟蒙、方干、郑准、陈陶等人,经常相与唱和。 赏析 《唐诗纪事》卷七十七记载了一个“棋逢对手”的故事:相传尚颜非常喜欢下棋,因为同样的爱好,尚颜结识了同时期的诗人陆龟蒙。陆龟蒙过世后,尚颜非常怀念这位朋友,他写过一首著名的《怀陆龟蒙处士》诗,里边有两句是这样的:“事免伤心否,棋逢对手无。”尚颜写完这首诗后,到宋代,另一个僧人普济也写下了“棋逢对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的诗句,“棋逢对手”这个成语便渐渐流传开了。到后来,明代的《三国演义》中,因为出现了“棋逢对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的诗句,所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又成为一句著名的口头语了。 尚颜虽是个僧人,但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绸衣”即“鹑衣、布衣”之意,是一种比较差的衣服,是当时劳动人民穿的一种衣服。“木突”犹言“呆木、憨傻”之意。“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诗歌一开头从外貌上来写这个村公,这个村公看上去显得木木突突,但木突中仍能透出其“眼未昏”的特点。“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此村公真是与众不同,他能呼酒买笑,醉酒欢歌。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此村公并非一个普通的村公,他应该是一个厌弃官场,隐居民间的高人。“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村公的村居生活自在而惬意,他虽然蜗居茅舍,但他不以为意,自食其力,反觉无拘无束,心旷神怡。“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那些在名利场中争夺的人,到头来有多少人能够逃过劫难。 全诗借写村公,塑造村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厌恶官场、淡泊名利、旷远自得的高尚情怀。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赏析 此诗写于唐开成二年(837),当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做闲职,政治上的共同遭际,生活上的坎坷,使两位挚友的心贴得更紧了。首联二句,既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对比,也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字面上看是抒写老友聚会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一个“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的真挚心情,也暗示两人意欲借酒倾诉的强烈渴望。“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神态。白、刘当时年均已六十七岁,亦即“七十欠三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两张皱纹满面的老脸,面面相觑,怎能不感慨万千?在这无言的凝视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闲征”一联,看似写老友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实则揶揄自己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用来作为酒桌上的谈资,借之助兴而已。丝竹之声固然美妙,却无法比拟知己的“清吟”奏出的心灵乐章,而引起的感情上的共鸣。尾联,一个“更”字开拓出更深的情味,把友情和诗意推向了高峰。此番“闲饮”,似乎意犹未尽,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这既是对友人的殷切期待,也是对未卜人生的美好祝福。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表现了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