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团结教案-新疆

民族团结教案-新疆

《新疆民族团结篇》教案

目录

第一节《了解新疆爱我家乡》教案

第二节《统一祖国多民族新疆自古属中国》教案

第三节《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第四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教案

第五节《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教案

第六节《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教案

阿瓦提县第二中学

2014年9月1日

第一节《新疆民族团结篇》教案

了解新疆爱我家乡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目标: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能力目标: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2.讨论交流:《发展中的新疆》

二、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

1、新疆是1949年和平解放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

2、“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3、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4、新疆的地理特点是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5、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6、从83年起自治区把每年的5月份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7、新疆的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

8、新疆下辖五个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七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二个地级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

9、新疆相邻的省有甘肃、青海和西藏。与新疆接壤的国家有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

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守边的职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现有14个师。

11、新疆气候的三个特点是: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12、新疆有47个民族,共1963万人。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十三个是新疆的世居民族。

13、维吾尔的含义是:团结、联合。

14、新疆历史上没有工业。解放初,驻疆解放军生产部队官兵节衣缩食,白手起家,先后建起了42个厂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八一钢铁厂。

15、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驰名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传统舞蹈以“赛乃姆”、“刀郎”为代表。“麦西来甫”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集体歌舞。

16、《十二木卡姆》共包括170多首曲牌和72首乐曲,长期流传于新疆各地。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又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5种。其中,“喀什木卡姆”的规模最大,形式最完整,曲调也最丰富,从头至尾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17、都塔尔、东布拉、库木孜、那艺分别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的乐器。

18、石油、天然气和煤是新疆最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

19、2003年2月,新疆巴楚、伽师一带发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境内最强烈的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1亿元。

1、什么是民族平等?

答:⑴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异同,都一律平等,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都拥有同等的地位,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任何民族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拥有特权;⑶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克服由于经济文化落后而造成的享受某些权利的制约,使法律的规定变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2、什么是民族共同语言?

答: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3、“维吾尔族”与“穆斯林”是一个概念吗?

答:不是。维吾尔族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才被称为“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我国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撒拉族等。这些民族当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都被称作“穆斯林”。

4、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什么?

答: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维吾尔族最著名的古典乐曲是什么?

答:十二木卡姆。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何时成立的?

答: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7、四个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8、“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9、为什么要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

答:“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就是胜利的前提要素。”、“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新疆的历史,就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这是新疆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重要的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10、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是什么?

答:爱国、团结、进步、稳定、发展。

1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答: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2、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答: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第二节《新疆民族团结篇》教案

统一祖国多民族新疆自古属中国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国各民族的概况: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增强热爱个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1、我国民族结构状况

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4、各族人民对祖国都做出了贡献

第三节《新疆民族团结篇》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建议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如何理解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成果.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Ⅰ.知识梳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并标出不明白的问题。)

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型民族关系)

2、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4、民族平等原则的原因:

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

5、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6、为什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怎样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7、图示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

Ⅱ.整体感知:(尝试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整体感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写在下面空白处。)

问题探究

探究1.材料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在西藏,学校除开设汉语教学外,另还开设藏语言教学,包括藏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青海今年将大幅提高玉树地震灾区的高考录取比例,提高对玉树地震灾区高考考生的加分,将高考录取名额单独切块给玉树地震灾区。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归纳总结该原则的具体表现。

探究2.材料二:玉树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居民90%是藏民,我们一定要全力救灾,让藏族同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另外,国外藏独势力、达赖分裂势力绝对不会甘于寂寞,必定利用地震灾情搞些动作,散布谣言、中伤、离间、挑拨等等、或利用宗教搞破坏。

对比两种行为,谈谈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探究3. 材料三:结合P72“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事例,说明如何“重建美丽的玉树”。

课堂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新疆的发展,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现在又把西部开发作为重点,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这说明我国()

A 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 坚持了民族团结原则

C 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 坚持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矛盾突出,而我国各民族却能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事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有民族统一的历史传统

B、各个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作出过贡献

C、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已不存在

D、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

3.(2008江苏卷10)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 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行使自治权

B.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5.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①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差距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2010,镇江市一调)全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明,和谐的民族关系决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积极建设、积极促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继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有同学认为,“只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请运用《政治生活》中民族方面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布臵作业

中考在即,许多考生都在向理想的学府冲刺,按照国家的政策,少数民族考生可降分录取。大学招生对少数民族的照顾政策是否违背了民族平等原则?

拓展延伸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

(1)国家性质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

(3)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4)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3)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四节《新疆民族团结篇》教案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风俗习惯及其形成、重要性,风俗习惯的多样性。风俗习惯的特点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践行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树立正确风俗习惯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风俗习惯及其形成、特点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写问题。

六、教学过程:

第五节《新疆民族团结篇》教案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宗教的特征,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我国并行流传的五大宗教,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过程与方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上认同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言行上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二、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教学难点:怎样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写问题。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