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时政

时政

中国梦与世界梦、亚太梦
考研帮原创刘天问撰稿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在2013年考过,但是它的重要性不会因为一次考过就过了,作为中国梦的延展,2014年11月9日,习总书记又提出了“亚太梦”,本篇原创文章由考研帮顾问刘天问老师为2015考生撰写如下精彩内容:
“中国梦”的概念的提出虽然仅仅2年,但是放在近代以来的历程看,却有着内在必然性。国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到近代落后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人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如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党的英明领导早已实现。建国后,我们一直面临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历史任务,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包括普通民众、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梦想和共同追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2013年,习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中国的‘世界梦’是什么”的问题时他说: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尊重,各国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在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不同发展层次的国家或同一发展层次的不同国家从中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出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或抓

住全球化的机遇,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缓冲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全球化中来。
亚太地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区域之一,11月5-11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在北京举行。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之一,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每年在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在本次会议上,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亚太梦”: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作为2015考生,刘天问老师认为,亚太梦不可不重视。















哲学中第一性、第二性问题的命题角度分析

考研政治难点在马原,马原难点在马哲,马哲难点在存在论,存在论难点在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难点在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虽然说存在论部分自2010年考研开始,已经大幅降低了难度,不会出材料题,选择题基本没有出过,今后要出选择题的概率也不大;就算出选择题也只能出单选题,并且难度会进一步降低。
既如此,为什么考研帮特约撰稿人刘天问老师专门写这样一篇文章专门阐述第一性与第二性这个问题呢?是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统领性的问题,不厘清这个问题,就无法说明马哲是唯物主义,因为在早期19世纪,唯物主义甚至被理解为享乐主义:唯物主义是低俗的追求物质享受,唯心主义是高尚的,崇尚精神追求。如此,就无法阐述清楚科学的物质观及其内涵了。除了存在论部分,在辩证法部分,还有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也涉及到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性第二性问题;还有在唯物史观部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及其中的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无比渗透着第一性、第二性关系的问题。特别有部分考生对于唯物辩证法、唯心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有些不清楚。其实有最简单的加法就都清楚了: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是唯物与

唯心的对立,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知道这个就可以了。
何为第一性第二性问题: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以上就是第一性第二性问题的解答。这说明:第一性一定是物质性的,具有本原性,第二性派生的来自第一性。由此,我们看一个2009的一个单选题: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是A。
这里所谓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把现实世界中物质精神相互作用的交织的关系中截取其中一段,在这一段里要么认为是物质决定精神要么认为是精神决定物质,在这个有限范围是明确的。第一性和第一性包含谁决定谁的含义,所以答案选A。
我们再看一题市面常见的一道模拟多选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哲学第一性、第二性的关系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关于A选项没有质疑;
关于B选项是: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范畴。同“客观辩证法”相对。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以观念形态表现出来的客观辩证法。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属于物质的范畴。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

,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反映并依赖于前者。
关于C选题,也没有争议;
关于D选项,很多资料都选了D,有的还给了解说。说经济基础当时是实体性的,属于第一性;上层建筑无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思想上层建筑无比都体现了精神性。可惜,这个答案是错的。理由是:从定义看:第一性第二性一定有派生性,其中一个是本原。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只是起支持作用,虽然是决定关系,但是毫无派生关系。第一性第二性这个问题只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综上:这个题的答案只能选ABC。
从上面的情况不难看出:学习马哲,定义很重要,尤其是最抽象的部分,否则后续的部分就难以为继学得更不扎实,这也反映了哲学与具体学科学习的区别:贯穿性特别强,即,一个问题,比如谁是第一性,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第一性,那么,一切问题的阐述最终要经得起物质第一性的检验,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展开。
所以,希望2015考生能重视第一性第二性这样的问题,这样对于总体性把握这门学科有很大帮助。并且有我们考研帮的帮助会有更好的成绩。








【2015年政治各种“主义”系列之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国情的特殊性在于封建势力还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无产阶级就诞生了,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日益壮大,本应完成推翻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却因其“先天的软弱性”对封建势力:革命精神有余,革命力量不足。因此,革命领导权历史地让位于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方面的知识往往是近代史高频考点,三民主义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所以“三民主义”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考研帮政治专家刘天问老师为2015考生就“三民主义”考点做如下解析:


“三民主义”源自时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这个报纸也是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对峙的舆论阵地,刘天问注)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请注意,其中没有“民主主义”这个词——刘天问老师特别强调)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勒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这方面已考过分析题。
同盟会

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为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留下了隐患。

民权主义(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民族革命是扫除“现在的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民权主义缺点: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难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三民主义学说描绘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从1905年到1923年民族资产阶级实现了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任务,但是几经波折、几番革命,最终政权还是落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其间,还有中国产党的诞生。
带着不同的挫折经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国共两党走到了一起: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晚年实现了伟大的思想转变。他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欢迎共产党人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革命,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刘天问提示:这个不是新三民主义,一定要注意新三民主义中“俄”的作用)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

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所以2015考生,尤其要重视“反帝”这因素。看看过去的考题:

1991年文科:中国同盟会成立的革命宗旨是
A.反对君主立宪派
B.实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选D

2008年考题: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选C

1999年文科考题: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 )
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B.强调了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D.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
E.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选A、 B、 C、 D
关于新旧“三民主义”考点,大抵就在这个范围。








APEC会议刚刚结束,帮帮看到论坛上很多帖子里小伙们都在猜想会议中所能涉及的时政考点。为此,帮帮特意请了我们的政治顾问刘天问老师为大家趁热打铁,一下是天问老师总结出的时政干货:


APEC考点摘要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重点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

一、亚太梦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畅,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

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努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我们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
——我们要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
——我们要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

二、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三、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
2.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1.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为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我们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2.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 对外开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致力于建立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在今年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制定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3.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外交理念:
中国将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愿意同所有邻国和睦相处。




天问老师总结的时政热点不止APEC干货哦~今晚7考研帮政治教师刘天问为2015考生精心准

备了免费课程《2015考研时政十大热点透析》,其中包括以下十个热点:
1.《“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内容涉及到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历程、特别行政区制度在香港的确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繁荣发展、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2.经济新常态
3.十八届四中全会
4.核安全观”:这是中国首次公开“核安全观”,也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 习近平指出,加强核安全是持续过程。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5.中国外交(尤其是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关于中法关系:习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传递了重要的考试信息
6.烈士纪念日
7.一带一路
8.今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
9.APEC会议
10.G20峰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