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内经_气口_脉口_寸口与人迎考证

_内经_气口_脉口_寸口与人迎考证

_内经_气口_脉口_寸口与人迎考证
_内经_气口_脉口_寸口与人迎考证

2011年7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5卷第4期

气口、脉口、寸口与人迎是中医独特的解剖概

念。根据“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1]、“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1]54和“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1]25的描述,可以看出气口、人迎和脉口等具有“视其脉”的功能;而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1]17更表明通过观察气口、脉口和人迎等部位的脉搏搏动次数和虚实情况,可以了解人体经络和脏腑的“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因而气口、寸口、脉口和人迎等也是中医了解脏腑和经络的生理病理状况的窗口。1解剖定位

何谓“寸口”?寸口在《灵枢》中出现了41次,在《素问》中出现了17次。《灵枢·邪客》曰:“经渠,寸口中也。”可以看出寸口是一解剖部位,经渠穴位于其中;又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和“手太阴之脉……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同时指出了寸口在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上。

何谓“气口”?气口在《灵枢》中共出现10次,在《素问》中出现了4次。有关气口定位的惟一描述在《素问·五藏别论》中,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亦太阴也”说明了气口的太阴属性。

何谓“脉口”?脉口在《灵枢》中出现了20次,在《素问》中出现了2次。《灵枢·终始》曰:“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太阴脉口”揭示了脉口的定位或属性,而且《灵枢》对脉口的定位和《素问》对气口的定位一样,都与太阴有关。

“太阴”在《灵枢》中使用了115次,有三层含

义。第一,指示经络系统中的手、足太阴经及其附属结构,经别、经筋、标本等,如《灵枢·经脉》的“肺手太阴之脉”、“脾足太阴之脉”、“手太阴之别”、“足太阴之别”,《灵枢·经筋》的“足太阴之筋”、“手太阴之筋”,《灵枢·卫气》的“手太阴之本”、“足太阴之本”等;对于太阴经的脏腑归属,《灵枢·五音五味》指出了“足太阴,藏脾”和“手太阴,藏肺”。第二,太阴被用于区别经脉的表里和深浅。如《灵枢·营卫生会》云:“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第三,用于归纳人体的不同性格和体质。如《灵枢·通天》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和“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等。

“气口亦太阴也”和“太阴脉口”中的太阴究竟属于手太阴还是足太阴?《灵枢·动输》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所记录的是手太阴经上的动脉搏动,正是现代解剖的桡动脉,古人与今人对“寸口”的“手太阴”属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灵枢·经脉》谓:“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所记录的则是足太阴。第一,“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的定位与《灵枢·经脉》的“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所定义的足太阴脾经在“上内踝前廉”有根本的区别。第二,从现代解剖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内踝前廉”还是“外踝上”都没有动脉分布,不会出现动脉搏动。因此笔者认为“太阴”是手太阴肺经。

《中医诊断学》认为:“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

·文献研究·

《内经》气口、脉口、寸口与人迎考证

宁1,杨传华2

(1.美国中医科学基金会,美国纽约10016;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通过对《内经》关于气口、脉口、寸口与人迎的解剖定位及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的考证,认为寸口、

气口、脉口和人迎是特殊部位的表浅动脉的搏动,寸口脉具体指腕关节周围的桡动脉搏动,人迎脉是指颈部的颈外动脉搏动,寸口、气口和脉口被后世统称为寸口,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脏腑和经络的生理病理状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内经;气口;脉口;寸口;人迎;考证[中图分类号]R24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1)04-0340-03

[收稿日期]2011-03-02

第35卷第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5,No.42011年7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ul.2011340

2011年7月第35卷第4期

的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2]寸口之所以被后世和现代中医学认定为寸口、脉口和气口的统称,可能与《素问·经脉别论》所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有直接的关系,其中的“气口成寸”一方面说明气口部的脉搏大小有一寸左右,一方面指出了“气口”与“寸口”通用的特定联系。

何谓“人迎”?人迎在《灵枢》中出现了66次,在《素问》中出现了9次。《灵枢·寒热病》云:“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颈侧之动脉人迎”就是现代解剖的颈内动脉,与现代中医学对人迎脉的定位一致。

“脉口人迎”一词在《灵枢·终始》中出现了3次,如“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和“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等。在没有标点符号注释的情况下,“脉口人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个解剖结构,由于《灵枢·终始》“太阴脉口”的标示,人迎与脉口应该被认定为两个独立的解剖部位。

总之,《内经》中寸口、气口、脉口和人迎是特殊部位的表浅动脉的搏动,通过分析表浅动脉的搏动情况能够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起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其中寸口、气口和脉口被后世统称为“寸口”;寸口脉具体指腕关节周围的桡动脉搏动,人迎脉是指颈部的颈外动脉搏动。

2诊断和治疗价值

《灵枢·终始》曰:“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指出了寸口脉与人迎脉上下相应,搏动而不结代,并应对四时而变化等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之一。正常人的脉搏随四季而呈现“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的变化规律。

《灵枢·经脉》在描述了每条经脉的走行、所主病之后,又曰:“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先后重复了12次,明确指出了寸口大于人迎是经脉实的表现,而寸口小于人迎是经脉虚的体现。

《灵枢·五色》还通过寸口与人迎脉的表现对脏腑疾病的预后作了全面的论述。①“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指出了饮食内伤所造成的疾病多反映为寸口脉的坚盛,而伤寒等外感性疾病多反映为人迎脉的坚盛,此观点在《灵枢·禁服》中被精辟论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中”为脏腑,脏腑病多为饮食所伤,表现为寸口脉的坚盛;“外”为经络,多为六淫所伤,经络病多为六淫所伤,表现为人迎脉的坚盛。②“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脏腑病时大而坚盛的脉象是疾病向愈的标志,而且五脏病的脉象应为沉为坚盛脉,六腑病的脉象应见浮而坚盛;而“小为逆”是脏腑病继续加重的脉象。③“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和“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同时注解了脏腑病加重过程中“小为逆”的特点,即沉而紧滑小,或沉滑而小的脉象。④“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和“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指出了经络病时,人迎脉出现浮而紧大或浮而滑盛的脉象都预示疾病将继续发展。⑤寸口脉和人迎脉的大小和沉浮相等是疾病难以治愈的脉象,如“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而且《灵枢·论疾诊尺》亦曰:“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同样证实了这一论点。

《灵枢·四时气》曰:“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说明气口和人迎脉搏坚硬、充盛和滑利时,其症状还会加重;但当所有经脉上的动脉搏动出现实脉的时候病情会在三日内痊愈。气口和人迎的脉搏变得软弱是病情逆转和加重的表现。《灵枢·终始》云:“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灵枢·小针解》亦曰:“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同样指出了寸口和人迎脉体的显著缩小或绝而不至都预示着阴与阳的不足和离决。

寸口脉的变化在热病至七八日时,是预测其病情发展的关键和针刺方法的依据。如《灵枢·热病》曰:“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一本作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第一,如果“脉不躁”或“躁不散数”,三日中会出汗而自愈;第二,如果“动喘而短”,要立即“浅刺手大指间”,使“汗且自出”而愈;第三,已出汗,“而脉尚躁”,而且“喘且复热”时,“喘甚者死”,此时勿再刺肤;第四,“脉代者,一日死”;或“脉微小”,并出现“溲血,口中干”者,一日半而死。热病中出现寸口脉静、人迎脉躁的情况,当取诸阳经,刺五十九穴,《灵枢·热病》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寸口脉出现涩而坚大的脉搏时可以诊断胀病,如“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灵枢·寒热病》曰:“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和“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藏”,分别指出了寸口是秋

马宁等:《内经》气口、脉口、寸口与人迎考证

341

2011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

季治疗疾病时和筋脉病变时所必须选取的部位。

寸口的虚实状况是选择补泻手法的基本依据,《灵枢·小针解》曰:“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其具体的补泻手法为“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3寸口脉与人迎脉之对比

对比“寸口脉”与“人迎脉”的大小诊断健康和疾病是《内经》对脉诊的重大贡献。《灵枢·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详细描述了用线绳度量寸口与人迎的大小的具体方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讨论了寸口脉与人迎脉的脉体大小不等时可能出现的病情,“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即人迎脉大于寸口脉时有少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和格阳的可能,而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时有厥阴病、少阴病、太阴病和关阴的可能,当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脉体同时极端增大时为关格,是死证。

《灵枢·终始》通过人迎脉是否出现躁动,区分了手、足经病变时的不同特点,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素问》中所称的“关格”此处被称为“外格”和“溢阳”。

《灵枢·禁服》更精确地指出了特定经脉病中人迎脉与寸口脉大小出现的倍数关系,如“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和“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等。并指出了经脉病变时的治疗原则,即“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并“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藏府之病”。

对于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时的病变情况,《灵枢·终始》指出:“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其具体的治疗方法和原则是“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踈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踈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踈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予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从以上四段有关寸口脉和人迎脉比较的文字中看出,《灵枢》中的三段文字较《素问》中的一段更为细致,不仅精确地提示了脉体增大的程度,而且辨析了脉势的静躁。有关寸口与人迎大小的比较,《素问·六节藏象论》和《灵枢·终始》中只是说“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和“四盛”等,但是在《灵枢·禁服》中才被精确地描述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人迎二倍”、“人迎三倍”和“人迎四倍”。“倍”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注释是“倍、反也”,是“背”的同义词[3]。后世医家引伸之为:“加倍之倍,以反者覆也,覆之则有二面,故二之曰倍。”毫无争议地将“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认同为人迎脉的脉体是寸口脉的两倍,即人迎脉的大小是寸口脉大小的倍数。如果寸口脉的大小粗略估计为2~2.5cm,那么四倍大的脉体就会在8~10cm左右,从解剖角度分析,无论是桡动脉,还是颈外动脉都不会有如此长的脉体暴露在肌肉之上、皮下组织之上;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中也没有四倍大的脉体的报道。

“盛”字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即盛放在容器中用于祭祀的粮食颗粒。“黍,禾属而黏者也”,“稷,齌也。五谷之长”,黍稷泛指五谷。《灵枢·五味》中记载的五谷是:“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即粳米、芝麻、大豆、小麦和黄黍,其中最大的颗粒就是大豆,因此当“盛”字只是一个豆粒大小的计量单位时,“人迎一盛”就可以被形象地解读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出一个豆粒,其脉搏之间大小的差距应该只是以毫米为单位来计量的。即使在罕见的“人迎大四倍于寸口”的情况下,人迎脉比寸口脉长出的部分也不过是四个豆粒的长度,约2cm,是有可能在临床上出现的。

笔者的观点趋向于将《灵枢·禁服》中的翻“倍”的基数定为“盛”,即人迎脉与寸口脉或寸口脉与人迎脉脉体长度之间的差距,“人迎大一倍于寸口”中人迎脉脉体的长度应是寸口脉的长度加上人迎脉与寸口脉之间的差,即寸口脉的长度再加上一个“盛”的长度;“人迎二倍”应是寸口脉的长度再加上两个盛的长度。这种解释即符合“人迎一盛”和“脉口一盛”中“盛”为黍稷的本意,也符合加“倍”的含义,同时也是可以通过“若引绳”的测量手段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明·赵府居敬堂刊本.灵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7.[2]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79.[3]段玉裁.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78.

342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四争鸣四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1)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教学部作者简介:孙晨耀(1995-),2012级在读本科生三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三E?mail:8474573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7358495.html, 通讯作者:郭华(1972-),女,博士,教授三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三E?mail:guohua852@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7358495.html, 从 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孙晨耀 胡佳奇 杨梦珍 姚子昂 李诗梦 郭华 【摘要】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二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 经气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经气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法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 经气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法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三 【关键词】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 【中图分类号】 R2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09 人迎寸口脉法广泛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中的‘六节藏象论“‘腹中论“,‘灵枢“中的‘终始“‘经脉“‘禁服“‘热病“‘本输“‘四时气“‘诊疾论尺“‘五色“等,共计16篇, 占‘内经“论述脉法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见此脉法在‘内经“中的地位[1]三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 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二用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三然而,当今之世,人迎寸口脉法及其配套的治法已极少为医家所知晓,几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亟待后人挖掘三本文将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 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分析人迎寸口脉法诊病及治病的机理,并落实到临床,希望能引发进一步探讨三 1摇 经气双向循行”理论概述 ‘灵枢四九针十二原“云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 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3,表明经气沿着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二膝关节流注;‘灵枢四根结“和‘灵枢四卫气“也记载了根结穴和根溜注入穴,说明经气在经脉中作 由末梢到躯干的向心性循行” 很明显,这与现今广为人知的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2]75顺序不相符三对于这种矛盾,笔者曾著‘对经气向心性循行模式的溯源二探析及应用“一文整理并讨论了各医家的见解,本文专从 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展开论述 经脉中的经气并非永远保持着 脏→手→头→足→腹”的循行顺序,它还有一半时间循着 腹→足→头→手→脏”的顺序运行,下面进行具体探讨三 ‘难经四一难“云: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 吸定息,脉行六寸三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三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三”[3]该条文不但记述了经气循行的速度和一天的总路程,还揭示了一个很深

三部六病 秘而不宣的脉法 人迎气口诊脉法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

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

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探讨

环球中医药2016年3月第9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 2016,Vol.9,No.3 359  四学术论坛四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307001)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 究所[闫东宁(硕士研究生)二何丽云二李新龙二侯爱娟];加拿大Benjamin 平衡疗法中心(吴秉峻) 作者简介:闫东宁(1989-),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 向: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三E?mail:3570508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7358495.html, 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探讨 闫东宁 何丽云 吴秉峻 李新龙 侯爱娟 【摘要】 本文对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用双臂血压心率数据客观反映寸口脉象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的设想,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可能是疾病诊断新途径的研究思路三笔者针对近年来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的分析三通过对中医脉诊和双臂血压之间的关系探讨,分别从中医脉诊与双臂血压测量部位的关系,双臂血压与寸口脉在测病的医学原理方面的关系,脉诊与双臂血压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三并进一步剖析了脉诊与血压数据结合的可行性,从脉诊与血压数据结合应用这一方面列举了一系列的研究进行论证,同时说明了双臂血压心率指标可能是连接中西医诊断的关键因素三在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了双臂血压数据应用于脉诊客观化的优势与不足三血压测脉诊断方法还刚刚起步,血压测脉的普适性和准确性还需要经过反复的临床试验和观察,其理论依据和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三 【关键词】 双臂血压; 脉诊; 寸口 【中图分类号】 R2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3.035 中医承载着数千年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脉诊是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疾病诊断技术之一三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医生在临床诊断中必须进行脉诊才能准确把握病机三岳沛平 [1] 认为 千百年来,人们 把脉诊作为别阴阳二辨脏腑二论虚实二断病机与定治则的根据之一,它在整个医疗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但是脉诊过程中也常常遇到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困境三 脉诊技巧难以表述,是最难于量化二客观化的中医技法三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脉诊也广泛地展开三脉诊的客观化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三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众多学者在不同领域,运用不同技术和方法,进行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三魏红等 [2] 人的研究表明,目前研制 出多种性能各异的脉诊仪,如MX?3C 型二MX?5型二MX?811型二ZM?III 型二MXY?1型二MTY?A 型二WD?1型二BYS?14型四导脉象仪等三虽然有很多仪器相继问世,但由于其使用的相关仪器,分析方法及参数标准不统一,导致诊断出来的结果名同而实异,重复性欠佳,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3]三有研究者认为中医脉诊现代研究尚没有一致公认的成果,临床转化推广受到局限[4]三在脉诊客观化的研究与实践中,本研 究组引入双臂血压测脉,作为一种脉诊量化客观化的新方法,通过对血压变化的连续观测,以中医脉象理论为指导分析机体脏腑功能的变化,以期达到辅助医生诊疗,同时探索脉诊客观化的新路三 1 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分析 1.1 中医脉诊与双臂血压测量部位有密切关系 自西晋王叔和‘脉经“之后,独取寸口脉法发展成为主流脉法,沿用千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三从解剖位置来说,寸口脉法选取的是手臂内侧尺骨棘突前的桡动脉,桡动脉是肱动脉的一个主要分支三桡动脉是腕式血压测量的直接作用位置[5],肱动脉则是臂式血压测量的直接位置三对于臂式血压测量的肱动脉与中医脉诊的桡动脉间存在的分支关系,在体现机体功能方面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刘小芬等[6]人对健康人群肱动脉与桡动脉血压值进行了比较,用台式血压计(mmHg)对200名志愿者肱动脉和桡动脉的血压进行了测量,其中男性志愿者110例,女性60例,年龄为15~75岁,平均(36.2±0.5)岁三排除可控干扰因素,测量数据采用配对t 检验,结果显示P >0.05,提示肱动脉与桡动脉血压值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由此可见,在同一个体二心输出量和阻力稳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三脉诊同样是通过感知患者脉搏跳动的次数二态势和规律性与否诊断疾病的,可以说血压和中医脉诊之间有相同的物质基础三 1.2 双臂血压与寸口脉在测病的医学原理方面有密切关系 寸口诊法始于‘黄帝内经“,详于‘难经“,在‘脉经“之后得到了推广三对于独取寸口脉法候脏腑疾病的机理‘素问四五脏别论“中有详细论述: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完整版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

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

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 ”究竟具有怎样 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 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 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 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 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 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 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 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 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 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图 家藏抄本 《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

人迎寸口脉法

为何古人却不用(此脉法)呢……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对比不能诊断六经病。…… 人迎寸口脉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懂了这套脉法,那是我欣喜若狂……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心肝出左……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这篇文献的定位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关前一分为气口…… 左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 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左手脉大为阳病,反之为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太阳;如明显大于关,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右手关前小于关,病在厥阴;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少阴,如明显大于关,病在太阴……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如果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 人迎气口脉法是快速判断人体状态的一个纲领性的脉诊方法,分出六经并不是脉诊的全部,而是脉诊的开始,我用人迎气口脉诊法分出六经后,必须还要参考整体脉的大小、虚实、滑涩等,还要参业寸脉与尺脉。寸以候表,尺以候里。寸脉可以反映病人表的虚实情况,尺脉可以反映内里的虚实情况。以发汗为例,用麻黄汤发汗必须要表里都实才可,寸尺任何一部虚都不可用麻黄汤;用桂枝汤发汗,尺脉不能大虚,尺脉过虚只能通过补益的方法使其自汗。 当我将人迎寸口脉法应用于临床,我的疗效有了质的飞跃……我用大量的临床来验证过这套脉法,精准无比。精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 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的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脉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诊外感之脉变,以右之气口诊内伤之脉变。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脉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随之带来了许多争议。关于“关前一分”究竟在什么部位的争议,这里就不详加分析了。此法的要点,可以认为是左右对比法,以左主诊候外感,右主诊候内伤。如李东垣日:“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内伤饮食及劳役不节,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对此,有许多医家持反对意见。如张景岳即连称不妥。其日:“以左手脉辨外感,右脉辨内伤,岂左无内伤、右无外感乎?谬甚!谬甚!”而近世何希时亦日:“关前一分,如何能诊得,又何以别于关脉,无实用意义。”并批评王叔和“以左手寸口为人迎,右手寸口为气口,关日关上,两手尺中日神门,多立名目甚无用也。”,博粹堂中医介绍。 且不谈这些争议的曲直。然而,仅从实用意义来看,虽然不可绝对地以左右手区别外感与内伤,但此法也绝非毫无用处。临诊时,常可见到,左右两脉出现大小强弱不等的情况,这无疑是传达了身体内部病变的信息,对此认真进行体察与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断会有相当的帮助。如《王氏医存》中,就有关于“左右强弱主病”之论述。王氏指出:“凡左脉弱,右脉强,主汗多,遗精,肝郁等证;右脉弱,左脉强,主易怒,腹痛及误服补火丸散,必生肝热、滑精诸证。右脉盛,左手无脉,主痰结,气虚。左脉盛,右手无脉,主食滞,肝郁。”这是临诊心得之总结,千万不可忽视。而清人医案中,这种左右对比诊法的运用,更比比皆是,其心得体会充溢于字里行间。 近人萧通吾运用人迎气口诊法、颇有心得,他认为:“人迎脉多见有浮、紧、虚、细、洪、数、滑这七种脉象”。而气口脉则常见“濡、涩、结、紧、沉、动、滑大、虚大等八脉脉象”。并提出:人迎脉“除外感证外,还可以出现肝气火旺、痰热上壅、血热经多等疾患”。而气口脉多内伤七情之证”,并且有虚实之辨。这说明此法即使在今日,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关键在于能否深刻领悟与运用。

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

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 赵京生"# 孙英霞$%"&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摘要.用经颅多普勒%/01,检测了2"例高血压头痛患者的人迎脉和寸口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34,#并按经脉辨证的不同分组比较了人迎脉! 寸口脉两处脉动差异程度#发现存在以下变化规律5辨证为阴经头痛者即阴经组的寸口脉的34值大于人迎脉#而辨证为阳经头痛者即阳经组的人迎脉的34值大于寸口脉)根据经脉辨证的 不同进一步将阳经组分为少阳经组!太阳经组!阳明经组进行比较#发现人迎脉与寸口脉的34值的异差大小表现为少阳经组6太阳经组6阳明经组7这一结果提示人迎脉!寸口脉的搏动变化情况与经脉病证有潜在的联系#可作为针灸临床经脉辨证的辅助7 -关键词.人迎寸口脉法)经脉辨证)经颅多普勒)脉象研究-中图分类号.8$+"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管理局课题%(($(,-作者简介.赵京生%"(*?@,#男#北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针灸理论研究7 通过比较!分析自身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及差异程度#来指导临床经脉辨证#是A 内经B 人迎寸口脉法的内容7这里的人迎指的是足阳明经循行所过的喉结旁颈总动脉搏动处#寸口脉指的是手太阴经循行所过的腕后桡动脉搏动处7据统计#A 内经B 中有"2篇论及此脉法# 超过A 内经B 论脉法篇章数的一半#且又以A 灵枢B 为主-". 7 这一情况可以说明古人认为人迎寸口脉法与针灸临床关系密切7但其后的文献对这一脉法的论述很少#而且出现了以左右分人 迎!寸口的说法-$.7为了进一步探究此脉法# 本文运用经颅多普勒%/01,血流检测技术#对比观察了2"例高血压病人和2’例正常人的人迎脉!寸口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34,#比较其差异7并将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经脉辨证的不同分为厥阴经组!少阳经组!太阳经组和阳明经组#比较其人迎脉和寸口脉的脉动差异程度#以期探索其与经脉辨证的关系7C 病例来源 本研究观察高血压病人2"例#为"(((年(月 到$’’"年"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7其中男>"例#女>’例)年龄+*D;’岁#平均*(&$E?&2岁)病程"D""年#平均+&?*E$&2"年7 随机选择了2’例正常人作对照#皆为中大医院的健康职工#男>’例#女>’例#年龄+*D ;’岁#平均*?&2E?&(岁7F 诊断标准 G 高血压诊断标准5参照"(((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A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B 执行7H 经脉辨证依据5以"(((年A 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B 和A 灵枢I 厥病B 内容要求为参照依据7如厥阴经5头胀痛#以巅顶为主#伴眩晕#胁肋胀痛#心情抑郁不舒#心悲善泣#失眠多梦#夜尿频多#舌淡或红等7少阳经5头痛剧烈#以颞侧为主#伴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7太阳经5头痛#以后枕部为主#颈项板紧#甚至牵涉及腰背7阳明经5头痛昏蒙#以前额痛为主#伴胸闷腹胀#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等7J 观察对象的选择标准J &C 高血压病人的选择标准 G 纳入标准5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及经脉辨证!中* +>第$2卷第*期$’’$年(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K L M N O P QL RS T P O U L O VM O W X Y N S W Z [L RZ \] 3^_&$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c d &$’’$ 万方数据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2015-06-13段光周中医书友会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6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段光周⊙编辑/邓楹君⊙校对/党卫阁 导读:脉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浩瀚的中医文献,蕴藏了十分丰富的 脉学内容。据初步统计,脉学专著有220余种之多,其余医籍亦多涉及脉学。 但迄今为止,脉学领域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本文就“独取寸口”的理由,寸口脉的脏腑定位以及“脉症舍从”等问题作一讨论。 关于脉学的几个问题 一、切脉为何独取寸口 切脉诊寸口,最早见于《内经》。“独取寸口”则为《难经》首创,经《脉经》整理得系统完善,沿用至今,遂成为脉学中的一门独特技术。“独取寸口”之理有三: (1)寸口是脉之大会。脉为心所主,寸口属肺经,肺主气,心主血,气血偕行,则脏腑安和。若五脏不调,气血失常,势必波及心肺而反映于寸口,故有“肺朝 百脉”、“脉会太渊”之说。

(2)寸口是胃气变见之处。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脾胃水谷之气(胃气) 沿经上行,与肺中呼吸之气融合而为宗气,推动血液运行,表现于寸口。《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五脏皆禀 气于胃,人体胃气之强弱,可诊寸口而知。“脉无胃气亦死”即指此而言。 (3)寸口是原气通会之地。原气源于肾间,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泉,经三焦输 布于十二经原穴而发挥效用。“肺之原,出于太渊”,其穴位于寸口故诊寸口可察原气之有无。“寸口脉平而死,”即原气独绝于内的表现。总之,寸口脉除与心肺直接相关外,又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一胃气、原气游行之地,故“独取寸口”可察全身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此外,因古代先民受封建礼教束缚,男女不授手,取足扪喉更属不便,故人迎、趺阳等脉逐渐废弃不切;而寸口动脉暴露体表,毗邻组织分明,较其他部位有 易于诊取的优点;加之“独取寸口”沿用已久,经验丰富。如有人多次体验,“人迎、寸口、趺阳三处脉搏在细微举按寻之下,有很多不尽相同。手寸口沉,颈 足不一定沉;手寸口细,二部并不细。”说明诊人迎、趺阳不能代替诊寸口。这 些都为“独取寸口”提供了实践依据,所以“独取寸口”至今仍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一 种诊脉方法。但在某些场合,《内经》遍诊法的诊断价值仍不容忽视。 二、寸口脉的脏腑定位问题 脏腑定位是“独取寸口”中的关键问题。历代医家对其定位原理有两方面的解释: (1)以脏腑位置论。《素问?脉要精微论》最早提出的定位原则是:左手寸关尺,外候心、肝、肾,内候膻中、膈、腹。右手寸关尺,外候肺、胃、肾,内候胸中、脾、腹。《十八难》以膈、脐为界,将躯干划为上、中、下三段分候于寸 关尺。王叔和综合内、难之说,对寸口脏腑定位规范为“肝心出左,脾肺出右,

古脉法

《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 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古脉法》的抄本 图家藏抄本《古脉法》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

“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

从_内经_难经_伤寒论_和_脉经_看_独取寸口_脉法的形成与发展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看“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与发展 关晓光,夏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脉法;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R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5)06-0067-01收稿日期:2005-10-24 作者简介:关晓光(1963-),男,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医学与哲学、医学心理学研究。 脉诊是中医最独特的诊断技术,而“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是中医脉诊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脉络。本文拟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入手,考察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性。1 《内经》———最早记载了“独取寸口”脉法,初步确立寸口三部划分并配属相应脏腑的雏形 马王堆医书中,虽然尚无“寸口”、“气口”之名,但早已存在“寸口脉法”的思想苗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等《内经》前后非医书中,已明确提出“寸口”、“脉口”之名。《内经》实际上记载了“独取寸口”脉法。如《素问·五藏别论》所载:“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单诊手太阴寸口,即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的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还记载了寸口脉与各脏腑具体相配情况,曰:“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胫中事也。”这种脉法把两手寸口脉分为上、中、下三部,相当于后世寸、关、尺,并引申出“上竟上”(即寸脉以上)和“下竟下”(即尺脉以下),使寸口分三部并配属相应的脏腑已经具备了雏形。另外,从上文可知,《内经》中已有“尺内”、“尺外”、“尺里”等字样,可谓“尺脉”的最早记载。 《内经》中这一“寸口诊法”,较三部九候等遍身诊法尚未占主流地位,但其与“尺寸脉法”、“寸口人迎脉法”并存,反映了脉诊由遍身诊法向寸口脉法的过渡和发展的趋势,并成为后世“独取寸口”及“寸口”处划分寸、关、尺三部并配属脏腑的渊薮。2 《难经》———赋予“三部九候”新内容,确定了“寸口”脉中寸、关、尺的位置和长度 在《内经》的基础上,《难经》在提出“独取寸口”的 同时,也对“独取寸口”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和论述。如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又曰:“寸口者,五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难经》赋予“三部九候”新内容,用以说明“寸口”脉所分三部及每部所分三候。《难经·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也?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又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难经》补《内经》之未备,较明确地阐明“寸口”脉中寸、关、尺的位置和长度。如《难经·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只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这里《难经》不仅提出了“寸口”分“尺”、“寸”两部脉,而且也指明在尺寸之间,用以分阴阳、别尺寸的界线“关”脉。《难经》是把《内经》尚未十分明确的“寸口”分寸、关、尺之观点,从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三部者,寸、关、尺也”。寸部九分,尺部一寸,共计一寸九分。3 《伤寒论》———以“独取寸口”脉法为主,创立脉证结合、脉证合参的诊脉辨证基本原则 张仲景在诊脉方法上,根据实际临床需要,灵活运用了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法等其他脉法,但仍以“独取寸口”的脉法为主。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1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伤寒论》92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323条)。“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伤寒论》128条)。 除“独取寸口”外,该书在一些特殊疾病上,根据实际需要,又灵活地运用了其他的脉法。首先,提出诊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法,以寸口候全身十二经气血变化,以人迎、趺阳二脉分候胃气,故人迎、趺阳多用于寸口无脉,以及病危之时。其次,对于候脾胃之气,较多地诊足阳明胃经的趺阳脉。另外,还有诊少阴脉及寸 · 67·中医药学报2005年第33卷第6期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好大点事2016-01-31 11:05 来自QQ空间日志根据2016年1月29 日晚8:00时在成哥内经针法交流群中的讲座整理而成。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晚上好!讲课之前几点申明:一、本群为内经针法交流群,以学习分享和交流为宗旨,禁止相互攻击! 二、本群为技术交流群,群友应真诚友善,务必修改群名片为实名,格式如:达州-施传成,还没有修改群名片者请立即修改,否则将被清除。三、本次讲座毫无保留系统完整地公开分享本人多年来对《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实践研究成果,有缘者自会珍惜有加。本群已满,外面还有很多朋友焦急等待加不进来,请加群动机不纯者(如:持门户之见拒绝他人意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得了宝贝还出言不逊口吐唾沫及窃取成果拒为己有出售或培训赚钱等)请自行退群,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想学习交流的朋友。上周五给大家分享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部分内容,今晚讲课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以加深朋友们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衔接下面的内容。因每个问题都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争取让所有听课的朋友都能很好地实战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今晚讲不完,但时间服从效果,讲不完的话,下周五继续。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源:复原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历经艰辛,来之不易,有缘得到者应珍惜!如何理解和处理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和阴阳稳定人体内环境,可为其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可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相兼容,结合应用将事半功倍。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如何应用人迎寸口脉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人迎寸口脉针法取什么穴位进行补泻:五输穴。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穴位数:阴经一个,阳经二个。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先后顺序:先补后泻。也列举了部分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的案例,今晚继续给大家分享。判定人迎寸口脉疗效的标准本节我们会用比较长的篇幅进行细解,因为本节所涉及的概念和道理对于针刺治疗来说实在太为重要太为关键了。大家都知道,判断疗效的标准不是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么?其实不然,患者的主诉是主观的,时有假象。还有更为客观的判断标准:脉象!来看《内经》里的相关论述吧。《灵枢·九针十二原第

脉诊略谈

脉诊略谈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大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0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脉诊及脉学理论源流述要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切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切诊主要指切脉,亦称脉诊。脉诊的起源几乎与中医学的历史一样悠久,其创始者已无从查考。现在一般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为据,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淮南子》指出:“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秘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盐铁论》亦称:“扁鹊抚息脉而知疾之所由生,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好大点事2016-01-31 11:05 来自QQ空间日志根据2016年1月29 日晚8:00时在成哥经针法交流群中的讲座整理而成。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晚上好!讲课之前几点申明:一、本群为经针法交流群,以学习分享和交流为宗旨,禁止相互攻击!二、本群为技术交流群,群友应真诚友善,务必修改群名片为实名,格式如:达州-施传成,还没有修改群名片者请立即修改,否则将被清除。三、本次讲座毫无保留系统完整地公开分享本人多年来对《黄帝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实践研究成果,有缘者自会珍惜有加。本群已满,外面还有很多朋友焦急等待加不进来,请加群动机不纯者(如:持门户之见拒绝他人意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得了宝贝还出言不逊口吐唾沫及窃取成果拒为己有出售或培训赚钱等)请自行退群,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想学习交流的朋友。上周五给大家分享了《黄帝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部分容,今晚讲课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以加深朋友们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衔接下面的容。因每个问题都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争取让所有听课的朋友都能很好地实战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今晚讲不完,但时间服从效果,讲不完的话,下周五继续。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源:复原《黄帝经》

人迎寸口脉针法历经艰辛,来之不易,有缘得到者应珍惜!如何理解和处理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和阴阳稳定人体环境,可为其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可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相兼容,结合应用将事半功倍。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如何应用人迎寸口脉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人迎寸口脉针法取什么穴位进行补泻:五输穴。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穴位数:阴经一个,阳经二个。人迎寸口脉针法补泻的先后顺序:先补后泻。也列举了部分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治疗的案例,今晚继续给大家分享。判定人迎寸口脉疗效的标准本节我们会用比较长的篇幅进行 细解,因为本节所涉及的概念和道理对于针刺治疗来说实在太为重要太为关键了。大家都知道,判断疗效的标准不是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么?其实不然,患者的主诉是主观的,时有假象。还有更为客观的判断标准:脉象!来看《经》里的相关论述吧。《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刺之而气不至,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7358495.html,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作者:梁云武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9年第03期 【摘;要】通过对“盛”和“躁”的重新解读,阐述《黄帝内经》中“人迎寸口诊法”用于临床的个人体会。 【关键词】人迎寸口诊法;针灸疗法;脉诊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6-0055-02 人迎寸口诊法,见于《黄帝内经》,在后世诸多著作中,皆有讨论,但一直没有真正用于临床。笔者反复研读《黄帝内经》,若有所悟,将所悟与临床结合,反复验证,对人迎寸口诊法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介绍如下。 人迎寸口诊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1]20记载:“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这是《黄帝内经》首次提到人迎寸口诊法,根据以上论述可知:人迎候阳,寸口候阴。 然后根据脉“盛”之程度不同区分所在三阳三阴。但三阴三阳,有手足之分,这段论述中并未提及。 《黄帝内经》中第二次提及人迎寸口脉是在《灵枢·终始篇第九》[1]27中:“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从此段论述可以看出,病位在手还是在足是根据脉“躁”与否来区分的:不躁在足,躁则在手。至此已经将人迎寸口法阐述清楚。以人迎候阳,寸口候阴;脉躁在手,不躁在足,根据盛的程度区分三阴三阳。根据这个诊法,通过人迎寸口的脉诊可以判断出病位具体在何经脉。但此诊法历经数千年却无法真正用于临床。笔者认为,其原因与对文中“盛”与“躁”的理解有关系。 1;关于盛的解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