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医大免疫学复习题(多选题部分)080423

河北医大免疫学复习题(多选题部分)080423

河北医大免疫学复习题(多选题部分)080423
河北医大免疫学复习题(多选题部分)080423

医大免疫学复习题(来自医大网络精品课程网页)http://202.206.48.22/ec2006/C35/Course/Index.htm

多选题部分

1.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红细胞

2.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树突状细胞

3.下列哪些细胞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细胞

A.单核-巨噬细胞

B.NK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4.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肥大细胞

5.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B.免疫系统的功能

C.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过程

D.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免疫学措施

E.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6.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A.胸腺细胞

B.胸腺上皮细胞

C.巨噬细胞

D.胸腺树突状细胞

E.成纤维细胞

7.B细胞来源于

A.胸腺

B.骨髓

C.脾

D.淋巴结

E.腔上囊(法氏囊)

8.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

A.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

B.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

C.淋巴结浅皮质区生发中心

D.淋巴结副皮质区

E.脾索

9.骨髓的功能是

A.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E.细胞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10.黏膜免疫系统包括

A.扁桃体

B.派氏集合淋巴结

C.阑尾

D.M细胞

E.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IEL)

11.下列关于抗原免疫原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来说必须是异物

B.异物均是抗原

C.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D.只有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的物质才具有免疫原性

E.自身成分不具有免疫原性。

12.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点分别是

A.T细胞表位只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B.B细胞识别的表位往往是天然的

C.T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

D.B细胞表位有构象表位和线性表位两种类型

E.T细胞表位需MHC分子的提呈

13.下列关于超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属于外源性超抗原

B.超抗原的一端与TCRVb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APC表面MHCⅡ类分子结合。

C.T细胞识别超抗原不受MHC的限制。

D.超抗原能诱导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其机制与丝裂原相同

E.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是一种T细胞超抗原

14.TD-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需Th细胞辅助 B.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能引起再次应答

D.能诱导记忆细胞形成

E.不能诱导记忆细胞形成

15.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C.能诱导记忆细胞形成

D.只产生IgM

E.需Th细胞辅助

16.使自身成分变为自身抗原的因素可能有

A.大面积烧伤

B.外伤

C.电离辐射

D.药物

E.感染

17.隐蔽抗原包括

A.神经髓鞘蛋白

B.眼葡萄膜色素蛋白

C.甲状腺球蛋白

D.精子

E.卵子

18.与抗原免疫原性有关的因素包括

A.抗原的分子大小

B.抗原的化学组成

C.抗原的分子构象

D.抗原的异物性

E.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19.具有CH4功能区的Ig是

A.IgA

B.IgD

C.IgE

D.IgM

E.IgG

20.一个B细胞克隆增殖.分化产生的Ig

A.重链抗原性可以不同

B.重链抗原性完全不同

C.亲和力相同

D.同种型相同

E.抗原结合特异性相同

21.ADCC的特点有

A.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都可在IgG抗体介导下对靶细胞起溶解或杀伤作用

B.需补体参与

C.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D.对靶细胞的溶解或杀伤是非特异性的

E.靶细胞与IgG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22.为单体Ig的是:

A.SIgA

B.IgD

C.IgE

D.IgM

E.IgG

23.关于IgG的Fab段叙述正确的是:

A.由胃蛋白酶水解IgG得到

B.由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

C.为单价

D.与抗原结合后,不能形成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E.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组成

24.关于抗体,正确的是

A.抗体可看作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B.抗体可看作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

C.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与Ig的类.亚类.型和亚型无关

D.抗体都是Ig

E.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25.下列哪项与ADCC有关?

A.特异性抗体与靶细胞结合

B.M.NK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FcR与抗体Fc段的结合

C.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D.需要补体参加

E.需要IgG参加

26.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

A.1个F(ab')2段

B.2个Fab段

C.2个F(ab')2段

D.pFc'

E.1个Fc段

27.IgM的特性包括

A.是分子量最大的Ig

B.无铰链区

C.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

D.是最早合成的Ig

E.能穿过胎盘

28.Ig的同种型包括

A.类

B.亚类

C.型

D.亚型

E.独特型

29.关于Ig的功能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Ig的功能区是H链与L链折叠形成的球形结构

B.L链有2个功能区,H链有4个或5个功能区

C.Ig的多肽链属于β-折叠结构

D.各功能区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E.各功能区有不同的功能

30.Ig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B.IgG1.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C.IgG.IgE能与细胞上FcR结合

D.IgE介导I型超敏反应

E.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可直接溶解靶细胞

31.关于Ig的可变区,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及H链靠近N端的1/5或1/4

B.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

C.不同Ig的高变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抗体特异性也不同

D.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

E.高变区的肽链通过折叠形成的空间构型与表位互补

32.分泌型IgA主要存在于

A.唾液

B.初乳

C.泪液

D.支气管分泌液

E.脑脊液

33.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结构高度均一

B.特异性强,极少或不发生交叉反应

C.一种单克隆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表位

D.一种单克隆抗体,其独特型可以不同

E.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产生的

34..关于IgM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B.初次免疫接种后最先产生的抗体

C.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重要成分

D.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IgM

E.能激活补体

3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发生裂解的成分是

A.C2

B.C3

C.C4

D.C5

E.B因子

36.具有酶活性的补体成分有

A.C1

B.C2

C.C

D.C

E.C5a

37.对补体活化有抑制作用的补体调节蛋白有

A.B因子

B.D因子

C.P因子

D.I因子

E.C4结合蛋白

38.能阻止膜攻击复合体形成的补体调节蛋白有

A.MIRL

B.膜辅助蛋白

C.同源限制因子

D.衰变加速因子

E.I因子

39.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早期,可参与补体激活的有

A.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

B.MBL

C.CRP

D.酵母多糖

E.TNF-α

40.不能延长C3bBb半衰期的是

A.B因子

B.D因子

C.H因子

D.I因子

E.P因子

41.补体级联反应中的非酶促步骤是

A.C3转化酶裂解C3

B.C5转化酶裂解C5

C.MAC的形成

D.C3bBbP的形成

E.C5b67的形成

42.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补体成分大多数以非活性的酶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

B.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

C.补体系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

E.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43.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包括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肝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

44.能裂解C3的复合物包括

A.C5b~9

B.MAC

C.C3bBb3b

D.C3bBbP

E.C4b2b

45.既参与旁路途径调节,又参与经典途径调节的是

A.DAF

B.CR1

C.C4结合蛋白

D.H因子

E.I因子

46.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

A.参与经典途径的C1~C9

B.参与旁路途径的B.D.P因子

C.参与MBL途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C反应蛋白

D.补体调节蛋白I因子.H因子.C4bp等

E.CR1.CR2.CR3等补体受体

47.关于补体生物学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B.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C.参与适应性免疫

D.参与免疫记忆

E.参与炎症反应

48.补体系统激活过程的调节包括

A.自行衰变的调节

B.C4bp抑制C4b与C2结合

C.C8bp抑制MAC形成

D.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

E.I因子.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49.能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包括

A.细菌脂多糖

B.酵母多糖

C.葡聚糖

D.凝聚的IgA

E.IgM

50.关于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C3a可介导炎症反应

B.C3b与B细胞表面的CR1结合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杀伤细胞结合C3b后可增强对靶细胞的ADCC作用

D.C3d可促进B细胞活化

E.iC3b具有调理作用

5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

A.溶细胞效应

B.调理作用

C.引起炎症反应

D.参与适应性免疫

E.ADCC

52.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包括

A.C4bp

B.CD59

C.HRF

D.C8bp

E.H因子

53.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包括

A.I因子

B.B因子

C.C4bp

D.MCP

E.DAF

54.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补体是存在于正常血清中的一组蛋白

B.补体含量随抗原刺激而升高

C.补体对热敏感

D.补体分子由多种细胞产生

E.补体三条激活途径有共同的末端效应

55.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

A.I因子

B.D因子

C.B因子

D.H因子

E.DAF

56.下列哪些分子具有保护机体正常组织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损伤作用?

A.B因子

B.MCP

C.CR1

D.C8bp

E.CD59

57.能裂解C5的复合物包括

A.C4b2b

B.C4b2b3b

C.C3bBb3b

D.C3bBb

E.MAC

58.关于膜攻击复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是三条补体激活途径共同的末端效应

B.MCP可辅助MAC形成

C.MAC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膜穿孔

D.HRF.CD59能抑制MAC形成

E.MAC由C5~9组成

59.能促进吞噬作用的补体受体包括

A.CR1

B.CR2

C.CR3

D.CR4

E.C3aR

60.能与C4b结合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C4bP

B.CR1

C.DAF

D.H因子

E.P因子

61.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C1q分子有6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桥联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B.C1r具有酯酶活性,能活化C1s

C.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C4b2b可水解C5产生C5a和C5b

E.C5b678可损伤细胞膜,但结合C9后才加速细胞膜的损伤

62.关于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激活物质不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B.越过C1.C4.C2,直接激活C3

C.B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作用

D.可通过C3b的正反馈途径产生更多的C3b

E.C3转化酶是C3bnBb

63.属于细胞因子的是:

A.ILs

B.IFNs

C.TNFs

D.CSFs

E.TGF

64.关于细胞因子,正确的是

A.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B.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对靶细胞无抗原特异性

D.一种细胞因子只能对一种靶细胞发挥作用

E.细胞因子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的过程

65.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受体具有IL-2Rg链的结构?

A.IL-4R

B.IL-7R

C.IL-9R

D.IL-11R

E.IL-13R

66.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用?

A.IL-10

B.TGF-b

C.IL-4

D.IL-13

E.IL-1ra

67.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A.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

B.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C.与CKR结合后才发挥作用

D.具有高效性

E.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

68.下列有关IFN-a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能激活CTL

B.是一种重要的巨噬细胞激活因子

C.能刺激有核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

D.能增强NK的杀伤活性

E.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69.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对下述哪些疾病有治疗或预防价值?

A.感染性疾病

B.肿瘤

C.血小板减少症

D.超敏反应

E.自身免疫性疾病

70.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具有

A.多效性

B.重叠性

C.拮抗性

D.协同性

E.特异性

71.细胞因子分泌的特点是

A.多细胞来源,一种CK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

B.一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细胞因子

C.以自分泌方式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

D.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E.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远处靶细胞

72.sCKR的生物学功能是

A.作为CK的转运蛋白,增加局部CK的浓度

B.作为膜受体的清除形式之一,使细胞对CK的反应性下降

C.sCKR可与mCKR竞争性结合CK,下调CK的效应

D.高浓度sCKR可抑制相应CK的活性

E.低浓度sCKR可增强相应CK的活性

73.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包括

A.IL-2R.IL-3R

B.IL-4R.IL-5R

C.IL-7R.IL-8R

D.IL-9R.IL-10R

E.IL-1R.M-CSFR

7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包括A.抗细菌作用 B.抗病毒作用 C.中和作用

D.调理作用

E.刺激造血

75.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

A.慢性肉芽肿病

B.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C.转移性肾细胞癌

D.多发性硬化症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6.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细胞因子包括

A.TNF-a

B.IL-1

C.IL-8

D.IL-6

E.IFN

77.细胞膜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结构包括

A.胞膜外区

B.跨膜区

C.稳定区

D.胞浆区

E.可变区

78.在临床上已经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

A.重组G-CSF

B.TNF嵌合抗体

C.人TNF的单克隆抗体

D.TNF-受体-Ig融合蛋白

E.重组IL-1受体拮抗蛋白

79.可刺激产生血小板的细胞因子包括

A.EPO

B.IL-3

C.IL-7

D.IL-11

E.TPO

80.CTLA-4

A.又称CD152

B.可与CD80和CD86结合

C.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

D.与CD28分子有一定的同源性

E.可表达于静止的T细胞表面

81.可作为病毒受体的膜分子是

A.CD3

B.CD4

C.CD8

D.CR2

E.LFA-2

82.粘附分子的作用主要有

A.介导ADCC作用

B.参与炎症反应

C.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D.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E.参与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

83.组成B细胞信号复合物的分子是

A.CD19

B.CD20

C.CD21

D.CD40

E.CD81

84.CD28

A.是T细胞激活的辅助刺激分子

B.可协助激活T细胞

C.可与APC表面的B7分子结合

D.存在于所有的CD4+T细胞

E.可与CTLA-4结合下调T细胞活化

85.CD40L

A.主要表达于B细胞

B.配体是CD40

C.以三聚体形式存在

D.属于TNFSF

E.是B细胞活化不可缺少的信号因子

86.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A.补体受体

B.T细胞受体

C.B细胞受体

D.NK细胞受体

E.IgFc受体

87.黏附分子的配体有

A.膜分子

B.细胞外基质

C.细胞膜

D.补体C3片段

E.可溶性因子

88.细胞表面标志包括

A.膜抗原

B.细胞外基质

C.膜受体

D.可溶性因子

E.MHC分子

89.P-选择素主要分布于

A.白细胞

B.血小板

C.巨核细胞

D.红细胞

E.活化内皮细胞

90.选择素家族包括

A.CD62L

B.CD62P

C.CD62F

D.CD62M

E.CD62E

91.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是因缺乏

A.LFA-1

B.LFA-2

C.Mac-1

D.VLA-2

E.VLA-1

92.由人MHC基因编码的分子有

A.β2m

B.C4

C.C2

D.HLAI类抗原

E.HLAⅡ类抗原

93.在免疫应答的负调节中发挥作用的是

A.HLA-A

B.HLA-B

C.HLA-C

D.HLA-E

E.HLA-G

94.关于MHC正确的是

A.人的MHC通常称为HLA

B.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功能是参与移植排斥

C.MHC的多样性由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两方面组成

D.MHC的多态性指MHC由一组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各自的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E.经典的MHCI类和Ⅱ类基因的产物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95.编码HLAI类分子的基因位点是

A.HLA-A

B.HLA-B

C.HLA-DP

D.HLA-DQ

E.Bf

96.下列哪些细胞相互作用时受MHC限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7726249.html,K细胞与靶细胞

B.CTL与靶细胞

C.Th与B细胞

D.巨噬细胞与Th

E.巨噬细胞与靶细胞

97.关于HLA正确的是

A.特定HLA等位基因产物可以成为个体性的遗传标志

B.HLAI类分子的结构不同于HLAII类分子,它含有β2m

C.HLAⅡ类分子的α链和β链是由不同的基因所编码的

D.HLA纯合子细胞非常罕见,一般在近亲婚配的家庭中检出

E.红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

98.属于炎症相关基因的是

A.TAP

B.MIC家族

C.TNF家族

D.HLA-DM

E.HLA-E

99.MHCI类和Ⅱ类分子共有的特征是

A.均表达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B.均共显性表达于细胞上

C.均为跨膜蛋白

D.均参与对T细胞的抗原提呈

E.均参与T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

100.HLA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是

A.单元型遗传

B.复等位基因

C.共显性

D.连锁不平衡

E.隐性遗传

101.MHC是

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英文字头缩写

B.特定染色体上一个DNA区段

C.包含多个基因座位

D.专司移植物的排斥

E.专司外来抗原的提呈

102.人的MHC

A.称为HLA基因或HLA基因复合体

B.称为H-2

C.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

D.在第17号染色体

E.在第15号染色体

103.小鼠的MHC

A.称为HLA基因或HLA基因复合体

B.称为H-2

C.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

D.在第17号染色体

E.在第15号染色体

104.人MHC经典I类基因座位是

A.HLA-A

B.HLA-B

C.HLA-C

D.HLA-E

E.HLA-F

105.经典的HLAⅡ类基因

A.在复合体中位于近着丝点一端

B.结构最为复杂

C.由DP.DQ和DR三个亚区组成

D.每一亚区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基因座位

E.包括DM基因和DO基因

106.经典的MHCⅠ类和Ⅱ类基因

A.产物有Ag提呈功能

B.显示极为丰富的多态性

C.直接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D.调控免疫应答

E.主要功能是决定移植物排斥

107.MHC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

A.经典Ⅲ类基因

B.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

C.非经典Ⅰ类基因

D.炎症相关基因

E.疾病易感或抵抗基因108.对经典的HLAI类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A.由α链和β2-m构成异二聚体

B.I类基因仅编码α链

C.β2-m编码基因在15号染色体

D.表达在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E.抗原结合槽两端开放

109.对经典HLAⅡ类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A.是有α链和β链的异二聚体

B.DR-DR对应于小鼠的E-E

C.DQ-DQ对应于小鼠的A-A

D.DP-DP在小鼠无对应物

E.抗原结合槽两端封闭

110.对HLAI类和Ⅱ类等位基因产物表述正确的是

A.具有共显性

B.I类分子表达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C.Ⅱ类分子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细胞

D.同源染色体对应座位上两个等位基因不同时表达

E.只有在外来抗原存在时才表达

111.对MHC的LMP基因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LMP2和LMP7两个座位

B.编码胞质溶胶中蛋白酶体相关成分

C.产物在APC中参与对内源性抗原的酶解

D.产物在APC中参与对外源性抗原的酶解

E.产物为内质网膜上一个二聚体分子

112.参与形成母胎耐受的是

A.HLA-A

B.HLA-B

C.HLA-E

D.HLA-G

E.HLA-C

113.属于人MHC非经典I类基因的是

A.HLA-E

B.HLA-F

C.HLA-G

D.HLA-A

E.HLA-B

114.具有ADCC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NK细胞

115.B1细胞主要特性和抗体应答特点是

A.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B.接受抗原刺激之后,48小时之内即产生以IgM为主的抗体

C.增殖分化过程中,可发生Ig类别转换

D.具有免疫记忆,可产生再次应答

E.主要存在于外周免疫器官淋巴滤泡内

116.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包括

A.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

B.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引起发热和急性期反应

C.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D.活化后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非特异杀伤肿瘤细胞。

E.活化后可通过表达FasL诱导靶细胞凋亡

117.T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包括

A.非特异杀伤细菌

B.非特异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

C.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D.非特异杀伤某些肿瘤细胞

E.对靶细胞杀伤受MHCI类分子限制

118.能够分泌MCP-1和MIP-1参与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NK细胞

D.NKT细胞

E.肥大细胞

119.能够通过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破坏的免疫细胞是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CD8+CTL细胞

D.NKT细胞

E.E.T细胞

120.NK细胞表面的与CD3γγ同源二聚体非共价结合后,可获得转导活化信号功能的杀伤活化性受体是

A.NKp46

B.NKG2D

C.NKp44

D.NKp30

E.NKG2C

121.NK细胞表面与DAP-12同源二聚体非共价结合后,可获得转导活化信号功能的杀伤活化性受体是

A.KIR2DS

B.CD94/NKG2A

C.CD94/NKG2C

D.NKG2D

E.NKp46

122.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包括

A.朗格汉斯细胞

B.间质DC

C.并指DC

D.滤泡DC

E.高表达MHC分子,低表达IgGFc受体的DC

123.能够引起发热和急性期反应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12

D.IL-6

E.TNF-

124.T细胞的辅助受体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125非特异刺激T细胞增殖的物质是

A.植物血凝素

B.脂多糖

C.刀豆蛋白A

D.美洲商陆

E.葡萄球菌A蛋白

126.属于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是

A.CD28

B.CD152

C.CD8

D.CD40

E.ICOS

127.CD4分子表达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血小板128.T细胞表面介导细胞间黏附的表面分子包括

A.CD2

B.ICAM-1

C.LEA-1

D.ISCO

E.CD152

129.在免疫应答的负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表面标志是

A.CD4+

B.CD4-

C.CD8+

D.CD8-

E.CD25+

130.TCRαβ-CD3复合物识别抗原

A.受MHC-I类分子限制

B.受MHC-II类分子限制

C.不受MHC限制

D.受体缺乏多样性

E.主要识别非肽类分子131.Th1和Th2细胞都能分解的细胞因子是

A.GM-CSF

B.IL-4

C.CD25+

D.IL-5

E.IFN-γ

132.CD8+CTL细胞的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

A.分泌穿孔素

B.颗粒酶

C.淋巴毒素

D.诱导靶细胞凋亡

E.ADCC

133.NK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包括

A.释放穿孔素

B.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C.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D.具有MHC限制性

E.调理作用

134.B细胞辅助受体包括

A.CD19

B.CD21

C.CD25

D.CD225

E.CD86

135.MZ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

A.位于边缘区

B.存在淋巴滤泡

C.抗颗粒性抗原的第一道防线

D.参与晚期的依赖T细胞抗体应答

E.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136.Igα和Igβ异源二聚体的主要功能是

A.识别和结合抗原

B.转导抗原与BCR结合后产生的信号

C.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D.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E.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

137.B1细胞主要存在于

A.腹膜腔

B.肠道固有层

C.淋巴滤泡

D.胸膜腔

E.扁桃体138.可抑制成熟B细胞增殖和(或)分化的细胞因子

A.IL-8

B.IL-10

C.IL-12

D.IL-14

E.TGF-β

139.MZB细胞分泌的Ig的同种型

A.IgM

B.IgG2

C.IgG1

D.IgG3

E.IgA

140.B细胞的功能

A.产生抗体

B.提呈抗原

C.参与细胞免疫

D.参与免疫调节

E.发挥细胞毒作用

141.与CD28结合的CD分子是

A.CD40

B.CD80

C.CD86

D.CD21

E.CD152 142.与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产生有关的膜表面分子是

A.CD40

B.CD40L

C.CD28

D.CD80

E.CD86

143.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

A.mIgA

B.mIgM

C.mIgD

D.mIgG

E.mIgE

144.人成熟NK细胞的表面标志

A.TCR+

B.mIg-

C.CD56+

D.CD16+

E.CD3+

145.在噬碱性粒细胞分化成熟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4 B.IL-5 C.GM-CSF D.TGF-β E.IL-3

146.在阳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胸腺细胞是

A.不能与MHC/肽有效结合的DP细胞

B.与MHC/肽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

C.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SP细胞

D.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合的SP

E.胸腺淋巴样干细胞

147.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必要条件是

A.骨髓

B.脾

C.胸腺造血微环境

D.淋巴结

E.卵黄囊

148.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的两种重要潜能是

A.分泌细胞因子

B.自我更新

C.分化

D.自身MHC限制

E.自身耐受

149.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记为

A.CD34

B.CD35

C.CD44

D.CD117

E.Lin-

150.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的特性包括

A.TCR的表达

B.自身MHC限制

C.自我更新

D.自身耐受

E.BCR的表达

151.具有免疫潜能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成熟B细胞

C.NK细胞

D.成熟T细胞

E.巨噬细胞

152.在分化为CFU-GM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GM-CSF

B.SCF

C.IL-3

D.IL-4

E.IL-2

153.NK细胞在成熟过程中可表达的抑制性受体是

A.KIR

B.KAR

C.CD94

D.NKG2

E.CD56

154.体内执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是

A.γδ+T细胞

B.αβ+T细胞

C.B1细胞

D.B2细胞

E.NKT细胞

155.对某些病毒感染和肿瘤靶细胞具有非特异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A.NK细胞

B.NKT细胞

C.T细胞

D.CD8+CTL细胞

E.活化巨噬细胞

156.α-防御素的生物学作用包括

B.激活补体产生溶菌效应

C.诱导病原体产生自溶酶,干扰DNA和蛋白合成

D.具有致炎和趋化作用

E.诱导NK细胞活化

F.非特异杀伤肿瘤细胞

157.肝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期蛋白包括

A.脂多糖结合蛋白

B.C4结合蛋白

C.C-反应蛋

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E.乳铁蛋白

158.能诱导细胞凋亡的物质是

A.穿孔素

B.TNF

C.FasL

D.α-防御素

E.颗粒酶

159.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A.抗原刺激96小时后启动

B.抗原识别受体具有高度多样性,对抗原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

C.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发挥免疫效应

D.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可发生再次应答

E.发挥免疫效应无需固有免疫细胞参与

160.模式识别受体

A.较少多样性

B.是胚系基因重排后编码的产

C.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某些共有的配体分子

D.只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膜表面,无游离形式存在

E.可识别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如磷脂酰丝氨酸等

161.表达于病原菌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包括

A.G-菌的脂多糖

B.G+菌的肽聚糖

C.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

D.细菌非甲基化DNACpG序列

E.真菌的酵母多糖

162.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包括

A.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B.α-防御素

C.C-反应蛋白

D.热休克蛋白

E.脂多糖结合蛋白

163.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包括

A.Toll样受体

B.清道夫受体

C.甘露糖受体

D.C3b受体

E.IgGFc受体

164.属于专职性APC的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B淋巴细胞

D.内皮细胞

E.上皮细胞

165.非专职性APC是

A.B淋巴细胞

B.内皮细胞

C.纤维母细胞

D.各种上皮及间皮细胞

E.郎格汉斯细胞

166.有Birbeck颗粒的是

A.单核细胞

B.IDC(并指树突状细胞)

C.LC(朗格汉斯细胞)

D.B淋巴细胞

E.巨噬细胞

167.DC

A.即树突状细胞

B.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

C.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D.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

E.不参与诱导免疫耐受

168.人DC的主要特征性标志是

A.CD1a

B.CD11c

C.CD83

D.33D1

E.NLDC145

169.小鼠DC比较特异性的标志

A.33D1

B.NLDC145

C.CD83

D.CD1a

E.CD11c

170.不是小鼠DC比较特异性标志的是

A.CD11c

B.33D1

C.NLDC145

D.CD83

E.CD1a

171.与髓系DC有共同祖细胞的是

A.单核细胞

B.粒细胞

C.T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172.与淋巴系DC有共同前体细胞的是

A.单核细胞

B.粒细胞

C.T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173.淋巴样组织中的DC主要包括

A.并指状DC(IDC)

B.边缘区DC

C.滤泡样DC(FDC)

D.间质性DC

E.郎格汉斯细胞

174.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包括

A.间质性DC

B.朗格汉斯细胞

C.并指状DC(IDC)

D.边缘区DC

E.滤泡样DC(FDC)

175.IDC

A.即并指状DC

B.位于淋巴组织T细胞区

C.由LC移行至淋巴结而来

D.高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

E.有FcR及补体受体176.FDC

A.即滤泡样DC

B.不表达MHCⅡ类分子

C.高表达FcR和C3bR

D.向B细胞提呈Ag

E.属间质性DC

177.有吞噬作用的APC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FDC

C.IDC

D.LC

E.B细胞

178.髓系DC前体A.与单核.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 B.与T.NK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 C.能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

D.能分化为淋巴细胞

E.与B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

179.淋巴系DC前体

A.与单核.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

B.与T.NK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

C.能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

D.能分化为淋巴细胞

E.只能分化为淋巴系DC

180.树突状细胞

A.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各脏器

B.亦存在于脑内,数量较少

C.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以下

D.仅占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0.2-0.5%

E.都有Birbeck颗粒

181.并指状DC(IDC)

A.位于淋巴组织T细胞区

B.由LC移行至淋巴结而来

C.高表达MHCⅠ类和Ⅱ分子

D.缺乏FcR和补体受体

E.有Birbeck颗粒

182.滤泡样DC

A.位于淋巴组织T细胞区

B.不表达MHCⅡ类分子

C.高表达FcR和C3bR

D.没有Birbeck颗粒

E.有吞噬作用

183.滤泡样树突状细胞

A.不表达MHCⅡ类分子

B.高表达FcR

C.没有吞噬作用

D.高表达C3bR

E.可将抗原-抗体和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滞留或浓缩于其表面

184.未发生迁移的朗格汉斯细胞(LC)

A.是不成熟DC

B.位于表皮和胃肠道上皮部位

C.有较强的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

D.免疫激活能力较弱

E.有很强的刺激初始T细胞的能力185.朗格汉斯细胞(LC)高表达

A.FcR

B.补体受体

C.MHCⅠ类分子

D.MHCⅡ类分子

E.特异性抗原受体

186.髓系DC

A.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

B.与单核.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

C.与T.NK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

D.前体细胞能分化发育为巨噬细胞

E.前体细胞能分化发育为淋巴细胞

187.淋巴系DC

A.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

B.与T.NK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

C.前体细胞能分化为淋巴细胞

D.常用胸腺内的DC进行研究

E.前体细胞能分化发育为巨噬细胞

188.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体内DC

A.处于非成熟(immature)状态

B.有极强的Ag摄取和加工处理能力

C.表达低水平的辅助刺激分子

D.体外激发MLR能力较弱

E.表达高水平的黏附分子189.可刺激DC分化成熟的是

A.Ag

B.LPS

C.IL-1

D.TNF

E.Birbeck颗粒

190.成熟DC可显著提高

A.MHC分子的表达

B.辅助刺激分子的表达

C.粘附分子的表达

D.Ag摄取加工能力

E.体外激发MLR 能力

191.髓系DC前体

A.目前可从胎肝.脐血.骨髓.成人外周血分离出

B.能产生各种髓系DC

C.体内作用可能是维持非淋巴组织内DC的数量达一定水平

D.在急性炎症时可被迅速动员移行至非淋巴组织

E.能分化发育为淋巴细胞

192.髓系DC前体的获取目前可从

A.胎肝

B.脐血

C.骨髓

D.成人外周血

E.胸腺

193.未成熟DC

A.主要存在于多种实体器官及非淋巴组织的上皮

B.能通过表达的膜受体(如FcRⅡ.甘露糖受体)摄取Ag

C.摄取Ag后由外周逐渐向次级淋巴器官迁移

D.在迁移中逐渐发育成熟

E.有很强的刺激初始T细胞的能力

194.迁移期DC

A.主要存在于输入淋巴管.外周血.肝血液及淋巴组织

B.经淋巴和血液循环,从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

C.从外周血进入脾脏

D.从肝窦进入腹腔淋巴结

E.与其成熟过程无关

195.成熟期DC

A.主要存在于淋巴结.脾脏及派氏集合淋巴结

B.受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归巢至T细胞区

C.本身也分泌一些趋化因子从而保持与T细胞的接触

D.能有效给T细胞提呈Ag

E.活化T细胞后自身出现调亡

196.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特点是有

A.选择性

B.严格抗原特异性

C.高效性

D.饱和性

E.巨吞饮作用

197.Proteasome又可称为

A.lowmolecularweightpolypeptide,LM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7726249.html,rgemultifuctionalprotease,LMP

C.MⅡC

D.transporterofantigenicpeptide,TAP

E.endosome 198.人为划分的T细胞免疫应答的阶段包括

A.特异T细胞生成阶段

B.T细胞特异识别抗原阶段

C.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D.效应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E.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阶段

199.记忆性T细胞

A.对特异Ag有记忆能力

B.寿命较长

C.为CD45RA-CD45RO+

D.是CD45RA+CD45RO-

E.再遇相同Ag可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200.与初始T细胞相比,记忆性T细胞再活化时

A.更易被激活,相对较低浓度的抗原即可

B.对协同刺激信号(如CD28/B7)的依赖性较低

C.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

D.对细胞因子作用的敏感性更强

E.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201.CTL杀伤靶细胞可通过

A.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B.Fas/FasL途径

C.AICD途径

D.被动细胞死亡途径

E.PI3-Kinase途径

202.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A.是指T细胞表面粘附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基结合

B.这种结合是短暂而可逆的

C.这种结合仅为TCR识别结合相应抗原肽提供机会

D.无可识别抗原肽的T细胞随即与APC分离

E.发生在初始T细胞进入淋巴结皮质浅区

203.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

A.是在非特异结合中遇到了相应抗原肽

B.指TCR与相应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

C.可稳定和延长T细胞与APC结合的时间

D.使增殖的子代细胞仍与APC粘附直至分化为效应T细胞

E.其亲和力与CD4或CD8分子无关

204.能介导与APC非特异结合的T细胞表面分子是

A.TCR

B.LFA-1

C.CD2

D.LFA-3

E.ICAM-1

205.能介导与T细胞非特异结合的APC表面分子是

A.CD3

B.ICAM-1

C.LFA-3

D.CD2

E.LFA-1

206.T细胞TCR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co-receptor)分子是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207.免疫突触中心区的分子有

A.TCR

B.抗原肽-MHC分子

C.CD4

D.CD28/B7

E.ZAP-70

208.免疫突触的功能有

A.增强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亲和力

B.促进T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相互作用

C.参与T细胞激活和细胞效应有效发挥

D.促进信号通路的激活

E.促进细胞内亚显微结构极化

209.关于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描述正确的是

A.由TCR特异识别结合在MHC分子槽中的抗原肽而触发

B.导致CD3和辅助受体分子胞浆段尾部聚集并激活与之相连的PTK

C.启动激酶活化级联反应,激活转录因子,促进相关基因表达

D.仅第一活化信号不能有效激活T细胞

E.仅第一活化信号即能有效激活T细胞

210.CD28/B7

A.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

B.可促进IL-2基因转录

C.可稳定IL-2mRNA

D.可明显促进IL-2合成

E.可导致T细胞无能

211.关于协同刺激分子表述正确的是

A.能与T细胞表面相应配基结合

B.激活的专职APC高表达

C.静止的APC不表达或仅低表达

D.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仅低表达

E.均为正性激活T细胞212.对CTLA4表述正确的是

A.与CD28有高度同源性

B.T细胞激活后呈上调性表达

C.其配体也是B7

D.与B7结合亲和力大于CD28

E.为T细胞激活提供更强共刺激信号

213.使双信号激活T细胞充分活化所需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12

C.IL-1

D.IL-6

E.FK506

214.MAP激酶活化途径涉及的分子有

A.ZAP-70和Ras

B.接头蛋白LA T和SLP-76

C.Grb-2和Sos

D.GEF和Raf(又称MAPKK)

E.c-fos和c-Jun

215.IL-2在抗原活化T细胞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

A.IL-2是T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

B.其基因转录是T细胞活化所必须

C.IL-2R在静止T细胞表达量少且亲和力低

D.活化后的T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R并分泌IL-2

E.IL-2能阻断钙调磷酸酶的作用

216.关于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IL-12可促进Th0向Th1细胞极化

B.IL-4可促进Th0向Th2细胞极化

C.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D.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E.CD4+T细胞不包括调节性T细胞

217.Th1细胞增强Mφ作用可通过

A.诱生IFN-γ等巨噬细胞活化因子活化Mφ

B.以CD40L与Mφ表面CD40结合向Mφ提供激活信号

C.分泌IL-3和GM-CSF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新的Mφ

D.与Mφ提呈的抗原结合可诱导激活Mφ

E.产生TN

F.LT和MCP-1等促进Mφ黏附穿越血管到感染灶218.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自身调亡途径有

A.AICD途径

B.被动细胞死亡途径

C.PLC-γ活化途径

D.MAPK活化途径

E.PI3-Kinase途径219.关于BCR在B细胞激活中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BCR与特异Ag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

B.有了第一活化信号后B细胞才能内化Ag

C.内化Ag被靶向MHCI类分子的Ag加工提呈途径

D.内化Ag被靶向MHCⅡ类分子的Ag加工提呈途径

E.Igα/Igβ把第一活化信号转导入胞内

220.参与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复合物组成的是

A.C19

B.CD21

C.CD81(TAPA-1)

D.CD225(Leu-13)

E.Ig

221.Ig同种型转换

A.在Ag诱导下发生

B.接受T细胞分泌的CKs调节

C.IgV区未变,只C区改变

D.IgV区和C区均改变

E.IgV区和C区均不改变

222.对小鼠Ig同种型转换描述正确的是

A.IL-4诱导转换成IgG1和IgE

B.TGF诱导转换成IgG2b和IgA

C.IFN-γ诱导转换成IgG2a和IgG3

D.Th1和Th2细胞均参与Ig的同种型转换

E.h1细胞参与Ig的同种型转换

223.记忆B细胞

A.不产生Ig

B.表达CD27

C.表达CD44

D.只有TD-Ag能诱生

E.只有TI-Ag能诱生

224.BAFF

A.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B.由Mφ.单核细胞和DC产生

C.可被IFN-γ和IL-10上调表达

D.促进B细胞分化成熟和B细胞免疫应答

E.编码基因敲除小鼠的B细胞能成熟

225.一般认为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的作用是

A.经C3d介导与BCR复合物交联使CD19与BCR“拉近”

B.由CD19传导的信号加强了BCR复合物传导的信号

C.使B细胞对Ag刺激敏感性增高100~1000倍

D.明显降低Ag激活B细胞的阈值

E.与BCR交联进入脂筏,延长经BCR的刺激信号的作用时间

226.B细胞内化Ag描述正确的是:

A.有了第一活化信号后B细胞才能内化Ag

B.第一活化信号由Ag与mIg结合产生

C.内化Ag被靶向MHCI类分子的抗原加工提呈途径

D.内化Ag被靶向MHCⅡ类分子的抗原加工提呈途径

E.没有第一活化信号B细胞也能内化Ag

227.对B细胞第一活化信号转导叙述正确的是

A.BCR对Ag的特异识别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

B.Igα/Igβ把第一活化信号转导入胞内

C.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对第一活化信号转导有辅助作用

D.脂筏是BCR信号转导的重要部位

E.ITAM磷酸化后第一个被募集的是Syk

228.Th细胞辅助B细胞的方式有

A.籍协同刺激分子致Th细胞与B细胞直接接触

B.籍活化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C.籍抗原受体修正使Th细胞辅助B细胞

D.籍体细胞高频突变致Th细胞辅助B细胞

E.籍亲和力成熟介导Th细胞辅助B细胞

229.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辅助第一活化信号转导的模式是A.旁邻辅助模式 B.协同刺激模式 C.应答调节器模式D.脂筏内化模式 E.同种型转换模式

230.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作用于B细胞的细胞因子有A.IL-2 B.IFN-γ C.IL-4 D.IL-5 E.IL-6

231.可被CD19募集的信号分子有

A.Lyn

B.Fyn.Vav

C.Grb2.PI3-激酶

D.PLC-γ和cAB1

E.CD21

232.T细胞辅助B细胞是在

A.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

B.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

C.脂筏

D.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E.冠状带

233.T细胞辅助B细胞可通过

A.与B细胞直接接触

B.分泌的细胞因子

C.特异性辅助

D.旁邻辅助

E.BAFF

234.能产生BAFF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DC

E.巨噬细胞

235.关于TI抗原叙述正确的是

A.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B.如某些细菌多糖和脂多糖

C.能在无胸腺鼠诱导强的Ab应答

D.能刺激初始B细胞

E.可引起T细胞应答

236.对TI-1抗原描述正确的是

A.常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

B.高浓度时多克隆活化B细胞

C.低浓度时活化特异B细胞

D.单独可诱导记忆B细胞

E.单独可诱导抗体亲和力成熟237.对TI-2抗原叙述正确的是

A.为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

B.有高度重复结构

C.只能激活不成熟B细胞

D.表位密度太高或太低均不易有效诱导Ab产生

E.不能激活B-1细胞

238.TI-1抗原单独不足以诱导

A.抗体产生

B.抗体亲和力成熟

C.Ig类别转换

D.记忆B细胞形成

E.B细胞活化

239.对抗原受体修正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于体细胞高频突变后

B.在生发中心中发生

C.籍V(D)J基因二次重排

D.修正与自身Ag应答的重链和轻链蛋白质的基因

E.介导同种型转换

240.体细胞性高频突变

A.发生于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

B.每次细胞分裂中,IgV基因每约1000bp内就有一对发生突变

C.细胞每次分裂所产生的每个子代细胞的抗原受体会有一

个突变的氨基酸 D.构成产生B细胞BCR多样性及体液免疫应答多样性

E.参与抗体亲和力成熟

241.生发中心母细胞

A.是在生发中心中分裂增殖的B细胞

B.有着B细胞的典型形态

C.形成冠状带

D.分裂增殖产生体积小的生发中心细胞

E.来源于在周围淋巴器官激活的B细胞

242.关于免疫调节表述正确的是

A.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随免疫系统发育完善而孕育的各种有效调节手段

B.是机体本身对免疫应答过程作出的生理性反馈

C.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将免疫应答控制在有效而适度的范围

D.是在免疫应答的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细胞水平以及整体和群体水平的调节

E.对之阐明可为免疫相关特别是免疫调节失效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干预手段

243.关于Src-PTK表述正确的是

A.是胞膜相连的一类PTK

B.是游离于胞浆中的一类PTK

C.能使YXXL/V中的Y磷酸化

D.能使pYXXL/V中的pY脱磷酸化

E.能使I/VXpYXXL中的pY脱磷酸化

244.对PTK和PTP表述无误的是

A.PTK是蛋白酪氨酸激酶

B.PTK能使蛋白质分子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C.PTK常活跃在信号转导的启始阶段和上游阶段

D.PTP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E.PTP能使蛋白质分子上的pY脱磷酸化

245.PTK

A.即蛋白酪氨酸激酶

B.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

C.能使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脱磷酸化

D.活跃在信号转导的启始阶段和上游阶段

E.能被ITIM招募246.蛋白酪氨酸激酶

A.参与免疫细胞活化

B.活跃在信号转导的启始阶段和上游阶段

C.能使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

D.能使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发生脱磷酸化

E.能被ITAM招募

247.PTP

A.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B.能使蛋白质上酪氨酸发生磷酸化

C.可负调免疫细胞的激活

D.作用与PTK相反

E.能被ITAM 招募

248.对游离于胞浆中的PTK行使功能表述无误的是

A.必须被招募到胞膜内侧并聚积在受体跨膜分子附近

B.带SH2结构域的PTK可被酪氨酸已磷酸化的ITAM招募

C.可启动激活性受体的激活性信号的转导

D.可启动抑制性受体的抑制性信号的转导

E.其招募依赖于已磷酸化的ITAM脱磷酸化

249.对游离于胞浆中的PTP行使功能表述无误的是

A.必须被招募到胞膜内侧并聚积在受体跨膜分子附近

B.带SH2结构域的PTP可被酪氨酸已磷酸化的ITAM招募

C.带SH2结构域的PTP可被酪氨酸已磷酸化的ITIM招募

D.其招募活化可启动激活信号的转导通路

E.其招募活化可截断激活信号的转导通路250.在信号转导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描述正确的是

A.PTK可发挥活化信号转导的作用

B.PTP可发挥抑制信号转导的作用

C.pYXXL/V可招募带SH2结构域的PTK

D.pYXXL/V可招募带SH2结构域的PTP

E.I/VXpYXXL可招募带SH2结构域的PTK

251.对ITAM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免疫细胞激活性受体胞内段

B.位于免疫细胞激活性受体胞外段

C.基本结构为YxxL/v

D.基本结构为I/VxYxxL

E.位于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胞外段

252.正确描述ITIM的是

A.位于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胞内段

B.位于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胞外段

C.基本结构为YxxL/v

D.基本结构为I/VxYxxL

E.位于免疫细胞激活性受体胞外段

253.正确描述PD-1的是

A.是B细胞抑制性受体之一

B.是T细胞抑制性受体之一

C.是B细胞激活性受体之一

D.是T细胞激活性受体之一

E.其配体是B7家族一个新成员B7-H1

254.关于抗独特型抗体(Ab2)下调特异抗体(Ab1)产生表述正确的是

A.大量Ab1能诱发出Ab2

B.Ab2可识别结合Ab1特异B细胞BCR

C.Ab2Fc可与B细胞表面FcRⅡ-B结合

D.BCR与FcRⅡ-B同时被Ab2交联引发抑制信号

E.只有Ab2β可负反馈下调Ab1的产生

255.关于适应性调节T细胞表述正确的是

A.一般在外周由Ag诱导产生

B.可从自然调节T细胞分化而来

C.也可来自其它初始T细胞

D.其激活一般不再依赖CD28-B7的共刺激

E.发挥功能时无需特定细胞因子参与

256.对自然调节T细胞表述正确的是

A.为CD4+CD25+foxp3+T细胞

B.需双信号激活

C.具有阻遏自身免疫性CD4+CD25-T细胞增殖的活性

D.还可诱导移植耐受

E.行使抑制功能时不依赖细胞间(T-T和T-APC)接触

257.ITAM

A.即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

B.其基本结构为YXXL/V

C.其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后可被PTK上的SH2结构域所结合

D.其可通过招募PTK而参与启动激活信号的转导

E.存在于激活性受体分子胞内段

258.ITIM

A.即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B.其基本结构为I/VXYXXL

C.其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后可被PTP上的SH2结构域所结合

D.其可通过招募和活化PTP而负调激活信号的转导

E.存在于抑制性受体分子胞内段

259.抑制性受体要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A.需要和激活性受体同时被交联

B.其ITIM中的Y必须要先发生磷酸化

C.其ITIM中的Y有赖于Src-PTK激活提供磷酸根

D.需Y已磷酸化的ITIM招募PTP

E.需ITIM脱磷酸化260.ITIM中供SH2识别的YXXL

A.与ITAM中的YXXL相同

B.Y侧隔一个X可是I

C.Y侧隔一个X可是V

D.Y侧隔一个X可是任意氨基酸

E.Y侧隔一个X必须是疏水性氨基酸

261.对FcγRⅡ-B引发抑制信号表述正确的是

A.内段有ITIM

B.其必须与BCR同时被交联

C.抗BCR抗体可经其引发抑制信号

D.Ag-Ab复合物可经其引发抑制信号

E.CTLA-4可经其引发抑制信号

262.可见于T细胞的抑制性受体是

A.FcγRⅡ-B

B.KIR

C.CTLA-4

D.PD-1

E.gp49B1

263.不属于B细胞抑制性受体的是

A.CTLA-4

B.PD-1

C.FcRⅡB

D.CD94/NKG2A

E.KIR

264.具有CD94/NKG2A抑制性受体的细胞是

A.CD4+Th1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V9V2CTL

E.肥大细胞

265.具有FcRⅡ-B抑制性受体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肥大细胞

E.T细胞266.KIR可见于

A.某些CD8+CTL

B.B细胞

C.NK细胞

D.肥大细胞

E.T细胞

267.自然调节T细胞是

A.胸腺中天然存在

B.组成性高表达CD25

C.具有阻遏CD4+CD25-T细胞增殖的活性

D.行使抑制功能时需细胞因子参与

E.行使抑制功能时不依赖细胞间(T-T和T-APC)的接触268.属于自然调节T细胞的是

A.CD4+CD25+T细胞

B.NKT细胞

C.T细胞

D.CD4+Tr1细胞

E.CD4+Th3细胞

269.Caspase

A.简称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

B.其中的C指半胱氨酸

C.其中的asp指天冬氨酸

D.专一性地在天冬氨酸及其邻近的氨基酸残基间使底物分解

E.在Fas相关的凋亡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270.AICD

A.是“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英文字头缩写

B.主要清除受到抗原活化并发生克隆扩增的T细胞

C.主要清除受到抗原活化并发生克隆扩增的B细胞

D.通常是指Fas启动的细胞凋亡

E.通常是指受体饥饿诱导的凋亡

271.从T细胞释放出来的FasL分子

A.可杀伤该T细胞自己

B.可杀伤其他T细胞

C.可杀伤被活化的B细胞

D.所杀伤的细胞都是活化后表达Fas的细胞

E.所介导的负反馈效应无明显的克隆依赖性

272.对适应性调节T细胞及其分泌的关键性细胞因子表述正确的是

A.CD4+Th1为IFN-

B.CD4+Th2为IL-4

C.CD4+Th3为IL-10

D.CD4+Tr1为TGF-

E.CD4+CD25+T细胞为IL-2

273.多数情况下能增强免疫应答的是

A.皮质类固醇

B.雄激素

C.雌激素

D.生长激素

E.甲状腺素274.多数情况下能下调免疫反应的是

A.胰岛素

B.雄激素

C.雌激素

D.皮质类固醇

E.甲状腺素275.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行使抑制功能时A.依赖细胞间(T-T和T-APC)的接触

B.不依赖细胞间(T-T和T-APC)的接触

C.一般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D.一般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E.需要Ab介导

276.适应性调节T细胞包括

A.Th1

B.Th2

C.Th3

D.Tr1

E.CD8+T

277.T细胞耐受

A.仅能由TD-Ag诱导

B.较B细胞容易诱导

C.所需Ag量低

D.持续时间长(数月~数年)

E.仅能由TI-Ag诱导278.B细胞耐受

A.仅能由TI-Ag诱导

B.较T细胞难

C.需要较大剂量的Ag

D.持续时间短(数周)

E.需要活化T细胞辅助

279.后天接触Ag致免疫耐受表述正确的是

A.Ag剂量不适宜

B.Ag单体较其聚体容易

C.口服Ag可致耐受分离

D.Ag可有耐受原表位

E.无相应的抗原受体

280.B细胞中枢耐受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A.骨髓中B细胞发育至表达mIgM-Igα/Igβ的BCR复合物

B.不成熟B细胞在骨髓及末梢中与自身Ag高亲和力结合致克隆消除

C.致克隆消除的自身抗原可以是体内各组织细胞普遍存在的自身抗原

D.出生后,对自身Ag应答的不成熟B细胞施加的克隆消除仍在进行

E.是缺乏第二活化信号所致

281.诱导胸腺及骨髓中克隆消除的自身Ag是

A.体内各组织细胞普遍存在的自身Ag

B.仅在胸腺和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的自身Ag

C.受自身免疫调节基因调控在胸腺髓质区上皮细胞表达的某些组织特异性Ag

D.仅在外周器官表达的组织特异性Ag

E.与免疫系统隔离的自身Ag

282.虽为组织特异,但亦可致中枢免疫耐受的自身Ag是A.一些内分泌相关蛋白 B.受自身免疫调节基因调控C.如胰岛素及甲状腺球蛋白 D.可表达于胸腺髓质区上皮细胞

E.与免疫系统隔离的自身Ag

283.在胸腺内对自身Ag呈低亲和力的T细胞

A.经阴性选择获得对外来抗原应答能力

B.经阴性选择被清除

C.成熟后定位于外周淋巴组织器官中

D.成熟后仍保持对自身Ag的低亲和力结合

E.永远不能对自身Ag应答

284.形成外周耐受的可能机制有

A.克隆消除及免疫忽视

B.克隆无能及不活化

C.免疫调节(抑制)细胞的作用

D.免疫隔离部位

E.缺乏第二活化信号

285.无能T细胞高表达可能与其不活化有关的分子是

A.酪氨酸磷酸酶

B.caspase3

C.信号分子降解分子

D.促使基因沉默的分子

E.共刺激分子

286.外周耐受中克隆无能及不活化的可能原因是

A.有第1信号而无第2信号

B.无第1信号而有第2信号

C.第1和第2信号皆无

D.组织细胞表达自身Ag,但不表达B7及CD40等协同刺激

因子

E.iDC虽能提呈自身Ag但不充分表达B7及MHCⅡ类分子287.鸡卵溶菌酶(HEL)耐受原表位

A.在N端

B.在C端

C.活化Th

D.活化Ts

E.活化NK 288.B细胞外周耐受持续时间短是因无能B细胞

A.寿命较短

B.易由FasL+Th诱导表达Fas

C.易经FasL-Fas途径凋亡

D.易被补体溶解

E.易被NK杀伤

289.Tr是

A.上世纪90年代发现

B.人体内的CD4+CD25+T细胞

C.是小鼠体内的CD4+CD25+T细胞

D.经细胞-细胞直接接触,抑制CD4+T细胞的免疫应答

E.经细胞-细胞直接接触,抑制CD8+T细胞的免疫应290.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分泌IL-10

A.可抑制Th1细胞功能

B.可抑制iDC分化为成熟DC

C.促进iDC诱导免疫耐受

D.促进中枢耐受

E.可抑制CD8+T细胞功能

291.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分泌TGF-β可以抑制

A.Th1细胞功能

B.CTL功能

C.iDC分化为成熟DC

D.外周免疫耐受

E.中枢免疫耐受

292.影响外周耐受的BAFF

A.即TNF家族的B细胞活化因子

B.生理浓度维持初始B细胞存活

C.分泌过多可致自身应答B细胞超生理限度增殖

D.其血清水平与SLE等人类自身免疫病严重程度相关

E.可致B细胞凋亡

293.维持T.B细胞外周免疫耐受的负信号分子有

A.Lyn

B.高表达于无能B细胞上的CD5

C.PTEN(一种磷酸酶)

D.CTLA-4

E.PD-1

294.免疫隔离部位有

A.脑

B.眼的前房

C.胎盘

D.胸腺

E.骨髓

295.耐受原表位

A.是指能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所具有的表位

B.是指能诱导Ts细胞活化的抗原表位

C.是指能诱导Th细胞活化的抗原表位

D.如HEL的C端氨基酸构成的表位

E.如HEL的N端氨基酸构成的表位

296.与免疫隔离部位形成有关的是

A.生理性屏障

B.抑制性细胞因子

C.不成熟T细胞

D.免疫忽视

E.不成熟B细胞

297.口服免疫原诱导免疫耐受有可能建立

A.局部胃肠道免疫耐受

B.全身免疫耐受

C.免疫分离

D.免疫隔离

E.局部肠道粘膜特异免疫

298.建立全身免疫耐受可经

A.口服免疫原

B.静脉注射单体的抗原

C.注射IFN-γ

D.转染BAFF基因

E.缺乏Lyn基因

299.小鼠同种异型器官移植前植以同种异型骨髓及胚胎胸腺

A.可诱发GVH反应

B.可预防GVH反应

C.可加速移植物排斥

D.可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E.可致耐受分离

300.下列能通过下调IgE产生治疗I型超敏反应的是

A.IL-4

B.可溶性IL-4受体

C.IL-12

D.IFN-γ

E.葡萄糖酸钙

301.Ⅲ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导致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降低和沉积的因素有

A.免疫复合物的量过大

B.吞噬细胞缺陷

C.血管通透性增加

D.血管内高压

E.血管内形成涡流

302.抗毒素脱敏疗法的机制是

A.小剂量变应原只引起微量的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

B.少量介质迅速被灭活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

C.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逐渐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

D.IgE耗尽,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

E.此时接受大量变应原,不引起超敏反应

303.在I型超敏反应防治中,最常使用的肾上腺素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稳定肥大细胞胞膜

B.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提高胞内cAMP浓度

D.减少腺体分泌

E.抑制磷酸二酯酶

304.有IgE抗体参与的免疫过程是

A.血清病

B.Arthus反应

C.过敏性鼻炎

D.食物变态反应

E.支气管哮喘

305.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结果可以是

A.肉芽肿形成

B.皮肤局部红肿.硬结

C.移植排斥反应

D.剥脱性皮炎

E.结核病人肺空洞形成

306.参与Ⅲ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是

A.血小板

B.IgG和IgM类抗体

C.补体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07.与补体有关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重症肌无力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08.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发病有关的因素是

A.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B.沉积的IC激活补体

C.吞噬细胞释放过敏毒素

D.中等大小循环IC的形成

E.可通过攻膜复合体加重组织损伤

309.具有IgGFc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肥大细胞

310.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预合成介质是

A.组胺

B.激肽原酶

C.缓激肽

D.PGD2

E.LTD4

311.能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青霉素

C.屋尘

D.牛奶

E.豕草花粉312.以下哪些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介导的?

A.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B.机体对某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

C.肾移植排斥反应

D.念珠菌病

E.系统性红斑狼疮

313.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

B.支气管哮喘

C.接触性皮炎

D.初次注射血清病

E.青霉素过敏症

314.以下哪些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病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链球菌感染的肾小球性肾炎

C.赫氏反应

D.变应性鼻炎

E.传染性变态反应

315.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细胞与分子是

A.补体

B.巨噬细胞

C.NK细胞

D.IgG

E.IgM 316.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新合成介质是

A.脂氧合酶

B.PGD2 B.PAF

C.LTs

D.缓激肽

317.下列哪些条件下易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

A.可溶性抗原

B.颗粒性抗原

C.IgG类抗体

D.抗原略多于抗体

E.中等亲和力的抗体

318.Ⅰ型超敏反应中,引起平滑肌收缩的活性介质是

A.PGD2

B.LTD

C.PAF

D.组胺

E.缓激肽

319.多形核白细胞所释放的可以加重Ⅲ型超敏反应炎症的因子是

A.中性蛋白水解酶

B.激肽形成酶

C.阳离子

D.胶原酶

E.5-羟色胺

320.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有

A.患者体内可检出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B.自身抗体或反应性T淋巴细胞造成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C.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相关

D.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E.可彻底治愈

321.参与自身免疫病组织损伤的免疫学分子或细胞包括A.抗体 B.补体 C.免疫复合物 D.T淋巴细胞E.NK细胞322.下列哪些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A.桥本甲状腺炎

B.Graves’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类风湿关节炎

323.下列引起自身免疫病免疫损伤的是

A.自身抗体引起细胞破坏

B.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

C.细胞外成分的自身抗体

D.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E.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324.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有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都是

325.自身免疫病治疗方法包括

A.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

B.应用免疫抑制剂

C.应用细胞因子抗体

D.应用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

E.口服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326.HLAⅡ类分子DR3与哪些自身免疫病相关?

A.类风湿关节炎

B.重症肌无力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突眼性甲状腺肿

327.HLAⅡ类分子DR4与哪些自身免疫病相关?

A.类风湿关节炎

B.寻常天疱疮

C.强制性脊柱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多发性硬化

328.下列哪些情况下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经改变的自身抗原

C.交叉抗原的存在

D.超抗原

E.决定基扩展

329.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自身抗原的产生?

A.眼外伤

B.输精管结扎术

C.病毒感染

D.放射性辐射

E.脑外伤

330.表位扩展与下列哪些疾病相关?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发性硬化症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Graves’病

331.下列打破免疫忽视导致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因素有

A.链球菌感染

B.多克隆激活剂

C.协调刺激因子

D.细胞因子

E.细菌超抗原

332.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的非MHC基因有

A.补体成分C1q基因缺陷

B.DNA酶基因缺陷

C.SAP基因缺陷

D.Fas/FasL基因缺陷

E.CTLA-4基因缺陷

333.下列哪些属于隐蔽抗原?

A.精子蛋白

B.眼晶状体蛋白

C.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

D.甲状腺微粒体

E.类风湿因子

334.病毒感染通过哪些途径引起自身免疫病?

A.分子模拟

B.打破免疫忽视

C.增强MHC分子表达

D.引起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E.改变自身抗原335.下列哪些属于生理性自身免疫现象?

A.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B.抗细胞因子的天然抗体

C.抗肌动蛋白的天然抗体

D.免疫细胞间MHC分子限制性

E.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

336.Bruton病的免疫学特点是

A.淋巴结缺乏生发中心和淋巴滤泡

B.淋巴组织中无浆细胞

C.外周血B细胞数降低或缺乏

D.T细胞数量和功能基本正常

E.血清中IgG含量〈2g/L 337.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因素有

A.营养不良

B.免疫抑制治疗

C.感染

D.脾切除

E.肿瘤338.Wiskott-Aldrich综合征的特点是

A.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缺陷病

B.表现为湿疹

C.血小板可减少

D.化脓性细菌为主的感染

E.T.B淋巴细胞均受影响339.下列哪些酶的缺陷可导致免疫缺陷病?

A.腺苷脱氨酶

B.NADPH氧化酶系统

C.链激酶-链道酶

D.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E.脱氧核糖核酸酶

340.C3缺陷患者的特点是

A.易发生反复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B.外周血白细胞数多有增高

C.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降低

D.血清杀菌和调理作用增强

E.输以全血及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341.根据所累及的免疫系统成分不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为

A.体液免疫缺陷病

B.细胞免疫缺陷病

C.吞噬细胞缺陷病和补体缺陷病

D.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E.联合免疫缺陷病

342.SCID包括

A.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B.DiGeorge综合症

C.腺苷脱氨酶缺陷病

D.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343.II型裸淋巴细胞缺陷综合征的特点是

A.MHC-II类分子表达缺陷

B.MHC-I类分子表达正常

C.表现为Ⅳ型超敏反应缺陷

D.表现为对TD抗原的抗体应答缺陷

E.属于SCID

344.关于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

B.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

C.PIDD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D.多数PIDD有遗传倾向

E.有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345.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哪些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生长?A.IL-12 B.IL-10 C.EGF D.TGF-β E.IL-4

346.巨噬细胞可通过哪些途径杀瘤细胞?

A.溶酶体酶

B.ADCC

C.分泌TNF

D.激活T淋巴细胞

E.补体调理作用

347.参与ADCC杀肿瘤细胞的有

A.CTL细胞

B.树突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48.CD4+T细胞杀瘤细胞的途径正确的有

A.辅助CTL细胞杀瘤

B.激活Mφ.NK细胞杀瘤

C.辅助B细胞产生抗瘤抗体

D.分泌IL-2.TNF等细胞因子杀瘤

E.亦可直接杀瘤细胞

349.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有

A.CTL

B.NK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350.CTL杀伤肿瘤的机制有

A.分泌IFN-γ.TNF杀瘤

B.分泌穿孔素

C.释放颗粒酶

D.分泌NO

E.诱导瘤细胞凋亡

351.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性物质有

A.IL-4

B.IL-12

C.IL-10

D.EGF

E.TGF-β

352.关于肿瘤的逃逸机制下列哪些正确?

A.肿瘤细胞表面MHC-Ⅰ或Ⅱ类分子缺失

B.增强抗体

C.瘤细胞抗原调变

D.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E.瘤细胞缺乏B7协同刺激分子

353.实验诱发肿瘤的特点是

A.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抗原特异性高

B.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性较强

C.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抗原性较弱

D.同一种病毒诱发的肿瘤可具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

E.化学.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有明显个体差异

354.关于TS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性抗原主要为TSA

B.MAGE-1蛋白是TSA

C.自发性肿瘤主要为TSA

D.TSA主要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E.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多为TSA

355.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可有哪几种类型?

A.超急性排斥

B.急性排斥

C.慢性排斥

D.迟发性排斥

E.以上均不是

356.免疫细胞如何在移植物排斥中发挥作用?

A.APC摄取.处理并提呈抗原

B.TC直接杀伤靶细胞

C.NK细胞参与杀伤靶细胞

D.TDTH介导Ⅳ型超敏反应引起靶器官损伤

E.Th辅助B及TC细胞活化

357.关于间接识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提呈细胞是供者APC

B.主要引起慢而弱的排斥反应

C.被激活细胞为CD4+T细胞

D.对环孢菌素A不敏感

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通过间接识别方式提呈给受者T细胞

358.过客白细胞主要是

A.树突状细胞

B.T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59.提高移植存活率的方法包括

A.ABO血型鉴定

B.HLA配型

C.检测血清总补体含量

D.移植前使用免疫抑制剂

E.mH的鉴定

360.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可产生相互作用的细胞是

A.Th2与B淋巴细胞

B.TC与移植物细胞

C.TDTH与单核细胞

D.NK细胞与移植物细胞

E.B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361.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有

A.血型抗原

B.MHC-I类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MHC-Ⅲ类抗原

E.MHC-Ⅱ类抗原

362.关于GVHR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B.病理特点为皮肤.肝.肠道上皮细胞坏死

C.常见于骨髓移植

D.受者体内预存抗体引起

E.同种异型抗原参与移植排斥应答

363.关于直接识别正确的是A.不同于经典抗原识别

B.CD8+T细胞识别同基因型MHC-I类分子

C.MLR试验证实受者体内有1%~10%T细胞能识别同种异型抗原,故反应强烈

D.对环孢菌素A敏感

E.主要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364.抗体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是

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参与移植排斥

B.抗体通过ADCC作用参与移植排斥

C.增强抗体可导致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D.封闭抗体可保护移植不被排斥

E.参与ADCC作用的抗体可是IgG

365.检测细胞免疫皮肤实验常用的抗原

A.麻风菌素

B.结核菌素

C.脂多糖

D.链激酶-链道酶

E.青霉素

366.实验中常使用第二抗体

A.免疫荧光法

B.ELISA

C.免疫电泳

D.免疫印迹法

E.抗球蛋白试验

367.可定量测定抗体的方法是

A.玻片凝集试验

B.ELISA

C.免疫电泳

D.免疫印迹法

E.免疫比浊

368.ELISPOT可用于检测

A.Th1

B.Th2

C.APC

D.CTL

E.B细胞

369.凋亡细胞的检查可选用

A.TUNEL法

B.琼脂糖电泳法

C.MTT法

D.溶血空斑试验

E.FACS

370.细胞因子的检测可选用

A.免疫印迹法

B.ELISA

C.生物活性测定法

D.PCR

E.ELISPOT

371.抗体形成细胞测定可选用

A.ELISA

B.MTT法

C.溶血空斑试验

D.过氧化物酶测定法

E.ELISPOT法

372.吞噬细胞趋化功能测定可选用

A.Boyden小室法

B.琼脂糖凝胶法

C.MTT法

D.溶血空斑试验

E.过氧化物酶测定法

373.吞噬功能测定可选用

A.NBT试验

B.琼脂糖凝胶法

C.MTT法

D.荧光标记物试验

E.过氧化物酶测定法

374.抗原肽MHC分子四聚体可用于检测

A.Th1

B.Th2

C.CD4+T细胞

D.CD8+T细胞

E.B细胞375.新型佐剂包括

A.胞壁酰二肽

B.脂质体

C.脂多糖

D.CpG

E.ISCOMs 376.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使用

A.人参多糖

B.硫唑嘌呤

C.环孢菌素A

D.左旋咪唑

E.FK-506

377.器官移植时可用

A.FK-506

B.环磷酰胺

C.环孢菌素A

D.左旋咪唑

E.硫唑嘌呤

378.属被动免疫治疗

A.合成肽

B.单抗制剂

C.免疫球蛋白

D.重组抗原

E.细胞因子

379.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可用

A.IL-11

B.GM-CSF

C.IL-2

D.IFN-α

E.G-CSF

[键入文字]医大免疫学复习题(多选题)14 多选题答案

1. ABCDE

2. BC

3.ABE

4.AB

5. ABCDE

6.BCDE

7.BE

8.AD

9.ABD 10.ABCDE

11.AC 12.BDE 13. ABC 14.ABCD 15. BD 16. ABCDE 17. ABD 18. ABCDE 19.CD 20.CDE

21.ACDE 22.BCE 23.BCDE 24.ACDE 25.ABCE 26.AD 27.ABCD 28.ABCD 29.ABCDE 30.ABCD

31.E 32.ABCD 33.ABC 34.ABCE 35.ABCD 36.CD 37.DE 38.AC 39.ABCDE 40.ABCD

41.CDE 42.ABCDE 43.CE 44.DE 45.ABE 46.ABCDE47.ABCDE 48.ACDE 49.ABCD 50.ABCDE

51.ABCD 52.BCD 53.ACDE 54.ACDE 55.AE 56.BCDE 57.BC 58.ACDE 59.ACD 60.ABC

61.BD 62.ABCD 63.ABCDE 64.ABCE 65.ABC 66.ABCDE 67.ABCDE 68.ABCDE 69.ABCDE70. ABCD

71.ACDE 72.ACDE 73.AB 74.ADE 75.ABCE 76.ABD 77.ABD 78.BCDE 79.DE 80.ABCD

81.BD 82.BCDE 83.ACE 84.ABCDE 85.BCDE 86.B C 87.ABDE 88.ACE 89.BCE

90.ABE 91.AC 92.BCDE 93.DE 94.ACE 95。AB 96.BCD 97.ABCD 98.BC 99.BCDE 100.ABCD

101.ABC 102.AC 103.BD 104.ABC 105.ABCD 106.ABCD 107.ABCD 108.ABCD 109.ABCD 110.ABC

111.ABC 112. CD 113.ABC 114.BCE 115.AB 116.ABC 117.BCD 118.BD 119.BCDE 120.AD

121.AC 122.AB 123.ADE 124.CD 125.ACD 126.ABE 127.ACD 128.ABC 129.AE 130.AB

131.AC 132.ABCD 133.ABC 134.ABD 135.AC 136.BE 137.ABD 138.ADE 139.AD 140.ABD

141.BC 142.AB 143.BC 144.BCD 145.ABDE 146.AB 147.AC 148.BC 149.ADE 150.ABD

151.BD 152.ABC 153.ACD 154.ACE 155.ABC 156.BC 157.ACD 158.BCE 159.ABCD 160.ACE

161.ABCE 162.ACE 163.ABC 164.ABC165.BCD 166.CD 167.ABCD 168.ABC 169.AB 170.ADE

171.AB 172. CD 173.ABC 174.AB 175.ABCD 176.ABCD 177.AD 178.AC 179.BD 180. ACD

181.ABCD 182.BCD 183.ABCDE 184.ABCD 185.ABCD 186.ABD 187.ABCD188.ABCD189.ABCD190.ABCE 191.ABCD192.ABCD 193.ABCD 194.ABCD 195.ABCDE 196.ACD 197.AB 198.BCD 199.ABCE 200.ABCDE 201.AB 202.ABCD 203.ABCD 204.BC 205.BC 206.CD 207.ABCD 208.ABCDE 209.ABCD 210.ABCD 211.ABCD 212.ABCD 213.ABCD 214.ABCDE215.ABCD216.ABCD217.ABCDE 218.AB 219.ABDE 220.ABCD 221.ABC 222.ABCD 223.ABCD 224.ABCD 225.ABCDE 226.ABD 227.ABCDE 228.AB 229.BC 230.ABCDE 231.ABCD 232.AB 233.ABCD 234.CDE 235.ABCD 236.ABC 237.ABD 238.BCD 239.ABCD 240.ABCDE 241.ABDE 242.ABCDE 243.AC 243.AC 244.ABCDE 245.ABD 246.ABCE 247.ACD 248.ABC 249.ACE 250.ABC 251.AC 252.AD 253.BE 254.ABCD 255.ABCD 256.ABCD 257.ABCDE 258.ABCDE259.ABCD 260.ABCE 261.ABCD 262. BCD 263. ABDE 264. CD 265. BD 266. AC 267. ABC 268. ABC 269.ABCDE 270.ABCD

271.ABCD 272.AB 273.CDE 274.BD 275.AD 276.ABCDE 277.ABCD 278.BCD 279.ABCD 280.ABCD 281.ABC 282.ABCD 283.ACD 284.ABCDE 285.ABCD 286.ADE 287.AD 288.ABC 289.ABCDE 290.ABCE 291.ABC 292.ABCD 293.ABCDE 294.ABC 295.BE 296.ABD 297.BCE 298.AB 299.BD 300.BCD

301.ABCDE 302.ABCD 303.BCD 304.CDE 305.ABCDE 306.ABCE 307.ABCE 308.ABDE 309.CE 310.ABC

311.ABCDE 312.ABCD 313.BE 314.BC 315.ABDE 316.BCD 317.ACDE318.BDE 319.ABCD 320.ABCD 321.ABCDE 322.ABD 323.ABCDE 324.BCD 325.ABCDE 326.BCDE 327.AB 328.ABCDE 329.ABCDE 330.ABCD 331.BCDE 332.ABCDE 333.ABCD 334.ABCDE 335.ABCDE 336.ABCDE337.ABCDE338.ABCDE339.ABD 340.ACE 341.ABCE 342.ACD 343.ABCDE 344.ABCDE 345 CD 346 ABCDE 347 CDE 348 ABCDE 349 ABCDE 350 ABCE 351 CE 352.ABCDE 353 ACE 354 BCDE 55.ABCD 356.ABCDE 357.BCDE 358.AC 359.ABDE 360.ABD

361.ABE 362.BCE 363.ACDE364.ABDE 365.ABD 366.ABDE 367.BE 368.ABDE 369.ABE 370.BCDE

371.CE 372.ABE 373.AD 374.CD 375.ABDE376.AD 377.ABCE 378.BCE 379.BE

14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免疫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英国 D 美国 E印度 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 免疫耐受 E 自身免疫疾病 3.半抗原是指 A.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B. 有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 D. 无免疫原性,无反应原性 E.以上均不是 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Th2产生的: A. IL-2 B.IFN-γ C. TNF-α D. IL-4 E.IL-1 5.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 不能与MHC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 与MHC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 与MHC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 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E. 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

6.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肾 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 E. 乳糜泻 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 IgG Fc受体 B.C3b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 E. 抗原识别受体 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免疫是指 A.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 细胞的功能 10. NK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C 2.D 3.D 4.E 5.E 6.E 7.C 8.A 9.D 10E 11.C 12.A 13.D 14.B 15.C 16.B 17.C 18.C 19.B 20.D 11.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 破伤风抗毒素 B. 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6319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号:记分: 一单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内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 B.IgG 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 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 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A.C1q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 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Cl-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10.关于细胞因子() 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 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 E.以上均正确 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 A.IL-6受体、IL-2受体 B.IL-2受体、IL-4受体 C.IFN-α受体、IFN-γ受体 D.IL-8受体 E.IL-1受体 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 A.经遗传而获得 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 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 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 13.5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 A.H链和L链均不同 B.V区不同 C.L链不同 D.H链不同 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 14.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 A.Fc受体 B.C3受体 C.IPS受体 D.E受体 E.SmIg 15.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粒细胞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免疫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名词解释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或黏膜免疫系统(MIS),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泌SIgA(分泌型IgA)完成其免疫效应。: 问答题: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CDR: (互补决定区)(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在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V区,各 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这个区域称为高变区。高变区实际上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这些高变区序列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为CDR. 2、单克隆抗体(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杂交瘤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使B淋巴细胞产 生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与高效性. 3、多克隆抗体(抗血清)(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人工方法以相应天然抗原免疫动物, 由于该抗原的高度异质性,含有不同抗原表位、且未经纯化,造成接种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含多克隆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各类Ig的作用(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阐述题):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由2条轻链与重链组织,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其V区的功能主要是靠其互补决定区(CDR)特异性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发挥免疫效应,如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侵入。C区的功能主要是(1)激活补体:通过IgG1-3和IgM的CH2/CH3通过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达到溶解细胞或细菌的作用。(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R)结合,增强其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高亲和力结合。使其脱颗粒,介导I型超敏反应;IgG 的Fc段与NK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表面FCR结合,而直接杀伤被粒体包被的靶细胞,也称为粒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通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的Ig。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抗感染和毒素中起主要作用,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Ig。 (2)IgM:是初次应答的早期Ig,在感染早期即已产生,在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Ig。可用于诊断宫内感染,其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引起II、III型超效反应的抗体,血型抗体也属IgM。IgM有杀菌、溶菌、溶血等作用。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血清IgA为单体,有抗菌、抗毒、抗病毒作用。分泌型Ig(SIg)由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中的浆细胞产生。是黏膜局部免疫

免疫学检验期末常考选择题(附带答案)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 4.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6.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 B.淋巴因子 C.生长因子 D.抗体 E.集落刺激因子 【答案】D 【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7.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E. C4Bp 【答案】B 【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A. IgM B. IgA C. IgG D. IgE E. IgD 【答案】C

免疫学检验期末常考选择题 附带答案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偶尔产生的有癌变倾向的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肿瘤。 2.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 B.肿瘤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对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进行清除,此即免疫自稳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自身免疫病。 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答案】A 【解析】免疫应答过程指免疫系统针对抗原的反应过程,不 4. 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B细胞 E. T细胞 【答案】B 【解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只有巨噬细胞兼有吞噬杀菌作用。 5.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 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 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答案】D 【解析】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在中枢免疫器官,故D项不正确。 6. 细胞因子不包括()。

A.单核因子 B.淋巴因子 C.生长因子 D.抗体 E.集落刺激因子 【答案】D 【解析】细胞因子是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抗体不是。7. 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 C1 B. C3 C. C4 D. C5 E. C4Bp 【答案】B 【解析】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3。 8. 体内抗病毒、抗毒素、抗细菌最重要的抗体为()。A. IgM B. IgA C. IgG D. IgE E. IgD 【答案】C

医学免疫学试卷-B(含答案~精品)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免疫学》试卷B 适用专业及层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此试卷共4页,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写在试卷上者试卷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总分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异嗜性抗原 3.细胞因子 4. 调理作用 5. 佐剂 6. 免疫 7. ADCC 8. 补体 9. 单克隆抗体 10. 超敏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20分。请将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超敏反应 B.移植排斥反应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 E.免疫缺陷病 2.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 转化酶是: A.C3b4b B.C4b2b C.C 3bBb D.C3bnBb E.C4bnBb 3. 抗原表位: A.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 B.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 C.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 D.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 E.是B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4. 免疫球蛋白(IgG)多肽的可变区为: A.N端轻链的1/4与重链的1/2 B.N端轻链的1/3与重链的1/4 C.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4 D.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2 E.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3 5.胃蛋白酶水解IgG的产物是: A.1个Fab和2个Fc B.1个Fc C.2个Fab D.2个Fab和1个Fc E.1 个F(ab′)2 和pFc′ 6. 连接SIgA二聚体的结构是: A.二硫键 B.共价键 C.分泌片 D.J链 E.铰链区 7.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医学免疫学》期末及考研复习

五年制本科班《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名词解释: 免疫( immunity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或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或获得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 )或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初始淋巴细胞( naive lymphocyte );免疫细胞 ( immune cells or immunocytes );淋巴细胞再循环 (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归巢 (lymphocyte homing )。 2.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时的异常表现。 3.简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性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与主要特点。 4.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5.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第三章抗原 1.名词解释: 抗原( antigen,Ag );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 )与抗原性 (antigenicity) ;完全抗原 (complete antigen) 与半抗原 (hapten) 或不完全抗原 (incomplete antigen) ;抗原决定族( 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 epitope );胸腺依赖性抗原(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 TI-Ag );异嗜性抗原 ( heterophilic antigen );同种异型抗原( allogenic antigen );自身抗原( autoantigen );外源性抗原 (exogenous antigen);内源性抗原 ( endogenous antigen );超抗原 ( superantigen,SAg );佐剂( adjuvant )。 2.简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或: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因素有哪些?) 。怎样才 能获得高效价抗体? 4.简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的种类有哪些? 5.简述 TD-Ag 和 TI-Ag 的主要区别。 6.SAg 与常规 Ag 有何区别。简述超抗原的作用特点。 7.能够活化 T、B 淋巴细胞的丝裂原分别有哪些? 8.请列表比较 T 细胞表位与 B 细胞表位的特性。请问 T 细胞表位与 B 细胞表位的 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四章抗体 1.名词解释: 抗体(antibody ,Ab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互补决定区 (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 调理素( opsonin);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 ADCC );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 pAb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 mAb )。 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免疫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1、异嗜性抗原 2、McAb 3、ICC 4、CDR 5、MAC (2)1、TD-Ag 2、HVR 3、免疫耐受4、MHC 5、TCR复合体 (3)1. APC 2. ADCC 3. HLA 4. CK 5. 抗原决定簇 二、填空: 1.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_______和_______。 2.抗原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特性。 3.补体裂解片段C3a、C5a具有趋化作用和____________作用。 4.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激活物质是__________。 6.位于HLA-Ⅱ类基因区,其编码产物参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的基因是LMP和____。 7.根据TCR种类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亚群。 8.NK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为_______和CD16。 9.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__________和________。

10.新生儿溶血症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_______型超敏反应。 11.动物免疫血清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重性。 12.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__________。 13.补体替代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是_____________。 14.HLA复合体位于第____染色体。 15.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和______。 16.T细胞的协同受体为_______和_______。 17.在I型超敏反应中,新合成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 18.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有关的是____和____型超敏反应。 19.半抗原是指具有_________性,不具有___________性的物质。 2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_______,在局部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Ig 是_____。 21.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有C3a、_____、________。 22.经典的HLA-Ⅱ类抗原由DP、___、____基因编码。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同种异型抗原(A ) A.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 B. 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 是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 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IgG 2. 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E) A.IgG2 B.IgG3 C.IgE D.SigA E.IgM 3. 哪两类Ig的H链有4个CH功能区:(B ) A. IgA 和IgG B . IgE 和IgM C. IgD 和IgG D . IgA 和IgM E. IgD 和IgE 4 在旁路激活途径中C3 转化酶是(A) 5 半抗原:(D ) A 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特异结合 B 是大分子物质 C 通常是多肽 D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 E 本身没有抗原 6. ①外源性抗原的递呈,②胸腺内阳性选择,③ NK细胞杀伤过程,④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上述哪些过程与MHC限制性有关(A)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E.①+④ 7. 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D C. C14325-9 8.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B ) 区区区 区区 9 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E ) A 网络性 B 重叠性 C 多效性 D 高效性 E 特异性 10 .人类的MHC定位的染色体是D A. 第9对染色体B .第17对染色体C.第2对染色体D.第6对染色体 E 第22 对染色体 11 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C ) A. 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 同种异体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超抗原 12 IgG 可被胃蛋水解酶切成为B 段+FC段 (ab' )2 段+PFC 段 段+PFC段 段+Fc段 (ab' )2 段+Fc 段 13.免疫对机体(C ) A.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 B.有利C?有利也有害 D. 有害 E.无利也无害

三套医学免疫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胸腺 B、淋巴结 C、脾脏 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 A、胸腺 B、脾脏 C、骨髓 D、法氏囊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及抗原特异结合的是() A、Fab段 B、Fc段 C、F(ab)2 段 D、pFc段 4、参及新生儿溶血症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5、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Ig是() A、IgG B、sIgA C、IgM D、IgE 6、以下关于IgG 生物学特性的错误叙述是() A、能通过胎盘 B、能激活补体 C、是参及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 Ig D、能发挥调理作用 7、参及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份是() A、C1 B、C2 C、C3 D、C4 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 A、C4b2b B、C3bBb C、C4b2b3b D、C3bnBb 9、下列补体裂解片段中具有调理作用的是() A、C3a B、C3b C、C5a D、C5b 10、同时参及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1 B、C2 C、C3 D、C4

11、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作用特点不包括() A、具有高效性 B、为特异性作用 C、多数在局部发挥作用 D、对细胞的作用不受MHC限制 12、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TNF B、IFN C、IL-1 D、IL-2 13、干扰素(IFN)不具有() A、抗病毒作用 B、抗肿瘤作用 C、免疫调节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14、以下关于CD8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 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 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 D、是 HIV的受体 15、经典的HLA I类基因是() A、HLA-DP B、HLA-DQ C、HLA-C D、HLA-DR 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 A、1号染色体 B、2 号染色体 C、6号染色体 D、17号染色体 17、HLAΠ类抗原主要分布于() A、各种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 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 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 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 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A、TCR B、CD3分子 C、补体受体 D、细胞因子受体 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 A、CD3分子 B、BCR C、Fc受体 D、补体受体(CR) 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 A、Mφ B、Tc 细胞 C、NK细胞 D、B 细胞 21、专职性APC不包括()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1.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C) A.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慢B.不具有明显个体差 异 C.对变应原易产生IgE型抗体D.IgG或IgM 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 E.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 2.Ⅱ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E) 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面 C.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 都是 3.Ⅲ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D) A.常在几分钟内发病 B.损伤过程与补体和抗体无关 C.主要由位于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引起D.主要由中等大 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 E.以上都是 4.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B) A.反应发生较快 B.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C. 效应与巨噬细胞无关 D.效应与B细胞有关E.皮肤反应与青霉素皮试一样 5.B细胞的功能有(E) A.产生抗体 B.提呈抗原 C.分泌细胞因子 D.表达 MHCII类分子 E.以上都有 6.B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A) A.骨髓B.胸腺 C.脾脏 D.淋巴结 E.扁桃体 7.B细胞活化需要(A) A.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B.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C.Th细胞CD40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D.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E.干扰素作用 8.C3a的作用是(E) A.具有粘附作用B.具有酶的作用 C.参与C3转化酶的组成 D.参与C5转化酶的组成 E.具有过敏毒素的作用 9.CD4阳性T细胞一般是(A) A.辅助T细胞 B.杀伤T细胞 C.不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 E.高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 10.CD8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的是(E) A.抗原抗体复合物B.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 C.膜攻击复合物 D.抗原肽和MHCII类分子复合物E.抗原肽和MHCI类分子复合物 11.HLA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有(B) A.T细胞 B.B细胞C.NK细胞 D.以上都表达 E.以上都不表达 12.HLAI类分子是(C) A.由相同的二条α链组成的 B.类似免疫球蛋白 C. 其中一条链是α链 D.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由TCR基因编码 13.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A) A.第6号染色体B.第12号染色体C.第20号染色体D.第8号染色体E.第1号染色体 14.IgG的特点是(A) A.含有四肽链的单体 B.由五聚体组成C.含有分泌 片 D.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E.不含铰链区 15.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D) A.CL B.VL C.VHD.CH3 E.CH1 16.IgG重链绞链区位于(B) A.在CH1链内 B.在CH1和CH2之间 C.在CH2和C H3之间D.在CH3和CH4之间 E.在VH和CH1之间 17.Ig的类别与下列哪项有关(D) A.L链B.J链C.二硫键 D.H链 E.可变区 18.Ig根据其CH(重链恒定区)不同可分为(A) A.5类B.2类 C.3类 D.2型E.3型 19.MHCII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B) A.B细胞 B.CD4阳性的T细胞 C.CD8阳性的T 细胞 D.NK细胞 E.红细胞 20.NK细胞的功能是(A) A.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吞噬细菌 C.分泌 抗体 D.提呈抗原 E.特异杀伤带有抗原的肿瘤细胞 21.NK细胞功能是(D) A.吞噬病原微生物 B.产生IgE C.提呈抗原 D.通 过ADCC效应杀伤某些肿瘤 E.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22.Tc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B) A.补体 B.穿孔素 C.组织胺 D.Ig E.粘附分子 23.TD抗原可以是以下哪种成分(D) A.小分子物质 B.抗原决定基C.细菌脂多糖 D.蛋 白质E.表位 24.TD抗原是(B) A.抗原决定基 B.胸腺依赖抗原 C.免疫佐剂 D.胸 腺非依赖抗原 E.半抗原 25.Th细胞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表现为(D)A.提供免疫球蛋白B.摄取抗原C.递呈抗原给B 细胞 D.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活化信号 E.提供补体26.Th细胞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是(B) A.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B.向B细胞提供第二 活化信号C.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D.Th细胞CD3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E.不包括细 胞因子的作用 27.TI抗原的特征是(C) A.引起强的IgG应答 B.通常是蛋白 C.引起抗体产 生不需T细胞参与D.引起抗体产生需T细胞参与 E.能够与TCR结合 28.T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C)A.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产生 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 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B细胞的 活化、增殖和分化 E.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29.T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B) 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 E.扁桃体B 30.半抗原(B) A.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 B.有反应性但没有免疫原性 C.有免疫原性,但没有反应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 没有反应性E.多数为蛋白质 31.半抗原是(D) A.单独能够引起免疫应答 B.是大分子物质 C.通常是 多肽D.本身不能单独刺激产生抗体 E.只有与载体偶 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 32.表达HLAII类分子的细胞是(C) A.NK细胞 B.静止T细胞 C.B细胞D.红细胞E. 浆细胞 33.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E) A.B细胞 B.单核细胞C.上皮细胞 D.T细胞 E.以上各细胞都有 34.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不经过(A) A.C1、C2 B.C3、C6C.C5、C7 D.C6、C8E.C7、C9 35.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是(A) A.C5b6789 B.C4b2b3b C.C4b3b D.C3bB b E.C4b2b 36.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包括(E) A.介导的细胞溶解B.调理作用 C.引起炎症反应 D.清除免疫复合物E.以上都包括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完整版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17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 B ) A.mm B.μm C.nm D.pm 3、G+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D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肽聚糖 4、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5、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6、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D )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D )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8、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C )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

9、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0、下列哪种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 C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间歇灭菌法 1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和动物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其中致病的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黄色葡萄球菌 12、乙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是:( D ) A、支气管炎 B、肺炎 C、疖 D、扁桃体炎 1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B )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14、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D ) A、蜂窝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翻译并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M(cell adhesion molecules) 2、ADCC(antibody-deppendent-mediated cytotoxicity) 3、TD-Ag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4、Adjuvant 5、Epitope 二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D、有利无害 E、有害无利 2、不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 A、mIgA B、mIgM C、mIgD D、mIgG E、mIgE 3、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 子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4、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5、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 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CH区 B、VH区 C、VH与VL区 D、VL区 E、CL 区 7、在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Ig是()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所需离子相同 B、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MAC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E、激活物质相同 9、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 A、CD19和CD21 B、CD28和CD152 C、CD79a和CD79b D、CD80和 CD86 E、CD40和CD40L 10、下列物质中,属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的是() A、α-防御素 B、甘露糖受体 C、乳铁蛋白 D、C-反应蛋 白 E、Toll样受体 11、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 是() A.IgG2 B.IgG3 C.IgE D.SIgA E.IgM 12、胸腺是() A.外周免疫器官B.T 细胞与外来特异性抗原相遇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 D.B 细胞获得抗原特异性受体的场所E.巨噬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13、有多个重复B表位的抗原是:() A. Supper antigen B. TD-Ag C. TI-Ag D. 构象决定 基 E. 线性决定基 14、哪两类Ig 的H 链有4 个CH 功能区:() A.IgA 和IgG B.IgE 和IgM C.IgD 和IgG D.IgA 和 IgM E.IgD 和IgE 15、直接特异杀伤靶细胞的是:()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 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 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 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

*抗原的异物性 *理化性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机体方面的因素 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特点TD-Ag TI-Ag 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IgG为主IgM 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 蛋白质抗原 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名词解释: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及细胞膜上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MAC(攻膜复合体):c5b与c6 c7 c8 c9 结合形成的c5b6789n 免疫黏附:C3b与免疫复合物(IC)共价结合并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CR1结合, IC被运送至肝、脾清除的作用。 1、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前35个和问答题53-65重点 名词解释: 1.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 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 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被 相应抗体或抗原受体的特定部位或特殊的化学基团。 4.交叉反应:抗原或抗血清(即抗体)除与相应抗血清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有 共同抗体的其他抗血清或含共同表位的其他抗原发生的反应 5.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6. TD-Ag:指需在APC参与及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7. TI-Ag:指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须T细胞辅助的抗原。 8.抗体antobody (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 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9.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或类似抗体结构的球蛋白。 10.调理作用opsonization:调理素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1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 DCC):抗 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指抗原在和抗体结合后,由于带有了表面标记,而引发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细胞的攻击,进而清除抗原。 1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 性抗体,称为McAb。 13.补体complement (C):在新鲜血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溶菌 作用,由于这种成分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固称为补体。 14.免疫黏附作用:免疫复合物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红细胞结合,并通过血流运送到 肝脏而被清除,故称之为免疫黏附作用。 15.细胞因子cytokine (CK):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具有高效性, 多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糖。 16.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能力的细胞因子,分为β.y.α三种 类型 1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使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的 细胞因子。 18.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不同谱系的血细胞在分化、成熟的不 同阶段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19. 免疫防御:是指机体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在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 烈,可引发超敏反应,免疫功能过低或缺陷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免疫学考试复习题

免疫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要适当举例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免疫: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外来抗原(异物)进入机体,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或“非己”,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异物或对自身成分维持耐受,保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免疫过程并不总是有利于机体,有时也可引起机体损害。 2、从正反二个方面阐述免疫的功能。 有利: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清除损伤细胞及衰老的细胞;清除突变或畸变的恶性细胞。 有害: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持续性病毒感染。(应稍加分析)3、免疫可分为哪些类型,比较各类型免疫的特点。 固有免疫性(先天具有,与是否接触侵染物质无关) 特点: (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 获得免疫性(后天的,被非自身的抗原物质诱发产生) 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晚)(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 第二章抗原 一、名词解释 1、Ag: 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主要是 T、B 细胞)使之产 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体或效 应性 T 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如: 2、免疫原性: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 B 、T 淋巴细胞),使之活 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 3、免疫反应性:抗原可在体内、外与相应的抗体/ 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 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即……. 4、AD:抗原分子中(表面或其他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 构或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常由 3 – 8 个 氨基酸残基或 5 – 7 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5、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 多数蛋白质分子、细菌、病毒等。 6、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单独存在时只具有抗原性(免疫反应 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二硝基酚、青霉素。 7、异种抗原:来源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如:各种微生物、动物的 血清(相对人类而言)。 8、同种异型抗原:源于同一种物种中基因型不同个体的抗原性物质,自身无应 答,可刺激同种其他个体产生免疫应答,如:ABO血型抗原。 9、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组成成分,特殊条件下(如:自身组织成分结 构改变、胚胎期免疫系统未接触的隐蔽性自身成分的暴 露)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反应,如:晶状体、脑组织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