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复习学案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复习学案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复习学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热机

1.内燃机

●热机的定义: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热机的能量转换: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图14.1-4):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

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

热值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

(J/m3)。●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Q放=qm、Q放=qV

①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

克(kg)。

②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

立方米(m3)。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①液态氢的热值大;②液态氢的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2.燃料的有效利用、热机的效率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在实际应用中,燃料很难完全燃烧,所以放出的热量比实际计算出的要少。另外,放出的热量又

很难得到全部有效利用,总会有一部分热量损失。例如,用蜂窝煤烧水时,热量损失的部分包括:

①未完全燃烧的部分;②高温烟气带走的热量;③被容器、炉具、周围空气等吸收的热量。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

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

有用

Q

Q

η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

减小摩擦。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我们接触过以下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内能、光能、化学能、电能

动能和势能属于机械能,“动能或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判断能量的转化,要看能量大小的变化。在某一现象中,如果一种形式的能量在减小的同时,引

起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大,那么就可以确定这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4.若发生能量的转移,必有一物体能量减少,另一种物体能量增加,并且能量的形式不变。

热传递的过程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内能转移的多少等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5.火箭上升时,机械能增加,内能增加。

内能复习教学设计 (1)

13章内能复习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了解内能和热量。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步骤。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等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比热容接触较少,其中利用公式0()Q cm t t =-吸进行热学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比热容的单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在应用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利用公式0()Q cm t t =-吸进行热学计算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今后要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热学计算题要加强训练。 3.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包括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共3节,其中,以内能、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热量,比热容的计算为重点。近几年来,中考内能的考核重点集中体现在这几方面,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完成本章的整体知识架构,进一步梳理本章知识考核核心,形成本章重点脉络。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其中利用公式0()Q cm t t =-吸进行热学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比热容的单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在应用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利用公式0()Q cm t t =-吸进行热学计算要引起足够重视。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自学理解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4.通过自学理解0()Q cm t t =-吸。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运用0()Q cm t t =-吸进行计算。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0()Q cm t t =-吸。能运用0()Q cm t t =-吸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0()Q cm t t =-吸。能运用0()Q cm t t =-吸进行计算。 【评价任务】 1.全部学生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全部学生能说出比热容的意义及其应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的学生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的学生通过练习会利用公式0()Q cm t t =-吸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全班95%的学生能利用公式0()Q cm t t =-吸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注意单位及其转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内能教学设计(1)

《内能》教案 【教学背景】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理解仍占主要地位,理性理解上还存有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合学生好奇心,以感性理解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材上通过各种图片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通过想想做做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再利用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进而明确了热量的概念。通过形象的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水平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水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教学,及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的教学。开课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理解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知来理解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水平和创新思维水平。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度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协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13.2内能导学案

内能 【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内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理解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并能举出生活简单的实例。 一、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 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___________。 2、)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 4、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物体 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 5、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弹性 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学习探究: 设问导读 问题1:内能的概念:阅读课本P7-8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运动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_能。 2、受到地球吸引的石块、杠铃、吊车等物体如果被举高了,他就储存了(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________能。 由以上得出:所有分子都具有__________,同时分子之间也存在___________。 3、结论: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②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________(“一切”或“有些”)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问题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内能越_____。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_。 2、质量:同一个问题,在相同状态下,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越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___________。 3、物质状态:同种物质,当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相互作用力的强弱都会变化,多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如:0℃的冰吸热变成0℃的水,质量______,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_。 综上所述:影响内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探究如何改变物体内能:阅读课本P8-9完成下列问题 1、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途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约为90℃,经过

内能学案

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学习重点:1.理解内能的概念。 2.改变内能的方式。 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正确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课前预习学案 1.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能。 4.动能大小与________ 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 _________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内探究学案 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类比图13.2-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分子的动能就越。 类比图13.2-2 :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能。 1、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内能越。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②质量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个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越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③物质状态同种物质,当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相互作用力的强弱都会变

内能(导)学案 (4)

[目标定位] 1.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渗透统计的方法.2.知道什么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变化的关系.理解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3.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有关.4.能够区别内能和机械能. 一、分子动能 1.定义: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 2.单个分子的动能 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也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 3.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1)温度是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2)虽然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尽相同,平均速率大小一般不相同. 4.温度的意义 (1)宏观: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2)微观: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深度思考 物体分子运动的总动能为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分子的总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有关. 宏观上: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与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例1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某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答案 C 解析某种气体温度是0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并不为零,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A错误;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错,C对;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这并不能代表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所以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D错. (1)虽然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是零度(0 ℃)时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却不为零. (2)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度和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针对训练(多选)当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 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答案AB 解析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选项A正确;因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同,且m H2

九年级物理内能复习导学案

四、内能复习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5.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传递方 向:。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6.比热容: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水的比热容 c水 = ;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3.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专题132内能导学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 第2节《内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自主预习】 1 .内能的概念:分子由于不停地做 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 的相互 作用力 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 热运动的动能 与 分子势能 的总和 叫做 物体的内能. 2. 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 内能的单位是 焦耳(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 部分子的 热运动 和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 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 内能 增 加;温度降低时,内能 减少. 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焦耳.发生热传 递时,高温物体 放出 热量,内能 减少;低温物体 吸收 热量,内能 增加.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文 P7页1.2.3自然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的物体具有 —动能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弹性势能 ,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 间也有 势能—,物体 内所有分子,其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 __不会停止一__ (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都有内能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 4.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本身的内能会 减少.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 ,分子动能越_大 —,内能越—大 _______ 。

《内能》复习导学案

《内能》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 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自主学习:先看书梳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再不看书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 地做____ 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 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有关,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叫扩散,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知识点二:内能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5.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热传递发生条件:,传递方向:。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比热容: 6.比热容: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7.比热容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水的比热容 c水 = ;物理意义:。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_____________ ,Q放=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对子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合作互助学习: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内能 导学案

初中物理 九年级 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1 [知识回顾] 1.物体能够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就具有______。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物体的能量就______.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_____。运动物体的______越大,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物体______越大、____________,重力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叫做____________。同一物体,____________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______.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______. 二、内 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2.了解三种物态特征; 3.能知道课本的各个小实验说明或验证了什么; 4.知道分子动能的概念,理解分子动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知道分子势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5.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课堂导学]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自学课本8—10页内容,完成: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分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快慢与物体的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我们称分子的这种与温度有关的运动为_________.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引力和斥力的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自学课本11页内容,完成: 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______,有规律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体即有一定的______,又有一定的______;液体中,分子只能在一定限度内______,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______,但占有一定的______;气体中,分子离得较___,且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_. 三、物体的内能 自学课本11页内容,完成: 1、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而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 2.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____________. 3.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 一切物体都有______,但是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例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既没有动能,也没有势能,因此它没有_________,但它有___能. 由于物体的内能和物体内的分子有关,所以那些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和分子间作用强弱的因素(如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物质种类、物质状态等)都会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 自学课本11--13页内容,完成: 1.如图,向下猛压活塞,活塞压缩管内气体,活塞对____________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 温度______,达到绵花的燃点,棉花就会______. 该现象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增加/减少)。 2.如图,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水加热,水温升高并沸腾,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 水的内能,使水的内能 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2)0928(有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专题训练 (2) 一、实验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______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______。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______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_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2.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比较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1)用质量为50g的烧杯装甲液体,在测量其总质量时天平平衡,右盘砝码与游码如图1所示,则甲液体质量为______g;同样方法测量出质量相同的乙液体. (2)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甲、乙两液体,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______℃.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数据: 物质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甲液体25350 乙液体25375 (3)图3是实验过程中,描绘甲、乙液体的温度-时间关系的部分图像,其中A图线代表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比热容:c甲____c乙(选填:“<”“=”或“>”). (4)80℃的甲液体和20℃的实心合金,质量相同.将它们放进密闭的容器中(忽略它们与外界的热传递),最终温度都为70℃. 已知c甲=2×103J/(kg·℃).则:合金的比热容c合金 =______ J/(kg·℃). 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別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 /s 升温20℃所需时间/s升温30℃所需时间/s

人教版初三物理内能学案

果都镇初级中学初三物理学案 第2节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学习难点:内能概念的建立 学习过程: 一、走进课堂 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 二、探究发现 (一)内能 阅读课本P12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较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小结: 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练习1.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 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0℃的冰块也不例外。由于水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水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势能的。所以0℃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阅读课本P127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物体内能也就越。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2内能学案

内能 一、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无关。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练习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练习题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C.物体运动越快,分子动能一定越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二、影响内能大小因素: ①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如:相同温度的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桶水的内能大 ②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如:一杯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③状态一般来说物质处于气态、液态、固态时的内能依次减小, 如: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一桶水和一块冰,一桶水的内能大 ④体积 练习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吸热越多的物体内能越大 C.50℃的水比40℃的水内能大 D.发光的白炽灯灯丝像烧红了的钢丝一样,比没有通电的灯丝内能大 练习题2:关于物体内能的几种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练习题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练习题4: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 A.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三、改变的内能两种形式 改变内能方式:①热传递①做功 (1)热传递: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者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热量的过程 热传递条件:不同的物体间,或者是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热量一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不能说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热量既可以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2)做功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练习题1:在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练习题2: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水份内能不变 B.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粒壳爆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增加 C.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D.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内能》学案

《内能》学案 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2、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复习回忆】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分子在_____________地做__________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 ______________。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具体关系是,扩散越快。 【自学指导】情境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 。 【一】内能〔阅读课本P7有关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较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_______能。 小结: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 【趁热打铁】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 答: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_____,物体内能也就越_____。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_____。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内能 内能的利用导学案

内能内能的利用

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1.【填一填】分子热运动 如图甲,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 混合在一起,这是一种_____现象;如图乙,两 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由于铅柱的 分子之间有_____。 2.【辨一辨】内能的改变方式 冬天,双手摩擦,利用_____改变内能。向手上哈气,利用_______改变内能。 3.【判一判】内燃机冲程判断 如图为_____冲程,在此冲程,_____能转化为_____。 4.【练一练】 小明将1kg温度为10℃的水加热到90℃时,需要吸 收_________J的热量,这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天然气的 热值为8×107J/m3] 5.【填一填】能量守恒定律 如图是一种设想的永动机,这种永动机_____(选填“能”与“不能”)永远运动下去。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能量_________。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重难点1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扩散现象:

(1)表明:一切物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且在任何温度,扩散现象都能发生。 (3)发生条件:发生在两种或几种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之间,并且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不同的物质之间都能发生。 2.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重难点2 温度、内能、热量的比较 1.区别: (1)温度: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温度。 (2)内能: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或转移。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通常用“具有”来修饰。 (3)热量: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表述。如果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就没有内能的转移,也就不存在“热量”。 2.联系: 说明:箭头方向表示由某 个量的变化会不会引起 另一个量的变化;“一定” 和“不一定”是指物理量变化的情况。 (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

高考物理习题精选 分子动理论 内能2

高考物理习题精选 分子动理论 内能2 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气温越高,PM2.5运动越剧烈 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 .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B .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斥力将减小 C .对大量事实的分析表明:热力学零度不可能达到 D .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3.给一定质量的温度为0 ℃的水加热,在水的温度由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反常膨胀”。某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水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结合力,这种结合力可以形成多分子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势能。在水反常膨胀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所有水分子间的总势能是增大的。关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 B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 C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 D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 4.两个分子相距为r 1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距为r 2时,表现为斥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距为r 1时,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 B .相距为r 2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相距为r 1时的斥力 C .相距为r 2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存在 D .相距为r 1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相距为r 2时的引力 5.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质量为m 的纯油酸,滴在液面上扩散后形成的最大面积为S 。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 A .油酸分子的直径d =M ρS B .油酸分子的直径d =m ρS C .油酸所含的分子数N =m M N A D .油酸所含的分子数N =M m N A 6.如图所示,用F 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用E p 表示分子间的分子势 能,在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10r 0变由r 0的过程中( ) A .F 不断增大,E p 不断减小 B .F 先增大后减小,E p 不断减小 C .F 不断增大,E p 先增大后减小

“温度与内能”学案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2.学会正的确的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5.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温度及测量,第二学时学习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及热量。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自制空气温度计: 材料:带橡胶盖的玻璃瓶子(一些口服液的瓶子),废旧圆珠笔芯(或细玻璃管),自制红水(红墨水之类)。 方法:在瓶里装1/3左右的红色水;把废旧圆珠笔芯穿过橡胶盖;把笔芯插入瓶底塞紧瓶塞(最好用胶或蜡把管和塞之间封死,防止漏气);通过笔芯向瓶内轻轻吹气到红色水在管内的水位恰当为止;把制作好的装置的小瓶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管内红色水柱的变化。 2.收集信息 (1)用家里的函数表分别测出早上7:00、中午12:00和晚上17:00的气温并记录下来。(2)听取天气预报记录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3.自带物品 自制空气温度计 4.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温度 活动1: 春夏秋冬四季在不停的变换。春天,柳枝飞扬;夏天,酷暑 说明 温度学生很熟悉了,本活动

难耐;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想一想: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 阅读课本22页温度部分及加油站。 二、温度的测量 活动2:桌子上有三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把左右手的一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稍停留一会,再同时把这两只手指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是否一样呢?凭感觉能否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是一定可靠呢? 活动3:和周围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温度计,交流制作过程并进行相互评价,并讨论为什么你的“温度计”的小瓶放入热水中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放入冷水液面会下降呢?观察老师提供的几种液体温度计的机构特点,结合你的空气温度计讨论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 活动4:阅读下面表格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温度计中的液体用酒精而有的温度计用水银呢? 活动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从自身体会了解到物理学中温度是表示冷热程度的,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此活动以多媒体相配合效果更佳) 温度的单位学生在小学自然中以有基础可通过阅读自学完成,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 该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判断温度需要测量。 该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______ 填一填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巩固练习 温度、物体的内能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分子的温度都升高 B .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 C .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 .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其温度高 B .热运动动能大的分子,其温度高 C .物体若失去一批速率大的分子,则物体的温度必然下降 D .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3.三个系统A 、B 、C 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 B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 C .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 D .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 4.关于各种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建立依据都是相同的 B .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值与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值应始终相同 C .热力学温标比其他温标更科学 D .温标只是一种标准,没有什么科学性而言 5.有两个温度:T=35 K ,t=35℃,关于它们所表示的温度的高低,则( ), A .T >t B .T <t C .T =t D .无法比较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零度永远达不到 B .现代技术可以达到绝对零度 C .物体的绝对零度是-273 K D .物体的绝对零度是-273℃ 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 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 B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C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D .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 8.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大 C .如果分子的质量为m ,平均速率为v ,则其平均动能为21 2mv D .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的总数之比 9.对于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

内能教学设计

《内能》教案 大连市122中学宫晓丽 【教学背景】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材上通过各种图片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和温度的关系。通过想想做做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再利用一些事例让学生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进而明确了热量的概念。通过形象的实验使学生体验到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教学,及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的教学。开课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知来认识到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