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院疾病编码内科

院疾病编码内科

院疾病编码内科
院疾病编码内科

汾阳市中医院疾病编码(内科)

编码疾病名称编码疾病名称

A03.901 细菌性痢疾 NOS A23.053马耳他布鲁氏菌病

A04.901 肠道感染A23.901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

A04.902细菌性肠炎 NOS A49.902细菌性感染

A04.903感染性腹泻A89.X51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感染 NOS A05.951 食物中毒 NOS B02.205+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A08.401病毒性肠炎B16.905乙型病毒性肝炎

A08.402病毒性胃肠炎B16.907乙型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型

A15.001肺结核,显微镜检证实B18.902慢性迁延性病毒性肝炎

A15.601 结核性胸膜炎,经细菌学和组织学所证实B26.901流行性腮腺炎 NOS

A16.054结核性气胸,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为阴性B90.901陈旧性肺结核

A16.151肺结核病,未做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C15.151食管胸部恶性肿瘤

A16.202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实C15.301食管上段恶性肿瘤

A16.503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C15.401食管中段恶性肿瘤

A16.506胸膜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实C15.501食管下段恶性肿瘤

A16.551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

的证实

C16.901残胃恶性肿瘤(癌)[胃切除术后癌 M80100/3]

A16.702原发性肺结核,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实C16.051胃-食管连接处恶性肿瘤A16.902结核感染C15.801食道中下段恶性肿瘤A16.951呼吸道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实C16.903胃溃疡癌变

A17.003+结核性脑膜炎C34.301肺下叶恶性肿瘤

编码疾病名称编码疾病名称

D50.902 缺铁性贫血E78.501高脂血症

D50.801 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E87.203呼吸性酸中毒

D50.902缺铁性贫血E87.251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52.00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87.252酮症酸中毒

D69.004 过敏性紫癜[亨诺克(-舍恩莱因)紫癜]E87.401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D69.406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87.501高钾血(症)

E03.801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E87.602低钾血症

E03.802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E87.802电解质紊乱

E05.003+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突眼

Graves`(浸润性突眼))[眼型格林氏病]

G61.003

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格林-巴利、吉兰-巴雷综

合征]

E14.001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F01.151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E14.101糖尿病性酸中毒F01.901动脉硬化性痴呆

E14.103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F03.X01痴呆 NOS

E14.203+糖尿病性肾病G04.904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E14.301糖尿病并眼部病变G40.901癫痫

E14.30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G43.901偏头痛

E14.503+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G45.901短暂性脑缺血[阿尔瓦雷斯氏综合征TIA] E14.901糖尿病 NOS G45.951短暂性大脑缺血

E15.X01低血糖性昏迷G50.801三叉神经麻痹

编码疾病名称编码疾病名称

G50.802 三叉神经炎[福瑟吉尔神经痛] I20.001不稳定性心绞痛

G51.002 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面神经炎] I20.002梗塞前综合征

E05.05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T3型甲亢]I20.052心肌梗死前综合征

G93.101缺氧性脑病(肺性脑病)I20.053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

I00.X03 风湿性关节炎I20.101冠状动脉痉挛

I01.901急性风湿性心脏病I20.153变异型心绞痛

I05.00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I20.804劳力型心绞痛

I09.051慢性风湿性心脏病I20.805稳定性心绞痛

I10.X02 高血压I20.902心绞痛 NOS

I10.X03高血压I I21.00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I10.X04高血压ⅡI21.004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I10.X05高血压ⅢI21.051前壁尖部急性透壁心肌梗死I10.X06高血压危象I21.101急性膈面(下壁)心肌梗死I10.X07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21.10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I10.X11原发性高血压I21.207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I11.051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I21.905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死I11.052高血压性心力衰竭I21.906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死I11.901高血压性心脏病 NOS I21.951心肌梗塞(急性) NOS

编码疾病名称编码疾病名称

I25.101 冠心病I47.202室性心动过速

I25.10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48.X03心房扑动

I25.203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I48.X04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

I25.207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I48.X05阵发性心房扑动

I25.210 陈旧性心肌梗死I49.002心室纤维性颤动(心室纤颤)

I25.501缺血性心肌病I49.151房性过早收缩

I25.653无症状的缺血性心脏病I49.302室性过早搏动

I25.80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I49.304阵发性室性期外收缩

I25.902 缺血性心脏病I49.501病窦综合征[慢-快综合征]

I27.001肺动脉高压I49.904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心律紊乱] I27.901肺源性心脏病I5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

I27.90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50.102急性左心衰竭

I30.902急性心包炎I50.103慢性左心功能不全

I31.905心包积液I50.104心源性哮喘

I42.202肥厚性心肌病I50.902心功能不全

I44.601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CLBBB)I50.911心力衰竭 NOS

I45.102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I61.902脑出血

I46.101心原性猝死I63.351脑软化伴脑血栓

I47.106房性心动过速I63.901多发性脑梗塞

编码疾病名称编码疾病名称

I63.902 脑梗塞J44.851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I63.903 腔隙性脑梗塞J44.9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64.X03脑血管意外J45.903支气管哮喘

I64.X04脑卒中[中风]J84.107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I66.903 脑栓塞J84.109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66.904脑血栓形成K21.001反流性食管炎

I69.101脑出血后遗症K25.001急性胃溃疡伴出血

I69.301脑梗塞后遗症K25.151急性胃穿孔

I69.451 出血或梗死中风后遗症 NOS K25.351急性糜烂性胃炎

I69.452脑卒中后遗症K25.903胃溃疡

J00.X02病毒性感冒K26.501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

J00.X04胃肠型感冒K26.901十二指肠溃疡

J06.903上呼吸道感染K27.451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J11.101流行性感冒K29.101急性胃炎

J15.901细菌性肺炎K29.502慢性胃炎

J43.905阻塞性肺气肿K31.803急性胃粘膜病变

J44.1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K31.851胃病

J44.151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 NOS K51.902溃疡性结肠炎 NOS

J45.001过敏性哮喘K52.914慢性胃肠炎

编码疾病名称编码疾病名称

K70.101 酒精性肝炎N17.902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K74.151 肝硬化N17.904急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

K75.809自家免疫性肝炎N19.X01尿毒症

K75.901肝炎N30.001急性膀胱炎

K76.902 肝损害N30.901膀胱炎 NOS

K76.903肝占位性病变E10.001胰岛素依赖糖尿病伴有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K80.002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伴急性胆囊炎)E10.10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酸中毒

K81.101慢性胆囊炎E10.102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酮症

K85.X07 急性胰腺炎E10.103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

K85.X55急性重症胰腺炎E10.30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眼部病变

K86.102慢性胰腺炎E10.502+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脑血管病变

M05.306+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心包炎E10.503+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周围血管病变

M05.306+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心包炎E10.60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足病

N00.902急性肾炎E10.610+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心脏病

N02.801IgA肾病E10.951胰岛素依赖Ⅰ型糖尿病

N03.903慢性肾炎E11.001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高渗性昏迷(病高渗性非酮症)N04.903肾病综合征E11.101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酸中毒

N05.801IgM肾病E11.10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酮症

N05.901肾小球肾病 NOS E11.103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急救中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及职责 1.医疗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领导、中心领导、参加急救各医院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医疗救护,负责指挥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协调、部署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有关的工作。 2.紧急救治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及参与伤病员的紧急救治,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3.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以及伤病员紧急救治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工作。 4.心理辅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了解掌握受灾人员情况,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二、制定三级应急预案 1.事件分级 (1)一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30人以上,或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仁,或死亡和危重5人以上,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2)二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30人,或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内,死亡和危重者3人以上,事故有或可能有发展趋势。 (3)三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人以下或危重者3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 2.应急救治队伍一线为急救中心(站)的院前急救力量二线为

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组成侧重专科(创伤、烧伤、传染病、生化中毒等)的应急专业救护队;三线为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急救力量。 3.预案启动“三级事件预案”由调度值班主任启动,可以根据情况由急救中心(站)、二级、三级医院急诊科处置“二级事件预案”由指挥调度主任、领导小组长启动,需同时启动一、二线应急救治队伍;“一级事件预案”由领导小组长、卫生局领导启动,启动一、二、三线应急救治队伍。 三、灾情报告 1.当出现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现场医务人员或其他目击者应向急救中心领导,随即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包括:(1)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目前的情况; (2)伤员的主要伤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投人的医疗急救资源; (3)现场尚需哪些医疗物品如急救药品、急救器材; (4)伤员准备分流的医院等。 2.医疗救援情况按以下规定报告: (1)伤亡20人以下的,6小时内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2)伤亡20—50人的,12小时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3)伤亡50人以上的2生小时内报国务院卫生部门书 (4)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虽一时伤亡情况不明的也应尽快上报。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医疗救援及指挥 (1)120指挥中心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或灾害事故报警后,立即派出第一线救护车队赶赴现场,同时向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并与联动系统(110,119等)进行横向联系;随后根据现场反馈信启,按医疗救援指挥部命令调派出第线、第,线救护车队增援现场救治。 (2)急救中心(站)及其他医疗机构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 2.先重伤后轻伤 ? 3.先施救后运送 ? 4.急救与呼救并重 ?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 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需要标准化

院前急救需要标准化 我国的院前急救经历30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大中 城市为核心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50%以上的地级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急救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急救中心已有3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数万人。正是这些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近几年,国家投入超过数十亿元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可以断言,我国的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抢得一个新的机遇,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广大从业人员要抓住这是机会,抓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在整个院前急救工作中,标准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院前急救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我国急救中心建设模式五花八门,包括指挥型、院前型、独立型、依托型等模式,院前急救运作方式也不统一。我们还没有一个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这也是造成各地各地区急救中心建设和经营模式不一致的原因。另外,院前急救工作的具体实施没有统一的规范,院前急救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缺乏标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我们难以对质量作统一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在2003年出台的《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制度》院前急救运作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但是,具体实施怎样?缺乏有效控制和评估,PDCA难以成为一个全封闭的环,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我们提出院前急救的标准化,不仅包括院前急救业务行为的标准化,急救中心建设的标准化,也包括院前急救管理以及急救车设备配置的标准化。 院前急救管理标准化,包括接警出车时间,院前急救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现场处置次序,知情告知制度的落实,送往医院的原则等等,这些也是保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部分。院前急救业务操作的标准化,包括现场病情检查和处置,转运,病历书写等,对于这一点,一定要加强医师和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考核。 急救车物品配置的准备化,除了根据院前急救工作的需要配置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简易呼吸机、血糖仪外,重要的是要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以备不时之需,并建立台账,。救护车上的物品必须做到严格的交接班,天天检查急救仪器性能是否良好,物品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严格的灭菌。细节决定成败,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我们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120急诊科制度

院前急救病人转送制度 1.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应按照“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转送病人。 2.病情允许,患者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后,可就“患者或家属”意愿送往指定医院。 3.病情较重,已向家属交代,但家属仍要求送到其指定的医院时,病人或家属要在病历上签字,并注明后果自负。 4.特殊病种,如烧伤,煤气中毒需要特殊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病情,本着“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将病人送到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 5.转送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陪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20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参加交班工作,参加急救值班的医护人员、驾驶员应提前10分钟到站。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2.交班者清点设备器材是否齐全、完备有效,并给下一班准备好必需用品,向接班者交待清楚再离岗。 3.接班者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报告,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问直至清楚。 4.交班者如遇到有下一班未按时接班时,应严守岗位直至有人接班方可下班离岗。 5.不认真交接,发现丢失、损坏物品或出现其他问题,由接班人承担。

急救工作制度 1.急救网络所有成员单位执行统一的准入标准,接受统一的指挥调度,统一的病历书写,在院前急救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制度,各急救站完善各自管理制度,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120急救网络实行24小时值班制,120调度中心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3.120急救调度原则:就近、就急、就专业、就自愿派车,急、危重病人优先派车,急救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精神,分秒必争救治病人。 4.急救网络工作范围:各种急病、创伤、中毒和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及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5.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急救网络成员单应在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共同投入抢救工作。 6.120医疗急救指挥中习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

呼吸内科常见五种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定义: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COPD。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2)咳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 (5)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2.病史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因): (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 (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 3.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 (1)视诊及触诊: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 (2)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度清音。 (3)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相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三、实验室检查: 1.肺功能检查: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2.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

第二章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第二章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一、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 ( 一) 应急预案 1. 评估 (1) 评估周围环境安全,将伤病员搬运到安全处施救。 (2) 评估伤情:重点快速检测伤病员的受伤部位及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活 动、神经反射等,迅速判断伤因、伤情、伤类和伤势。例如:①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②颅骨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颅盖、颅底骨折;③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2. 处置 (1) 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先救治后运送。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伤病员口鼻腔内异物、血块及分泌物,及时放置口咽导管、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等,以维持有效呼吸和充分氧合功能。 (3)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行抗休克、补液及使用必要药物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和生命体征稳定;快速静滴20%甘露醇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代谢。 (4) 包扎止血: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清创术和加压包扎止血( 骨膜下血肿忌强力加压包扎,以免致硬膜外血肿)。 (5) 脑脊液漏者:取头高卧位,告知伤病员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使之引流通畅。注意避免堵塞或冲洗鼻道、耳道等脑脊液漏出道。 (6) 伤病员搬运:根据伤情选择适当体位,如昏迷患者取卧位头偏向一侧;疑有颈椎损伤的伤病员取去枕平卧位,保持头部与躯干部成直线,颈部用颈托固定,一般伤病员可取坐位。 (7) 伤病员转运:①根据伤病员人数、伤情及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合理分流后送,把伤病员送往最近、最理想的医院进行专科诊治;②途中保持伤病员气道通畅及静脉通路通畅,持续生命体征监测;③吸氧,动态观察伤病员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④适时、恰当做好伤病员的心理护理,尽量消除伤病员惊恐、焦虑、抑郁的心理反应。 ( 二) 护理流程现场 1. 对每个伤员快速检伤,分清伤员伤情的轻重缓急 2. 正确搬运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到安全地带。 3. 紧急处置: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以维持有效呼吸;②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准确给药;③对伤口进行清创、包扎、止血、止痛等。 搬运 1. 准备搬运工具(如平板车、三轮车、担架等),医疗运送必须准备担架及必需的抢救、监护医疔器械及药物。

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及告知书

***人民医院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

***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病员(或代理人)签字单 (钩出并签字) □1患者在搬动、转运途中有病情加重,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的可能,受车载药品设备的限制,患者会出现死亡情况;救护车快速行驶及颠簸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途中因交通堵塞、车辆意外故障,会延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随车家属在途中发生意外,医院不承担责任。如果您能够确信理解以上情况并同意转送请签名。 病员(代理人)签名: (请写明同意或不同意)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2拒绝现场检查、治疗而引发的功能障碍、病情加重及意外死亡,后果自负。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3患者病情危重,受我院医疗条件限制,经过慎重考虑及现场医患沟通,为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决定送往。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4经过慎重考虑,拒绝医生建议,决定不送医院。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5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在搬运、护送途中,病员随时可能病情恶化或心跳、呼吸停止,表示理解,要求送回家。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6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已离开现场。 代理人或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7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心跳、呼吸已停止。 病员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8确认等候时间从时分开始至时分结束。 病员(代理人)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9按照相关规定,为了保障及时给其他患者提供紧急的救援服务,救护车不承担运送已经确认死亡的患者,请家属或代理人给予理解并配合我院工作。 □10伤病员因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经严格确认符合死亡标准和停止继续抢救法定标准。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10附加表述: 伤病员姓名签字人与病员关系 谈话医生签名: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最新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适应症: 扭挫伤、肌肉劳损、血肿、肩周炎、术后浸润、术后粘连、慢性溃疡、前

100个内科常见疾病

100个内科常见疾病诊断要点,临床医生人手一份! 星题库今天 公众号后台回复“药师” 即可1毛钱入手原价299元药考资料 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急救护理学复习题 含答案

《急救护理学》一、填空题 1.院前急救最佳时间在伤后12小时以内小时,较佳急救期在伤后24小时以内小时,延期急救在伤后24小时以后小时. 2.现场伤员标记第I急救区为红色,代表伤情严重危及生命;第II急救区为黄色,代表伤情严重不危及生命;第III急救区为绿色,代表伤情较轻;第IV急救区为黑色,代表伤情死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护理体检,急救护理措施实施,转运和进行途中监护’ 4.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主要模式有: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急救中心. 5.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按床位与医师之比为39-40摄氏度;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摄氏度,监护床位与护士之比为大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期斑疹伤寒. 6.急诊科的任务包括急诊,急救,培训,科研 7.气管内插管每次吸痰时间成人不超过15秒,儿童不超10秒。 8.普通气管插管保留一般不超过72小时,经鼻插管可保留1周或更长时间 9.现场止血时,头顶部出血可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颞浅动脉搏动点止血,颜面部出血可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面动脉搏动点,止血,头后部出血可压迫同侧耳后乳突下稍往后枕动脉搏动点止血。, 10.使用止血带时,应每3 0~6 0分钟放松一次,时间为2~3分钟。 11.有机磷农药“1605”中毒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敌百虫中毒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12.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可稍有波动,清晨稍低,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 13.心排血量(CO)正常值为4~6L/min。 14.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多于2500mL为多尿。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为肾血液灌注不足,是全身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15.正常人昼夜尿量比为3:1~4:1,夜尿量不超过750 mL,尿比重波动在1.003~1.030之间。 16.正常成人平卧位颅内压为90~180 mmH2O,6~8岁以下的儿童为10~100 mmH2。 17.正常人血液pH值为7.35~7.45,pH降低时为酸血症反之则为碱血症。 18.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95~100mmHg。PaO2低于60mmHg为低氧血症。 19.心博停止时,可记录到的心电图变化包括室颤’心脏停博,心电-机械分离 20.心肺复苏的三大基本要素是14-16;18-20;30-40 。口鼻 21.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是基础生命支持____进一步生命支持__,延续生命支持. 22.心脏骤停时间达血液的质量即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种类_____即出现脑损害不可逆。 23.心肺复苏时,基础生命支持中的A、B、C即指_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建立循环,等。 24.胸外按压时,按压与呼吸之比是 15:2 ;频率分别是 80-100 、14-16。 25.临床上将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为三种类型: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乙酰胆碱 26. 临床上常见危象有:超高热危象甲亢危象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 27. 超高热危象指高热同时伴有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反拗性危象、

院前急救机构及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共7页文档

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院前急救机构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公益性,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根据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正确导向的原则。绩效考核应当突出社会效益第一,通过项目和指标的设定与考核,引导院前急救机构追求社会效益,体现院前急救工作的公益性。 (二)全面考核的原则。通过建立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对影响院前急救工作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考核。 (三)客观考核的原则。根据国家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判院前急救机构的运行及管理状况。 (四)有利发展的原则。绩效考核应当在综合反映院前急救机构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院前急救机构履行

职责和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二、组织管理 (一)卫生部负责制订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的相关政策,指导全国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院前急救机构考核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本省(区、市)院前急救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 (三)院前急救机构主管部门对辖区内院前急救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划拨经费的主要依据之一,保证院前急救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院前急救机构要积极配合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院前急救能力,落实公益性。 三、考核对象 考核的对象是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站)和急救分中心等医疗机构。 其他类型院前急救机构参照本方案进行考核。 四、考核内容 院前急救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机构建设、日常急救、应急救援、学科建设、急救培训、医疗质量和社会效益七个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

浅析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

浅析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 发表时间:2012-09-20T09:23:04.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蔡文波 [导读] 分析我院 4年中接回的 120内科病人中来分析以那几个系统为主要高发病种。 蔡文波 (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 5164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 4年中接回的 120内科病人中来分析以那几个系统为主要高发病种。方法将 4年中 120出诊共接回的内科病人,逐年接诊七大系统疾病来计算出每个系统在每一年所占的百分比,并用表格式来排名次,并综合 4年所排出的排序情况。结果发现为心血管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四个系统为 120接回的疾病为高发疾病。结论现在发生疾病的系统中以心血管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急性中毒为高发疾病。 【关键词】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10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已登记的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由我院医护人员出诊接回的所有急救内科患者,但不包括在此期间内大型突发事件中接回的急救患者以及到达现场未见患者或患者已经死亡的出诊。 1.2方法:所有出诊接回患者的各项详细信息均填入我科自制的5出诊病员基本情况一览表6 (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诊时间及地址、初步诊断、出诊人员等),依据该表的资料, 作回顾性调查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将已登记的所有院前急救内科疾病相关资料登记在Excel电子表格中,按患者内科疾病的种类进行分类,计算结构比。 2 结果 4年中我院医护人员出诊共接回内科患者5764人次 ,其疾病谱排前4 位的是心血管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和急性中毒。各病种年份分布以及最常见病因排序情况, 见表 1~ 2。 3 讨论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心血管、神经和呼吸系统为代表的三大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而上两个世纪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已明显地减少, 因此, 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了解并掌握一个地区院前急救常见疾病谱的分布状况, 可对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和配备相关的出诊急救设备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 我院 2005年、2006年、2007年和 2008年 4年中 ,因 120呼救院前出诊急救的内科疾病患者中,排前4位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别为29126%、28126%、30126%和28148%),神经系统疾病 (分别为22148%、23196%、23167%和 25139%),呼吸系统疾病(19198%、20120%、19165%和21141%)和急性中毒 ,与国外急救内科疾病谱接近。 分析上述急救内科疾病谱居首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出诊最常见的是冠心病, 其次是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冠心病,自工业革命后一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 日常紧张情绪的增加, 加上不合理膳食结构的影响, 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增多, 全社会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 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120呼救的相关疾病明显增多, 提示以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为代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应是出诊的急诊医师高度重视的最常见内科疾病。院前急救应针对冠心病发病急, 猝死率高的特点, 建立和完善心血管疾病急救绿色通道,并不断提高医师对此类急症的警觉性和处置能力。 急救医师应熟悉并掌握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高血压病急症降压, 抗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的处理 ,以降低患者猝死的风险。 神经系统疾病在院前出诊疾病谱中排第2位,其中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占最大的比例 ,尤其是脑动脉供血不足多以眩晕、头昏为表现,与临床梅尼埃病有时较难鉴别,究其原因与人群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发病率的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后,社会结构的转型,就业和工作压力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在发病率增加的同时,也呈现出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据资料统计,近20年来,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龄较20年前提早了18岁 ,因此 ,减少和控制全社会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的发病率 ,减轻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 ,是降低以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意外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关键。临床医师出诊时要及时鉴别诊断 ,返院后尽快物理检查和尽早治疗,是防止和减少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的正确方法。 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传统的传染性疾病已明显的减少,呼吸系统感染在出诊疾病谱中已下降至第三位,这与近百年来,医药特别是抗生素的发明和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加上社会对吸烟危害的宣传,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肺部感染性疾病已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减少。由于院前急救的呼吸系统急诊患者有着高龄、基础肺功能差、多合并其他心脑肾等疾病的特点,出诊时及时全面准确的查体和判断,转运中密切的病情观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心脏骤停 指突然发生的生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正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呼吸停止。 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 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盐水20m1,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

气囊3至5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3.心电图表现为相对应导联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救治原则: 1.吸氧。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开通静脉通道。 4.无低血压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5μg/分钟。 5.硫酸吗啡3~5mg肌肉注射或加人到25%GS20m1缓慢静脉注射或地西泮5~10mg静脉注射。注意吗啡的毒副作用。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给予相应救治。 6.嚼服阿司匹林150mg。 转送注意事项: 1.及时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续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 3.向接收医院预报 三、急性左心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原发的心机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超负荷或心脏舒张受限,从而在有足够静脉回流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和组织灌流不足。左心功能受损而致肺静脉淤血,进而引起肺水肿,有时数分钟即达高峰。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或心脏慢性病变的急性加重。 诊断依据:

常见内科急症抢救流程预案(郭)

常见内科急症抢救流程预案 心脏骤停 一、抢救流程: 1.立即检查有无意识和大动脉搏动。 2.呼叫其他人帮助抢救,必要时报告上级。 3.立即按ABCD步骤进行复苏(必要时可调整复苏步骤顺 序)。 4.建立上肢大静脉通道并根据医嘱使用复苏药物。 5.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6.头部冰帽降温。 二、诊断依据: 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2.大动脉脉搏消失。 3.呼吸停止。 4.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三、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动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200、200~300、

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 .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上肢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lmg/次,每3~5分钟l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150~300mg、利多卡因1.0~1.5mg /kg、硫酸镁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8.头部冰帽降温。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上肢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lmg。 5.持续心电监测。 6.头部冰帽降温。

四、注意点: 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3至5次。 2.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如果用AED除颤则按语音提示操作。 3.以上处理无效可试用加大肾上腺素剂量、血管加压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等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一、抢救流程: 1.吸氧。 2.生命体征检查和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脉搏等)。 3.建立上肢大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用药。 4.急查心肌酶和其他检验指标。 5.请心内科会诊(绿色通道),必要时报告上级。 二、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急救中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及职责 1.医疗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领导、中心领导、参加急救各医院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医疗救护,负责指挥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协调、部署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有关的工作。 2.紧急救治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及参与伤病员的紧急救治,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3.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以及伤病员紧急救治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工作。 4.心理辅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了解掌握受灾人员情况,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二、制定三级应急预案 1.事件分级 (1)一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30人以上,或出现重大人

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仁,或死亡和危重5人以上,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2)二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30人,或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内,死亡和危重者3人以上,事故有或可能有发展趋势。 (3)三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人以下或危重者3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 2.应急救治队伍一线为急救中心(站)的院前急救力量二线为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组成侧重专科(创伤、烧伤、传染病、生化中毒等)的应急专业救护队;三线为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其它医疗机构急救力量。 3.预案启动“三级事件预案”由调度值班主任启动,能够根据情况由急救中心(站)、二级、三级医院急诊科处理“二级事件预案”由指挥调度主任、领导小组长启动,需同时启动一、二线应急救治队伍;“一级事件预案”由领导小组长、卫生局领导启动,启动一、二、三线应急救治队伍。 三、灾情报告 1.当出现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现场医务人员或其它目击者应向急救中心领导,随即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包括:(1)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当前的情况; (2)伤员的主要伤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投人的医疗急救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

急诊科诊疗常规 2011年4月 第一章急诊症状鉴别常规 第一节心脏骤停 【临床表现】 (一)基本表现 1.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 2.意识突然丧失。 3.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4.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1)将面部贴近患者的鼻部,感觉呼吸时气流。 (2)听病人是否有呼吸声。 (3)看胸廓有无起伏。 5.瞳孔散大固定。 (1)常于停搏后45秒才出现瞳孔散大。 (2)1~2分钟后才出现瞳孔固定。 (3)部分在心脏骤停后无瞳孔散大。 (4)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6.全身发绀 7.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二)问诊要点 1.不适宜花时间详细询问病史。 2.扼要询问目击者: (1)发作到就诊时间。 (2)患者发作前症状,当时所处环境。 (3)有无外伤史。 (4)心脏病史。 (5)药物、化学品中毒史。 【院前处理】 1.就地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2.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 3.B(breath):建立人工呼吸。 4.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5.有条件场地使用体外自动除颤器。 6.及时呼救,转运至最近医院。 7.建立静脉通路。 8.心电图,心电监护。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颈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3.心电图。 (1)心室颤动或扑动、持续性心动过速。 (2)电机械分离。 (3)心室停搏。 4.根据前两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鉴别诊断 急性意识障碍(有脉搏): (1)晕厥。 (2)虚脱。 (3)急性脑血管病。 (4)低血糖。 (5)急性气道阻塞。 (6)头部创伤。 【急诊治疗】 (一)基本处理 1.基础生命支持直至恢复自主呼吸循环 (1)基础生命支持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心脏事件、卒中、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和体外自动除颤器使用。 (2)A:保持气道通畅: ①人工或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异物(如义齿、呕吐物); ②怀疑为气道异物可采用l~emilich手法排除; ③患者取仰卧位,前额用力加压,头后仰,提高颏部,使下颌尖、耳垂与平 地成垂直;④气管内插管,或食管气管联合式导气管、喉罩; ⑤必要时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3)B:人工呼吸: ①最简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尤其在院外; ②在抢救室气管插管前简易呼吸器(球囊一面罩)人工呼吸; ③无论何种人工呼吸(口对f1、口对面罩、球囊一面罩、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人并使胸廓有明显的提高; ④迅速气管插管后用呼吸机机械通气。 (4)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①胸前区拳击:20~25 cm高度向胸骨中下l/3交界处捶击,拳击仅限l~2次。3组病例研究表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胸前区拳击可转复,但如室速转为室颤、完全性传房室导阻滞、心室停搏等情况下不能胸前区拳击。鉴于较少益处和潜在危险,目前不推推荐也不反对。 ②胸外按压方按压部位应在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部,两乳头之间,即掌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只手重叠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力向下按压。 ③要求按压而有力,使胸骨下陷4~5cm左右,胸骨下压时间及松开基本相等,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保证胸廓充分回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

常见疾病护理——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1、入院后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4次,连续三天。如体温超过38.5℃以者或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并报告医生。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护理评估单、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对病人进行人院指导。 6、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遵医嘱指导病人饮食,并做标记。 8、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9、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2、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13、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4、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3、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4、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5、指导病人用药: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口服药要研碎服;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8、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二、上消化道出血 按内科及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2、24小时出人量,如出现尿少,常提示血容量不足。 3、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4、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5、估计出血量: (1)胃内出血量达250ml-300ml,可引起呕血。 (2)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ml-70ml甚至更多。 (3)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以上。 (4)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ml-1000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