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叶绍钧

叶绍钧

五、叶绍钧叶绍钧,字圣陶,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是最能体现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创作倾向的作家。他的成就主要在小说,而他的小说主要取材于教育界,故有“教育小说家”之称。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在所有《小说月报》早期短篇作家中,叶绍钧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位。”
(一)早期创作
叶绍钧早年写过一些文言小说,投给了《礼拜六》、《小说丛报》、《小说海》等杂志,可以说曾经是“鸳鸯蝴蝶派”作家。但他本人没承认过。他早年创作跟“鸳鸯蝴蝶派”确有不同,他的大部分文言小说是关注现实人生的,但也有一些的确是消消遣的。如《玻璃窗内之画像》,写医师陶子晋,一次看到照相馆玻璃窗内一美女的像片,于是产生了爱情。后来在路上他发现坐在车上的女子就是像片上的人,于是更加思念。后来那女子病危,他作为医生看望了她,但已无可挽救。该小说确实只能看得玩玩。文学革命开始以后,他就不再给《礼拜六》等刊物写稿了,他开始了新文学的创建。
(二)短篇小说
叶绍钧在短篇小说方面成就最为突出。我们主要讲其几大特征。
1、细致的心理描写
朱自清说过:“圣陶写对话似不顶擅长。各篇中对话往往嫌平板,有时说教气太重。”这一评价基本正确,这是叶绍钧的短处。然而他的长处更突出。他的长处就是心理描写。叶绍钧善于借助细致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这在《潘先生在难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后面要讲)。
2、景物、场面的工笔描摹
叶绍钧善于通过景物、场面的描摹,创造出适合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从而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比如《夜》的一开头:
一条很不整洁的里弄里,一幢一座一底的室内,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晕的光,照得所有器物模糊惨淡,好象反而增加了些黑暗。桌旁坐着一个老妇人,……
作者将老妇人放在一个阴森、恐怖、凄凉的环境中塑造。此外,小说还不停地渲染孩子的哭声,更增添了悲剧的气氛。《潘先生在难中》也有这样的特色。
3、余味无穷的结尾
朱自清说,叶绍钧“最擅长的就是结尾,他的作品的结尾,没有一篇不波俏的,他自己曾戏以自诩”。叶绍钧曾经以《遗腹子》和《风潮》这两篇作品为例,总结自己如何写好结尾的经验:
我很留意作品的结局,结局得当,把全篇的精神振起,给读者一个玩味不尽的印象,是很有效果的。我的结局也预先想定,不但想定大意,往往连文句也造成了,然后逐步逐步写下去,归到那预订的文句。我有一篇小说叫做《遗腹子》,叙述一对夫妻只生女孩不生男孩,在丈夫绝望而纳了妾之

后,大太太却破例生了个男孩,可是不久那男孩就病死。丈夫伤心得很,一晚上喝醉了酒,迭在河里淹死。大太太发了神经病,只说肚皮里又怀了孕,然而遗腹子终是不见生出来。到这里故事已经完毕,结尾说:“这时候颇有些人来为大小姐二小姐说亲了。”这句话表示后一代又将踏上前一代所走的道路,生男育女,盼男嫌女,重演那一套把戏,这样传递下去,不知何年何代才得休歇。又有一篇叫做《风潮》,叙述一群中学生,因为对于一个教师起反感,做了点越轨行动,就有一个学生被除了名。于是大家的义愤和好奇心不可遏制,起来捣乱校具,联名退学。个个都自以为了不起的英雄。到这里我的结笔是路上遇见相识的人,问起他们做什么时,他们用夸耀的声气回答道:“我们起风潮了!”这个结尾把全篇终止在最热潮的情态上,“我们起风潮了”这句话,含蓄着一群学生极度兴奋的种种心情。以上的两个例子似乎是比较要得的结局。
叶绍钧小说的结尾的“波俏”主要就在于含蓄、有包孕。阿英说过:“叶绍钧小说,往往在收束的地方,使人有悠然不尽之感。”《潘先生在难中》的结尾也妙。
(三)其他方面的成就
叶绍钧的文学成就主要在短篇小说,另外,其他方面也有一定成就。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长篇小说《倪焕之》。这部小说虽然算不上现代第一流长篇,但在文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长篇小说。“五四”时期短篇作品都很繁荣,而长篇小说很萧条。在《倪焕之》以前虽有一些长篇小说,但要么是传统章回体的,要么是名为长篇,实为中篇的。《倪焕之》出现以后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当时影响较大。茅盾称赞它是做了“‘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的成就除小说而外,诗歌、散文、戏剧乃至童话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就散文而言,叶绍钧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结构严谨,语言简炼而规范。郁达夫评价说:“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他的最重要的散文集是《未厌居习作》。
叶绍钧还是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他有两个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不仅是叶绍钧的第一本童话集,也是中国第一个现代童话集。
在戏剧方面,值得一提的是独幕话剧《恳亲会》。他就这么一个剧本,但写得不错,是“五四”时期比较优秀的剧本。
至于诗歌方面,人们一般不大提他。原因恐怕有两个:一是跟一些著名诗人相比,他的成就不算突出;二是跟他自己其他方面成就相比,他的诗歌

成就也不突出。但叶绍钧仍然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要知道,中国现代第一个诗歌刊物是《诗》月刊,这是他和朱自清、俞平伯共同创办的。在文学研究会的分组名单上,他是在诗歌组。他的诗基本是现实主义的,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他为中国新诗的创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叶绍钧还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巴金、丁玲、戴望舒、施蛰存等作家皆是经他的推荐而出名的。
(四)《潘先生在难中》
这是叶绍钧描写灰色人生的名作。茅盾说:“叶圣陶的作品,我最喜欢的就是描写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现在还深深刻在记忆上的,是那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篇小说写的是20年代军阀混战中,一个知识分子逃难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主人公潘先生是一个乡村的小学校长。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带着全家逃到上海避难。第二天听说教育局长主张开学,还想乘机裁减教员,于是独自冒险赶回家,结果什么事也没发生,闹了一场虚惊。故事就这么简单,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但这篇小说却成了叶绍钧小说的代表作。它的优势是在于对人物灵魂的深入解剖。对这篇小说,我们着重围绕潘先生形象谈两个方面。
1、潘先生的形象
潘先生是怎样一种人?由于小说的纯客观描写,我们可能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把握准确。我是这样概括的:潘先生是一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小市民式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可怜”是指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和广大平民百姓一样,饱受了流离之苦;“可悲”是指他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却毫无知识分子的角色意识,所拥有的是卑琐的小市民式的灵魂,也就是所谓“灰色”的灵魂。如果这灰色灵魂被一个小市民拥有,那是不足为奇的。可恰恰是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所拥有,这不能不说是可悲的。灵魂和身份的不和谐,构成了这个形象的讽刺效果。潘先生的灰色灵魂或小市民性格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①庸俗。潘先生作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本应是社会的精英,本应以天下为己任。但恰恰相反,他所拥有的是一副庸俗、自私、市侩的嘴脸。他麻木,毫无角色意识。我们从潘先生到上海租界地的前后不同的情态中,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他的庸俗。在到达租界地之前,他表现得惊慌失措。他顾不得作为一个校长的体面,更谈不上忧国忧民。他比一般的平民百姓更慌乱。在火车还没停稳的时候,他就拉着一条“长蛇”:南开本上P265……这样什么地方都可以钻了。他还“用黑漆皮包(尊严和学问的象征)作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还“对着前面的人的后脑叫喊:‘你们跟着我!你们跟着我!’

”。可见,潘先生一出场就是扮演的丑角,慌乱得令人发笑。到了租界地后,他又完全是另一副神情:叫车的时候都显出了一种威严:南开本上P268……住进了旅馆,更是洋洋自得。虽然其中有“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尿臭”,但他还是买酒、买熏鱼,喊着“乐哉乐哉”。这种随遇而安,在这里是庸俗心理的表现。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忧患意识在他身上是看不出的。
②圆滑。潘先生的庸俗心理跟他的“机智”是连在一起的。这“机智”也就是圆滑。他曾自夸:“我自有保全自己的法子。”(南开本上P271倒2)他怎样保全?兵荒马乱的时候,他首先要保命,于是带着全家逃到上海;同时他也想保财产,就让佣人王妈看家,而他对王妈又不放心,但别无他法。这是应急的保全法。除了保命、保财而外,还想保住地位。当他从报上得知校长要借逃难之机裁减职员的消息以后,立刻决定回去。回家以后他有一连串的动作:首先是四处查看,看财产是否安全。这是保财。而后去向教育局通信员证实情况,情况证实后就赶紧起草通告。这是为了保地位。做完之后赶紧跑到红十字会,请求庇护。这是为保命。这样一来三全齐美了:财产保住了(有红十字会旗帜,又可自己看管),地位保住了(裁不到他了),命也保住了(是红十字会的成员)。另外连妻子儿女都考虑到了(多要了几个徽章)。可就是没考虑到他的学校。他本是以学校的名义多要了一面旗帜,然而(南开本上P275下)……可见他的“保全自己的法子”确是十分周全的。这是他圆滑的一面。
③卑琐。这表现在他对强权者有奴性的崇拜。在上司面前,他显得特别自卑:南开本上P278……战争平息后,他明知道杜统帅就是造成灾难的元凶,但还是亲笔写了“功高岳牧”、“威镇东南”、“德隆恩溥”这样的牌坊匾额,并且字还越写越好。最后的结尾特别耐人寻味。这是双关,意思是看他的奴性表演到什么程度。作者将潘先生的卑琐灵魂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
2、小说的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在刻画潘先生灰色灵魂时很用了一些技巧。
①由彼及此,自外而内的细致开掘。小说一开始就由景及人,以灰色的生活环境来衬托潘先生的灰色灵魂。第一节南开本上P265……这段景物不是多余的。它一方面暗示了时代背景:风云变换,兵荒马乱。有写实和象征的双重含义。另一方面又是潘先生灰色、阴暗心理的衬托。环境和人物达到了一种和谐。而后潘先生出场。出场时,作者由形入神地写了潘先生的神态。先写他牵着一条尾大不掉的“长蛇”,“用黑漆皮包作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再写他

对前面人的后脑喊:“你们跟着我,你们跟着我”,这些是人物的开场亮相。只是外部描写。用的基本是白描。接下去,作者由外而内地开掘灵魂。如何开掘?
②在强烈对比中刻画心理。小说中有两种对比,一是与他人心理的对比:南开本上P268下,儿童凭直觉,对印度巡捕产生恐怖心理。而潘先生却把他当做守护神,还在其凶恶的形象中找到美的乐趣。显示了潘先生在殖民者面前的麻木的精神状态。二是自身心理的对比。这是通过前后异样的行动来表现的。比如,小说中安排了两次不同的喊车细节,以此反映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潘先生刚挤出车站时,神情十分得意,南开本上P268中……还有一次是在潘先生回家后,碧庄开火,他的神情十分慌张,P277-278……两次喊车,看似不同,但共同反映了潘先生的灰色灵魂、小市民的庸俗心理。两次喊车细节起到了相反相成的作用。
③直接的心理剖析。这在外国小说中比较常见,中国作家一般不多用。动态地、间接地描写心理,容易获得鲜明生动的效果,而直接心理剖析的长处是易于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过程。这篇小说主要是动态地、间接地描写心理,但也有直接剖析的。如,南开本上P275,当他接到红十字会的旗帜和徽章时,“象是得了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接着又油然而起一种贪得无厌的、想占便宜的市侩心理。徽章、旗帜当然“不好吃”,却能保命,不如“多拿几个备在那里”。得到徽章,他又想入非非,陷入幻想:“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阿二的。”这些描写,写出了人物隐藏得很深、很隐秘的内心世界。
当然,这篇小说不是没有缺陷。我以为,它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是细致生动的,对心理的挖掘也是深刻的,并能做到在冷静、客观的描写中露出讽刺锋芒。“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但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并不很深入,这一点不如鲁迅。鲁迅往往会把生活现象放在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的高度去思考,有升华。而叶绍钧相对要次一点。这篇小说虽然写得很好,但终觉欠一些力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