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的形式及预防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的形式及预防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的形式及预防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的形式及预防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的形式及预防措施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的地震破坏会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预防措施。

关健词:高速公路隧道;地震;破坏形式;预防措施

Abstract: highway tunnel of earthquake damage will greatly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this paper highway tunnel form of earthquake damage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with a specific situation.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The earthquake; The destroy form; Prevention measures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经过一些高烈度地震区域,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高烈度地震区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需要全面考虑隧道的抗震问题。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678网)中“六纵”毕节至兴义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同时也是联接沪昆、汕昆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联线,也是拟申请新增国高毕节至河口中的一段。起点位于黔西南州普安县与晴隆县交界的沪昆高速(G60)新寨河特大桥的西岸,途经地久、王家寨、马路河、长耳营、雨樟、格沙屯、万屯止于兴义市红岩洞,接汕昆高速公路顶效枢纽互通,路线全长70.91km。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路线途径多处高烈度地震区域,所以在很多隧道工程中,都要重点考虑隧道的抗震问题,结合经验对地震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预防。

1隧道破坏的主要形式

1.1地面断裂错动:处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建筑物、公路、桥梁及隧道等,往往会因为地面发生断裂错动,而发生破坏或者倒塌等破坏现象,隧道会发生衬砌的剪刀移位等破坏。

1.2崩塌、滑坡、泥石流破坏:地震很容易造成高速公路沿线的山体发生崩塌、滑坡或者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对地表的建筑和路线会形成严重的破坏,如边坡破坏造成隧道结构的傍山偏压隧道,大面积的掩埋等形式破坏,这种形式的破坏对隧道损害严重,而且抢险也非常艰难。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沿线的山区非常多,所以隧道工程中应该考虑到这种问题。

1.3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时,地基的失稳会导致地表发生不均匀的沉降现象,这种破坏形式通常表现在砂土液化、地面沉降、地基的承载力丧失,进而导致隧道衬砌破坏,隧道的衬砌属于刚性支护,所以其抗弯剪的能力较差,在地震的作用之下,往往会发生地基开裂甚至塌方破坏等问题。隧道的开裂破坏通常表现为衬砌的横向开裂和综合纵向开裂。

1.4隧道口塌方

地震带来的危害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论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形式

论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形式 【摘要】当前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较快,桥梁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延伸长度方面上都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城市,高架桥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动脉。然而,在地震的强烈影响下,桥梁设施会遭受巨大破损,甚至倒塌,其所带来的影响常常超过了桥梁因改建或维修所需要的巨额财政支出,由此可见,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必须加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以减轻一些损失。为此本文就阐述了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形式,以期对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地震;桥梁结构;影响;破坏形式 桥梁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动脉和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不仅仅具有投资大、公共性强的特点,而且维护管理也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在抗震防灾、危机管理系统中,桥梁成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对于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加强区域安全、减轻地震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较为迅速,桥梁不管是在数量方面还是延伸长度方面都增长较快,可以说城市高架桥在大中城市中已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动脉,给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带来了方便,为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地震的强烈影响下,桥梁设施会遭受巨大破损,甚至倒塌,其所带来的影响常常超过了桥梁因改建或维修所需要的巨额财政支出,由此可见,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必须加强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以减轻一些损失。 1.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场地相对位移从而引起的强制变形,第二种就是场地运动发生的结构物振动。前者是由于支点强制变形引起的过大的相对变形或超静定内力致使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而后者则是以惯性力的方式把地震荷载施加在结构物上从而导致安全性受到影响。 1.1场地运动引起的结构振动(第一种影响) 图1.1表示地震波从震源到结构物的传播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震时,桥梁结构物遭受到的地震运动主要是因为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先通过地壳逐渐传至地下的深层基岩,然后由深层基岩传到表面土层的场地,因此建筑在地基上的桥梁结构物在场地运动的影响下而产生振动以及变形。对于柔性结构的地震响应来说,不仅仅取决于同场地的振动外,而且还取决于相对于地基的振动,但是刚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则主要由场地的运动决定。所以,桥梁结构物受地震惯性力影响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场地运动特性,同时还取决于结构物自身特有的动力特性(如振动周期、阻尼等)。根据图1.1的地震波传播方式来看,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传播到地表面,其过程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波先通过地壳逐渐传至地下的深层基岩,第二阶段由深层基岩传到表面土层的建筑物。在第一阶段,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波形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振幅逐步减弱。按照机理振幅衰减原理可知,它包括三个部分:能量辐射衰减、粘性衰减

挡土墙设计浅析

挡土墙设计浅析 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06-08-24 浏览次数:3575 字号:大中小 1前言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 滑坡等路基病害。 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石砌重力式、石砌衡重式、加筋土轻型式、砼半重力式、钢筋砼悬臂式和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及垛式等类型;按其中路基横断面上的位置,又可分:路肩墙、路堤墙及路堑墙;按所处的环境条件,又可分为:一般地区挡墙、浸水地区挡土墙及地震地区挡土墙。考虑挡土墙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其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经济的合理性,然后才确定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挡土墙的选型。 在山区公路中,由于地形条件更为复杂,地势更为陡峭,因此,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二十多段、共三百多公里的山区公路(二、三级)的设计,主要负责路基防护工程,特别是挡土墙的设计,对山区公路挡土墙的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在此提出,仅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 2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 2.1基础资料 挡土墙设计时,必须具备以下资料: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物探报告),地震勘探报告,水文资料,总体设计资料及构造物一览表等。 2.2设计参数的选取 2.2.1 墙背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对于山岭重丘二、三级公路的挡土墙设计,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填料的计 算内摩擦角及容重可参照表1及表2选用: 表1 填料内摩擦角ψ参考值 土的种类 块石 大卵石、碎 石类土 小卵石、砾 石、粗砂、 石屑 中、细砂、 砂质土 粉砂 粘土 内摩擦角 (°) 45 40 35 30 26 14-21 表2 填料标准容重 土的种类 砾石、碎石、砾 质土 砂、砂质土 粉土、粘性土 石灰土 粉煤灰

桥梁抗震论文

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摘要:路线是一种线状工程构造物,所经过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其中地震对公路工程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常常造成严重的交通中断。国内外的地震灾害表明,交通网络在整个社会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越来越重要。震区桥梁的损坏坍塌,不仅阻碍当时的救援工作,而且影响灾后的救援工作。所以对桥梁抗震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桥梁抗震;历史;现状;展望;减震;动力响应分析;设计理论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强震不断,汶川等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地震使交通系统严重毁坏,地震造成的交通中断直接影响着救灾工作的进行,扩大了次生灾害损失,使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近30 多年来,地震灾害的沉痛教训不断地警示着世人,使人们对桥梁的抗震研究工作逐渐受到重视,桥梁抗震理论及技术水平日渐提高。简要叙述了桥梁抗震研究中概念、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抗震设计规范、减震加固技术的历史概况和现状,并展望了今后桥梁抗震研究的发展趋势。 1 桥梁抗震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尽管在1926 年,就有了第一部涉及桥梁抗震设计条款的规范——《关于公路桥梁细则草案》 [1],与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相比,桥梁抗震研究相对滞后,但是在近30 多年来,每次惨痛的地震灾害发生后,桥梁抗震理论和技术水平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906 年4 月18 日San Francisco 发生7.9 级地震,这次地震是美国加州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对于地震工程来讲也是最有意义的地震之一,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桥梁震害记录的地震,但是,这次地震并未引起人们对桥梁抗震的关注。1971 年2 月9 日美国发生San Fernando 地震,震源深度12.8km,仅6.7 级就显示出生命线工程破坏的严重后果,由于桥梁抗震能力不足,地震造成5 座桥梁塌落,42 座桥梁损坏。在地震发生之前,美国一直套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这次地震对美国桥梁抗震设计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十年后,也就是1981 年美国联邦公路局出版了《桥梁抗震设计指南》,经过不断的应用与修改,于1992 年纳入了美国《公路桥梁标准规范》,也就是常说的AASHTO 规范。在1971 年San Fernando 地震后,提出了生命线工程的概念,延性抗震设计也开始被各国重视[2]。美国Loma Prieta地震发生在1989年10月17日,太平洋夏令时间17 时04 分,震级为M7.0,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5km。地震中高速公路880 号线双层的Cypress 高架桥在地震中倒塌,SanFrancisco-Okaland 海湾大桥发生落梁,震后用于修复桥梁的费用估计约为20 亿美元。美国学者Bertero 在总结这次地震后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抗震设计理论的一次重大变革。1994 年1 月17 日,当地时间凌晨 4 时31 分,美国加州发生Northridge 地震,震级为M6.7,震源深度为16km。这次地震是美国有史以来造成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地震造成Los Angeles 市高速公路上多座桥梁严重破坏,交通运输网络被切断,也再一次警示人们交通网络中断的危害性。 1923 年9 月1 日在日本发生8.2 级的关东地震,震源深度10km。由于地震强度大,震源浅,再加上当时东京都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因素,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次地震也使人们意识到桥梁抗震安全的重要性。关东地震的第二年,日本建立了最早的桥梁下部结构工程的抗震方法,1926 年日本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有关的

地震灾害对铁路桥梁的影响及其抗震设计方案与减隔震控制研究

地震灾害对铁路桥梁的影响 及其抗震设计与减隔震控制研究 李龙安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通过汶川大地震的多座典型桥梁的震害,分析了此次大地震对公路桥梁破坏重而对铁路桥梁破坏较轻的机理,根据铁路桥梁的结构特点,从铁路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设计、抗震构造设计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铁路桥梁各设计阶段应有主辅之分的抗震设计思想,指出了减轻铁路桥梁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采用减隔震控制技术。 关键词:铁路桥梁震害;抗震设计;减震控制技术;隔震控制技术;研究 1 概述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作为灾后救援的生命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遭到全面破坏,使救援部队不能按时到达灾区第一线,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此次大地震虽过去了将近两年,但反思这次特大地震,再一次给我们铁路工程建设者敲响了警钟,铁路桥梁工程的安全及抗灾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建设者必须重视,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广大的设计人员更应高度重视。 通过汶川大地震的多座典型桥梁的震害,分析了此次大地震对公路桥梁破坏重而对铁路桥梁破坏较轻的机理,根据铁路桥梁的特点,从铁路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设计、抗震构造设计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铁路桥梁在不同设计阶段的设想:工可研究阶段的抗震设计应以概念设计为主,计算和构造设计为辅;初设阶段的抗震设计应以计算设计为主,构造设计为辅;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抗震设计则主要以构造设计为主,计算设计为辅。指出了减轻铁路桥梁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采用减隔震技术。 2汶川大地震的桥梁震害 2.1 公路桥梁的震害 汶川大地震中,作为灾后救援的生命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遭到全面破坏。但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破坏部位也有差别。公路桥梁的震害主要是:<1)落梁:连续梁和简支梁落梁 桥例:都汶高速庙子坪大桥落梁的一孔是在伸缩缝的位置,其他几孔50m简支T梁破坏主要是挡块被剪切破坏,见图2-1。 <2)拱桥破坏:从破坏现象看,因落梁或者拱腿断裂所致

《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的研究》

《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的研究》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专业土木工程层次指导教师日期 目录 摘要 (1) 一、研究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的目的与意义 (2) 二、重力式挡土墙的分类、构造与应用 (2) (一)重力式挡土墙的分类 (2) (二)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及材料 (3) (三)应用范围及适用条件 (3) 三、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要求 (4) (一)挡土墙设计 (4) (二)挡土墙施工应符合规定 (4) (三)重力式挡土墙跟踪检查 (4) 四、重力式挡土墙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5) (一)墙体地基问题引发的墙体失稳 (5) (二)水引起的挡墙破坏 (6) (三)后期养护 (7) 五、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的防治 (7) (一)设计的合理性 (7) (二)填料的选择 (8) (三)完善设计与施工中排水的处理 (8)

(四)施工质量控制 (9) (五)后期维护管理 (10) 六、重建挡土墙安全评估体系 (11) 七、结论............................................................12参考文献............................................................14致谢. (15) 摘要 重力式挡土墙能够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所以,重力式挡土墙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港湾、矿山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对挡土墙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进而对构建挡土墙安全评估体系进行阐述,对挡土墙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防治;安全评估 一、研究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的目的与意义 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今天,挡土墙作为路桥、码头、矿山等工程当中的重要构造物,其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各类基础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后期使用,而其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当中因为环境、地质、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等各种原因层出不穷,在各种安全问题上没有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给构造物的施工和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挡土墙失稳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本文着重从重力式挡土墙的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下重力式挡土墙的砌筑工艺,以期对重力式挡土墙常见安全隐患的预防以及具体问题的治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路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公路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04T14:39:15.3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供稿作者:曾英锋[导读]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 曾英锋福州晟祥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35002 【摘要】挡土墙是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构造物。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公路挡土墙在抗倾覆稳定性设计相关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挡土墙;稳定性 前言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石砌重力式、石砌衡重式、加筋土轻型式、砼半重力式、钢筋砼悬臂式和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及垛式等类型;按其中路基横断面上的位置,又可分:路肩墙、路堤墙及路堑墙;按所处的环境条件,又可分为:一般地区挡墙、浸水地区挡土墙及地震地区挡土墙。考虑挡土墙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其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经济的合理性,然后才确定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挡土墙的选型。 1.挡土墙倾覆破坏模式 通过工程实例与理论分析可得,当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和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时,挡土墙产生倾覆破坏的原因是墙后土压力过大。挡土墙基底地基反力分布一般开始接近梯形分布,但随着墙后土压力的增大,挡土墙合力偏心距增大。当墙后土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地基反力发生重分布,变化为接近三角形分布;当墙后土压力继续增大到一定值时,地基最大反力将达到地基极限承载力,地基出现塑性,这时出现塑性部分的地基反力不再增加,产生较大的地基沉降,地基反力分布接近矩形与三角形的组合型分布;最后,当挡土墙即将发生倾覆稳定破坏时,可假定地基反力分布为矩形,其值为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墙踵一侧的地基反力为0,地基反力分布宽度小于墙底宽度。 2.抗倾覆稳定系数的新定义与计算 2.1抗倾覆稳定系数的新定义 挡土墙力系力臂如图1所示。挡土墙在一般受力状态下是稳定的,只有在最不利情况下,如主动土压力增大时,挡土墙才有可能出现倾覆破坏。因此,可考虑给挡土墙施加1个增大的主动土压力,设增大系数为K0。随着K0增大,墙趾部分的地基反力增大,增大至地基极限承载力时将不再增加,墙踵部分的地基反力减小,当其减小至0时,基底与地基分离。当挡土墙出现倾覆破坏时,K0增大到最大值,定义该最大的K0即为挡土墙抗倾覆稳定系数。K0越大,表明挡土墙抗倾覆的安全储备越大,越能满足抗倾覆稳定的要求。黄勇等将挡土墙达到倾覆极限平衡时,土压力水平分力的增大系数定义为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系数,该方法未考虑土压力竖向分力的变化对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3]。 2.2抗倾覆稳定系数的计算 如图1所示,设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和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并设挡土墙基底倾角为a0;挡土墙重力为G,挡土墙重力G对墙趾0点的力臂为ZG,土压力竖直方向分力为Ey,水平方向分力为Ex,Ex对墙趾O点的力臂为Zy, Ey对墙趾O点的力臂为Zx,地基反力为地基极限承载力Pu,地基反力分布宽度为L,对墙趾0点的力臂为L/2,基底摩擦因数为f,不计墙趾前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倾覆破坏发生前瞬时抗倾覆应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K0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与分类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与分类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与分类 陈乐生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总工,610041) 摘要:系统总结、分析了汶川地震公路抢通保通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震害调查成果。按照结构功能丧失程度,结合桥梁、隧道、路基的破坏程度、损伤特性,对公路震害进行分级。从破坏机理角度,分别对桥梁、隧道、路基震害及次生地质灾害提出了分类建议方法。 关键词:汶川地震公路震害分级震害分类 1概述 1.1汶川地震公路总体受损情况 汶川地震致使公路损毁极其惨重,通往灾区的道路一度中断。地震灾区主要涉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共有10个极重受灾县(市),41个重受灾县(区、市),186个一般受灾县(区、市)。地震灾区范围公路分布总里程62671公里,受损公路达31412公里,占总里程50.1%,直接经济损失约612亿,见表1-1。 表1-1 地震灾区公路损失统计表单位:公里

1.2公路震害特点 汶川地震公路的主要震害表现为:次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落石)掩埋、摧毁道路;桥梁整体倒塌、被巨石砸断、梁体移位、桥墩开裂、墩身压溃、剪坏、挡块破坏、支座移位或滑落、桥台开裂、桥头路基沉陷;隧道洞口被滑坡崩塌掩埋、洞门开裂、结构破损、衬砌开裂掉块甚至坍塌、施工缝开裂错台、衬砌开裂后渗漏水等形式。 汶川地震由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央断裂(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带)破裂诱发,受高山峡谷地形地貌、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分布、地震破裂带走向控制,灾区公路震害具有以下特点: 1) 公路震害总体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 2) 地表破裂带处公路遭到严重损害,如道 路错断、桥梁倒塌、隧道衬砌破坏等。 3) 垂直于发震断裂方向,距离断裂带越近, 公路受损越严重。 4) 高山峡谷区次生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对 公路损毁极大。 5) 硬质岩区发育大量崩滑体,掩埋、砸毁

地震对于桥梁的破坏

地震对于桥梁的破坏 学号:120147142 姓名:李胜伟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题目分析 当前,我国公路铁路事业高速发展,不管在数量方面还是在延伸长度方面都在高速增长,城市化规模大幅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立交桥、高架桥、铁路桥等的大量的需求。桥梁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由于最近几年我国饱受地震灾害困扰,比如汶川大地震、青海地震等。如果在地震的强烈作用下,桥梁产生大规模破损或者倒塌,其产生的影响会深深影响到国家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在桥梁抗震方面的研究,减少地震对于桥梁造成的巨大破坏。下面,我将运用我在信息检索课程里面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地震对于桥梁的破坏,找寻发生破坏的原因,由此来采用合理的措施来减少桥梁的破坏。 2 检索过程(图书、期刊、专利、报纸、网页等) 2.1 构造检索式 检索表达式1、地震灾害的产生原因 检索表达式2、地震对于桥梁的破坏原因 检索表达式3、地震对桥梁系统产生的影响 检索表达式4、如何采取合适措施减少地震对桥梁产生不良影响 其中,检索式1在百度搜索引擎中由百度文库查找; 检索式2在好搜搜索引擎专业搜索中的学术检索实现; 检索式3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检索 检索式4在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中检索 2.2 检索策略(结果精炼、重新构造检索式) 在百度搜索栏输入“地震灾害产生的原因”,出现了相关结果约10,300,000个。其中第一页的资料已经足够详细,可以很好的阐述地震灾害如何产生,包括百度知道、百度文库、天涯、豆丁等。但是由于结果太多,需要精炼,需重新构造检索式“地震+产生原因”。 在好搜的搜索栏输入“地震对于桥梁的破坏原因”,找到相关结果约691,000个。相比于百度搜索查找数量减少了很多。同时,查找文献质量上也有差距,好搜搜索到的文献,大部分是混凝土桥梁的破坏,没有提及其他类型桥梁,并且还有还几篇文献是引用的百度文库。 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按检索式3进行检索,找到 1,889 条结果。数目太多进行高级检索(主题:桥梁;并含:地震灾害),检索到5篇合适的文献,可以进行相关阅读下载。

浅论挡土墙

浅论挡土墙 摘要挡土墙是特种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结构,是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矿山桥梁工程中非常普遍的支挡结构,本论文主要介绍挡土墙的分类、特点、适用范围、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进展和目前的难点热点以及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挡土墙适用范围设计要点环境因素 一、概述 挡土墙是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二、分类 公路工程中的挡土墙主要按下述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路堑墙、路堤墙、路肩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按照结构形式: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 按照墙体材料: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板挡土墙 三、特点 (一)重力式挡土墙 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因而应用广泛。由于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来维持平衡稳定,因此墙身断面大,圬工数量也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时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如果墙过高,材料耗费多,因而亦不经济。当地基较好,墙高不大,且当地又有石料时,一般优先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二)加筋土挡土墙 1、可以做成很高的垂直填土,从而减少占地面积,这对不利于开挖的地区,城市道路以及土地珍贵地区而言, 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 2、面板,筋带可以在工厂中定形制造,加工,在现场可以用机械分层施工.这种装配式施工方法简便快速, 并且节省劳动力和缩短工期. 3、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较大的变形,因而可用于较软的地基上.同时,由于加筋土结构所特有的柔性能够很好地吸收地震的能量,故其抗震性好. 4、造价低廉 (三)锚定板式挡土墙 锚定板式挡土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走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形成的一种组合挡土结构,它借助于埋在填土内的锚定板的抗拔力抵抗侧土压力,保持墙的稳定。锚定式挡土墙的特点在于构件断面小,工程量省,不受地基承载力的限制,构件可顶制.有利于实现结构轻型化和施工机械化。 四、适用范围 (一)重力式挡土墙

基于汶川地震震害的公路桥梁易损性研究

基于汶川地震震害的公路桥梁易损性研究随着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公路网络建设,兴建了数以万计的公路桥梁,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国内外历次大地震中有大量公路桥梁发生破坏,这会极大地降低公路交通的通行能力,严重阻碍应急救援工作和城市日常生活。 我国是受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在我国开展公路桥梁地震易损性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汶川地震公路桥梁调查数据深度挖掘整理和全面归纳总结之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当代公路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还开展了基于公路桥梁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公路桥梁的震害预测和损失评估、震后可恢复性研究、交通系统的地震风险分析,以及应急救灾决策的制定和完善抗震设计理论等工作,从而达到减轻桥梁震害和提高救援效率之目的。 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针对低烈度区公路桥梁调查数据不完备,遗漏大量基本完好桥梁的实际情况,按照烈度区面积与调查桥梁数量相近的原则对低烈度区的调查数据进行了补充估计,利用常见的几种经验分布函数拟合了破坏概率直方图,对公路桥梁的易损性矩阵进行了改进,还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2.合理地估计了桥址处的PGA数值,基于补充后的调查数据建立了一系列“桥梁-破坏等级-桥址处PGA”样本对,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确定了易损性函数中的待定参数,给出了汶川地震公路桥梁的经验易损性曲线,比较分析了拱桥与梁桥之间的易损性差异,并探讨了桥梁规模对易损性的影响。 3.基于SAP2000建立了9种工况下的连续梁桥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36条典型地震动记录为输入,考虑支座和桥墩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桥梁非线性时程分

地震对桥梁各部结构的破坏

土木1103班谢立忠111120107(06)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一、地震对桥梁的危害 桥台的震害 桥台是桥梁两侧岸边的支撑部分,一般是在岸边的原域填土上,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三角形或矩形的支台。因为桥台的路基高且三面临空,振动大,桥台和下面土的刚度不同,又相互作用,土体本身在地震中会产生液化、震陷破坏。 桥墩震害 桥墩是支撑桥身的主要构件,其震害主要包括桥墩的断裂、剪断和裂缝,其次还有桩柱因埋入深度不够等原因遭受破坏。 落梁震害 落梁是桥梁最严重的震害现象。地震时梁与桩柱发生位移,两岸桥台往河心滑移,引起岸坡滑移破坏。对于钢筋混凝土梁式桥,地震时该桥活动支座上的梁均从支座上脱落,固定支座钢板焊接缝均被破坏,桥墩压碎。 不良基础导致桥梁破坏 地震中大部分桥梁倒塌都是由于地基失效和砂土液化造成的,砂土液化通常指饱和粉细砂,在地震作用下失去抗剪能力,变为流动状态。地基失去承载力,使得位于上部土层的桥墩倾斜、滑移。 支座破坏 支座在桥梁结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桥梁的桥身并不是直接架放在桥墩上,必须安装防落梁支座,用来防止地震时位移过大而造成落梁。支座破坏是桥梁上部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破坏现象,相邻梁互相碰撞或梁的纵、横向位移,大多数都是以支座破坏为前导,强震时支座受到很大剪力和变形,这是桥梁上部就会脱离支座,产生落梁现象。 二、桥梁防震措施 隔震支座法 隔震支座法是在抗震应用的较为广泛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增加结构的柔性和阻尼来减小桥梁的地震反应的。采用减、隔震支座在梁体与墩、台的连接处,通过设计或是应用新材料来实现结构柔性和阻尼的增加。可以有效的减小墩、台所受的水平地震力,从根本上减小了地震的影响,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利用桥墩延性 桥墩的延性是抗震设计中可以加以利用的特点。由于桥墩自身是具有延性

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其分布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其分布 作者:王立强, 王元战, 迟丽华, WANG Li-qiang, WANG Yuan-zhan, CHI Li-hua 作者单位:王立强,WANG Li-qiang(天津大学,天津,300072;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天津,300450), 王元战,迟丽华,WANG Yuan-zhan,CHI Li-hua(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刊名: 中国港湾建设 英文刊名: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5) 被引用次数:17次 参考文献(18条) 1.Scott R F Induced-induced pressure on retaining walls 1973 2.Jain S K;Scott R F Seismic analysis of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s 1989 3.Alampalli S;Elgamal A W Retaining wall:computation of seismically induced deformations 1991 4.Siller T J;Christiano P P;Bielak J Seismic response of tied-back retaining walls 1991(07) 5.Veletsos A S;Younan A H Dynamic modeling and response of soil-wall system 1994(12) 6.Richards Jr R;Huang C;Fishman K L Seismic earth pressure on retaining structures[外文期刊] 1999(09) 7.Mononobe N Considerations into earthquake vibrations and vibration theories 1924(05) 8.Mononobe N;Matsuo H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earthquake pressure during earthquake 1929 9.Okabe S General theory on earthquake pressure and seismic stability of retaining wall and dam 1924(05) 10.Whitman R V Seismic design of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s 1991 11.Ichibara M;Matsuzawa H Earth pressure during earthquake 1973(01) 12.Sherif M A;Ishibashi I;Lee C D Earth pressures against rigid retaining walls 1982(05) 13.Sherif M A;Fang Y S Dynamic earth pressures on walls rotating about the top 1984(04) 14.Wood J H Earthquake-induced pressures on retaining wall 1973 15.Seed H B;Whitman R V Design of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s for dynamic loads 1970 16.Prakash S Soil Dynamics 1981 17.Matsuzawa H;Ishibashi I;Kawamura M Dynamic soil and water pressure of submerged soils 1985(10) 18.Wang Y -Z Distribution of earth pressure on a retaining wall[外文期刊] 200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周健.董鹏.池永软土地下结构的地震土压力分析研究[期刊论文]-岩土力学2004,25(4) 2.伏学智.郑蕾蕾地震作用下路基的主动土压力理论研究[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36) 3.林宇亮.杨果林.赵炼恒.钟正.LIN Yuliang.YANG Guolin.ZHAO Lianheng.ZHONG Zheng地震动土压力水平层分析法[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12) 4.冯震.王娜.林玮.李巨文.FENG Zhen.WANG Na.LIN Wei.LI Juwen在考虑惯性力情况下挡土墙后黏性填土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期刊论文]-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1) 5.胡忠志.简文彬重力式挡墙动土压力的简化解[会议论文]-2007 6.王福彤.陶夏新.赵文军.张俊华.WANG Fu-tong.TAO Xia-xin.ZHAO Wen-jun.ZHANG Jun-hua重力式挡土结构地震永久位移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6(2) 7.蒋良潍.姚令侃.JIANG Liang-wei.YAO Ling-kan挡土墙地震土压力拟静力法第二破裂面判别[期刊论文]-路基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震的好处 对于受灾地区的人们来说是灾难,而对于全球地震是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的有效而唯一的途径. 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风给内陆地区带来难得一遇的水汽对于缓解干旱,净化空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除此之外,地震还会带来,主要有: 1.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

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一)什么叫地震灾害 1、地震灾害。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振动,直接和间接地对社会及自然造成破坏。直接破坏如:由于地面强烈震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冒水、喷沙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这种由地震引起的破坏,统称为地震灾害。 2、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的地震使山体崩塌,造成滑坡和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造成瘟疫流行;引燃易燃易爆物造成火灾、爆炸;由于破坏管道造成毒气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对人畜生命造成威胁等等。

地震灾害危害、成因及对策

题目:地震灾害危害、成因及对策 院(系):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提交时间:

地震灾害危害、成因及对策 【摘要】强烈的地震,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破坏,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统称之为地震灾害。地震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和破坏,被称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的自然灾害。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其他次生灾害,破坏力大,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和极大的生理、心理伤害,负面影响深远。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玉树、雅安地震,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出现,给我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地震以及地震灾害的相关背景知识,尽量减少地震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防灾、抗震意识和能力。本文从地震灾害的危害、成因与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出发,来浅要地分析地震灾害,提升人们对地震以及地震灾害的认识。 【关键字】地震危害、成因、对策 【引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此我国 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是我国人民面临的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在当今地震不能准确预报的情况下,要减少地震伤亡,主要有提升硬件和软件水平两格渠道。所谓硬件是指房屋等建筑的抗震能力,软件是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抗震减灾意识,这在我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这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1、地震灾害概述 1.1、地震灾害的概念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要想预测甚至预防地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地震,是地球表面积聚的能量突然释放而产生地壳快速、剧烈的震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壳快速、剧烈的震动,以此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即是地震灾害。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里氏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公路桥梁的地震损害及对策

工程建设 开挖完成后厂区围岩主要以压应力为主,局部存在拉应力;最大压应力位置为上游拱边,其值为17.0MPa,最大拉应力位置为尾闸室上游边墙,其值为0.51MPa;厂区围岩其余关键位置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方案二开挖完成后厂区围岩主要以压应力为主,局部存在拉应力;最大压应力位置为上游拱边,其值为18.1MPa,最大拉应力位置为尾闸室上游边墙,其值为0.72MPa. 参考文献: [1]孙钧.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杜丽惠,张小妹.水布娅地下厂房开挖施工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J].水力发电,2004,(2):29-32. [3]肖明.地下洞室施工开挖三维动态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0,(4):33-37. [4]李术才,朱维申,陈卫忠.小浪底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优化分析[J].煤炭学报,1996,(4):59-64. [5]刘迎曦,吴立军,韩国城.边坡地层参数的优化反演[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3):315-318. 公路桥梁的地震损害及对策 李小宝 (重庆友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00) 摘?要:公路桥梁在我国的交通和运输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在进行桥梁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其交通运输功能,同样也要考虑到其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承受能力。地震在各国都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严重自然灾害,在发生地震时,公路桥梁往往表现出主梁移位及落梁、桥墩破坏、支座损坏、桥台脱落等情况,因此在进行公路桥梁设计时必须有针对性的在桥位、梁体、桥墩和支座上进行抗震设计,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公路桥梁;震害;抗震 公路桥梁一方面需要满足人们日常运输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有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历次大地震都带来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美国,地震灾害是各类自然灾害中造成损失最大的,1994年的美国北岭发生的6.7级地震给大桥的桥墩墩顶和墩地造成巨大破坏,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70亿元,这些都表明了公路桥梁在设计建设时必须要考虑到地震风险和抗震设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公路桥梁的地震损害并以此对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提出对应方案。 1?公路桥梁的典型震害 在众多的地震灾害中,桥梁的震害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针对数量较多且较为典型的梁式桥梁和拱形桥梁进行分析。 1.1?梁式桥梁震害 (一)主梁移位及落梁。在公路桥梁的各种震害中,主梁移位及落梁是较为普遍和典型的,落梁则较少。在汶川大地震中,共有12座桥梁发生了主梁严重移位的情况。上述的12座桥梁的主梁移位主要表现为纵、横桥向移位以及平面旋转。发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述桥梁的梁体直接由桥墩支撑,桥墩和梁体之间仅依靠橡胶支座来支撑,缺乏其他设备进行水平约束,因此当地震产生的震度超过摩擦力时,梁体便产生移位。在发生梁体移位时,会撞击纵横方向的挡块,因此这也对桥墩的挡块造成损害。但另一方面,挡块的设置同时也减少了落梁的危险。 在桥梁震害中,落梁是最为严重的损害之一。地震时梁与桩柱发生位移,两岸桥台往河心滑移,引起岸坡滑移破坏。对于钢筋混凝土梁式桥,地震时该桥活动支座上的梁均从支座上脱落,固定支座钢板焊接缝均被破坏,桥墩压碎。 (二)桥墩震害。桥墩为桥梁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对梁体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由于在桥梁的设计中往往出现上刚下柔的情况,因此在地震中桥墩极易受到损害,桥墩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开裂、压溃、剪断以及位移和倾斜。1994年的美国北岭地震造成大量桥墩的墩顶和墩底严重损害,发生损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梁体和桥墩中间没有橡胶支座,且桥墩箍筋不足,没有延展能力。中国汶川大地震震后调查显示:连续桥梁在地震时较易发生桥墩倾斜的情况,这是因为连续桥梁梁体较长,地形较为复杂,固定支座的设置可能与桥墩高度不符,因此在地震发生时每个桥墩收到的伤害差异较大;墩柱箍筋对保护墩身十分重要,然而在汶川大地中多数桥梁的箍筋缺乏横向约束能力。 (三)支座震害。支座在桥梁结构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然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地震时,支座极易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撕裂、脱落。当支座遭受巨大的剪力时发生变形,进而引起支座的撕裂和脱落,在支座破坏发生后,梁体便容易发生移位,更严重则产生落梁情况的发生。 (四)桥台震害。桥台支撑桥梁的两端,由于桥台三面临空的特殊性,在发生地震时震动很大,并且桥台 382017年第7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