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答案

15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答案

15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答案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正确答案:D

2. 哪一个社会历史阶段品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鼓吹金钱万能()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D

3. 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 共青团

B. 少先队

C. 班级

D. 小组

正确答案:C

4.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 德育规律

B. 道德教育规律

C. 政治教育规律

D. 思想教育规律

正确答案:A

5. 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A. 诊断性评价

B. 决策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B

6. 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A. 涂尔干

B. 卢梭

奥鹏教育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试

小学德育理论期末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 答: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 答: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 答:具有德育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德育方法 答: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 答: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 答:(一)民主性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即现代德育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现代德育管理的民主性是社会主义猪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现代德育管理者的监督,要求被管理者积极参与德育管理活动,做到全员管理;要求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 (二)开放性学校德育管理,既要做好内部的计划、组织等工作,更要考虑到校外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外界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现代德育管理系统面向社会开放;要求注重现代德育管理的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现代德育管理思想面向世界开放。 (三)科学性现代德育管理的科学性,要求现代学校德育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办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必须一句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重把握现代德育管理的时代性。 三、述评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答:(一)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德育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看作是学生适应多元社会,学会自律,自主的重要保证,学校的一切德育工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开展。 (二)注重显示问题的解决。美国学校德育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学生生活问题及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美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显现出多元化,

福师《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答案 1 综合理科提出的理论基础()。 A 自然界是统一的 B 有利于学生学习 C 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D 前面全部 正确答案:D 2 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A 具有正确的科学观 B 具有广博的常识 C 具有高超的辅导艺术 D 具有高学历 正确答案:D 3 教学设计的____原则表现在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 能力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达到设计的教学目标 A 主体性原则 B 实现多目标原则 C 情感需求原则 D 开放性原则 正确答案:A 1 一般认为,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可以分为哪些()。 A 社会动机 B 建设动机 C 探索动机 D 表演和欣赏动机 正确答案:ABCD 2 创造力的培养包括____。 A 激发创造动机 B 培养创造的敏感性 C 训练创造的思路 D 培养创造的胆识和胆略 正确答案:ABCD 3 人类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有哪几种()。 A 水力 B 地热能 C 核能 D 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

正确答案:ABCD 4 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的基础包括()。 A 哲学 B 教育学 C 心理学 D 教学原理 正确答案:ABCD 5 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A 基因工程的发展 B 克隆“风暴” C 农业发展的有效出路 D 医药和治疗上的发展 E 洁净新能源的利用 正确答案:ABCDE 1 我国科学教育的研究工作者认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强调知识与行为相互依赖的关系,促使科学 教育与技术教学的结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1929年,科学课程才在中国教育史上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3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创造探讨法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的存在、解决问题与突破创造阶段、验证反馈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社团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芹 单位(盖章)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日期 盐城市中小学“十二五”德育科研课题 《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活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学校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决定将“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作为学校今后德育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社会由一元走向多元。在多元社会中,传统的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后,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中小学德育实践需要德育生活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

福师10春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附答案】

福师10春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曾经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 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A. 马克思 B. 亚里士多德 C. √恩格斯 D. 皮亚杰 满分:2 分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道德经》 满分:2 分 3. ()坚信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A. 马卡连柯 B. 柯尔伯格 C. 杜威 D. √麦克菲尔 满分:2 分 4. 国际课程理论领域的隐性课程的概念出现于() A. 20世纪40年代后期 B. 20世纪50年代后期 C. √20世纪60年代后期 D.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满分:2 分 5. 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

A. 教育性原则 B. √主观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6. 德育评价的核心是() A. √品德评价 B. 思想评价 C. 能力评价 D. 学习评价 满分:2 分 7.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A. 孔子 B. 荀子 C. 老子 D. √孟子 满分:2 分 8. 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方法 C. 德育评价 D. √德育目标 满分:2 分 9. 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 A. 马卡连柯 B. √杰克逊

C. 杜威 D. 皮亚杰 满分:2 分 10. 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B. 德育方法 C. 德育网络 D. 德育评价 满分:2 分 11.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 A. √生存 B. 发展 C. 德育 D. 工作 满分:2 分 12.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最主要功能就在于() A. 发扬传统美德 B. √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 C. 提倡良好社会风气 D. 打破封建观念 满分:2 分 13. ()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人类生活的普活性。 A. √基本文明规范 B. 传统美德 C. 伦理观念 D. 社会风气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小学德育理论

小学德育理论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既爱与和影响。在对家庭家庭教育侠义或广义的界定中,大部分是针对家庭对象而言的。 2、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 3、德育课程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4、德育方法在道德主体人格构建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采取的诸多方式的总称,是实现德育人物的条件之一。 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小题,计16分) 1、评语鉴定测评法评语鉴定测评法,又称操行评语法、品德评语法、品德鉴定法。一般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的做出个人鉴定意见。其操作步骤是,了解情况、民主评议(包括个人、集体、干部、任课老师、家庭几方面),明确鉴定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观察事实进行评语鉴定,最后反馈给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领导,大多属只让领导审定或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总体印象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先明确测评任务或要求,再回想与综合对学生业已形成的印象作为总体价值评定。 3、写实测评法,又称记实法。所谓写实测评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的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其操作步骤是,明确写实的内容与要求,捕捉搜寻记实的有关事实与行为,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期末整理后,概要的计入到有关栏目中。类似写实测评法的另一种方法是档案资

小学德育汇报材料ppt

小学德育汇报材料ppt 篇一: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白塔子小学 彰显德育功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2年是我县提高教育质量年,为了认真落实教育局和总校对提高教育质量制定的目标和提出的相关要求,我校围绕“德育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学校德育管理宗旨,学校德育工作坚持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展“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德育内涵,不断探索德育新途径,拓展德育新领域。现将我校如何从德育工作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一、明确教育局和总校对提高教育质量制定的目标和提出的相关要求 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于月日参加了总

校召开的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工作会议。会议后,我校及时召开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详实具体的传达了总校的会议精神,深刻的解读了《宁城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方案和细则》会上,邢校长和教导处张主任就我校实际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做了精心部署和指导,学校将严格落实教育局和总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在保障创设安全的环境下,一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教师管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打造以质量为生存的先进学校,会后学校将教育局文件发到本校教师群里,要求教师及时下载文件,并对教育局文件再次进行深刻学习,就本学科人人撰写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成绩。 二、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1、现状分析 学校始终以落实总校文件精神为工作先导,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德育

工作,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常规教育和特色教育活动常抓不懈,重点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切实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存在的问题 ①、有些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②、对学生关心不够。工作中有歧视后进生,伤害后进生自尊心的问题。 ③、工作中教师缺乏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问题。 ④、有的教师治学不严谨,只教书不育人,不关心学生。⑤、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耐心和爱心。 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不充分。对教师的关心不够。 三、就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

小学德育理论作业

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德育目标?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 答: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照德育目标的要求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思想、观点、准则、规范等。德育内容最直接地体现了德育目标,并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认知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志向,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并逐步树立阶级分析的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以及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德育目标的确立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它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和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对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导向、选择、协调、激励的作用。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内在一致的,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一,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的。一定的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都是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的要求,并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也必然有不同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他们都是由人规定的,体现了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培养人的要求。第二,都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都是反映人类生活的共同要求,表现出社会生活、社会规范、德育实践领域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教育目标是对培养人的结果的设想或期望,德育目标是对受教育者未来思想、道德面貌的设想或期望。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又要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德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方面,要求受教育者既能掌握当前现成的社会规范,适应当前的社会精神生活,又要为未来社会生活作准备,体现超越性。超越性意味着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要求方面略高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有的发展水平。总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确立在现实基础上,又高于现实,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因而是超越性、先进的,又是现实的、可行的。 2、什么是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它的特点有:1.现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2、现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3、现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4、现代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5、现代德育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影响的复杂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3、什么是德育课程?如何理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地位,特征和功能? 答:德育课程主要包括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三类。 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道德的、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与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区别: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顺从性和德育活动的纪律性、惩罚性,强调德育内容的传统灌输,以权威管理和灌输行为规范为主要特征。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探究,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鼓励儿童

【奥鹏教育】19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2满分答案

19春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2 试卷满分:100 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D 2、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A涂尔干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A 3、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是一种生物现象 D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B 4、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C 5、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德育目标 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 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D 6、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C 7、哪一种方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的教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作出正确选择] 正确答案是:A

《小学德育教育》开题报告(1)(1)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一、藏区民族教育现状分析 人们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辽阔,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以来,这些丰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没有为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民族地区教育不发达,人口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奇缺。 培养当地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已成当务之急,教育必然是最重要的手段。在长期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德育教育并没在民族教育中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围绕德育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同大多数边远贫困地区一样,藏区民族教育总体上是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我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德育教育和地区发展的关系上。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当地的教学模式。州教育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我发现,无论城镇还是乡下,教育工作者几乎都以普及义务教育为前景目标,这种单一的发展方向基本上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因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强化管理,争先创优,坚持综合治理,培养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培育有德之人、有识之士、有用之才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德育也就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养成教育应从小做起,培养孩子尊重、推崇、崇尚美德的意识,而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人们应创造和准备出适合德育教育的环境,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知识为后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能否成长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社会主义人才,后天的塑造才是质变的裁决者。美德是经过验证的,是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经验性结论,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指导后人的行为准则,是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目标的有力佐证。小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主要体现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地基打好了才能谈后期的建设。德育活动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首先,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基本实施途径。其次,建立起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建立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V 1. 德育过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B. 德育方法 C. 德育网络 D. 德育评价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 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道德的三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整体。从个体的品德发展来说,这三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顺序是:()A. 道德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 B. 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世界观 C. 道德品质→世界观→政治品质

D. 世界观→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3.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A. 民主性 B. 变革性 C. 继承性 D. 滞后性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4.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5. 从系统观来看德育过程,()仍然是德育系统运作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或发轫者。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思想家 D. 教育家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6.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7.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集体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8. 中国古代德育的显著特点是()A. 否定人在天地百物间的重要地位 B. 非宗教性的入世教育 C. 否定人的自觉 D. 低估人的道德觉悟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福师(2020-2021)《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4)答案

福师(2020-2021)《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BCD BCDE 一、单选题(共3题,6分 1、()功能:主要是指评价目标的导向机制。 A激励 B改进 C导向 D有序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2、____是指由老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教学方法。 A活动教学法 B问题教学法 C发现教学法 D实验探索法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3、角色扮演中()成为教学的中心。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社会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二、多选题(共5题,10分) 1、人的操作能力品质主要包括____。 A迅速性 B准确性 C协调性 D灵活性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BCD 2、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____。 A针对性 B适宜 C探索性

D阶段性 E艺术性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BCDE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对待科学的态度的标准包括____。 A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不迷信权威 C珍爱生命 D愿意合作与交流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B 4、创造探讨法的教学过程包括____。 A创设问题情境 B确定问题的存在 C解决问题与突破创造阶段 D验证反馈阶段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BCD 5、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A不局限在课本之内 B不局限在课堂和班级之内 C能者为师,科技人员参与教育 D以学生自己的科技活动为主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BCD 三、判断题(共42题,84分 1、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A错误 B正确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2、欣赏音乐可以用来说明左脑具有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A错误 B正确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3、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小学德育教育中主题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德育教育中主题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符合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注重德育的开放性,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细致、生动性,增强双向互动性和适应性,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加深对德育原理的规范等认识、理解,并不断训练、升华、自省和内化,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个体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它既破除了传统德育的灌输,又解决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种种弊病,通过主题活动教育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 有趣参与。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的精神,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按照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选择活动内容,确定活动目标,创设活动情境,选择指导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适切性与实效性,探索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增强教师的育德能力。 三、概念的界定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态。德育主题活动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体验中内化,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学生的最佳道德行为方式。 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要依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在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及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各类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在活动体验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预设的研究目标 学校把德育主题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并进行整体设计。将各项活动跟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相结合,跟学生实际紧密结合,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努力挖掘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使德育教育走向校本化、生本化、生活化、活动化。在德育主题教育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动态性、活动性。把原来教师的简单

福师《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百分答案

福师《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6 分。) 1. 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括()。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操作技能 D. 以上全部 满分:2 分 2. ____主要指设计和工艺方法。 A. 使用技术 B. 方法技术 C. 原理技术 D. 科学技术 满分:2 分 3. 角色扮演中()成为教学的中心。 A. 教师 B. 学生 C. 家长 D. 社会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创造探讨法的教学过程包括____。 A. 创设问题情境 B. 确定问题的存在 C. 解决问题与突破创造阶段 D. 验证反馈阶段 满分:2 分 2.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A.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 B. 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C.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D. 科学技术为市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服务 满分:2 分 3. 完整的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A. 微处理器 B. 存储器 C. 外设接口 D. 外部设备 满分:2 分 4.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分目标包括____。 A. 科学探究 B. 情感态度 C. 价值观

D. 科学知识 满分:2 分 5. 人类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有哪几种()。 A. 水力 B. 地热能 C. 核能 D. 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42 道试题,共 84 分。) V 1. 科学方法是形成科学态度价值观的操作规范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科学通俗地说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学设计,是指规划一个学与教相互配合的序列,安排好各种教学的“事件”、“情境”与“刺激”, 以唤起、维持并推动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根本标志是由定性研究变为定量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部分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命世界和科学情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科学意识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指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布鲁纳主要提出了创造性教学模式

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1

学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标: 理解“道德”、“德育”等基本概念 了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和流派 把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内容和方法 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问题 探讨并提出解决德育问题的模式和方法 一、德育包括些什么 中西方教育理论对德育的界定: 西方: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狭义:指道德教育。(但许多人不赞成这一观点) 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称 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概念出现“泛化”现象,原因是: 1、传统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道德与政治不分,道德政治化 2、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过于宽泛的德育界定有如下弊端: 1、无所不包的对象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 2、用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理论用于我国宽泛的德育领域,在理论体系上有严重缺陷。 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4、在实践中让德育承受了无法承担的任务,难以实现根本目标 5、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容易采取错误的教育决策。 我们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守一:德育即道德教育,其他称为“社会性教育“ 望多:同时要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 对德育的研究应当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无所不包的对象无法研究。 二、德育过程理解在概念上的反映 对于德育过程理解上的不同也影响人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转化说)如: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与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②胡守棼《德育原理》认为:“德育既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③还有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内化说,转化说的改良)这些理论对德育对象考虑不足。德育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本书讨论的是——学校道德教育 我们对的德育的定义是: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三、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 学校道德教育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习俗性的德育 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的道德教育形态。 习俗性的德育首先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存在的德育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两个: (1)道德教育成为维护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具有人人参与的全民性。 (2)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且是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 习俗性德育有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生活化”。与生活融为一体,效果鲜明。 习俗性德育的优点是“有效”、“有趣”。 习俗性德育的缺点是强制性和没有批判性。 总之,习俗性德育是德育发展的一个原始的起点。 (二)古代学校的德育

《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试卷

高等师范院校《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卷_______ 级_________ 县(市、区)________ 层次 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 单选. (共 25 小题,50 分) 1.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 家长委员会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学校德育 2.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3.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 生产力水平经济政治制度 科技发展水平 D.哲学思想 4.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A.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德育原则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5.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 A.社会德育 B.学校德育 家庭德育工作单位实施的德育 6.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7.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 B.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C.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 D.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 想()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9.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10. 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小学德育中故事的导入实践分析

小学德育中故事的导入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24T11:25:45.81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3期作者:林彩琼 [导读] 小学德育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教育工作,教师需从小抓好德育的实效性,注重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品格,保障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故事导入法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紫金县城第一小学广东河源 517400 【摘要】小学德育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教育工作,教师需从小抓好德育的实效性,注重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品格,保障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而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故事导入法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故事导入;教学方式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阶段是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它可以奠定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基础。因此,教师需保证导入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之下走进教学情境,快速地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学习技能。 一、小学德育中的课堂导入教学现状 一方面,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有些教师并不注重开展有效的导入教学,选择直接进入到新课的教学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自主预习,那么就比较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的小学德育教师所采用的导入教学法缺乏有效性,没有发挥出新课导入的真正效果,进而影响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质量[1]。 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效果,则需要注重采取行之有效的新型导入法,改进当下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质量。在此,笔者提出故事导入法这一教学策略。在故事导入法中,教师需结合实际的德育内容,为学生讲述相关故事,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之中,快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小学生本身就比较喜欢故事,将故事元素与新课导入法相结合,可发挥较佳的课堂导入效果。 二、故事导入法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一)榜样故事导入法的运用 故事的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通过故事导入法来提高教育效果,则可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相合适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感染[2]。其中,榜样故事导入法是充分融合了故事元素与榜样教育的力量,能够起到比较佳的故事导入教学作用。 比如在《鲜艳的红领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述一个“流浪的小钱包”故事来导入新课。在这一故事中,主要内容是:“在寒假的某天,小学部少先中队的马同学在公交车站牌边捡到了一个小钱包,里面放有现金100多元和一张学生天坛卡。这位马同学一直盼到开学,才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学生天坛卡来寻找小钱包的主人。马同学联系到失主王同学之后,和她在小学部的笑脸墙前见面了,马同学将小钱包还给了王同学,而王同学也给了马同学一封感谢信,那封信和马同学胸前的红领巾一样的亮眼。”通过这一故事,教师可成功导入新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红领巾和少先队背后的正能量,发挥少先队的榜样教育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二)传说类故事导入法的运用 传说类故事就是一种以传说为主的故事类型,教师将其运用在德育教育中,可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让学生受到启发,进而达到导入新课的作用,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比如在《规则在哪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这样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鲁班想要教徒弟做圆台与方台,可是鲁班的徒弟怎么也制造不出圆台或者方台。等他去请教鲁班之后,鲁班只是将‘规’和‘矩’递给他,不久之后,鲁班的徒弟就作出了木制的圆台与方台。”在这个故事中,‘规’是圆规,可以用来画圆,而‘矩’则是折尺,可以画出直线或者直角,还可以用来量取长度。这一故事显然蕴含了一个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传说类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导入规则相关的新课内容,让学生可以理解规则的内涵,并且对规则进行一定的感悟,以理解与规则相关的德育知识。 (三)社会故事导入法的运用 社会故事是从社会中取材的故事内容,这种类型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能够让学生获得很好的启发,有利于培养可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3]。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小学德育的教学中引入社会故事,将其运用在课堂导入教学环节,既可以起到课堂导入的教学效果,又能够让学生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比如在《说声‘谢谢’》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导入以下的社会故事:“赵明和两个人一起应聘,然后回家等招聘单位的消息。后来,赵明收到了一条‘你被录取了的’短信,他打电话回去询问,对方才和他说这条短信只是复试的一个步骤。赵明想了想,虽然失望这不是真的录取信息,但还是真诚地道了‘谢谢’,只是没想到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公司正式录取的消息,而其他两个同时应聘的人却没有收到。后来赵明才知道,那两人同样收到了复试的那条短信,也打了电话回去问,但是挂电话之前,一个是一声不吭挂了电话,另一个是说了一句‘拜拜’,只有赵明说了‘谢谢’。” 这一社会故事向学生阐释了一种平和而又感恩的心态,一声谢谢代表着自己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又可体现个人的心胸,这样的人会得到发展机会的青睐,社会与生活都会更偏爱你。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学生可深刻体会一声谢谢的内涵,同时也使其思考如何架构起社会交往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其德育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中采取故事导入法来展开教学,可以奠定高效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可根据教育内容而采取多种类型的故事来导入新课,以提高德育效果,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芹.“故事德育”与青少年品德内化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1):20-22. [2]张康.发挥道德叙事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价值[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10):79-8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