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 2 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习目标叙写】

1、学生能够利用现有器材,独立设计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的探究方案。

2、会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并能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能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3、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学生举例初中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预习案】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采用法

1、保持物体不变,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 的关系。

2、保持物体不变,探究加速度 a与质量 m

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

滑轮的长木

板,小盘和砝码,细绳,导线,刻度尺,

砝码、。

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 和 M/,把数值

记录下来。

2、按图把实验器材装好,不挂小盘。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

让小车能在其上面做运动。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小车应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取下纸带并

标上号码。

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向桶中加砂,做上述试验,把力 F(即砂桶总重)对应的纸带标好。

6、保持力 F 不变,向车中加砝码,做上述试验,将(车与砝码总)质量 M 对应的纸带标好。

7、计算出加速度,作出 a—F 图像和

a—1/M 图像。

五、实验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的结论是:当 M 不变

时,a 与 F 成关系;当 F 不变

时,a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题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练习题 1. 某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简易装置,探究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试说明他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图(1) 图(2) 2.关于由小车实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F =ma 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 及受到的拉力F ,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B 、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拉力,就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的关系 C 、保持小车的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就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D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得到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3.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A 地的水平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 拉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如图线①所示,质量为m ′的另一物体在B 地做类似实验,测得a -F 关系如图线②所示,设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和g ′,则 A.m ′>m ,g ′=g B.m ′<m ,g ′=g C.m ′=m ,g ′>g D.m ′=m ,g ′<g 答案: 1. 在本次探究中其实也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这是因为我们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测量不同情况下(即不同受力时、不同质量时)物体加速度的比值就可以了。 由于,2 2x a t =,如果测出两个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度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 1、x 2,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 1122a x a x = 。如果我们能控制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找出相

同时间内的位移,便可用位移代替加速度进行实验。 2. D 3.分析:该题要求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借助数学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A 地,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有a= m F -g=m 1F-g 同理:在B 地 a=m ' 1F-g ′ 这是一个a 关于F 的函数 m 1 (或m ' 1)表示斜率,-g(或-g ′)表示截距 由图线可知 m 1<m '1g=g ′故m >m ′,g=g ′选 项B 正确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归纳 很多人觉得学习物理加速度是非常烦恼,记住了公式也不知道怎么去应用。针对大家的烦恼我整理了加速度以下的方程式,希望可以让大家可以懂得运用加速度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高中物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能力目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图表、v-t图、及思考与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几点想法 1.关于概念的建立过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提供现有数据给学生,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获得?我兼顾了两者。本节课的关键是对加速度的理解,开始不宜通过实验来自己获取数据,否则会喧宾夺主。在提供数据时考虑到学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身边的学生感觉到的百米起跑和电动车起步,去消了学生的对数据的质疑。而在最后又通过纸带让学生自己来获取和处理数据,以期他们对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问题的设置 思考与讨论1: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于表格我没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导学生养成对多数据的对比和处理列表和做图的习惯。在练习3中让学生自己列表和填表,进一步渗透这种思想。 练习1: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以区别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思考与讨论2:引导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加速度的优点,加深对v-t图象的理解,如何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教材和高考对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 练习2:由思考与讨论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学生对加速度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对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个强调。第一问的设置暗示学生不要把物理学成数学。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要远大于数学中图象的信息量。 练习3在以上表述过。 3.暂时淡化三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由什么来决定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第三,曲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的快慢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物理》(共同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是运动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同时,

知识讲解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2.理解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3.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4.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 【要点梳理】 要点一、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 1.物体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测量物体加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由公式22xat?算出加速度。 2.可以在运动物体上连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来测量加速度。 3.也可以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而测不同情况下(即不同受力时、不同质量时)物体加速度的比值。根据22xat?,测出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位移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1122axax?。 要点二、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 在现实中,仅受一个力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一个单独的力的作用效果与跟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只要测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即可。如何为运动的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合力?又如何测出这个合力呢? 可以在绳的一端挂钩码,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力就是物体的合力,这个合力等于钩码的重力。通过测量钩码的重力就可测得物体所受的合力。 要点三、平衡摩擦力 依据上面的方案中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受的合力并不等于钩码的重力。这是由于物体在相对运动,还要受到滑动摩擦力。 如何减小滑动摩擦力,使我们所测得的钩码重力尽可能接近于物体所受的合力? ①使用光滑的木板; ②平衡滑动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让物体从木板上匀速滑下,此时物体的重力分力就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③平衡摩擦力后,当小车的质量发生改变时,不用再平衡摩擦力。这是由于sincosmgmg????,等式的两边质量可以抵消,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没有关系。 要点四、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本实验的数据处理可以采用计算法和图象法两种不同的方法: 1.计算法 测得加速度或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后,通过计算看看是否满足 2121FFaa?、1221mmaa? 2.图象法 测得加速度后,用拉力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描绘a—F图象,看看图象是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表、习题)

高一物理【4.2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独立设计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的探究方案。 2.会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并能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能根据图象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3.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态度。 【重点难点】 1.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 2.初步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 3.初步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 4.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 预习案 【知识梳理】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也就是物体____________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还与物体_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就____________;物体的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____________. (3)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时,应保持物体____________不变,测量物体在____________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物体__________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____________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先控制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 (1)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____,并用秒表测量____________,由公式____________算出.也可以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____________来测量加速度. (2)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这是因为我们探究的是____________关系. 3.在本探究实验中,我们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________,与质量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同步测试 一、以考查知识为主试题 【容易题】 1.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答案:AC 2.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 C.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D.物体位移逐渐减小 答案:B 3. 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为正、a为负,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为负、a 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为负、a 为正,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为负、a=0,物体做减速运动 答案:C 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就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答案:B 5. 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恒为2/m 2s ,那么( )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m /2 C.在任意s 1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m /2 D.第ns 的初速度一定比s n )1(-的末速度大s m /2 答案:C 6. 由t v ??=a 可知( ) A .a 与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_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 1、控制变量法: ⑴保持m一定时,改变物体受力F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F关系 ⑵保持F一定时,改变物体质量m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m关系 2、物理量的测量: (1)小车质量的测量:天平 (2)合外力的测量:小车受四个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支持力相互抵消,物体的合外力就等于绳子的拉力减去摩擦力。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是钩码的重力。为使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必须: ①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通过打点记时器的限位孔, ..............................将长木板倾斜一定角度,此时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为0。做实验时肯定无法这么准确,我们只要把木板倾斜到物体在斜面上大致能够匀速下滑(可以根据纸带上的点来判断),这就说明此时物体合外力为0,摩擦力被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下滑力)给抵消了。由于小车的重力G、支持力N、摩擦力f相互抵消,那小车实验中受到的合外力就是绳子的拉力了。点拨: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②绳子的拉力不等于沙和小桶的重力: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 .......绳子的拉 .................时,可近似认为 /g=(m+ m/)a,F=ma,得F=m m/g/(m+ m/);理论上F= m/g,只有当m/<力等于 ...沙和小桶的重力。 ........推导:实际上m <m时,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不等于沙和小桶的重力。点拨:平衡摩擦力后, 每次实验必须在满足小车和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的 条件下进行.只有如此,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 在画图像时,随着勾码重量的增加或者小车质量的倒数增加时,实际描绘的 图线与理论图线不重合,会向下弯折。 (3)加速度的测量: ①若v0 = 0 ,由x = v0 t + a t2 /2 得:a = 2 x / t2 , 刻度尺测量x,秒表测量t ②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由逐差法求加速度。 ③可以只测量加速度的比值a1/a2 = x1/x2 ,探究a1/a2 = F1/F2,a1/a2 = m2/m1. [实验器材]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和小桶、天平、砝码、钩码(或槽码)、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和m/把数值记录下来。 ⑵按下图实验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使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伸出桌面 ⑶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通过前后移动,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⑷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此时要调节 ..............。 ...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⑸将小车放于靠近打点记时器处,在小桶内放上砝码(5g),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得到一打好点的纸带(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模块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阐明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力和质量间的定量关系,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在理论与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2.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②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导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1)经历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得出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②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了解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探索物理世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 二、教法和学法设计的中心思想 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标准里提出的重要课程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物理教师不但应该接受这一理念,而且必须将这一理念体现到教学行为中去。对学生而言,学习也是一种经历,其中少不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老师不能包办代替。物理教学要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从重视和设计学生体验学习入手,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去经历、感受。 探究式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借鉴了杜威的学习程序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主要可分为两类:①引导发现式:创设情景——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②探究训练式:遇到问题——搜集资料和建立假说——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经教学实践,形成以“引导——探究式”为主要框架,比较适合国内的实用教学模式。他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造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媒体 小车、细线、钩码、带滑轮的长木板、气垫导轨、气源、两个光电开关和与之配套的数字计时器、滑块、金属片、黄沙、小桶、托盘天平、打点计时器、纸带、坐标纸、刻度尺四、案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速度发生了改变,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是指物体产生了加速度.加速度大,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加速度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第5节加速度 第二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 知识要点: 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 3. 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 4.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操作和使用。 5. 能画出小车运动的 三. 重点、难点分析: (一)加速度 1. 定义: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 比值。用表示。 2. 公式:=< 1188425931"> 。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为米每二次方秒(m/s2)。常用的单位还有厘米每二次方秒。 4. 方向: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5.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匀变速运动

1. 定义: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2. 特点: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三)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 1. 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不必去管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也不必管物体的加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少。只需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2. 判断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只看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大,其速度变化得一定快,只要物体的加速度小,其速度变化得一定慢。 [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速度随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 利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 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5=0.1s。在选好的计时起点下面标明A,在第6个点下面标明B,在第11个点下面标明C,在第16个点下面标明D……,点A、B、C、D……叫做计数点, 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5. 利用第一章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下表:

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设计、教案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会测量加速度、力和质量,能做出物体运动的a-F、a-1m图象. 3.会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三、新知全解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不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小盘、刻度尺. 控制变量法 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牵连变化时,我们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使之不变,而研究其中两个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安装器材:按照如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注意此时先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 (4)操作: ①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盘,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打完点后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②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不变,在小盘里放入适量的砝码,把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记录下来,重复步骤①. ③保持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以上步骤. 待测物理量器材 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天平 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天平 小车的加速度a 打点计时器 4.数据处理: (1)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实验序号物理量 12345 6 作用力F 加速度a 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a-F图象,用曲线拟合测量点,找出规律,分析a与F的关系. (2)把不同质量的小车(小车和钩码)在相同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实验序号12345 6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对加速度两个公式的理解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对加速度两个公式的 理解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物理概念, 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更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教材中共出现了两个加速度的公式:一个是在运动学中的定义式: a=△V/△t,另一个是在牛顿运动定律一章出现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的变形式:a=F/m。 要想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最终能够熟练应用,要求学生必须对加速度的特点、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都要熟练掌握。为了降低难度,现行教材均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合为一节,并且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定义、意义、单位、方向.而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则一直到牛顿运动定律一章才涉及到,给学生一种前后难照应的感觉,使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现特把加速度的两个公式分别分析如下。 首先通过定义来认识加速度。 定义:速度的变化△V(速度的增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加速度。 定义式:a=△V/△t。 通过定义式咱们可以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变 化方向的物理量。要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必须区分速度(v)、速度的变化(Dv)和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V/△t)这三个

概念。一个运动的物体有速度但不一定有加速度,因为加速度(a)与速度(v)无直接关系。只有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有Dv),才有加速度。而且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Dv=v2-v1)的方向一致,但D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因为加速度大小不是由Dv这一个因素唯一决定,而是由速度的变化率(△V/△t)来决定和度量的。由此可见,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的快,并不表示速度大和速度的变化大。如: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却很小,正常行驶的汽车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很小甚至为零。a的方向和D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必然的联系。a可以与v成任意角度(如在抛体运动中)。但a与v的方向又一起决定了运动的类型:当a与v同向时无论a大小如何变化物体总是做加速运动,只是速度增大的快慢程度不同;当a与v反向时无论a大小如何变化物体总是做减速运动,只是速度减小的快慢程度不同。 以上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理解加速度的,要真正全面认识加速度还必须从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上进行分析。加速度的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而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物体的惯性的大小,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因此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当要求物体运动状态易改变时应尽可能的减小物体的质量。如:歼击机质量要比运输机和轰炸机小的多,并且战斗时要

高中物理主要公式

高中物理主要公式 必修1 1、速度公式:t x v ??= 2、加速度:定义式:t v a ??= 决定式:m F a 合= 3、匀变速直线的规律: ⑴、速度公式:at v v +=0 ⑵、位移公式:2 02 1at t v x + = ⑶、速度与位移公式:ax v v 22 02=- ⑷ 、两个重要推论: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2 aT x =? 2 2t v v v v =+=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gt v = 2 2 1gt h = gh v 22= 5、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gt v v -=0 202 1gt t v h - = gh v v 2202-=- 6、胡克定律:kx F = 7、滑动摩擦力:N F f μ= 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解题步骤: 1. 选取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关键); 3. 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沿着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4. 列方程求解:方程变为:0 ==y x F ma F ;或者:ma F F y x == 0 9、平抛运动规律: ⑴、位移公式: 水平方向:t v x 0= 竖直方向:2 2 1gt y = 合位移大小:22y x s += 合位移方向:x y =αtan (其中α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⑵、速度公式: 水平速度:保持0v 不变 竖直速度:gt v y = 合速度大小:220y v v v += 合速度方向:0 tan v v y =θ(其中θ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0、圆周运动公式: ⑴、线速度:)(弧长与时间的比值t s v ??= ⑵、角速度:)(t 角度一定用弧度。圆心角与时间的比值,??=θ ω ⑶、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r v ω= ⑷、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 r v 2π= ⑸、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 π ω2= ⑹、车速与角速度的关系:n 2πω=[公式中转速n 的单位必需是:转/秒(r/s)]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与速度图像

速度与加速度图像练习 1.如图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由图可知() A.t=O时刻,甲的速度大。 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 D.在5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大。 2.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B所示, 时间内( ) 则由图可知,在0-t 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 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 B.在t 1 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D.在t 时刻,A、B并未相遇,仅只是速度相同。 2 3、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 B、t 时刻甲乙相遇 l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t l 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t l 5.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B 2S末质点回到原点 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D.4s末质点回到原点

1.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2.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5.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0t

A2-高一物理-加速度推论公式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类比,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论和规律 2.通过对学生的听觉刺激,促进学生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有效记忆 3.通过听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探索新知识

学生复述新知识内容,老师补充,学生填写结果注:可根据以下思路引导:1.相似与不同;2.易错点; (15分钟)

例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0~22s 时间内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B .整个过程中,B C 段的加速度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提示: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 例2: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s 内 的位移是14m.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它前进72m 所用的时间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公 式 例3: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2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 -t 图线; (2)求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提示:参考匀加速直线运动基本运动公式。 例4:一个冰球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L 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它通过第一段距离的时间为t ,通过第二段距离的时间为2t ,如果冰球在冰面上的运动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冰球在第一段距离末了时的速度?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例5:2014年1月14日,“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施首次月面科学探测,在探测过程中,假设月球车以200m/h 的速度朝静止在其前方0.3m 的“嫦娥号”登陆器匀速运动。为避免相撞,地面指挥部耗时2s 设定了一个加速度为a 的减速指令并发出。设电磁波由地面传播到月球表面需时1s ,则a 的大小至少是 A. 0.022 /m s B. 0.042 /m s C. 0.062 /m s D. 0.082 /m s 提示: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及运动的对称性 图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四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本章重点和中心内容,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是学习下一节的重要铺垫。教材中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1)测量加速度的方案:①方法1: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接测量小车移动的位移x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a=2x/t2计算出加速度a。 ②方法2: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③方法3:让两个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时间t相等,那么由 a=2x/t2可知,它们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 (2)提供并且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但测力有一定困难,还需平衡摩擦,教材的参考案例提供的外力比较容易测量。

4.物理量的测量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三个:物体的质量m、物体所受的作用力F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1)质量的测量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为了改变小车的质量,可以在小车中增减砝码的数量。 (2)加速度的测量 ①方法1: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接测量小车移动的位移x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a=2x/t2计算出加速度a。 ②方法2: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③方法3:让两个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时间t相等,那么由a=2x/t2可知,它们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加速度之比,即: x 1 x 2= a 1 a 2 这样,测量加速度就转换成测量位移了。 (2)力的测量 现实中,仅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几乎不存在,所以实验中作用力F的含义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那么,如何测小车所受合外力F合? 我们通过下面具体实验来说明。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1: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 2.实验步骤

高一物理速度与加速度关系(整理)

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练习 1.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D.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时,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初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大小是 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m/s2 B.4 m/s2 C-4 m/s2 D.-16 m/s2 8.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9.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该物体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零11. 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A.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 B.平均速度v A>v B>v C C.平均速度v A=v B=v C D.A的速度一直比B、C大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较原有的教学大纲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自己总结观察现象的能力的培养,以本节课为例,以前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注重的是知识的再现,而现在变为探究,注重的是问题的提出与发现。本节课以实验的形式出现,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提出问题,以及如何操作,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得出实验结果,这些才是现代中学生最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巧。至于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不管是否符合要求,不管实验后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都要加以鼓励,因为学生在设计和实际操作中的亲身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看一下实验结果能验证什么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3)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教学难点 1)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2)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轧一端带滑轮长木板、带小钩或小盘的细线两条;钩码(规格:10 g\20 g,用作牵引小车的力);砝码(规格:50g\100 g\200g,用来改变小车的质量);刻度尺、计算器,铅笔;文件夹;粗线绳(用来牵引小车).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气垫导轨、

高一物理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加速度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图1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7.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0.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 A,经B 点时速度是v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