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实验七 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课程名称:动物传染病学实验学时:2学时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和免疫接种要点。

2、 掌握利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鸡马立克氏病

二、 实验原理

主要采用双向双扩散试验,即用已知抗原、阳性血清和待检血清在琼脂凝胶中进行免疫双扩散,室温下作用24小时,当已知扩原和阳性血清间出现明显沉淀线,扩原和待检血清间也出现沉淀线且与阳性血清沉淀线相连,表明待检血清中有相应抗体。此方法也常用于法氏囊血清和小鹅瘟血清抗体的检测。

三、 实验内容

(一)实验准备

用具:打孔器、16#针头、剪刀、镊子、酒精灯、打孔纸样、记号笔、洁净平皿。

(二)实验步骤

(1) 1%琼脂糖平板制备 1%琼脂粉+8%Nacl加蒸溜水,水浴加温使充分溶化后,加入培养皿,每皿约20ml;平置,在室温下凝固冷却后,将琼脂板放在预先印好的7孔形图案上,用打孔器按图形准确位置打孔,中央孔孔径为4mm,周边孔孔径为3mm,孔距均为3mm。

(2) 检测血清抗体(被检鸡血清) 向中央孔滴加标准琼扩抗原,向周边孔滴加待检血清和至少有一孔加阳性血清,均以加满而不溢出为度;将加样后的琼脂平皿加盖后平放于加盖的湿盒

内,置37℃温箱中孵育,8~24h内观察并记录结果。

(3) 检测羽髓中MDV抗原 向中央孔加MD阻性血清,向周边1、4孔加标准:MD琼扩抗原,向周边2、、5、6孔加待检羽髓浸液(加1~2滴蒸馏水在试管内挤压),或直接插羽髓。加样后将琼脂平皿置湿盒内,于37℃温箱孵育,8~24h内观察结果

(三)结果分析

1、被检样品孔与中心孔之间形成清晰的沉淀线,并与周边已知抗原或阳性血清孔的沉淀线互相融合者,判为阳性,不出现沉淀性的判为阴性;

2、已知抗原与阳性血清之间所产生的沉淀线末端弯向被检样品孔内侧时,则该被检样品判为弱阳性。

3、有的被检材料可能会出现两条以上沉淀线,其中一条与已知抗原——阳性血清的沉淀线融合者,

仍判为阳性。

4、一般每只受检鸡采6根血羽,其中若有一根血羽出现沉淀反应,则制定该鸡为阳性鸡。 (四)注意事项

1、琼脂用打孔器打孔后,一定要用16#针头在火焰上烧烫,对孔的底部进行封口,以防血清渗漏。

2、向孔中加血清或羽髓浸液时,均以加满而不溢出为度,否则会影响反应效果。

四、 讨论分析

1.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检测鸡羽髓抗原和血清抗体的意义何在?

2.MD疫苗免疫接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五、 成绩评定

1. 能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教师提问优秀者占总成绩20%。

2. 动手能力好、能独立操作且操作正确占总成绩40%。

3. 报告清晰、结果正确、并有一般讨论分析占总成绩 30% 。

4.讨论分析有参考文献、具有创新意识者占总成绩10% 。

实验七 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实验七鸡马立克氏病的琼扩试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方法和免疫接种要点。 掌握利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鸡马立克氏病 (二)实验原理 主要采用双向双扩散试验,即用已知抗原、阳性血清和待检血清在琼脂凝胶中进行免疫双扩散,室温下作用24小时,当已知扩原和阳性血清间出现明显沉淀线,扩原和待检血清间也出现沉淀线且与阳性血清沉淀线相连,表明待检血清中有相应抗体。此方法也常用于法氏囊血清和小鹅瘟血清抗体的检测。 (三)实验准备 用具:打孔器、16#针头、剪刀、镊子、酒精灯、打孔纸样、记号笔、洁净平皿。 (四)实验步骤 (1) 1%琼脂糖平板制备1%琼脂粉+8%Nacl加蒸溜水,水浴加温使充分溶化后,加入培养皿,每皿约20ml;平置,在室温下凝固冷却后,将琼脂板放在预先印好的7孔形图案上,用打孔器按图形准确位置打孔,中央孔孔径为4mm,周边孔孔径为3mm,孔距均为3mm。 (2) 检测血清抗体(被检鸡血清) 向中央孔滴加标准琼扩抗原,向周边孔滴加待检血清和至少有一孔加阳性血清,均以加满而不溢出为度;将加样后的琼脂平皿加盖后平放于加盖的湿盒内,置37℃温箱中孵育,8~24h内观察并记录结果。 (3) 检测羽髓中MDV抗原向中央孔加MD阻性血清,向周边1、4孔加标准:MD琼扩抗原,向周边2、、5、6孔加待检羽髓浸液(加1~2滴蒸馏水在试管内挤压),或直接插羽髓。加样后将琼脂平皿置湿盒内,于37℃温箱孵育,8~24h内观察结果 (五)结果分析 1、被检样品孔与中心孔之间形成清晰的沉淀线,并与周边已知抗原或阳性血清孔的沉淀线互相融合者,判为阳性,不出现沉淀性的判为阴性; 2、已知抗原与阳性血清之间所产生的沉淀线末端弯向被检样品孔内侧时,则该被检样品判为弱阳性。 3、有的被检材料可能会出现两条以上沉淀线,其中一条与已知抗原——阳性血清的沉淀线融合者,仍判为阳性。 4、一般每只受检鸡采6根血羽,其中若有一根血羽出现沉淀反应,则制定该鸡为阳性鸡。 (六)注意事项 1、琼脂用打孔器打孔后,一定要用16#针头在火焰上烧烫,对孔的底部进行封口,以防血清渗漏。 2、向孔中加血清或羽髓浸液时,均以加满而不溢出为度,否则会影响反应效果。 (七)思考题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分析

鸡马立克氏病的研究 1、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的B亚群(细胞结合毒),共分三个血清型:血清1型,对鸡致病致瘤,主要毒株有超强毒(Md5等)、强毒(JW、GA等); 血清2型,对鸡无致病性,主要毒株有SB/1和301B/1等 血清3型,对鸡无致病性,但可使鸡有良好的抵抗力,是一株火鸡疱疹病毒株(HVT-FC126株)。 2、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病毒一旦侵入鸡群,其感染率甚至可达100%?。 3、很多看似正常的种鸡是可以传播感染的带毒鸡,感染可能终生持续下去。 4、感染鸡群的不断排毒以及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是造成感染易流行的主要原因。 5、下面我将主要从背景、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这6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背景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军畜牧养殖行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禽大国,禽蛋和禽肉产量一直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2、诚然如此,但是畜牧养殖行业也是脆弱的。鸡马立克氏病作为一种主要危害蛋种鸡的疾病对蛋种鸡养殖行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OIE将其列为B类。伴随着集约化发展和鸡群密度的增加出现病毒野毒株的毒力增强,对养禽业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 3、鸡马立克氏病在全世界所有养鸡的国家都有发生,在70年代初研制出有效疫苗之前,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4、我国于70年代初发现有鸡马立克氏病存在,目前绝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本病流行。受害鸡群的发病率从少数几只鸡到25%或30%不等,间或可高达60%。 5、有些地区经多年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鸡马立克氏病基本得到了控制。 6、从一些HVT疫苗免疫失败的鸡群分离到毒力特别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可以部分地解释上述免疫失败现象。 7、由于本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重免疫抑制,受害鸡群对白痢病、球虫病、新城疫等的敏感性增高,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 8、鸡马立克氏病发生率差异很大。除少数鸡可从临诊疾病恢复,一般说死亡率和发病率相等。如不使用疫苗,鸡群的损失较大。 9、接种疫苗,产蛋鸡群可把损失减小到5%以下,肉鸡群可把死亡控制在0.5%以下,把废弃率控制在0.2%以下。 二病原学 1、马立克氏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的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

鸡马立克氏病临床特征有四种类型

鸡马立克氏病临床特征有四种类型 马立克氏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等四种类型。 本文主要介绍鸡马立克氏病临床特征的四种类型。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 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等四种类型。 一、神经型 常侵害周围神经,以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最易受侵害。当坐骨神经受损时病鸡一侧腿发生不全或完全麻痹、站立不稳、两腿前后伸展、呈劈叉姿势、为典型症状。 当臂神经受损时翅膀下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损时病鸡低头或斜颈、迷走神经受损鸡嗉囊麻痹或膨大、食物不能下行。一般病鸡精神尚好、并有食欲、但往往由于饮不到水而脱水、吃不到饲料而衰竭或被其他鸡只践踏,最后均以死亡而告终,多数情况下病鸡被淘汰。 二、内脏型 常见于50~70日龄的鸡,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鸡冠苍白、皱缩、有的鸡冠呈黑紫色、黄白色或黄绿色下痢、迅速消瘦、胸骨似刀锋、触诊腹部能摸到硬块。病鸡脱水、昏迷,最后死亡。 三、眼型 在病鸡群中很少见到,一旦出现则病鸡表现瞳孔缩小,严重时仅有针尖大小;虹膜边缘不整齐、呈环状或斑点状、颜色由正常的桔红色变为弥漫性的灰白色,呈鱼眼状。轻者表现对光线强度的反应迟钝,重者对光线失去调节能力,最终失明。 四、皮肤型 较少见,往往在禽类加工厂屠宰鸡只时褪毛后才发现,主要表现为毛囊肿大或皮肤出现结节。 临床上以神经型和内脏型多见,有的鸡群发病以神经型为主、内脏型较少、一般死亡率在5%以下,且当鸡群开产前本病流行基本平息。有的鸡群发病以内脏型为主、兼有神经型、危害大损失严重、常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宁波乔普电器有限公司乔普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9111262.html, 20801865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鸡马立克氏病的研究 1、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的B亚群(细胞结合毒),共分三个血清型:血清1型,对鸡致病致瘤,主要毒株有超强毒(Md5等)、强毒(JW、GA等); 血清2型,对鸡无致病性,主要毒株有SB/1和301B/1等 血清3型,对鸡无致病性,但可使鸡有良好的抵抗力,是一株火鸡疱疹病毒株(HVT-FC126株)。 2、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病毒一旦侵入鸡群,其感染率甚至可达100%。 3、很多看似正常的种鸡是可以传播感染的带毒鸡,感染可能终生持续下去。 4、感染鸡群的不断排毒以及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是造成感染易流行的主要原因。 5、下面我将主要从背景、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这6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背景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军畜牧养殖行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禽大国,禽蛋和禽肉产量一直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2、诚然如此,但是畜牧养殖行业也是脆弱的。鸡马立克氏病作为一种主要危害蛋种鸡的疾病对蛋种鸡养殖行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OIE将其列为B类。伴随着集约化发展和鸡群密度的增加出现病毒野毒株的毒力增强,对养禽业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 3、鸡马立克氏病在全世界所有养鸡的国家都有发生,在70年代初研制出有效疫苗之前,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4、我国于70年代初发现有鸡马立克氏病存在,目前绝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本病流行。受害鸡群的发病率从少数几只鸡到25%或30%不等,间或可高达60%。 5、有些地区经多年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鸡马立克氏病基本得到了控制。 6、从一些HVT疫苗免疫失败的鸡群分离到毒力特别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可以部分地解释上述免疫失败现象。 7、由于本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重免疫抑制,受害鸡群对白痢病、球虫病、新城疫等的敏感性增高,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 8、鸡马立克氏病发生率差异很大。除少数鸡可从临诊疾病恢复,一般说死亡率和发病率相等。如不使用疫苗,鸡群的损失较大。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检测鸡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水平。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标本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用纯化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可与样品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与HRP标记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与CUTOFF 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存在与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鸡马立克氏病预防和控制

鸡马立克氏病预防和控制 鸡与老百姓的饮食生活密切相关,鸡蛋营养价值高,鸡肉更是餐桌上的美味。养鸡场通过源源不断的向市场提供鸡肉和鸡蛋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儿的不算”,养鸡的朋友要注意了,养鸡虽然赚钱,风险可也不小。特别是对鸡场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要是发现的不及时,一旦传染起来,这辛辛苦苦的忙活泡汤了不说,到头来还要赔钱。所以,要想鼓起自己的钱袋子,养鸡防病就是头等大事,光养不防,到头儿来白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对养鸡业危害很大的一种疾病——“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方法。 鸡马立克氏病概念(不读) 鸡马立克氏病,老百姓又管它叫“劈叉病”、“白眼病”。它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鸡很容易被感染,感染后的鸡又通过鸡与鸡之间传染,病毒会很快扩散到舍内鸡群或整个鸡场。随着这种病毒的毒性不断增强,对养鸡业的危害也就越来越大。 这时你是不是要问了,这么厉害的疾病,怎样才能不让它在自家的鸡场发生呢?要想预防这种疾病,就要求养鸡的朋友对该病有基本的“认识”和“诊断”的常识,掌握了这些知识,针对性的去预防,

就能够做到事事在先,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损失,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 那么,鸡马立克氏病到底是怎么流行的呢?这就要用到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专业术语----“流行病学”来描述了,流行病学就是指传染病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流行病学特征(不读) 通常幼龄鸡比成年鸡容易感染,尤其是1-7日龄的雏鸡最容易感染;母鸡比公鸡容易感染。感染病毒的鸡更容易在12-30周龄之间发病。发病率可达到鸡群数量的5%~30%,发病后的死亡率可高达100% 。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一般带有这种病毒的鸡有两种,一种有发病症状,叫病鸡,而另一种是没有发病症状但也带有病毒,叫带毒鸡,不管是病鸡还是带毒鸡,都会持续不断的从体内向外排出病毒。它们身上脱落的羽毛、由体内排出的粪便、汗液等排泄物、身上的皮屑、嘴里的粘液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带毒鸡喝水时就会污染水槽,吃食时就会污染食槽,排泄物落到地上就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当健康的鸡与带毒鸡的身体发生接触时,就有可能被直接感染;健康的鸡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啄食了带有病毒的羽毛或者被污染的垫草、垫料,也会发生间接感染;另外,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饲养人员把带毒的饲喂工具、饮水用具等带到干净的鸡舍,也可能造成间接感染。

鸡马立克氏病诊治分析

国畜禽种业 中2018.9作者简介:薛永顺(1969.1-),男,山东省高密市人,兽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兽医。 鸡马立克氏病诊治分析 薛永顺 (山东省高密市畜牧局261500) 摘要: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恶性T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鸡产生免疫抑制,外周神经、各种内脏器官、性腺、虹膜、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增生、形成淋巴肿瘤等。马立克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困扰我国养禽业事业的发展。鸡马立克氏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病理观察和病毒目的基因PCR 扩增进行进一步确诊。本文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3方面重点阐述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鸡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毒;确诊;防治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恶性T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病鸡产生免疫抑制,外周神经、各种内脏器官、性腺、虹膜、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增生、形成淋巴肿瘤等[1] 。根据发病部位和临 床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型、皮肤型、内脏型和眼型4种类型 [2] 。马立克氏病毒是一种嗜淋巴性的细胞结合病毒,主要以 未成熟的细胞结合毒和成熟的非细胞结合毒两种形式存在于病 鸡体内。马立克氏病毒因特有的核衣壳结构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病毒随飞尘经呼吸道进入动物体内,对雏鸡有很强感染力 [3] 。鸡马立克氏病毒毒株通过自身遗传变异不断增强毒 力,突破常规免疫 [4] 。马立克氏病因流行范围广、高发病率和 高死亡率,成为威胁全球养鸡业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困扰我国养禽业事业的发展。因此,做好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症状 精神沉郁、体型消瘦、步态摇摆不稳甚至不能行走等运动障碍。缩头、翅下垂、头向后仰、张口呼吸等神经症状。剖解检查可见鸡的肝脏和脾脏肿大,表面有白色结节,严重的肝脏呈紫红色,表面凹凸不平,甚至碎裂等病理变化[5]。 2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临床症状可作为确定该病的初步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病理观察和病毒目的基因PCR 扩增进行进一步确诊。 2.1石蜡切片观察 用手术剪剖开鸡腹腔取出新鲜的肝脏和脾脏,切取厚度为 6~8mm 的肝脏和脾脏组织块,迅速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中。按照取材,固定,脱水,透明,透蜡,包埋,切片,贴片,染色,透明,封藏等步骤制作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到病鸡的肝脏和脾脏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通过病理学观察,可确认为马立克氏病。 2.2PCR 方法检测马立克氏病毒目的基因 取病鸡肝脏或脾脏病灶区剪碎研磨,接种鸡胚并收集病毒,提取病毒DNA,在NCBI 中找出鸡马立克氏病毒的基因序列,在开放阅读框中设计上下游引物,合成引物做PCR 扩增,扩增产物跑琼脂糖胶,对比得到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和预期大小是否一致,如若一致,送测序并在NCBI 上做Blast 对比,结果 显示有99%的相似性,则说明此病毒为马立克氏病毒,可确诊该病鸡患马立克氏病 [6-8] 。 3马立克氏病的综合防治 马立克氏病作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禽类传染病,和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称为危害我国养鸡产业发展的3大主要疫病,因此,做好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染病的综合防治,我们可以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3方面来开展工作[9]。 3.1控制传染源 加强鸡舍卫生环境的消毒防疫工作,尤其是孵化器和育雏鸡舍的消毒,从孵化器和鸡舍环境上来杀灭传染源。储藏器在放种蛋之前要完全清洁消毒,按30ml/m 3甲醛的标准进行消毒,持续熏蒸20min 以上,消毒完全后再进行孵化;育雏室需先用1%苛性钠水洗干净,再熏蒸消毒,之后才能育雏;每批雏鸡孵出后要及时清理污物,用清水和0.5%氨水对孵化设备进行高压冲洗,并熏蒸消毒。对孵化室可喷洒0.1%新洁尔灭溶液来 消毒。 鸡舍在有鸡情况下也要定期消毒,先将鸡粪、垫料、羽毛清理,再打扫地面、墙壁、食槽、水槽角落的污垢,之后用清水冲刷地面,最后用温水稀释0.015%百毒杀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喷雾消毒。雏鸡应大于10日龄后才开始首次带鸡消毒。一般雏鸡8d 消毒1次、育成鸡16d 消毒1次、成年鸡20d 消毒1次,喷雾浓度控制在15ml/m 3,每次消毒过后都要通风换气;鸡场道路和鸡舍周围环境用2%苛性钠溶液每周消毒1次;在鸡场门口设立消毒池,车辆出入门口时要经过消毒池消毒,消毒液每过一段时间要更换种类和品牌,工作人员要做到勤换鞋服,通道设置紫外线灯光,双手用75%酒精溶液消毒,出入人员要消毒后方可进入鸡舍工作 [10] 。 3.2切断传播途径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但目前还没有该病可垂直传播的报道。所以切断该病传播途径很重要,鸡场发生马立克氏病后,要立马采取措施扑灭,用焚烧或深埋的方法对所有病鸡和死鸡进行紧急处理,烧毁病鸡舍内清理出的所有垫草等杂物。鸡舍地面和空气用温水稀释0.015%百毒杀溶液和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坚持贯彻自繁自养原则,购买鸡苗或种 资源育繁|禽业技术 147

浅析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9年第10期 吉林畜牧兽医·禽业专栏· QinYe ZhuanLan 浅析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 孟祥忠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公主岭 136104 鸡马立克氏病是比较重要的鸡病之一,该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对养殖场有比较大的威胁。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该种疾病发生的概率,将养殖场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此,需要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诊断,争取尽早发现病症,同时及时采取治疗的措施,控制该种疾病的蔓延。此外,还应该重视对养鸡场的管理,改善养殖场的卫生状况。 1 鸡马立克氏病的简单概述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能够引发鸡马立克氏病,该疾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其主要是鸡群淋巴组织增生以及内脏等多处器官的淋巴样细胞受到侵袭,进而造成恶性的淋巴肿瘤,直接危害鸡群的健康。从该疾病的发病程度和传染的强度上看,其能够引起较大的死亡率。如果发生该种疾病而不能及时控制的话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比较大。为此,相应的养鸡场应该格外重视该种疾病,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和早隔离等。 2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在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过程中,应该结合该疾病发生的原理和外部症状进行确定。患病鸡如果以劈叉姿势站立的话,其体表以及内脏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肿瘤,可以初步诊断为该种疾病。为了更好的对疾病进行确诊,还应该进行实验室病理检查,主要采集淋巴组织和脾组织等样本,之后利用肿瘤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工作,最终确定是否为该种疾病,为之后的防疫工作和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3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措施 3.1 免疫接种治疗 该疾病在幼龄鸡中的传染率比较高,因此,在鸡雏出壳之后要及时的进行免疫接种,进而提升鸡群的抗病能力。在选择疫苗的过程中,必须是正规的厂家,同时严格按照操作的规定使用药剂,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疫苗的接种,为保证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邀请防疫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3.2 病死鸡的处理 一旦出现鸡马立克氏病的话需要将病死鸡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处理病死鸡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焚烧处理,保证病死鸡能够被及时彻底的清理干净。此外,还应该做好场区的消毒工作,在场区设置隔离区,如果发现病鸡及时进行隔离,进而降低损失。 3.3 场区的严格管理 为了提升养殖场的健康状况,应该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建立比较全面的管理制度,在各个方面实现对养殖场的科学管理。举例而言,想要进入养殖场的话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允许外部车辆的进入,饲养技术人员需要佩戴专业的工作服,同时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保证鸡舍的卫生条件符合规定要求。此外,重视养殖场饮水和食物的管理和控制,为了保证水源的清洁,应该采用自动饮水器。在选择饲料的过程中,重视饲料厂家的资质,必须选择正规的厂家,为鸡群提供健康的食物。 3.4 新品种的选择 现阶段,国外的一些地区已经培育了多种抗病能力强的种鸡。为此,在选择鸡苗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可以选择自家养殖场繁殖的鸡苗,同时也可以采购抗病能力比较强的鸡苗品种,进而提升鸡苗的抵抗能力。举例而言,某地区的养殖场经过考察之后选择了抗病能力比较强的鸡苗,经过科学的管理和饲养之后,养殖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5 开展有效的饲养管理工作 (下转第31页) 28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

鸡马立克氏病得研究 1、鸡马立克氏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得B亚群(细胞结合毒),共分三个血清型: 血清1型,对鸡致病致瘤,主要毒株有超强毒(Md5等)、强毒(JW、GA等); 血清2型,对鸡无致病性,主要毒株有SB/1与301B/1等 血清3型,对鸡无致病性,但可使鸡有良好得抵抗力,就是一株火鸡疱疹病毒株(HVT-FC126株)。 2、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病毒一旦侵入鸡群,其感染率甚至可达100%?、 3、很多瞧似正常得种鸡就是可以传播感染得带毒鸡,感染可能终生持续下去。 4、感染鸡群得不断排毒以及病毒对外界得抵抗力很强就是造成感染易流行得主要 原因。 5、下面我将主要从背景、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预防与治疗这6 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背景 1、随着经济社会得发展,投资环境得优化,越来越多得投资者进军畜牧养殖行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得养禽大国,禽蛋与禽肉产量一直居全球第一位与第 二位。 2、诚然如此,但就是畜牧养殖行业也就是脆弱得。鸡马立克氏病作为一种主要 危害蛋种鸡得疾病对蛋种鸡养殖行业得危害就是不言而喻得。OIE将其列为B类。 伴随着集约化发展与鸡群密度得增加出现病毒野毒株得毒力增强,对养禽业得危害 日益严重。目前,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发展得三大主要疫病之一、 3、鸡马立克氏病在全世界所有养鸡得国家都有发生,在70年代初研制出有效 疫苗之前,造成得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4、我国于70年代初发现有鸡马立克氏病存在,目前绝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本 病流行。受害鸡群得发病率从少数几只鸡到25%或30%不等,间或可高达60%。 5、有些地区经多年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鸡马立克氏病基本得到了 控制。 6、从一些HVT疫苗免疫失败得鸡群分离到毒力特别强得马立克氏病病毒,可 以部分地解释上述免疫失败现象。 7、由于本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严重免疫抑制,受害鸡 群对白痢病、球虫病、新城疫等得敏感性增高,并影响各种疫苗得预防效果。 8、鸡马立克氏病发生率差异很大。除少数鸡可从临诊疾病恢复,一般说死亡率 与发病率相等。如不使用疫苗,鸡群得损失较大。 9、接种疫苗,产蛋鸡群可把损失减小到5%以下,肉鸡群可把死亡控制在0、5% 以下,把废弃率控制在0.2%以下。 二病原学 1、马立克氏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得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 疹病毒2型。 2、病毒在机体组织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就是没有发育成熟得病毒,称为不 完全病毒,主要存在于肿瘤组织及白细胞中,此种病毒离开活体组织与细胞很容易

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马立克氏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的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 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血清l型、2型和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而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感染马立克病的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鹧鸪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 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一旦侵入易感鸡群,其感染率几乎可达100%。本病发生与鸡年龄有关,年龄越轻,易感性越高,因此,1日龄雏鸡最易感。本病多发于5~8周龄的鸡,发病高峰多在12~20周龄之间。我国地方品种鸡较易感。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4周,至几个月不等。《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4个月。 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四种,有时可混合发生。 神经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特征症状是一肢或多肢麻痹或瘫痪,形成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翅膀麻痹下垂(俗称穿大褂)。颈部麻痹致使头颈歪斜,嗉囊因麻痹而扩大(俗称大嗉子)。剖检可见受害神经肿胀变粗,常发生于坐骨神经、颈部迷走神经、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神经丛,神经纤维横纹消失,呈灰白或黄白色。 内脏型: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高。剖检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淋巴细胞性肿瘤。常见于性腺(尤其是卵巢),其次是肾、脾、心、肝、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肌肉等器官组织。 眼型:主要侵害虹膜,单侧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可见虹膜增生退色,呈混浊的淡灰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锯齿状。 皮肤型:以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肿瘤为特征。最初见于颈部及两翅皮肤,以后遍及全身皮肤。 4 诊断 4.1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诊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