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淹 溺

淹 溺

淹  溺
淹  溺

第六章淹溺

人浸没于水或其他液体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处于临床死亡[呼吸和(或)心搏停止)]状态称为淹溺。浸没后暂时性窒息,尚有大动脉搏动,经处理后至少存活24小时或浸没后经紧急心肺复苏存活者称近乎淹溺。淹溺后短暂恢复数分钟到数日,最终死于淹溺并发症者为继发性淹溺。浸没冰水后的猝死称为淹没综合征。淹没后综合征是ARDS的一种类型,继发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和渗漏致肺部炎症反应,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灭活,见于72小时内近乎淹溺患者。

【发病机制】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淹溺分为:①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22ml/kg)充塞呼吸道和肺泡而发生窒息。大量水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继而发生呼吸和心搏停止。②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80%~90%;干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10%~20%。

根据浸没的介质不同,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

(一)淡水淹溺

淡水(江河、湖泊或池塘)较血浆或其他体液渗透压低。浸没后,通过呼吸道或胃肠道进人体内的淡水迅速吸收到血液循环,使血容量增加。严重病例引起溶血,出现高钾血症和血红蛋白尿。淡水吸人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灭活、肺顺应性下降、肺泡塌陷萎缩、呼吸膜破坏、肺泡容积急剧减小,发生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即使迅速复苏,仍不能终止急性肺损伤过程,出现广泛肺水肿或微小肺不张。此外,肺泡内液体也妨碍正常气体交换,使氧合作用发生障碍。

(二)海水淹溺

海水含钠量约是血浆的3倍以上。因此,吸人的海水较淡水在肺泡内停留时间长,并能使血液中的水进入肺泡腔,产生肺水肿、肺内分流,减少气体交换,发生低氧血症。此外,海水对肺泡上皮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化学损伤作用更易促使肺水肿发生。

人体溺水吸入淡水或海水后,尽管血容量、血电解质浓度和心血管功能变化不同,但都可引起肺顺应性降低、肺水肿、肺内分流、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发生严重脑缺氧者,还可促使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大多数淹溺者猝死的原因是严重心律失常。冰水淹没迅速致死原因常为寒冷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或心搏停止和神志丧失。

【病理】

对溺死者尸检发现,双侧肺含水量多、重量明显增加,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水肿、肺泡壁破裂。约70%溺死者呼吸道有呕吐物、泥沙或水生植物吸入。继发溺死病例有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出血、透明膜形成和急性炎性渗出。镜检显示,急性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临床表现】

淹溺患者出现神志丧失、呼吸停止或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近乎淹溺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溺水持续时间长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介质的性质和器官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一)症状

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溺人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和发热。

(二)体征

淹溺者口腔和鼻腔内充满泡沫或泥污、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和肌张力增加;

精神和神志状态改变包括烦躁不安、抽搐、昏睡和昏迷;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哕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心搏停止;腹部膨隆,四肢厥冷。跳水或潜水发生淹溺者可伴有头部或颈椎损伤。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和尿液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轻度增高。淡水淹溺者,血和尿液中能检测出游离血红蛋白,血钾升高。海水淹溺者,轻度高钠血症或高氯血症。淹溺者罕见致命性电解质平衡失常。严重者,出现DIC的实验室表现。

(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常见有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段和T波改变。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时,提示病情严重。

(三)动脉血气检查

约75%病例有严重混合性酸中毒;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四)X线检查

胸片常显示斑片状浸润,有时出现典型肺水肿征象。住院12~24小时吸收好转或进展恶化。疑有颈椎损伤时,应进行颈椎x线检查。

【治疗】

(一)院前急救

1.现场急救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采取头低俯卧位行体位引流;迅速清除口鼻腔中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拍打背部促使气道液体排出,保持气道通畅。

2.心肺复苏对于心搏呼吸停止者,立即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复苏期间常会发生呕吐,注意防止呕吐物误吸。有条件时,进行气管内插管和吸氧。在患者转送过程中,也不应停止心肺复苏。

(二)院内处理

进入医院后,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

1.供氧吸人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机械通气。

2.复温体温过低者,可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

3.脑复苏有颅内压升高者,应用呼吸机增加通气,使PaCoz保持在25~30mmHg。同时,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

4.处理并发症对合并惊厥、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ARDS、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者进行相应处理。

【预后】

近乎淹溺经治疗后存活者常无后遗症。治疗l小时恢复神志的淹溺者预后较好。由水中救出后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越短预后越好。约20%淹溺者恢复后遗留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锥体外系综合征和外周神经或肌肉损伤。近年来,淹溺病死率明显降低。

溺水的抢救措施

溺水的抢救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溺死。不慎跌入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损害及全身中毒。淹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院前死亡率可达%。淹溺以7、8、9三个月发生率最高。 因淹溺经常发生在野外,且供史者对情况并不十分清楚,而抢救要争分夺秒,因此不要在病史询问上耽误时间。重点是对患儿的神志及是否需要心肺复苏进行判断,及时进行抢救。简要记录淹水的时间、地点。重点记录患者神志的变化,如有无昏迷、皮肤粘膜苍白和发绀、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另外还要记录口鼻是否充满泡沫或污泥、杂草。有无胃扩张。 [门急诊处理] 一、现场处理: 1.立即采取各种措施将淹溺者带离水域,但要注意施救者的自身安全。 2.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 3.要进行控水处理,将患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患者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使其口咽部气管内水分迅速倒出,动作要迅速,时间不宜过长。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要立刻在现场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因淹溺后肺泡张力减低,气体进行肺内阻力较大,故吹气量要大。 二、在医院门急诊的处理: 1.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可能早的行气管插管。 2.迅速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进一步救治。 查房部分 [入院后评估] 入院后要做如下检查: 1.血常规:了解有无合并感染。 2.做肝肾功电解质:了解有无肝肾功的损害及电解质紊乱。 3.做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有无低氧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4.做尿液检查:观查有无出现蛋白尿及管型尿,从而了解有无溶血及肾功损害。 5.胸片:了解有无肺水肿或和吸入性肺炎。 6.做心电图:观察有无心率紊乱。 7.做头部CT:了解有无脑水肿或颅内出血。 二、病情危重指标: 1.呼吸停止。 2.心跳停止。 3.呼吸及心跳均停止。 四、淹溺的分类: 1.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约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2.湿性淹溺: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发布2014年5月31日,急诊医学资讯发布过翻译后得BMJ杂志于5月12日刊载得文章:权威!BMJ: 溺水得ABC复苏策略(第六版)。当时,共有七个公号转载了本文,从合计点击量来瞧文章科普价值并不大。2016年6月21日,夏至,急诊夜鹰发布了一篇题为转!熄灭朋友圈溺水急救谣言得文章,将溺水复苏再次引入大众视野,希望从此以后老百姓不再出现那些不靠谱得溺水救命方式。 溺水所致得心脏骤停从机制上来说明显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得心源性心脏骤停,这个不同点直接影响了复苏得顺序。溺水就是意外死亡得常见原因。旁观者、受训营救员、急诊医生采取及时有效得行动对于溺水者而言将就是死亡与生存得巨大差异。指南对于溺水救治有非常明确得建议。2015年10月,美欧相继发布了特殊场合得心肺复苏指南。相比较而言,欧洲指南对整个溺水救治有着更为系统得介绍,显得更加负责。鉴于昨晚有订阅用户向急诊医学资讯发送留言询问有无溺水急救指南,我们把欧洲得这份指南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大家,里面瞧瞧指南推荐或者建议了哪些,没有提到哪些,希望对一线工作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对普通百姓有所帮助,那些不靠谱得方式止于此吧!夏至已过高温持续,希望能刚好用得上,如发现翻译不当之处请留言,谢谢! 流行病学 WHO预计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溺水而丧失性命,每年则37万人死于溺水,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一般情况下,男性较女性更易于发

生溺水,大多数溺水者为不会游泳得儿童,此外,溺水通常在湖泊或河流多得水域以及在夏天发生。 定义 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溺水定义为一种淹没或浸润(submersion/immersion)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得过程。因此,溺水并非时间上某一点得概念。这句话暗含得意思就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溺水者可能存活或死亡,但不管结果怎样,她或者她已经处在溺水事件中。英文中,submersion/immersion就是显著不同得概念。当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得覆盖时则为submersion,submersion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而当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时叫immersion,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借助于救生衣时得表现、immersion时,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失去意识状况下脸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得误吸,但大多数情况下溺水者气道就是开放得,有可能会出现低体温。这两个过程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来说就是至关重要得、 如果溺水者被救,溺水过程就被中断,这叫非致命性溺水、如果就是因为溺水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得,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溺水、现在已经废除“湿或干性溺水"、"积极/被动/沉默性溺水"、”二次溺水"、“濒临溺水”等术语、 病理生理 简单来说,submersion之后,溺水者起初会出于反射而屏住呼

溺水者如何急救-溺水现场急救三步骤

溺水者如何急救|溺水现场急救三步骤 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那么,你知道溺水者如何急救吗?今天小编搜集了一些溺水者的急救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溺水者的急救方法 一.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二、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 三、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6-20次。 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80-100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5:1,如一人施行,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是15:2。溺水的原因 1、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2、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3.有时候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溺水后的表现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吸入水量2ml/kg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重者。如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落水时间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如何降低溺水危害在都市里,如果遭遇洪水,并且已经来不及转移,要立即爬上屋顶等高处,最好带上木板、木凳等,一旦楼房倒塌这些都是逃生的工具。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如果在洪水中,发现溺水者要立即对其进行急救。对溺水者的急救,包括搬运、检查溺水情况、清除口鼻中的异物、排出腹水、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转送医院抢救等。 溺水者往往因脑充血而有中风现象,致使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口难张开,口中的淤泥、杂物和呕吐物等堵塞住口腔,易造成呼吸道的堵塞。这时可用大拇指由后向前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食指和中指向下扳下颌骨,将口掰开,用镊子或筷子将口腔或喉部的杂物、淤泥等夹出。 如溺水者喝水过多,则需要排出腹水。救助者可两手相交,托住溺水者腰腹部,将溺水

高压氧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

高压氧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治疗是指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纯氧的治疗方法。应用高压氧成功抢救CA后昏迷的患者迄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高压氧在脑复苏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高压氧在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推荐意见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复苏后急性脑功能障碍患者可考虑选择包含高压氧治疗的综合治疗,慢性疾病终末期所致心搏呼吸停止的患者以及神经功能评估预后极差的患者除外。高压氧治疗压力可采用2.0~2.5 ATA。(强推荐。证据级别:Level 4;病例系列、专家意见) 二、脑复苏时高压氧治疗时机与疗程选择推荐意见 高压氧治疗时机应选择患者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尽早进行,但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的复苏后早期患者应慎用高压氧治疗。早期复苏后患者需经高压氧专科医师评估,充分告知舱内治疗风险并在配有完备的高压氧舱内急救设施及急救人员的前提下实施高压氧治疗。即使心肺复苏后较长时间的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亦可能受益。 心肺复苏后高压氧治疗疗程可选择早期开始2~3日每日1~2次,每次吸氧时间为60~90 min,随后为每日1次,持续约30次左右。对于严重中枢神经损害的患者可

试用大于40次的间断长疗程高压氧治疗。(强推荐。证据级别:Level 4;病例系列、专家意见) 三、目标温度管理(TTM)推荐意见 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与TTM结合(患者进舱同时进行TTM)应用于复苏后昏迷的患者,可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弱推荐。证据级别:Level 4;病例报告、专家意见) 四、高压氧在特殊心搏骤停脑复苏的应用自缢、溺水、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导致的心搏呼吸骤停常并发严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这类疾病的高压氧治疗尤为重要。 1.自缢 推荐意见 自缢患者应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为2~2.5 ATA,发病24 h内可进行2~3次高压氧治疗,24 h后可每日进行1~2次高压氧治疗,后可改为1次/ d,总疗程一般为7~30 d左右。(强推荐。证据级别:Level 4;病例系列) 2.淹溺 推荐意见 淹溺患者应在自主呼吸恢复后,尽早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选择为1.8~2.0 ATA,可1~2次/d,治疗7 d后改为1次/d,总疗程视患者病情进展而定。但即使淹溺复苏较长间后的脑功能障碍,高压氧治疗亦可能获益。(强推荐。证据级别:Level 4;病例系列)

淹溺的急救相关知识

淹溺的急救相关知识 淹溺发生于淹没在液体中,引起窒息或影响呼吸活动。 ●淹溺时,机体缺氧,可导致器官损害,特别是肺和脑。 ●医生评估淹溺者缺氧状况以及淹溺常见的伴随问题(如跳水导致的 脊髓损伤)。 ●治疗主要是纠正缺氧以及其他问题。 淹溺可为非致死性(以前称为溺水)或致死性。 淹溺常发生于水池、热水浴缸及自然的储水设施中。对于儿童和学步小孩来说,少量的水也是有危险的,如厕所、浴缸及盛水或其他液体的水桶,因为他们掉入后不能逃生。 特别是在浅水区,跳水可导致脊髓损伤以及瘫痪,增加淹溺风险。在水下故意屏气,时间过长,可引起昏迷,有时出现淹溺。 在轮船排气孔附近游泳可能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淹溺。 缺氧 人们淹没在水下时,水可能进入肺部。声带可出现严重痉挛,暂时可阻止水进入肺部,但同样妨碍呼吸。这种情况下,肺就不能把氧气转运到血液。血液中氧浓度下降可导致脑损害和死亡。进入肺里的水,特别是细菌、藻类、沙子、污物、化学物质或呕吐物污染的水也可引起肺损伤。肺损伤常常引起缺氧加重。纯净的水在肺部可被吸收入血。吸收大量的纯净水有时可导致电解质异常,如低钠血症。 寒冷的影响 在冷水里浸没,有好处,也有坏处。肌肉受冷后使游泳更困难,危险性的体温过低(低体温)可导致判断力障碍。但寒冷也可以保护组织,避免缺氧带来的损害。另外,冷水可以刺激哺乳动物的潜水反射,使他们在冷水中存活的时间延长。潜水反射使心跳减慢,并让血液从手、足和消化道流向心脏和脑,有助于保护这些重要器官。儿童的潜水反射比成年人更明显,因此,长时间淹没在冷水中的孩子存活机会比成年人更大。 淹溺的症状 淹溺及挣扎着维持呼吸的人无法呼救。不会游泳的儿童不到1分钟就会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 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 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CPR—ECC国际指南和欧洲复苏协会发布的2015年复苏指南以及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nternational traumalife support,ITLS)、国际野外医学会(wildernessmedical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WMI)及近年循证研究,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定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1 概念 国际复苏联盟(international liaison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淹溺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迸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淹溺概念的范畴。淹溺(drowning)可分为淹没(submersion)和浸泡(immersion)。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盖,此时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浸泡是指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借助于救生衣时的表现。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在失去意识状况下脸部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的误吸,但大多数情况气道是开放的。两类患者都经常会出现低体温。了解这两个淹溺的不同状态,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非常重要。[推荐意见1]:如果淹溺者被救,淹溺过程则中断,称为“非致命性淹溺”。如果是因为淹溺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淹溺”。不再使用“湿或干性淹溺”、”主动/被动/静默性淹溺”、”二次淹溺”、“濒临淹溺”等名词。为保持研究数据的一致性,建议用“utstein style”模式进行注册性研究。 2病理生理 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淹溺者会反复吞水。随着屏气的进行,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水被吸入肺内。在很多成年人肺中发现大约有150 mL的液体,这个液体量(2.2 mL/kg)已足够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虽然吸入1500 mL的液体量会改变机体内环境,但实际临床中极少发生。 研究显示,无论肺内水量多少,亦或是吸入海水还是淡水,从临床的角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这几种情况共同之处都是缺氧。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很多淹溺患者在心搏骤停前可因低氧而出现的严重的心动过缓,此时通过给予有效的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部分病例仅靠单纯通气便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循环,可能和这些患者存在微弱的循环但没有被临床检测到有关。 [推荐意见2]: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无论是现场第一目击者还是专业人员,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始。 3淹溺生存链 3.1 概念 由于改进了急救系统,美国淹溺死亡率已从2000年的每1.45人/10万人降低到1.26人/10万人。欧洲复苏协会提出了淹溺生存链的概念,它包括五个关键的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 3.2淹溺的预防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对7 546例淹溺案例分析,其中致命性3 372例,发生地点中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占70%;非致命性有4 174例,泳池淹溺占75%。男性在非致命型淹溺和致命性淹溺中分别是女性的2倍和5倍。在浴室淹溺事故中,1岁以下的婴儿比例最高。农村有露天的水井时,会使幼儿淹溺的发生率增加7倍。饮酒、药物、突发疾病、虐待儿童都是淹溺可能发生的原因。一些人喜欢在潜泳之前为了增加水下时间而进行过度换气,这样导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使下丘脑的负反馈呼吸调节功能麻痹,而动脉血氧分压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当这些人继续在水中潜泳时,会因缺氧而失去知觉。 [推荐意见3]:有关部门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淹溺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淹溺预防的宣传教育。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避免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如有可能,应从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在人群中普及心肺复苏术可大大提高淹溺抢救成功率。 3.3第一目击者救援

溺水事故案例

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全知识讲座2016-2017郸城一高 中学生溺水案例和急救措施-----溺水事故的发生,鲜活生命的失去,令人十分痛心与惋惜,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这么凋谢了。每年总有一些地方报道:中小学生发生溺水的意外事故,但每年在暑期来临之际,主管部门总会提醒学生、家长及学校不要让悲剧发生,痛惜的是悲剧总是一次次重复地上演,如今,在城镇,溺水已成为意外伤害死因顺位的首位,这多么令人担忧的事。全国溺水事故数据统计令人震惊溺水身亡事故频发,已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据统计,1.排在各万,岁儿童因溺水死亡的比例,为34.2/101991年我国1岁至4溺水2.种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平均每天有40多人溺水而亡)。日中国139月事故和交通事故成为中小学生最大死亡杀手(据2006年日,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月9111月1日至教育新闻网报道,2006年人,其中人,受伤1266共发生事故、事件110起,造成学生死亡188。居第一、二位)和30.26,溺水和交通事故死亡分别占死亡人数的43.59日的6年6月3.儿童安全数据显示每年近3万儿童死于溺水(据2007《信息时报》报道,暑假正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高发期,中国平均每年名万多名儿童、平均每天有近

1505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溺水,每年有之多。岁的儿童因意外死亡而失去生命,其中溺水身亡儿童占600~14 万人)。2007年度,全国溺水死亡总人数大约11.7仅一、2015年全国溺水事件案例 1、2015年5月2号下午两点,河南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贯沟村,两个八岁的孩子去鱼塘边看鱼,失足滑进鱼塘,一名十四岁的女孩看到后试图用树枝搭救,不想也掉进鱼塘,结果三个孩子都溺水身亡。 1 / 5 溺名少年日,河北大名县渭河龙王庙段发生一起5年5月232、2015名日上午,落水少年全部打捞出水,无一幸存。据调查,5水事件。2414岁不等。6年级学生,12岁到少年均为分左右,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李点552日下午220153、年5月身亡事故。木水库发生一起三人溺水潮阳区金灶镇新林水库发生一广东省汕头市月5日下午,、42015年4人死亡。一家人去扫墓,一个小孩洗手不小心掉下7起溺水事故,造成去,然后家人亲戚下去救,一个接一个都溺水了。。名学生死亡- 广东罗定市发生溺水事故320155、年3月16日名四年级女生相邀株良镇3月1日下午,江西省南城县、6 2015年5 前往附近河段捉螃蟹,不慎滑入深水中,全部溺亡。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十余名初中学生自行组织在该镇日下午,5、月27名男生,1一水库附近游玩时,部分学生下水游泳,返回岸边时发现少了人不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要点 淹溺又称溺水,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余人死于淹溺,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平均每年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淹溺,淹溺已成为其第一死因;故淹溺是急诊重要的理化损伤综合征之一。 1 相关定义与术语 1.1 淹溺 淹溺又称溺水,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 1.2 水中获救 指游泳期间经历一定程度的危难,但意识仍清醒的,患者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只表现短暂、轻微的症状,如咳嗽,但很快好转,常被留在岸边休息,一般不被送至 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1.3 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CA) 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发生呼吸停止和(或)心搏停止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抢救困难、病死率高,但可以预防,常于游泳、船只沉没、潜水、意外及自杀等情况下发生。 1.4 溺死 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是一种“致死”性的事件,溺死通常描述溺水后24h 内死亡患者,即溺水后在复苏现场、急诊科或医院内经历心脏停搏并复苏无

效宣布死亡的溺水事件。 1.5 溺死相关死亡 如果死亡发生在溺水24h后,可定义为溺死相关死亡。 1.6 溺水者 在溺水相关死亡之前,患者常被称为溺水者。 1.7 近乎溺死或溺闭 描述溺水后存活超过24h,并需积极救治一种以上溺水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并发症可能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神经性并发症等。不过,目前溺死、溺死相关死亡、近乎溺死或溺闭等定义还存在争议,因为溺死与近乎溺死通常不能依据时间(24h)来区分。 1.8 CA 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1.9 CPR 是应对CA,能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以求达到心脏自主循环恢复(ROSC)、自主呼吸和自主意识的挽救生命技术。 2 DCA前期的“三预”方针 2.1 DCA前期的预防 2.1.1 水域的管理 2.1.2 水岸急救体系的建立 2.1.3 开展淹溺预防宣教并采取必要措施 2.2 DCA前期的预识

溺水急救处理

溺水急救处理 仔细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对呼吸、心跳停止者,马上做心、肺复苏术,并设法让病人吐水。跳水容易引起颈椎骨折和损伤脊髓,出现肢体麻痹、呼吸麻痹等,应马上叫救护车。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马上检查溺水者的心跳、呼吸等情况,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当救援者能站立在水中时,可用双手托住溺水者的颈部,口对口先连续吹入四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溺水者的胸、腹部,看看有否反应。也可用脸颊贴在溺水者嘴上感觉一下有否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再吹四口气。如果是呼吸、脉搏完全停止了,要做心、肺复苏术。 溺水的自救与救护 一、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二、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三、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急救方法步骤如下: 1、清除口、鼻中杂物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可在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仰使呼吸道拉直。救生者跪蹲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深吸一口气后,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全部封住,不可漏气)吹气,使其胸腔扩张。吹进约1500mL(成人多些,儿童少些)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溺水者的胸腔在弹性的作用下回缩,气体排出肺部。必要时,救生者可用手轻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帮助其呼气(见图10—64)。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人体正常呼吸时,吸人的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中氧含量降低,但仍占16%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则增高到4.4%左右。因此,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者吹出的气中仍有较多的氧气,可供溺水者所需。另外,因吹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会刺激溺水者的呼吸系统,促其恢复自然呼吸。4、胸外心脏按摩法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胸外心脏按摩的具体做法是: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地上,救生者骑跪在溺水者大腿两侧或跪在其身旁,两手掌相叠,掌根按在溺水者胸骨下端(对儿童,只需用一个手掌;对婴幼儿,只需三个手指),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稳健地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溺水者胸骨下陷约3—4厘米。然后,上体复原,迅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约60—80次。下压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松手要快(见下图)。胸外心脏按摩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也要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溺水者起死回生。胸外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运用的方法是,如有两人配合施救,则一人做胸外心脏按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只有一人施救,则是吹一口气后,做5—8次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已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急救,然后再转送医院抢救。急救及时,方法正确,有时甚至可以使几乎毫无希望的溺水者转危为安。但若耽误了上岸后的最佳急救时机,则可能会使整个救生工作前功尽弃。岸上急救的目的在于迅速恢复严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 游泳中抽筋怎么办?

防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防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土建施工 0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2月12日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原则 (1) 三、编制依据 (1) 四、适用范围 (2) 五、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六、工程概况 (3) 七、组织机构和职责 (4) 7.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 7.2防淹溺事故的组织措施 (4) 7.3.防淹溺事故的技术措施 (5) 7.4防淹溺事故的应急措施 (5) 7.5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6) 7.5.1组长职责 (6) 7.5.2副组长职责 (7) 7.5.3应急救援各小组的工作职责 (7) 八危险源监控与事故预防措施 (8) 8.1危险源监控 (8) 8.2淹溺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10) 九、应急响应 (11) 9.1应急响应分级 (11) 9.2 响应流程 (14) 9.3应急内容 (15) 9.3.1坑底出现流砂 (15)

9.3.2坑底承压水突涌 (15) 9.3.3坑底隆起 (15) 9.4人员伤亡急救措施 (17) 9.3.1搬运 (17) 9.3.2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7) 9.5事故报告原则 (19) 9.6紧急通讯联络 (19) 9.7事故报告程序 (19) 9.8事故报告内容 (19) 9.9资料整理 (20) 十、应急组织演练 (20) 十一、附表 (20)

防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淹溺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准备和控制,以便减少紧急情况或事故可能带来的安全方面的危害,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淹溺伤害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淹溺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二、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坚持确保人员安全优先,减少财产损失优先的原则。 3、坚持群防群控,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应急处置原则。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溺水者如何急救-溺水现场急救三步骤

WORD格式 溺水者如何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三步骤 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 10% 。那么,你知道溺水者如何急救 吗?今天小编搜集了一些溺水者的急救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溺水者的急救方法 一.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二、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三、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 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 16-20 次。四、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者将手掌

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 80-100 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 5:1,如一人施行,则心脏按压与 人工呼吸之比是 15: 2。溺水的原因 1、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 淹后一般 4~6 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2、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溺水后的表现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 起来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今日推荐:中国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日前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正式发布。该专家共识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而成,系统性阐述了淹溺的急救。《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文内前部分的“概念、病理生理、淹溺生存链及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及“终止复苏”适合大众阅读,而后部分的“高级生命支持”适合医务人员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让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学到真正的溺水急救知识!经笔者许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授权,急诊医学资讯微信平台现全文推送《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受微信图文字数限制,原文参考文献略去,如需获取证据源,请进中华急诊网官方网站下载PDF原文(免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总部(120)、中国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中国台湾急诊医学会、中国公众急救行动大联盟、亚洲急诊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通信作者:陈志,Email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

17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溺水伤亡事故类型溺水伤亡事故分为溺水伤害和溺水死亡两种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 1.2.危险源 高位水池、水井、循环水池、余热发电冷却塔等。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循环水池淹溺伤亡事故。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员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发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循环水池淹溺易发生,发生事故仅为个体,影响范围小。 1.4.危险性分析 1.4.1.水井或高位水池检维修时,不慎落入水中。 1.4. 2.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高位水池阀门误开,导致瞬间大量返水,作业人员逃脱不及时导致溺水。 1.4.3.水塔过滤网维修维护期间,未挂安全带,从顶部坠入水池中。 1.5.事故前的征兆 1.5.1.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和病症的人员带病在水上作业。 1.5. 2.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水塔过滤网的拆装工作。 1.5.3.进行循环水池清理沉淀物时,检修工作时,入口、出口电

动阀门误开,造成瞬间大量返水。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由于循环水池淹溺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触电、烫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对受伤人员造成终生残疾或瘫痪等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 2.1.组织机构 2.2.《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熟料部管理,成立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熟料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熟料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循环水池淹溺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 2.3.1.组长的职责 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3.2.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 2.3.2.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3.3.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

溺水急救方法步骤.doc

溺水急救方法步骤 溺水急救方法步骤 1、清除口、鼻中杂物 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口对口吹气法: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在地上,可在颈下垫些衣物,头部稍后仰使呼吸道拉直。救生者跪蹲在溺水者一侧,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手托住其下颌。深吸一口气后,用嘴贴紧溺水者的口(全部封住,不可漏气)吹气,使其胸腔扩张。吹进约1500mL(成人多些,儿童少些)空气后,嘴和捏鼻的手同时放开,溺水者的胸腔在弹性的作用下回缩,气体排出肺部。必要时,救生者可用手轻压一下溺水者的胸部,帮

助其呼气。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人体正常呼吸时,吸人的新鲜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出气中氧含量降低,但仍占16%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则增高到 4.4%左右。因此,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者吹出的气中仍有较多的氧气,可供溺水者所需。另外,因吹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会刺激溺水者的呼吸系统,促其恢复自然呼吸。 4、胸外心脏按摩法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胸外心脏按摩的具体做法是:将溺水者仰卧平放地上,救生者骑跪在溺水者大腿两侧或跪在其身旁,两手掌相叠,掌根按在溺水者胸骨下端(对儿童,只需用一个手掌;对婴幼儿,只需三个手指),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借助身体的重量稳健地下压,压力集中在掌根,使溺水者胸骨下陷约3 4厘米。然后,上体复原,迅速放松双手,但掌根不离位。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约60 80次。下压时用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松手要快。胸外心脏按摩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有时也要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溺水者起死回生。胸外心脏按摩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结合运用的方法是,如有两人配合施救,则一人做胸外心脏按摩,另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只有一人施救,则是吹一口气后,做5 8次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 溺水急救的方法措施 1.水中营救与出水后处理 强壮的游泳者从水中营救患者,其他人立即寻找漂浮物,在离水前应将患者放到漂浮的木板上,清除口、鼻中的水及污物,并打开气道。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注意不能使颈部屈曲,维持头颈脊柱在一条轴线上,以免加重可能发生的脊髓损伤。

有关淹溺的现场急救

有关淹溺的现场急救 【摘要】淹溺死亡的原因为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或血液电解质变化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或急性肺水肿等。在现场急救时首先强调互救,同时要懂得自救。医务人员要掌握现场急救的要领,在做短时间倒水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 【关键词】自救;互救;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全世界每年淹溺者约14万人,发病年龄多见于15-29岁,男女比例3∶1,多夏季。但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洪涝灾害对人生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其中淹溺是造成洪水夺去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希望通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增强公民的保护意识,正确实施淹溺的急诊救护。 1 淹溺现场如何救护 1.1 淹溺的自救方法 不熟水性误入水者:可进行自救。首先,落水后不要心慌,应保持头脑清醒。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朝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

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施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保持镇静,及时呼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再发痉挛,因此对疼痛部位要充分按摩,然后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可再按摩和热敷痛处。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用两足游泳。 1.2 淹溺的他救方法 现场救护: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救援同时,应派人拨打120电话呼叫急救人员前来救援。对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手臂游向岸边。如救护者游泳技能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带上岸。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起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国人自己的溺水急救指南,快快收藏 起来! 今日推荐:中国首个淹溺(又叫溺水)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日前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12月第25卷第12期正式发布。该专家共识由国内多学会组织专家制定而成,系统性阐述了淹溺的急救。《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文内前部分的“概念、病理生理、淹溺生存链及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及“终止复苏”适合大众阅读,而后部分的“高级生命支持”适合医务人员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让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学到真正的溺水急救 知识!经笔者许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授权,急诊医学资讯微信平台现全文推送《淹溺急救专家共识》。受微信图文字数限制,原文参考文献略去,如需获取证据源,请进中华急诊网官方网站下载PDF原文(免费)。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全国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急救医学专业

委员会、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总部(120)、中国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中国台湾急诊医学会、中国公众急救行动大联盟、亚洲急诊医学会(排名不分先后)。 通信作者:陈志,Email: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在美国,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为提高我国淹溺抢救成功率,根据最新发表的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CPR-ECC国际指南和欧洲复苏协会发布的2015年复苏指南以及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国际野外医学会(WMI)及近年循证研究,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定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1概念 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淹溺定义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淹溺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无论患者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淹溺概念的范畴。淹溺(drowing)可分为淹没(submersion)和浸泡(immersion)。淹没指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的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